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7:38:08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精选16篇)
时间:2023-12-06 17:38:08     小编:QJ墨客

教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激励。编写教案要注意教学环节的紧密衔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参考。这些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具使用等详细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相信对你的教案编写会有所帮助。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一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挂图、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二

【转自】www.jh/【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2、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内容。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二、初读感知1、大声朗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三

小时候,家里最让我着迷的是那台老旧的电话机。我发现在这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爸爸可以从她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

有一天,我听到妈妈叫她的名字:“问讯处。”我记住了妈妈拨的号码:105。

我终于和“问讯处”说话了。那天,我一个人在家。我乘机偷偷从爸爸的工具箱里找出一把锤子,兴高采烈地拿着它到处乱敲,一不小心敲到了自己的手指上,受伤的手指很快肿了起来。

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飞快地跑上楼,拿起电话筒,拨了“105”,对里面说:“问讯处?”

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她是个有温柔嗓音的女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

“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然后她让我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我照着做,手指立刻不疼了。我想这一定是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在用她的魔法帮助我。

从那以后,我经常偷偷地和这个小精灵聊天。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我告诉她我叫汤米,我也知道了她的真名:苏珊。“问讯处”是召唤好的密语。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说说什么是倾听?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认读词语:苏珊、水槽。

交流。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一)苏珊,一个普通的接线员,我还没见过她的时候,我已经把她当作(学生接读——我的第二个母亲)。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主要的(描写言行的)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谈感受。

1、我的手指被锤子敲了肿了,苏珊告诉我用冰块压在手指上止痛,我照着做果然不痛了。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细心)。

出示句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为什么放声大哭?除了手指的痛,还有什么原因?这是一个怎样的接线员?(温柔)齐读。

在我的哭声中,细心的她听出了恐惧、孤单、无助,用悦耳的声音指导我自救,获得了我的信任。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什么问题?你看来这是一些怎样的问题?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耐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和苏珊的感情与日俱增。

个别读,齐读。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乐观)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男女生赛读)。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二)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同学,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齐读:读出苏珊的心声。

四、课文在描写苏珊这一位人物时,主要运用怎样的方法?(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五、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让我们用一首《爱的奉献》结束这一堂课。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五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潮湿的心;。

真情是一股温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

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

解题: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题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听。下面我们就紧紧围绕课文题目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感知。

三、研读感悟。

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老师很好奇苏珊到底为我做了些什么事让我把从未谋面的她当做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请再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1、砸伤手,向苏珊寻求帮助。2、和苏珊聊天。3、金丝雀死了,找苏珊安慰。)。

(二)、好,下面我们就首先来看看一看我和苏珊的初次相识:同学们快速的找一找课文的哪几自然段讲我和苏珊的初次相识?(3-6)1、我和苏珊是在哪里相识的?(问讯处)我以为她是——住在电话机里住着的小精灵。2、我和苏珊的'初次相识发生在什么情况下?(我独自一人在家时不小心砸伤了手指)3、我为何想到向问讯处寻求帮助?(因为我看见爸爸可以从他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4、那我找到小精灵了吗?(找到了)你是如何知道的?当我终于找到了小精灵,听见了她温柔的嗓音,我有何表现?(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我为何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因为手指受伤了很痛,另一方面我感觉在孤独无助中找到了希望幸福地哭了)5、找到了电话里住着的小精灵——苏珊,她帮助我了吗?(帮了)用自己的话说说她是怎样帮助我的?请用上“先在然后这样的词、(先让我打开冰箱找到冰箱里的冰块,再让我把冰块倒进水槽里,最后让我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我照着做了之后感觉如何?(手指立刻不疼了)我以为——是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在用她的魔法帮助我。

(三)、我和苏珊的初次相识,令我对住在电话里的小精灵有了深深的依赖,我经常和她偷偷地——聊天。

1、请同学们快速的找一找课文的哪几自然段讲我和苏珊经常聊天,就连金丝雀死了,找苏珊安慰?(3-6)。

2、我和苏珊聊天时都会问些什么?(怎样计算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样拼写等等)。

3、对于我不断的提问,苏珊是怎样做的?(小精灵总是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的向我解释。)苏珊面对“我”一个个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的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的交流中,两人的心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

4、有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难过。有多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5、这时候我想到了谁?于是我就问她——“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苏珊?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突然一动不动了呢?”作者真不知道小鸟死了吗?(不是,作者是不愿意小鸟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会活过来。)。

6、对于小鸟的突然死去苏珊是怎样说的?(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7、是呀,小鸟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呀!对于小鸟的死去苏珊采用了一种更美好的说法。苏珊为何没有直接告诉我小鸟死了,而要说小鸟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了?(因为苏珊不想我太难过了,不想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

8、通过“我”与苏珊的交谈中,你觉得苏珊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乐观。

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我为何会觉得苏珊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因为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给予安慰。)。

(四)、回忆交往过程,怀念苏珊。

四、小结课文,升华感情。

苏珊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作为问询处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不光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对于文中这个可爱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去倾听,更用心去和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课题“用心灵去倾听”不仅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评价,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能用心灵去倾听,用心去和别人交流,相信在你付出真心时,也能得到别人的真心。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六

1、“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用圈圈出来。2、交流词语,师板书。小时候有一天那天从那以后一天长大以后终于有一天过了一段时间4、用心读一读这些词语或短语,你发现了什么?(交往时间长、交往次数多)5、我们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交往的呢?抓住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跳读课文,想想那几件事情是详细写,那几件事情是简单写的?小结:为什么有的详写有的略写呢?详写的事情应该是作者印象深刻的事。可见,我们写文章也要做到有详有略。试试用上这些词语,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6、如果用上一些连接词说交往过程会更加顺畅。如先,再,然后,接着,最后教师小结:抓住详写的事情和连接词能帮助我们更加完整更加简洁地说主要内容。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七

1.本文是略读文,文章略长却语言平白。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倾听”这个主题话题引入。尽可能快地切入主题,让学生在速读中去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问“汤米与苏珊素未谋面,而汤米却称之为第二母亲,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将学生带入品味人物的环节。

2.在品味人物时,主要抓住“第二母亲”来做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去感悟句子中透露的慈母般关爱。并以这些句子为抓手,通过朗读,谈体会来达到认识苏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发现对苏珊那种关爱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的品质体会得越深,对后文体会“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越有帮助。因为解决“为何汤米对苏珊有如此高评价”这个问题后,随即引入“苏珊是如何看待与汤米之间的交往的?”这个问题。其实,学生很容易就可以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来回答。可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对这个道理理解得透彻。所以说能够深入地去品味第一个问题,并由之转向“苏珊用心去倾听的根本原因在于--------她从中获得的快乐与幸福”。那么对于理解那个深刻的道理就容易些了。

由于总是在略读课上无法对文章来一个准确的授课内容的把握,导致这些部分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机会还是不够的。因而学生在品读的时候也是触及皮毛,自然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这个道理”这个难点攻关不佳了。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将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珍视学生的感受、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思考,走进文本,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朋友》,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一)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二)读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都倾听了哪些话?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一)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

(二)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针对揭题时的问题回答,解决简单的问题,了解“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

三、研读课文,感悟交流。

(一)再细细读课文,文中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

(二)小组交流让你感动的地方。

(三)集体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

预设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探讨“我”为什么“放声大哭”?

预设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1)抓住“总是”、“一遍又一遍”理解苏珊就像一位母亲一样。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

(2)说话练习,情景再现。

(3)反复诵读,感受苏珊对我的关爱。

预设3: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1)理解苏珊都想了什么?为什么说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不是欺骗我吗?

(2)出示苏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3)想象: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4)交流练笔。

预设4:但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

(1)“谋面”的意思是什么?

(2)理解“如同我第二个母亲”,学生交流谈感受。

(3)接线员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4)感情齐读句子。

预设5:“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然后她让我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

转诉苏珊叫我拿冰块,怎样敷伤口的情景。感情朗读。

预设6:电话里传来了我熟悉的声音,我说:“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抓住“沉默了一会儿”理解并朗读。

(四)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师小结: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四、拓展阅读,升华感情。

(一)拓展阅读。

苏珊虽然永远地走了,但是她不论何时何地,都会将“歌唱”进行到底。正如卢梭说的:

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如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出示,齐读)。

(二)写话诉情。

是呀,“帮助别人就是自己享受幸福”!学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请用一句话把你此时的感受写下来。(播放歌曲《朋友》)。

五、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一)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二)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六、课外作业。

(一)利用双休日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并就感兴趣的内容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二)了解声讯台,在家长帮助下辨别良莠,正确利用现代化信息渠道。

板书设计:

真情帮助。

苏珊——————————“我”

享受幸福。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九

《用心灵去倾听》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紧扣“倾听”一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及师生、生生演一演的方法感受他们之间的.故事。并让学生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品味苏珊对“我”那母亲关爱。进而理解“我”心中的苏珊像母亲,苏珊心中的我似儿子。苏珊是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十

《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请。

在教学本课时,让每个学生明白倾听的魅力之后,我进行了总结,对学生进行了谈话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需要倾听,多倾听别人的话,而在这些话中,你能听到别人的伤心,别人的高兴,甚至你在这些话中能悟出道理。这样,你会少走一些歪路。同学们当你们在浪费食物的时候,请倾听那些没有填饱肚子的孩子的心声;当你们在浪费水资源的时候;请你们用心灵去倾听那些没有水的国家的呼救声;当你们在上课吵闹的时候,请倾听那些没有书可以读的孩子的声音;当你们误入歧途的时候,请想一想老师和父母对你的谆谆教诲;我们更要倾听那“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唠叨,也许你会觉得很烦人,但是这烦人的话却对你有所帮助。同学们,当你失败沮丧的时候,请你去倾听一下那个成功者对摔倒了又爬起来的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吧!

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了解倾听的含义。同学们,倾听是很重要的,当别人向你倾诉烦恼时,尽管你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是你的倾听却能使他变得开心,让他把不愉快的事情给说出来,能让他心理开心一点。当同学在发言时,请安静地听他们说的`话,这虽然不是一句名言,一句教育你的话,但这却能够帮助解决问题。同学们,其实倾听不只是耳朵在听,心灵也要倾听,这样,才明白真正的含义。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十一

人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三组第12课《用心灵倾听》是一篇阅读课文,本文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周皓翻译后我国的《参考消息》刊登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为了凸显“主题单元整体建构”的思想,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流程,教学效果比较好。

首先师生共同回忆这个单元的主题——心灵之歌、真情永驻……,然后一道重温这个单元课文的感动之旅:《穷人》传递的是邻里之间无私的互助,感染我们的是“近邻用远亲”的朴素情感;《别饿坏了那匹马》和《唯一的听众》都与“谎言”有关,但这“谎言”都是美丽而温暖的,因为都是主人公纺织善意的谎言,为的是帮助别人。前者是一个残疾青年用“无中生有的马”诚心地帮助了“爱读书的我”的愿望,后者“大智若愚”的老音乐教授装聋作哑真心帮助几乎失掉自信的“我”坚持练习拉小提琴,最后获得成功。受感动的不只是文中的“我”,更有我们这些用心阅读的读者们,因为人与人之间圣洁的真情互助,才让我们的感动之旅终身难忘。

板书:

邻里互助

近邻胜远亲

无中生有

助我读书

真情

善意谎言

大智若愚

助我拉琴

温暖世道

素昧平生

胜似母亲

六年级上学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加强学生速读的训练,通过一次次速读实践,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比较实用的速读能力。

读后交流收获——有问必答:围绕课题,谁(苏珊)用心灵倾听什么(汤米的心声),她们二个人是什么关系?n1,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一个是问讯处的工作人员,一个打电话105问讯处求助;n2,陌生人关系。我们从未谋面。n3,朋友关系,经常在“问讯处”聊天,无话不谈;n4母子关系。我把她当作是我的第二个母亲。追问:“我为什么会把素昧平生的苏珊视为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呢?”请同学们静下以来,细致地读一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板书:

苏珊

排忧解难

“我”

寻求帮助

问讯处

课堂之上给足学生时间,静静地默读课文,让目光反复在字里行间穿行,让感动充盈学生心田。组织交流感受。

1.苏珊用心灵倾听“我“小时候的.故事,热情而耐心地及时给予”我“帮助。

初次相识是因为我的一次淘气,不小心用铁锤砸伤了手指,剧烈的疼痛使我想到了“问讯处”,播打了105之后,一个温柔的女声让我如同见到了慈爱的母亲,于是号啕失声,哭诉自己的疼痛,按照“母亲“的方法果然用”冰敷止痛“,我从心里感激这位”母亲“,全班呼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自此之后“我”和苏珊被一根电话线紧紧连在了一起,我们经常在“问讯处”聊天,我向她请教问题,她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

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掉了,男女生角色朗读“我”和苏珊的对话,以读加深体会“我”失去爱鸟的痛苦和苏珊智慧的安慰。要朗读好,必须走进主人公的内心去,体会金丝雀突然死去给这个孩子带来的心灵伤痛——比锤子砸伤手指还疼(引导学生体会这次不单单是身体的疼痛,是小孩子心灵受到了重重的一击。同时还要感受这里作者用前后响应的方法来说明痛苦不堪的程度);“我”一直在追问“为什么”——小小的“我”对死亡特别恐惧,此时特别需要大人的指点与抚慰。把“我”的痛苦挖掘透了,感情自然就可以“形于声”了,朗读起来味道也就足了。而苏珊能够用“它到另一个世界歌唱了”这样智慧无比的回答巧妙地化解了我极度的伤心痛苦,给予了我雪中送炭的安慰,“我”的感激之情无法形容。我只能从心里这样说,学生再次呼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在如此动情地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再现文本中的情境——我与苏珊关于金丝雀死亡的电话对话,升华情感。

2.苏珊用心灵倾听“我”长大的故事,一如既往地给予“我”热情地鼓励。

长大后我出差回故乡,念念不忘曾经给予“我”许多帮助的“忘年交”——苏珊,出人意料的是苏珊竟然也同样没有忘记我这个“小朋友”,我们又在电话里开怀大笑,互致谢意,并且约好见面。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十二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十三

对于这篇文章,我主要采用抓住重点句:“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这句话来组织教学的。先引导学生,理解为何“我”会把从未谋面的苏珊视做我生命中的第二位母亲,由此引出了“我”遇到困难为何会想到向“问讯处”求助,以及“我”和苏珊从相识到交往的全过程,体会“我”对苏珊的感情的逐步升华。接着,由我视苏珊为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引出苏珊是如何看待我们之间的交往。进而感受到他们如同母子般的情谊。体会作者对苏珊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善良的苏珊为了让“我”不再难过而告诉“我”:她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最后由苏珊与“我”的情意联系到实际生活,明白一个道理:用心灵去倾听,用心去和别人交流,你付出真心时,也能得到别人的真心。本节课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这节课教学任务。

通过这节课我也看出了自己的诸多不足:板书不够规范、完整,以后还得加强练字,提高自己板书的信心。时间分配欠合理,有很多话重复了几遍,致使前半部分用时过长,导致后程略显仓促,这说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对学情了解不够透彻,以后还得多注意。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十四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用心灵去倾听》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用心灵去倾听》:这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也很感人,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问讯处的接听员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这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这样做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好处?由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主要紧扣一点:我把苏珊当作自己的母亲,苏珊具有母亲般的爱心。让学生发散,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她就像母亲一样在关心我、爱我。从而提升到,苏珊是在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有时会有惊喜。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悦耳、耐心、沉默”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在自主、探究的研读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领、感悟,了解苏珊对我的关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关爱他人的精神,懂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在享受幸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审题。

1、示题:倾听:什么意思?

2、看来课题你想问些什么?或者你有哪些疑惑?

二、初读课文,确立探究问题。

1、简单说说你理解的一些问题的答案。

2、提一提新的问题,板示:

3、进行归纳:(1)问题集中的重点所在(2)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

三、研读课文,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探究。

1、按照问题,自己进行探究讨论: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研究。

2、自己选择性回答。

3、抓住下列语言文字:

(1)我发现在这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2)小精灵总是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3)苏珊想了想,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4)长大以后,我离开家乡,也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

(5)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的第二个母亲的人。

(6)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7)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8)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感悟苏珊和我的那份互相依恋的母子情深。

2、感悟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和帮助别人后的愉悦。

板书。

帮助。

苏珊---------“我”

享受。

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十六

一、质疑解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故事。(幻灯1)。

1、揭题:用心灵去倾听。师: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板书,你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2、通过审题,你提出一些问题吗?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真好。“学贵有疑”,你课前预习时,是不是也带着问题去阅读呢?对,我们要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好习惯。

二、初读课文,确立探究的问题。

2.介绍问讯处(1)师:当时苏珊在哪里工作?【生:问讯处】(2)介绍问讯处。师:什么是问讯处?生答。

三、研读课文,探究问题:确立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文中有这样两句话。(幻灯出示3)。

2.针对两句话的内容确立自主探究内容。(幻灯4)。

四、学生合作、探究、互助学习。

五、分版块汇报学习成果我会读,我会品。

1、师:苏珊为儿时的我做的“一切”指哪些?(幻灯5)。

的哭,(伤痛带来的痛苦)。

更是。

的哭。(在孤独中找到希望幸福的哭。)句子二:“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然后她让我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幻灯7)(“我”转述苏珊叫我怎样拿冰块,怎样敷伤口的?体现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句子三: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幻灯8)师:怎样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声音悦耳,不生气不着急,不厌其烦解释。(抓住“总是”、“耐心”、“一遍遍”等词语,通过情景的再现,反复诵读感受苏珊对我的关爱)。

师: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有耐心、有爱心、温柔、细心、慈祥句子四:苏珊想了想,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幻灯9)。

生:没有。师: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生:苏珊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

师:谁再来读一读“我”说的话。(指一生读)师:你们用心听,听出了什么?生:我听出来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了一会儿还能活过来。生:我听出来了,作者对死充满了害怕。

生:我听出了作者伤心到了极点。师:你们都有一颗会倾听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生:听出来了。师:是的。她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听出来后,苏珊都想了什么?生:怎么样让“我”不伤心。师: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生:因为我希望金丝雀活过来,她怕让我幼小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师:这说明了什么?生:她很有爱心,不想让“我”太伤心。师:“她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这种心态说明了什么?”生:有智慧、乐观。师:是的,善意的谎言,体现对儿童的关爱。苏珊说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了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智慧、善良、乐观由此可见。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生分角色扮演读)师: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生:作者不伤心了,我是从课文11段中知道的。

师:这时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有智慧、有同情心、善良、乐观小结:“我”快乐着、幸福着,因为有了像苏珊这样未曾谋面的慈祥、善良的母亲在我成长的路途中为我排忧解难;苏珊快乐着、幸福着,因为“我”这样调皮的小鬼让她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一切都是用心灵去倾听的结果以至于都感到生命的美好。板书:生命的美好。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汤米,你想不想认识苏珊和她见面。

句子五: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幻灯10)。

师:“谋面”是什么意思?“未谋面”又是什么意思。师:作者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说明了什么?生:可以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练笔:(幻灯11)。

句子六:电话里传来了我熟悉的声音,我说:“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幻灯12)。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幽默、诙谐,虽然年龄大了仍富有童趣。拥有一颗童心的人是最美的人。

板书:帮助别人就是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六、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使文章层次分明。(幻灯13)你可以找出来吗?

1、第14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7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

2、第15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5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

3、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10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

掌握了这种行文的手法,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完整,使文章条理清楚,思路更加明确。

七、拓展阅读,升华感情。

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苏珊仍坚守在“问讯处”,想倾听我的诉说,想让“我”倾听她最后的告白。苏珊永远地走了,假如你就是汤米,你会对去世的的苏珊说些什么?(幻灯14)。

师:当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你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什么?——“帮助别人就是自己享受幸福”这一道理。

师: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2112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