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特点编制的一种教学计划,它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内容。教案的作用是指导教师教学,并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我们需要为每堂课准备一个教案吗?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教案是教学的计划,它能够帮助教师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进行教学。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份指导书,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教案是教学的依据,它能够帮助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参考资料,它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编写教案时,要注意评价方法的设计和使用,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关心的教案篇一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培养学生养成坚持观察天气的好习惯。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一、认识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晋城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板书设计:
云
量
降水量。
风
温
度
很显然,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最感兴趣。并且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做了一些改动,把有教师介绍改为学生自己交流,把黑板作为他们交流的平台,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知道的天气符号,由全体同学做评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大家较快地认识天气符号。
关心的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体验生病小伙伴的感受。
2、学习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多样的方式向生病的小伙伴表达自己的关心。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白纸、蜡笔、皱纹纸、胶水和其他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1、师:这几天我们班谁没有来?他怎么了?(教师告诉幼儿xx生病了。)。
2、引导幼儿体验生病小伙伴的感受。
(1)以前你自己生病时是什么感觉?(不舒服、难受、想念老师和小朋友等。)。
)2)你生病时希望别人怎么样?(希望别人关心我,问候我,小朋友想我和我说话等。)。
(3)想一想,现在xx生病在家会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受生病小伙伴的心情,知道xx生病时会和自己生病时一样难受、想念小朋友,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
二、讨论如何关心生病的小伙伴。
1、师:你们想xx吗?我们怎样才能让他知道我们想他?
师:xx生病了,我们可以怎么关心他?可以为他做点什么?
2、请幼儿相互讨论交流,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指导。
3、小结: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好,xx一定会特别高兴的。
三、分组进行操作。
1、师:现在我们为xx小朋友制作小礼物,送给他希望xx小朋友能高兴并早点康复。
2、教师介绍各组的活动内容:录音、画画、做手工等,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3、教师终点指导幼儿明确小礼物是为生病的小伙伴制作的。
四、成果展示。
1、播放录好的录音。
2、请介绍自己制作的礼物,说一说是什么礼物,为什么做这个礼物。
五、教师总结。
xx收到我们给他的录音带、小礼物,一定会特别高兴。我们班的小朋友这样关心他,他的病一定会很快好起来。以后,不管是小伙伴,还是爸爸妈妈或别人生病时,我们都要这样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
关心的教案篇三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我来关心帮助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学研究表明:5岁是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技能协调发展的最佳时期,活动设计《我来关心、帮助你》正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幼儿。
去年夏天,当我们愉快地度过暑假时,长江流域却发生特大洪水。在抗洪抢险期间,解放军挺身而出,他们为了灾区人们,在抗洪第一线与洪水搏斗,舍生忘死,在后方的人们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献出一片爱心,这些事迹感人肺腑。而当今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很少能够体会到别人的辛苦与困难,形成自私、狭隘等不良的个性品质。为此我依据《规程》第二十一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设计此课题。
1.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抗洪精神。
2.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心,产生帮助他们的愿望。
录像一:洪水情景
录像二:解放军抗洪救灾的情景
录像三:人们捐款、捐物献爱心的场面。
培养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学会共同生活,做二十一世纪社会的主人。
难点: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抗洪精神,运用材料操作帮助灾区的人们。
1.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新课。
2.出示画面:美丽的家乡。
她的家乡在长江附近,有高高的楼房,漂亮的房子,小鸟快乐地在天上唱着歌,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可是,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事,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就请小江珊来告诉大家。
3.放录像一(配音:小朋友,我是小江珊,你们看,天又下雨了,我们这儿发了大水,大水真可怕。你们能想像出,我们美丽的家乡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提问:
1.小江珊的家乡发生了什么事情?
2.大水会将他们的家乡变成什么样子?
4.放录像二(配音: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大水淹了我们的房子、学校,许多人没有了家,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我们等呀,盼哪,希望有人来救我们。看,是解放军叔叔救了我,他们还救了许多爷爷、奶奶、阿姨、小朋友,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提问:
1.刚才你在电视里看到谁在帮助他们?
2.解放军叔叔是怎样帮助他们的?他们在堵决口、救人救东西时表现得怎么样?
3.鼓励幼儿用操作物品的方式学习解放军堵决口、救人、救物。教师指挥幼儿做到有序不乱,快,听命令。
4.启发
关心的教案篇四
2、学会短句“我送你xx”,“我给你xx”等语句。
1、药瓶、话筒、纱巾、茶杯、各种水果等。
2、布置小猫家的'场景。
小朋友去探望生病的小猫,引起幼儿与小猫交往的兴趣。
1、小朋友来到小猫的家,幼儿给小猫打招呼:小猫,你好!
2、小猫生病了,幼儿之间相互讨论该怎么办。
1、幼儿通过送药、食物等方式关心小猫。
在这过程中,加强对幼儿语言的训练,让幼儿学会“我送你xx”,“我给你xx”等语句。
2、教师提问幼儿。
小猫的朋友们也知道它生病了,它有哪些朋友呢?
它们会怎样关心它呢?
在游戏中,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用简单的语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并且知道了如何关心别人。
关心的教案篇五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教学反思:我们关心天气”除了书上的全国天气情况图,增加了从网络了解天气信息的内容,打开新浪的“天气”看当天全国天气情况图,打开qq上的天气标志,了解近三天当地的天气,及城市指数。贴近实际生活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全国的天气是不同的,天气不断地在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我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头脑风暴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关心的教案篇六
1、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被人关心的幸福和关心他人的快乐,并学习关爱有困难的人。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1、布置“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会。
2、礼物人手一份。
3、邀请福州市福利院部份孤儿参与活动。
教师讲述《大鲸在海边》的故事,
提问:
1、谁是愿意帮助大鲸的好朋友?它们都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2、小动物们帮助了大鲸心里怎么样?
3、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什么?
1、导幼儿参观“谁在关心我们”展览会,互相说说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
么做的?
2、集体讨论:是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么多人关心我。
们,我们心里觉得怎么样?
小结:被别人关心很幸福,关心别人也很快乐。
1、欢迎福利院小朋友来到我们中间,
2、采访福利院小朋友,了解他们的困难,让幼儿知道他们是需要关心的人。
4、为福利院小朋友,表演节目。最后在热闹的“邀请舞”中结束活动。
关心的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教育小朋友要关爱他人、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准备:
小斑马图片、故事《一个空瓶子》ppt、公益广告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件1)
二、观看课件(2),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关爱。
1、(放课件)提问:小斑马病了,都有哪些好朋友来看它了?
2、长颈鹿的礼物是用什么做的?它在送礼物时,还说了一句什么话?
3、大河马带来了什么礼物?它对小斑马说些什么?
4、小狮子为小斑马准备的礼物是什么?
5、小狮子的礼物真的是一个空瓶子吗?瓶子里装着什么?
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喜欢谁送给小斑马的礼物?(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小狮子的这份礼物最特殊,也最用心。它把小斑马想去地方的声音收集起来装进了瓶子里,也把自己的爱心装了进去,让小斑马感到了快乐,也感受到了朋友的关爱。
三、观看公益广告,了解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事情,提升幼儿生活经验。
1、 师:小朋友,小动物都知道关心同伴,你们也能做到,是吗?那怎样做才是关爱他人呢?先看看我们身边的大人们是怎么做的。(课件3)
(课件5)提问:下雨了,阿姨没伞,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课件6)提问;影片中的盲人老爷爷想听什么?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
小结:(课件7)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像影片中的小朋友那样,用自己能做到的方式去关爱家人,关爱身边的人,关爱身体有残疾的人.
四、发散: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小朋友都做过哪些关爱让人、帮助他人的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关爱他人,帮助他人都可以让人感到温暖,感到快乐,同时自己也快乐!
五、手语游戏《心在一起》(课件8)
师:小朋友,只要我们心在一起,世界就会充满爱。
游戏玩法: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做手语。音乐完后,幼儿在胸前**心状,跟老师学说: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
六、活动结束:(课件9)
师:小朋友,关爱别人,帮助别人,你们能做到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爱心,向幸福出发!
关心的教案篇八
学习用手语进行表达。
尝试运用手语表现歌曲内容。
一、请幼儿猜猜手语。
二、请个别幼儿试试用手语"讲话"其它幼儿猜一猜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与幼儿一起讨论用手语交流的作用。
三、在这世界生有一些小朋友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不能用嘴巴说话,但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难过的时候想把伤心的事情说出来,高兴的时候想把快乐和朋友分享,所以他们会用一种特殊的语言"手语"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
四、老师教幼儿学打手语,如"谢谢,你好吗,你高兴吗"等。幼儿相互间观看练习。
六、创编手语歌《好朋友》。
听歌曲《好朋友》,请幼儿讲讲听到了什么歌词,根据歌词创编手语表演手语歌《好朋友》。讨论该如何关心有残疾的幼儿。
残疾人的世界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世界,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每个人应有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尤为重要。在此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的动作让孩子有了聋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并一步引导孩子时残疾人产生同情和爱心,知道关心帮助残疾人,感受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较好,由于孩子经常缺乏对于老师的'问题体现想说而不敢说。
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调动孩子,应该帮助他人的责任意识。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会进一步发扬优势,改正不足不断的训练和积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心的教案篇九
学习反义词(中班)。
活动目标: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学习正确运用反义词。
渗透目标: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2、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活动重点: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活动难点:正确运用反义词。
活动准备:
1、实物:皮球(大小)棍(粗细)线绳(长短)纯净水瓶(冷热)书(厚薄)药瓶(轻重)面和石头(软硬)手绢(新旧)装木珠的饮料瓶(多少)。
2、图片:白天黑夜胖瘦上下睁眼闭眼笑哭。
活动过程:
一、通过实物引导幼儿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1、出示魔术盒引起幼儿兴趣。
2、通过魔术盒中的实物,幼儿观察发现其不同,并积极用语言表述。
皮球(大小)棍(粗细)线绳(长短)。
3、理解像这样大和小、长和短、粗和细意思相反的词就叫反义词。
二、学习用反义词说话i。
1、根据幼儿年龄不同,分组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实物。
皮球(大小)棍(粗细)线绳(长短)纯净水瓶(冷热)书(厚薄)药瓶(轻重)面和石头(软硬)手绢(新旧)装木珠的饮料瓶(多少)。
2、幼儿自主探索活动,幼儿通过看、摸、掂,自己发现藏在其中的反义词,并大胆积极的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一瓶水热一瓶水冷,一本书薄一本书厚。
三、连线游戏“找相反”。
1、出示大图片:白天黑夜胖瘦上下睁眼闭眼笑哭。
2、启发。
幼儿观察大图片,将意思相反的两个图用线连起来,并说出一对反义词。
四、师幼互动游戏“说相反”,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1、根据幼儿生活经验,教师出题,幼儿应对反义词。
如教师:我高。幼儿:我矮。
2、增加反义词的抽象度,拓展提升幼儿生活经验。
如:聪明-――傻瓜诚实――说谎胆小――勇敢。
延伸活动:幼儿与伙伴之间出题游戏,
关心的教案篇十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对每天的天气感兴趣。
2、知道晴天、雨天、阴天等天气,学习使用相应的图像来表示。
3、初步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天气状况。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晴天、雨天、阴天等天气,学习使用相应的图像来表示。
【活动难点】让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天气状况。
【教案准备】电视机、天气图像标志(阴、晴、雨),一张阴天的图片、油画棒、作画纸。
【教案流程】。
一、了解天气的变化,知道晴天,雨天,阴天,并会选用合适的图像表示。
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有太阳的是什么天气?”“老师这里有四个表示天气的标志,你觉得用哪个表示晴天比较合适?请你来帮我找一找晴天的标志。
“噢,原来晴天可以用太阳来表示。”
“那你还知道有什么天气?”(雨天,下雨。)那(雨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来帮我找一找表示雨天的标志。
“噢,原来雨天可以用雨点来表示。”
“噢,原来阴天可以用乌云来表示。”
教师小结:原来,当我们看到太阳就知道是××,看到雨点就知道是××,看到乌云就知道是××。(教师手拿标志,进行小结)。
2、游戏:学说“今天的天气是×天。”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老师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图像标志都藏起来了,当我拿出一个天气的图像标志时,请你们用一句好听的话“今天的天气是×天”来表示”。
教师先后出示天气图像标志,先请个别幼儿回答,然后再集体回答。当孩子没有说完整时,教师进行补充,要求孩子说完整。
二、当小小气象预报员,制作天气图像标志。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天气变化,有晴天,雨天,阴天,还有刮风、下雪等等,那你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每天的天气变化的?”
“对了,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等很多方法来知道每天的天气变化。”
2、“看,这是什么?(出示电视机)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记录天气,当一回气象预报员,预报天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提示幼儿可以看看外面的天气)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呢?(出示太阳的标志),对,晴天可以用太阳来表示。那就请小朋友在纸上把今天的天气记录下来吧!”
3、幼儿制作当天的天气图像标志。
4、师:“我们的气象预报员已经把今天的天气记录下来了,老师也把今天的天气给记录下来了,我也想当一回气象预报员,(教师示范预报天气并用上句子“今天的天气是×天”)现在,哪个气象预报员愿意为我们预报天气呢?”(用上句子“今天的天气是×天”)。
三、谈话: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预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宝贝,你们知道天气预报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吗?”“有了天气预报,我们就可以提早知道天气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了,冷了我们可以提早加衣服,热了我们可以适当的少穿衣服,要下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前带伞,带雨衣,雨鞋等。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今天晚上回家,小朋友们就去看看天气预报,明天回幼儿园和自己的好朋友们预报天气。”
更多和天气相关的幼儿园教案分享给读者们:
幼儿园数学创意教案小班:名称天气统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教案:天气预报。
春天天气真好歌词、简谱、伴奏。
科学_天气记录。
大班综合活动《多姿多彩的天气》。
生成主题活动“天气”的设计与实施。
大班综合主题活动_天气。
大班科常_天气预报。
关心的教案篇十一
目标:
1、在讲讲、议议、想想、玩玩中知道盲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积极地帮助盲人设计一些能够便于他们生活的用具。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已录制好的片段、画纸、蜡笔等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1、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
2、幼儿讲述,老师出示已收集好的资料和图片。
(二)观看录象、交流讨论。
1、在录象中你看到了谁?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观看录象片段一)。
2、盲人看不见一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请幼儿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鼓励幼儿把眼睛闭起来,试着往前走一走。)。
4、观看录象片段二,在这段录象中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5、王爷爷和胡奶奶怎么会看不见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读盲文、日常生活中的烧菜、洗衣服都要靠不断的练习、过马路时没有人提醒……)。
6、观看录象片段三:王爷爷和胡奶奶觉得现在外出时过马路和乘车子有很大的困难,请我们小朋友来帮王爷爷和胡奶奶想想办法,怎么样使他们在过马路和乘车子时又快又安全?(幼儿相互讨论)。
(三)操作延伸。
1、鼓励幼儿设计一些便于盲人的用具。
2、你觉得盲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教学反思:
关心的教案篇十二
听说幼升小要考20以内的加减法,感觉儿子对数不是很敏感,这几天有意去教一些数学方面的东西,发现很困难,自己也没那个耐心,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去说,于是去寻找了一些资料,比较实用,记录下来:
20以内的数的分成及加减法,是幼儿对数与量的基本认识。是幼儿园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如何教好“20以内的加法”呢?我在这里谈几点自己教女儿学习“20以内的加法”的心得。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
1、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
2、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
3、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
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
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
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
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
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
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是14,
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
2、个、十位相加减法:
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
1-0=1,那么15-2=13。
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
关心的教案篇十三
1、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被人关心的幸福和关心他人的快乐,并学习关爱有困难的人。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1、布置“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会。
2、礼物人手一份。
3、邀请福州市福利院部份孤儿参与活动。
教师讲述《大鲸在海边》的故事,
提问:
1、谁是愿意帮助大鲸的好朋友?它们都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2、小动物们帮助了大鲸心里怎么样?
3、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什么?
1、导幼儿参观“谁在关心我们”展览会,互相说说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
么做的?
2、集体讨论:是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么多人关心我
们,我们心里觉得怎么样?
小结:被别人关心很幸福,关心别人也很快乐。
1、欢迎福利院小朋友来到我们中间,
2、采访福利院小朋友,了解他们的困难,让幼儿知道他们是需要关心的人。
4、为福利院小朋友,表演节目。最后在热闹的“邀请舞”中结束活动。
关心的教案篇十四
1、在讲讲、议议、想想、玩玩中知道盲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积极地帮助盲人设计一些能够便于他们生活的`用具.
了解盲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激发他们愿意帮助他们的情感。
环境与材料:已录制好的片段、画纸、蜡笔等。
导入引起兴趣――观看录象、交流讨论――操作延伸。
(一)导入引起兴趣。
1、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
2、幼儿讲述,老师出示已收集好的资料和图片.
(二)观看录象、交流讨论。
1、在录象中你看到了谁?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观看录象片段一)。
2、盲人看不见一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请幼儿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鼓励幼儿把眼睛闭起来,试着往前走一走.)。
4、观看录象片段二,在这段录象中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5、王爷爷和胡奶奶怎么会看不见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读盲文、日常生活中的烧菜、洗衣服都要靠不断的练习、过马路时没有人提醒……)。
6、观看录象片段三:王爷爷和胡奶奶觉得现在外出时过马路和乘车子有很大的困难,请我们小朋友来帮王爷爷和胡奶奶想想办法,怎么样使他们在过马路和乘车子时又快又安全?(幼儿相互讨论)。
(三)操作延伸。
1、鼓励幼儿设计一些便于盲人的用具.
2、你觉得盲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关心的教案篇十五
能发现别人明显高兴与不高兴的表情,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给予他人关心和帮助。
1、通过情景创设,让幼儿感受关心小动物帮助小动物后的愉悦。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格,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熊头饰,玩具若干,日用品:图片一幅,木偶青蛙一只。
(一)师生谈话,引起幼儿对小熊的认识。
“小熊哥哥为什么那么开心呢?”(乐意帮助别人,做了好事。)。
(二)情景表演,幼儿感受情景中人物的心情。
1、小青蛙边哭边走出来师:“小青蛙,你怎么啦?”
(森林里发大水,我的家没有了,我现在又冷又饿……)。
师:“你别着急,我会帮助你的。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青蛙呢?”(给它东西吃,帮它造房子,把它带回家……)。
2、(吃过东西以后)现在你觉得怎样?为什么还不高兴呀?(我的小伙伴还在森林里伤心呢!)。
(三)出示图片,体验小动物的心情。
师:“唉呀!小动物们怎么啦?”
(小猫被树压着,小鸡掉在水里,小猪的房子倒了……)。
师:“快来帮帮他们,救出小动物。”
(四)幼儿操作,亲临体验关心帮助小动物。
(把小猫从树下救出来,把小鸡从水里救上来,帮小猪造房子……)。
(五)交流自己帮助别人得体验。
(六)舞蹈《找朋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跳歌舞吧”。
关心的教案篇十六
1、在讲讲、议议、想想、玩玩中知道盲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积极地帮助盲人设计一些能够便于他们生活的用具.
准备:已录制好的片段、画纸、蜡笔等过程:
1、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
2、幼儿讲述,老师出示已收集好的资料和图片.
1、在录象中你看到了谁?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观看录象片段一)。
2、盲人看不见一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请幼儿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鼓励幼儿把眼睛闭起来,试着往前走一走.)。
4、观看录象片段二,在这段录象中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5、王爷爷和胡奶奶怎么会看不见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读盲文、日常生活中的烧菜、洗衣服都要靠不断的练习、过马路时没有人提醒……)。
6、观看录象片段三:王爷爷和胡奶奶觉得现在外出时过马路和乘车子有很大的困难,请我们小朋友来帮王爷爷和胡奶奶想想办法,怎么样使他们在过马路和乘车子时又快又安全?(幼儿相互讨论)。
1、鼓励幼儿设计一些便于盲人的用具.
2、你觉得盲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关心的教案篇十七
一、幼儿听两段音乐高兴和悲伤的。
听曲子“赶花会”。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高兴、快乐。
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告诉老师听的感觉怎样?
听曲子“北风吹,扎红头绳”。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伤心、难过。
教师小结:“伤心、高兴都是人的情绪,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表情脸谱。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绪,并学一学。”
幼儿学完后,个别提问:说出你什么时候兴奋?什么时候高兴?……。
二、游戏:玩色子。
1、请小朋友上来扔色子,色子扔到一处情绪时,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也这种表情,并说说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这种情绪。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据指到的情绪,做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三、讨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1、你喜欢哪一种情绪,哪些情绪你不喜欢?
2、如果你生气、害怕、难过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个好心情?
3、教师小结。
每个人遇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人的身体健康的。当我们生气难过的时候,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或找别人谈谈自己的心情、感受,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我们小朋友快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小朋友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老师希望我们大2班的小朋友能够天天高高兴、快快乐乐。
四、游戏:玩情绪温度计。
师:小朋友发热的时候你怎样才能知道你发烧多少度?体温计。
我们又怎样知道今天天气多少度呢,用什么来测量?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情绪温度计,请小朋友自己玩一玩。在10度以下是悲伤的情绪,在10-30度之间是高兴的情绪,在30-50度之间是兴奋的情绪。你玩到什么情绪,你就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是这种情绪。
小朋友自己玩,教师个别询问。
玩后提问:你最喜欢什么情绪?
五、舞蹈:娃哈哈。
活动延伸:绘画活动《有趣的表情》。
启发幼儿画出自己常有的几种表情,或者画自己喜欢的表情,鼓励幼儿边画边与同伴交流自己当时的心情。
关心的教案篇十八
除了家和幼儿园以外,社区是幼儿园生命历程中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他们学会与人交往的环境,也是孩子们游戏和认识事物的小小世界。在以往的社区活动中,发现我班的孩子在与人交往能力方面较差,不敢大胆地与人交流沟通,为此,通过敬老院这一社区设计一系列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力,同时让孩子从小懂得尊敬老人的美德。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敬老院是专门为老人而设置的居住地方。
2、了解敬老院里面的环境、设施设备以及一些工作人员的情况。
3、初步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参观的地点并确定参观的路线。
2、与敬老院做好事前的联系工作。
3、园车。
活动过程:
一、提出参观的要求。
请幼儿参观时不要大声说话,仔细看看敬老院里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二、幼儿参观敬老院。
1、到了敬老院里面,提醒幼儿与工作人员及老人打招呼。
2、引导幼儿观察里面的设施与一般家庭有什么不同,老人们都在干什么,里面的工作人员是干些什么的。观察四周的环境是怎样的.,有些什么康体娱乐的设施。
三、参观结束,告别敬老院的老人与工作人员,组织幼儿返园。
活动评价:
通过这次的参观活动,很多孩子从不认识敬老院是什么到现在懂得敬老院是社会专门为一些没人照顾与孤寡老人设置的的一个社区场所,对敬老院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有些孩子还提出下次要送礼物给人公公婆婆。但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能力仍然较差,不敢大胆与人沟通,而且比较害羞。
活动目标:
1、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现自己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体验社区居民间的互助关系。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孩子大胆与他人交流沟通,从小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力。
3、培养幼儿在陌生人面前大胆的表演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磁带《好娃娃》、《我高兴我就…》、《快来拍拍》、《拉个圆圈走走》。
2、歌表演:《好娃娃》、《快来拍拍》、《我高兴我就…》。
3、每人自带小礼物及幼儿园准备的礼物。
4、园车及手提无线音响。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敬老院里的环境设施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二、组织幼儿与公公婆婆一起游戏。
歌表演:《好娃娃》、《快来拍拍》、《我高兴我就…》。
游戏:《拉个圆圈走走》、《接小球》、《送温暖》。
三、组织幼儿与公公婆婆说说贴心话。
全体幼儿分成六小组,各组寻找仅仅公婆婆聊天。
在聊天的过程中,老师巡回观察幼儿与老人交谈的情况并引导孩子主动寻找话题,如:您今年多大?您最爱吃什么?您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您最难忘的事是什么?等等。
对表现好的幼儿即时给予鼓励,对不敢大胆交谈的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
提醒幼儿在交谈过程中要注意礼貌,懂得安静倾听别人说话,知道在别人说话时东张西望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
四、谈话结束后请幼儿给公公婆婆送上自己带来的小礼物以表达对老人家的尊敬与爱戴。
五、活动结束,告别敬老院的公公婆婆与工作人员,组织幼儿返园。
活动评价:
能积极参与该次活动,在与老人一同游戏环节中表现比较活跃、大胆。部分幼儿还主动邀请老人一同游戏。但这次活动中,发现幼儿主动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差,不敢大胆地与他人交谈。
活动目标:
1、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让幼儿在社区生活中感到心情愉快,有自信心。
2、能努力做好力所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过程。
2、支持、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进行大胆创造未来的敬老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8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