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编写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内容,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工作。一个好的教案能够提高课堂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案的编写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教案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一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图:一群小伙伴在野外旅游。)。
小朋友们去踏青,本来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可真没想到,三三两两结伴游玩时,这几组小伙伴忘记了时间,也找不到集合地点了!
(图:1、背景:正午,太阳在南,树影、人影在北。2、背景:下午,阴,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3、背景:渠沟里一面残雪即将化尽,一面雪还很厚。4、背景:夜晚,北极星高挂。5、背景:一棵砍断的大树桩上有或疏或密的年轮。6、背景:一群大雁往南飞。)。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群粗心的小家伙还没发现呢!请你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看谁能帮图中的一组小朋友指指路。
1、学生看图之后,带着任务读课文,找答案。找到后与同学交流,再帮助图中的小朋友指路。
(我想给第x组的小朋友指路,我看到图中有)。
你是根据课文的哪一节这样判断呢?
[尽管课文内容是自然科学,讲课时却不能离开语文的根本。因此,发言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多朗读,如:学生如果想为第一组小朋友指路,回答说太阳挂在南方,影子的方向是北方,教师可以问: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这个知识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苦读得很有韵律、很有感情,教师就可以说:你读得真好,再给大家读一遍,我们都学学好吗?或者: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有感情,给大家教教你的方法行吗?如果他读得并不理想,可以说:谁能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或者:听听老师怎么读这一节。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融入语言文字训练、识字教学(识记生字以多次朗读、多次见面为主要手段),并可自由质疑。如,孩子如果问到: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老师可相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南针,让孩子们针对生字多读几遍,然后由其他同学讨论解决疑问。再如,学生说到积雪融化那幅图时,可能会出现判断错误,教师可以先让孩子请一猜,积雪融化的一面是南方还是北方,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孩子们说说他为什么会猜出这样一个结果。我们认为孩子猜错也没关系,课堂中应该给孩子犯错再改错的机会。但这之后一定要适时地指导,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直观的图解,加深他们的印象。
2、解决最初的两幅课外图的问题,续写儿歌。
这有两幅图上的疑问,在书中找不到答案。可聪明的小朋友都发现这里天然的指南针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两幅图中的内容也续写进这首诗歌当中?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天然指南针吗?也可以编成诗歌。
课文学完了,大家肯定又发现了不少好词好句,今天想积累哪些呢?互相交流。
1、出示卡片再次认读四个生字。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下忠、盏、稠、针四个字的结构及笔画位置,分析之后书写,再互相评比。
[写字也同样需要在合作中掌握,在比赛中进步。]。
观察大自然,去发现天然的指南针,看谁发现的最多。观察后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课后可让学生对课文中本没有感官经验的内容进行观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是一首小诗。课文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是在大自然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我设计本课的理念是: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课文。学生对大自然充满着好奇,可是他们对自然世界所知甚少,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更能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多多去想。在学习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会对知识进行不断的探索,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求答案。对课文中的难点“沟渠里积雪哪边化得快”,通过实验,在合作与动手中得到答案,充分给他们探索与发现的机会。
二、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自读自悟。
(屏幕上出现四幅图)。
师:有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踏青,可是这几组小朋友迷了路。怎么办呢?
生1:我发现第一组小朋友是在森林中。
生2:有一组小朋友是在夜晚迷路。
生3:我们用指南针来找路。
生4:那用地图吧!
师:要是没有指南针,只有地图,那我们怎么知道方位呢?
生无语。
师:我们来仔细地读读课文,你一定有办法帮助他们的。他们多着急。(等每一人都认真读好书后,让他们以四人小组形式,选一幅图为一组小朋友带路)。
教学片段二:以太阳为指南针辨别方向。
(以小组为代表,根据迷路小朋友的图进行指路,台下学生质疑。)。
生(第1小组):这一组小朋友迷路是在白天,有太阳。可以看太阳。
生1:怎样看?
生(第1小组):中午的时候它指着南边,地下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就是说太阳在南边,树影指北方。
生2:是指在中午时。
生3:为什么太阳在南边,树影指北方。
生(第一小组)无语。
生4:因为树影与太阳是相反的。
师:我们来做一做,用手电筒当太阳,铅笔就是树,看一看树影在哪边。
生做后,齐答:与太阳方法相反。
教学片段三: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得快。
(生带领在山中迷路的小朋友回家时)。
生(第5小组):我们可以看积雪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
师:那化得快的是南边,还是化得慢的是南边?
生1:化得快的是南边。
师:真的吗?
生2:真的,南边,太阳晒到多。
师:(指图)这是哪里的积雪?
生2:沟渠。
师:沟渠是怎样的?
生无语:
师(出示沟渠的图片)。
生3:沟渠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沟。
生4:我在田边看过这样的水沟。
师:那我们用手势表示应该是怎样的?(引导生运用手势来做沟渠)再来做一做看,哪边太阳晒到多。
(小组里用手电筒当太阳,用手势表示沟渠,观察后讨论哪一面的雪化得快)。
生:北面化得快。
生:北面晒到多,是北面化得快。
生:南面被挡住了。
师:那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沟渠里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方还是北方。
生:因为北面积雪晒到多,所以化得快的是北方。
师:说完整,哪里的积雪。
生:因为沟渠里北面积雪晒到多,所以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
师:那你知道如果是屋顶上的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哪边?
生想;生用手势,两手合拢成屋顶状;开始有小组再做实验,轻声讨论。
生:与沟渠的积雪不一样,化得快的一面是南边。
生齐赞同。
三、案例分析。
1、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通过学生产生疑惑,动手实践,生生合作,解决疑惑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探究。如:学生在为迷路的小朋友寻找回家的路,以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样的思想情感带动下,学生对课文产生极大的兴趣。小组合作产生实效,学生在选择了要帮忙的对象后,快速读课文,寻找“指南针”,辨别方向。
2、通过实验解决课文难点。这一篇课文,曾听过两位老师开课,这两位老师讲“沟渠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还是南方。”都说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是南方。当时,听到这里时,心里就觉不妥。后来,同事之间讨论也讲到这点,上网查找也发现有不少的教学设计中也出现这样的错误。但怎样将这一难点解决好,想了很久,要简单明了,让学生能一看就知道,当时也做了一个沟渠的模型,但觉过于麻烦,还发现手势简单又有趣,就不知效果会如何,在上课之前还是带了沟渠的模型做预备。但在小组实验中,效果很好。且还能延伸开来,让学生以手势来当屋顶,了解了屋顶积雪化得快是哪边,形象而生动,也让学生在比较更加明了。
3、在结尾处进行课外延伸,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模仿课文的写法模述课外了解到的大自然的指南针。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忠实”“向导”;通过看图理解“稀”的意思;通过换词理解“永远”。
2通过学习,积累“日出东方”“夕阳西下”“稠密”“稀少”等补充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会说、会用文中介绍的几种常用识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懂得几种常用识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创设的情境中,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迷角()希()中()谜()确()稀()忠()。
2.指名读第1节。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2小节。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旅行家,外出旅行好吗?现在请大家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背上旅行包。“准备,动身!”这么好的天,能外出旅行,你们有什么想法?(同学说)中午,我们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上,哪边是南哪边是北?怎么分辨呢?我们来听听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听录音)听后填空。
中午,太阳在()边,地上的影子正指着()边。
2、读课文。谁能说说太阳公公的生活作息规律呢?(协助归纳词语: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4、指导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学习第3小节。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说。文中把北极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盏指路灯?“永远”你能换个词吗?(一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4小节。
2、自由读文,看图说说。谁知道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
请同学扮演树公公(戴头饰)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朗读课文。
2、能让学生发现一些识字规律,随文自主识字。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指南针,介绍。哪些人需要用指南针?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身边又没带指南针,该怎么办?回忆小诗《东西南北》。
二、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1、老师给大家带来学习指南针,(自学要求)自读小诗。
2、检查词语指南针忠实一盏指南针稠密。
3、“盏”的书写指导。
4、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5、交流读了小诗,你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方法呀。师板画。指导孩子把话说完整。
三、细读课文。
1、同桌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天然指南针,找到相关小节,仔细读读,你读懂了什么,又什么收获。
2、同桌读课文。
3、交流(学生自主选择)。
(1)学习第二节。
a、看中午太阳和树影的图。想想早上,傍晚,太阳的情况。
b、板书晴天。
再读这节诗。
(2)学习第三节。
a、你对北极星有多少了解。课件补充。
b、介绍北极星。
c、朗读。
(3)学习第四节。
a、学习、理解字词“稠、稀”。寻找规律“带禾字旁的字”,并在稠稀积3个字中选1个自己认为难写的写一写。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课件补充。
朗读。
(4)学习第五节。
猜测积雪如何帮忙。
沟渠的积雪,他的特殊性。利用课件和简笔画突破难点。
带着思考理解读。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连起来读读这首有趣的小诗。
2、师生合作完成填空。(口头)。
3、总结全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讲故事、自主探究、游戏、自我介绍等形式朗读感悟。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和指南针等相关用具。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他们吗?(组织学生交流,板书课题。)。
二、初读自学课文,认读生字,了解大意。
2、自学课文。
3、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出示课件,学习字词。
(1)我会读,正音并组词。
(2)我会组,比较形近字并组词。
三、分析课文,感知内容。
2、.你们看见过指南针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南针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学生介绍)。
3、课文中说,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请你们先说说。
4、你们再听听这几位同学从课文中找的天然的指南针跟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指四名学生作介绍。
5、谁来给大家介绍?全班交流。
7、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把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
8、哪位同学接着介绍?
9、沟渠里边积雪化的快的那一边是――学生回答。
10、那化的慢的那一边是――学生回答。
11、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下面我们也把这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记在脑子里吧。
12、请问你介绍的是哪颗星星啊?生回答。可是,我们很多小朋友不认识北极星啊?
13、没关系。告诉大家,我们后边还要学习第29课。等学完了29课,你就认识北极星了。好了,下面我们先记住北极星这个黑夜里的指路明灯吧。
14、谁还想介绍?介绍大树这个天然的指南针。
15说的真好!我们快记住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吧。
16、大家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们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六
二、我能行。
三、我会填。
慌张 紧张。
1、解放军叔叔正在进行( )的操练。
2、小军太( ),所以把题目看错了。
【思维拓展】。
一、我会填。
1、按课文内容填写:
2、大自然有很多( )的指南针,( )是个忠实的向导;( )是盏指路灯;( )也会来帮忙;( )会给你指点方向。
二、我会做。
请从课文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 ()——() ()——()。
三、我会背。
请小朋友把课文背给家长听,再请他们签字。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七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学期中快乐读书屋里的一篇文章。以儿童诗的形式,介绍了大自然的规律和奥秘,告诉我们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将自然科学知识寓于浅显的文字当中。在讲述知识的同时启发儿童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多去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原则,每个环节都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达到了交好的效果。
老师能够准确的驾驭教材,使“读书屋”的教学区别于阅读教学。课堂教学中,有教师的范读,学生模仿、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找喜欢的段落读,在多种形式的读文中,学生自然的学会了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识字不是枯燥、独立的,老师把要识记的字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坚持“生字从文章中来,再到文章中去”的识字顺序。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后,让学生圈出生字,强化绳子的读音,最后以开火车的形式使学生牢牢记住了生字。
教学中,教师注意语言和思维训练相结合课文学完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看过的课外书说说还有什么方法辨别方向,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从而拓展了学习云的渠道。
由于老师参加工作时间短,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拘谨,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还有待提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八
教师在出示题目后问学生“要是”可以换成什么词,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而且无形中使学生积累了其他词语。
识字环节方法多样,和课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如“稠”和“稀”通过图片来识字,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如“盏”的教学,教师说盏指的就是小杯子,盛酒的就叫酒盏,盛茶的就叫茶盏,这样学生不就认识了这个字,而且理解了这个字。教师在识记每一个生字之后直接指导写字,学生记忆就更深刻了。
在“再读勾画”这一环节,教师提出了问题“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它是怎样分辨方向的?”然后先举例子找出第二小节中的重点词,再指导学生总结学法,按照“圈一圈、勾一勾、画一画”的方法完成剩下的小节,由扶到放,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找的快速、正确。
整节课教师的评价语自然,与教学融为一体,不仅有针对性,而且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特别值得我学习。
建议:最后一个表格的填写较有难度,可以在第二课时学完课文后完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
1、会认“针、忠、盏、稠”4个生字。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讨论: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cai课件,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两课时。
一、示疑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朋友郊游图。)小朋友们去野外旅游,本来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可是没想到,游玩时,这几个小朋友迷路了。
(课件出示:图1。背景:正午,太阳在南,树影在北。图2。背景:下午,阴,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图3。背景:一面山雪已化尽,一面雪还没化尽。图4。背景:夜晚,北极星高挂。)。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些粗心的小家伙还没发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看谁能从文中找到帮图中的小朋友指明方向的办法。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找找诗歌中有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课件出示:针忠盏稠。)。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说说怎么记住“针、忠、盏、稠”。
(2)分节读课文。
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3)说说你从诗歌中找到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你想为哪一组小朋友指明方向?(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第二小节]。
1、(课件:图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课件演示:中午时太阳在南方,树影在北方。)。
2、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了解到这个知识的?你能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名评价。挑战读,齐读。
3、课文里把太阳比作了什么?理解:忠实的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呢?
4、背诵这一小节。
[第三小节]。
1、(课件:图2)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课件演示:北极星指向北方。)介绍北极星、北斗七星。生交流了解的相关知识。
3、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自由读,男女比赛读。背诵。
[第四小节]。
1、(课件:图3)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理解:稠。(课件演示: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
3、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大树?请在小组内比赛读第四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4、小组推荐读,想读的站起来读。背诵。
[第五小节]。
1、(课件:图4)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课件演示: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化得慢的一面是北方。)。
2、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的?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五小节。指名读,指小组读,齐读。
3、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是呀,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还是北边呢?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4、指名说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背诵这一小节。
[第一小节]。
过渡: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自由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3、背诵。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四个生字,再次认读。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下“忠、盏、稠、针”四个字的结构及笔画位置,分析之后书写,再互相评比。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慌张指南针辨别忠实向导乱闯积雪一盏稀少稠密沟渠。
2、背诵1-5小节。
二、学习最后一节。
1、自由读最后一小节。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2、从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仔细观察,动动脑筋,就能发现好多大自然的指南针。)。
三、课外拓展,续写儿歌。
(课件出示:图1、背景:一个大树桩上有或疏或密的年轮。图2、背景:一群大雁往南飞。)。
2、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图1:树的年轮密的方向是北方,疏的地方是南方。因为南面太阳照得多,树长得快,年轮疏。
图2:大雁飞去的方向是南方。因为,秋天大雁都要飞往南方。
3、你们能不能将这两幅图中的内容也续写进这首诗歌当中?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天然指南针”吗?也可以编成诗歌。
4、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诗歌。师生共同评议。
四、总结全文,推荐好书。
孩子们,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发现大自然的。
许多奥秘。老师给大家推荐两套好书(课件:《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希望大家能从那里获取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五、书写生字。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写了四个生字,这节课还有五个生字,有没有信心写好它们?
1、课件出示:“导、积、稀、碰、慌”五个生字。
2、读读,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学生观察这五个字,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4、学生描红、临写。
5、师生评议。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一
l、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结合文中插图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能力。
5、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6、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1、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和背诵课文。
2、如何运用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观赏,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出声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不容易读正确的字、词、句,反复读一读。
3、圈出不懂的词语,或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把句子读通顺。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导学第1小节:
(1)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2)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指南针”
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3)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4)指导朗读第1小节。
2、自学第2-5小节,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二
可要是你在茫茫野外迷了路,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去了解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周围的同学。
2、读课文给同同桌帮助正音。
3、小老师教读生字。
明确“针、忠、盏、稠”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积累生词识字
(1)默读全文,画出自己喜欢的生词。
(2)交流自己所选的生词,在积累生词中巩固识字。
6、找反义词识字
如:南—北稠—稀快—慢
7、联系实际识字,如:“针”,我是在读《铁杵成针》的故事中认识的。
8、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节展示给同桌听,请他评价。
9、抽生分节课文,教师注意就比较难读的字词进行指导,如:指南针、辨别、忠实、一盏、枝叶稠的、枝叶稀的等。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太阳(2)北极星(3)大树(4)雪
3、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辨别方向?
(2)各小组至少确定一种方法,练读、评读、仿读、研讨,并准备汇报。
4、汇报朗读,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朗读课文,借助自制图片,汇报辨别方向的方法。
相互质疑、释疑,对讲得不明确或不准备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纠正。
四、拓展延伸,引导发现
1、大自然中还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呢?
2、在今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注意发现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向。
五、借助图片,引导背诵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
2、检查背诵
二、指导写字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观察字形、书空笔顺。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提出难以写好的字
“盏”:上半部分可以借鉴“浅”字的右边进行书写的迁移,要强调这里的两横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应尽量写扁,下横要长,起托住全字的作用。
禾字旁:(1)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
(2)旁在左边时,字形一般为左窄右宽。
4、生临写一个字,圈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告诉同桌是怎样写好的请同桌指出写得不够好的字,该怎样写好。
5、临写第二个字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野外沟渠向导忠实指点分辨辨别永远高挂天然大自然北极星指南针
2、小组开展“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
别:特别分别别处
指:指挥手指指南针
方:方向地方千方百计
导:积:
忠:慌:
四、作业
分学习小组合作收集资料,了解其他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为什么森林能够净化污水,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等等,课余交流。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三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忠实”“向导”;通过看图理解“稀”的意思;通过换词理解“永远”。
2、通过学习,积累“日出东方”“夕阳西下”“稠密”“稀少”等补充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会说、会用文中介绍的几种常用识别方向的方法。
理解词语的意思,懂得几种常用识别方向的方法。
在创设的情境中,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方向。
一、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迷()角()希()中()谜()确()稀()忠()。
2.指名读第1节。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2小节。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旅行家,外出旅行好吗?现在请大家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背上旅行包。“准备,动身!”这么好的天,能外出旅行,你们有什么想法?(同学说)中午,我们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上,哪边是南哪边是北?怎么分辨呢?我们来听听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听录音)听后填空。
中午,太阳在()边,地上的影子正指着()边。
2、读课文。谁能说说太阳公公的生活作息规律呢?(协助归纳词语: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4、指导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学习第3小节。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说。文中把北极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盏指路灯?“永远”你能换个词吗?(一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4小节。
2、自由读文,看图说说。谁知道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
请同学扮演树公公(戴头饰)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四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忠实向导;通过看图理解稀的意思;通过换词理解永远。
2通过学习,积累日出东方夕阳西下稠密稀少等补充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会说、会用文中介绍的几种常用辨认方向的方法。
理解词语的`意思,懂得几种常用辨认方向的方法。
在创设的情境中,根据所学的知识辨认方向。
一、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迷()角()希()中()谜()确()稀()忠()。
2.指名读第1节。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2小节。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旅行家,外出旅行好吗?现在请大家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背上旅行包。准备,出发!这么好的天,能外出旅行,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中午,我们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上,哪边是南哪边是北?怎么分辨呢?我们来听听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听录音)听后填空。
中午,太阳在()边,地上的影子正指着()边。
2、读课文。谁能说说太阳公公的生活作息规律呢?(帮助归纳词语: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4、指导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学习第3小节。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说。文中把北极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盏指路灯?永远你能换个词吗?(一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4小节。
2、自由读文,看图说说。谁知道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
请学生扮演树公公(戴头饰)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五
1、会认四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通过读文和搜集的资料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指南针),对了,谁知道指南针是用来干什么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赶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初次读文可要读准字音啊!
问:谁能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生汇报,师板书)。
3、他们俩合作读得那么愉快,其他你们呢读得怎么样,想不想试试,和你的同桌合作读一读,不管谁读时,另一个同学都要仔细听,帮他纠正读得不准的音和读不通顺的句子。
问:刚才你的小伙伴帮助你纠正了哪个音,哪句话。
4、看来同学们读得认真,听的仔细,表现这么好,我给你们请来了几位客人,看看你们还认不认识,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一个,加点的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你能教教大家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指名汇报)
三、细读、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指名说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安慰迷路的人呢?
2、有了你的安慰迷路的人一定不会慌张,况且大自然还有那么多天然的指南针呢?怎样利用它们来辨别方向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小节,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想把这部分内容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一边想选择一种自己比较熟悉或最喜欢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向大家介绍。
(1)介绍指名读(出示投影)谁想扮演这个忠实的向导太阳,再读读这个小节,其他同学看屏幕。
(2)介绍指名读(出示投影)看,北极星是盏,它永远,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枝叶稠的是指哪面)?
(4)还有一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呢?
问: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
师:你们清楚了吗,沟渠里的积雪北面向阳,所以化得快。
过渡:我们了解了这么多辨别方向的方法,找几个小朋友读读25小节,把它们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指4个同学读)
4、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那么多辨别方向的方法,你想不想把它们像文中所写的那样告诉其他人呢?(出示课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接着这段话告诉人们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还能利用什么怎样分辩方向先自己练着说一说,一会进行汇报。
5、正因为我们掌握了利用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方法,所以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告诉我们生齐读。
四、总结
是啊!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它需要我们多观察,勤思考,才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六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1)学习第二节。
a、教学生字“影”。
(2)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b、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c、介绍北极星。
(3)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碰、稠、稀”。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七
1.
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几种辨认方向的方法。
3.培养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兴趣。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读感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二十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大家都预习过了吗?
4.你们看见过指南针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南针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他介绍得真具体,指南针就是他说的那样。
5.有啊。他们都是人们用来辨别方向的`。
6.哈哈,那可没有。至于为什么,大家可以在课后研究研究。
7.课文中说,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请你们先说说。
8.你们再听听这几位同学从课文中找的天然的指南针跟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
1.(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预习了。
3.(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4.我见过指南针,它是一种专门给人指示方向的仪器,看上去有点像一块大手表。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怎么动,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方。
5.老师,有指北针吗?
6.有指东针、指西针吗?
8.太阳、北极星、大树、雪
朗读感悟
1.大家都知道了这些指南针,但是,究竟怎样使用他们呢?下面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指南针,读读课文,读懂课文,等会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谁来给大家介绍?
3.你把课文读得很好,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太阳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吗?
4.知识真丰富啊。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把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
5.谁记住了?
6.哪位同学接着介绍?
7.老师也是南方人,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好吗?
8.沟渠里边积雪化的快的那一边是——
9.那化的慢的那一边是——
10.哦,我明白了!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下面我们也把这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记在脑子里吧。
11.学生主动。
12.请问你介绍的是哪颗星星啊?
13.可是,我们很多小朋友不认识北极星啊?
14.没关系。告诉大家,我们后边还要学习第29课。等学完了29课,你就认识北极星了。好了,下面我们先记住北极星这个黑夜里的指路明灯吧。
15.谁还想介绍?
16.说的真好!我们快记住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吧。
1.自读课文。
2.我来介绍太阳这个天然的指南针。(读课文第二段)
3.能。太阳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哪边,哪边就是南方,地上树的影子指着的是北方。我还知道,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太阳在西方。
4.读课文。
5.背诵课文第二段。
6.我是北方人,想给南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雪。(朗读课文第五段)
7.可以呀!
8.北方。
9.南方。
10.读背课文第五段。
11.我来介绍星星。(朗读课文)
12.北极星。不管什么时候,北极星总是指着北方,黑夜里用它辨别方向准没错。
13.我认识,但说不清楚。
14.读背课文
15.我来介绍大树这个天然的指南针。阴天下雨的时候没有太阳,我们可以用大树来辨别方向。枝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少的一面是北方。
16.读背课文。
背诵课文
2.你们四个还是介绍自己刚才介绍的那一种,可以用书上的话来介绍。先自己练练,介绍的时候最好不看书。
3.小朋友们,请你们找几个小伙伴一起读读课文、背背课文,把这些辨别的方向的方法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
4.现在我们开始介绍吧。
1.好!
2.练背课文
4.分段背诵课文。(前面加自己的预言:我介绍**这个天然的指南针……
识字
写字
1.认记四个生字:说记字方法。(指出这是既会认又会写的字)
2.书写三个生字(针、忠、盏)。重点讲解(1)“盏”:两横尽量往右上方斜,斜钩不能太长,下面的皿字底要尽量写扁,横要长以托住上面。(2)“忠”:竖要短,关键是卧钩,不要写成竖弯钩。(范写盏、忠)
3.引导观察其余的字。
积、稠、稀都有禾字旁,都是左窄右宽。慌字右边中间是个死亡的亡,下面没有点。最下面中间的一竖不能少。
作业拓展
1.课后读读写写。(明确要求:用别、指、方组词,先写后读。
2.看学习伙伴的话,引导课下收集辨别方向的方法,收集后在同学中进行交流。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八
1.会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讲故事、自主探究、游戏、自我介绍等形式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和指南针等相关用具。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一、创境激趣。
他们吗?(组织学生交流,板书课题。)
二、初读自学课文,认读生字,了解大意。
2、自学课文。
3、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出示课件,学习字词。
(1)我会读,正音并组词。
(2)我会组,比较形近字并组词。
三、分析课文,感知内容。
2、.你们看见过指南针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南针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学生介绍 )
3、课文中说,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请你们先说说。
4、你们再听听这几位同学从课文中找的天然的指南针跟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指四名学生作介绍。
5、谁来给大家介绍?全班交流
6、你把课文读得很好,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太阳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吗?理解“向导”“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7、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把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吧。
8、哪位同学接着介绍?
9、沟渠里边积雪化的快的那一边是——学生回答
10、那化的慢的那一边是——学生回答
11、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下面我们也把这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记在脑子里吧。
12、请问你介绍的是哪颗星星啊?生回答。可是,我们很多小朋友不认识北极星啊?
13、没关系。告诉大家,我们后边还要学习第29课。等学完了29课,你就认识北极星了。好了,下面我们先记住北极星这个黑夜里的指路明灯吧。
14、谁还想介绍?介绍大树这个天然的指南针。
15说的真好!我们快记住这个天然的指南针吧。
16、大家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小朋友们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十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有关作业。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汇报课外阅读、观察情况,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指南针?说清如何分辨方向。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
2、、同桌互说。
三、指导背诵课文。
1、先自由朗读。
2、让学生背诵。说说自己是怎样的方法来背的,请学生交流背诵方法。
3、指名背集体背同桌背。
四、导完成课堂作业。
1、指导用千万,永远造句。
2、完成课后作业题1、2。
五、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有关指南针方面的`书籍。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语文教案篇二十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字。能背诵诗歌。
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能力目标:掌握一些辨认方向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动脑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2、难点: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编写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一起来读题目。(齐读课题)。
你们看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有一些字,你们认识吗?(出示生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纠正读音。
2、你们能给这些生字组词吗?(指名回答)。
3、在这些字里,有一对反义词,你们找到了吗?
4、全班齐读生字。
过渡:很好,上一节课咱们学习的生字你们记得真牢!
二、引入学文。
学习第一小节。
2、谁愿意来安慰这个迷路的小朋友?
3、因为大自然里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所以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家一齐来读课文的这个小节。(全班齐读)大家读得很整齐!
4、你们见过指南针吗?你知道他的作用吗?(学生发言)。
5、看,这就是指南针。(出示图片)它是人们在野外活动时很重要的用品。指针的一头永远指向南方,所以叫指南针。这可是我们的老祖先创造出来的四大发明之一呢。
6、课文里为什么又说是“天然的指南针”呢?(学生回答)。
学习第二小节。
1、对,文中的指南针是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里面的。你们能从图上帮这个小朋友找到这个天然的指南针让他回家吗?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小节,用横线画出这个“天然的指南针”,用波浪线画出它是怎样帮我们指引方向的?(学生读划)。
2、学生汇报,相机板书。(太阳)。
小结:看来在晴天的中午,太阳是我们忠实的向导。(晴天)。
3、我们帮这个小朋友找到了回家的方向,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一齐来读课文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1、迷路的小朋友顺利地回家了。这时夜晚来临(出示星空图)太阳下山了,我们又该怎么辨别方向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夜晚里的“天然的指南针”,用波浪线划出它怎样给我们指点方向。开始吧!
2、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夜晚 北极星)。
3、解释小结:你们看图上的这七颗星连在一起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而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有一颗最亮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在漆黑的夜里,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的天空,只要你找到了它,就能到找到北方。
4、这个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不要忘记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记住它。(全班齐读)。
学习第四小节。
1、大自然里的天气可是千变万化,阴天,下雨天,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出示图片)你们能像刚才一样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吗?(学生自学)。
2、你们读懂了吗?谁来说说在阴雨天我们该怎么辨别方向?(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阴雨天 大树)。
小结介绍:因为大树朝南的一面阳光充足,枝叶就长得很稠密,相反的大树朝北的一面获得的阳光比较少,枝叶就比较稀疏了。看来大自然里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我们一齐读课文第四小节。(全班齐读)。
学习第五小节。
1、冬天到了,树叶都落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雪下得很大,这时候,我们还有办法吗?刚才我们在学习前面三个小节时都用了“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的方法(出示学法)现在你们也能用这个方法来继续学习第五小节吗?(学生自学)。
2、你们学好了吗?我请一位同学说说看。(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雪后 积雪)。
3、你们都找到了,真棒!我们能用最骄傲的声音读读第五小节吗?
学习第六小节。
除了课文里介绍的这四种天然指南针你们还找到哪些其他的天然指南针呢?(出示题目)(学生发言)看来,想要找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就需要我们怎么做?(板书: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我们一起读最后一个小节。
三、熟读成诵。
聪明的同学们,只要我们把这篇课文牢牢地记住,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在野外迷路的。我们一起读一读,把它记下来,好吗?(全班齐读)你们读得真棒,有没有同学可以看着图,把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呢?(指名背诵,适时表扬)。
四、拓展训练。
1、刚才你们背得真熟练,这么快就把这些知识记下来了,真棒!那你们能把刚才找到的其他“天然指南针”编成课文吗?(出示要求)小组的四个同学一起商量商量怎么编?(小组合作)。
2、指名编儿歌。
五、总结全文。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只有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才能读懂更多的自然知识,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晴天 太阳。
夜晚 北极星。
阴雨天 大树。
雪后 积雪。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3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