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严谨而普适的学科,它的应用广泛且深入。写文化总结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接下来是一些总结的精选片段,供您参考和借鉴。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大家好,我叫小阳,在校我是个孝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一个遵纪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百善孝为先,学校推行的孝敬教育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虽然我没有感人肺腑的事迹材料,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我对父母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每周的孝敬实践活动记载,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填写,而为了这一纸的记载,我做出了不懈地努力。能被评为孝敬之星,更是我美好的愿望。当然,评选不是目的,孝敬实践活动让我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让我明白了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我长大真的不容易,孝敬父母长辈是我应该做的。
每次遇见老师、熟人或长辈,总能听到我甜甜的叫声,看到楼下的小妹妹,我总是开心地逗她玩玩。楼下老人没一个不夸我是一个有礼貌懂事的好孩子。有时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外游玩,吃剩的果皮纸屑,我总是认真地丢到垃圾桶中,附近没有垃圾桶的,我也从不乱丢;有好吃的,我总是爸爸一份,妈妈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时,一起回家,看到爸爸妈妈拎的东西挺多的,我总是主动地帮爸爸妈妈拿东西;烧菜时少了什么油盐酱醋的,我也总是欣然前往。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对爷爷,奶奶十分孝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忘不了给他们,从来不顶撞他们,孝敬其实很简单,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出门时和长辈说再见,放学回来和长辈打招呼,吃饭要等大人都坐下来再吃。孝敬长辈最可贵的是长年坚持这样做,而且要自觉孝敬,照顾长辈。我的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但是他们还是经常抽时间陪陪在乡下的祖父,祖母,只要我放假他们也总会带我一起去,使我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那份孝心。虽说平时爸爸,妈妈工作压力都很大,但在爷爷奶奶面前他们从不表现出来,我想那可能是不让两位老人家为他们担心吧,那也是对父母的孝敬吧。在爸爸妈妈行为的潜移默化下,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的`事。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出差在外,这可把我急坏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早上我想妈妈生病了胃口肯定不好,我沉思了一会儿,决定到我家楼下的"大块头"馄饨店去煮一碗馄饨,热乎乎的馄饨一定又香又吃好,我想妈妈一定会喜欢吃的吧!于是我就欢天喜地的去为妈妈买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我等妈妈吃完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去了,我把药放在了您的床头柜上,可不要忘记吃药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到妈妈房间里去,这时候妈妈好象精神好了许多,我想妈妈一定是按时吃药,才有好转的吧!我问过妈妈是不是想吃东西呢?可妈妈什么都不要吃,只想吃一点暖暖的稀饭,我就帮妈妈熬了一锅子,妈妈吃到了我第一次做的稀饭,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看着妈妈欣慰的的样子,我暗暗在心里下决心,以后不但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在学习上更加自觉主动,真正让爸爸妈妈放心、省心。
我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小帮手,我总能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发本子,发放各种报刊等等。虽然任务很简单,但是我想只要能减轻老师的负担,我也觉得很开心。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我们的心灵,不断的照顾我们,给我们讲课,教我们做人,我要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总之,"百善孝为先",我要从小学会孝敬,学会感恩,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了我们;学会感激社会,感激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感激社会教育了我们;学会感激大自然,感激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感激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学会感激祖国,感激祖国给我们的荣誉,感激祖国呵护了我们。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提起田家镇小洼村村民伞xx,她的公公婆婆及村里的人们总是赞不绝口,都称她是孝敬公婆的好儿媳。伞xx,xx年5月30日出生,4月与丈夫邢xx结成夫妇,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不久生育了一子,取名叫邢xx,加上公公婆婆一个五口之家,和和美美,膝下承欢,其乐融融,他们共同度过了结婚后一年当中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噩运就像他们袭来,愉悦的日子在邢xx被查出患有白雪病中嘎然而止。的4月7日,无情的病魔读取了丈夫的生命,把完美的一家人推向了痛苦的边缘。由于爱子去世,公公婆婆受到严重打击,卧病在床,家里还有20来亩水田,再加上年幼的孩子,生活真的像是雪上加霜。也就是在这时,儿媳伞xx勇敢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老幼四口人相依为命。
日子过得也算平静,好景不长,她的公公因出车祸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命算是保住了,但是右腿粉碎性骨折要卧床休息半年以上,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脾气变的暴躁了,婆婆体弱多病,勉强自理,照顾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伞xx的身上,由于刚结婚没几年,平日里和公公婆婆说话很少,如今她能把老人伺候的好吗咋能让老人安心养病呢起初她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当她回娘家把事情讲给父母听时,母亲对她说孩子吧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爹妈就不别扭了。母亲的一席话,点亮了她心头的灯,心里豁亮,委屈也没有了。人们长说,床前没又百日孝,在公公卧床的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床铺总是干干净净,屋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湿疹,经过伞xx的精心照顾,公公的身体逐渐康复了。伞xx做到了为人儿媳所能做到的一切。就是这样一位瘦小的女性承担着赡养公公婆婆、培养幼子的重担,但是她从来没有怨言,有时看她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公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和她谈起改嫁的事,都被她婉言拒绝了。有些不知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婆说养闺女就是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真有福气。婆婆听了笑眯眯的说可不是吗,我这上辈子步知修什么福了,修来这么个好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呢!她的故事在村里传为佳话,她心里永远只有公婆,唯独没有自己,真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坚强女性。融进伞xx为家庭增加了收入,在村里的修配厂做保洁工作,她以后的人生旅途还很长很长......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温馨的家庭是动力的源泉,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衷心的祝愿伞xx一家永远平安幸福。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杨xx,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杨xx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杨xx父亲家,杨xx总是把奶奶照顾的特别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杨xx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己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后来,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杨xx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杨xx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在住院期间,杨xx每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杨xx身上并不合适,到现在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来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杨xx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杨xx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杨xx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杨xx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杨xx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时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杨xx总是尽量满足,家里总是给父亲备着酒,父亲高兴的时候,她也总是陪父亲喝上两口,为的是让父亲开开心心。杨xx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杨xx,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禅林寺村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三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其他的小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提倡的尊老爱幼的民风民俗,是孝道的表现。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xxx,伟大的人民教师。她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xxx上有父母,下有孩子,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认识她的人都交口称赞她是位好媳妇儿。1992年她为了照顾年老多病的老人,当时生活拮据的她毅然把公公和公婆接到身边,谱写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她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她以女性特有的贤淑与乐观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都说她是孝敬公婆、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她们一家人非常团结,整个家庭从未争吵过,是出了名的和睦家庭。日子长了,公公对她更加信任,以她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她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
xxx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她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她都主动帮助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每天,xxx早早起床做熟饭,照顾老人和孩子吃完饭后,先是洗涮脏衣服,然后拾掇家务,把家里打扫得干干静静,然后才去上班!午饭时间到了,她急急忙忙赶回家中为一家人操持中午饭。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给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端给老人并一再嘱咐孩子们不准动老人的饭。20多年来,xxx再忙也把照看公婆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xxx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她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
有一次,公公因不慎摔伤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她急忙找人、找车把公公送进医院。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xxx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xxx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同室的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闺女,羡慕的不得了。一个多月过去了,经过xxx的精心照料,公公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终于可以出院了,全家人特别高兴。但是必须卧床休息至少半年时间。在这半年时间里她放下其他事物,守护在公公身边,给他洗脸擦身、喂汤喂药、端屎端尿,隔三差五给老人洗澡换衣,让老人随时干净清爽。从老人卧床到能做起、从要人搀扶到能独自行走,她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和爱心陪老人做复健,这样一晃就是好多年。老年基本康复之后,她还是花很多时间来照顾老人,隔段时间就带老人去泡温泉,出差就给老人带新衣服,买来碟片鼓励老人多多打太极、多活动筋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老人健康开心快乐的度过晚年。
xxx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xxx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还利用空闲时间做点手工活挣零花钱。她经常说:孩子们挣钱不易,能找他们少要点就少要点。她觉得:孝敬老人,照顾丈夫,疼爱儿女,让全家人幸福,她自己才幸福快乐。
这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她用自己的一生,付出了人世间。
最宝贵的亲情和真情,她爱老人、爱孩子、爱丈夫。她近多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个特殊的家庭,用她那颗最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象她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妇女们继承和发扬中国女性传统美德,正是她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特殊的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四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更是一个好人的第一条件。在我们长征路社区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叫玛丽亚木。她25年如一日,不辞辛劳、无微不至的照料瘫痪的婆婆,期间还赡养了婆婆的表妹。多年来,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居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玛丽亚木今年69岁,是喀什地区阿图什市人。多年前,远嫁到乌苏的她和丈夫与公公生活在一起,家庭幸福美满。几年后,公公再婚,更加完整的家庭让玛丽亚木幸福无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一场疾病让玛丽亚木原本勤劳、健康的婆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突如其来的不幸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像失去主心骨一样乱作一团。这时候坚强、勇敢的玛丽亚木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一边操持家务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一边照顾婆婆的吃喝拉撒。因为要给婆婆看病,家里的经济条件一下紧张了起来。即便如此,她也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的婆婆。有好饭好菜,她总是第一个端给婆婆。有时候,即使自己生病了,也不舍得先吃。她怕婆婆长期躺着生疮和肌肉萎缩,就坚持每天给婆婆擦拭身体和按摩。她怕婆婆躺着闷心情不好,就坚持每天给婆婆唠叨家常里短。有时候她自己忙,就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常陪婆婆玩,逗婆婆开心。老人想吃啥、想干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为此,婆婆常常流下感动的泪水,一遇到来家里做客的人,她就说:我是玛丽亚木的继婆婆,可是她对我比亲女儿还好。就这样,在玛丽亚木的.操持下,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家里的欢声笑语又多了起来。
然而有一段时间,玛丽亚木发现婆婆常常背着她流眼泪,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在玛丽亚木再三追问下,婆婆道出了原因。原来婆婆的表妹因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无人照顾,让婆婆很担心。可是婆婆看到每天忙着照顾自己、两个上学的孩子和家人有时候吃饭都顾不上的玛丽亚木,她实在张不了口。玛丽亚木听后,二话没说,就把婆婆的表妹接到家里一起照顾。这以后,玛丽亚木更忙了,可她每天还是笑呵呵的,没有一句怨言的把两个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的。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玛丽亚木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玛丽亚木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瘫痪的婆婆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有时候性情暴躁,对玛丽亚木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玛丽亚木宽容的说:老人家身体不好,心情难免会受影响。换成任何人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我没把老人照顾好!就这样,多年如一日,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婆婆,孝敬阿姨,直到两位老人在她家中去世。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玛丽亚木。玛丽亚木用她无限的包容和理解,照顾自己瘫痪在床的婆婆25年,照顾行动不便的婆婆表妹15年。期间,玛丽亚木没有回过一次阿图什看望自己的父母,她说:要是我回去了,她们怎么办她们也是我的妈妈,我照顾她们就是照顾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也支持我这么做!玛丽亚木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各民族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各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玛丽亚木,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身边的邻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五
大家好我叫小阳,在校我是个孝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一个遵纪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百善孝为先,学校推行的孝敬教育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虽然我没有感人肺腑的事迹材料,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我对父母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每周的孝敬实践活动记载,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填写,而为了这一纸的记载,我做出了不懈地努力。能被评为孝敬之星,更是我美好的愿望。当然,评选不是目的,孝敬实践活动让我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让我明白了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我长大真的不容易,孝敬父母长辈是我应该做的。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对爷爷,奶奶十分孝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忘不了给他们,从来不顶撞他们,孝敬其实很简单,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出门时和长辈说再见,放学回来和长辈打招呼,吃饭要等大人都坐下来再吃……孝敬长辈最可贵的是长年坚持这样做,而且要自觉孝敬,照顾长辈。我的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但是他们还是经常抽时间陪陪在乡下的祖父,祖母,只要我放假他们也总会带我一起去,使我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那份孝心.虽说平时爸爸,妈妈工作压力都很大,但在爷爷奶奶面前他们从不表现出来,我想那可能是不让两位老人家为他们担心吧,那也是对父母的孝敬吧.在爸爸妈妈行为的潜移默化下,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的事。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出差在外,这可把我急坏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早上我想妈妈生病了胃口肯定不好,我沉思了一会儿,决定到我家楼下的“大块头”馄饨店去煮一碗馄饨,热乎乎的馄饨一定又香又吃好,我想妈妈一定会喜欢吃的吧!于是我就欢天喜地的去为妈妈买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我等妈妈吃完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去了,我把药放在了您的床头柜上,可不要忘记吃药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到妈妈房间里去,这时候妈妈好象精神好了许多,我想妈妈一定是按时吃药,才有好转的吧!我问过妈妈是不是想吃东西呢?可妈妈什么都不要吃,只想吃一点暖暖的稀饭,我就帮妈妈熬了一锅子,妈妈吃到了我第一次做的稀饭,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看着妈妈欣慰的的样子,我暗暗在心里下决心,以后不但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在学习上更加自觉主动,真正让爸爸妈妈放心、省心。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六
在小学的校园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秀秀气气小女孩,两道弯弯的眉毛下闪动着两颗宝石般的大眼睛,她就是六(4)最优秀的学生——xx。
xx是我们班上的班长。她上课用心听讲,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学习成绩可好了。每次考试,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喜欢绘画、唱歌、书法等,去年在全区举行的书法大赛中还荣获了一等奖呢!
xx同学还乐于助人。在搞好自己学习的同时,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她深深的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她每天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有时星期六、星期日也不休息。在她的帮助下,我班的xx等同学进步较快,尤其是xx同学,由一名差生转化成了一名优生,我班的整体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有的人在困难的'环境里,她会振作精神,靠自己的努力去迎接生活的考验,xx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今年上半年,她的妈妈突然患了顽固性的内风湿病,手脚开始缩小,什么事也不能做,最后瘫痪。爸爸为了挣钱给妈妈治病,不得不外出打工,照顾妈妈的担子就落在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身上。xx上学之际,尽力承担家庭的劳动,她买菜、做饭,给妈妈喂饭、喂药,洗衣服……为了学会做饭,手不知烫了多少次,小小年纪的xx正是靠这种身处逆境当自强的精神,挑起了繁重的家务担子,同时她坚持学习,期末考试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校三好学生。
生活上自强自立,学习上发愤努力,xx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孝敬父母、体贴他人的人。由于她表现出色,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七
二十多年来,xx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工作。xx年,她来到原社保局从事会计工作,由于历史原因,社保局的财务文件档案,经过几次搬迁,存放较零散,查阅相当麻烦,她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利用早点上班、晚点下班及双休日,整理了社保局成立以来的财务文件资料,并装订成12册文件资料汇编。她的努力工作,为健全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提供了经验。
在日常工作中,她坚持把方便群众放在第一位,对前来咨询的群众,不管多忙、多累,不管上班、下班,她总是热情接待,详细解答,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有时群众接续社保关系,要求查阅多年以前的会计档案,她总是不厌其烦,积极给予帮助,有时查一笔帐,甚至要翻阅好几年的会计凭证及帐本。xx年12月,一位职工拿着1995年从外地开出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介绍信,要求查询其个人账户基金转移情况。由于时间间隔近xx年,加之多次搬迁办公地点,财务档案也存放在不同地点,查起来较困难,但她没有简单地说“查不到”,而是将其资料收下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查了大量的财务凭证,终于查到了其转移的基金,然后又打电话告诉对方,为其顺利地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
这些工作做起来很烦琐,比如查账,说起来就两个字,可实际做的时候可能要半天、一天甚至更长。对此,她总是说:“我只不过是麻烦一些,费些时间,但对缴费职工来说,却是大问题,是影响他们切身利益的事,通过我的劳动,能使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也很高兴”。
在工作上,xx同志是排头兵,但在关系到个人利益时,她却向后站,以维护党员的良好形象为重。
在局xx年第一次机构调整时,很多人都存在不安心理,不愿意变动工作单位。xx积极支持改革,服从大局,从工作多年的失业保险处来到社保局工作。xx年局第二次机构调整,她再次放弃了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岗位,选择了留在基金管理科。在基金管理科,她作为一名老同志,应该说也可以选择一个相对轻松些的岗位,但由于人员的原因,科长一方面希望她能担任出纳工作,一方面又对安排这样一位老同志从事出纳工作有些顾虑,在科长与她谈的时候,她只说了八个字:“服从安排,支持工作”。她积极支持科长工作,从不以老资格自居。
出纳工作经常要去银行,由于银行和单位之间没有公交车,无论炎夏寒冬,她去银行总是步行,有时科长说天太热,你就打个的吧,她总说“走走有好处,既锻炼身体又节约开支”,不肯打的。在她的影响下,其他同志齐心协力,扎实工作,xx年3月,她所在的基金管理科被评为全市财会工作先进集体。
今年4月的一天,xx在整理会计档案时不小心扭伤了腰,在家休息一天又硬撑着回到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看到她痛苦的样子,都劝她多休息几天,她却笑笑说:“不要紧,过两天就会好的,大家都很忙,我在家也呆不住。”其实,她是牵挂着工作,不愿因为她不在而增加其他同志的工作量,她这次腰伤一直持续了20多天才慢慢恢复,可她仅仅休息一天!
xx年6月,xx70多岁的父亲查出患有胃癌,需做整个胃切除手术。由于老人患有糖尿病,手术后刀口感染高烧不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家里希望她请一段时间假,照顾住院的父亲。她含着泪对家里人说:“财务科原本就人手少,每个人都在满负荷地工作,我要请假,就会给他们增加工作量,也会影响整个财务工作,我就早早晚晚抽时间来照顾爸爸吧。”在她父亲住院40多天的日子里,她未请过一天假,象平时一样准时上班。
xx年5月份,他出国多年的妹妹回来了,多年未见,姐妹俩格外亲热,由于妹妹的探亲假只有半个月,所以,妹妹希望姐姐能请几天假陪她在xx各处走走、看看,买点东西,可xx同志却对妹妹说:“白天太热,我还是晚上陪你逛街吧,xx的夜景也很漂亮。”其实,她是怕请假影响工作,就这样,她也同样未请一天假。
xx在生活中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同事、好大姐。原失业保险处一名退休老同志生病住院,其老伴已去世,子女工作忙,疏于照料。她得知后,经常晚上下班后做好饭菜送去,老同志行动不便,她主动为其端水洗脚。春节将至,她看到老人想回家过年,她和同事便带老人去理发、洗澡,通知其子女接老人回家过年。多少年来,只要身边的人遇到困难,她总是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xx是一名普通的社会保险工作者,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普通的岗位上从事着普通的工作,但对于“普通”她有自己的认识,她说:“普通不等于要降低标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时、事事都要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党员应做的事,就必须去做,党员不该做的,就坚决不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八
大家好,我叫吴天阳,在校我是个孝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一个遵纪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百善孝为先,学校推行的孝敬教育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虽然我没有感人肺腑的事迹材料,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我对父母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每周的孝敬实践活动记载,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填写,而为了这一纸的记载,我做出了不懈地努力。能被评为孝敬之星,更是我美好的愿望。当然,评选不是目的,孝敬实践活动让我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让我明白了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我长大真的不容易,孝敬父母长辈是我应该做的。
每次遇见老师、熟人或长辈,总能听到我甜甜的叫声,看到楼下的小妹妹,我总是开心地逗她玩玩。楼下老人没一个不夸我是一个有礼貌懂事的好孩子。有时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外游玩,吃剩的果皮纸屑,我总是认真地丢到垃圾桶中,附近没有垃圾桶的,我也从不乱丢;有好吃的,我总是爸爸一份,妈妈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时,一起回家,看到爸爸妈妈拎的东西挺多的,我总是主动地帮爸爸妈妈拿东西;烧菜时少了什么油盐酱醋的,我也总是欣然前往。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对爷爷,奶奶十分孝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忘不了给他们,从来不顶撞他们,孝敬其实很简单,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出门时和长辈说再见,放学回来和长辈打招呼,吃饭要等大人都坐下来再吃。孝敬长辈最可贵的是长年坚持这样做,而且要自觉孝敬,照顾长辈。我的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但是他们还是经常抽时间陪陪在乡下的祖父,祖母,只要我放假他们也总会带我一起去,使我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那份孝心.虽说平时爸爸,妈妈工作压力都很大,但在爷爷奶奶面前他们从不表现出来,我想那可能是不让两位老人家为他们担心吧,那也是对父母的孝敬吧.在爸爸妈妈行为的潜移默化下,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的事.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出差在外,这可把我急坏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早上我想妈妈生病了胃口肯定不好,我沉思了一会儿,决定到我家楼下的"大块头"馄饨店去煮一碗馄饨,热乎乎的馄饨一定又香又吃好,我想妈妈一定会喜欢吃的吧!于是我就欢天喜地的去为妈妈买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我等妈妈吃完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去了,我把药放在了您的床头柜上,可不要忘记吃药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到妈妈房间里去,这时候妈妈好象精神好了许多,我想妈妈一定是按时吃药,才有好转的吧!我问过妈妈是不是想吃东西呢?可妈妈什么都不要吃,只想吃一点暖暖的稀饭,我就帮妈妈熬了一锅子,妈妈吃到了我第一次做的稀饭,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看着妈妈欣慰的的样子,我暗暗在心里下决心,以后不但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在学习上更加自觉主动,真正让爸爸妈妈放心、省心。
我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小帮手,我总能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发本子,发放各种报刊等等.虽然任务很简单,但是我想只要能减轻老师的负担,我也觉得很开心.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我们的心灵,不断的照顾我们,给我们讲课,教我们做人,我要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总之,"百善孝为先",我要从小学会孝敬,学会感恩,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了我们;学会感激社会,感激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感激社会教育了我们;学会感激大自然,感激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感激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学会感激祖国,感激祖国给我们的荣誉,感激祖国呵护了我们。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九
在小学的校园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秀秀气气小女孩,两道弯弯的眉毛下闪动着两颗宝石般的大眼睛,她就是六(4)最优秀的学生——陈璇。
陈璇是我们班上的班长。她上课用心听讲,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学习成绩可好了。每次考试,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喜欢绘画、唱歌、书法等,去年在全区举行的书法大赛中还荣获了一等奖呢!
陈璇同学还乐于助人。在搞好自己学习的同时,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她深深的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她每天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有时星期六、星期日也不休息。在她的帮助下,我班的王瑶、张雨芊等同学进步较快,尤其是陈丁同学,由一名差生转化成了一名优生,我班的整体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有的人在困难的环境里,她会振作精神,靠自己的努力去迎接生活的考验,陈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今年上半年,她的妈妈突然患了顽固性的内风湿病,手脚开始缩小,什么事也不能做,最后瘫痪。爸爸为了挣钱给妈妈治病,不得不外出打工,照顾妈妈的担子就落在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身上。陈璇上学之际,尽力承担家庭的劳动,她买菜、做饭,给妈妈喂饭、喂药,洗衣服……为了学会做饭,手不知烫了多少次,小小年纪的陈璇正是靠这种身处逆境当自强的精神,挑起了繁重的家务担子,同时她坚持学习,期末考试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校三好学生。
生活上自强自立,学习上发愤努力,陈璇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孝敬父母、体贴他人的人。由于她表现出色,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十
11月24日,我国首款舰载机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完成起降试验,举国欢庆。然而,短短十几个小时后,担任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却因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殉职,年仅51岁,令人扼腕痛惜。很多网友自发在网络上悼念罗阳,称其“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
25日上午,完成舰载机起降试验的辽宁舰返航,在大连港靠岸,人们欢呼着,挥手迎接英雄们凯旋归来。舰上人员依次走下舰艇,在沈飞公司职工热切的企盼中,总经理罗阳才拖着缓慢的步伐出现在队伍的最末尾。罗阳走下扶梯,脸上的疲倦显而易见,没有热烈拥抱,没有高声欢呼,他微笑着与每个员工握手,随后转身坐上汽车。几个小时之后,庆功宴就要开场,然而罗阳留给很多人的记忆却停留在了这一刻。
沈飞党委书记谢根华回忆,歼15着舰起降成功后,中航工业集团准备25日下午举行庆功会,罗阳理应出席。但是回宾馆的路上,罗阳因为身体难受,请谢根华代替。一回到房间,罗阳便手按胸口横躺在床上,谢根华赶紧让人联系,先进事迹材料将罗阳送往仅几公里外的大连市友谊医院。在距离医院大门还有100米左右,罗阳就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就做起了急救,但最终还是没有救回来。
“罗阳是累倒的!”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军说,只有亲身经历,你才能体验在航母上实验舰载机的巨大压力。作为歼15的生产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罗阳坚持记录了每批架次起降,也没有放过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而他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而在上舰之前的不到20天内,罗阳连续完成两个重点项目,紧接着参加珠海航展,17日飞回沈阳后,连家都没回就连夜从机场前往基地。算上在舰时间,他已连续在外出差17天。面对罗阳遗体,妻子王希利悲痛地呼喊“罗阳,我知道,这些天来你太累了!”的话语,让身边人不禁落泪。
资料显示,罗阳从2007年起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职务,上任以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利润年均增长34%,带领公司迈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6日在沈飞宾馆,记者见到了罗阳的秘书任仲凯,他正在打电话安排亲友参加29日罗阳的追悼会。这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眼眶发红,嘴唇有些干裂、面色蜡黄,显然已相当疲劳。对罗阳的离世,他至今难以接受。
任仲凯说,罗阳生前既不喜欢喝酒也不抽烟,只是人到中年以后血压、血脂有些偏高。担任领导工作后,罗阳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工作忙的时候,他早晨6点多钟就上班,常常到后半夜才回家,平日极少请假。女儿参加高考时,罗阳才罕见地请了半天假陪她。
沈飞总工程师袁立是罗阳的同事,两家住上下楼,一提到罗阳他眼中就泛起泪光,“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但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他多少年来一直性情温和,但这些日子肝火旺盛,有时候说一说话声音就高了。”因为罗阳是研制现场总指挥,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调度、决断。
在同事的眼中,罗阳性格稍显内向,平日温文尔雅、很少发脾气,但工作起来毫不含糊。罗阳原来的同事,我国首席歼击机设计专家孙聪说,罗阳决策很慎重,但只要一决策就坚持到底,绝不轻易放弃,“我最怕罗阳请我吃饭,他一说吃饭我就知道,这是要我的部门在科研上闯关了,但没有他的强力支持,沈飞的科技水平绝不会进步得这么快。”
沈飞14厂职工赵传印参加工作已近40年了,他说:“罗阳绝对是个好干部,是我们沈飞任务太重,让他受苦了。罗阳对基层干部要求特别严格,车间生产出现问题,他一个集团老总居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解决问题。沈飞在他的率领下,工人特别关心生产质量,团队意识也特别强。”
27日的沈阳寒风阵阵,街上少有行人。而设置在沈飞宾馆内的公祭堂,却源源不断涌来要悼念罗阳的人们,各行各业送来的花圈把偌大的公祭堂围了整整三层,“鞠躬尽瘁为中华复兴,殚精竭虑铸航空大业”两道黑底白字的挽联垂下。
沈飞退休职工,今年已经74岁的夔长青说:“我担心进不了悼念现场,就带齐整了退休证、进门证、以前的介绍信,不图别的,就想给英雄送一程、道个别!”
沈飞的国际合作伙伴、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得知罗阳去世的消息后,也派出代表赶来祭奠。
庞巴迪公司工作人员罗斯告诉记者,他个人与罗阳并没有交情,但了解到罗阳对整个中国航空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罗阳去世无论是对沈飞还是中国都是巨大的损失。“我很敬重罗先生,他在中国航空业很有影响力,很难想象沈飞失去罗阳会有怎样的影响。
“今年8月辽宁号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没想到我们仅用2个多月,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说,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像罗阳这样千千万万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航空人要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罗阳未竟事业,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伟大战略做出更大贡献。”林左鸣说。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十一
大家好我叫吴天阳,在校我是个孝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一个遵纪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百善孝为先,学校推行的孝敬教育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虽然我没有感人肺腑的事迹材料,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我对父母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每周的孝敬实践活动记载,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填写,而为了这一纸的记载,我做出了不懈地努力。能被评为孝敬之星,更是我美好的愿望。当然,评选不是目的,孝敬实践活动让我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让我明白了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我长大真的不容易,孝敬父母长辈是我应该做的。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对爷爷,奶奶十分孝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忘不了给他们,从来不顶撞他们,孝敬其实很简单,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出门时和长辈说再见,放学回来和长辈打招呼,吃饭要等大人都坐下来再吃……孝敬长辈最可贵的是长年坚持这样做,而且要自觉孝敬,照顾长辈。我的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但是他们还是经常抽时间陪陪在乡下的祖父,祖母,只要我放假他们也总会带我一起去,使我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那份孝心.虽说平时爸爸,妈妈工作压力都很大,但在爷爷奶奶面前他们从不表现出来,我想那可能是不让两位老人家为他们担心吧,那也是对父母的孝敬吧.在爸爸妈妈行为的潜移默化下,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的事。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出差在外,这可把我急坏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早上我想妈妈生病了胃口肯定不好,我沉思了一会儿,决定到我家楼下的`“大块头”馄饨店去煮一碗馄饨,热乎乎的馄饨一定又香又吃好,我想妈妈一定会喜欢吃的吧!于是我就欢天喜地的去为妈妈买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我等妈妈吃完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去了,我把药放在了您的床头柜上,可不要忘记吃药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到妈妈房间里去,这时候妈妈好象精神好了许多,我想妈妈一定是按时吃药,才有好转的吧!我问过妈妈是不是想吃东西呢?可妈妈什么都不要吃,只想吃一点暖暖的稀饭,我就帮妈妈熬了一锅子,妈妈吃到了我第一次做的稀饭,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看着妈妈欣慰的的样子,我暗暗在心里下决心,以后不但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在学习上更加自觉主动,真正让爸爸妈妈放心、省心。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篇十二
提起田家镇小洼村村民伞秀玲,她的公公婆婆及村里的人们总是赞不绝口,都称她是孝敬公婆的好儿媳。伞秀玲,1982年5月30日出生,20xx年4月与丈夫邢立刚结成夫妇,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不久生育了一子,取名叫邢嘉男,加上公公婆婆一个五口之家,和和美美,膝下承欢,其乐融融,他们共同度过了结婚后一年当中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噩运就像他们袭来,愉悦的日子在邢立刚被查出患有白雪病中嘎然而止。20xx年的4月7日,无情的病魔读取了丈夫的生命,把完美的一家人推向了痛苦的边缘。由于爱子去世,公公婆婆受到严重打击,卧病在床,家里还有20来亩水田,再加上年幼的孩子,生活真的像是雪上加霜。也就是在这时,儿媳伞秀玲勇敢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老幼四口人相依为命。
日子过得也算平静,好景不长,她的公公因出车祸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命算是保住了,但是右腿粉碎性骨折要卧床休息半年以上,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脾气变的暴躁了,婆婆体弱多病,勉强自理,照顾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伞秀玲的身上,由于刚结婚没几年,平日里和公公婆婆说话很少,如今她能把老人伺候的好吗咋能让老人安心养病呢起初她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当她回娘家把事情讲给父母听时,母亲对她说孩子吧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爹妈就不别扭了。母亲的一席话,点亮了她心头的灯,心里豁亮,委屈也没有了。人们长说,床前没又百日孝,在公公卧床的`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床铺总是干干净净,屋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湿疹,经过伞秀玲的精心照顾,公公的身体逐渐康复了。伞秀玲做到了为人儿媳所能做到的一切。就是这样一位瘦小的女性承担着赡养公公婆婆、培养幼子的重担,但是她从来没有怨言,有时看她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公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和她谈起改嫁的事,都被她婉言拒绝了。有些不知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婆说养闺女就是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真有福气。婆婆听了笑眯眯的说可不是吗,我这上辈子步知修什么福了,修来这么个好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呢!她的故事在村里传为佳话,她心里永远只有公婆,唯独没有自己,真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坚强女性。融进伞秀玲为家庭增加了收入,在村里的修配厂做保洁工作,她以后的人生旅途还很长很长......
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温馨的家庭是动力的源泉,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衷心的祝愿伞秀玲一家永远平安幸福。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杨秀红,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杨秀红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杨秀红父亲家,杨秀红总是把奶奶照顾的特别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杨秀红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己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后来,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杨秀红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杨秀红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在住院期间,杨秀红每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杨秀红身上并不合适,到现在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来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杨秀红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杨秀红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杨秀红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杨秀红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杨秀红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时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杨秀红总是尽量满足,家里总是给父亲备着酒,父亲高兴的时候,她也总是陪父亲喝上两口,为的是让父亲开开心心。杨秀红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杨秀红,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禅林寺村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6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