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热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8:47:02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热门17篇)
时间:2023-12-07 18:47:02     小编:曼珠

方案的制定还需注意时间、成本和资源等方面的考虑。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下是一些经典方案案例,通过学习和借鉴可以提升我们自己的方案制定能力。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一

(一)宣传日活动的开展范围。

20xx年10月15日,在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同时开展“关爱生活,关爱健康——拒尽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日活动。

各市在城区内至少设立两个宣传点,散发宣传单页,咨询解答人民群众提出的题目;县至少设立一个宣传点。各地应当将宣传海报分发到当地的主要药店和医疗机构,充分利用药店和医疗机构直接面对消费者和分布广泛的特点,将宣传日活动引向深进、扩大的成效。

所有会场都必须同一标识“关爱生活,关爱健康——拒尽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活动主题语,并设立必要的宣传展板。

(二)宣传日活动的组织安排。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成立由主管局长负责,药品市场监视处、食品安全处参加的组织机构,负责全省广告宣传日活动的统筹安排、宣传材料印发、新闻宣传等具体实施工作,省局将尽快将宣传单页和宣传海报分发给各市局;各级食品药品监视治理部分应当由一名局领导负责,设立组织机构做好宣传日活动的贯彻实施工作。省食品药品监视治理部分的负责同道将参加省会城市所在地的宣传活动,并向公众进行宣传。长沙、湘潭应邀请相关新闻单位参加。

(三)宣传日活动的日程安排。

10月15日上午10时,宣传日活动在县级以上城市同时开始,向公众散发宣传单页,解答公众的咨询,活动至下午三点左右结束。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视治理部分应当在宣传日活动开始之前将宣传海报分发给当地的主要药店和医疗机构,以保证宣传日活动确当天,在主要药店和医疗机构的醒目位置张贴了宣传海报。

这是篇好文章,涉及到宣传、活动、药品、广告、治理、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监视等,希望对网友有用。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二

生产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灭菌以及出厂检验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正常、质量管理(检验)人员是否在职在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执行是否到位、质量管理记录是否可追溯、生产和检验设施设备是否满足要求、产品出厂是否检测、是否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内容。

经营企业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在核准的地址经营、是否擅自变更经营地址和仓库地址、降低经营条件、经营未经注册或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购销渠道是否合法等内容。

使用单位重点检查是否留存在用透析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证明及产品资质证明,包括购进记录是否完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是否合法有效。医疗器械类产品储存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内容。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三

本次专项检查自3月1日开始至5月31日结束,按企业自查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检查分阶段实施。

(一)自查整改阶段(3月1日-3月31日)。

各市局通知辖区内各有关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企业按照专项检查要求,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工作,查找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各市局全面检查,集中整治阶段(4月1日-5月10日)。

各市局组织对辖区内有关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企业全面检查,检查率应达到100%。检查中发现问题要逐一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三)总结提高阶段(5月11日-5月31日)。

5月20前,各市(区)局对专项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将总结报告报市局医疗器械监管科(包括专项检查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市局对血液透析类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四

1、材料准备:

联系花卉协会,购买制作丝网花所需的材料;。

2、募捐筹款:

3、活动内容:

3.1在校内做好确定数目的丝网花,务必保证活动中心每人一支;。

3.4自由行动,和残疾人聊天,游戏,教他们做丝网花;。

3.5帮助管理员打扫卫生,活动接近尾声;。

3.6活动结束:各组组长点清人数,有秩序的回校。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五

参与本次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各科室、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与承办方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市台办加强联系沟通,全面抓好保障措施的落实。保障活动结束后,各科室、单位要将工作总结及时报局应急办,由应急办汇总上报局领导。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六

通过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的开展,在我院广大医务人员中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把追求社会效益贯穿于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始终;增强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努力解决当前医院管理特别是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我院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管理结构,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有效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七

为了对采购实施的活动进行规范,制定本程序。

适用于对公司研发物料、生产物料,仪器设备、设施、服务采购过程的控制。

3.1由公司负责采购的部门/岗位编制、修订和宣贯本文件。

3.2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与采购有关的部门/岗位,据此文件执行。

4.1.1根据物料影响产品的重要程度,所有的采购生产物资分类如下:

a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的物资。

b类物资: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性物资,一般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或略有影响但通过采取措施可纠正的物资。

c类物资:其它用于产品的辅助物资。

d类物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监视测量装置等。

e类物资:提供服务类物资(灭菌服务、运输服务、检验机构、计量检定机构、校准机构)。

4.1.2技术部负责编制批准定型产品的采购清单(规格书)。

4.2采购流程。

4.2.1需求部门根据本部门需采购的物品,填写《采购申请单》。

4.2.2负责采购的部门根据需求部门填写的《采购申请单》,结合库存要求、实际库存情况及采购、加工周期等,编制《采购计划》审核批准后实施。

4.3采购供应商选择。

4.3.1按《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执行,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负责采购部门/岗位应在合格供方内实施采购,填写《采购申请单》。

4.3.3当因某些原因无法采购到所需物资,需要用其它物资来替代时,采购部说明原因,交技术部门,由技术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必要时对物资进行测试或试用,批准后方可替代。

4.4采购物资的检验。

4.4.1采购物资到货后,填写《送检单》,按《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4.4.2检验合格后的物资,填写相关记录办理入库手续。

4.4.3d类物资依据类型按《生产设备和工装夹具控制程序》、《检验仪器设备和工装夹具控制程序》和《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验收。

4.4.4e类物资,依据《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验收。

4.5不合格品处理。

4.5.1当a、b类来料发生不合格时,由质量控制部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5.2当c、d类来料发生不合格时,由采购部门实施退换货处理。

4.6采购记录的管理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1《质量手册》。

6.1《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

6.2《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3《生产设备和工装夹具控制程序》。

6.4《检验仪器设备和工装夹具控制程序》。

6.5《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6.6《记录控制程序》。

7.1《采购申请单》。

7.2《采购计划》。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八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宗旨。建立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工作规范化进行。通过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通过自查,日常监督,随机抽查,终末病案评审,院长大查房等途径,以环节质量为重点,以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二、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名单见附件2)。

成立以院长为主任,主管院长为副主任,相关职能科室科长、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组成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控科,办公室主任由质控科科长兼任。其职责如下:

1、在管理委员会主任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4、负责收集、整理、质控信息,编发质控通报,影像资料的存档及质量宣传。

5、负责收集、整理、存档科室及个人质量档案。

6、定期组织召开病例讨论活动。

7、每季度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评价医疗质量,调查分析医疗缺陷的原因及性质,并提高持续改进措施。

8、每月组织召开质量例会,通报、反馈、评价质量状况及持续改进措施。

(二)职能科室质控组。

以相关职能科室科长(主任)为组长,对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名单见附件3)其职责如下:

1、指导、培训本专业范围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2、制定本专业的考核标准及细则。

3、督导、检查相关制度,规范、安全保障,医疗服务及考核评价标准的落实情况并反馈。

4、每月底汇总、整理督导检查结果并上报质量管理委员会。

5、反馈评价每月、每季度质量状况,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三)科室质控小组。

科室质控小组由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及副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为成员组成(科室及名单见附件4)其主要职责如下:

3、每周一次对本专业的医疗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并记录。

4、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科室质量评价会议,提出整改措施。

三、督导考核。

科室质控小组每周1次,相关职能科室每月22次(随机抽查)。

四、考核标准的制定。

1、考核标准的制定依据“十大指标及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部分参考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2、卫计委下发的相关规范制度。

3、医院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

五、评价办法及分数的设定。

1、相关职能科室依据考核评价标准进行督查检查评分。

2、分数设计:共100分。

3、病区环节质量占80%,终末病案质量占及患者随访20%。

4、医疗质控组50分,护理质控组25分,院感质控组10分,行政后勤组10分,药事组5分。

六、质控范围。

临床病区、急诊、门诊、麻醉科、检验科、影像科、药房、行政职能科室、后勤部门等。

七、奖励措施。

1、月终末病案评价前三名的个人分别奖励第一名100元,第二、三名50元。

2、月评价得分与绩效挂钩(有配套的制度)。

3、年终终末病案评价平均得分前五名的个人分别奖励500元、400元、300元、200元、100元。

4、科室年终综合质量评价评分月环节评价平均得分占50%,院长大查房评价得分占50%,为科室年终综合质量得分,前三名的科室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600元。

5、作为晋升晋职、外出进修、提拔、评先评优条件之一。(有配套的制度)。

6、每周病案归档及时,无漏交奖质量分1分。

7、月无发生投诉,无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奖质量分2分。

8、报告1例不良事件奖质量分0.5分。

9、以书面形式提出一条有关医疗质量安全的建议并采纳奖质量分0.5分。

10、经审核通过开展一项新技术奖质量分1分(有审核,有后续跟踪材料)。

11、院内组织技术比赛活动,考试考核活动,核心制度竞赛活动等,取得前三名的个人及科室年终评价分别奖质量分分别3分、2分、1分。

12、月科间会诊一例患者奖质量分0.2分(以会诊单为依据)。

13、月开展一例危重疑难病历讨论奖1分(3个专业组以上,由科室申报并提供院内会诊记录,医务部记录为准)。

14、院内感染病例报告一例奖0.5分(以感染办报表为依据)。

15、科内主动化解一例有纠纷趋向的病例奖1分(预先报告材料)。

16、收到感谢信或锦旗一例奖0.2分。

17、退回红包一例奖0.2分。

八、否决及罚则条款。

1、年内发生医疗纠纷,经鉴定为医疗事故或经院内专家组讨论认定为明显违犯相关核心制度,取消年终质量奖(包括个人及科室)2、1周内漏交一份出院病例扣质量分0.5分。

3、因不负责任造成病例丢失或损毁扣质量分5分,并取消科室及个人年终质量奖。

4、通知召开质量例会,无故不参加人员,每人次扣0.5分(以签到表为准)。

九、质量例会。

1、每月由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一次质量例会,原则上每月10日以前。月质量例会主要是由各专业质控组反馈,通报当月督导检查情况,评价质量状况,布署下一个月的主要督导要点及改进措施。

2、每季度质量例会主要由各专业质控组分析,讨论,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贯彻落实及追踪。

3、质量例会参加人员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专业质控组组长、科主任、护士长及受到通报的临床医师、护士等。

方案解释权归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

2018年3月18日。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九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也是医院医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为全面推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与水平,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

医务部围绕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将对全院所有的临床、医技、门诊科室进行检查。每月确立不同的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重点主题,加强医疗质量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管理,突出关键环节,狠抓薄弱环节,努力做到全院检查同质化。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质控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xx年版)》。

病历质控标准:住院病历质控标准。

医疗质量质控形式:医务部统一组织和分工,抽查各医疗区临床科室,剩余部分科室由各区负责完成检查。

院科两级质控体系: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部、各区医务办、门诊办)、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质控员同质管部)。

医疗质量质控周期:总部和各医疗区均每月质控一次。医疗质量质控内容:临床科室重点督导医疗管理核心制度落实,同时兼顾其余的`质控主题;麻醉(包括疼痛)、药学、检验(包括输血和病理)、医学影像(包括放射、超声、心电、脑电、肌电、核医学、高压氧)由各专业制定督导的内容;门诊部制定门急诊科室督导的内容。

质控人员组成和分工:由医务部、门诊部、各区医务办的专职人员和科室医疗质量检查兼职人员组成;麻醉、药学、检验、影像部分由各专业医疗质量检查兼职人员组成。

质控单元:略。

质控结果:各专业检查后由医务部统一进行汇总,每月汇编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简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简报进行公示和发放,检查结果与科室医疗质量分挂钩。同时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科室,督导科室限期整改。

质控人员补助:给予个人一定数额补助(100/天)或给予科室一定数额质量分补助(5-10分)或同时进行。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十

20xx年,我诊所在社保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医保定点诊所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医保定点工作的管理,规范操作行为,努力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有效遏制违规现象等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现将年度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有医保刷卡提示。

二、在诊所内显著位置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以及从业人员的执业证明。

三、按要求建立健全了药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人员、营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和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并建立与此相配套的档案资料。

四、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医师(质量负责人)坚持在职在岗,为群众选药、购药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营业人员仪表端庄,热情接待顾客,让他们买到安全、放心的药品,使医保定点诊所成为面向社会的文明窗口。

同时审核、调配、销售人员均在处方上签字,处方按规定保存备查。

七、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药品销售价格,参保人员购药时,无论选择何种支付方式,我店均实行同价。

八、尊重和服从市社保管理机构的`领导,每次均能准时出席社保组织的学习和召开的会议,并及时将上级精神贯彻传达到每一个员工,保证会议精神的落实。

综上所述,我所在市社保处的正确领导监督下,医保定点工作取得一点成绩,但距要求还须继续认真做好。今后,我所将不辜负上级的希望,抓好药品质量,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和不正之风,做好参保人员药品的供应工作,为我市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十一

医疗卫生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以较低廉的费用为病人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几年来,我院和其它市级综合性医院一样,成为了我市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形成了独有的中医医疗卫生工作体系,在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和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在20xx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4.36%,门诊量同比增加12.18%,住院病人同比增加5.41%,剔除工作量增加因素后,同比增加4.85%,而每个门诊病人费用为108.78元为我市市级9家医院的最低。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医院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20xx年,我院在“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我院严把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及术前术后讨论制度。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医疗活动中的动态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当前患者对医疗知情权要求的提高,完善各项告知制度。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实施了《**市中医病历书写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我院住院病历的书写在全市中医系统住院病历质控检查中,总分为全市第二位,前十名优胜病历中我院占三位,前二名均为我院医务人员。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服务流程是医疗机构的运行结构和方式,在不增加病房、卫技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使医院的可用资源通过平衡流程中的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尽可能满足病员的需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如收费挂号窗口联网,减少挂号排长队,部分专家设立专门挂号窗口,推出电话预约挂号等措施。医技科室出报告单推出限时承诺。护理部门在开展星级护士评选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护士,全年评出星级护士56名,护患构筑连心桥,推出便民措施,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6%。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是加强医疗质量的基础。如何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医疗质量不是单靠几位管理者或部分医务人员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医院全体职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需要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院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安全就是最大的节约,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活动,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近年来,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人事管理、会议、学习、考勤、安全保卫、后勤管理、财务财产管理、统计报表管理、医疗文书档案管理,奖、惩等共五部分241条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药品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管理等26项质量控制考核细则;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格局。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医院成立了以院长、副院长、医务科和各临床科室为成员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质量管理工作。全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格局。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抓三基”、“促三严”、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务科经常组织院内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并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十二

11月6日,我合肥学院红十字会专门成立大蜀山登山挑战赛专项医疗服务队,协助院有氧健身俱乐部组织的以“蜀山行,行天下路红会伴,伴四方客”为主题的大蜀山登山挑战赛的医疗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加强自身身体素质,挑战自己”为目的,由院有氧健身俱乐部主办,我院红十字会为其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共同协作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活动的举行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红十字会会员将所学的医疗救助知识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同时使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参赛选手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我们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让他们参赛时心无杂念,让他们的汗水尽情的挥洒。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传递爱的接力棒,传递志愿者的精神。

活动三个阶段。

本次活动的举行共分三个阶段:活动前的准备、活动的举行、活动后的意见交流,以下将对三个阶段进行概述。

活动举行的前几周校有氧健身俱乐部有关负责人就邀请我社团为其活动提供相应的医疗救助服务,之后会长召开社团全体会员大会具体阐述活动的流程,由办公室写出策划书在分发给各部门部长分配他们事务。并确定了参加医疗服务队的人员,而且在活动举行的前一周更是邀请了市红会专家对全体会员进行了医疗救助培训的演讲以及动手能力的培训,确保之后的蜀山救助活动万无一失。

当天早上七点左右会长及有氧俱乐部负责人便在公交车站等候参赛人员以及医疗救助小组的的到来,七点半准时出发。到达目的地后,全体人员在山脚留影,过后,会长聚集医疗救助小组对他们分成三组,每个小组进行不同的工作,第一小组是沿途护卫人员,主要站在登山道路的两边,从山脚到上山每隔一段距离站一个人,全程服务;第二小组是随从人员,就是跟在参赛选手后面随时对他们进行救助;第三小组就是等候在山顶的人员,向登上山顶的参赛选手提供食物、葡萄糖和水等等。待所有参赛选手都登上山顶之后,有氧俱健身乐部负责人对他们进行了颁奖,合影。

活动结束后大家站在山顶上欣赏这城市的美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此时参赛选手虽然疲惫但他们的身心是愉悦的,因为整座山都被他么踩在了脚下。当天晚上会长聚集大家,对此次宣誓大会进行了总结,对于好的地方给了好评,不足的地方指出需要加强。此外与有氧健身俱乐部相关负责人沟通交流了意见,争取下次活动能够更好地举行。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活动各个阶段都比较成功,究其成功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1、准备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活动开始之前,会长及各位部长对活动细节做了规划,医疗救助方面进行了及时的培训。

2、密切配合。

成员能够积极地配合部长们的安排,要求。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红会各个部长分配了各自的.任务,不同部门任务合理。

4、活动全面深入。

本次活动不仅在能力方面让各位会员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让大家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提升,而且加强两个协会之间的交流,加深了感情。

活动的欠缺之处。

1、场面有点混乱:活动虽然经过具体分工,详实安排,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多,各个成员没有了解到自己的分工,使场面有点混乱。

2、安排上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活动中个别支部成员不够积极,对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与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的关系。

3、医疗物资准备的不是非常充分。

对于不足之处,我们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克服以使下次活动会更加顺利的举行。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能和我们一起坚持下去。我们的关注是长久的,但我们的行动更要持之以恒。我们怀揣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实现这个梦想。有我们的地方就有了爱心,让我们为你们服务不用代价不计报酬只为了红十字会精神:人道,无私,奉献。总之,本次的活动在各社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各阶段工作做到了细致、合理、有序,工作分配也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十三

20xx年11日,我院组织了医疗、护理、院感、药理等科室管理人员到市卫生局组织的“医疗质量管理”班进行培训。并根据市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本着加强规范化管理,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于11月10日对本院医、护、药、技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质量与安全培训。通过培训及学习,医、护、药、技科室工作人员对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各项规章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规范了日常医疗工作,提高了科室医疗质量,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现将培训总结如下:应到41人(医生14人、护理16人、医技6人),实到33人,值班6人,休产假2人。

1、加强“核心制度”内容培训学习,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入培训学习。牢记及落实首诊责任制、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坚持每月定期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会议,分析在核心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措施的执行,以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及时对入院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病情评估制定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医患沟通;一年来未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2、规范病历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量。规范培训学习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每周抽查运行病历,在运行病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疑难病历、死亡病历和危重病历的书写质量,检查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各种同意书书写质量,大型设备申请,二线抗菌药物申请、医嘱执行记录等。定期分析病历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病历甲级率逐渐提高,未出现丙级病历,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培训,保障医疗安全。每月进行医院感染检查,并进行汇总、分析,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加强医院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一年来未出现院感爆发。

4、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深入学习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医院临床用药管理。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进行培训,20xx年上半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小于50%。提高标本送检率,坚持有样必采,有样必送。做到了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了滥抗菌药药物现象的发生。

5、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医师进行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格率,处方书写工整规范。

通过对“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培训学习,科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做到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洗手的依从性和正确性均有很大提高。建立了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毒、剧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组织全科人员对实验室危急值进行专项培训和考试,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能做到接受危急值后及时处置,并在在病程中体现,定期检查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分析原因,持续改进。认真实施跌倒防范制度并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做好基础护理。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落实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定期检查并持续改进。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今次培训,相信本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会得到一次全面的加强与提升。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十四

20xx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三好一满意”服务的工作目标,着力改善医院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现将20xx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成立了以xxx为组长,副组长为xxx、xxx,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威远贤龙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排查安全隐患,严防和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推进医疗业务工作有序开展。

2、认真按照“核心制度”内容,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

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入管理。今年继续加大十六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各科室严格落实首诊责任制、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一是要求各级医师对住院病人要做到“三查”:即值班医生接班后对危重病人和特殊病人重点查,晚上对病区病人普遍查,交班前对危重和有特殊处置的重点查;二是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要求各级医师对病人管理要做到“五个不”:不带问题进诊断室,不带疑点做治疗,没有把握不盲目做诊断,没有参加讨论者不得擅自做和术前准备不充分不仓促做。三是狠抓风险科室、风险项目的监管:对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妇科、手术麻醉科等风险大的科室坚持勤检查、现场讲评,发现缺陷,及时解决,防微杜渐。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四是坚持护理部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坚持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对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针对性、实效性改进措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规范病历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今年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每月两次不定期到病房抽查在架病历。在架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历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为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20xx年医务科共下发医疗质量督察通报12份,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联合质控委员会逐步建立全院、科两级质控网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强化药事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责任状,以此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1、深入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精神,加强医院临床用药管理。对医务人员进行《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置药品不良反应。20xx年我院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3例。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收费,杜绝滥用药、滥检查现象的发生。

2、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对处方书写情况进行定期每月一次检查。检查中发现,近期处方合格率有明显提高,临床诊断明确,书写工整规范。

3、我院严格按照省卫生厅要求,药品全部进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按照药品储存的相关规定对药库进行了规范化改造,通过讲课提高医师对抗生素的应用水平,并使用三级管理,同时不定期查病历,督察有无不合理应用,并开展处方点评,规范抗生素的应用。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各项造作规程,保障医疗安全。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检查,并进行汇总、分析,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培训工作,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加强医院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四、医疗器械管理。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规定,制定我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制度和职责,规范医疗器械的操作,完善操作流程。

至今我院共收治住院1005人次,比20xx年有所提高,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来年我们将及时整改存在的医疗缺陷,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十五

为了对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活动的策划、实施进行规范,使放行产品符合标准和技术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中质量计划、质量管控等过程管理。

3.1由负责质量管理部门或岗位编制、修订和宣贯本程序。

3.2公司其他部门、岗位与产品相关质量控制工作,据此文件执行。

4.1.1公司质量管理的需要可以采用《质量计划》管理,以集中配置质量管理的要素,控制过程质量。

4.2质量管理职权与人员。

4.2.1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图;该部门独立履行职责。

4.2.2公司对于从事产品的检验的人员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依据所从事的岗位任职要求组织培训、考核,发放上岗证,管理岗位负责人公司经考核后任命。

4.2.3对公司各部门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岗位工作人员公司在上岗培训中依据岗位内容培训、考核。

4.3质量管理的过程。

总体来说,质量管理按照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过程管控。

4.3.1公司产品的检验按照《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实施。

4.3.2产品检验的仪器设备的管理按照《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实施。

4.3.3质量控制活动中涉及到的监视测量装置依据《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实施。

4.3.4与产品质量相关的环境管理按照《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执行。

4.3.5质量数据的管理按照《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进行数据和质量分析。

4.3.6产品的出厂放行按照《产品放行控制程序》实施。

4.3.7产品质量控制活动涉及到的验证、确认,按照《设计和开发验证控制程序》和《设计和开发确认控制程序》执行。

4.3.8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等人力任命依据《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

4.4归档:

4.4.1质量管理活动所产生的记录、资料按照《记录控制程序》管理。

5.1《质量手册》。

6.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2《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3《检验仪器设备和工装夹具控制程序》。

6.4《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6.5《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6.6《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6.7《设计和开发验证控制程序》。

6.8《设计和开发确认控制程序》。

6.9《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6.10《记录控制程序》。

7.1《质量计划》。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十六

新加坡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健康保障制度的典范,其实施的“3m”模式用相对合理的社会支出,较好地兼顾了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效率性,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公平和效率的代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新加坡完善而合理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制度是个世界性难题,新加坡储蓄型医疗保险模式的成功,为我们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思路。

一、新加坡医疗保障体系概况和特点。

现行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是用立法的方式,以强制建立个人储蓄为主的“公积金制度”。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逐步形成了医疗保障制度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全国范围推行的、强制性的、帮助个人储蓄和支付医疗保险费用的“保健储蓄计划”;第二个层次是非强制性的、对大病进行保险的“健保双全计划”;第三个层次是政府拨款建立保健储蓄基金,帮助贫困居民支付医疗费用的“保健基金计划”。

新加坡医疗保健体系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医疗供给“三方共建”,即建立了一个融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于一体的共建型组织结构;二是医疗费用“两方分担”,即由个人和政府两方共同负担;三是医疗运作“双向转诊”,即从经济利益上诱导人们首先进入社区医院,以缓解了大医院的诊疗压力。病人在大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后适时转入社区医院;四是医德医风“纯正清廉”,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二、新加坡医疗保健制度的启示。

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被誉为“公私兼顾和公平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80年代初,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均收入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速,新加坡从实际出发,在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实施了保健储蓄、健保双全、保健基金三大计划,形成由个人、社会、政府共同承担医疗费用的模式。通过这三重医疗保险安全网,确保为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二)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新加坡实行个人医疗储蓄帐户、社会医疗保险和政府医疗津贴相结合的办法,采取统一筹资比例,统一支付标准,统一医疗服务项目,根据不同年龄段发病率不同,确定不同的个人医疗保健储蓄帐户划入比例,保证了社会公平。同时,划入个人医疗保健储蓄帐户的资金是以职工的薪金为基数,使得医疗保健储蓄与个人工作和收入紧密相联,既促使职工努力工作取得更高的报酬,积累更多的医疗保健储蓄,从而得到更优越的医疗待遇,又体现了效率原则。

(三)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形成了多元化和较合理的筹资机制。新加坡创立了个人保健储蓄、社会医疗保险和政府医疗津贴的医疗融资途径,由个人、社会和政府共同分担医疗保障费用。这一融资模式,不仅扩大了医疗融资的财源,而且大大提高了医疗保障资金的效率。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建立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遏制浪费。

(四)新加坡注重政府与市场在医疗保障资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新加坡政府在医疗保障职能的分配中,一方面开设公立医院、政府综合诊所,提供具有政府津贴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允许开设私人医院和诊所,让患者有医疗的选择权。新加坡政府确定医生数量,限定60%的医生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而其余为专科医疗服务,规定医院病床数目,管制医院的收费和病人分担医疗费用的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允许医院设立不同等级的病床,让患者可以按自己的经济能力与需求,选择病房的等级。

三、几点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改革之中。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刚刚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立足国情,同时还要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结合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医疗保障制度必须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医疗保障的水平和规模,而医疗保障制度也对经济发展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高,则社会保障物质基础雄厚,再分配的规模和水平就高,国家以医疗保障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就强。且该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反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制度可以为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保障,有利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一点已经在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得到印证。

(二)建立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

新加坡建立的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一是新加坡是个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二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高;三是人口年轻化,没有国家承担医疗保障责任的历史负担。然而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多,经济不发达,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因此,在中国所有居民中建立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强制储蓄的制度不符合实际国情。然而,个人医疗账户所具有的强调自我保障责任的机制值得我们学习。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差距比较大,又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快的时期。所以,应建立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医疗救助制度为基本制度,以商业医疗保险、用人单位提供的疾病福利补助和健康福利项目(预防保健)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健康需求。

(三)探索新农合与公共卫生的结合。

在医疗保健体系比较完善的新加坡,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已经逐步把老年护理、预防保健等内容纳入了保障范围。这有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或早期发现疾病,从而达到既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又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健康水平。

在新农合制度建设的初期,首先纳入的是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疾病,继而扩大到一般医疗服务。但由于我国新农合制度建立时间较短,现阶段筹资标准不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有限。因此,目前将新农合制度界定为医疗保障的范畴,还无暇顾及公共卫生。导致新农合与公共卫生缺乏有效的结合机制。如果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工作薄弱,不仅造成患病人群的增加,新农合基金的支付压力增大,也不利于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新农合筹资水平的逐渐提高,到达一定阶段之后,探索新农合与预防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将对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探索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制度的结合。

相对于一般收入和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医疗消费的边际效用最高。对这部分人实行医疗救助,具有强烈的“外部正效应”。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以来,贫困家庭利用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逐步提高,贫困家庭卫生服务利用率逐渐增加,更多的贫困农民从中受益,大大提高了贫困人群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尚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筹资渠道较少,中央和地方投入不足,造成医疗救助对大病补助效果较低,医疗救助水平有限。而新加坡将保健储蓄基金与保健储蓄计划和健保双全计划有机结合,医疗保障体系覆盖所有公民,政府财政投入在保健储蓄基金中占主导地位,承担主要责任,为贫困居民提供最后一道安全网。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逐步完善医疗救助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提高救助水平,探索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健体系。

(五)构建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网络。

新加坡把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网络,合理规划和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医疗服务利用效率作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围绕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建设的管理服务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医疗保障的医疗服务主要由提供疾病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构成,结构形式单一,且以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主;二是医疗保障服务项目较少,主要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而一些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慢性病防治等低成本、高效益的服务措施未包含其中。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必须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需求紧密结合,从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出发,将医疗保健管理和服务网络延伸到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构建一个体系完备、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有效、简捷方便的医疗保健管理和服务网络。

(六)大力发展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新加坡公立卫生保健系统重组形成了国家卫生保健集团和新加坡卫生服务集团。建立纵向医院联合体,医院集团实行双向转诊,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作用。通过各级卫生保健提供者更好的协作,既提高医疗质量,又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减少重复建设。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功能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知识陈旧、年龄老化,距离全科医生要求差距较大。且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落后,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目前,社区或基层医疗机构在遇到危重病人时都会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接受普通常见病或收治的危重病人进入康复期后,却一般不会考虑向社区或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形成“转上不转下”的格局。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应把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七)实行医院收入总量控制,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保证新农合基金安全。

新加坡的储蓄医疗保险实施以来,医疗总费用上升较快。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上升,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抑制高科技产品在公立医院的普遍使用,对基本药物由政府进行集中采购,对医院收入进行总量控制等。对遏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虽然新农合管理机构采取了多种严格的医疗费用控制措施,但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得供需双方在利益驱动下,违反新农合相关规定,造成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新农合基金出现风险。

新农合费用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卫生服务属于高度信息不对称的领域,对医患双方医疗行为细节监管困难,所以,应参照新加坡的经验,对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进行总量控制。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用简单措施应对复杂的问题。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确保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篇十七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根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2020年“医疗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实施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全县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

(一)建立医疗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编制医疗隐患点警示手册及预警处置办法,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实现医疗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常态化。要突出围产期安全、围手术期安全、有创操作、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监管,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及处置工作。

(二)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各医疗机构要落实医疗质量管理院、科两级责任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主任为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配齐配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基层医疗机构要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各业务科室要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

(三)健全院感质控中心工作机制。县院感质控中心要落实质控中心管理制度,完善质控中心运作机制。明确专家对医疗质量管理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院感质控中心作用。县院感质控中心每年对全县各医疗机构院感工作情况进行质控评价不少于2次,开展培训不少于1次,及时发现和解决各医疗机构中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推进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各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医疗质量监管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医疗质量关键数据实时抓取、网络报告和预警,将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医疗行为,将质量安全贯穿整个医疗过程,覆盖到每一个医疗隐患点。要完善医疗流程和程序控制,对医疗行为过程进行节点控制,积极发挥信息预警功能,做到对医疗过程的即时监控,更好的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医疗服务全过程进行客观、准确的`量化评价,真正发挥信息化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作用。

(一)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

全县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细化并遵守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和同质化医疗管理。

1、各医疗机构要全面开展医疗机构全员“三基”、“三严”训练教育,切实夯实医疗质量安全专业基础。

2、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范、指南、操作规程等,制定本单位本科室相关技术操作规程,对诊疗过程进行再评估,杜绝发生违反医疗操作常规的行为。

3、各医疗机构要明确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和范围,明确界定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资质和病历书写、处方、医嘱、操作、手术、会诊等权限。

4、规范临床服务行为,对危急值、输血、手术、疑难、危急重症等高危病人或高风险要重点管控。

5、增强安全意识,落实首诊负责、三级查房、值班、交接班和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及各项查对。

6、各医疗机构要建立本单位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分析、报告相关制度,并作为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础工作。

7、加强病历管理和建设,2020年县医院、中医医院必需达到电子病历应用1级以上水平,继续完善电子病历信息安全保障。

8、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考核监督,建立健全医疗安全评价和监管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管。

1、各医疗机构要认真梳理和建立本单位医疗技术目录,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质量控制管理。

2、加强医疗技术管理,按照医疗技术性质,依法依规分类管理,建立本单位内部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严格做好行政许可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和执业登记,做好“限制临床应用”类医疗技术的正确评估和备案管理。

3、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论证制和流程管理,重点论证本单位技术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通过论证后方可开展。

4、各医疗机构针对本单位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定期评估,重点评估技术的质量安全和技术保障能力。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或不再符合有关技术管理要求的,要立即停止。

(三)加强全员全流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分区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细化工作流程,强化防控措施。落实人员防护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待县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常运营后,根据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对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均进行核酸检测。

2.尽力减少医院人员聚集,全面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具备条件的医院非急诊普通门诊全部实行预约挂号。严格探视、陪护管理,实行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制度。加强医院门禁和安保管管理,减少无关人员的随意进出。

3.加强重点环节院感防控,围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血液透中心(室)、手术室、产房、口腔科、介入手术室、内镜室、供应中心等重点科室,切实加强感控管理,落实责任人员,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感控全员培训制度并严格落实。

4.深入开展督导检查,2020年6月开始,卫健局将定期不定期开展院感防控“回头看”专项检查,及时通报问题,切实抓好整改。

(四)加强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

1.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检验项目管理制度,认真梳理本单位各类实验室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建立详细目录,统一纳入检验科管理范畴,明确实验室工作职责。

2.依法依规开展检验项目,所有临床检验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检验操作人员必须符合相关项目开展资质要求。

3.各医疗机构要建立覆盖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中医院要通过“医疗质量提升年”行动,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年底纳入全区检查结果互认名单。

4.切实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县医院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通过改造建设,努力在7月底前建成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等级、符合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要求的试验室,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

(五)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各医疗机构要修订完善护理核心制度,重点制定并执行分级护理、医嘱执行、护理查对、消毒隔离、护理查房、抢救工作等制度。

2.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自治区护理质控中心制定的宁夏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和护理质量检查表,对医院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考核,护理质量与工作绩效挂钩。

3.推行优质护理,护理工作模式逐步从处理医嘱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评估为基础”的责任制整体护理,与患者零距离沟通,不定期追踪评价服务效果,促进护理服务品质和患者满意度提升。

4.加强质量评价,按照在全区医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将护理质量由“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转变,建立护理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可追溯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使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六)提升分级诊疗服务质量。

1.继续做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及专科联盟相关工作,为切实提高全县医疗服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转诊保障制度,卫健局要积极协调医保局出台更加便民的医保起付线政策规定,真正做到上级医院愿意转、下级医院接得住、救治患者愿意去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体系。

(七)强化卫生健康行业监管。

1、卫健局将依法履行医疗质量监管职能,成立专门工作组将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各项工作。

2、卫健局将定期不定期对“医疗质量提升年”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屡教不改的将约谈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确保“医疗质量提升年”工作落地生效。

3、卫健局将进一步完善医疗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疏于医疗安全管理、存在重大医疗安全隐患,或者发生重大医疗安全事件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将进行严肃处理,并从重追究相关管理人员责任。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6月)。各医疗机构围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本方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要化任务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动员部署。6月15日前各医疗机构将本单位工作方案报卫健局医政股。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7至10月)。卫健局将成立专门工作组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的进行指导,并持续追踪进展情况。各医疗机构要明确牵头科室和内部责任分工,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做到事事有安排,件件有落实,确保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三)总结提高阶段(2020年11月至12月)。各医疗机构要及时总结推进“医疗质量提升年”的有益经验和做法。12月10日前各医疗机构要将活动开展情况报卫健局医政股。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2020年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是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医疗机构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二)积极行动,务求实效。各医疗机构要围绕本方案确定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卫健局将通过日常管理理、专项检查、定期校验、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执法监督,严肃查处涉及医疗质量违法违规行为。

(三)认真总结,持续改进。各医疗机构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的'过程中,要及时查找本单位的薄弱环节和不足,认真扎实进行整改提升。卫健局将及时通报不同医疗机构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供其他医疗机构学习借鉴。对于推进质量提升工作不力的医疗机构,将进行重点督查指导,务求医疗质量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760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