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又是一个清明节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2:15:17
2023年又是一个清明节范文(14篇)
时间:2023-12-07 12:15:17     小编:碧墨

人生不只有成功的一面,失败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总结中可以适当引用他人观点和研究成果,以增加总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总结需要提炼出核心要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一

我们先用点了红颜料的毛笔将石碑上的字重描明显,压好红纸,再将各种酒菜由木盘托着,摆在石碑前。大家毕恭毕敬地取香、点火、鞠躬,希望能够得到与进步。随后小心翼翼地将香插入泥土,让香灰将我们的思念与愿望传入祖先的“世界”。

接着,大伯用香火点燃了鞭炮的导火线后抛出去,只听短暂的“哧啦”声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不知列祖列宗们是否能受到这祝福。

时间飞速过去,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了。大家带上一次性手套,自己做一个光饼夹(福建地方特产),配着果汁,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那东西还真好吃,一下子就被大家一扫而光了。

大伙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便开始继续前进。很快,又扫完了两个墓,太阳已经不那么骄傲了,收敛了光芒,渐渐沉西,我们也该回家了,大家恋恋不舍地上了车,离开了这青山绿水的地方。每每想到去年的清明,心中便会有一种无名的快乐感,但,在今年4月5日的我,呆在家里的我,又能干什么了?只有,在心底,深深地祝福那些从未谋面的祖先,在天之国度,天天都生活在欢声笑语之中。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二

四月的雨丝纷纷扰扰,将深埋心底的思念,轻描淡写。

我不喜欢清明。四月四,没由来的愁绪,像雨丝一样,剪不断,理还乱。再者,给故去的人送东西,相信他们会回来吃饭,不是无稽之谈吗?不过是封建迷信罢了,不应放心上。

春,湿气,雨雾停。被父亲逼迫出门的我,在湿滑的青石板上不满地走着,树木郁郁葱葱,草地上的水未干,渗进裤脚,冰冷。父亲拿着东西,走在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山路崎岖,泥泞的土粘着鞋底,辗转到一方墓前,止步。以目光打量,所见之处,尽是荒凉,脚下,几盏褪色的灯笼,静静地躺着。墓前,字体上落了青苔,很绿,像是从坟墓里长出来的,仿佛不留意,就会爬到身上来,阴森得让人不想多待。

父亲倒没什么感觉,用手拔着肆意的杂草,轻轻拿起东西端端正正地摆好,而后将一束白菊稳稳地摆在墓前,他做得很慢,像是在回忆什么。而后,我看他将一瓶家里酿的酒放在了碗边,我记得,爷爷生前很喜欢喝酒,我看着父亲,曾和他提起爷爷,他总是闭口不言,我以为是人散了,记忆淡了,没想到,他一直记得,但生活不允许他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薄凉的人,是我。

他的背影悲凉,岁月在他身上刻下的沧桑,密密麻麻。我小心地走近,他好像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又止住了,未发一言,是风,吹红了他的眼。他从回忆里醒来,无力地挥手,让我拜三拜,我一扫之前的不忿,低头弯腰,“爷爷,您现在很幸福吧,我们都挺好的……拜完后,我抬头,看着眼前的坟,泪光打转。

我曾以为最伤感的不过是“欲语泪先流”,才知道,还有一种,是近在咫尺,近到仿佛跨过一座墓,我就能看到你,却远在天涯,远到你只活在回忆里。

或许我们逃不开遗忘,清明的存在,是在提醒着我们,别忘了记忆里与世长辞的人。他们的名字不被提及,故事无人铭记,但值得高兴的是,我还记得,只要我记得,他们就不曾离开。

清明,一年一次,我也想和记忆中的人,好好吃顿饭,话一话家常。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三

坐在书桌前,你可以欣赏树荫的全景。喝一杯桂花茶,一股凉意荡漾在我的胸前。

那是一棵桂花树,几年前移植到我家窗户上的。没想到豆芽在春天发芽了,大如米的豆芽爆出来,只有一点点隐藏的绿色,静静地生长着,从来不出声。过了一会儿,一串串绿叶长了出来,就像只披着树枝的淡绿色蜻蜓,挥舞着细细的翅膀,在和煦的春天里交织成一片耀眼的色彩。

悬挂的树木,参天繁茂,一派生机,如华盖在阳光下,发出阵阵清下的火焰。经常在夏天,暴雨如注的时候,我坐在窗前的书桌前,凝视着暴雨中悬挂的大树。它让风吹得粉碎,树上的绿叶像愤怒的狮子一样哭泣,滚动,咆哮,颤抖,呻吟。我以为会被暴风雨打破,雷声照亮了黑暗的时刻。我看见它的树干总是一动不动。大雨过后,它轻快地摇着身上的水珠,树叶被雨水冲刷得闪闪发光,那么安详,那么寂静。

我特别喜欢天上挂树,因为是挂花盛开的季节。太阳在树顶上涂上了一抹金黄色,几天之内,窗外星罗棋布。

那天早上,你会被梦中的一股香味惊醒,甜甜的,优雅的,令人兴奋的.,但如果什么都没有。寻找这种香味,我走到窗前,做了一个支撑。眼前,整棵树又亮又壮:一棵长满金黄色的树,像瀑布一样蜷缩着。金色的花瓣在微风中微微飘动,让人陶醉,陶醉。

秋风吹来,金色的花瓣飘落。我拿起一个桂花放在嘴里。很甜,很凉,轻轻咽下,心里很香。桂花开了才知道秋天真的来了。

天空中悬挂的树木是最寂静的。它一丝不挂地站着,向人们展示它挺拔的身躯。也许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它独居,但也自信潇洒。当寒流晃动时,它黑色的枝条就像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打雷后,挂树裹银。在太阳融化之前,真不知道是桂花还是雪。

然后,又是一个春天...就这样,年复一年,三年过去了,还是那么挺拔。无论是春夏秋冬,它表演了大自然美丽的“神话”,带来了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四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节了,正好学校也放了假,我跟奶奶还有妈妈决定今天去给我去世的爷爷进行祭拜!

坐上出租车,不大一会儿就到了云梦山庄。我的爷爷就安葬在这里。

我静静的站在旁边看着奶奶跟妈妈一步一步的进行着祭拜,爷爷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她们时常会来祭拜他。祭拜完之后,奶奶又在爷爷的墓碑前跟爷爷说了好多的话。看起来,奶奶真的很想念爷爷。

只可惜在我刚刚两岁的时候,爷爷就因为事故去世了。听妈妈给我讲了那么多爷爷跟我的事,我一直都在想:如果爷爷没有去世,他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慈祥,非常有愛心的一位老人。

清明是一个缅怀逝去的人的一个节日,在这样的日子里,非常认真的去怀念我的爷爷。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五

“清明季节雨纷纭,路上言己欲销魂”。是啊!又是一年清明节到了。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使我觉得分外严寒。雨,勾起了我对姥姥的悲念。

一大早,妈妈就早早起床,不住地豪言壮语,我晓得那是对姥姥的怀念。“妈,再睡一会儿吧!”“唉!昨天,又当往望看你姥姥了,所以你也要早起。”我一骨碌翻身起床,低头望望天,天还是雾蒙受的,一点儿也不要晴的迹象,登时,一讲红光划功天涯,姥姥的音容面貌显现在天涯,姥姥仍是那样慈爱、平和,啼呵呵地,“姥姥,姥姥……”我正筹备大声吆喝,姥姥招招手避进了云层,不见了,“妈妈,我看见姥姥了,妈。”我大声给妈妈说。“傻孩子,你实的瞅见了姥姥了吗?”“那是姥姥想我们了。”我们赶紧煮早饭吃,一起去探访姥姥。

我们挎着篮子,拿着镰刀走了多少弯几岭,我们末于去到姥姥墓前。只睹那历尽沧桑的石碑耸立在朝草、乱刺中,我们拿伏镰刀,胡治地割讫来,割完坟头又割坟尾,不大一会儿,把姥姥的墓地收拾得清洁、害索。

记得那一晚,地上繁星点点尔仍旧打卧在姥姥身边,听她给咱们讲这百听不厌牛郎跟织父的故事,姥姥道的故事是我的催眠曲,伴我入进美梦陪我渡过高兴的童年。

雨淅淅沥沥天上着。“姥姥,明年的清明我们又来看你,钱,你能够勇敢用,不够,我们再给你烧。”我们母子向姥姥祈祷结束,又走在回家的山路上,雨越下越大,我回头看看母亲,她的单眼红红的,我们母子就这样一前一后地走着。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年防火时。

清明节,到处都是扫墓的人,人们拿着纸钱、花圈、香火匆匆赶往各处的坟墓。我们也来到了姥姥村的墓地。姥姥村的墓地到处都是人,色彩艳丽的花圈散布在整个山上,显得格外刺眼。就在这时,我的视线越过花圈,落在了一个特别的身影上。

他是村里的治安员。他身着一身深蓝色的保安服,脖子上挂着一个口哨,帽子下的眼睛炯炯有神,像雷达一样扫过山上的每一个地区,那眼神仿佛连一个火星都不会放过。

我移开了视线,向山上走去。

走到半路上,我隐隐地闻到了一股烧纸味儿,然后便听“嘟”的一声哨响,所有扫墓的人都抬起头来。循声望去,原来是山脚下有人用打火机点燃了纸钱,当得知被发现了,正慌张地用脚将纸上的火踩灭。“嘀嘀!嘀——”又三声哨响,只见山脚下的那名治安员已经赶了过去,烧纸行为被中止了。

我们走到了爷爷的墓地,我手拿黄纸正准备往坟堆上撒。这是,我又看见另一位治安员在盯着我。我一哆嗦,赶忙把手中的纸撒完。终于,他的目光从我身上移走了。我转头看向他,他那鹰一般的眼睛直望山下,盯着每一个人,随时准备吹响哨子。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七

我们来到湖西公园西门,这里人山人海,来来往往的行人有的胸带白花神情肃穆的老人,有排着整齐队伍络绎不绝前来祭奠的学生,军人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浑身都透着威严之风......大门两旁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高低起伏,喷洒出一层薄薄的水雾。

我们走进烈士陵园,远远地看见烈士塔上两旁悬挂着一副白底黑字的对联,上联是“碧血撒湖西浩气长留寰宇”,下联是“丹心为祖国英明共存千秋。”横批是“永垂不朽。”看到这幅挽联,我不禁感慨万分。是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先烈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没有那些牺牲的烈士,没有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领导人,就没有我们新中国!我要好好学习,保护祖国,这样才能对的起先烈们!

我和妈妈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了烈士塔,来到烈士纪念堂前,这里陈列着对湖西抗战有着卓越贡献的英雄石膏像,他们微笑着,仿佛仍存在这个世界上看着我们。在一个塑像前我看到一个前来祭奠的中年人和一个老人,老人坐在地上,手里拿着冥钱,她的面前有一口大锅,锅里有一些灰。而那个中年人正在仔细得擦拭着一个木制相册,里面放着一个很小的灰白照片,照片上的人微笑着,相信就是塑像上的人吧。我没有打扰他们,默默走开了。

清明时节,让我们怀着崇敬的感恩的心情,来祭奠烈士们,祭奠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了新中国解放付出生命的英灵!为他们献上我们最沉痛的哀思,为他们深深鞠上一躬......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八

四月五日就是清明节了,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时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万物生机勃勃,这时候真正的春天就来了。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日子,主要的纪念仪式就是扫墓祭祖。清明节的前一天,爸爸和叔叔带着我还有妹妹回老家大山上扫墓,山路弯弯曲曲的,树桩满地都是,野草长得淹没了我们的膝盖,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水库,爬上了山坡,跨过了沟渠,山上开满了美丽的映山红,还有许多刚刚冒出地面的春笋。一路上爸爸和叔叔挥舞着柴刀将那些阻挡我们去路的'荆棘、杂草、枯枝清理干净,我们都累得气喘呼呼,汗流浃背,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爸爸拿起扫把将周围扫了一遍,再用锄头把肉眼可见的杂草全部清理了,我和妹妹把带来的鲜花轻轻地放在爷爷的墓碑前,叔叔摆好祭品后开始向爷爷祭拜,我们向爷爷的墓碑深深地鞠了一躬,拜了又拜。家人们常说爷爷生前是个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的人,可是现在我们已经没有机会看见了,只能常常对着照片思念他。

扫墓结束了,我们按原路返回,一路上我心里都在默默地想:“爷爷,以后只要每逢清明节的时候,我们都一定会来看你的,还会带上您喜欢的鲜花和美酒。”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九

这使我不由地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但是这个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节日依然铭记在大家的心里。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等方面的变化,所以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

我们在家里准备了一些点心,水果,小吃和酒等祭拜物品,然后又去鲜花店买了白菊花和黄菊花。我们本想买十六枝菊花,但是鲜花店的阿姨告诉我们:“给逝去的家人买菊花的时候要买单数,不要买双数。”所以我们买了十五枝菊花。这下,我又学到了一点小知识。我们一路上看见了很多拿着鲜花的人们,这些人们大慨也是去扫墓的吧,他们的神情都很严肃,可能也在思念自己的亲人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坟山上,看见许多坟山已经挂起了上坟钱,还有一些祭上了鲜花。我们也摆上了祭拜的物品,表示我们晚辈的孝心。大人们分工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许多。最后大家按从大到小的辈分轮流磕头祭拜,口中还念念有词。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明白了:“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绿之时,逝去的亲人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长长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时节,我都会和姑姑、表弟来到我已逝的母亲坟前,祭奠我那九泉之下的饱经风霜的母亲。

我的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多了。二零零八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母亲因到河边淘米溺水而亡。舅舅说,其实我妈是会游泳的,可能是劳累过度,再加上营养不良,导致头晕栽进河中。听到舅舅的这番话,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内疚……是的,我的家庭条件不好。爷爷、奶奶都是近七十岁的人了,爷爷又长年瘫卧在床。爸爸在鞋厂上班,每个月也只能挣一千多元。妈妈在世时做完农活,不是去鞋厂做零时工,就是出去做杂工。哪儿挣到钱,母亲就往哪儿赶。

妈妈不仅辛苦,还很节俭,遇到可口的饭菜从来舍不得吃。记得那年冬天,妈妈随几个人到汉留小学旁边的河堤上挑土。当时他们十几个人自己烧饭,每次吃饭时,妈妈总是把可口的鱼肉夹到一个小盆子里,然后送到学校给我吃。我当时是那么不懂事,居然津津有味地吃了个精光。现在想想,我真内疚啊!我怎么那么馋呢?妈妈那么辛苦,她也需要营养啊!

一眨眼,妈妈已经走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学会了做许多事。比如:我会烧一桌可口的饭菜等。在这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里,我又来到了母亲的坟前。我端上了我亲手做的母亲在世时总舍不得吃的菜,让我已逝的母亲也来品尝品尝。妈妈,您在天堂里可要保重身体啊!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十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一个缅怀逝者的日子。时光如流水,转眼间,今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就像是天上的仙人在流泪,纪念着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早晨,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到乡下去祭拜曾祖母。

我们在路边的一个小超市里买了一吊祭祀祖先用的冥币后,就坐车直奔乡下,一路上我们沿着乡间的水泥路前行。我望着车窗外,乡下的景色可美了,山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开满了一簇簇火红的映山红,远远望去宛如一片片火红的朝霞。乡间田野的泥土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小草可茂盛了,一阵春风吹过,他们摆动着轻快的身体,沙沙作响,就像在为我们逝去的亲人唱着思念之曲。

随后我在曾祖母的墓前插上了我最爱吃的两根棒棒糖,心里默默念道:“曾祖母您放心,您的曾孙女已经长大了,我会听话好好学习的。”

每年扫墓,都会想起曾祖母生前的音容笑貌和对晚辈们的牵挂关心,心中顿时感慨万千,“生前的一次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百善以孝为先。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十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对先辈的追忆之中,人们用各种方式祭祀逝去的亲人。在这个满是泪水与情思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我的最亲爱的外公。

记得在我10岁那年,死神无情地夺去了我外公的生命。每当看到别人和他们的外公聊天、嬉戏,一起谈笑风生时,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呀!可我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外公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只能永远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清明节到了,在今天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去外公的坟墓祭扫,来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

爸爸在车上装了菊花等祭品,我们出发了。一路上,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欢畅而肆虐,偶尔一阵风吹来,黄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可我的心情却没有这么烂漫,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深深的回忆里。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十三

又是一年清明节到了,每年清明节妈妈都会领着我去给太爷爷上坟,今年也都是不例外。

今天天气很好,所以妈妈决定带着我去给太爷爷扫墓。早上吃过饭,我们便开车出发了,不一会,我们便来到汉山明珠陵园,虽然还是早上,但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了,人们手捧着鲜花,还拿着香与蜡,来到自己亲人的墓前,献上鲜花,点上香与蜡,有的跪在墓前磕几个头,有的还站在墓前伤心落泪。我们来到太爷爷的墓前,献上鲜花,妈妈还在墓碑前放了一些好吃的,我问妈妈:“太爷爷会来吃吗?”妈妈说:“当然不会,他们已经不在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只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一种思念方式。”

妈妈还说:“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谁都不能忘了在今天给死去的亲人扫墓。”我把妈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又是一个清明节篇十四

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淡淡的莫名的忧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里绕着、纠缠着。这几天天气还算好,不知清明的小雨是否会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能显出它的丝丝悲凉和丝丝怀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

回味童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指着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悦美的意境。

清明这天,我们会来扫墓,放上一束这位亲人生前喜爱的一束鲜花,为他们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思恋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那边能过的好好的。此时,我们不禁回忆起他们曾经与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到处又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又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开始,一个充满期待和祝福的开始。

这是一个春的季节,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的季节。在我们怀念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

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773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