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生个人总结篇一
20__年03月28日(星期一),校长给同学们做了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国旗下讲话,并由副书记主持《安全自救自护手册》颁发仪式作为安全教育周的启动仪式,强调全体师生平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意积累自己的避险能力,保护好自己的人生财产安全。20__年03月29日(星期二),在下午班会课时,全校进行了“安全知识竞赛”,并且评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6名,通过这次竞赛,引导同学们要关注平安校园的建设,提高保护自我的能力,认识到安全问题人人有责,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20__年04月01日(星期五)课间操时,进行了“防震避险疏散演练”,让同学们认识到当地震来的时候,应该如何避震,如何自救,如何逃生,演练结束时学校副书记老师对演练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并对今后的各项演练提出的一些具体的要求,确实做到平时如战时。周五放学前分发“住宿生安全须知”,让家长与同学们知道一些在校住宿的安全问题,再次巩固安全防范意识,共建和谐住宿环境。另外在第7周还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1、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校园及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我发现”的活动;
2、全校进行了一次“安全知识手抄报”的评比活动;
3、进行了一次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4、年段、班级出了一期“安全伴我行”的板报宣传;
5、团总支出了一期“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安全宣传专刊;
6、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播报10分钟的安全防范知识;
7、加强与联防队的沟通联系,一起共建校外安全联动机制,配合磁灶派出所的安全宣传工作;
8、在校园的主要宣传橱窗张贴“防震安全须知” https:/// 及“安全防范知识图册”,还在校园内各个显眼的角落张贴了安全宣传标语,营造学习安全知识的氛围;
9、继续做好校园安全防范的常规工作。
通过第7周的安全教育周的活动,再一次的在全校师生当中掀起了一股“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热潮,让师生充分地认识到安全隐患的预防工作相当的重要,一定要做到“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目标,制定自己详细的安全知识学习计划,平时不断地积累安全防范能力,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到自救、互救,做到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能保护他人,让全体师生认识到安全问题人人有责,需要全体师生“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共建和谐平安校园,每个人都要担起自己应有的一份责任。
小学生个人总结篇二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长是一种快乐。过去的半年里,在杨建云老师精心、前瞻性的指导下,在第一工作室成员的互帮互促下,我逐渐摸索并找到了自己专业发展的路径,并且更加坚信:在名师培养工作室这个发展平台上,我的专业成长之路必定是忙碌的、充实的、快乐的。
本学期在导师的指导、引领下,我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现将实施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一下。
要掌握和发展自我,就必须先解剖和分析自己。因此,暑假里,杨建云老师就有目的地给我们布置了学习任务,深入学习和领会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要求我们边学习边进行理性的思考:目前自己专业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在发展过程中,具备哪些优点和长处,还存在什么缺点和不足。在真实、客观而全面地思考后,写出个人发展现状的分析。并且于*年7月23日、7月26日和8月14日,先后几次对我所写的个人发展现状的分析进行耐心而细致的指导。
要发展就要有规划,要有不断超越现实的目标,才能牵动对自己发展的更高追求,个人的成长就是要通过规划的达成来体现,通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不断调动自己的内驱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在全面进行自我发展现状的剖析后,我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主要从自我的发展方向、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几方面入手,围绕着以下三点进行了理性的思考:①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有哪些?②影响或制约个人发展的问题和障碍是什么?③针对以上情况制定的细致、可操作性的策略有哪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也就为我本学期的具体实施操作指明了方向。
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器,因为研究的过程就是专业发展的过程。我校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以“博智教育”为课题来进行研究。以这一课题为主干,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子课题。我以个人发展规划为突破口,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研究方向已定,我就开始全面查找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从上学期开始,杨老师多次对我的课题进行指导,后经专家论证,本课题被确定为市级课题。
进行专题研究,就是要以科研为契机,深入课堂搞研究,通过改革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更多利于他们提问的氛围,使学生越来越敢提问题,也越来越会替问题。在督导室下校调研时,我所执教的数学课因将科研课题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了听课教研员的好评。*年11月17日,我执教的《空间与图形的复习》一课在区里展示,获得好评。
有幸师从杨建云老师,既是我个人的偏得,也使学校其他老师受益匪浅。杨老师和学校领导抓住这一契机,组建了“青泥小学研究团队”,团队共有六人组成,以我为组长,聘请杨建云老师为顾问,定期开展活动。目的就是发挥团队的集体优势和智慧,使每个人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又能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学校给每位团队成员出资购买学习资料,并征订或购买教育杂志,为老师研究和学习提供条件。目前,研究团队在杨老师的引领下,已进行了三次活动,从教师的科研专题研究方案指导到专业知识的培训,每次活动前,队员们都能积极准备,活动中主动参与,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们不定期地组织团队成员随堂听课。看老师和学生在新课程理念和课题精神的指导下,其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有什么变化,效果如何。听课后及时组织评课,谈变化、谈进步、谈问题、谈改进措施。团队成员感到每一项活动都是一次提升。截至目前,五名团队成员中,有二人的科研课题在区里立项,三人的科研课题在校里立项。
有了明确的发展规划,还要有平和的心态,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同时还要摆正教学、科研、学习三者的关系。要将教学这一基本任务做好;要有敏锐的研究意识,它既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还能推动教师的自主发展;学习,则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将教学、科研、学习三者融合在一起,互促互动,将是我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