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案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的教案范例和教学经验,以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启示。这是一份针对某一学科的精品教案,大家可以学习其中的教学设计思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一
1.探索“水中探宝”的各种办法,引导幼儿多动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通过实验初步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和力量。
二,活动准备。
1.瓷盘、蜡烛、大号玻璃杯、颜色水、小号弹珠,戒指,耳环、打火机等。
2.镊子、夹子、小勺、叉子、筷子等若干。
3.狐狸手偶一个、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用手偶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兴趣。师:“我是狐狸大婶,看我长得多漂亮呀!我是世界上最神气的狐狸,因为我有许多戒指.耳环等首饰、宝贝。唉,可是现在我很伤心。因为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地上到处是水,刚才我走路不小心,把我的许多宝贝都掉到水里去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找找吗?”
2.出示盘子,请幼儿观察瓷盘里都有什么(中间有根站着的蜡烛和蓝颜色水)。师:“狐狸大婶的宝贝都在水里面,小朋友想想办法,看怎么帮狐狸大婶把宝贝弄出来?但是(语气加重)手不准碰到水。”幼儿互相讨论,商量解决办法。
3.出示工具试探解决的办法。师:“小朋友很聪明,想了那么多好办法。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工具,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叉子、小勺。夹子、筷子等。)让幼儿动手试一试,用哪种工具最好(要提醒幼儿别把蜡烛碰倒了)。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发现幼儿有创意的行为。请几位幼儿将自己探宝的办法表演给大家看,并说说谁的办法最好。
4.出示大号玻璃杯,引导幼儿感受科学实验的奇妙。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很多办法。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宝贝都捞出来了呢?”幼儿讨论片刻。师:“老师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帮老师来试一试这个办法好不,好?”,老师点燃蜡烛,把玻璃杯轻轻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苗越大,效果越佳),让幼儿仔细看发生了什么:蜡烛慢慢熄灭,彩色水进入杯子内,盘子里的水逐渐干了。这时,宝贝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很小的“珍珠”也能用手拿出来。请幼儿再操作一遍,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火是怎样熄灭的,水是怎样进入杯子的。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实验,要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5.提出疑问,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师:“真是太奇妙了,水怎么会像变魔术似地一下就钻入杯子里呢?小朋友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幼:想。)老师也想知道。这样吧,今天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找出答案;咱们下次实验课再一起揭开这个谜好吗?”(幼:好。)。
6.做律动“转转、想想”。师:“今天狐狸大婶太高兴了,她丢失的首饰、宝贝都被聪明能干的小朋友找了回来。现在,请小朋友把捞出来的宝贝送给狐狸大婶吧。”然后,随音乐和狐狸大婶一起做律动“转转、想想”,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二
(1)了解生活中各种静电现象。
(2)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3)了解常用的三种起电方法。
(1)让学生通过讨论建立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三种起电方式。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起电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起电,______________起电,_______________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
2、讨论与探究:以摩擦起电为例,探讨起电的本质。(静电现象的解释)
3、讨论与探究:摩擦起电是使物体带电的唯一方法吗?
1、课堂巩固:(1)学习与评价p2、1
(2)学习与评价p2、2
(3)(双选)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带绝缘柄的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a()
a、可能不带电b、可能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d、一定带负电
(4)学习与评价p2、4
2、课后提升:(1)书本p5、1——3
(2)学习与评价p3、5——1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三
训练幼儿小肌肉灵活性,帮助幼儿收集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幼儿探究科学实验的兴趣。
出示手偶小狗妹姝告诉幼儿小狗妹妹遇到一件很伤心的`事,因为她的许多可爱的玩具不见了,掉到了这几个小黑水盆里。可她又弄不出来,小朋友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帮他找到呢。
根据幼儿回答给幼儿发工具箱,里面装有各种工具 请幼儿水中取宝,但提醒幼儿不能将蜡烛碰倒。
幼儿操作完,问幼儿怎么才能知道你们把所有的玩具都找到了呢。请幼儿自由讨论方法 ,并给以鼓历。
向幼儿介绍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小朋友愿不愿意试 一试?让幼儿自主操作实验,请老师把蜡烛点燃后将玻璃杯盖住蜡烛,并请幼儿仔细观看水进到杯里的过程。
当幼儿提出问题时,可出示事先画好的关于大气压的图。向幼儿讲解因为蜡烛把杯子里面的氧气给变没了外面的气压宝宝就比里面的气压宝宝多所以就把水送进了杯子里。
小狗妹妹又找到了她心爱的玩具很高兴 。决定和小朋友 们一起玩小熊钻洞的游戏。小朋友愿不愿意呀?幼儿:愿意!
游戏结束时请幼儿一起和小狗妹妹再见 。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四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生产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水更离不开淡水。这节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是针对现在水资源贫乏,水污染严重的情况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a 幼儿讨论:
b 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c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d 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
7、提升幼儿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幼儿用记录的方式来总结自己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优点: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不足:
课前的准备活动需要在丰富一些,应提前与家长做好生活观察活动,这样孩子的生活经验会更丰富一些,便于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创新。操作创新活动中教师要适当的抛出问题,一步一步提升幼儿创新思考的能力和技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五
1、教育幼儿热爱水生动物,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发展幼儿的分类、概括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主要类别并能正确分类。
1、精神准备:带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事先了解海洋的有关知识
2、物质准备:
(1)配合活动的课件《水生动物》。
(2)鱼类等各类别的图片
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孩子对这个世界也充满好奇,设计此活动的重点为:引导幼儿了解水生动物的多样性,认识水生动 物的主要类别。活动中教师结合前不久刚播出的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多利的形象引领幼儿去了解,利用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力求扩大幼儿的视野。
一、导入:
1、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位朋友。
2、出示多利,借用多利带幼儿去认识它水中的朋友。
二、展开:
1、让幼儿自己去认识各种水中动物,然后请幼儿说一说。
2、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鱼类动物的特征。
提要求:
(1) 两个人一组交换桥的模型进行实验。
(2)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你发现什么?怎样知道的?
交流讨论:结果怎样?为什么拱式桥承受的木片更多呢?
3、利用课件演示两种桥关于承重力的科学道理。
小结:在相同条件下,由于构造不同,拱式桥比梁式桥的承重力大。
4、欣赏各种桥的图片。
小结: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需要,聪明的人们建造了美观、坚固、实用性强的桥。现在,各种桥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 先进。
引导提问:你想有一座什么神奇的桥?
总结:把小朋友想出来的金点子寄给造桥的工程师叔叔,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说的新式桥会诞生的。
三、延伸活动:带幼儿参观。
(一)制作的课件能很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
本次的活动中在介绍各类水生动物的特点时教师采用了课件的形式进行介绍,漂亮的课件一下就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 都在聚精会神地观看,这样也就更能让幼儿较快的了解活动的内容。
(二)将各类动物的特点编成了简单易记的儿歌。
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很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在向幼儿介绍各类水生动物的特点时也采用了这一 形式,将鱼类、水生哺乳动物、水生爬行动物、水生甲壳动物及水生软体动物各自的特点编成了便于幼儿记忆、朗诵的儿歌让幼儿了解,一方面带幼儿了解了其特点 另一方面通过幼儿朗诵诗歌也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好听的诗歌加上漂亮的课件很大的调动了幼儿对这次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分析教材不透彻。
本次活动之前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为让幼儿能更好地了解各类动物的
特点,教师特意为本次活动创编了易与记忆的儿歌,效果虽然不错但由于安排的内容较多导致孩子掌握起来有些困难,使效 果大打折扣,这还是与教师分析教材不够有关系。
(四)活动内容安排的太多。
本次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和安排的内容过多有关系,在本次的活动中教师安排了鱼类、水生哺乳动物、水生甲壳动物 等5种动物的特点,目的是带幼儿在了解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类,但安排的过多所以幼儿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也就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六
1.通过操作,发现芭蕾演员在水中上下浮动的秘密。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重难点:在不断的操作中探索发现小瓶子上下浮动的方法。
措施:通过幼儿自主的三次操作,来探索方法。
学习者分析。
大班幼儿已有独立操作的能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他们探究的乐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一
导入部分。
谈话,回忆水中芭蕾表演,导入活动。
师:孩子们,看过水中芭蕾表演吗?演员们是在水中的哪个位置表演的呀?
借助已有经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课件首页为课题名称,制作者资料。
二
学习部分。
(一)。
初步探索如何让芭蕾舞演员竖着浮在水面上。
1.教师介绍材料,幼儿初步探索让芭蕾舞演员浮在水上的方法。
2.幼儿介绍操作结果,教师小结。
教师课件演示,小结原理。
课件演示,讲解原因。
3.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让芭蕾舞演员在水中跳舞。
小演员的瓶中装好一半水后,将小演员放到水中,随后用手指一拍一放,小演员就在水中一上一下跳起舞来了。
1.通过材料的介绍,幼儿的初步尝试,幼儿探索让芭蕾舞演员(小瓶)在水中上。
2.借助课件演示小瓶中装水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芭蕾舞演员沉浮。
3.幼儿第二次操作,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芭蕾舞演员在水中上下浮动的方法。
1.课件第二页从左向右依次点击屏幕右下方箭头,课件中会出现瓶子旋转的画面。
2.课件第三页右侧三个圆形按钮分别会显示装有不同水量的小瓶。单击后小瓶显示,可直接拖动小瓶往下至水中对应位置。
三
学习部分。
(二)。
进一步实验,探索让芭蕾舞演员在矿泉水瓶中上下跳舞的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示范操作步骤:芭蕾舞演员要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跳舞,怎么做呢?先把大瓶装满水,再把芭蕾舞演员放进去,最后盖上盖子。
2.幼儿猜测如何跳舞,教师可适当的进行验证。
3.幼儿带着疑问进行操作实验,教师可从旁进行指导。
4.交流操作结果,演示课件,揭示原理。
5.幼儿再次操作,成功后带着瓶子到座位上坐好。
幼儿第三次操作实验,探索小瓶在大瓶中上下浮动的方法。
尝试过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操作原理。
最后再让没成功的幼儿再去操作一下。
课件第四页,右侧从上往下四个按钮。首先点击,待小瓶到达大瓶底部之后再点击下面的圆形,接着点击,待小瓶到达大瓶顶部之后最后点击最下面的。即完成了原理的演示步骤。
四
结束部分。
1.欣赏课件,知识拓展,结束活动。
课件展示潜水艇上浮下潜的原理。
2.幼儿带着自己的瓶子玩游戏。
潜水艇两边有蓄水仓,当它需要浮出水面的时候就会把水排掉,当它需要沉到水下的时候,就开始蓄水。
1.课件第五页聚光灯效果找到潜水艇,随后关闭聚光灯,单击潜水艇隐藏。观察右侧沉在水中和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两边蓄水仓的情况。
2.课件第六页演示水中芭蕾原理,点击右下角芭蕾舞演员,播放音乐,幼儿听音乐自由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七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八
1、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表现。
2、感受城市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情感。
幼儿自编《阳阳画报》人手一份、《上海的交通》题卡及记分牌、两张采访记录、表演道具(毛巾、响板、拉车、爷爷的帽子)、教师介绍的新旧建筑、幼儿介绍的建筑照片、歌曲磁带。
最近我们对我们的城市上海很感兴趣,大家搜集了很多资料,今天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呢!
由该组幼儿分别表演三个动作,请其他组的幼儿猜。
猜测第一个动作为以前夏天只能用扇子降温,现在很多家里都安装了空调。
猜测第二个动作有两个答案:以前都用手洗衣服,现在可以让洗衣机帮忙;以前用算盘来算,现在用计算机又快又不容易算错。
猜测第三个动作为以前扫地用扫帚,现在有了吸尘器特别轻松方便。
师:大家都猜得很对,你们小组还有什么介绍吗?
小组幼1:这是我采访妈妈的采访记录表,你们看出来了吗?老虎灶是以前泡开水的地方,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饮水机,一开很方便的,冷、热水都有了。
幼1:什么是老虎灶?
小组幼1:老虎灶就是打开水的地方,以前人们家里用的都是煤炉,烧热水很不方便,如果需要用热水就要跑到很远的老虎灶去打开水,还要排队,很不方便。
幼2:(看了该组的第二张图)我猜出来了,以前电视机放在很高的地方大家一起看,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的彩色电视机,坐在家里沙发上看,又方便又舒服。
师:除了他们组介绍的生活中设施的变化,你们还知道什么生活中的变化?
幼3:以前用煤球,现在用煤气,很方便,一开就出来了;以前照相机要按很多开关,现在能连电视机、电脑。
小组代表:刚才介绍的内容就在《阳阳画报》的17页,请一起来看一下吧!幼儿共同翻阅。
师:现在生活中的很多设施让我们又方便、又卫生、又省力、又轻便、又舒适。
钻石组成员:我们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钻石组,我们的口号是:钻石钻石永远闪亮。
小组代表:我们收集了很多资料,发现城市的建筑发生了很多变化,请大家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1、上海标志性的建筑是什么?(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有486米高,是亚洲第一高塔,世界第三高塔,真是上海的骄傲。)
2、上海南京路是一条怎样的街?(是上海的第一条步行街和商业街,是非常繁华、热闹的街,那里有很多餐厅和商场,还有很多现代化的设施和古老的游览电车。)
3、上海科技馆:由三位幼儿轮流介绍机器人展区、地壳之谜展区、环球影幕。
4、上海有些什么样的房子?(石库门房子、新式弄堂房子、新盖的小区,以及平改坡的屋顶等。)
大家边听边翻阅《阳阳画报》8—16页。
师:我们现在把非常有意义的老建筑保留下来,又有很多现代的建筑拔地而起,到处都是繁华热闹的社区、宽敞漂亮的绿地,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小组代表:我们是四通八达组,我们小组介绍的是城市的交通四通八达,请看小品表演,看看老上海有哪些交通工具。
小组幼儿表演小品请大家说出:人力车(黄包车)、三轮车(黄鱼车)、平板车(老虎塌车)等三种车的名称。
小组代表:我们还准备了很多头脑大风暴题目,请各小组轮流说:
(1)说一说黄浦江上大桥的名称。(南浦、杨浦、卢浦、奉浦等)
(2)说一说上海隧道的名称。(延安中路、复兴中路、打浦路等)
(3)分辨蓝色的警示标志、黑圈黄底的警告标志、白圈红底的禁令标志。
(4)说一说我们城市里常用的交通工具。(公交、地铁、出租车等)继续共同翻阅《阳阳画报》。
师:感谢“四通八达”组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题目,我们对上海的交通有了更多的了解。有那么多车真好,交通真方便。
师:我们还喜欢上海些什么?有没有《阳阳画报》里没有的呢?
幼1:城隍庙的上海特色小吃。
幼2:刘翔、姚明都是上海的人物,为中国争光,为城市争光。
幼3:外滩是世界建筑博览。
幼4:还有世博会的中国馆和其他国家送给我们的展馆,都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师:看来我们说也说不完,请大家把这些继续补充到《阳阳画报》里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九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1、小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它们是谁呀?(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水盆放在阳台上,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二,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自己在玩中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我们一起来画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吧!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自由交流欣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近阶段,"上小学"成了我们大班孩子共同的热点话题,经常会听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讨论有关上小学的内容,我意识到:上小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幼儿围绕上小学展开深入与全面的探究,使幼儿在期待上小学的情况下主动获得一些有助成长的生活经验?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这类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比较枯燥,因此在设计时我不断的思考,怎样让孩子们"动起来"。这个"动"包含着两层意思,让孩子们的思维"动"起来,让孩子们的身体也动起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探索,发现时钟的奥秘,对看时间产生浓厚的兴趣。终于,一个充满活力,拨动孩子思维琴弦的活动诞生了。
1、认识时钟及它的用途。
2、初步了解时针与分针的运转关系,学会看整点。
3、知道在什么时间应做什么事,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1、幼儿观察"钟表展"上各种各样的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提问:
(1)你们刚才看到的钟是什么样的?(颜色不一样,形状、指针的样子不一样。)。
(2)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启发幼儿发现钟面上都有数字和指针)。
2、认识钟面结构,区分时针、分针提问:这两根指针长得一样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1、通过观察动画,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特点。
引导幼儿发现指针是绕着圈跑,顺着数字1、2、3这个方向一直跑到12。
2、启发幼儿寻找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提问:
(1)它们俩谁跑的快?
(2)分针从数字1跑到数字12,跑了一圈,这个时候时针跑了多少呀?
(3)时针跑了一格,是多长时间呢?
1、引导幼儿发现三个钟面的共同点:
分针都指在数字12,时针指向的位置不同。
2、了解用数字符号的方式记录整点时间。
(1)提问:这是8点整,它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出示"8:00")。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8点整用数字8表示,后面两个点、两个0。
(3)出示多张时间记录卡,请幼儿尝试找出9点整和3点整的记录卡。
3、集体游戏《喜洋洋和灰太狼》,巩固幼儿对整点的认识。
(1)介绍玩法和规则幼儿当喜羊羊,教师当灰太狼。喜羊羊问"灰太狼灰太狼几点钟"。灰太狼手拿出一面钟,等灰太狼说:"喜羊羊喜羊羊几点钟"的时候,喜羊羊就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如果看到12点的钟,喜羊羊要赶快跑回家。
(2)师幼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发现12:00钟面的特点。
(3)再次游戏,巩固幼儿对整点的认识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拨钟的情况,以修钟的形式及时纠错。
1、连线:看看每个时间里小朋友该做什么事,把它连起来。
2、修时钟: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和记录是否一样,如果不符进行修改。
3、拨钟:根据时间记录卡拨钟,是时间相对应。
4、设计小学生的一天:记录下小学生每个时间段的具体安排。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一
1、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
2、能够把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
1、课前请幼儿回家了解有关蝴蝶的知识,并把相关资料带到幼儿园。
2、课件《蜕变的花蝴蝶》
3、蝴蝶的蜕变音乐(卵、幼虫、蛹、蝴蝶音乐四段)
一、教师出示各种蝴蝶的图片,引起兴趣。
请幼儿进行交流: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你见过蝴蝶吗?在哪见过的?
二、观察蝴蝶的特征。
1、师: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形状、颜色、花纹)它的翅膀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有的蝴蝶是靠颜色保护自己的。)你还知道蝴蝶有哪些保护自己的办法呢?(教师参考:蝴蝶具有敏锐的感觉构造,可侦测到敌人的来临,而迅速逃逸。且成蝶具有两对翅膀,可协助快速飞离现场。)
2、师:猜猜看蝴蝶的嘴巴长什么样?(蝴蝶的嘴巴不吃食物时是收起来的,像卷曲的弹簧一样。吃食物时,将嘴伸直,吸取花蜜,像吸管一样。)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三、了解蝴蝶一生(卵、幼虫、蛹、蝴蝶)
1、请幼儿猜猜:蝴蝶的一生一直在变化,你知道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师:他们每个阶段都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说一说。)
3、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语言的时候,可以用肢体语言来配合讲解。
4、游戏:蝴蝶的一生
(2)请幼儿跟着不同的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蝴蝶的蜕变时的不同样子。
四、结束活动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蝴蝶的这么多的知识,我们知道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蝴蝶四个阶段。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游戏《毛毛虫变蝴蝶》内容太简单,只停留在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蝴蝶的4个生长过程,没有更深的去挖掘。可以在每一遍游戏结束,让幼儿摆出不同的姿势,“变”出不同的蝴蝶,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这样可以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也更有挑战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二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
(幼儿自由发言)。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教师: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教师: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有的可以到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
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三
3、增强对实验活动及探索事物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玻璃缸,纸花,各种纸片,白纸两张;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布、箩筐每组一份。
(一)发现纸吸水的现象
1、出示纸花,现在把纸花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花打开了,花瓣湿了)
2、为什么纸花会在水中开放呢?
3、小结:因为纸会吸水,纸做的花吸了水以后就会开放了。
(二)比较水滴在不同纸上的结果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4、小结:生活中的各种纸有的吸水、有的不吸水,当水滴到纸的表面上,水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渗透进去了,那这些纸会吸水的;当水一直停在纸的表面上,那这些纸是不吸水的。
(三)发现纸的吸水速度不同
1、设疑纸的吸水速度一样吗?
3、小结:不同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材料不一样,吸水的速度也不同,比如餐巾纸绉纸很薄又粗糙吸水快而多,白卡纸光滑又厚吸水慢又少。
(四)选纸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天气热擦汗该选哪种纸?画水粉画该用哪种纸?包吃剩的食品如饼干糖果等该用哪种纸?并说明理由。
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特殊的纸,如不怕水的纸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有着那么多不同的纸,感受到了纸的多样性,在实验操作中幼儿积极进行讨论,通过做实验得到求证,懂得要科学地对待事物,不能以主观意见代替实验结果。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能清楚得讲述结论,整个活动幼儿的整体状况都很好,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浓厚。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四
1、尝试制作纸绳,探索纸绳有承重力的特点。
2、通过实验知道纸里有纤维,学习找纤维的走向。
3、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餐巾纸若干、皱纹纸若干,装满水的牛奶桶若干、塑料箩若干。
一、游戏:拎一拎。
2、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3、组织交流,引出将纸制作成纸绳。
4、幼儿自主尝试。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成功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断了失败了呢?
二、游戏:撕一撕。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有的边能撕成条条,有的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拎一拎。
1、导语:现在你们知道了这个秘密,想不想再试一试呢?这次我们要先找一找纸的纤维走向,然后再做一根有力量的纸绳,记得还要拧紧点哦,这样会更牢固。
2、幼儿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合作游戏:做长绳。
2、教师出示事先给幼儿准备好的皱纹纸,交代要求,请两个小朋友合作,一起拧一根长绳。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纸绳宁好后讨论猜测:你们做的长绳有没有力量呢?能不能拎起重物呢?
5、教师和孩子一起实验验证。(合作拎两桶、再合作拎更多的桶等)
6、讨论猜测:现在我想用长绳拎起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能不能成功?(教师用一根长绳实验,失败了)
7、讨论怎么办?引出把我们做的长绳和在一起,这样纸绳的承重力更大。
8、教师把幼儿制作的长绳全部合起来,变成一根又长又粗的大绳,尝试拎起小朋友,体验团结力量大。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纸,它们能不能变成很有力量的纸绳呢?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五
1、了解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学常识,并了解自我生命的生长过程。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增加爱妈妈的情感。
气球15个、图片:ppt、1—10月胎儿。
视频:胎儿成长、剪脐带、受精卵。
一、图片导入了解胎生与卵生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分胎生与卵生。
谈话:猫妈妈生的宝宝是什么?鸡妈妈生的是什么?
小结: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并出生的动物是胎生动物,妈妈生出蛋再孵化出来的是卵生动物。
2、谈话:还有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哪些动物的卵生的?我们人是什么动物?
二、了解自我的生命生长过程
1、生命的构成。
谈话:你是怎样生出来的?你为什么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来?观看“小威向前冲”视频。
小结: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卵子的东西结合在一齐,留在妈妈肚子里面叫子宫的地方。在那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经历了十个月(280天)左右,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
2、成长经历。
谈话:你们还记得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的吗?吃什么?(观看视频:胎儿成长)(胎儿成长照片)了解成长每个阶段的情景。
小结:在妈妈肚子里的九个多月,随着宝宝的慢慢成长,妈妈的肚子也会越来越大,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十分辛苦。
三、体验
每位幼儿肚子前绑一气球,听指令做各种动作,感受妈妈保护宝宝的艰难。
小结:你们是在妈妈辛苦的保护下出生的。回家后每位孩子都说一句爱妈妈的话
或做一件爱妈妈的事,感激妈妈的养育。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六
1、在观察中,发现小兔子的可爱,产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2、学习用各种方式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可爱的兔子。
2、实物小兔1只、兔子吃的胡萝卜、白菜、青草各少许,竹笼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将兔子抱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2、请小朋友看看,今天是谁也到我们教室来了?(兔子),小兔子可爱吗?(可爱)。
它有两只什么样的耳朵?(长长的耳朵),我们把它起名叫《长耳朵兔子》好听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长耳朵兔子,它有哪些方面特征。
二、展开。
1、运用各种方法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指导语:
(1)看一看,兔子长什么样?你最喜欢兔子的哪个部位。
(逐一观察兔子的每一个部位,突出兔子的观察与认识)。
(2)摸一摸,大胆说出你的感觉。
(如:兔子的毛白白的,毛茸茸的很光滑)。
(3)学一学兔子是怎样走路的。
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兔子跳的动作。
然后问大家:兔子是怎样走路的?(蹦蹦跳跳)。
(4)兔子喜欢吃什么?(胡萝卜、白菜、青草)请一幼儿喂兔子。
2、编儿歌:小兔子。
(1)请小朋友用几句话把兔子长什么样说清楚,编成儿歌好吗?
综合小结:
耳朵长,尾巴短,一张嘴巴分三瓣。
后腿长,前腿短,蹦蹦跳跳真可爱。
(2)幼儿学儿歌。
3、小实验: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
(1)将小兔放入竹笼子里,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观察兔子的耳朵会不会转动。教师猛然击掌。
然后请幼儿玩玩兔子的耳朵有没有转动的?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问什么地方转动?(向上、向后)。
(2)请幼儿击掌,再实验一次。
4、带小兔子到草地上玩耍。
教师:请小朋友注意观察小兔子的动作,不要惊吓小兔子。
三、活动结束。
德育教育。
小兔子很可爱,也很逗人喜欢,如果小朋友家里饲养有小兔子,注意观察吃东西的神态,有人经过时的表现等等。
小兔子也很善良,要向它学习讲卫生、爱清洁,做个乖孩子好吗?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七
1.认识各种各样的盒子,了解盒子的用途。
2.会按照盒子的一个共同特征进行分类,提高合作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能利用废旧物进行游戏活动。
1.物质准备:收集各式各类的盒子。
2.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分类能力。
(一)开始部分教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盒子,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都是什么?这些盒子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自由操作并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小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盒子与盒子相比各有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正立方体,有的是长方体,种类真不少。就连盒盖也是品种繁多,有的是抽拉式的,有的是全掀式的,有的.是半掀式。这么多盒子都堆放在一块,很乱。下面请小朋友学习营业员阿姨将各类盒子分分类好吗?要求按一个共同特征分类,看哪组小朋友想的办法多。
3.幼儿分组分类。
4.提问:你们一组按什么来分的?你还会怎么分?
(三)结束部分。
2.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讲述。(做装饰品、玩游戏等)。
3.玩运盒子的游戏。要求双脚夹紧盒子往前跳,双手同时也搬运盒子。
在美工区利用盒子做装饰品。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八
本次活动源于绘本《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小怪物》,该书通过小熊一家寻找城堡主人的故事展开,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复合分类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感兴趣,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和需要,因此,根据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孩子们现阶段对知识需求,设计了本次活动。
1.尝试根据物体特征用排除方法逐步找到目标,学习复合分类。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分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故事情节引入活动。
2.数一数小怪物的数量。
师:一、二、三……小熊一家数也数不过来,小朋友你们来帮忙吧,数数有几只小怪物。
二、找出小怪物的特征,为分类做准备。
1.找出小怪物的特征。
师:一共有二十只小怪物,这二十只小怪物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理解标记的含义。
三、引导幼儿学习复合分类。
1.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
师:小怪物们看到自己的食物被吃了,非常生气,他们嚷着要把小熊一家关起来,这时一只小怪物跳出来说“等等,我们来玩着找人游戏,我们的大王就在我们中间……只能提5个问题。”
2.引导幼儿根据小怪物的特征进行提问。
3.根据特征运用套圈的方法初步选中目标范围。
4.根据特征运用排除法逐一排除目标,找出怪物大王。
师:被套到圈的小怪物有几个?这里谁可能是大王呢?谁来问第二个问题?
师:长(有)**的可能是大王,那没长(有)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办?(拿掉)对,要把没长(有)的排除出去。
这是一节趣味性很强的数学绘本课,故事中讲到了小熊一家迷路了!突然遇到了一个大城堡,里面什么人也没有,但有一桌子好吃的。小熊一家乐坏了,吃啊吃!就在这时怪物们回来了,提出谜题要它们——猜猜谁是城堡的主人。小熊也不慌也不忙,分类再分类,找出城堡主人好轻松!最后大家一起玩,热热闹闹好开心!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教会小朋友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概念。通过分类的方法来“找出城堡的主人“教会小朋友复合分类的方法,将数学知识融进绘本故事书里,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一边读着精彩的故事书,一边学会一些数学知识。
本次活动中增加了一个二次分类板的介绍,让学生学习看标记把图形分类,事物有很多特性,但由于幼儿期的孩子只注意最显眼的那个,所以他们缺乏同时考虑几个属性的能力。所以刚开始时把最显著的特征:头上有角的和没角的作为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再逐渐把分类标准详细化。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分类标准一起展示出来,让孩子体验二次分类的过程。
小百科:怪物,指怪异的物类。语出《史记·大宛列传》:“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文化收藏界把凭主观臆造,不属于任何朝代,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所谓古董称为“怪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中探宝篇十九
1.认识磁铁,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以及磁化现象。
2.探索磁铁吸起非铁制品的多种方法。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1.长条形、马蹄形磁铁各一块;回形针、小铁片、铁钉、鞋扣、铁夹子等小型铁制品;积木、塑料插片等小型非铁制品;铁丝、毛线绳等辅助材料。
2.每组两个盘子。其中一个将铁制品和非铁制品混合放在一起。
1.认识磁铁,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
(1)出示磁铁,请幼儿说一说它的名字,有什么本领。
(2)请幼儿操作磁铁,看看磁铁能吸起盘子里哪些材料,重新把材料分成能吸和不能吸两个种类,分别放进两个盘子里。
(3)请幼儿用磁铁在活动室操作,看看磁铁还能吸起室内哪些物品。
小结:磁铁有磁性,可以吸住铁制品。
2.再次操作,请幼儿探索如何用磁铁吸住非铁制品。
(1)请幼儿想办法用磁铁把刚才吸不起来的东西重新吸起来,如用曲别针别住纸张,纸就能被附带吸起来。
(2)相互交流好的做法。
3.用磁铁吸铁钉,看谁吸的多,感受磁化现象。
(1)请幼儿比一比,用磁铁一个连一个吸住铁钉,看能吸住多少个,比一比谁吸的最多。
(2)用磁铁吸回形针,一个一个连续吸,看能吸住多少。
(3)用不同大小的磁铁试一试,看吸起来的铁钉和回形针的数量有没有变化。
4.请幼儿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看看会怎样,感知磁铁正负极相吸相斥的现象。
5.引导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84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