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教案教学(专业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2:14:09
最新小班教案教学(专业15篇)
时间:2023-12-07 12:14:09     小编:XY字客

教案的编写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清晰地传达教学意图。教案的评估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和调整,以不断改进教学。阅读这些教案范文,可以帮助你提升教学设计的能力。

小班教案教学篇一

4、蜡笔;手帕;音乐磁带。

5、场地上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区域。

老师变出了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形状拼出来的?

幼儿人手一块手帕,操作一下。

1、幼儿念儿歌,做动作。

2、老师念:“游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池塘里”,幼儿游向相应的区域,并做小鱼的动作。

3、一名幼儿当小老师,来发出指令,其他幼儿和老师一起游戏。

引导幼儿说出没有涂色的是什么形状。老师与一名幼儿来给它打扮一下。

幼儿分组操作,给小图中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配乐)。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给老师或其他幼儿看,并说说自己给哪些图形涂了什么颜色。

附:儿歌《快乐小鱼》。

小鱼小鱼游呀游,游到小小池塘里。

捉小虫,吐泡泡,真呀真快乐。

小班教案教学篇二

小朋友们的小手是很灵巧的,能写字、能画画、能看书、能游戏。我们的小手作用很大,威力也很大,小朋友们还知道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吗?展示给你周围的小朋友们看吧!比比谁的小手厉害。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手的挂图一张。

认识自己的手。

2、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

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小班教案教学篇三

时间:4月日整理人:李晓梅授课人:

时间:204月日整理人:李晓梅授课人:

来源:寿光世纪学校幼儿园李桂云。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颜色、6以内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白色纸花,花心分别为红、黄、绿,花瓣为4、5、6片;音乐磁带《春天》《找朋友》;贴有数字4、5、6的三个花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运动一下吧!幼儿随着《春天》的音乐绕场地转一转!

二、基本部分:

1.发现小花瓣。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瓣,在地上真可惜!我们把他们捡起来,装饰一下我们的衣服吧!

2.幼儿分散捡花瓣,老师参与幼儿活动。(剩下的纸片教育幼儿放到垃圾桶里)。

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花?

(如果有孩子捡了很多,数不过来,可以用“许多”表示)。

幼儿数好后,说出自己小花的数量,正确的老师给孩子贴一个大大的数字在身上。

3、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乐,孩子们互相找花瓣一样多的朋友,找到后拉拉手,并给对方数一数有几个花瓣。

4、给纸杯花贴花瓣花。

(1)教师发现没有颜色的花。

咦!这个篮子里是什么呀?它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有些伤心了!我们帮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

(4)数一数自己的小花有几个花瓣?

5、送花儿回家。

教师先做示范,再请4个花瓣的小花回家,5个花瓣的小花回家,6个花瓣的小花回家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再到别的地方看看吧!(播放音乐)。

小班教案教学篇四

1知道不挑食、多吃东西才会快快长大。

2练习手膝着地爬行、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体验情景游戏的愉悦。

1故事道具:毛绒线做的毛毛虫,用卡纸作的食物若干。

2律动音乐磁带;《虫虫爬》,《蝴蝶飞》。

今天天气真好,小毛毛虫们去爬一爬,玩一玩把!(跟找音乐做爬行,伸展,卷曲,打滚等动作)。

1出事毛毛虫,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边操作刀具边讲故事一遍。

提问: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呢?

3用毛毛虫的口吻讲故事第二遍。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讲故事。

毛:小朋友,你们好,我也想变成美丽的蝴蝶。,可是我该怎么办呢?

1出示事物,教师先示范表演。

2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提要求:第一,二星期妈妈请你们吃xx。

3幼儿按自己的医院游戏。

第三个星期“你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以和别人不一样。

第四个星期“还有什么没吃过,泱泱都爱吃才会张大,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哦。

4律动:毛毛虫变蝴蝶。

表演:毛毛冲睡觉——蜕皮——张出翅膀——变成蝴蝶。

小班教案教学篇五

活动目标:

1.喜欢自我的名字,明白每个人都有好听的名字(大名和小名)。

2.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进取应答,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激发了幼儿对名字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大公鸡、小老虎、小白兔、小猪、宝宝上幼儿园、吃饭、洗澡、睡觉的图片各一幅,制成ppt。

活动过程:

一、你叫我答应。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的名字叫__,你们能够叫我____教师。

你们叫叫我吧(小朋友喊,教师回答“哎”)。

你的名字叫什么啊?(幼儿个别自我介绍)。

那我们来玩个点名的游戏,我叫到你的名字,你要回答我哦!

(...在哪里?...是谁啊?等提问的方式都不一样)。

总结:原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二、认识小名。

(一)提问。

1.______是谁?怎样又是你?

2.你怎样有两个名字?小名____是谁给你取的啊?为什么叫____?

教师小结:原先他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大名,叫______,一个是小名,叫______?我们用他的小名来叫叫他的。

3.谁还有小名?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我的小名,用小名打招呼。

三、良好习惯培养。

(一)大公鸡。

1.师:我这有个宝宝,他的名字叫...,他有个好习惯,每一天早上起得早,爸爸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大公鸡,喔喔喔。

2.提问:他的小名叫什么?(大公鸡),我们来叫叫他吧!(幼儿叫,电脑回答)。

总结:对,别人叫你,你都要大声的回答,才有礼貌。

为什么叫大公鸡呢?你在家里是不是像大公鸡那样早早起床?我们来试试看。

(二)大老虎。

1.师:这个宝宝她叫优优,她吃饭吃得异常快,妈妈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大老虎,啊呜啊呜。

2.提问:她的小名叫什么啊?(大老虎)我们来叫叫她。

为什么叫优优大老虎?因为他大口大口吃饭。除了大老虎还有谁也大口大口吃饭?我们来学学她。

(三)香香兔。

1.师:优然有个号习惯,她每一天洗澡都洗得干干净净,奶奶给她取了好听的小名,叫她香香兔。

2.提问:她的小名叫什么?我们来叫叫他。

为什么叫他香香兔?你喜不喜欢洗澡?我们来试试看。你们洗的这么干净,我也送你一个好听的名字(香香兔)。小白兔在哪里?(幼儿答应)。

(四)小小猪。

1.师:他的名字叫辉辉,他有个好习惯,睡觉睡得异常早,爷爷叫他小小猪,呼噜呼噜。

2.提问:他叫什么啊?我们来叫叫。(幼儿叫,电脑回答)。

为什么叫他小小猪?(因为他睡得早)怎样睡觉的?我们学学。

(五)大白鹅。

1.师:这个小朋友叫丁丁,他每一天上课都坐笔直笔直的,教师给他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大白鹅。

2.提问:我们来叫叫他。为什么叫他大白鹅?你们也会和他一样上课坐得笔直吗?我看看谁和大白鹅一样。

(六)小花猫。

1.师:妞妞走路都轻轻的,我给她取个了小名叫小花猫。

2.提问:她的小名叫什么啊?你们来叫叫她。

为什么叫她小花猫?你们走路也是轻轻的吗?我们来站起来走走。

四、结束。

师:今日,我真高兴认识了你们,明白你们都有好听的名字。你们能带我去认识下你们班的其他小朋友吧?他们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来,我们开着小火车出发吧。

教学反思:

由于我们小朋友是今年刚入园的新生,所以我们选择了社会里的自我认识教育的活动《好听的名字》。让幼儿在介绍自我的名字的同时也明白每个人都有个好听的名字。不仅仅有大名还有自我独特的小名,以及小名的含义。为了增加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我们设计了我点名你答应的环节。让教师抱抱孩子,摸摸孩子,增进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鼓励幼儿在这个环节中大胆说话和进取应答。在认识名字的资料上,我们感到资料比较简单,于是我们在小名上作文章,增加了小名的意义和良好习惯的结合,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这次是借班上课,因为本来这样的课程应当放在刚进幼儿园的第一周里进行。自我班级的孩子我们都已经十分熟悉了。所以我们只能借班上课。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都很乐意并大声地介绍自我的名字。在我点名你答应的环节中,孩子能举手表示,可是大声应答还不够,经过我的提醒,孩子们的大声应答有所改善。他们很乐意上来和教师抱抱,这也反应了小班孩子独有的特性。在介绍小名意义的时候,有几位幼儿都能大声的说出自我小名的含义。

在活动结束后,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后半部分,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感觉动起来还不够,能够适当地让孩子多学一学,动一动。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期望大家多给我点意见。

小班教案教学篇六

教育幼儿了解缺水的危害,知道要多喝水。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干了的水果娃娃、新鲜的水果(两种水果的品种是一样的)、干落叶、湿落叶。

1、比较干落叶与湿落叶的不同。

2、比较干水果娃娃与新鲜水果的不同。

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1、落叶缺水了就干了,水果缺水了就皱了、烂了,小朋友缺水了会怎么样?

2、为了不让自己缺水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活动时我请幼儿通过摸、看、说,去感知干落叶与湿落叶的不同、干水果与新鲜水果的不同,讨论时旭说:“干落叶脆,手一捏就会碎,而湿落叶湿手捏时不会碎”,笑笑说:“干落叶干得裂了口子,湿落叶没有”……心说“水果娃娃里的桔子不能吃坏了,而(新鲜的桔子)另一个可以吃是好的”,瑄说“水果娃娃不好看了太丑,而另一个好看”……比较时我请幼儿学一学干水果的'样子,小朋友不约而同的都把脸皱起来,在学新鲜水果时,大家都舒展小脸笑了起来。在充分感知了它们的不同后,我才把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告诉了幼儿,告诉幼儿干落叶干水果娃娃是因为缺水了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还渗透了秋天有的树落叶就是大树妈妈为了保存水份的简单知识。在讨论小朋友缺水会怎样时,幼儿明白了自己缺水时会大便干燥;嘴会裂口;尿会黄等,活动后我请幼儿喝水吃水果,结果幼儿都争着喝两杯水,吃水果时班上还剩了一个桔子,我把它分给大家吃时,连平时最不爱吃桔子的琪琪、笑笑都争着吃。

活动后我把这个活动布置到了墙面上,随时教育强化幼儿要多喝水,同时调整自然角,把干裂腐烂的水果及水果娃娃换掉,换上了新鲜的水果及水果娃娃。

小班教案教学篇七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一个生日蛋糕。

活动与指导: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2、“小客人”来排队。

二、去青菜奶奶家。

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2、分生日蛋糕。

3、一起吃蛋糕。

活动后思考:

这是一个比较高效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孩子喜欢。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小班孩子的活动设计和孩子的生活越贴近,越容易吸引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

小班教案教学篇八

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明白吃饭时不狼吞虎咽,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1.各种零食和饭菜的图片或包装袋。

2.幼儿用书。

3.一张有关进食不当造成事故的新闻报纸。

1.教师经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

(2)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写出幼儿讲到的食物名称。

(3)教师: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你们吃过的饭菜都有哪些呢。

(4)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

2.引导幼儿了解进食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1)教师: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发生危险哦!

(2)教师朗读有关报纸新闻,如幼儿吸食果冻造成窒息死亡;幼儿中午口中含饭睡觉造成窒息死亡;等等。

3、让幼儿发现由于进食不当所产生的危险。

(1)教师:在黑板上的这些图片中,你觉得我们在吃哪些东西时要注意呢为什么。

(2)幼儿思考后说出自我的想法。

(3)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裹饭;鱼有刺时要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了就等一会再喝;等等。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4.幼儿看书,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师:请打开书,看看书上提醒我们在进食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看书回答。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5.引导幼儿了解进食时的卫生保健知识。

(2)教师讲述两种不一样的情景让幼儿做选择。如在吃饭时,是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好还是安静地吃饭好呢吃饭时狼吞虎咽好还是细嚼慢咽好呢等等。

小班教案教学篇九

感知冬天雪景的美妙,感受小动物热心、聪明的美好心灵。

理解和学说动词:"推、铲、扒、扫等。"。

感知小动物扫雪动态,形象化地理解不同动物的典型特征学说相关动词。

1、课件。

2、制作道具:猪鼻子,象鼻子,鸭嘴巴,松鼠尾巴,狐狸尾巴等。

作品描写了美妙的雪景和美好的心灵,巧妙地将动物各自的特征与动物扫雪的自动态融为一体,既能使儿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又能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更能领略小动物们热心、聪明的美好心灵。

第一,本设计首先以故事为蓝本,观察图片,展开讨论,对重点部分适当扩充内容以强化感知。

第三,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欣赏故事,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谈话--游戏--欣赏--扩展。

谈话:

(1)观看课件。

(2)。

设问:小动物怎么啦?怎么会摔跤的?然后可插入孩子们和小动物对话。例如:"小猪快爬起来,不要哭"等。

(3)。

讨论:他们是怎么扫雪的?然后学说动词:铲、推、扒、扫。

2、游戏。

引导孩子学小动物扫雪。

可让孩子自选道具,如猪鼻子,鸭嘴巴,松鼠尾巴,狗抓子,学着小动物扫雪,游戏结束后,说说怎么扫雪的。

小班教案教学篇十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巧克力、果冻。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小班教案教学篇十一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孩子练习手口一致点数。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口脑共同协作能力。

数学插板人手一盒,教师演示板一套。

一、种树的游戏。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拿出5个绿色棋子,先把大树图案翻过来向下插。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插边数:

“小朋友来种树,种树之前先挖坑,一边挖坑一边数,1、2、3、4、5,一共挖了5个坑。”

2、老师和小朋友把棋子翻过来,边翻棋子边数数:

“挖好坑来种树,一边种来一边数,1、2、3、4、5,一共种了5棵树。”

3、老师和小朋友右手握拳后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做水壶状给每棵树浇水,边浇水边数数:

“种好树来浇水,一边浇来一边数,1、2、3、4、5,一共浇了5棵树。”

4、老师和小朋友收棋子,边收棋子边数数:

“小树长大要移树,一边移来一边数,1、2、3、4、5,一共移了5棵树。”

二、母鸡下蛋。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拿出5个白色棋子,把图案翻过来向下插。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插白色棋子边数数:“老母鸡,真能干,咕嗒咕嗒来下蛋;一天下了一个蛋,数数下了几个蛋?1、2、3、4、5”

2、教师和小朋友边点数边说儿歌,最后说出总数:

“老母鸡,真能干,咕嗒咕嗒来下蛋;一天下了一个蛋,一共下了5个蛋。”

3、教师和小朋友将棋子一个一个从插板上拿下来,放在插板旁边。

“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一起来收蛋,数数收了几个蛋?1、2、3、4、5”

4、教师和小朋友将棋子一个一个摞起来,一边摞起来一边数数:

“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一起来收蛋,数数收了几个蛋?一共收了5个蛋。”

三、操作后收好棋子,整理好棋盒送回。

可以在教室区域活动中,准备1—5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熟练操作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小班教案教学篇十二

1、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感受冬天里的快乐。

2、了解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3、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早来园参加晨间活动。

4、根据已有经验,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知道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幼儿用书《动物过冬》、教学挂图《冬天是什么》、故事《冬天是什么》录音磁带。体操律动音乐一曲。

(1)师:小朋友,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你们有什么方法用来取暖啊?(让幼儿讨论,自由说)。

(2)师:小朋友,真聪明。冬天,人们感觉冷的时候可以多穿衣服,做运动来暖和身体,那么你们知道动物又是怎么样过冬的吗?(让幼儿讨论,自由说)。

(3)师:小朋友知道的真多,老师有一个故事,是说动物怎样过冬的,你们想听吗?

(一)请听故事。

1、师播放录音磁带《冬天是什么》。

师:小朋友,听了《冬天是什么》,你们知道小鸟们要飞到哪里过冬?(飞到南方过冬)为什么?(南方暖和些)。

2,让幼儿讨论,自由说。

(1)冬天,燕子、杜鹃和雁要飞到南方过冬。

(2)青蛙、小熊和蛇要冬眠,美美地睡觉;

(3)松鼠、兔子和绵羊长出更多的毛御寒,而蚂蚁则躲进洞里。)。

3、师:小动物们冬天真特别,下面我们来听挂图《冬天是什么》,一边看一边想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二)看一看,说一说。

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如:小白兔、小松鼠、绵羊在玩雪球。

熊、青蛙、蛇在睡觉,蚂蚁躲在洞里。

3、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松鼠、绵羊、小兔身上长有什么,所以冬天不怕冷吗?(长有毛)。

4、师:我们再来看北方的小朋友们在冬天里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幼儿观察图三,说一说)。

幼:小朋友在滑雪,堆雪人。

师:他们高兴吗?(高兴)我们南方没下雪,冬天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做什么好玩的活动就不怕冷呀?(跳绳、做体操、拔河……师:小朋友看了挂图,也听了故事《冬天是什么》啦,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不同:)。

5、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动物过冬的'知识呀?(想)。

6、师向幼儿讲述小资料《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内容,加深幼儿对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的了解。

(三)音乐游戏:蹦蹦跳跳,让幼儿感受游哮来的温暖和快乐(师幼一起做运动)。

(四)做一做。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动物过冬》。

1、讲评作业,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2、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早来园参加晨间活动。

教学思:

冬天是令人难忘的,更是值得去体验的。我们通过带领孩子蜜察、体验、探索和尝试,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冬天的特征,人们在冬天的生活以及动植物在冬天的变化;另一方面,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天天坚持育锻炼,天天早睡早起),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等。回顾整个活动,我有以下一些体会:从对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和幼儿一起拥抱了阳光的温暖,闻到了阳光的香味,参与了户外运动,探索了冰的形成和变化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充满乐趣地、勇敢地面对环境,自觉地、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孩子们的认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也随之形成。

小班教案教学篇十三

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注意观察,随时教育。我们班里有几个小朋友非常的不爱干净,整天拖着鼻涕,身上也是脏兮兮的。为使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1、培养幼儿爱清洁,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图片2张(一张画脏、乱、差的地方,一张画干净整洁的地方)。

小结:小朋友在大街上,在公署里,在幼儿园都见到过许多果皮箱,这些箱子的`作用可大了,它能保护环境的卫生。

3、出示幼儿读物,让幼儿分辨对错(1)一幼儿把香蕉皮扔在盯皮箱里。(2)一幼儿在大街上随地吐痰。(3)一幼儿把冰棒纸扔在地上。(4)一幼儿将痰吐到痰盂里。哪个小朋友做得对?哪个小朋友不对?你要向谁学习?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吃的果壳呀、塑料袋呀应该扔到哪里?(垃圾桶里)。

小班教案教学篇十四

1、引导幼儿自制糖果,激发幼儿制糖的兴趣。

2、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

3、在活动中学习礼貌用语,体会共同分享的快乐。

1、范例一幅,小鸟拿糖果给客人小狗吃的内容。

2、自制的糖果若干,糖果纸,制作糖果的材料。

3、各种糖果,略多于孩子人数。

幼儿自制糖果。

小班幼儿的手部肌肉正处于发展阶段,平时他们也比较喜欢美术活动,涂涂、画画、做做等,而且他们懂得的礼貌用语也比较少,因而我利用“请客”这一活动内容,来训练幼儿的手部肌肉,使他们懂得作为“主人”在招待“客人”时应该怎么样?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去体会,去掌握。

欣赏、观察引入主题—幼儿操作,老师指导—交流、展示。

1、欣赏、观察引入主题。

(1)新年快到了,爸爸,妈妈会买各种各样的'糖果来招待客人,有圆圆的糖,有方方的糖。你们还见过什么糖呀?(幼儿任意讲)。

(2)出示图片。

2、幼儿制作,老师指导。

(2)怎么做呢?老师示范手拿一张糖纸,然后糖纸中放材料,最后用手将其包裹起来。请幼儿示范,老师配合指导。

(3)全体幼儿操作实践自制糖果,放入盘中(老师在旁提示指导:看谁准备的糖多)。

3、交流、展示。

(1)让幼儿互相之间交流、观察。

(2)学做小主人请客。全体幼儿手中拿糖请小动物吃说:“小兔(小熊等),请你吃糖”。

(3)老师请幼儿吃糖体会共同分享的快乐。

小班教案教学篇十五

1、通过身体动作进行情感交流。

2、尝试创编声势动作,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美好宁静的意境。

活动准备。

1、歌曲《梦》。

2、帮助幼儿了解有关"梦"的一些知识。

活动过程。

1、老师介绍自己所做的梦,激发幼儿说出自己梦中的事情。

老师:小朋友们做过梦吗?梦见到过什么?

2、老师范唱。(清唱)。

(1)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做过各种各样的梦。小草、天空、星星也会做梦,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梦是怎样的,好吗?"出示歌曲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2)"老师还会唱一首好听和梦有关的歌曲呢,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歌曲中谁做梦了?"。

3、引导幼儿逐句梳理歌词,巩固学习。

(1)"歌曲里边谁做梦了?它们的梦是怎么样的?"(逐句提问,集体模仿唱)(2)老师用轻柔的声音问答式的歌唱。

老师唱:小草的梦,幼儿唱:绿绿的;老师唱:天空的梦,幼儿唱:蓝蓝的;老师唱:星星的梦,幼儿唱:亮亮的;老师唱:宝宝的梦,幼儿唱:甜甜的。

(3)为幼儿唱的应答部分加入声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将创编的声贽动作加入歌唱中,每创编一个声势动作,唱一遍歌曲。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唱问的部分?小草的梦……天空的梦……宝宝的梦……。

(1)请愿意的幼儿一起来唱间的部分,其他幼儿继续唱答的部分,并做声势动作。

(2)逐步鼓励更多的幼儿尝试去唱问的部分,老师逐渐退出来唱答的部分。

5、集体演唱。

6、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吗?请大家猜一猜。对了,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梦》,它还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呢!下次老师把诗歌带给大家听。

活动延伸。

尝试用拼贴画的形式表现小草、天空、星星、宝宝的梦。

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纸雕小草,蓝天、白云、星星等,填充在班级主题墙上,使幼儿感受这种自然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769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