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我们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升自己。利用统计数据和具体事例来支撑总结的观点和结论,让总结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街道上人山人海,异常热闹,因为人们都赶着去看烟花。就在最后一刻,秒针触到了“12”这个位置时,急促而美丽的烟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轰隆隆”的一声,烟灰绽开了隐藏已久的笑脸。
让我难忘的是如李白所形容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了!红绿相间的烟火也是引天,人注目;那“群星闪烁”也很受欢迎。当一个如孔雀开屏形状的烟花绽放时,一阵阵热烈而又如雷鸣般的掌声响起,那时虽然天气寒冷,北风怒吼,可是那气氛还是热火朝天,今晚的南靖已成了“不夜城”。真是壮观而美丽。今年的元宵节真另人难忘。我相信,在烟花的爆放中南靖的明天会更加辉煌,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幸福!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二
1.学习本课生字和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了解正月十五的传统习俗,渗透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材分析〗。
元宵节这首儿歌,描写了农历正月十五全家人欢聚一堂一起赏月和吃汤圆的中国传统习俗。全诗共四句。多次出现“圆”字。诗句节奏明快、语言朴素、琅琅上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过春节的时候,我最高兴了,我放了许多鞭炮,噼噼啪啪很热闹。
师:每个人都有高兴的事呀!我知道了这张笑脸是××的,是×××的……它是我们大家的。它还会是谁的呢?快看!(在笑脸的后面出现蓝天、星星的背景,笑脸旋转变小些飞向屏幕右上角。)它飞上了天空,变成了月亮姐姐圆圆的笑脸。
师:月亮有什么高兴的事情,请她来告诉我们吧!(屏幕出现课题“元宵节”三字。)。
师:元宵节那天月亮最高兴,因为她把美好的祝福送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今年的元宵节是哪一天呢?我们翻开日历看一看。(课件出示翻开的日历,上面有农历日期:正月十五;公历日期:2月5日;元宵节等红色字样。借助日历帮助学生认识农历(阴历)、公历(阳历),使学生知道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每年阴历正月十五,今年的公历是2月5日。)
师:注意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前面两个字;在田字格内写“节”,边写边讲解)“节”这个字希望同学们也会写,它的上面是一个扁扁的草字头,下边写“横折钩”、“竖”,用你的小手在同桌的手心上也来写一个!(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展示图画,设置情景。
-我还看到门上贴着对联。
师:你能读读这幅对联吗?(学生读对联上的字有困难。)。
师:想一想,上学期我们学过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样呢?
生:可以问一问,拼一拼或查一查。
师:想办法来读一读吧。(提示学生“语文天地”中有对联的拼音。)。
师:读对联时先读右边的上联,再读下联,最后读上面的横批。我们一起读一遍。(鼓励学生用高兴的语调读对联。)。
生:-我还知道大门上贴着两个福字。
-福字贴倒了。
师:福“倒”了,用这样的谐音表示福来到了。(学生和教师齐说。)。
三、初读课文。
师:让我们推开这扇门,走进这户人家,读读课文,你就会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了。遇到不认识的字别忘了想办法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学生练读课文、认字。)。
师:这一遍读给同桌听,听听同桌给你的评价。(两人练读,注意倾听,互相纠正错误。)。
师:谁能勇敢地读给大家听?其余学生做小评委,纠正读音,注意“正月”的“正”的读法。
四、识字。
1.师:如果生字单独出现,你能认出它吗?拿出生字卡片,先来考考自己。
2.请两名学生做小考官,来考大家。(小考官大声读出一个字。其余学生听到后举起相应的字卡,比一比谁找得又准又快。) 老师随机提问:能用“圆”字组词吗?(团圆、圆月、圆满……)。
3.师:你最喜欢哪一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有的学生说,用记笔画的方法,如:吃、正;有的用编谜语的方法,如:又打了一个哈欠(欢)、广场上来了一只大老虎(庆);有的用变“字形小魔术”的方法,如:“国”字里面换成“才”就是“团”。提示学生“口”表示围起来。)。
五、写字。
1.师:我们一起来写“团”字。把书翻到第1页,自己观察“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练习在田字格内描一描、写一写“团”。拿给同桌看看,听听同学的建议。
3.选自己最喜欢的字来练习写一写。
4.教师拿出写有“吃”字的本,在视屏演示台上展示,并请同学评一评。
5.教师示范写“吃”,注意讲解“乙”的写法。
6.学习在田字格内练习写一个“吃”字。
六、再读课文,深化感悟。
师:刚才我们写了字、读了课文,月亮姐姐美好的祝福你知道吗?它就隐藏在这首儿歌中,那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字!请你再读读课文,并边读边想。(学生自由读课文,在思考过程中,有些学生发现了儿歌中出现最多的字“圆”。)。
师:对!它是“圆”。元宵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每到这时,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和家人欢聚,一起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思念的话说也说不完。窗外也许是雪花飘飘,可是屋子里却是暖意融融、喜气洋洋。在全世界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都充满了笑声、祝福声,这声音就像小鸟一样飞出了窗外,飞向了天空。它好像在呼唤远方的游子――快回家吧!(同时播放有体现家人团聚、幸福团圆的画面,mtv《常回家看看》中有一部分。另有一些学生的全家福。)。
-我想到了在国外的姑姑,我希望她能回来和我们一起来过元宵节和家人团圆。
师:过下一个元宵节时,你想为家人做些什么?快告诉月亮姐姐,她一定会帮你实现愿望的。
生:-我想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上祝福。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想给国外的姑姑打个电话,也祝她节日快乐。
-我想亲手包几个饺子,让家里人尝尝。
-我想给全家人照一张“全家福”。
师:你们的想法真好,我们还可以在下一个元宵节的时候,把这首儿歌说给全家人听,他们听了会更高兴的。我想天上的月亮姐姐到那时一定也能听到。就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对亲人的祝福来朗诵这首儿歌吧!
七、作业。
课后同学们也来收集几幅对联,以后读给大家听。
点评: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圆――团圆”为主线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经验入手,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再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音乐的熏陶、富有亲情的课件的播放及生生间地相互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家人美好的感情,并将它们融入了课文的朗读中。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三
元宵节到了!元宵节到了!我最喜欢的元宵节到了!
晚上妈妈带我去广场看花灯,真可爱呀!有美丽的莲花灯、有凶猛的老虎灯,还有神奇的凤凰灯。最有趣的要数吉祥灯。灯旁站着十二生肖。有穿衣服的小兔子,好像在给我们拜年,有飞在天空中的腾云驾雾的龙,还有勤恳的老黄牛正在埋头为人们耕地呢!所有的动物都好像有了生命。
我和妈妈继续往前走,看见有位叔叔在卖汤圆,仔细一瞧,汤圆白白胖胖的,好像一颗颗价值连城的珍珠,看起来非常惹人喜爱!妈妈给我买了一碗,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颗,太美味了!那热呼呼的麻心慢慢的流进我的嘴里,一股说不出的开心劲从我心头涌起。
我最爱元宵节!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四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意寓团团圆圆。来看看小学生一年级元宵节的生活吧!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小学生一年级元宵节。
作文。
希望大家喜欢!
元宵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今年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小广场看花灯。我们走在路上时,我远远就看见小广场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我迫不急待地赶到小广场,那里的灯真是五花八门,有宝塔形状的灯、有大鱼形状的灯……只听见嗖的一声,一个个烟花冲向天空,在天空放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一个个孔明灯缓缓地升向天空,渐渐地向东面飘去。看完了灯,在回家的路上,我决定明年元宵节也要去小广场看灯,我相信明年的元宵节的场面会比今年更热闹!
元宵节到了,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村里的戏台看节目表演。到了戏台一看,已经有许多人正在观看耍狮子。两只狮子使出全身的力气去争红彩球,好精彩啊!一会儿,秧歌,落子也纷纷上场了,他们扭啊,跳啊,可高兴了,大家都给他们鼓掌喝彩。
文艺表演结束了,燃放烟花开始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美丽极了。我和妈妈点燃了一盏孔明灯,孔明灯带着我们美好的愿望飞向了天空。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据说,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候,周勃、陈平铲平“诸吕之乱”,汉文帝登基的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年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祝。因“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便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这天晚上,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欢度元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用各种果饵作馅,外面裹以糯米粉滚成丸子,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丸子在锅中时浮时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人又改称为“元宵”,古时人们又称“元宵”为汤团、圆子或者粉果,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古时“元宵”价钱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其中“珍品”既是“元宵”。明国初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总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他做贼心虚,便在1920xx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称“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原来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么有趣的,以后我要多一点了解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今天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我和妈妈到小区的广场和小朋友们一起点灯笼。小朋友的灯笼各种各样,真好看!我们还放烟花,那烟花可漂亮啦,在黑夜中发出灿烂的光,映着小朋友们的笑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我依依不舍地和妈妈回家了。回到家,我们一家人还一起吃汤圆,真甜!
真是一个又快乐又甜蜜的元宵节!我爱这次的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爸爸妈妈带上我去着名的八达岭长城了。那里的风景可真美呀!长城真美呀!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大地上。
到了晚上,妈妈又带我去猜灯谜,我们猜对了五个,获得了五个奖品。我们还看烟花,吃元宵,玩游戏可热闹了!第二天早晨,我们回去了,回想昨天的情景,真是回味啊!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转眼大年快过完了,我们将迎来20xx年的真正开始,当然在这之前我们要过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而且元宵节的习俗写很多,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
谜语。
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跷等最着名,的还是猜灯谜。
元宵节,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五
这一天晚上,我和我的舅舅、舅妈、爸爸,还有妈妈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灯。我看见了二龙戏珠、神树之洲、千手观音、鲤鱼跃龙门,还有蔬果娃娃像和古今人物雕像,真是栩栩如生,生动无比,真让我赞叹!
由此我想到:我们阳城人的生活正在逐渐向好的地方发展!
元宵节的时候,广场周围人山人海,广场上张灯结彩,树上挂上了灯笼,广场四周都是灯,可好看了!那里简直就是光的世界,灯的海洋。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放“两踢脚”、“彩色喷泉”,我还自己放了个震天雷,烟花像几个彩色星星从中间飞向四周一样,可好看了!
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挂灯笼、燃烟花、放鞭炮这是为什么呢?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答案。
原来,有一位猎人无意中打死了一只神鸟,天上的玉帝听到了这件事情,大发雷廷,打算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烧掉凡间所有的畜生。天上有一位善良的仙女,她听到了玉帝的话,马上来到凡间,把这件事告诉了人类,人类听了非常着急。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元宵节挂灯笼、放烟花的缘由啊!祖国的每一个传统文化里都藏着一个神奇的传说啊!我深深地又一次陶醉在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
明年元宵节,我一定要亲自挂上灯笼,燃放烟花,让我们家团团圆圆,红红火火过上一年又一年。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六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据说,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候,周勃、陈平铲平“诸吕之乱”,汉文帝登基的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年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祝。因“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便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这天晚上,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欢度元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用各种果饵作馅,外面裹以糯米粉滚成丸子,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丸子在锅中时浮时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人又改称为“元宵”,古时人们又称“元宵”为汤团、圆子或者粉果,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七
一、谈话。请学生谈谈前一天晚上参加灯展活动的收获。
长见识,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元宵节还叫“灯节、上元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读课文,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课文的,里面不认识的字是怎么学会的。
二、学习生字。
1交流学习方法。认识新偏旁:方框儿。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2把自己认得不熟的字挑出来,记一记,再请同桌帮忙考一考,熟练识记。
3小组长当小老师,考考本组同学,抢答,抗税认得熟练。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快速认读,然后练习组词。
5多音字分辨。读一读这些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正月十五是元宵节。2)他正在吃早饭。
三、总结识字成就,激励学生读好儿歌,背诵儿歌。
师:大家这么快就认了这么多字,还能组那么多词,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得特别好听,有感情。
1自己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读的时候心情怎样?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元宵节全家团圆的情景)(教给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读得绘声绘色)。
2同桌互相听对方朗读,评价,说说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学习用心倾听别人的朗诵、正确评价别人。)。
3试着背诵儿歌,同样要有感情。分小组、男女生背诵。
四、质疑:学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的人过元宵节吗?你还知道那些节日?回家在日历上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学写生字)。
一、词语接龙游戏。
如:团——团圆——圆球——皮球------。
二、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节日及其含义。
三、认读生字,主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复习。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作业 :收集灯谜、对联,小组合作,办一份手抄报。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八
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走到哪里都好热闹,卖花、卖玩具、卖小吃的都特别多。
到了超市,自动存包的都满了,超市里都是在买巧克力的人们,真是热闹。往家回的路上还有猜灯谜活动,也是很热闹。因为今天是元宵节和大人们的情人节,呵呵!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妈妈带我去文化城看文艺表演。
真热闹啊,文化城人山人海,大家你挤我,我挤你,妈妈让我站在车子上,我才看清,到处都是彩旗,还有大鼓咚咚咚的响声,有扭秧歌的,还有舞龙哩,练武术的。
大家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昨天是元宵节,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上街看文艺表演,大街上人真多啊,我们在广场上看了舞龙、扭秧歌、跳舞、还有汗船表演,太精彩了!妈妈还给我们买了好吃的,真的太开心了!
晚上的龙灯表演更加精彩,还会喷火呢,看的我眼花缭乱!
今天妈妈带着我去逛街,到了街上给我吓了一跳,街上怎么这么多人啊.
我看到了耍狮子,我又看到了抬花轿,演猪八戒的叔叔真搞笑,听妈妈说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所以才这么热闹,晚上的烟花才精彩,我抬头看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看得我都不想回家了,真想天天都过元宵节啊。
今天是元宵节,爸爸带我去厂门口看热闹的市集.
只见厂门口人山人海,能听见“咚咚”敲鼓声,“121,121,12“的指挥声,我看见有敲腰鼓,扭秧歌,舞狮子等等表演,我看的津津有味。
我和妈妈去看社火,哇!真热闹,有扭秧歌的,踩高跷的,有耍狮子的,耍龙的……他们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喜气洋洋地。
妈妈说:“这是我们的风俗,十五吃元宵,看社火,看花灯……”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今天是元宵节,下午姐姐带我去看踩街活动。街上人山人海,都攒足了劲在看。有敲锣的、打鼓的、扭秧歌的、有舞龙的、还有带着大头娃娃的猪八戒、唐僧、兔子。
人们都穿的五颜六色的衣服。我还和小兔子照像了呢!元宵节可真热闹!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九
到了戏台一看,已经有许多人正在观看耍狮子两只狮子使出全身的力气去争红彩球,好精彩啊!一会儿,秧歌,落子也纷纷上场了,他们扭啊,跳啊,可高兴了,大家都给他们鼓掌喝彩
我和妈妈点燃了一盏孔明灯,孔明灯带着我们美好的愿望飞向了天空。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偏旁“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课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分析。
认识生字,有感情地读、背儿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请学生谈谈前一天晚上参加灯展活动的收获。
长见识,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
元宵节还叫“灯节、上元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读课文,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课文的,里面不认识的字是怎么学会的。
二、学习生字。
1、交流学习方法。认识新偏旁:方框儿。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2、把自己认得不熟的字挑出来,记一记,再请同桌帮忙考一考,熟练识记。
3、小组长当小老师,考考本组同学,抢答,抗税认得熟练。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快速认读,然后练习组词。
5、多音字分辨。读一读这些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正月十五是元宵节。2)他正在吃早饭。
三、总结识字成就,激励学生读好儿歌,背诵儿歌。
师:大家这么快就认了这么多字,还能组那么多词,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得特别好听,有感情。
1、自己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读的时候心情怎样?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元宵节全家团圆的情景)(教给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读得绘声绘色)。
2、同桌互相听对方朗读,评价,说说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学习用心倾听别人的朗诵、正确评价别人。)。
3、试着背诵儿歌,同样要有感情。分小组、男女生背诵。
四、质疑:学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的人过元宵节吗?你还知道那些节日?回家在日历上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学写生字)。
一、词语接龙游戏。
如:团——团圆——圆球——皮球------。
二、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节日及其含义。
三、认读生字,主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复习。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作业:收集灯谜、对联,小组合作,办一份手抄报。
8.课堂练习。
(1)完成拼音田字格。
(2)形近字辨析组词。
( 团 ( ) ( 宵 )( )。
( 圆)( ) ( 消 )( )。
9.作业安排。
田字格生字会写、会组词。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11.自我问答。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一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清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5、《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6、《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7、《上元夜忆长安》。
唐·顾况。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
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
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8、《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9、《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0、《水调歌头》。
宋·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11、《生查子·元夕词》。
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2、《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3、《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4、《南乡子·宿州上元》。
宋·苏轼。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15、《元夕影永冰灯》。
明·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16、《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二
元宵节即将到来,作为一年级的学生是否在苦恼如何制作关于元宵节的。
手抄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中国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三
手抄报。
你会如何制作呢?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元宵节手抄报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1)祝年年圆满如意,月月事事顺心,日日喜悦无忧,时时高兴欢喜,刻刻充满朝气,月圆人圆花好,事顺业顺家兴!元宵快乐!
2)祝你元宵节家人团圆,朋友欢聚,情人浪漫,手舞足蹈,动感十足,早晚笑脸,欣慰的表情上演节日的异彩纷呈!元宵节快乐。
3)祝福送你:愿你生活像汤圆一样圆圆满满,爱情像馅儿一样甜甜蜜蜜,事业像汤圆一样顺滑顺利。总之一生春色满园,一生幸福美满。祝你元宵快乐!
4)正月十五月儿圆,万家欢乐闹团圆;花灯点燃新希望,幸福汤圆把甜传;传递思念送祝福,品尝友谊心温暖;祝福朋友心舒畅,幸福快乐阖家欢。元宵节快乐!
5)鱼跃龙门好有福,元宵佳节早送福:大福小福全家福,有福享福处处福;知福来福有祝福,清福鸿福添幸福;接福纳福年年福,守福祈福岁岁福!
6)元宵佳节闹元宵,家家户户喜团圆,煮下汤圆许心愿,人圆事圆梦想圆,点亮花灯默祈祷,生活美满步步高,斟杯美酒送祝福,幸福快乐到永久,元宵佳节,愿君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7)元宵佳节赏明月,万户千家闹团圆;花灯遍照万家春,灯笼高挂梦想圆;口含元宵享甜蜜,欢聚一堂把笑延;温馨荡漾真情传,祝君吉祥阖家欢。元宵节快乐!
8)元宵节,大团圆,愿你笑开颜。点花灯,照亮快乐生活;舞龙狮,摘下好运彩头;猜灯谜,揭晓幸福答案;吃汤圆,甜蜜幸福心情。新春大吉,元宵快乐!
9)正月十五雪打灯,瑞雪纷纷添喜庆,雪在灯中无限美,灯在雪中分外红。又食元宵赏美景,举杯小酌叙亲情,亲情暖暖团圆日,丰衣足食享太平。元宵佳节,幸福依旧,吉祥来到,快乐出发!
10)微笑是火,快乐是锅,祝福是元宵,愿微笑的火点燃快乐的锅煮着快乐的元宵,那祝福的香飘向永远快乐的你,祝元宵节快乐。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四
2、因小失大(猜一字)谜底:力。
3、打断念头(猜一字)谜底:鹳。
4、高风亮节留人间。(打一字)谜底:侦。
5、胜境。(打一成语)谜底:不败这地。
6、垃圾当肥料(猜成语一句)谜底:一心一意。
7、上面正差一点,下面少丢一点(打一字)谜底:步。
8、子房。(打《红楼梦》人名一)谜底:住儿。
9、甜一半,辣一半。(打一字)谜底:辞。
10、一曲高歌夕阳下(猜一字)谜底:汕。
11、带鱼味美。(打一字)谜底:羊。
12、人须边上走。(打一字)谜底:趁。
13、玄德先来,云长未到(打一田径运动员,2字)谜底:刘翔。
14、葵花。(打一字)谜底:晌。
15、召之即来。(打《水浒》《三国演义》人物绰号一)谜底:闻达。
16、细雨如丝正及时(打古称谓二)谜底:在下、小的`。
17、明日动身。(打一字)谜底:月。
18、此章节错误较少(打5字口语)谜底:这回差不多。
19、配音演员演出。(打一字)谜底:韵。
20、关门更冷。(打一字)谜底:图。
21、伞兵。(打一成语)谜底:一落千丈。
22、十五天(猜一字)谜底:衙。
23、木字多一撇。(打一字)谜底:移。
24、明。(打一成语)谜底:日积月累。
25、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谜底:三。
26、二姑娘。(打一字)谜底:姿。
27、动物作标本(打一成语)谜底:半推半就。
28、我的心(猜一字)谜底:们。
29、揍。(打一成语)谜底:东拼西凑。
30、此物大而轻,肚内火烧心。(猜一物)谜底:屋瓦。
31、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打近代烈士一)谜底:黄兴。
32、一家十一口(猜一字)谜底:申。
33、是船不叫船,只因缺半边。(打一字)谜底:舟。
34、黯然失色。(打一字)谜底:音。
35、节约动力。(打一字)谜底:云。
36、挖掉穷根巧安排。(打一字)谜底:窍。
37、旭日东升。(打一字)谜底:九。
38、半字写下。(打一字)谜底:干。
39、说唱表演。(打一字)谜底:呓。
40、乘人不在。(打一字)谜底:乖。
41、“夫妻本是同林鸟”(打4字电视剧)谜底:难舍真情。
42、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打一字)谜底:版。
43、谢绝参观(打常用语一)谜底:天冬、前胡、地黄。
44、大地旅行。(打一中国古代作家名)谜底:陆游。
46、三八之夜。(打一字)谜底:萝。
47、高尔基(打一字)谜底:摊。
48、直上九重天(猜台湾地名)谜底:天母。
49、任劳又任怨,田里活猛干,生产万顿粮,只把草当饭。(猜陆上动物)谜底:羊。
50、熙熙攘攘。(打一字)谜底:州。
51、律师贪污(猜成语一句)谜底:无微不至。
52、一撇。(打一字)谜底:厂。
53、心和少年紧相连。(打一字?谜底:憧。
54、东洋兵(猜一字)谜底:田。
5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打一字)谜底:踵。
56、单身汉。(打一字)谜底:合。
57、会走没有腿,会吃没有嘴,过河没有水,死了没有鬼。(猜一棋名)谜底:钢笔。
58、傻瓜(猜一字)谜底:射。
59、九千九百九十九(猜成语一句)谜底:长生不老。
60、围炉取暖。(打一字)谜底:烘。
61、蓝色之洋(猜中国地名)谜底:旅顺。
62、呀。(打一成语)谜底:唇齿相依。
63、算命先生。(打一字)谜底:仆。
64、独留花下人,有情却无心(猜一字)谜底:裙。
65、两眼视力好。(打一字)谜底:瞿。
66、多一点就好。(打一字)谜底:艮。
67、没有鬼魂。(打一字)谜底:云。
68、论长论短莫多言。(打一字)谜底:仑。
69、复习。(打一字)谜底:羽。
70、人比黄花瘦(打农业名词一)谜底:植物肥。
71、驼背。(打一字)谜底:躬。
72、曙光照首都。(打一字)谜底:景。
73、强弩之末。(打一字)谜底:弓。
74、雁南飞。(打《红楼梦》人名一)谜底:秋信。
75、自传。(打一字)谜底:记。
76、鸣凤开基八百年。(打《红楼梦》人名一)谜底:周瑞。
77、看上去很美(打一我国足球运动员2字)谜底:张帅。
78、不夜天。(打一字)谜底:昶。
79、原始森林。(打一字)谜底:枯。
80、生在水中,就怕水冲,一到水里,无影无踪。谜底:象棋。
81、功过各一半。(打一字)谜底:边。
82、太平门。(打一字)谜底:咄。
83、言出必行。(打一字)谜底:若。
84、茶余饭后。(打一字)谜底:板。
85、行人弓箭各在腰。(打一字)谜底:夷。
86、半真半假(猜一字)谜底:蕾。
88、早穿皮袄午穿纱(打医学名词一)谜底:日服二次。
89、植树。(打一字)谜底:亲。
90、鱼尾纹(猜成语一句)谜底:待人接物。
91、削去朽木加工就妙。(打一字)谜底:巧。
92、齐唱。(打一成语)谜底:异口同声。
93、中。(打一成语)谜底:不上不下。
94、另有变动。(打一字)谜底:加。
95、昔。(打一成语)谜底:措手不及。
96、前有毒夹,后有尾巴,全身二十一节,中药铺要它。(打一动物)谜底:布谷鸟。
97、甜咸苦辣各味俱备(打字一)谜底:有火就有烟。
98、夏前它来到,秋后没处找,摧咱快播种,年年来一遭。(打一动物)谜底:鱼。
99、土上有竹林,土下一寸金(猜一字)谜底:吉。
100、多出一半。(打一字)谜底:岁。
101、你我他。(打一字)谜底:仨。
102、狗仗人势。(打一字)谜底:伏。
103、叁口重重叠,莫把品字猜(猜一字)谜底:言。
104、座中无人。(打一字)谜底:庄。
105、铁公鸡(猜成语一句)谜底:近在眉睫。
106、潜艇攻击(打一成语)谜底:废物利用。
107、有意无心。(打一字)谜底:音。
108、肉包子打狗(猜俗语一句)谜底:各显神通。
109、夜里十一点前后。(打一字)谜底:孩。
110、加一点有四边。(打一字)谜底:万。
111、加字加两点,别字办字猜。(打一字)谜底:为。
112、针灸通经络。(打一字)谜底:窜。
113、水漕干涸。(打一字)谜底:曹。
114、人无信不立(猜一字)谜底:控。
115、远看像小丘,近看像楼梯,上去一步步,一下滑到底。(猜游戏物)谜底:滑梯。
118、忘。(打一成语)谜底:死心塌地。
119、连声应允。(打一字)谜底:萝。
120、慢慢做。(打《水浒》《三国演义》人物绰号一)谜底:徐干。
121、东方有战事(猜中国地名)谜底:武昌。
122、台上长草。(打一字)谜底:苔。
123、向群众学习。(打一字)谜底:筛。
124、斩草不除根(猜一字)谜底:由。
125、存心不善,有口难言(猜一字)谜底:果冻。
126、若。(打一成语)谜底:一言为定。
127、第一张。(打一字)谜底:顽。
129、炉火纯青。(打一字)谜底:烂。
130、依山傍水(猜一字)谜底:可。
131、每天一歌。(打一字)谜底:曹。
132、十两多一点。(打一字)谜底:斥。
133、圆寂。(打一成语)谜底:坐以待毙。
134、回头是岸(猜古人名)谜底:岳飞。
135、千根线,万根线,落到水里就不见。(猜自然物)谜底:邮筒。
136、远瞧犹如岛一座,总有水柱向上喷,模样向鱼不是鱼,哺乳幼儿有一手。(猜水中动物)谜底:。
137、脸上长勾子,头边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辩子。(猜动物)谜底:螃蟹。
138、一个加一个。(打一字)谜底:笳。
139、三个星期。(打一字)谜底:昔。
140、票。(打一成语)谜底:闻风而起。
143、会计。(打一成语)谜底:足智多谋。
144、佛殿有佛无人拜。(打一字)谜底:弗。
145、从上看,一天干,从下看,干一天。(打一字)谜底:旱。
148、八人一口。(打一字)谜底:谷。
149、点点成金(猜一字)谜底:瞄。
150、凤头虎尾。(打一字)谜底:几。
151、咄。(打一成语)谜底:脱口而出。
152、三人行,其中有我。(打一字)谜底:衙。
153、前前后后都要放在心上。(打一字)谜底:总。
154、朱批。(打一字)谜底:赦。
155、十三点。(打一字)谜底:汁。
156、大河没水小河干。(打一字)谜底:哥。
157、千里相逢(猜一字)谜底:亚。
158、金木水火(欠缺了土)(猜一字)谜底:十。
159、山中无老虎(打法律名词二)谜底:独白,悲剧。
160、(谜面空白无字)(打字一)谜底:十。
161、刽子手的嘴脸(打一两字官名)谜底:聂耳。
162、湘资沅澧。(打一字)谜底:泗。
163、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猜一物)谜底:鞋子。
164、第二次握手。(打一字)谜底:观。
165、入门无犬吠。(打一字)谜底:问。
166、为人立言母浮夸。(打一字)谜底:信。
167、四点树下埋。(打一字)谜底:杰。
168、身残心不残。(打一字)谜底:息。
169、要票才有。(打一字)谜底:西。
170、未成油团(打外国著名小说一)谜底:羊脂球。
171、看家狗。(打一字)谜底:戾。
172、2+6(打一字)谜底:积。
173、靶。(打一成语)谜底:众矢之的。
174、万物之灵。(打一字)谜底:仍。
175、骡。(打一成语)谜底:非驴非马。
176、初一。(打一成语)谜底:日新月异。
179、加倍才算多。(打一字)谜底:夕。
180、砍掉了石头。(打一字)谜底:欠。
181、一身白袍衣,两只红眼睛,是和平化身,人人都喜欢。(猜空中动物)谜底:袋鼠。
182、一时缺十分。(打一字)谜底:旦。
183、五句话(猜成语一句)谜底:鲸鱼。
184、魏蜀相争(打经济名词一)谜底:口。
187、不信邪。(打一字)谜底:魁。
188、又进村来。(打一字)谜底:树。
191、逃之夭夭。(打一字)谜底:兆。
192、对对子。(打《红楼梦》人名一)谜底:四儿。
193、饮水思源(猜台湾地名)谜底:永和。
194、人间天上。(打一字)谜底:仝。
195、一间屋,叁个门,里面只住半个人。(猜用品)谜底:雨。
196、丫丫(打文艺名词一)谜底:二人转。
197、文武双全不猜斌。(打一字)谜底:刘。
198、拦河坝(打字一)谜底:也有我的一半。
199、九点(猜一字)谜底:田。
200、一片全是草的地(打一植物名称)谜底:风筝。
201、千里一线穿。(打一字)谜底:重。
202、日复一日(猜一字)谜底:吠。
203、老人船。(打一字)谜底:艘。
204、242÷22(打一字)谜底:墒。
205、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字)谜底:二。
208、头重脚轻。(打一字)谜底:炭。
209、排队。(打一字)谜底:例。
210、辽阔无边。(打一字)谜底:庆。
211、不是病,也是病。(打一字)谜底: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五
3、重逢秋月满(打礼貌用语二)——谜底:再见、光临。
4、怎么会说你(打一国家)——谜底:安道尔。
5、孕妇不宜迪斯科(打三字常用语)——谜底:挺别扭。
6、右旋螺纹(猜一灯谜用语)--正扣。
7、又一个星期(打古代文献名)--周易。
8、一把辛酸泪,写成红楼梦。(打一成语)——谜底:水落石出。
9、爷爷当先锋(打南北朝人名)--祖冲之。
10、亚父定计鸿门宴(电信用语)--增设套餐。
11、雪地漫游君作伴(猜一灯谜用语)--白珩。
12、谢绝邀请去罗马(打一成语)——谜底:辞不达意。
13、我排行第四(打一成语)——谜底:心有余悸。
14、未登程先问归期(猜一灯谜用语)--别解,会意。
15、停战(打一数学名词)——谜底:求和。
16、生财有道(猜一出版名)--词发行。
17、劝君更尽一杯酒(猜一欧洲地名)--巴尔干。
18、擒贼先擒王(打一称谓)——谜底:捕头。
19、平安(二字词,徐妃格)——谜底:沙滩。
20、买盐用了元(打一西晋人名)——谜底:阮咸。
21、留取丹心照汗青(猜一灯谜用语)--史记人物。
22、两人竞赛(打二字常用词)——谜底:对比。
23、晶(打四字常用语)——谜底:日复一日。
24、基友(天龙八部人物)——谜底:萧峰。
25、获奖面(打一礼貌用语)——谜底:赏脸。
26、欢声笑语满谜城(猜一灯谜用语)--猜得真快。
27、喊声长定是烟烟(复姓二)--呼延/段干。
28、凡间同白首,作鬼共销(猜一灯谜用语)--风云。
29、多吃补药反伤身(猜一灯谜用语)--增损体。
30、残阳如血(猜一花卉名)--晚来红。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六
今天是元宵节,又是我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爸爸妈妈要带我去福州的三坊七巷赏花灯,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的三坊七巷不但灯多,观灯的人群也挨挨挤挤!本来还算宽敞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费了好大劲才走完整个巷道。赏完花灯,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三坊七巷。
我每年的生日都伴着元宵节热闹又新颖地度过,快乐的元宵,独特的生日!我为自己出生在这样喜庆的日子而自豪!真是个令人难忘而又满意的元宵节呀!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七
1.使学生了解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体会亲清、友情,使之更加热爱生活。
2.能带表情有节奏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节日的欢乐。
3.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这么多快乐的事都在一天了做,那么昨天一定是个特殊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元宵节》。(师板书课题)。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
(1)同学们的元宵节都过得这么快乐,丁丁和冬冬也不例外,他们还编了四句诗呢!你们想不想读一读?那就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用你们的学习方法一起来读一读吧!
(2)小组汇报,读全诗,相互评价(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3)读完全诗,你在诗中知道了什么?(元宵节月亮是圆的;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等)。
2.读一读,听一听,感知韵律。
师读。(按节拍范读)。
(2)生练读。(按生读的情况而定,老师可借助拍手读来激起学生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读的质量。)。
(3)全班学生齐读。(拍手读)。
(4)小组读。
(5)指名读。(相机评价)。
3.读一读,演一演,领悟情趣。
(1)同学们的“元宵节”都过得这么快乐,那谁愿意把你们家是怎样过元宵节的`给同学们演一演?(准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标志牌,黑板上画上月亮,利用教室创设家庭过节环境)。
(3)全班齐背。
(在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听一听、演一演的整个学习活动中,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的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和激励之中,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掌握较清楚。)。
三、联系课文识记生字。
1.拿出本课中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黑板出示)。
2.小组同学在课本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找这些字,并记住它们。
3.汇报识字方法。
4.丁丁和冬冬正急等着我们呢,想看看这些字同学们都认得怎么样了?开火车检字。
小学一年级写元宵节篇十八
男:今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我们全局职工家属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庆这盛世佳节。在节目开始之际,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的xx局长向晚会的全体来宾致辞,掌声有请!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全局职工、家属、离退休的同志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春光明盛世;。
女:金猪闹元宵。
男:在这个吉灯高照团圆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女:在这个万盏花灯美丽的夜晚,我们激情满怀、心潮澎湃!
男:首先请允许我们两位节目主持人代表这次的活动组委会,向各位领导、全局职工、家属、离退休的同志们、小朋友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愿大家:热热闹闹过十五,欢欢喜喜闹元宵!
女:有珍惜才倍感珍贵,有体会才懂得这幸福来之不易,回望20xx年的此时,没有鲜花没有灯火,只有漆黑的城市和寒冷的夜。还有,还有我们电力工人在冰雪中的奋战和坚守。
男:20xx年,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取得到抗冰保电、抢修抢建、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女:20xx年,我们千里驰援、爱心涌动,满怀感恩之心支援灾区,真情感动绵竹。
男:20xx年,我们点燃激情、成就梦想,圆满完成完成了xx保电的艰巨任务。
女: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圆满的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男:正如晚会开始前易局长的致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相信没有什么能阻挡xx人前进的脚步,没有什么能动摇xx人坚定的信心,我们满怀期望,开足马力,奔向更加辉煌的20xx年!
女:今宵,我们相约于此,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一起憧憬明天的辉煌!
男:今宵,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欢乐,用爱来感受温暖!
女:我们的努力创造了辉煌的过去。
合:我们的畅想预示了灿烂的明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0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