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案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下面是一些优秀教案的案例分享,供大家参考借鉴。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梳理知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3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与运用”第5、9、11题。
这四道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5题,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54+46”的和。
第9题,是“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第11题,五年级和六年级“每班人数”相同,因此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计算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第72~73页“练习与运用”的其他习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这道题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连加的数学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哪些地方运用了简便运算。
2.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3题。
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练习,让学生先计算填出前三小题中间的符号,然后再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二
主备人课时修改人年级四年级学科劳动与技术1第(四)册第(一)单元第(1)课课题贴花工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搜集材料粘贴材料、剪裁装帧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受到艺术熏陶,享受创造的愉悦。教学重点搜集材料粘贴材料、剪裁装帧教学难点蛋壳贴画。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贴花工艺的制作方法,只是在个别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做。教具学具硬纸板胶水碎蛋壳色彩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建议一、看一看二、想一想三、做一做四、评一评贴画是一种工艺品,可选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制出各种精美的贴画工艺品。常见的有布贴画、蛋壳贴画、干果壳贴画和植物叶贴画等等。贴画可以先进行构思、设计,再搜集材料,最后进行制作。也可以先搜集材料,再根据材料的质地、形状、色彩等具体条件进行安排,创作出贴画作品。制作贴画的步骤:1、选择和搜集材料。2、结合材料创作画稿。3、把画稿眷印在硬纸板上。4、涂胶、粘贴。5、装饰点缀。6、剪裁、装帧。组织学生对所有的作品进行评议,比一比,看哪个作品制作得最精美。让孩子们有直观的感觉,体验到贴画的精美,并增加学习、阅读的欲望。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们可以知道创作的方法,既直观,又易懂。不强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评比和鼓励,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首先,介绍贴画的种类的时候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了解贴画,如,网络或者找出自己身边的不同种类的贴画。其次,在收集材料的`环节,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发现身边可以做贴画的材料,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然后,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帮互助。反馈形式及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自评、组评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觉得鉴赏水平。板书设计第一课贴画工艺1、选题2、画面3、制作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动手制作,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到的很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们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三
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完成练习一的1—6题。
第1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提问:谁来说一说,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小结:乘数末尾的'0先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成,有几个0不看就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第2题。
学生在自备本上独立做,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3题。
小黑板出示题目。
每个同学选一题估计一下结果大约等于多少?
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问: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一般怎样估计结果?
小结: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
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作业。
笔算下面各题。
35×25367×46554×176。
46×34287×46528×434。
解决问题(补充2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8×112=5376(元)。
48×100=4800,费用比4800元多一些。
50×110=5500,估计费用在5500元左右。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四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第二题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简便算法进行整理。3到6题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运算律及相应的简便算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方面:能理解有关运算律的意义,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能自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合理地应用运算律使解答过程简便。
在数学思考方面能有根有据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总的来说今天的练习,比较常见的简便计算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显然今天的作业情况要比前几节课好得多。在解决问题这一块,由于书本上所呈现的内容都是以前所学过的.连加或连乘的问题,所以列出算式对学生来说不是分的困难,但在与混合运算的题混杂在一起要判断哪些题能否简算时就显得有点困难,甚至乱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学生对简便运算比较有兴趣,因为计算确实快,并且数字较好。练习时学生的方法较多。这是解决问题时正如以上两为说的学生解决问题时用简便运算的意识不强。也有学生一味的想简便列出的算式没有意义。因此我让学生说出你算得每一步是什么?尽量不让学生顾此失彼。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完成下面的板书:
锐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个角是直角。
(按角分)钝角三角形:1个角是钝角。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三”。
1.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
3.第8题。
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小组交流讨论。
组织汇报交流得出:第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三、综合练习。
1.第9题。
这道题是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和交流找出规律,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2.第11题。
这道题是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时,内角和是180,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四边形时,内角和是360。
3.第13题。
由于题目中没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体有多长,因此需要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得出只能用20米作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园的三条边长就是:10米、20米、20米。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进行解答。
4.第14题。
(1)让学生取出小棒摆一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摆法。
(3)全班交流。
师提醒学生注意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3、3、8”这种情况不能摆成三角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六
重点:根据提供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
难点:想象要合乎情理。
故事一则。
一课时。
自我加减。
1、激发兴趣:
一群孩子正在一块空地上踢足球,突然,球“砰”的一声飞到人家窗玻璃上,玻璃碎了。
2、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师:刚才故事只是说了个开头,接下来还会放生些什么呢?你们能不能继续编下去?
(提示:窗玻璃打碎了,孩子们会怎么做?那户人家又会怎么做?)。
3、顺势诱导,简介续写。
同学们根据故事的开头想象出了好多生动的情节,使得整个故事显得前后连贯、内容完整。如果把刚才说的内容写成一篇。
作文。
这种类型的作文就是续写。
1、揭示开头,想象说话。
2、阅读例文续写部分,思考:
3、讨论、小结:
这篇例文根据开头“我”的“鼻血就流了出来”展开想象,续写了这些内容:一位叔叔掏纸巾给“我”,老奶奶、阿姨给我让座,大姐姐用包着冰棍的手帕按在我的脑门上,后来“雪慢慢地止住了”。整篇文章首尾呼应、前后连贯,人物的行为表现真实可信。小作者的想象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4、再读例文,体会写法。
1、自学“习作要点提示”,思考:续写有哪些要求?
2、讨论交流。
3、引导归纳:续写作文,一是要根据提供的开头展开想象,二是要注意想象的内容要合情合理。
1、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发生了什么突如其来的事情?
3、同座之间相互交流。
4、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教师在评点的时候,既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要合理)。
展开想象。
合情合理。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七
1、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4、训练行款练习。
字卡片、课件。
一、导入。
1、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想笑)。
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对称,即比例失调)。
2、小结: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不适当,那么写出来很难看。
如:孟。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的比例处理适当。板书:比例适当。
二、指导写字。
苗孟篮封睡谢。
2、看教材。
3、指名回答并归纳:
〈1〉上下结构的字:
上宽下窄:苗(上、下长短相等)。
上窄下宽:孟(上部长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篮(上中下长短相等)。
〈2〉左右结构的字:
宽窄相等:封(右部稍长)。
左宽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长)。
左窄右宽:睡(左边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结构的字:
如“谢”(左中右宽窄相等,左部较短)。
三、随轻音乐,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行款练习。
1、生读帖。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五、作业:
将书上的字各写三个以及第二则名言。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八
导入时我先出示灯谜的图片,让学生看和猜其中一则灯谜,从而让他们了解谜语的组成:谜面(包括提示语)和谜底。在说时,要求学生先说清楚谜面和谜底,然后引导他们说出猜谜过程,如在学生猜出动物大臣后马上顺承问:“为什么呢?”“可以告诉我原因吗?”通过两次师生猜谜,全班孩子都知道了表述内容上的要求,在接下来的猜谜活动中,我们看到,学生都能说出这几部分内容,有些猜谜过程讨论得特别好。
对于谜语的设置,打开城堡大门时是简单的动物谜语小白兔、猴子,登上三楼之后是日常事物影子、雨伞,还准备了字谜“告”,最后是不打出字幕全凭耳朵听的谜语狮子。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做得更好些,如谜语本身由浅入深,或者类型再多样些会更好。
二、在表达能力上体现。
口语交际最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从“大声说、安静听、认真想”到“说完整”再到“你问我答来交流”层层推进,从学生表达中引出说话要求,在学生评价时引导他们关注几个要求的达成。
在猜谜语之前,我让学生讨论说和听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说出要“大声说”、“认真听”,我马上板书“大声说安静听认真想”,在学生站起来猜谜语时,请其他孩子马上进行评价,对达到要求的同学马上表扬,这样他们就很清楚说和听的基本要求了。
接着,在猜猴子谜语时,我通过猴子之口引出说话“说完整”的要求:“猴子说这个同学不单说得很大声,还有一点做得特别好。她说‘我觉得谜底是——’是不是说得很完整?”后来学生展示时,出谜语的同学能够比较完整地说:“我给你一个谜语猜,我的谜面是——”。
然后,在猜花生谜语时,我引导学生发现两位同学对话就是平时我们说话的样子,他们是有交流的,提炼出“你问我答来交流”的要求,对这两个同学特别奖励了小精灵。之后在猜山羊谜语时,评价的学生也会关注到交流:“很好,因为他们有问有答有交流。”
三、在口语交际情境上体现。
做教学设计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好猜谜语这个本身很有趣的活动,设置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情境,所以我用“进入谜语城堡”来统合整节课,通过猜出两位动物大臣的名字来打开城堡大门,然后不断接受挑战,登上城堡各楼层:一楼是同桌互猜然后展示;二楼是四人小组互猜,然后一人出谜语给全班猜;三楼自己读屏幕上的谜语然后站起来说出谜面谜底和猜谜过程,同时接受同学的提问。最后听老师说谜面猜出城堡国王的名字进入宫殿从而结束本节课。各个情境有梯度性地呈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一步一步前进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猜谜语》教学建议。
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给出几点建议:
一、注意教师语言的示范性和规范性。
一年级学生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规范的话,让孩子从一年级就意识到自己要说符合语法要求的话。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本人就是示范者,所以给学生的要求“大声说、安静听、认真想、说完整、你问我答来交流”教师自己要在课堂上贯彻到底。有了标准的示范,不需要老师额外花更多力气,学生能很快领会口语交际要求,并在会话中慢慢做到。
二、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激励性。
口语交际是一种言语行为,话语稍纵即逝,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知道他达到了哪个要求、怎么做可以做得更好。评价时以激励为主,如全班掌声鼓励、奖励个人小礼物、奖励小组爬格子等,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继续学的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的要求对同学进行恰当的评价。
三、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状态。
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可以达到教师的要求,或者本来就已经达到了,教师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在全班面前展示,一方面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激发他更大的学习兴趣,另一方给其他孩子作出示范;对于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要多点关注,比如提问简单的问题、给他机会让他多点开口说、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增强他学习的信心。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九
4、p11判别,3和4是错的,其他都对。
5、p15角的度数:角4=60度,角5=72度,角6=36度。
6、p19,画一画,留意画垂线,标上直角符号。
7、p20认一认,梯形有5和6,轴对称图形是1、3、4、5。
8、p23填一填360平方米=0.036公顷。
收款收据:大写:叁仟八佰陆拾伍元零角零分。
9、p24选择(3)选9个。
10、p31想一想(1)选a、b。
11、p43火柴算式:23x4=9228x11=30817x14=238。
13、p47处理成绩最外层:(10-1)x4=36(盆)一共10x10=100盆。
14、p50数一数辨别是12个16个、12个。
15、p53十四世纪,中国人。
18、p58填一填2(5)在48两头添(5)个零才是4000008。
19、p602填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展相反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0、p61想一想填一填(3)明明骑自行车一共用了2.5小时,均匀每小时行12千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十
1、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是绿色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2、林巧稚数十年如一日。
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工作。
不折不扣地实现了她的诺言。
我要做一辈子值班医生。
3、是我的妈妈。
他不等我说完。
笑着回答。
雪太大了。
妈妈不放心。
一定要陪我送报。
4、你每月送报纸。
可以拿多少报酬。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
八十元。
圣诞节时报纸多。
可以拿一百多元。
5、叶子树伯伯。
明天我就要开花了。
可是我担心。
蒲公英仰起头说。
6、克莱蒂气得脸都红了。
你这是故意的说着就举起手来。
7、他说。
我在外面等你。
我回答说。
我也等着你。
8、不。
安利柯。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
温和地对我说。
让我们像从前一样做好朋友吧。
9、能带著一条大鱼。
也挺好的第二个孩子说。
一下子我就成了打鱼英雄。
10、李四光想。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
是从哪里来的呢。
11、不对。
我受骗了。
陈赓突然喊了一声。
立刻调转马头。
向着来路跑去。
12、比喻句:
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
满地的落叶,像()柔软的草地像()浪潮越来越近,好像()。
13、与春眠不觉晓的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14、勤奋格言有。
1、()。
2、()。
3、(课外积累(15、乐游原(。
16、浪淘沙(17、望洞庭(18、菊花(。
19、枫桥夜泊()))))))。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十一
1、生命是寶刀快馬;生命是金貂美酒;生命是孤月冷歌的漂泊。
2、生命是一首詩,清新自然;生命是一杯茶,苦盡甘來;生命是一本書,知識無窮。
3、生命是破土而出的树苗,越是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下,越能凸显它的顽强;生命是浴火重生的凤凰,越是经历了磨难与煎熬,越能凸显它的光彩;生命是埋没在沙漠里的金子,越是无人能够发现,当它湛湛发光的出现在眼前,越能凸显它的价值。
4、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花,是一幅绚丽的画,是一杯香醇的酒,她有清新的芳香,有浪漫的色彩,还有一丝醉人的甘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生命是什么排比句。
5、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婉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生命是翱翔的雄鹰,搏击蓝天,展翅高飞;生命是绵延的山峰,壮丽挺拔,雄伟耸立。
6、生命是宝刀快马;生命是金貂美酒;生命是孤月冷歌的漂泊。
7、生命是春,充满生趣盎然,生命是夏,充满热情奔放,生命是秋,充满冷酷不羁,生命是冬,充满寒幽肃飒。
8、生命是小草,脆弱但却坚强;生命是大河,生生不息;生命是云朵,变化莫测。
9、生命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生命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生命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10、生命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十二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
(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
(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三、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2、红旗招展的时候,你估计可能刮的是(3)级风。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反思。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十三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探究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合作交流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品读体验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巩固延伸
(五)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四年级练习一教案篇十四
一、我会填:
1、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是(),这两个计数单位之差为()。
2、60.008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其中“8”在()上,表示(),也可以表示()。
3、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0,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这是一个()三角形。
4、整数部分是0的的两位小数是()。
5、不用计算,3.68×3.68的积有()位小数。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上和千分位上都是3,其余各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那么,这个小数是(),读作:(),如果把这小数扩大100倍就是(),也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两位。
7、写出10.01和10.02之间的三个小数:()、()、()。
8、的一位数是整数部分为0的最小的一位小数的()倍。
9、五千零五点零零五写作:()。
二、小法官巧断案。
1、89.9+11.1=100()。
2、小数可能比整数大。()。
3、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可能比直角大。()。
4、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三位数。()。
5、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一选,对号入座。
1、大于10.8而小于10.9的小数有()。
a、0个b、10个c、无数个。
2、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那么,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a、30°和60°b、45°和45°c、10°和80°。
3、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这两个小数中任意的一个。
a、大于b、小于c、不能确定。
4、在9.□2229.1□中,方框里可填的数字有()个。
a、8b、9c、无数个。
5、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5厘米和65厘米,那么,第条三边的长度只能是()。
a、100厘米b、120厘米c、150厘米。
1、淘气打算把两根长度都是1.96米的绳子接起来做一根跳绳,结果接口处共用去了0.19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5分)。
2、如果每千克香蕉的价钱是8.2元,每千克榴梿的价钱是香蕉的9.9倍,那么,每千克榴梿的价钱是多少?(5分)。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那么它的顶角是多少度?(5分)。
4、一筐水果,连筐重100千克,卖掉一半水果后,连筐重51.5千克,问:原来水果和筐各有多重?(5分)。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96米,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22米,另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6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6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