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教案的备课要充分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预案。接下来是一些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供教师们参考。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一
使学生会解答两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的不同思路,提高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检验习惯。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解答,并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画出线段图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数量关系。
1、教学例1。
出示例1。(把复习题第1题中的“18”改为“13”,“2”改为“”)。
(1)引导学生用方程解。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得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长)列出方程:
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让学生检验,写答语。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以前学过的求总路程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
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答:(略)。
(2)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算术方法解答?
答:乙每小时行千米。
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共同订正。
(3)引导学生把两种解法进行对比。
让学生想一想: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思路有什么不同?
(4)完成课本第63页“做一做”题目。
2、教学例2。
出示例2。(把复习题改为例2。)。
(1)启发学生画出线段图。
“谁是单位`1`,数量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白:这段公路的等于两周修的长度和。
(2)学生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段公路全长x千米。
(让学生检验,再写上答案。)。
(3)订正后想一想:怎样用算术方法解答。学生列式计算。
答:(略)。
(4)完成课本第78页的“做一做”题目。
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用方程和算术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
五、作业。
完成练习十六第1、3题。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板演(指名学生脱式计算)。
46+570÷8060÷[(30+30)×10]。
二、新课。
1.谈话:如果把板演题目中的整数换成分数,应该怎样计算?运算的顺序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学习例1.
出示例1:计算。
(4)大家打开练习本,抄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5)订正。怎样确保计算的准确?
3.学习例2。
出示例2计算。
(1)请你试着按运算顺序读出例题。
(2)想一想:这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3)想一想: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呢?
(4)在练习本上完成。
(5)指名学生板演。
(6)如何检查,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完成课本第60页上面的“做一做”题目。
计算前,先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1)()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要先算(),再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再算()。
2.判断正误: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错误的原因。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摆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框架。
学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都是立体图形。
2、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不是有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教学实施
(一)、长方体的认识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教师板书:面)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
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
(2)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教师说出顶点、面、棱的名称,学生迅速在学具上指出。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让学生指出长方体上的3组相对的面。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板书: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分组测量长方体前后、左右、上下面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长和宽分别相等。
教师:由相对的面的长和宽相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怎么样?
师生共同验证同学们的发现。
课件演示:
长方体6个面的形状,上下、前后、左右面相等。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
教师:你认为研究长方体棱的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长方体有几条棱?这些棱可以分成几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通过以上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讨论后,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展示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顶点的认识。
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请你们按照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指名说出数的结果。(板书:8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见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站在任何角度观察,我们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在画长方体时看到的3个面画实线,另外3个面用虚线画。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启发学生说出:只要量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
(2)归纳。
我们把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课件出示)
(二)、正方体的认识
教师:这个立体图形叫正方体。现在我们从面、棱、顶点来研究它。请大家拿出正方体纸盒来研究。
(1)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这些面有哪几个面是相等的?
(2)正方体一共有几条棱?这些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4)正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课件演示:
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
3、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布置作业
p32第6、7题
五、板书设计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四
分数除法的复习与应用。(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47页练习十)。
1.通过复习,很好地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正确列出数量关系,掌握四类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倒数。
(1)师: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抢答,教师板书意义)。
(2)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学生抢答)。
(3)师: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引导学生分整数、小数、分数回答。
2.复习分数除法及其计算法则。
(1)师:分数除法有哪些类型?
引导学生回答: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板书类型)。
(2)师:写一道除法算式,让同桌算一算。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回答:分数除法要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
(3)师: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算一算,说一说。(课件出示题目)。
3×7=21÷3=21÷7=。
5/3×1/2=5/6÷5/3=5/6÷1/2=。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生共同总结: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或小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板书计算法则)。
(4)点名学生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类应用题?它们的特点和解题思路是什么?
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四种应用题类型)。
1.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之间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材第46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师:3个问题分别属于哪一类应用题?(点名学生回答)。
(3)让学生先写出数量关系,再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3.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第1题:教师读题,学生判断正误,点名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
第2题:点名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订正。
第3、4题:先让学生读题说一说属于哪一类应用题,再独立计算。(教师订正)。
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4.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3)同桌交流,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4)点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教师订正并总结。
(课件出示题目)。
1.判断。
(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2)甲数比乙数多1/4,乙数比甲数少1/4。()。
2.粮店运来面粉140袋,是运来大米的袋数的7/9,大米运来多少袋?
140÷7/9=180(袋)。
12÷1+3/7=。
400÷1-1/9=450(元)。
1-9/24÷1/16+1/24=6(天)。
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1.这节复习课我分成了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建立知识网络,第二模块为检测效果,第三模块为质疑总结。
第一模块先让学生回忆章节中的所有概念及其含义,重新感知概念,然后梳理概念,根据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结构图。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他们能快速读懂提纲、表格等形式的知识框架结构。
第二模块需要改进之处是,我应该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示,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告知学生,并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模块只有几个学生进行质疑,说明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有待加强,这是以后需要更加努力的环节。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课本第60页例3,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五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中能够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62×37+38×3736×99。
指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新授。
1.导语。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计算与巩固练习)。
2.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
(1)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问:下一步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
学生把题目做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
2.练习十五的第7题。
让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快,谁的计算方法灵活。
3.练习十五第8题。
第2题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简便运算的应该怎么办?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6、9、10题。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六
课本第60页例3,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五的第6~11题。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中能够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
1、用简便方法计算。
62×37+38×3736×99。
指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导语。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计算与巩固练习)。
2、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
(1)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问:下一步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
学生把题目做完:
1、完成“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
2、练习十五的第7题。
让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快,谁的计算方法灵活。
3、练习十五第8题。
第2题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简便运算的应该怎么办?
练习十五第6、9、10题。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七
那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夜,母亲为了练我胆量,让我去婆婆家送礼物。虽然我及不情愿,软磨硬泡也没用。最后我还是战战兢兢地走向那条令我恐惧的路。
走到小路前面,望着一眼不到头的长路,还有几盏一闪一闪的灯,我又想打退堂鼓。“怎么那么黑啊!”我小声嘟囔着,生怕把鬼吵醒。最后,我鼓起勇气走向小路。一进到小路,我的手就抖了起来,腿也发了颤,但我的心里却一直为自已鼓气:加油!
这时,一阵阵阴风吹来,天上原本照亮的皎洁的月光被云雾遮住了,只剩朦胧一片,像披了层纱。旁边的树叶沙沙作响,不时有几片树叶落下,那身影就如鬼魂般,落在我身边,把我吓得停在原地。我总觉得背后有东西,但转头一看,什么也没有。我害怕得都要哭了,但这里没有任何人鼓励我。
天上的小鸟不停地在月光边徘徊,叽叽喳喳的声音就犹如女巫的奸笑,令人背后发凉。旁边的小树也随风飘荡,像张牙舞爪的怪物。我害怕地叫了一声,就立马捂住嘴。
我低着头走,但泥泞的路却不让我好过,周围本来美丽的景物现在在我眼里全是黑暗。这时,旁边的路灯突然开始一闪一闪,我被吓得魂都飞了。还不时有几只乌鸦掠过,阴森森,怪吓人的。
快到了,快到了,马上了,再坚持一下。我在心里鼓励自已。但就这样一条短短的路,我却走了许久。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都快要崩溃了。旁边的路灯不再闪,伸手不见不指,但我却只能一直往前走。
冬日的寒风吹红了我的耳朵,身旁的树像嘲笑我。风抚摸着我,但我却感到无助、孤独、寂寞,还有一丝丝的绝望。我开始漫无目的地走,一直打圈、徘徊,风更加欺负我了,开始握着我的手。我的手已经通红,脖子也冻疆了,我想哭又哭不出,满肚子的委屈又发泄不出来。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八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诚信,世上的无价之宝是诚信,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是诚信。诚信,我们并不陌生,自古以来人们常提及到的就是诚信。
诚心犹如琥珀般晶莹、透彻,尽显淳朴而美好的本质,令人永记于心,不再遗忘那美妙绝伦的一瞬。
几年前的一幕逐渐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遥望远空,碧空如洗,一轮红日过在空中,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途中,看着路边百花齐放、各展风姿的花朵也不禁感到生活如此美妙。就在我倍感惬意的时候,殊不知,在我缓缓走的过程中,包里的钱包也随着步伐的加快而掉落在地。回到家中,我照例翻出钱包打算查看钱数时,紧张又恐惧地看着空空如也的背包,啊,我的钱包不见了!我颤抖着手不断寻找着,书包一层、书包二层、文具盒中,还是没有。我急速奔跑到刚刚回家的路上,到处查看、寻找,连一个细小的角落都不放过。就在我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来到我的身旁,轻轻唤道:“姐姐,你是找这个钱包吗?”抬头一看,我的钱包正静静地躺小男孩的手里。看到小男孩我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急切答道:“是我的,是我的。小弟弟,真谢谢你,我请你吃东西吧。”就在我准备拿出钱给他买东西时,他却立即转身跑开,并大喊道:“不用了,姐姐。这是我应该做的。姐姐,再见。”
谁说诚信非是那重要的大事,诚信可能也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它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中,就如我遇到的小男孩,他不也是诚信的代表吗?诚信不需要多么大的口号,只需要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时时记得“诚信”这二字。正如古代一位君王李世明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想而知,这诚信是有多么的重要啊,它是中华五千年来传承的一种品质。让诚信处处体现在生活中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九
一、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辨析多音字、形近字。
2、能理解跟课文中心有密切联系的重点句子的含义。会修改病句。
3、给课文分段,说出每段段意和全文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5、懂得分辨课文中哪些写的是实实大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想象,并要求在习作时学会运用。
二、教学重点:
读文章,要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写文章要学会在具体叙述真实事物的同时,展开合理而又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难点:
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要从小女孩的处境和作者的想象的强烈对照中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穷人》一课要着重通过对词句的理解,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十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直线是()长的,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它的(),这两条射线叫做它的()。
3.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是()度。
4.107°的角是()角,57°的角是()角。
5.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应是()度。
6.1周角=()平角=()直角。
7.直线、线段和射线中,可以量出长度的.是(),没有端点的是(),只有一个端点的是()。
8.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度,1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度,4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大角是()度。
9.锐角()90°,钝角()90°而小于(),直角()90°。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同一平面内,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三点可以画()条线段。
a.2b.3c.无数。
2.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a.1b.2c.无数。
3.度量角的大小要用()。
a.三角尺b.直尺c.量角器。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十一
大家好!我是21世纪的产品推销员——。
__。
产品是——打火机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我为什么要推销打火机呢?让我来解答你的疑问吧!我推销的打火机,它绝对能吸引你:它是一只“狼狗”,样子非常可爱,不过当它把嘴打开时,可不是很好惹的因为它只要一把嘴打开,就会“发射”出喷泉一样的火焰,第一次看会认为非常美丽!它也可以用来做摆设,比如说放在书桌上,心情不好时,就看看“这只可爱的小狗”,把它的嘴张开,就可看见那美丽的火焰熊熊燃烧,这也许会让你的心情变好呢!这款打火机非常安全,有些小朋友使用打火机时,会有点危险,这款打火机截然不同,只要扳下下“小狗”的耳朵,嘴巴就张开了怎么样,很不错吧!
打火机有许多用途,当停电的时候,你不用跑去商店买蜡烛,直接用这款“小狗”打火机点亮整个屋子。也许你会问:手酸了,怎么办?你不用担心,因为这款打火机可以定时,即使手酸也没关系。
打火机还有一个用途,当你迷路的时候,天非常暗,而且非常冷,不用担心,只要拿出打火机点燃木柴,既可以取暖,也可以看路,并且我推荐的这款打火机火非常大,你不用还怕火不够大。
怎么样?我介绍的打火机不错吧!不但可以发挥本身的用途,还可以当摆设品,耐久度百分之百,心动了吗,心动了就来买吧!超值价3元,快来买吧!
在我的小学生涯中,许许多多的事都已经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模糊了,但是唯独有件事,却让我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记得,那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下降,也许是淘气所致吧。上课时,总是喜欢与同学说一些与上课无关的话,老师看见了,也就是那么唬人的一句话:
__。
你在干什么要是不想学了可以回家去。”而我也只是一句求饶话:“老师我错了下次不敢了!”
日子过的可真快,很快就到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后,我的成绩之差是可以想见的,我有些后怕,更让我惶惶终日的是学校还要开家长会。在无奈中,我只好把成绩不好的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后,并没有说什么,便去开家长会了。
看着爸爸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涌起一阵阵的恐惧。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度过,我知道,爸爸回来后,肯定会对我发动暴风雨般地“袭击”。窗处,是一片可怕的寂静。
“砰砰……”一阵敲门声惊醒了我杂乱的思绪。肯定是爸爸来了,这下我死定了!此时,屋子里已经暗了下来,我怀着紧张的心情用颤抖的手开了门,却看见爸爸满脸堆笑。顿时,我有些如坠五里雾中。爸爸一踏进门槛就兴奋地对我说:“。
__。
呀,今天下午开家长会时,老师一直在表扬你,说你活泼开朗,乐于助人……。”
“真的吗?”我惊讶地问。
“真的,”爸爸和蔼地说,“老师还希望你能再接再励,不要骄傲,更上一层楼呢!”
我听了后,信以为真,同时也感觉到屋子也一下子亮了许多。第二天早晨,我高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上课时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瞬间里觉得学习并不是那么令人痛苦的差使,而是乐趣多多。
日月如梭,岁月似箭。转眼间,我就一个学期过去,又到了期末了,半年前爸爸的话让我对考试有了信心,就在前几天老师还批评了我。
考试成绩公布时我考的很不错,语文98,数学96,英语98。可当我向爸爸诉说我考试时的信心时,爸爸去说那个家长会老师一直批评我。我一下子懵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直到今天,我才更深刻的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那是爸爸赐予我的一个美丽的谎言。
诚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就说今天发生的事吧,我就经历了一次诚信的考验。今天,我不小心把陈柯臻的一瓶修正液弄坏了,我当然得赔他。但不好意思向妈妈妈开口要钱。于是,我便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取那是2。5元钱。可是种种假设都被我推翻了。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妈妈不但没有怪我,还说我是个诚实的孩子。此时的我终于舒了口气。
人生中的谎言有善也有恶,恶意的谎言是惹人厌恶的,而善意的谎言却是让人感动的。
“啊,终于到了。”我满怀期待地说着,因为今天是外婆的生日,所以呢,我可以吃到又甜又香又大的蛋糕了,虽然不像是别人家那样举办什么隆重的生日,但是没有比这个更温馨的了。到了吃饭的时候,饭菜摆了满满一桌,所有的亲戚都来了,他们说说笑笑,可我呢,从不管在人的事,突然一阵刺鼻的香味儿一下子“飞”到了我的鼻子里,不好,我以蜂鸟般的速度冲进了厨房,看着桌子上的美味佳肴,我就直流口水,巴不得快点儿吃饭。没过多久,终于可以吃饭了,我狼吞虎咽得吃完了,因为那时我就可以吃到我的美味蛋糕了。
没过多久,饭吃完了,肚子也饱了,我就缠着外婆、要吃蛋糕,外婆看着我可怜巴巴的样子,不得不答应。蜡烛点燃了,唱着歌,屋里充满了歌声,紧接着,准备切蛋糕,看着香甜的蛋糕被一下一下弄出了“笑脸”搞得我直流口水,最后开始分蛋糕了,当分外婆的时候,外婆却不吃,我们很疑惑,外婆说:“我的牙齿痛,不能吃”。可是大家偏要她吃,她就是不吃,说完就去厨房忙她的了,我听了这句话也很疑惑,外婆的牙齿一向很健康呀,于是我悄悄的进了厨房,外婆把事情告诉了我,其实外婆是让我们多吃点。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人生中的善恶谎言。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十二
一、小小填空学问大。
1、45小时=()分钟,40分钟=()小时。
2、20米的14正好是6米的()();30米是()的56。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5,另一个因数是()。
4、4、甲数比乙数多310,把()看作单位1,如果甲数是26,则乙数是()。
5、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6、一箱苹果重15千克,吃去23,吃去()千克,还剩()千克。
7、a101100=b1=c78比较a,b,c三个数,()最大,()最小。
8、六(1)班有男声25人,女生20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9、14厘米是12厘米的(),()的54是20。
10、():()=12()=0.75。
二、我会判断。
1、甲数的56等于乙数的65,甲数比乙数小。()。
2、假分数的倒数一定等于真分数。()。
3、a是b的9倍,b与a的比是9:1。()。
4、任何两个数的积都比它们的商大。()。
5、32543和32534,它们的结果相同,意义也相同。()。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5.1分米:0.34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a.3:2。
b.32。
c.112。
d.2:3。
2、一根绳子,剪去1/4,恰好是1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正确的列式是()。
a.1415。
b.14+15。
c.1514。
d.1415。
3、一本书,小英看了15页,相当于小华看的3/4,小华看了多少页?列式是()。
a.1534。
b.1534。
c.15+1534。
4、在400克盐水中,含盐80克,盐和盐水的比是()。
a.1:4。
b.1:6。
c.1:5。
5、兴华小学六年级有男生150人,比女生人数的23多20人,六年级有女生()。
a.255人。
b.195人。
c.120人。
四、计算天地。
1、直接写得数。
5613=。
123=。
575=。
7812=。
51210=。
3713=。
1214=。
41520=。
2、脱式计算我能行。(能简算的一定要简算哟)。
1254215。
14(34215)。
(35+310)710。
12410+163。
3、化简下面的比。
125:75。
89:415。
1.6:2.4。
4、求比值。
120:14。
3:0.6。
5:512。
5、解方程。
6x=314。
15x=568。
x+79x=43。
五、文字游戏。
1、某数的12是36,这个数的13是多少?
2、58减去14的差,等于一个数的512。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六、聪明娃,解应用。
1、小青的体重是28千克,刚好是爸爸体重的716,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用方程解)。
3、34吨花生可以榨花生油310吨,六吨花生可以榨花生油多少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8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