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6:31:15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大全(19篇)
时间:2023-12-06 16:31:15     小编:飞雪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在写总结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正面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增加总结的详实性和可信度。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总结的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一

发散思维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需从培养发散思维抓起。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索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我就这个课题作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发散思维氛围,激发发散思维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小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精彩、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时,就利用了小学生喜欢接触大自然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同学们,我们学习《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已经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桥,枝叶繁茂的树林,清凉的山泉,还有飞流的瀑布……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访问草地里的小虫子,你们喜欢吗?”同学们格外兴奋地说“喜欢!”。“在访问之前老师有三个要求:第一,同学们要与小虫子玩。第二,要和小虫子交流,记住小虫子对你说的话。第三,把小虫子说的话告诉老师或者同学。”同学们明确要求后出发了。大家来到草地上,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去寻找自己知心的小伙伴。不一会儿就传来了学生与小虫子对话的声音:农同学对着一群正在寻食的蚂蚁说:“同伴们,快来,跟我去找虫子吧!”杨同学正对着在花丛里打转的小蜜蜂说:“嘿!蜜蜂阿姨,您快点,别磨蹭了,家里的.阿姨叔叔正们等着你的花粉酿蜜呢。”……十分钟过后我组织学生回教室学习《草虫的村落》,采用谈话的方式把学生的精力引入课文。“同学们,刚才大家都找到自己的知心伙伴,下面我们随同作者一起去看看他的知心朋友们吧。”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发散思维,激发求异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部作品同一篇课文,甚至同一个句子同一个字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草虫的村落》第五自然段时,这个自然段中“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是课文的隐含内容,这个片段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最佳切入点。教学时,我这样设计,抓住“交流”、“攀谈”关键词设疑,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攀谈些什么?让四位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其中一位学生扮演蜥蜴,另外三位学生扮演小甲虫。(教学论文)甲虫1说:“伙伴们,快来看,有一头大象来捣毁我们的村庄了。”听到甲虫1这么一说,甲虫2便来看个究竟,甲虫2说:“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那不是大象,是恐龙。”甲虫3听到吵闹声走了过来说:“瞎说,恐龙早6500万年前就灭绝了,还有什么恐龙。”甲虫1、甲虫2疑惑地望了望甲虫3齐声说:“那是什么呢?”甲虫3说:“那是鳄鱼。”甲虫们的争论声传到了蜥蜴耳朵里。蜥蜴大声说:“甲虫朋友们,别吵了,你们说的都不对,我叫蜥蜴,恐龙是我的祖先,天气太热了,口很渴,想找个水塘洗洗澡,喝喝水,路过你们这里,不是来伤害你们的,让你们受惊了。”这时甲虫们心里的石块才落了下来,友好地邀请蜥蜴来做客。蜥蜴接受了甲虫们的邀请,来到甲虫们的村子,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甲虫都来接见蜥蜴。有的甲虫说:“你的嘴真大呀,我们全村的人都可以在里面住了。”有的甲虫说:“要是你在这儿住下,就没有谁敢欺负我们了?”蜥蜴说:“我不算大,我的祖先比我大几千倍呢,要是你们见到我祖先,一定会吓死你们一大片。我祖先身材最大的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130吨!也就是说,二到三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甲虫们听了都惊呆了。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我尊重并激发学生的这种独特性见解和感受,在总结时鼓舞学生“你们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非常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从而鼓励了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发散思维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萌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了锻炼。

三、扩展发散点,激发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师要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在教学《草虫的村落》结束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进行随堂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子。有的学生写道:“今天,我又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在我眼前,空前变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一群小蚂蚁,每只嘴里都叼着食物急急忙忙往高处赶,我想它们一定预测到洪水要暴发了,全体出动把家搬到安全的地方,我想帮一帮它们,可是我又怕惊吓到这些小精灵们,我恨不得变成一只蚂蚁帮着搬东西。”通过这样的训练,教学形式的多彩多样,不让教学局限于教室,室外与室内结合,角色表演、学生互动、随堂练笔等,课堂教学内容生动丰富了,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丰富了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心灵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语文课堂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形成新知的肥沃土壤,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见解、能有自己的想法,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二

xx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开发国民创造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有机结合。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什么是发散思维?那就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游国经《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其特征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囿,而是能够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何炳骅《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是要教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观点或答案。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三

真实的习作应该是“我手写我口”,而不是无病呻吟,为习作而习作、为考试而习作。在传统习作指导中往往是教师设定命题,然后学生去写。而命题只有一个,学生却有几十个,有的学生对此命题有感触,有东西可写;有的学生则可能对此命题不感兴趣,讨厌去写。写作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习作不能产生需要、缺乏兴趣,就很难写好作文。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无论写什么文章,只要而且必须如平常写信给朋友一样,老实倾诉胸中的积蓄。”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命题产生真情实感、对习作发生浓厚兴趣呢?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自主拟题的方式,把习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命题,写自己有真情实感、饶有兴趣的内容。

(1)让学生学会写日记。学生初写日记,难免写不好,教师应降低要求,循序渐进。日记还应放宽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写日记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2)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在让学生写日记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路人。我在教学生写日记的时候,经常向学生展示一些自己的可以公开的日记、下水文、习作稿,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点燃他们习作的热情。

(3)让学生长期坚持写日记。学生写日记,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晾网”,要持之以恒。

3.激发阅读兴趣,厚实文化积淀。

(1)认真做好读书摘录。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积累各种类型的词语,摘录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断,摘抄一些对生活、学习有启迪意义的名人名言。

(2)表扬激励树立典范。对于一些平时总能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表扬,为全班同学树立榜样。

(3)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感受,找寻心灵的契合点,孩子们也会因此而激发起阅读的热情。

4.积极评价,提高习作综合能力。

(1)教师给学生写评语,要求优点与成功之处尽量找足、找全。要拿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而找学生习作中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我们则主张“找准一点不及其余”,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尤其如此。

(2)教师的评语要讲艺术性、技巧性、鼓励性、导向性。教师的评语是学生修改习作、提高质量、提升习作水平的指导性话语。因此,我们在给学生写评语时不能粗枝大叶、草率行事,而应三思而“评”之,要讲究评语的艺术性、技巧性、鼓励性、导向性。

(3)教师批阅学生习作切忌胡砍滥删。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批阅学生的习作时要进行角色移位,要以一个孩童的心态去批阅学生的习作。批阅学生作文,切忌胡砍滥删,学生原话能用就用,能凑合就凑合,立求保持原汁原味,不能以自己意思为转移,遇到实在不妥当的地方,用一定的符号标示出来就是了,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回味、改过的.机会。

5.自能修改,团结协作。

(1)学生自改。要学生自己修改文章,首先要教给他们方法。要从基础抓起,遣词造句是写文章的基础,修改文章也应从遣词造句开始,比如,我要求学生习作完成之后,要反复认真地读,要读出声音来。读时一看语句是否完整;二看语句是否通顺;三看语句表达是否明白;四看用词是否得当。先感觉一下读得是否顺口,以后逐步提高要求,从文章的立意、选材、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等方面来评价修改文章。

(2)学生互改。我们还应十分重视互改能力的习惯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修改别人的文章是向别人学习的好机会,即使别人文章不如自己写得好,但帮助别人修改本身也是提高,别人文章中的优点我们可以学习,别人文章中的错误和缺点,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总之,教师应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爱上习作;以日记为突破口,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意义;重视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积极评价,提高习作综合能力;赏识学生习作,满足心理需要,不断夯实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习作基础,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让习作之花在少数民族地区灿烂绽放!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行的深入,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人文情怀。

本文从立足课堂阵地,攻占人文高地入手,从我们的教师要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要能够改革现在陈旧的教学理念,学生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全面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好多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形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学生的榜样,在这个阶段,教师的素质和素养高低对学生是有着很深影响的,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前提。

首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做到自己多读多听多看,能够顺利地把握每一篇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能够让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

其次可以参加培训,教师可以多参加一些关于人文素养的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是教学的灵魂,只有教师有好的人文素养才能保证学生有好的人文素养。

再次可以完善考评机制,开展学生对教师的考评,让教师从评价中积极改进和进步,这样有了学生的评价,教师就会更清楚学生所想和所要,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教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应用于生活,这就必然要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然而教师教学往往立足于自身知识,所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反而使得学生产生了害怕甚至其他问题。

教师要改正自己在教学中思想的转变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经阶段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很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才能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对学生的关爱和照顾会让学生们更加努力学习和进步。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

小学教学中无论什么素质的培养都要在课堂中完成,小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学习内容都是来源于课堂,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要远远超过课后的很多训练和课后作业。

因此教师要能够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在这四十五分钟之上。

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的背景介绍等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通过游戏或者分角色的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更加方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能够将教材分析透彻,现在的教师很多都不认真备课,认为小学的教学并没有什么难处,然后就胡乱讲一通,其实这样对教学效果的达到是很不利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是最不好的教学模式,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五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如潮袭来。语文课程已经不仅仅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教授。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已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话题。在执教时,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修养,以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以在欢乐中学习成长,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教师;兴趣;实践。

一、责任中提高教师修养。

在杂志读者俱乐部上,我曾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二十年后的道歉》,讲述的是人大附中的一个数学老师——王金战。他是一个神奇的、优秀的教师,能将学困生培养成最优秀的学生。可是这样一位教师,在一次学生聚会上,却含泪给学生道歉。那是在,他的第一届学生邀请他参加聚会,当他一一叫出分别学生的名字时,学生们哭了,而他看到学生脸上那不符合年龄的沧桑时,他觉得好是心酸,眼泪就不禁流下了。原来想好的开场白也就被连连的道歉给替换了,他说:“今天来到你们面前,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20年前的我,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一味注重成绩,而不关心你们的其他方面……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很多做法,其实对你们是一种伤害……”

看到这景,我感悟良多。教师,远远不只是个“教书匠”,他还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想要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仅会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中坚力量,是学生的指路明灯。语文教学走什么路,关键是看语文教师,看教师的语文素养。在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党委书记黄蓉生曾寄语学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得是一条河。”因此,为使作为教师的我们避免更多的遗憾,提高自身的修养就是十分迫切的事,我们要上进好学,不断提升,做志存高远的人民教师。

二、兴趣里奠定语文基础。

语文素养是分阶段的,在什么阶段就应当具备什么语文素养。“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在我们教学生涯中,应当始终铭记。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形象地把握小学生的心理,融入学生当中,探索有益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文学之美在不知不觉中浸入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子,适当地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让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

“语文课程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在有合适教材的同时,我们亦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无论是思想还是感情上,都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的、和谐的课堂。并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发挥想象力,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强化语言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践下提升学生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传授知识是智育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离开智育的另一方面,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这说明学习需要知识,但更需要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素养,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正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开辟了道路。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学习,以期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发展他们的独特的性格魅力。

那么,语文综合实践学习到底是什么?它就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伽利略也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我们应本着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且又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态度,让学生学会观察自然和社会,感受生活,初步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所以实践是认识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体现在认识问题的结果上,而且在整个认识真理的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自己切身体会所获得的知识远胜于一本书的呆板教条或者一个教师的苦口婆心,触动学生灵魂的一次感受总要比喋喋不休的空谈效果要好得多,影响也更加深远。因此,学生必须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提升自己的素养。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等,都需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念中给学生一个轻松融洽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仅收获他们应会的知识,还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并逐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孟润朵.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教育,2012(11).

[2]仲崇菊.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0(36).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六

第一,教学生要首先理解发散点本身。发散点所蕴含的内容,是发散思维的依据。要进行发散思维,就得把握发散点的实质,理解发散点本身,这样,发散思维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评《失街亭》,或从批评诸葛亮的角度来评,或从批评马谡的角度来评,或通过比较综合来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评,读懂《失街亭》都是其前提条件。试想,如果学生根本没读,或者根本没读懂《失街亭》,那么,他的多角度思考就没有其生长点。

第二,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如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想象、联想及系统思维等。学生掌握了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才能有效地突破思维定势,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而提高思维的独特性。比如,学生读《滥竽充数》后写读后感,要求必须从通常批评南郭先生的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即替南郭先生辩解。这实际上就是教学生逆向思维。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求得富有独特性的答案。

第三,设计发散思维的作业练习,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可以设计多向思维的一套题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学会克服思维定势。比如,出一个作文题,要求学生思考与此题相反的观点,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再要学生就此观点写出5个具体的作文题目,进行侧向思维训练。然后,就5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联想,根据联想的3条基本规律写出至少3个联想。通过大量的发散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求异性,让学生能够自如地寻求新的思维领域。

作为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既离不开发散思维,也离不开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指某一个问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为了获得这个答案,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将思维直指向这个答案,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游国经《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就是要教他们对由发散思维所提出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求得既新颖又合理的`最佳答案。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七

第一,教给学生收敛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等。学生掌握了收敛思维的基本方法,就能有效地根据众多的、零散的信息,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比如,教学生给课文加小标题、编写提纲、列图表等等,其实就是在教学生抽象与概括。学生掌握了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后,就能更快、更准确地去把握文章的段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

第二,设计收敛思维的作业练习,进行收敛思维的训练。收敛思维的训练形式主要表现为选择题。供选择的材料可看成是发散思维所得出的多种结果,选择的方法就是收敛思维的基本方法,选择的过程就是收敛思维的过程。比如,就一篇作品给学生提供几个标题,要求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标题。

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全过程,要经由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从收敛思维到发散思维,即“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经由这样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为解决问题须以知识经验为前提,也就是须以以往收敛思维的产物为前提。调集有关知识经验的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通过发散思维,使最大可能的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假设或途径。而这些假设或途径中就包含了在相对意义上最佳的、富有创造性的结果。当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后,便需要及时改变思维策略,由发散思维过渡到收敛思维。由此可见,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推进的思维程序,在经历了这样的思维行程后,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因此,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应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综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全过程。比如,让学生在学习了小说《项链》后续写这篇小说。首先,设想贫穷的路瓦载夫人从佛来思节夫人那儿收回了项链的巨款后,她将怎样重新开始她的人生旅途。要求每人必须作三个以上的推想。然后,选出一个最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推想,写成作文,从而完成由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的全过程。

人的思维不是一种单纯的智力操作,而是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这一点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因为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还得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他们强烈的创造动机,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八

小学生想要写好了作文,就必须掌握大量的生活素材,素材是作文的骨血,只有合适的作文素材支撑的作文才是优秀的作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寻找生活素材,细心的观察生活。作为素材的来源非常多,在生活中可以将日常的事件积累起来,作为作文的素材,也可以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还要鼓励同学们拓展阅读量,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语文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包括大量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因此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根本不能满足作文教学的需要。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推荐很多的课外优秀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认真的阅读这些优秀的中外经典,从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其次,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好词好句,在阅读中将喜欢的优美的句子和精美的'词汇收集起来,还要经常的翻看这些摘抄,做到孰能成诵。教师还要鼓励同学们将阅读中的体会写下来,毕竟只有写下来的感悟才会更加的深刻。在进行课外知识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同学们积极地理解经典中的场景,能够有自己的审美意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推荐的优秀经典书目一定要仔细的筛选,符合小学生的知识层次。推荐的书目不仅要有中国古代的优秀经典《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还要有外国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悲惨世界》等,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的时候就能够提高对人物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在作文的过程中就可以合理的使用进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教师尽量的选择一些简单的书,例如是《弟子规》《三字经》等,在高年级学生中,就可以提供一些高难度的书,《论语》《资治通鉴》等,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2.学生要多多的进行写作的实践。

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合理方法还是积极的进行写作训练。小学生只有多多的进行写作训练,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方法,提升写作的能力。小学生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以在日记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每天在睡觉之前的半个小时,回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记录,也可以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进行描述。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就会这样写道:今天天气非常闷热,天上的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空气很闷热。经过这些年的经验,我知道这是要下雨了。我早早的将外面的被子收了进来,趴在窗台上向外看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蜘蛛在结网。我仔细的看了一下,原来在它的旁边还有一个平面上的蜘蛛网,现在它正在织的网是竖直的。下雨之后,我急急忙忙的来到了屋外,发现横着的蜘蛛网已经被雨水打坏了,而这个蜘蛛正在这个竖直的网上悠闲的呆着,这个竖直的蜘蛛网还是好好的。于是,我就学会了看蜘蛛网识别天气的能力。学生的这个作文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细心观察,体现了学生的细心,这样的作文才是优秀的作文。

3.结语。

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兴趣。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细心的观察生活,在生活和课外阅读中积累优秀的生活素材。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作文写作方法,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作文的真情实感。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九

摘要:时下提倡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涌入,作文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为孩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是小学生写作习惯和兴趣的养成阶段。针对当前小学生写话时的不良现状,教师要从“以生为本、关注发展”的角度分析低年级写话指导的优化策略。只有给孩子的写作心灵开辟一片绚烂的天空,使孩子在写作时释放心灵、驰骋想象、喷发情感、展示个性,这样的写话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不教而教。

关键词:低年级写话;兴趣;优化。

一、识得庐山真面目———低年级写话现状的探究与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建议是: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写话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无话可写或无从入笔,学生写话兴趣不浓;其二:所写的内容空洞、缺少想象。造成这样的根源在于我们的一些写话教学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发了我的一些思索。

1.现象一:“无米之炊”的困境。

造成“无米之炊”的困境就在于他们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很少,不细致,即使碰到精彩、丰富的生活题材,加上辨别、认识事物的能力弱,这些精彩的片段就像过眼烟云,在学生眼皮底下溜走了。再说他们的生活空间也极其狭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把知识学习当做了学生唯一的生活,繁重的课业负担,隔绝了孩子丰富的生活,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他们没有了“偷采白莲”的窃喜,没有了“卧剥莲蓬”的洒脱,听不到“蛙声一片”,看不见“露似珍珠”……单调的生活,怎能诱发孩子原始的冲动与灵性?这样,作文就成了“无米之炊”。

2.现象二:“无暇童情”的缺失。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非常纯真的,他们所写的话也是非常富有童趣的,也许他们心中的小鱼会做梦,萤火虫可以有烦恼,雪花可以有翅膀,小泡泡可以在天上自由玩耍……但在我们的一些写话教学中,教师特别刻意追求语言的真实性,却扼杀了孩子文章中的这些童趣、童真。孩子在教师多次的否定下,就只会模仿着大人的口吻写一些符合老师口味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严重缺乏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不仅影响了儿童的作文能力,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淡妆浓抹总相宜———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针对当前写话教学存在的种种现状,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用“以生为本、关注发展”的眼光,结合低年级学生以表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从“提高写话兴趣、积累语言厚积薄发、丰富写话形式、优化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写话的优化策略,给孩子的写作心灵开辟一片绚烂的天空,使孩子在写作时释放心灵、驰骋想象、喷发情感、展示个性,这样的写话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不教而教。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围绕一个“情”,厚积而薄发。

写话是厚积而薄发的创造性活动,积累的东西多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真情流露时多积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从生活中学,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记得一年级时,美术老师让孩子画太阳。下课了,孩子还意犹未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于是我抓住身边的这个契机,马上让孩子写写自己在美术课上画的太阳。一个孩子这样描写:“我画了一个火辣辣的太阳,太阳的里面是红红的,外面是金黄的。太阳热得直冒汗,他用毛巾擦汗,还用扇子止热。小朋友们也很热……”是啊,生活是真实的,但生活更需要想象,每个孩子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书,教师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之乐、生活之味,让学生妙笔生花。同时,我们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指导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素材,使学生拥有取之不尽的写话的“源头活水”,才能让他们写出的文章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

(2)课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情趣浓郁时多积累。阅读可丰富学生的内在积累。因此,教师应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好指导。教师可给学生介绍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童话寓言、绘本等,也可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并定期进行读书交流会,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写话中运用。这样,学生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也丰富了自身的语言积累。

2.此情此趣岂不美,切勿将它轻抛弃———讲究一个“评”,体验成功。

教师肯定的鼓励性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低年级的学生更在意老师的评价,一句赞扬,一句鼓励,会让他们心花怒放,信心大增。因此,只要学生言之有物,有闪光点,哪怕就一个词语写得好,我便会给他们打上大大的五角星,写得越好,五角星越多,学生写得优美的词句我还会用大波浪标出,学生看了都激动不已。同时,我还会让学生自己把好作品读出来,一到这里他们就特别激动。另外,我在班级中专门开设了“妙笔生花”专栏来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这对学生无疑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的。

写作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应该源于教师创造良好的氛围。儿童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和“浪漫主义”作家,那就让我们携手给孩子一片绚丽的天空,放手让他们用笔去抒写自己多彩的童年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

(福建省顺昌县第二中学)。

心理素质指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心理素质,是人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诸种品质上的特征。对中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的表现在:自尊、自信、自强以及乐观、进取、果断等。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条件。

1.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语文知识。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较为全面地掌握古今中外文学知识。第二,较为系统地掌握语言文学知识。第三,具备较全面的语文技能。

2.具备其他的文化素养。

现代的语文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训练,而是无所不包的百科世界。所以,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其他的文化素养,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必须有一个大概的理解,说简单一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知道,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

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想象,一个郁郁寡欢的语文教师能够使学生生动活泼,一个自怨自艾的语文教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鼓舞和激励。要让学生战胜自卑,自己首先必须自信,要让学生不冷漠,自己首先必须热忱,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熏陶学生。

二、利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语文教学是以课文为载体的。而中学语文课文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权威性、示范性。课文自然成为我们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最直接、最恰当的材料。()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几乎可以涵盖我们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目标的各个方面。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难点。我们可以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让学生先做口头作文,然后再把自己所讲述的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心理素质。从教会学生观察入手,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说,是语文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还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课前可以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的口语表达,其内容可以是国家大事、校园新闻、个人感悟等。

好的书法作品能够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在班上举办书法讲座,教给学生书法理论知识,让学生每天练字,并做到持之以恒,告诉他们一笔一画地认真揣摩、细致练习,就能养成先思后行的良好习惯。还可以让学生保存书法作业,从不断的对比中感受自己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语文教师应该勇敢承担的重任,在落实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基本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一

福建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态度,培养适应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的神圣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科技教育乃是学校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呢?其实,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必须努力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1瞄准时机,激发探究意识。

新课标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可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小学生对事物特别敏感,想象力极其丰富,科技活动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因此,教师要瞄准时机,正确地引导他们,尽量让他们不走弯路,不能让他们的探究结果惨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才会对探究有信心,才能相信自己有研究才能。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后,教师就要瞄准时机,引导学生研究“乌鸦还能用什么办法喝到水”,好多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激发,有的说可以用石头把瓶子砸破,有的说可以在瓶子旁边地上啄个小洞再推倒瓶子,有的说可以用吸管伸进瓶子……老师在学生发表创新方案时,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耐心听取他们的看法,顺着学生的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补充。既让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的方案得到完善,不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2注重激励,形成创造意识。

科技活动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激发创造意识。教师应着力强调只有学好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创造出新作品。在指导科技活动时,教师要注重激励各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承担较有难度的任务,学习差的学生承担比较容易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当成绩差的学生有能力时,就必须让他担任主角,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乐于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习园地”、“信息栏”、“展示台”等,表彰优秀同学,展示优秀科技作品,不断激励他们努力创造。学校还应该经常举行小制作、小发明、小科技论文等优秀作品的评比,促使学生的创造火花不断得以点燃,形成良好的创造意识。

3优化组合,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在组织学生科技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群体协作能力、交际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好多的科技活动个体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作品,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了群体合作的机会。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优化组合、合理分工,让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在活动中老师要教指导他们合作的方法,并对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等及时做出恰当的评价,不断增强小组合作的效率。

4倡导榜样,萌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否则就不能起到正确引领作用,学生的创新种子就无力发芽。“事事多思考,处处有创新”,教师要从小处着手,引导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做起,在教具上进行创新,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老师的创新中,去接受、理解、消化和运用。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制作一些各种形状和色彩的生字卡片、带悦耳音乐和动画的课件、自作奇特的教具等。这些辅助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而且会让学生觉得特别新鲜有趣,就会萌生出一个个创新的念头。

5潜移默化,树立科学意识。

教师是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其科学意识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人格魅力,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在与学生长期合作中,要让学生觉得值得信赖和敬佩。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方法、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科学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根据教育的发展规律,践行新课改理念,点燃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树立科学意识;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科技创造,促进学生科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只要我们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意识,树立科学态度,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创造发明,就能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我国科技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大众。科学教育》〔j〕。第4期。

[2]李京华,培养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江西教育》〔j〕。02期。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二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爱好,拓展识字途径,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发掘教材蕴涵的趣味性,指导识字。

教材的各个部分体现了主动学、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活动中,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识字的信心。教学中,我们要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摘果子”、“叫字排队”、“找敌人”、“读文找字”、“姐妹相遇”、“玩玩字卡”、“找找朋友”、“开火车”、“表演动作”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摘果子,”:学习合体字,设计一个游戏“摘果子,找朋友”.把所学的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帖在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组对了,读准了,就把组好的“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形声字“跑”字时,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包’,面包的包,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足”字旁、“面包的包”组合成“跑”字。接着让学生说说“跑步”的“跑”为什么带“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提手旁,就成了用手抱的”抱“字,跑要用脚,所以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一定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跑“和面包的”包“的相同点、不同点。

再如,”读文找字“:汉语拼音第11课中编排了一首儿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丰富的图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文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我先范读激趣: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读儿歌: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大河弯弯流入海,街道弯弯到校园。学生听后,再让学生圈一圈:拿出铅笔,在儿歌中找一找”弯“字圈出来,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几个”弯“字。然后连一连:请同学们找一找图中什么是弯弯的,用线把儿歌中的几个”弯“字分别与图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连起来。借助联想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从整体上认记了”弯“字。这样,字形轮廓和特征就与其意义自然联系在一起了。最后,有意识记:让学生再跟着我把儿歌读几遍,边读边注意圈出来的”弯“字,”弯“字在多次反复中被认记。

二、在情境中学习识字。

教师可以运用插图、实物、图画卡片、表演和多媒体等形象化的手段创设一种具体的识字情境,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设出生机勃勃、活泼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教学《雨》时,将生字、新词的学习放在”彩虹姐姐和大家一起学“这样一个情境当中。上课开始,展示彩虹的画面,美丽的彩虹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他们的喜爱之情。这种形象化的手段,使学生对彩虹有了感性认识,既有利于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又为创设识字教学情境埋下伏笔。在生字教学中,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让”彩虹姐姐“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如:”彩虹姐姐想听听你们读字读得怎么样?“”彩虹姐姐想和识字认真的同学做朋友。“等等。通过这样的导语和环节,识字教学转化为情景教学,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言语中,孩子们变被动的生字学习为积极地参与,他们真的会把彩虹想象成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姐,倾听他们的赞美,和他们一起学习,从而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新字,增长能力。

另外在游戏情境中识字也是一个好的识字途径。如猜字谜。”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碧“字:王小姐,x小姐,大家坐在一块石头上。再如”目“字: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古“字:十张口,.在识字教学中,把一些汉字编成一个个儿歌、小谜语,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识字的学习。结合汉字的结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顺口溜的形式记忆汉字;为了区别形近字,可以引导学生自编小儿歌、小故事、小谜语;针对汉字中合体字尤其是形声字多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偏旁部首,再联系旧字,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游戏识字方法认识新字。在游戏中识字,使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在饱满的热情中识记生字,识字效果大大增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三、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尝试师生合作教学识字。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同于以前的孩子了,由于家长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加强了,所以很多孩子在入学前已经认识很多汉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整体入手、学生参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尝试。首先将本节课需要学生学会的生字出示出来,对于全班学会的生字不再具体学习,将学习重点放在词语的拓展上。只有个别学生不会的字,可以通过”生生“间的互动来完成任务。对于部分或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写的生字,作为重点进行学习,而这个环节正是发挥基础好的学生积极性的时候。可以请认识这个字的学生做”小老师“,在小组内先备好课,然后给全班讲一讲这个字,其余的”小老师“做必要的补充。而教师此时作为一名学习的参与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向”小老师“提问。对于较难的字,教师还要在强化重点和难点上注重点拨。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小老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其他学生又在一种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学习了汉字,从而达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四、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外识字。

有位专家位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路线: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习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所谓”课外学习“,就是强调学生要具备向生活学习的能力。学生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发这一丰富的识字资源库,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到课外识字。因为学生周围的一切,只要是有汉字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其自主识字的资源。学生掌握了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途径和方法,就等于插上一对无所不能的羽翼,从而在生活的识字王国中自由飞翔。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融合。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格外关注,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里》一课学完后,我们让学生自己看看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家长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教孩子读读认认,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孩子在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孩子们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字。在学完《自选商场》后,让学生跟随着家长去超市购物,请教家长,认读商品名称,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包装上的字;许多琅琅上口的广告词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做标牌广告;开展”家长伴我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巩固了识字,开阔了学生视野。

五、在阅读中渗透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多阶段反复识字。

课内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将阅读训练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必然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认字后他们还愿意读一些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书。此时,一定要鼓励他们这种阅读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识字,并渗透给孩子一些常用、最简便的识字方法,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同时深深地意识到识字的重要性。

(一)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再如《阳光》一课中有”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学到这里时,我让学生打开书第17页,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字义也不一样。

(四)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可以抓住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爱表现的特点,举行故事会、朗读赛等,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字喜欢的童话故事读给同学听,但要求他们提前做好准备,把故事中不认识的字要提前想办法认识。如:请教别人、查字典,还可以用结合上下文猜字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要与师生间的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达到识字成果的共享和巩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他们充分体会到识字用处识字快乐多,进而提高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三

1绪论。

在本次课题中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第一,通过充分的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来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现状,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第二,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补充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厌学,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第三,由于实验条件、学校资源、地理环境等的限制,导致很多物理实验不能在堂教学中完成,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来补偿学生不能“现场实验”的遗憾。

要想使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齐步走”是很难的一个目标因此是否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来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做到有所提高、发展。

第五,课堂教学不仅仅只局限在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充分的课下预习、复习是课堂学的前奏和延伸,因此做好课前的预习、课下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没有老师的引导督促情况下,由学生来完成这两项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又是一大问题,而如何让学生做到高效的预习、复习又是教师当前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在网络信息时代,是否可以借助网络的手段,来实现帮助学生高效预习、复习的任务呢?

2相关理论基础。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传向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和意义不再是简单的由外部信息所决定,外部信息自身毫无意义,意义是由学习者经由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地建构成的。

学习过程不再是“灌”与“被灌”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在建构主义看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

2.2多媒体学习理论。

媒体学习理论是由著名学者may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者不仅拥有视觉信息处理系统还拥有文字信息处理系统,在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的认知过程如下,首先是信息的分类,把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筛选,把不同类别的信息传送到相应的处理感觉记忆系统中,将经过处理的信息进行重组,最后形成可被学习者理解的信息模型8。

基于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发展,mayer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多媒体学习理论,此理论的提出有赖于其他认知学习理论。

突出言语表征的形式在实质上有别于知识的图像表征;感觉通道说,多媒体是学习者接受教学信息的感觉通道,以学习者为主体,利用相互独立的信息加工渠道开展视觉加工和听觉加工。

3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11。

3.1建立交往平台,方便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11。

3.2利用仿真实验室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12。

3.3利用网络演示课件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13。

3.4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15。

3.5教学案例...16。

4学生成绩与分析................26。

5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28。

5.1对学生的调查及分析..28。

5.2对教师的调查及分析..30。

5.3对调查和访谈的总结..33。

5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

5.1对学生的调查及分析。

由表5-1可以看出学生在课余时间几乎都有上网时间,平均每天上网在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10.26%,平均每天上网1.5—1小时的占33.33%,平均每天上网0.5—1小时的占48.72%,偶尔上网的人数居于少数约占总人数的7.69%。

从图5-1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高潮的到来,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上网,因此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有了物质基础。

从表格5-2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大约有30.77%在坚持游览教师所提供发表的物理相关信息视频,38.46%的学生大多数时间在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7.69%的人在聊天,而聊天的内容也包括和同学老师讨论相关的问题;其余的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在看各类新闻及娱乐。

说明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学生已在逐渐的步入到学习的轨道上。

5.2对教师的调查及分析。

所以笔者对初中物理任课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考虑到教学经验问题,本次访谈主要有三个阶段的教师共10人:有着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十年以上教龄的经验相对丰富的成熟型教师、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的新手型教师。

本次访谈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教师的上网情况、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状况以及对网络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情况以及对于网络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看法评价。

访谈问题的设计从目的出发,从上网情况、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网络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评价三个维度设计。

6回顾与展望。

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由于在课前导学阶段及在课堂延伸阶段需要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进行,这就遭到了一部分家长的反对,在家长的潜意识里让孩子接触到电脑或手机,孩子就会沉浸在各种的游戏、视频等娱乐活动中不能自拔,不仅浪费学习时间,而且造成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恶果。

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奖罚结合法”,由于在每章结束、每个月甚至每个周都会有测试,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要求,如果达到要求进行奖励,达不到进行处罚。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方法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略)。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还课”学习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研究【2】。

第1章绪论。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角,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内容,学习者和内容之间并没有发生交流。

而新课改的核必思想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资源服务的提供者和创造者。

在学习新课的课堂上,人们希望的是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复习课堂更是如此。

因此“还课”学习被提出。

“还课”,顾名思义就是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下次课程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复习课堂上学生讲解示范、讨论交流、协作学习。

它最早应用在数学学科中,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物理学科的课程目标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创造能力,如果将“还课”应用于物理课堂,学习者将会主动探索,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利用多种资源实现科学知识的积累,并通过多次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创新发明。

因此,我尝试将“还课”学习应用到物理学科。

第2章相关概念。

2.1混合式学习的概念界定。

祝智庭教授界定了漏合式学习的意义,并指出其重点在于怎样泡合。

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在适当的时间,为合适的人,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方法,提供恰当的知识,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把传统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相结合,既尊重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同时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随着教育的改革逐渐形成的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它强调知识的主观性,认为知识不是既定的,是针对具体情境进行重新解释的。

因此在进行学习时,学生需要结合特定的情境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真正含义。

又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思维能力的不同,对于内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确定目标时,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便保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

建构主义还强调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己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新事物新知识都有自己的见解,即使有些内容他们不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是他们能够利用一些相关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去解释内容。

所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忽略学生己有的经验,直接去传授新知识,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实现有效学习。

2.2“还课”学习的内涵。

“还课”学习的表现形式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正确建构。

由于学习者的学习基础不同,对学生不能指定统一的标准,而且根据接触“还课”的时间长短,也要做出不同的调整。

首先可先让学生写“还课”稿,可是画图说明,也可以是类似于课上记录的笔记,但必须是经过学生课下整理过的。

之后“还课”稿交给教师或同学检查批阅,并结合实际情况共同找出现存问题,学生再据此做出修改。

待“还课”稿逐渐完善之后,可让学生凭借“还课”稿讲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能在讲解过程中,发现存在疑问的地方,或者通过教师或同学的质疑使问题更加清晰,从而促进学生找到发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的阶段可让学生“脱稿”讲解。

这是最难的一个阶段,以要求学生对内容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因为如果要实现完全脱稿,就需要学生课下精也准备,就像教师备课一样。

这要求学生除了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课之外,还需要在课下认真探究,动手实践,也可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解题思路,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从而能够多角度分析问题。

第3章中学物理课程“还课”学习的实践...17。

3.1混合式学习的一般应用模式...17。

3.2“还课”学习在中学物理中的具体实践过程...18。

3.3具体实施过程...20。

第4章“还课”学习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的评价...39。

4.1评价特征...39。

4.2实验结果分析...41。

4.3实验结论...47。

第5章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49。

5.1取得成果及不足.....49。

5.2建议...53。

第5章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

5.1取得成果及不足。

“还课”学习在课堂上首先由课任教师主讲,完成学生对内容的基本了解和掌握。

在课下的时候,学生通过进一步査阅课堂笔记和和复习巩固教材内容实现第二次学习,而在跟小组成员讨论、解决问题时,他们又能进一步复习巩固、深入理解。

在接下来的资源查找整合中,再次与内容发生交互。

在成果展示时,学生讲解、小组讨论、教师总结,从而在每个环节中,他们都学习了知识并积极加工理解。

这改善了学习者课下不复习笔记的现状,能够多次加工课程内容,实现内容的长时记忆。

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学生能多次加工深化物理知识,巩固基础理论部分,从而对物理的实践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2建议。

根据“还课”学习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其他教师在今后实施“还课”时能够有所启示,避免一些重复性的错误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1)关注学生的需求。

进行学生需求分析,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期望,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只有了解学生需求才能真正有可能实现有效课堂。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教师做教学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如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环境,比较乐意参与的课堂形式,喜欢的教学方法和教师态度等。

关注学生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第6章总结与展望。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推进,各个中学和众多教师都走上了改革课堂的道路。

并且通过不断探索,大部分都找到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

本文针对复习课堂的现状,结合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实施了“还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四

一声不响、轻描淡写、任劳任怨、小心谨慎、一来二去、自讨无趣。

三字词:

亮晶晶绿茵茵金灿灿阴惨惨脏兮兮黏糊糊。

气呼呼气冲冲气鼓鼓红彤彤红扑扑红灿灿。

亮闪闪硬梆梆硬朗朗硬橛橛白茫茫白皑皑。

白花花白忍忍白泡泡白点点白光光白净净。

白亮亮白苍苍白嫩嫩白茫茫白蒙蒙白晃晃。

白胖胖咸丝丝咸津津黑糊糊阴沉沉水灵灵。

水汪汪油乎乎光闪闪毛茸茸软绵绵光秃秃。

绿森森直挺挺眼睁睁眼巴巴乱蓬蓬齐刷刷。

凉冰冰热乎乎潮乎乎黑乎乎油渍渍湿淋淋。

蓝幽幽响当当笑呵呵脏兮兮阴森森胖嘟嘟。

2.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5.描写景色的成语。

6、关于太阳的: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五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的。

一、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字里只有一横。而眼睛有两只,所以“目”字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时,可与“他”“地”相联系进行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二、联想形象识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字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四、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对学过的字很快就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愿学,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学习了合体字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即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后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并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哪个同学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五、结合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要创设识字环境,鼓励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然后让学生轮流发本子,以达到扩大识字量的目的。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六

识字教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教材的固化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等原因出现问题,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即从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阐述趣味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助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效果不明显。

基于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仅仅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统以及文字的大量练习,强调的是“多练多做”,而并非“多想多思”,并为注重提升学生对于认识文字的兴趣以及文字形成的内在原因[1],也无法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组成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学习的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自觉学习的习惯与意识难以养成,但偏偏小学教育阶段又是学生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尤其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汉字是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影响巨大。因而这种单一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效率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二)学生智力发展尚不成熟,文字理解能力较低。

在小学受教育阶段,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们的智力发育尚不成熟,因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也相比较成年人来说较为低下,而语文识字能力的培养又是一项内容较“硬”的教育,唯有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以及内容才能真正的将该文字牢记于心并成功的运用出来。但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掌握约2500多个汉字,如果每个汉字都要进行大量的注解的话,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这种文字理解能力低下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往往导致学生在小学教育时期形成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影响在更高教育阶段的学习活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厌学、退学等情况的发生。

(三)苏教版教材选字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现实。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汉字的选用是参考以往的教学内容与一定的教学标准进行的,但由于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各种生僻字也浩如烟海,因此在生字的编排与安插时出现失误,导致生字的放置位置与汉字的实际使用情况不相符,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对生字的理解产生偏差时,如在苏教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生字表中,“诳、虞、蜻、蜓……”等20多个生字不属于课后生字表的非常用字,这样的情况在二年级语文的教材中也有出现。因此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选字不合理,与实际情形相脱离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及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对所应该掌握的生字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传统的小学教育方法不仅无法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反感,因此,要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趣味识字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的同时,达成教育的目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教材中选取必须掌握的部分汉字,将其拆解成不同的汉字组成,如将“思”拆解成“田”和“心”,将“好”拆解成“女”和“子”,以此类推,将拆解好的字制成卡片分发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造字大赛,以最终拼出的汉字数量作为裁定胜负的依据。通过这种趣味的识字教学活动,再让学生们巩固已学汉字的同时,又能根据生活经验掌握更多新的汉字,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互动与课后练习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能力。

生字又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并加强其对于该生字的练习和运用,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因生字的使用不当产生不良的影响[2]。比如在苏教版的课后生字练习中,造句是基本的练习形式之一,以“崭新”为例,是“全新、极新”的意思,一般用于形容新事物,如果在教学活动不注重对于该生字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崭新的太阳”等错误的运用。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汉字的释义之外之外,课堂互动也是增进学生对于汉字理解的重要方式,如在课堂中以汉字所包含的意思设立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其中,以此形成对于该生字的情景模式,帮助学生生动的理解其字形与字义,课后在用作业的形式进行练习,复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突破教材合理开展教学内容,使之与现实运用相匹配。

由于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生字编排上与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这一方面的改进与完善,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进行内容的设置,而应突破教材联系实际合理开展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匹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运用生字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也有助于顺利实现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育中生字部分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识字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所能起到的影响是巨大的,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汉字总体上虽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仍需要不断的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便通过阐述趣味教学对于识字能力提升与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工作人员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帮助。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七

内容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关键词:

识字教学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改变现状。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借助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1”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2)利用图画识字。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3)利用竞赛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4)利用游戏。

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北风和小鱼》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北风”、“小鱼”。结合指导,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看是送信快”、“词语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三、利用实践活动,带学生走向生活。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一(7)超市”、“水果运动会”、“小花市”、“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利用多样的方式,在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科学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既积淀了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们走进新课程,改革识字教学的新航标,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新途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略,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能识字的能力,还识字教学于精彩。作为一名的一年级的教师,有责任对传统的学习模式探索改革,让孩子们能在开发性的氛围里愉快、自主地学习。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八

在整个小学教学中,低年级是识字量最大的阶段。而且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果沿用“老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因此,我们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主要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教学的。

一、游戏识字,激发兴趣。

由于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再加上识字教学本身的枯燥性,如果整节课都以“填鸭式”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就会感到乏味,甚至有厌学的情绪。如果能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

1、图象记忆法:比如在教学“山、田、石、火”等象形字的时候,我就通过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字相似,激起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待这些字的图像几乎都映在学生脑子里时,再根据图像特征来指导学生识字。学生就能通过一幅幅的画面来想象字的形状。

2、“游乐园”识字: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备课或制作课件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识字游戏,如在苹果树上摘生字宝宝、夺灯笼识字、登山摘红旗识字、火眼金晶识字、青蛙过河、开火车比赛识字等方式让学生来读。读对了就摘到一个苹果或得到一颗星星等一定的奖励,让学生产生收获的喜悦。若读错误,就让小老师起来及时订正。这样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在玩中求学,学中取乐的效果。

3、字形比较法:在一篇课文中生字教学时,要选择一些同音异形字或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又如“渴”和“喝”,“渴”口喝了最想得到水渴,因此,渴就是三点水,喝要用嘴,因此是口字旁。如“卖”和“买”,多了十就卖,少了十就买。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把所学的生字轻而易举的记住了,而且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4、手拉手找朋友:在新课教学中,如果生字较多,字形、字音较复杂时,可选择一些同音异形、平翘舌、边鼻音、二三声难区分的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上的伙伴。心里得到了满足,也充满了兴趣。

5、编字谜: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方法,刚开始老师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兴趣,渐渐的学生就学会根据字的形状试着编了。如“金”字,一个姓王的人,一边包里放了一块糖。“棉”字,一根木头边放着一条白色的围巾。“赞”字,两个先生坐在一个贝壳上,左边那个先生比较谦让,把脚收了起来,留了一半给右边那个先生,一人坐一半,学生在写时就知道第一个先字的最后一笔要变笔。一口咬断牛尾巴(告)。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

6、汉字加减法。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这种识字方法很让孩子们喜欢。可分为两种:一是用简单的字加一两笔或减一两笔成新字,如:大字加一点就是“太”、生字减一笔就是“牛”、“日”字加一笔可变成白、田、目、电、旦、旧、由、申、甲字,“口”加两笔变成了只、古、石、另、可、加、叶、号等字,二是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式来学习新字,如“青”字加偏旁可变成晴、睛、情、精、清等字。如把“波”字的三点水换成石字旁就是“破”,“住”字的的单人旁出换成木字旁就是“柱”。这样,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认识更多的字。

二、主动识字,自主识字。

教师教学生识字,这实际上只是识字教学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技能,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只有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学会独立、主动识字的本领,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达到识字教学的效果。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先用课件出示一课的生字,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的读、记,看自己最先记住哪些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也可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哪些地方(可以是拼音,可以是书写要注意的地方,也可以是形近字的区别),当学生说出来后,我会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听了,就会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自主识字的信心,自主识字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比如,我在教学“凌”字是,有同学说我是吃冰激凌时认识的,也有的说是在电视上认识的,还有的说我们班上有同学的名字中就有此字,我是发本子时认识的等很多方法。其他学生也会受到自主识字的`启发,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善于观察、积累。

三、实践中识字,增长知识。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学生识字。如举办“识字小达人比赛”(老师课前收集一些书本、电视剧、广告词等字,通过测试,在规定时间里看认得最多者为“达人”)。“识字册”(学生一人准备一个本子,把你每天认识的生字记下来,期末进行评比,看谁认的字最多、最难难)等活动,这样,学生不管是出门游玩、在家看电视、对产品说明书、商标等都会无意识的去记住这些字,从小养成了识字、记字的好习惯,不仅增加了识字量,还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也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和看图写话教学打好基础。

四、在乐中巩固,在乐中提高。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此,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字词的过程中,不要机械重复,死记硬背,而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在布置学生抄写生字时,如果一课的生字太多,就可让学生把自己不会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多写几遍,反之,就可少抄,甚至不抄。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达到了巩固提高的效果,学生又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他们的乐园。

总之,识字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同样的几个字,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处从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际出发,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欢乐、民主、有趣的学习氛围,让我们的学生随时用微笑迎接每天的每一个生字。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教学论文小学生语文小学生的论文篇十九

首先,以网络引导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一方面可借助导学案的引导、阅读课本,大概了解基本知识概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更多与知识点相关的资料,以增加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其次,利用网络选择学习资料。教师可以事先将整理好的图片、视频等引导性资料上传到学校网站或其他站。学生通过打开网站,就能找到学习资源,再根据导学案预设的引导问题,实现自学和独立思考。例如,教学“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笔者给学生展示网络上搜集的课件资料:19秋天,远洋巨轮“奥林匹克”号与铁甲巡洋舰“豪克”号相撞的模拟动画。然后提出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的意外?这样引入,调动起了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之后用课件展示两张纸中间吹气的情形,让学生猜测:这两张纸会怎样运动呢?这样,学生根据屏幕的引导,用两张纸独自做实验。之后让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先后完成用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吹硬币实验、用吸管向两支点燃蜡烛的火焰中间吹气实验。随着每个实验的成功完成,学生强烈地想知道为什么,此时学习“压强与流速关系”已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上互动平台,把自己或本小组的探究成果直接展示到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情况、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知道学生对哪些知识的理解还存在问题,需要自己点拨,从而实现探究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学“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在网络互动平台上交流实验现象以及得到结论的规律。教师从中引导学生补充、归纳、总结后,课件出示:列车安全线、汽车高速驶过后尘土飞扬、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句、非洲草原犬鼠洞穴分布图、飞机起飞、跑车的尾翼、足球的“香蕉”球等。让各小组讨论分析、逐一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实践证明,以网络引领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通过引导性材料有效引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7042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