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能够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编写完美的教案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情特点。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一
2、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为什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通过学生操作实物,电脑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讨论、总结的过程获取新知。
多媒体课件,各种方法的纸条、聪明宝葫芦、水果蓝贴图等。
小棒,有关申奥情况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
师提问: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谁愿意说一说?
师谈话:你们想了解的问题可真多,别着急,我们慢慢来,先看第一个。(出示例2)。
学生1:北京在第一轮就以超过半数的优势胜出了;
学生2:我知道还有法国的巴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日本的大坂,加拿大的多伦多;
学生3:我知道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他要参加我国举办的奥运会;
学生4:当宣布是北京的时候,全国都沸腾了。
学生1:北京比巴黎多几票?
学生2: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几票?
学生3:北京比多伦多与巴黎的票数和多几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的知识。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知识。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那无比兴奋和成功的自豪感。
二、探求新知。
1.组织活动。
2.汇报成果。
3.比较评价。
4.随机练习。
(播放录音:亲爱的小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问题小精灵聪聪。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师提问:你会算吗?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借助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
师谈话:把你的好方法和你的合作小伙伴互相说一说,看谁说的又好又有道理。
(音乐声响起,讨论结束)。
师提问:同学们讨论的真激烈,谁愿意说说你的方法?(板书各种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请你再摆一次好吗?
师提问:通过观察摆小棒的过程,再看看刚才那位同学的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点题:像这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的算式称它为退位减法。退位时在十位上点一个点(课件同时出示小棒图和竖式的动态过程)。
师提问: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请说说理由。
说到列竖式,谁能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活动。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56。
-18。
—————。
38。
学生6:我是用小棒摆的。我是先摆5个整捆,6个单根,6根减8根不够减,拆开一个整捆(10根)16根减8根还剩8根,4捆减1捆是3捆,合起来是38根。
学生重复摆小棒的过程。
学生答:摆小棒中的拆开一捆,就是从竖式中向十位退一,和6合起来是16,16根减8根就是竖式中的16减8。
学生1:列竖式的方法,这样不容易出错;
学生2:我喜欢心算,这样快。
学生1:首先数位要对齐;
学生2: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学生3:退位后十位上的数字别忘了减一。
学生4:可以从十位减起。
学生练习、汇报,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学生方法各种各样,有的甚至连我也没有想到。就是摆小棒的方法也有好几种。
在同学们说方法的同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贴到黑板上,还有一些方法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只能临时画到黑板上。在众多方法中,摆小棒的方法是最一目了然的,通过学生演示学具,让其他同学看得真真切切。
这位同学把竖式的过程说的既详细,又说出了重难点之所在。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最后,这位同学提醒大家别忘了写横式的得数。他那小老师的专注,认真的神态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这个时候全班静悄悄的。80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进而甜甜地笑了。我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这时有的同学提出从十位减起的方法,我并没有否定他。而是让他们尝试着做一做,通过比较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不容易出错。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你们愿意选一份礼物送给最亲爱的老师吗?
(课件出示礼物图:一张精美的贺卡;一束美丽的鲜花;一篮丰富的水果;草珊瑚含片……)(每一个礼物上有一题)。
师:哪一组愿意打头炮?
(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
下一组选题,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7题。(动画效果:蝴蝶翩翩起舞。)。
师谈话:你们的精彩回答,都引得蝴蝶为你们舞动。(各组竞相选题得到送老师的节日礼物。)。
师提问:每一组都拿到一份精美的节日礼物,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评析: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教育于一体,三者相得益彰。]。
齐答:愿意。
齐答:有。
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
第一组顺利过关,得到礼物。
第二组抢先:选择了一篮丰富的水果,组员轮流答题。全班鼓掌。
第三组抢答:选择美丽的鲜花,希望老师像鲜花一样美丽。
组1:希望老师越来越漂亮;
组2:我们以后再也不惹老师生气了,要听老师的话;
组3:祝老师节日快乐;
组4:祝老师身体健康……。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伟大的,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安排了这个节日大派送的小游戏。一是巩固新知,二是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三是渗透尊重老师的思品教育。
有一组选草珊瑚含片,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真令我感动。他们说:“我们班人多,老师必须大声的说话。有时,我们还不听话,惹老师生气,把老师的嗓子都弄坏了,所以,送给老师这个,让她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孩子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呀!
四、本课小结。
师提问: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师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发现、讨论解决了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一如既往,继续努力!
学生2: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总评:纵观本节课有2个特点。
1、创设了民主气氛。
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畅所欲言的时空。在课始,教师的一句“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汇报算法时,“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练习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礼物,选择习题。宽松的环境,使得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2、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梁老师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56-18该怎样计算?”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在合作交流汇报方法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思路,教师再次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经历、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二
2.让学生经历自主独立的探索过程,初步培养对问题深入思考的意识。
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
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50根小棒(5捆),计数器(2人1个),课业本。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比赛。
生1:个位上0-6不够减。
生2:前面的是不退位的,后面是退位计算。(板书:退位)。
怎样计算这道减法算式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理解算理。引导同学分组摆学具,讨0根小棒中减去26根?
(5)反馈。
a.用小棒摆一摆。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从50根小棒里拿走26根的。
上台演示:先摆5捆小棒,表示50,(追问:从5捆小棒里拿去26根,没有单根怎么办?)。
当演示“拆开1捆时”,(追问:为什么要拆开1捆呢?)。
(拆开1捆是几根?)。
然后将5捆中的1捆拆散成10个1根,接着拿去2捆和6根,最后剩下2捆和4根,得数就是24。
和他一样的`同学举手,还可以怎样算?(演示课件)。
b.用计数器拨一拨。
先在十位上拨5个算珠,表示50。现在要减去26,(提问:个位上没有算珠,怎么办?)就拨去十位上一个算珠同时个位上拨上10个算珠。(提问:为什么十位上拨去1个算珠,个位上要拨上10个算珠?强调1个十是10个一。)现在就可以拨去十位上的2个算珠和个位上的6个算珠。剩下的算珠就表示50-26的得数,得数是多少?(24)。
和他一样的同学举手。
(演示课件)追问:比一比,这两种方法有什么是相同的?
c用竖式计算。
(1)谈话: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根据刚才的演示,我想,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当个位上0减6不够减怎么办?谁来说说。
(2)板书:演示竖式计算退位减的过程。
生:从十位上退1是10。
可以在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上一个小的“·”。(板书:·)你知道这个小点有什么用吗?
然后个位上10减6等于4,4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5退1是4,4再减去2,等于2,2写在十位上。最后的答案就是24(板书:24)。
集体轻声跟老师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3)这样,我们就通过竖式计算出了此题的得数是24,单位名称是~?口答。
学生独立完成。抽查两本并反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明确:
3)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想:
(l)写竖式要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减起?
(3)遇到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用竖式计算。“想想做做”第2题后四题。
(1)独立完成,反馈。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
3.解决问题p89第三题。
4、拓展。
45-1□=2□45-1□=3□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讲评。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三
课本p18---p19例2、例3。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3、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四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把握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二、新课。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口算:
2、计算:
二、新授。
(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个位上写2。
(2)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
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四、课后作业:第11题,写出竖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在学生清楚退位减法的'法则的基础上,能基本表达出笔算减。
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2、把两题写在黑板上,边写边让学生说:
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从哪位开始减,个位不够怎么办?
二、课堂练说。
1、刚才你是怎么计算的?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清楚,表达最完整?
2、你认为你的同桌说得很好,就你举手推荐他说。
3、课本练习三第一题。
4、练习三第二题。
三、课外作业。
第20页第8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应用题的结构,会根据条件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22页第10、13。
教学重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去商场买东西吗?买东西的学问可大了,今天看谁能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让学生抽一张钱,问:你想买什么东西?生选,再问:如果找回你38元,你知道他值多少钱吗?(学生列竖式)。
3、请学生上来表演,然后向大家提出问题。
4、谁能把它编成应用题?
5、谁来列式解决它?
6、做第十题,注意写单位和答。
小结:只要条件足够就能报导出问题,然后我们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来列式解答。
二、练习第十三题。
指导看图,这图告诉我们什么事?
给我们提了几个条件?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让他们把所需条件说清楚。
请你们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同桌说一说,把自己的问题配上条件编成一道应用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
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
教学重难点: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你知道的奥运会在哪个城市申办吗?
问:北京比其他城市多多少票?(或者:其他城市比北京少多。
少票?)。
2、让学生一边问一边列式。
如: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二、新课。
a、口算。
b、列竖式。
2、请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怎样把竖式写在算术本上?在黑板上示范。
3、学生四人小组互相提问,并列竖式解答问题。
学生展示。
三、练习。
课本19页的做一做,每一题。自己独立完成,请学生到黑板上做。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六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16~p。17例1,练习三第1~4题。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3,结合情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件,实物投影。
数位板,圆片。
一、情景引入。
1、出示第17页主题图[课件出示]。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大家互相说一说!(互相交流,感受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
3、抽取出问题:"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大家能解决吗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该怎样解答呢(引出算式:56—22)。
2、你能计算56—22吗试试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口算或列竖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56—22的。(重点讨论,交流笔算方法。)。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1)请口算的学生汇报。(边说教师边板书。)要引导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如:50—20=30,3—2=4,30+4=34。特别是要让他们明确口算时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笔算减法列竖式正确对位做好准备。
(2)请列竖式的学生汇报。试着列出竖式来。说一说怎么计算列竖式要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
板书:
(注意:结合学生汇报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小结:在笔算这样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时,也要象笔算加法一样,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并相减,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不管先算个位还是先算十位都可以,但老师建议大家先从个位算起。
3、做一做[课件出示]。
分小组进行计算比赛: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算法交流。
三、巩固运用。
1、做练习三第1题。教师注意指导个别学生会看小圆直观图。[用实物投影]。
2、独立完成练习三第2题。填在书上集体订正。[用实物投影]。
3、独立完成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用实物投影]。
四、全课小结(略)。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
五、学习检测。
完成《课堂作业本》。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七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掌握。
将例题制成的课件,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3—715—617—8。
78—845—3097—7。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
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当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师总结算法,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出了几种算法,真不错。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题,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订正时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看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
六、课堂小结。
1、小结计算方法。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八
2、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为什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通过学生操作实物,电脑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讨论、总结的过程获取新知。
多媒体课件,各种方法的纸条、聪明宝葫芦、水果蓝贴图等。
小棒,有关申奥情况的资料。
师提问: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谁愿意说一说?
师谈话:你们想了解的问题可真多,别着急,我们慢慢来,先看第一个。(出示例2)。
学生1:北京在第一轮就以超过半数的优势胜出了;
学生2:我知道还有法国的巴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日本的大坂,加拿大的多伦多;
学生3:我知道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他要参加我国举办的奥运会;
学生4:当宣布是北京的时候,全国都沸腾了。
学生1:北京比巴黎多几票?
学生2: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几票?
学生3:北京比多伦多与巴黎的票数和多几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的知识。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知识。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那无比兴奋和成功的自豪感。
1.组织活动。
2.汇报成果。
3.比较评价。
4.随机练习。
(播放录音:亲爱的小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问题小精灵聪聪。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师提问:你会算吗?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借助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
师谈话:把你的好方法和你的合作小伙伴互相说一说,看谁说的又好又有道理。
(音乐声响起,讨论结束)。
师提问:同学们讨论的真激烈,谁愿意说说你的方法?(板书各种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请你再摆一次好吗?
师提问:通过观察摆小棒的过程,再看看刚才那位同学的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点题:像这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的算式称它为退位减法。退位时在十位上点一个点(课件同时出示小棒图和竖式的动态过程)。
师提问: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请说说理由。
说到列竖式,谁能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活动。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56。
-18。
—————。
38。
学生6:我是用小棒摆的。我是先摆5个整捆,6个单根,6根减8根不够减,拆开一个整捆(10根)16根减8根还剩8根,4捆减1捆是3捆,合起来是38根。
学生重复摆小棒的过程。
学生答:摆小棒中的拆开一捆,就是从竖式中向十位退一,和6合起来是16,16根减8根就是竖式中的16减8。
学生1:列竖式的方法,这样不容易出错;
学生2:我喜欢心算,这样快。
学生1:首先数位要对齐;
学生2: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学生3:退位后十位上的数字别忘了减一。
学生4:可以从十位减起。
学生练习、汇报,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学生方法各种各样,有的甚至连我也没有想到。就是摆小棒的方法也有好几种。
在同学们说方法的同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贴到黑板上,还有一些方法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只能临时画到黑板上。在众多方法中,摆小棒的方法是最一目了然的,通过学生演示学具,让其他同学看得真真切切。
这位同学把竖式的过程说的既详细,又说出了重难点之所在。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最后,这位同学提醒大家别忘了写横式的得数。他那小老师的专注,认真的神态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这个时候全班静悄悄的。80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进而甜甜地笑了。我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这时有的同学提出从十位减起的方法,我并没有否定他。而是让他们尝试着做一做,通过比较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不容易出错。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你们愿意选一份礼物送给最亲爱的老师吗?
(课件出示礼物图:一张精美的贺卡;一束美丽的鲜花;一篮丰富的水果;草珊瑚含片……)(每一个礼物上有一题)。
师:哪一组愿意打头炮?
(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
下一组选题,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7题。(动画效果:蝴蝶翩翩起舞。)。
师谈话:你们的精彩回答,都引得蝴蝶为你们舞动。(各组竞相选题得到送老师的节日礼物。)。
师提问:每一组都拿到一份精美的节日礼物,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评析: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教育于一体,三者相得益彰。]。
齐答:愿意。
齐答:有。
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
第一组顺利过关,得到礼物。
第二组抢先:选择了一篮丰富的水果,组员轮流答题。全班鼓掌。
第三组抢答:选择美丽的鲜花,希望老师像鲜花一样美丽。
组1:希望老师越来越漂亮;
组2:我们以后再也不惹老师生气了,要听老师的话;
组3:祝老师节日快乐;
组4:祝老师身体健康……。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伟大的,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安排了这个节日大派送的小游戏。一是巩固新知,二是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三是渗透尊重老师的思品教育。
有一组选草珊瑚含片,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真令我感动。他们说:“我们班人多,老师必须大声的说话。有时,我们还不听话,惹老师生气,把老师的嗓子都弄坏了,所以,送给老师这个,让她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孩子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呀!
师提问: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师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发现、讨论解决了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一如既往,继续努力!
学生2: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总评:纵观本节课有2个特点。
1、创设了民主气氛。
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畅所欲言的时空。在课始,教师的一句“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汇报算法时,“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练习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礼物,选择习题。宽松的环境,使得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2、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九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学习过程:
教师出示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内容。
请学生说说图中有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事。
引导学生发现每班的人数和车辆的准乘人数。
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如果学生提不出乘车问题,教师就提问: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
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什么?
预计发生:
生1: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师:为什么?
生1:这两个班的人数合起来是66。
师:你是怎样算的?说说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算式。由于学生能口算,教师板书得数。
1、请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算的,
说时边摆小棒边讲。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谁会写竖式?
请学生写写看,师生对其写法进行评价。
2、教师教写,边讲解边板书:
先写“36”,在36的左下方写“+”,再写“30”,写30的时候要注意与36对齐数位,再写“――”。
计算时,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3、请学生自己写竖式,
指名写在投影片上,集体订正。其他学生同位互查。
4、讨论: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用投影出示题目,
指名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写在书上。
全班学生看投影片,集体订正。
然后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教师投影出示练习题:
35+2= 26+30= 45+20= 86+3=
请学生任意选两道题,用竖式计算。
同位检查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书写、计算正确的可以画一颗星。
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板书: 3 6
+ 3 0
6 6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
课本第94~95页。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运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
(一)准备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二)学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
出示动画:2万以内练习19第8题。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三)做中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nb。
sp;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58+25=83(元)。
25+72=97(元)。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一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做对我出的题目才可以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题(多媒体出示口算)。
20×3040×5070×20xx×20。
12×4013×7060×5080×40。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书店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点击课件,进入书城。)。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图意。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小红买故事书,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出问题。
师:要求: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列式:24×12)。
(2)提问:谁能帮小红算出应付的`钱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展示做题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做出评价。
5、总结并揭示知识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在帮小红计算的时候也学习了新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板书知识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生总结回答: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三、巩固提高。
1、师:同学们帮小红算好了价钱,她很高兴。为了感谢大家她给我们介绍了买一些好书,你喜欢买哪一种书?请就把价钱算出来吧:
(1)多媒体出示:
(学生可以小组内完成,小组长检查,选出最优秀的作业)。
(2)展示汇报,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师:同学们真聪明!可是粗心的小明还没买到书哦!这是怎么回事?(多媒体出示"改错题")。
四、拓展应用。
师:大家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书,开心吗?逛书城真开心,不但买到了好书,还可以抽奖。
(1)看图,介绍游戏规则。
(2)师生游戏。(得分最高者胜出)。
师:你们中上了大奖了吗?我们也回家吧,今天的逛书城活动到此结束。再见!
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表现怎么样?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二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思考的习惯、与同学合作学习的精神。
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
课前在黑板上贴一张课外读物目录、课件。
1、同学们,春天来了,小树林里到处显现春意盎然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的绿色行动走进小树林。(课件出现小树林)
2、啊,这里的空气真清新,这里的树木真繁茂。唉,随风飘来的塑料袋却破坏了这的美景,让我们把它们收集起来,还大自然一份和谐,好吗?(课件出现练习题) 只要你答对上面的问题,这个愿望就会立刻实现,快快行动吧。
3、咱们请这一组的同学来完成这项任务好吗?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前两道)
1、这么快大家就捡了4个塑料袋,让我们去看看其他小伙伴有什么收获。(看图)
2、从图中你获取了那些数学信息?(出示收集塑料袋的信息)
3、根据这一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你真会提问,把这个问题一起说说,我写下来好吗?)
4、怎样求“他俩一攻捡了多少个塑料袋?”
5、怎样列式?
6、25+7怎样算?先请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比比那组同学想得最快,开始。
7、这么多同学想好办法了,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8、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想法?
(1)这位同学用的是书的方法,可以,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9、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都得出了25+7=32,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说给同位听一听。
10、今后做题时,你们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1、除了塑料袋,同学们还见了那些垃圾?(出示剩下的信息图)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板书)
3、这两个问题有同桌分工合作完成。一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解答。完成后与你的同位交流一下你写得算式及你的算法。
2、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1、连线
今天我们的环保行动可这有成效,瞧,这就是我们的战利品,可这么多垃圾,我们该将它们装到那辆回收车上呢?我想着一定难不住你,赶快用直尺连一连将垃圾送到回收车上吧。 看你连得对不对。集体订正。
2、直接写得数
3、看图列式
(1) 你们的表现真令人刮目相看,大家可真称得上是环保小能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动物界中也有很多环保标兵,让我们们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2)你能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3) 指名提问,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江算是写到横线上。
(4) 还有不同的问题吗?(指名说)将算式写下来。
4、小结布置作业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三
(2)口算:
11x3=24x2=43x20=13x30=。
13x2=24x10=12x4=40x20=。
2、(课间出示教材情境图)星期天,小丽和妈妈去逛书店,她们看中了一套图书,你了解到这套图书的哪些信息?(看图回答)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由提问)要想求出“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算式?(板书算式:24x12)3、引导观察:24x12和以前学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2、展示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板书不同的算法)。
3、引导笔算:刚才同学们都是用口算的方法求出了24x12的结果。我们能不能像两位数乘一位数这样列竖式计算出结果来呢?(板书竖式)同学们看,老师在列竖式时注意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相同数位对齐)该怎样计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动脑想一想,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研究,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算法,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好。
4、展示交流:(请两个小组板演)有两个小组已经把他们的算法写到了黑板上,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引导板演的'学生讲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探究简便写法:
引导观察: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第二步积的书写方法不同,其他都一样。)。
2、看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是用竖式计算更清晰、方便。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到底应该怎样算呢?你能根据24x12的计算过程,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伙伴说一说,看谁说的最清楚。
3、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通常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计算时要注意,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1、喜羊羊给我们出了4道题目,请你任选一道,列竖式计算。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计算。
23x1333x3143x1211x25。
集体订正,请板演同学讲算理。
2、喜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进行了一次计算比赛,村长请你当评委,看看他们算算对了,谁算错了,错在哪。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四
教学片段。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生:“当然了”。
师:“你来说说”?
师:“说说理由”
本环节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五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生:“当然了”。
师:“你来说说”?
师:“说说理由”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火花的碰撞,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种计算方法呀。课达到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作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数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本环节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六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巧用教材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的导入犹如乐师弹琴时奏出的第一个音符,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本教案把教材提供的春风小学为学生午餐配备酸奶的情境和营养午餐食谱一起呈现出来,把要解决的问题“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融于营养午餐、合理膳食的教育之中,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具备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搭建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让他们把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最终“悟”出最佳的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
师:大家知道营养均衡是什么意思吗?
(课件呈现营养午餐)教师根据画面讲解营养午餐食谱,使学生体会到食物要合理搭配,并适时询问学生爱吃的蔬菜、水果,教育学生不挑食,按时进餐。
师:同学们,看完营养午餐的介绍,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生1:吃饭时不要挑食,要多吃新鲜的蔬菜。
生2:吃饭时不能贪玩,要细嚼慢咽。
……。
师:是啊,只有科学进食,营养搭配,身体才能健康。
2.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8×37)。
(3)鼓励学生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3.估算结果。
引导学生先根据算式估一估需要多少盒酸奶,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预设。
生:因为48≈50,37≈40,50×40=2000(盒),所以大约需要2000盒酸奶,准确的结果比2000盒少。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学习肯定来自内部需求,如果没有这个需求,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因此,上课伊始,先创设营养午餐这一情境吸引学生,然后从情境中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需求,让他们全身心地走进数学的`“门槛”。
1.用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试着算一算。
(1)小组讨论,试算48×37,交流在计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迁移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汇报笔算过程。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乘数,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要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即7乘48得336;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3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观察比较。
(课件出示教材46页例1中的竖式)。
师:今天我们学的例2与上节课学习的例1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要正确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问题,应注意在笔算过程中要记得加进上来的数。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屏幕上有些口算题,请你们试一试,先估一估,再把得数直接写在练习本上。
片1。
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十,再口算。
35+3245+1437+5526+29。
35+3849+1421+7844+17。
我们来核对下得数,你们都做对了吗?(出示答案)。
我们来观察第一组题,都是三十几加三十几,为什么有的得数是六十几,有的却是七十几呢?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的和,看是否需要进位。
在口算之前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在把口算的结果和估的结果核对一下,这样可以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片二出示多媒体教学,
谈话: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片三白菜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这样2个问题(出示2个问题)。
1、小客车比小轿车贵多少元?38—25=。
2、小火车比小轿车贵多少元?44—25=。
你会列式吗?请同学们把这二题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这二道算式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就用口算的方法来算得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题,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听一听别的同学有没有好的口算方法。为了让同学听的明白,说的时候,可以按照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说。
2、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片四。
方法一:个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来是13;
片53、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二题,
师:这里的几种算法和上面的几种算法类似,也是用拆数的方法口算的。
注意,运用第一种方法,需要把被减数拆成几十和十几,与减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分别相减再相加。
片六4、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比较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
5、讨论小结:
第一道算式是不退位减,第二道算式退位减。在口算时都可以用拆数的方法进行口算。
四、运用拓展。
片7“想想做做”第1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得数,并选择其中一组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我们核对一下得数,你们都做对了吗?
请看第一组算式,为什么都是57减30几,可是结果有的是二十几,有的是十几呢?一题是退位减,一题是不退位减。
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我们要比较被减数个位数字与减数的个位数字,看是否需要退位。
片8“想想做做”第5题。
请大家先估算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再进行口算,验证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
我们来核对一下结果,同学们,你们是怎样估计的呢?
我们来看看你们估计的是否准确,(出示答案)你算对了吗?
请大家根据答案进行核对。
片9“想想做做”第2题。
48-5=52-7=80-4=61-6=。
我们来核对一下答案吧(出示答案)你都做对了吗?
请看每组题目的三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在口算的时候有什么联系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同学们一定发现了,每组题目的被减数都是相同的,而减数的各位也是相同的,在口算的时候,用同样的被减数减几,减十几和减几十几,口算的方法是有联系的,可以根据第一题的结果去推算后两题的得数。
片10“想想做做”第4题。比一比,算一算。
在完成这道题目之前,先仔细观察每组题的特点。
我们发现,每组题的第一行都是十几减几,第二行都是一百几十减几十,第三行都是一千几百减几百,我们计算一百几十减几十,或一千几百减几百时,都可以先计算十几减几,再在差的末尾添上相应一个0或二个0,请同学们完成这组题目,直接填在书上。你填好了吗?我们来核对下答案,(出示答案)相信同学们一定都能算对。
一群小猴去摘桃子。你从图中了解那些数学信息呢?
辣椒老师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平均每个蓝里放多少个桃?
同学们,你们自己能解决这道题?把你的算式写在作业本上算一算。
核对一下:(出示答案)。
同学们,你们算对了吗?
片13五、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学到了很多口算的方法,其实这些口算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拆数。还有的时候可以根据题目的前后联系进行推算,所以同学们在口算的时候可以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算法。
片14六、作业。
1、做“想想做做”第6题。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八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实物投影。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两位数减法教案篇十九
1.使学生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乘法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的计算方法。
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
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支,学校买了3盒。
让学生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问题:
(1)3盒一共多少支?(2)2盒一共多少支?(3)学校一共买了多少支彩笔?
问:如果买了13盒,怎样列式?2413(出示例1)。
主动探索。
1.教学例1。
(1)讨论2413的算法。
(2)汇报交流。
(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
(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
2.练习。
(1)第7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反馈练习。
练习二第2题。
24。
13。
72......243的积24......2410的积(个位的零不写)。
31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9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