教案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成长,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如何编写一份有效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精心编写的教案是教学的基础,以下范例教案可以为大家提供编写思路和范本。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一
1、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把物体放在光源前会产生影子。
2、根据动物轮廓找到相应的影子,会做动物和影子的游戏。
3、愿意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手电筒,白纸、记号笔,小动物图像
(一)、用谜语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猜个谜语,你跑它也跑,你站它也站;有时它长,有时它短;没有光亮它就不出现。
1、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
(1)用手电筒向前发出一束光,照亮了白墙。
(2)在手电筒的光前出现一个玩具小鹿,光把小鹿也照亮了。但是,墙上出现了一个小鹿的影子。
(3)在手电筒的光前换上一个娃娃,光把娃娃照亮,墙上出现了一个娃娃的影子。(可以让幼儿操作、演示)
3、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手电筒的一束光线射向前,光线一直朝前照射到墙上,墙上被照亮了一大片。不管是什么东西,出现在光线前的,挡住了光线的前进,光透不过去,它的后面都会有自己黑呼呼的影子。
(二)、幼儿两两合作操作,在白纸上记录影子。
用准备好的手电筒、小动物图像等让幼儿操作在白纸上形成影子,并用记号笔描出影子图。
(三)、游戏“猜猜是什么影子?”
让个别幼儿出示刚才描出的影子图,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的影子。
(四)、游戏巩固
幼儿做“手影”。用自己的手做成各种形态,互相看手形。(在阳光下,灯光下实验。)
(五)、活动延伸
(1)户外玩“踩影子”的游戏。
许多幼儿在场地中四散地跑,一个幼儿踩他们的影子,其他小朋友设法不让自己身后的影子被人踩到。被踩到影子的小朋友需离开场地。看谁的影子最后没有被踩着,谁就是胜利者。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二
1、本教案选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
2、彩笔若干。
一、手影游戏。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到户外做手影游戏,教师用手影表现某个物体,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2、启发幼儿说出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幼儿体验影子和手形的关系。
3、教师用手影分别表示同一种动物的不同姿态,鼓励幼儿说出该动物在做什么。
二、变一变。
1、幼儿自由做手影游戏,并说出所做的手影是什么。
2、教师说出某个物品,鼓励幼儿用手影表现其明显的特征。
3、在幼儿做出某个手影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幼儿再动一动手指,看一看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三、观察画册《恐龙的影子》。
1、数一数,不同颜色的恐龙各有几只?
2、找一找,各是哪只恐龙的影子?
3、连一连,请幼儿找出每个恐龙对应的影子,并用线连起来。
日常生活教育及区域教案投放材料:
1、在晴朗的天气里,教师带幼儿到户外玩“找影子”的游戏,先引导幼儿做各种动作,再说出影子看起来像什么。
2、手指游戏“五个小手指”。
玩法:幼儿双手握拳,一边念儿歌《五个小手指》,一边做手指动作。随儿歌内容,从大拇指开始依次伸出五个小手指,并演示内容,最后一句,幼儿自由发挥。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用彩笔把孩子在生活中使用的物品画成小贴片(如画出衣服、玩具等),并将其贴在相应的位置,当孩子在整理物品时,可按照贴片将其归类,以此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附儿歌:五个小手指
一个手指太孤单,
二个手指握笔杆,
三个手指系纽扣,
四个手指把碗端,
五个手指都出来,
看看能把啥事干!
此课是小小班数学下学期教学内容,影子是孩子非常熟悉的现象。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影子,孩子们对身边的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我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恐龙的影子》这一课设计了这个以数学为主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在在自然流畅的感性活动里,自主观察与探索,自由表达与表现,从而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生活是丰富多彩、生动真实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给孩子提供一个乐中学的空间。本活动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生活化。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三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拼音,小声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同桌互读,纠正读音。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2、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这两小节分别写哪一副图?
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动脑筋,学习认字。
学习新偏旁,找带有这几个偏旁的字,怎样记住这些字?
读词说句认字:用跟着、朋友分别说一句话。
四、布置作业把生字读给家长听,继续观察,在哪儿能看到影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
3、会背的背诵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面是()。我的右面是()。
2、随便选一个字,说说你周围的同学。
三、指导写字。
1、复习飞、鸟、马看图,画着什么?大家读一读。
2、复习笔画,学习飞字。你觉得它像什么?
3、学习新笔画,学习马、鸟认识新笔画,跟老师书空。观察笔画,你发现了什么?
按笔顺书空。书写练习。
四、扩展活动。
交流:平时还看到过哪些影子。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培养躲闪能力。
2、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了解影子。
2、选择有阳光的场地。
重难点: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活动过程:
1、找影子。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2、踩影子。
(2)“小兔”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
(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
活动延伸:
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五
天气越来越冷,孩子穿的越来越厚,都不太愿意参加户外活动。为了增加孩子的活动量,我根据影子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锻炼孩子的身体,发展他们四散追逐跑的能力。
1.练习四散追逐跑的动作,培养幼儿躲闪的能力。
2.知道物体在阳光下都会产生影子。
3.感受冬天阳光的温暖。
1.选择有阳光的平坦场地。
2.猫妈妈和小猫的头饰。
教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小猫。猫妈妈说:“宝宝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随儿歌围成一个大圆圈。
1.一起找一找自己和别人的影子。
2.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各种动作,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举臂、摆头、扭腰)。
1.小猫自己踩自己的影子。
2.猫妈妈追逐踩影子,小猫躲闪。
3.小猫两人一组,一人踩影子,另一人躲闪。踩到影子后,互换游戏角色。
提示:提醒幼儿避免推和撞。
教师:“宝宝们,太阳要下山了,影子也要休息了,我们也累了,我们一起和影子再见吧!”摆手、晃腰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平时引导幼儿多观察物体的影子。
在幼儿四散跑的活动中,要规定好活动范围,控制好跑的时间和活动强度。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六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培养躲闪能力。
2。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1。活动前了解影子。
2。选择有阳光的场地。
重难点: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1。找影子。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2。踩影子。
(2)“小兔”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
(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
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七
一、教学要求:
1、学会“个、我、左、右、朋、友、后”七个生字及新词,认识新部首“月”。
2、认识“影、后、狗、黑、常、跟、着”七个字。
3、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
难点:了解方位。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挂图、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插图第一幅,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人,在哪儿,干什么?
指着影子问:这是什么?(影子)
出示课题:10 影子,出示生字卡“影”,学生认读。
你们在什么时候,哪些地方见过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儿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音,词儿连读。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4、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5、指名学生读课文,注意正音。
6、学生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几句话。
三、学习课文,借助图画,理解课文
1、课文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第一幅图,哪一句是写第二幅图。
2、学习第1句。
(1)谁喜欢读第一句话。
(2)观察插图:小朋友向着什么走?(太阳),小朋友面向太阳,太阳就在他的前面。那他的影子在哪儿呢?(指着图,在后面,他的背后就是后面。)
(3)出示生字卡后,学生认读。
(4)什么时候影子在前呢?(老师利用投影机、小木人、幕布来演示,让投影机的光充当太阳,从后面照射小木人、小木人的影子就投射在幕布前方。)
(5)学生齐声朗读这句话。
(6)出示生字卡:黑、常、跟、我。
(7)为什么说影子是个小黑狗?提示:小黑狗和小主人怎么样?
(小黑狗和小主人非常好,小主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这里是指影子会跟着你,你到哪儿,它也到哪儿。)
(8)齐读第一句话。
(9)看插图,加上手的动作,试背第一句话。
(10)说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学习第2句。
(1)谁喜欢读课文第2句?
(2)举起左手,认清“左”的方向,举起右手,认清“右”的方向。
(3)出示生字卡:左、右,学生认读。
(4)出示插图:(图上小朋友的影子在左还是在右呢?(在右手边,影子在右。那太阳在哪一边?(左边)。
(5)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呢?(请小朋友上台,在老师指导下,利用投影机的灯光照射在小木人身上,使影子投射在左边。)
(6)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比做动作。
(7)出示生词卡:朋 友,学生认读。
(8)为什么说影子是个好朋友?(每个人都有影子,你走到哪儿,它就陪到哪儿。)
(9)用“是”练习说话。
a、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b、我们是 。
c、 是水果。
d、 是 。
(10)学生朗读课文。
(11)学生看着插图,边演边试背课文。
四、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你还在什么时候,见过自己的影子?(在灯光下,在月光下等。)
3、教师范读。
4、学生仿读。
5、学生背诵课文。
五、巩固练习。
1、用手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
2、说说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抽读生字卡片。(读完即贴在黑板上)
二、分析生字,记忆字形。
1、自学生字的字形。
(1)看看哪些字最好记?哪些字最难记?
(2)想一想你是怎么记的?
2、检查自学的情况。
本课可采用的记忆的方法有:
(1)部件记忆法。如:
(2)笔画记忆法。如:“我”。
(3)笔画加部件(综合)记忆法。如“后”外边是两个撇,里边是一个口。
3、口头组词。
后:后面 前后 后来 后门 后山
我:我们
左:左右 左边 左手
右:左右 右边 右手
个:一个
朋:朋友
友:朋友 好友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指导学生抓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
重点指导:“我”的笔顺规则。
3、写字练习。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八
大班幼儿喜欢探究,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对周围的事物变化十分好奇,敢于尝试,推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根据大班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1、根据观察,幼儿认识了太阳、灯、火等会发光,给我们带来了光亮。
2、引导幼儿认识影子。(光线向前直照过去,被东西挡住使光透不过去,就会出现——影子。)。
3、关注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幼儿乐于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手电筒、玩具娃娃、、晴天、空旷场地。
根据生活实践,什么东西带给我们光亮?
1、白天很亮,什么东西都看得清。是谁发出了光?(太阳)。
2、黑夜,要看东西怎么办?(开灯、打手电)。
3、没有太阳和灯时,还可以用什么照亮呢?(火)。
小结:太阳、灯、火都会发光,都给我们带来了光亮。
太阳发出的光叫阳光。
灯发出的光叫灯光。
火发出的光叫火光。
1、猜谜语,吸引幼儿的兴趣。
你跑它也跑,
你站它也站,
有时它长,
有时它短,
没有光它就不出现。
2、小实验:影子的形成。
娃,墙面上又会出现一个娃娃的影子。
提问幼儿:影子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影子都是黑色的?
结合演示告诉幼儿:光射向前方,照亮墙面,不论什么东西,当它出现在光的前面挡住光线前进,光射不过去,就会出现影子。
幼儿用自己的双手摆出不同的形态,放在光线前面,互相欣赏“手影”。
幼儿在场地中央四散地跑,一个幼儿去踩他们的影子,其他幼儿设法不让自己的影子被人踩着。被踩到的幼儿要离开场地,没被踩到的'幼儿就是胜利者。
(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互相碰撞,时间随幼儿的兴趣而定。)。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九
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习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
3、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和讨论图画。
4、结合读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光和影子的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人物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5、帮助幼儿熟悉书中的文字内容。
活动准备:大书《影子和我》、幼儿人手一本小书。
1、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
2、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翻开大书的第一页,提问:1)、你看到了图上有什么?2)、为什么要有蜡烛?
6、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
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
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故事的情节。
10、出示第八页,教师提问:小朋友发现这页和前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影子不见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区别?(问题回答方向:影子永远是黑色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12、教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幼儿自己拿一本小书,跟着教师进行故事的指读,并注意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字进行指读。
13、教师:现在我们也要和影子做游戏了。
1)、到操场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诉老师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游戏。
3)、幼儿组合影子游各种造型,请一个幼儿用粉笔将地上的影子画下来。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培养躲闪能力。
2、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1、通过课件了解影子。
2、选择有阳光的场地。
一、找影子。
1、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宝宝,边走说儿歌:
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
边说儿歌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二、踩影子。
2、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
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
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一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培养躲闪能力。
2.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1.活动前了解影子。
2.选择有阳光的场地。
重难点: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
1.找影子。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2)“小兔”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
(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
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二
1.找影子。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2.踩影子。
(2)“小兔”互相追踩别人的影子,提醒幼儿避免推撞。
(3)游戏反复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
教学延伸:
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影子。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托班教案|托班教学计划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三
举箸提笔间,好像又看到了你,看不清,只有轮廓。而我,却懂你内心深处的波澜起伏。
――题记。
阳光挥洒下,你出现在我的身旁,我们是那样的镶在一起,好似永不分离。虽看不见你任何,但那一摇一晃间,一跑一跳间,我懂了你。
那时,你真小,小到在地上奔跑时像一个小肉团般滚来滚去。清风徐来,几根细短好似不堪一击的柔软毛发舞动起来,像你一般调皮,好似你现在的动作――你摇摆着双臂,挥舞着并张开了的小手,挡在了一个比你高大,长发飘飘的,看起来十分有安全感的人的身前,做了一个“抱抱”的手势,却不知在说些什么,扇动着像羽翼一般的睫毛。偶尔间,还能感受到银铃般“咯咯”的'笑声,看到芭比娃娃或者氢气球的影子。
你对父母的依赖,我懂了。
如今,你长大了,长大到在操场奔跑时像一只矫健的轻燕。清风徐来,微长的黑发在身后显得如此有少女般的情怀。你身旁陪伴着几个与你好似相同的轮廓,你们互相牵着手,互相搭着肩。有时,你们不知在说些什么,只是那么突然间的前仰后合,仿佛能让快乐的心情感染了校园,能使青春的美好感染了天地;有时,你们会对对方握紧拳头,做一个加油的手势。
你和朋友一起的欢声笑语,我懂了。
月光清冷下,你再一次出现在我的身旁。我们又是那样的嵌在一起,好似不离不弃。虽还是看不清你任何,但那一拂一动间,一点一滴间,我懂了你。
那时,你不懂,不懂如何去更好地表达。一次不小心的绊倒在地,一次大掌愤怒的挥舞在你身上,又一次你的“伙伴”被别人抱在怀里……只见你抬起手臂,伸出手臂抹擦在那两把“小扇子”间。你的神情模糊了,有好似连串的珠子滑落在地,嘤嘤出声。
你内心的小委屈,幼稚的小伤心,我懂了。
如今,你懂了,你懂了太多。或许夜色下,背着书包的你,手里拿着一张卷子,低着头,有一缕发丝落在耳边,月光把你拉的很长,很长,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或许校园中,你身边空无一人,就那样一动不动的印在地面上一般,有一种说不出的孤寂。愁绪前,眼泪早已不复存在,这时,你抬头看看天空,点了点头。
你内心的坚强,你的长大,我懂了。
懂你,见证从孩童的“傻”到少年的毅,从孩童的“真”到少年的隐,见证你每天的成长。
懂你,我的影子,还有我自己!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四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认识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时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老师说一个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
学生回答:影子。
2、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9课《影子》。
板书:影子。齐读。
二、自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文中的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认真读课文。
2、师: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新朋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卡片。
(1)、齐读卡片。
(2)、去拼音读生字。
(3)、开火车读。
(4)、男女学生比赛读。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看图学文。
1、学习第一节。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课文1”。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
提示:太阳、小男孩、影子、路、草、树。
(2)师:想一想,小男孩在干什么?
提示:他在对着太阳走,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3)师:要是小男孩背对着太阳走呢?学生回答。
(4)师:再看看小男孩的表情怎样?
提示:好像在和影子做游戏,很高兴的样子。
(5)师:这一节告诉我们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常常跟在我们身边,是那么调皮,又是那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吗?那我们该怎样读第一节呢?自己练习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
(1)师:请同学们用同样轻松愉快的语气自由读第二小节。生读。
(2)出示媒体资源中的“课文2”。
(3)师:为什么说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有这样的一位好朋友,你开心吗?生答。
提示:因为影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
3、通读全文,指导背诵。
(1)观察图上小男孩的表情,自由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2)加上动作表演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背诵课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篇课文,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待会咱们看看那位同学背诵的最熟练。
学生朗读课文,指名背诵。
二、指导生字。
1、师:文中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
学生个人读、领读、齐读。
2、提出“前”、“后”、“左”、“右”4个表示方位的词语,让学生再认读并做小游戏。
(1)学生指出自己座位“前”、“后”、“左”、“右”4个方向坐着谁,或有什么物品。
(2)把本课的生字卡片打乱贴在黑板上摆出前、后、左、右的阵形,让学生自由读出一个生字,并认读这个字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字。
3、教学生字。
播放媒体资源中生字的书写动画。
教师随机指导: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知道是一笔写成的。描红写“马”、“鸟”,知道“马”的第二笔和“鸟”的第四笔都是“竖折折钩”。
(2)区别“马”、“鸟”
“撇”就像鸟头上的羽毛,“点”就像鸟的眼睛。
4、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对照本课生字,想想能用什么有趣的办法记住它们。
例:“影”:一轮红日当空照着,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边有一片影子。
教师边画边板书。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实践、总结。
2、 在操场上结束本课教学内容并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像一只可爱的小黑狗陪伴在我们身边,其实影子不仅存在于我们身边,其他物体也有影子,他们的影子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仔细观察,口头交流。
四、作业。
1、观察其他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五
读张大鹏的漫画《盲从》,不由地想起20xx年的抢盐**。年初,有人在网上散布“日本核辐射空气到达上海”的谣言,随即一位杭州网民在网上发布“储备点盐”的信息,于是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抢盐”**。
谣言即“妖言”。谣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它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如同引诱人们吸食毒品一样,慢慢地让人“上瘾”,麻醉人的神经,扰乱人的生理功能,让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不健康,进而破坏家庭、诱发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正常秩序。
谣言、谎言固然可恨,跟风、盲从也一样可悲。善良的人们,不知普通食盐是否真的具有防辐射作用,听人说,看人抢,于是也稀里糊涂地跟着加入了“抢盐”的队伍,无意中为制造恐慌推波助澜。如果我们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从,多一些冷静思考,少一些贸然行动,可能就不会上当受骗。
盲从不但害己,而且误国。在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曾经惊慕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虔诚地学习过他们的“先进经验”,大规模、全方位地聘请苏联顾问和专家,大量派遣各类人员赴苏学习和考察。结果由于我们盲目效仿苏联经验,导致在一段时期内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如果我们在60年前就具备独立意识,清醒地认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办事,我们国家可能早就进入现代化的行列。
今天,我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骄傲,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钱学森。当初,钱学森没有盲目地走美苏等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而是独辟蹊径,闯出了一条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路,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试想,如果当年钱学森缺少勇于探索的精神,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的后面,那么,在几近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能够让“神舟”上天、“嫦娥”奔月吗?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不能盲目地跟随他人,应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当然,我们反对盲从,并不是倡导怀疑一切,我们要有怀疑精神,但并不怀疑一切,因为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都将使我们远离真相,远离真理。
罗曼・罗兰说:“一个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
是的,放出眼光,运用脑髓,学会思考,不做影子做自己。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六
1、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物体都有影子。
2、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3、愿意参加探索游戏,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活动准备:
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
2、找自己的影子。
3、相互交流。
1、教师不断变化方位,请小朋友找一找老师的影子,引导幼儿学用方位词前、后、旁边。
2、提问:为什么老师的影子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又在旁边呢?
3、小结。
1、幼儿自己探索。
2、交流、小结。
3、集体玩游戏:让你的影子在你的前面(后面、旁边)。
1、幼儿藏影子。
2、相互交流。
3、总结:光照射到物体,物体就有影子。
物体除了在太阳光下有影子,还在什么情况下也会有影子。
整个活动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活动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每一个环节,幼儿都能积极探索,大胆表达。通过找影子——自己变化影子——藏影子,幼儿了解了物体都有影子,知道了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七
1、通过勾画动态影子,再进行借形想象画。
2、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验艺术的趣味。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1、材料准备:油画棒、水粉、笔刷、彩卡。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玩过各种影子游戏,了解各种动物,知道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影子是会变化的。知道太阳发出光亮,光亮被挡住了,就会有影子。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游戏音乐,寻找一片适合影子画的空地。
一、观看影子舞视频,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朋友刚刚看到了什么?(动物……)
——这些动物是什么变得呢?(影子)
——小朋友的身体能摆出特别的造型吗?小朋友们都试一试吧。
——我们怎样才能将影子留在我们的纸上?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影子?
——我们的影子某些地方在画纸上重叠了怎样画呢?(遮挡)
二、幼儿作画
——今天小朋友要将我们的影子画到纸上,听好老师的要求:
——整张纸上要画满影子;线条不要断开,要拉好手;要用到藏起来和跑出去的方法。
——三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摆造型,两个小朋友用黑色油画棒勾画出影子,然后再交换。
三、借形想象
——我们的影子里藏了很多的小动物,小朋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给小动物画上五官,动物的眼睛要画大,身体可以画上花纹,向里、向外添加都可以。
四、作品展示
——小朋友说一说你把影子变成了什么动物?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画得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也来猜一猜。
这个活动很有趣我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孩子们在塑胶场地上两人一起合作进行添加想象,孩子经过合作将影子画出来在不同的角度寻找画里的动物,孩子们画的非常认真,一个影子里找出了3种小动物,虽然孩子们画得有些凌乱但细细品味能感受到大地艺术带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所以我们进行了两次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依然有兴趣。第二次活动我将牛皮纸放到了地上,让幼儿摆出特别的造型,虽然是第二次进行因为材料的变化他们很积极,这次不会再出现单个影子,第二次加大了难度需要小朋友将影子用躲出去、藏起来的方法。孩子们边画边思考多人合作当孩子们看到完成的作品都很震撼很高兴。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八
上午下课了,太阳升上了天空,影子出来和我玩了.我指了指影子,影子也指了指我.我热了脱下一件衣服,影子也学我的样脱下衣服。我和影子说话,可它不理我。我生气了,踩影子一脚,影子也踩我一脚,可是我不疼,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和小伙伴玩踩影子的游戏,大家一蹦一跳的,影子也一蹦一跳的。大家开心极了。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十九
那一抹绿,映衬着一丝希望。
——题记。
体育中考第一场的结束,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打击,看着周围同学们笑靥如花,心中是无限苦涩,手中无法直视的封书化作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心房,喘不过气。天空带来淅淅沥沥的小雨的乌云仍未散开,连绵的小雨混杂着泪水在地上溅起晶的水花。低下头,任心中的难过一潮高过一潮。
老师同学们来安慰我:“没事的`,下次还有机会,你可以的。”“哭吧,哭一下就好了。”“发挥失常而已,别担心,下次再来。你本可以的。”
“我本可以”多么讽刺的现实轻而易举击碎这个美丽的童话。
风依然刮得很乱,吹乱了我耳际的发,心中也更凌乱,风的温度很低,似乎也在嘲笑我的无能,雨滴继续濡湿发梢。还是值得庆幸的,至少我还可以像这风雨一样,放肆的任泪水宣泄心中的悲伤,逆流成河。
回到校园,樱花已不复之前的高雅,被雨滴狠狠打下,被风托起又狠狠摔下。此时的它们已不再有之前的倔强,不堪一击,没了叹息。就像当初的我,是那么的充满希望,最后却还是攥着一片绝望,默默失落。
我坐在教室,窗外的阴雨连绵使空气都变得沉重,我闭上眼,用睡觉来排遣心中的失意。
不知过了多久,同样没满分的好友叫醒了我:“一起去练习吧,雨停了。”
嗯?雨停了?我揉揉任然有点红肿的眼睛,外面太阳拨开了厚厚的云层,金色的光芒柔柔软软落了一身,被迷迷糊糊的拽上操场。
到了操场上,熟识的同学围了过来,什么加油,什么祝贺我还可以光明正大地参加体活课的云云。
我却一句也没听进去,因为不远处,有一架迎春半遮半掩,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绿意盎然,那闲闲的绿,映出一片宁静与希望,直漾到心中,很美,很耐看。
也映出了我的影子,操场上的阳光托起一个不服输的女孩,她就如同那迎春,寒冬之后,依然充满希望。
抬手擦去汗珠,看到成功的曙光从地平线上喷薄而起,努力成为现在看到的我自己……。
自己的影子教案篇二十
让孩子在玩“踩影子”的户外游戏之后,进行本活动会自然一些在进行活动时,教师应该带着科学的精神,尊重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特征,如:有的孩子认为玻璃是没有影子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事实说服孩子,可以用“你们现在觉得......以后你们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的”来容忍孩子现有认识的局限。
本活动的组织形式(集体、小组、个别)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灵活运用。
1、感知影子的变化,了解影子的基本特征。
2、有探索的兴趣,对周围的现象感兴趣。
1、一些动物玩具(塑料的、绒布的.)。
2、光源较强的手电筒或台灯。
3、背景图。
一、说说:生活中的影子。
1、(猜猜老师的手影:变化出各种动物的影子)这是谁?
2、你还看见过谁的影子?
讨论: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影子的?
3、你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看见东西的影子的?
老师(小结):在太阳光下、路灯下、灯笼照着、房间里开着灯的时候都会有影子。所以,只要有什么,就会有影子?(只要有光,就会有影子)。
二、操作探索并交流:影子的变化。
1、桌子上有一些手电筒和玩具,你去玩玩,看看是不是能变出影子来,再玩玩,看看能不能发现影子好玩的地方和特别的有趣的地方,来告诉大家。(幼儿操作探索,老师观察指导)。
2、你们发现影子哪些特别的地方?(教师可引导:怎么会有影子的变化的?)。
老师(小结):我们发现:灯离玩具近,影子就大......其实,灯和玩具的距离、位置,会使影子发生变化。
三、尝试验证新的假设:影子会消失吗?
1、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有光,任何东西都会有影子(除了透明的东西),影子还有许多变化,你能让自己的影子变没吗?你能让自己的影子躲起来吗?(让孩子在阳光下尝试用各种东西,如屏风、布袋等等,让自己的影子消失)。
2、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让自己的影子躲起来的?(这部分也可放在个别的探索学习中进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5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