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童年真有趣真美妙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1:11:11
最新童年真有趣真美妙范文(16篇)
时间:2023-12-06 11:11:11     小编:LZ文人

比较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从而找出它们的异同和相似之处,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流畅,避免含糊不清和表达不清楚。总结范文中的亮点和亮眼之处可以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提升整体水平。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一

记得,童年的时候,我家还不住在社区,而是住在马海的一个村子里。那儿的房子虽比不上现在的房子,但是,在那儿,我们有许多欢声笑语。

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天气,朋友家的地上有一大块凹进去了,所以那儿常常聚集许多雨水。等雨停了,我们拿着雨伞去打水仗。妈妈走过来,总是会把我们分开,可过不了多久,我们还是玩起来了。直到大家的衣服湿了个透才停下来。

还有一次,我把几颗桃核吐在我家门前,那儿竟生出了三颗小苗,过了几个月,生出了三棵小桃树。我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们,他们也像我一样,无论是什么籽,都吐在自家门前,可他们并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我始终想不明白。

童年的时候,一切充满了乐趣,可是也有的时候因为小,差点失去了生命。那次,我跟着妈妈去河也冼衣服,见别人竟可以站在水里,(因为水下有台阶)。我呢,以为他有功夫。所以我去了台阶两边,马上试了一下,可却因为失去平衡而摔了下去。还好,妈妈的好朋友把我救了起来。现在看起来,这些好像都挺傻的。但是,在我心里,那是最开心的时光,因为那个时候小,做错了事,妈妈不会骂我,可看看现在,我觉得比我的童年差劲多了。

我渴望回到我的童年。我愿做快快乐乐的小鸟。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二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喜欢从小动物那里学会说话,所以我总是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下楼去玩。一只只有一双海洋蓝眼睛、一双尖耳朵、四只短而有力的飞脚、锋利的牙齿和黑点的猫突然跳了出来。

出于好奇,我悄悄地走向那只猫。这只猫可能害怕我,一声接一声地低叫。它的脚弯曲了,准备开战。我向前迈了一步,它向后退了一步。我后退了一步,它站着不动。那只猫用一双冰冷的蓝眼睛盯着我,这让人们不寒而栗,感到有点可怕。

斑点猫有喵,喵,喵。的`声音。我蹲到一边,听着这只斑点猫的声音。我听到了上帝的声音,我的嘴巴忍不住哭了。我和猫一起吠叫。它哭了,我跟着它。我的同伴们在叫我,但我太着迷了,根本没听见他们的声音。直到那只猫跑了,我才回到现实世界。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开始了。喵,喵。伙伴们大声喊着,笑着说:王新宇把他的名字改成了王新宇,因为猫吃了鱼!”

现在我不太擅长像猫叫这样幼稚的愚蠢行为。现在我想起来了,那时我真的很有趣。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三

我最倒霉也是最想回到童年的一日是今天,今天我没有在家里闷着写作业,也没有在电脑上玩游戏,而是出去看弟弟妹妹,注意:我是看着弟弟妹妹,他们两个让我忙的不亦乐乎,唉!

我家肯定不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吧!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弟弟妹妹没人看,爸爸妈妈在上班临走前和我说:宝贝,今天交给你个任务,是看着弟弟和妹妹,好吗?“因为我从没看过弟弟妹妹所以不知道他们特别调皮,所以我就愉快的答应了。爸爸妈妈走后,弟弟在玩他的玩具,妹妹踮起脚打开电视机,有踩着凳子上床躺着看电视了,我觉弟弟和妹妹太听话了,所以没注意他们而是跳到床上看电视,因为我看的太入迷了所以不知道他们两个在干什么,不一会儿我听见了哭声我回过神来看到妹妹和弟弟在打架,我拉开他们,我生气的说:”打啊,继续打啊!怎么不大了?不是打的挺痛快的吗?“妹妹哭着说:”姐姐是哥哥先欺负我的。“我把眼神转向弟弟,弟弟摸了一把眼泪说:姐姐,不是我先大妹妹的。”我听到他们叫我姐姐,我心想:他们还小不懂事,不像和我一级的某些人。我说:“不管你们俩谁先打谁的,都要说一声对不起。”我看他们俩不出声又说:“弟弟,你是哥哥是不是应该让着妹妹?如果你不让着她的话,你就不用当男子汉了。弟弟说:”我要当男子汉,妹妹,对不起。“妹妹说:”哥哥对不起。”我说这才对吗!哥哥要让着妹妹,男子汉是宽宏大量的。“妹妹点点头,弟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唉!小孩就是这么好哄好骗啊!我可真想回到童年,因为童年有人照顾,有人关心,特别的幸福快乐,小朋友们,要好好的珍惜童年哦!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四

漫天的大雪,播撒激越,飘到哪里,哪里便一片飞歌。歌声冻结了江何,流淌的水啊也被雪歌淹没。万物聆听雪歌清唱,风夹雪是进行曲在高歌。飘落的雪片是一个个音符,填满积雪的歌谱;那竟相开放的梅朵,粉的黄的红的,装饰出皑皑白雪动情的歌。雪,在不停的舞,飘落在我手心中。

雪在舞。雪,如。

[1][2]下一页。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五

童年的囧事一箩筐,好似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而星星们一眨,便眨出了一个又一个神秘的故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爸爸带我去婆婆那儿摘西瓜。到了婆婆家里,只见婆婆早早地等着我们了。爸爸在婆婆家睡觉,婆婆领着我去田地里,一片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田野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兴奋极了。走近一看,哦!原来是一个个圆圆鼓鼓的大西瓜在这里“定居”下来,我不禁舔了舔嘴巴,心想: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能有西瓜吃了。

我本应该和婆婆一起奋力地摘西瓜,可池塘边的一根根“火腿肠”吸引了我。“婆婆,我要那些火腿肠!”我大声喊道。婆婆听到后很是纳闷,可能在想:这里哪有火腿肠啊?见婆婆不知所措,我便指向池塘边。婆婆定睛一看茅塞顿开,便连忙跑去摘了两根给我。我经不起“火腿肠”的诱惑,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咬上一嘴,刹那间一股怪味道在我的嘴里“打滚”咦,这是什么怪味道?我心想。婆婆见到此景开怀大笑,然后告诉了我这叫香蒲,是驱蚊用的,不是我眼中的火腿肠。我这才恍然大悟!

童年的囧事就是那样有趣,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无限怀念越走越远的童年。童年的脚步我抓不住,它就是一个梦,梦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也洋溢着无限的欢乐。令人怀恋无穷。虽然它这一走不复返,但它却留下了一个一个脚印,这些脚印就好像是我难忘的记忆。

你瞧,那繁星一眨,就眨出了童年里一个个美妙的故事。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六

去年寒假,我和妈妈来到了海南。尽管正值数九寒冬,但海南却是骄阳似火,酷暑逼人。

到达海南的第一个晚上,我一直做着有关大海的梦。当我正梦见自己成为一条鱼儿,在蔚蓝的大海自由遨游的时候,我从梦中醒来。这时天已微亮,大海的涛声断断续续传入我的耳朵。想着妈妈她们计划明天才去海边,我的心一下从云间跌到了谷底。

我睁着眼睛,急切地想立刻投入大海的怀抱。这时我看见了妹妹带来的颜料,于是一条“诡计”涌上心头:如果我把妹妹最喜欢的粉红色颜料放进水中,再骗她说这是海水,那我那喜欢粉红色又比牛还倔的妹妹一定会死缠烂打地要妈妈们带她去海边。大人们又舍不得骂她,最后肯定就会妥协了。

心动不如行动,我拿起粉红颜料倒入一瓶清水中。摇了摇,大功告成!等妹妹一醒来,我急忙连拖带拽地把她拉进厕所。厕所里我对她说:“告诉你一个秘密哦,妈妈她们不带我们去海边。”“那关我什么事?”妹妹若无其事地说。“你还不知道吧,海水可是粉红色的哦,漂亮极了。”说着我拿出了我制作的“海水”。妹妹一看到我手中的海水,眼睛都亮了,态度立即180度转变:“太好看了!!我现在就要去海边”。她边说边冲出了厕所。

那天我如愿以偿地到了海边,做了几天自由自在的鱼儿。妹妹看到海不是粉红色的也没有失望,纯净而蔚蓝的海加上纯净而蔚蓝的天,也许她第一次发现蔚蓝比粉红更美。

童年是短暂而又快乐的,童年是珍贵而又美妙的。让我们珍惜这童年的一分一秒,过个充实的童年吧!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七

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飘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原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

小时候,我经常和伙伴们到小河边上玩耍。有时到河里捕鱼捉虾,脱下鞋袜,挽起裤脚,跳进河里。不一会儿,就抓到几只黑色的小蝌蚪和几条小青鱼,还有那身上披着耀眼的、闪闪发亮的金黄色铠甲的螃蟹“大哥”。

孩子们捕捉的鱼虾,从来不让妈妈放在锅里煮了,而是全都养在家里的大玻璃鱼缸里,把它们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给他们取名字,逗它们玩。

这条小河非常清澈,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和游动的鱼虾;河水非常甘甜,孩子们玩累了,喊渴了,坐在河岸边,捧起一把河水,喝一口,啊!真好喝!再来一口;小河非常绿,绿得犹如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好似一面光滑又透亮的大镜子!

在我们村头,有一棵几百年的老梧桐树。爷爷说,七十年前,他的小时候,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在这棵树下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立春以后,他们几个胆大的男孩子,就三五步爬上树去掏鸟蛋。爷爷还笑逐颜开的告诉我:“鸟蛋在当时可稀罕了呢!”七十年后,我们这些小孩子们玩累了,跑累了,就把衣服脱下来,蒙住脸,靠在这课很老很老的梧桐树下,睡着了。

啊!乡间是多么美妙,比大城市里的游乐场要好、要强、要美一千倍一万倍!

我爱儿时的伙伴,也爱家乡陪伴我成长的小河!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八

童年像一个万花筒,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童年像一条小河,流着许许多多的趣事。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丰富多彩。你们知道我的童年中发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吗?那我就给你们好好的讲一讲吧!

记得我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一个新生,对新老师和新同学都觉得很陌生。所以我不很说话和回答问题,生怕自己说错。

有一次上语文课的时候,我们正在认真的上着课,专心的做着每一个笔记时,忽然老师微笑着对我们说,老师提个问题看看哪位小同学来回答问题,于是大家都把小手举得老高老高的,还生怕老师看不到自己。正好,这一道题我也会,可是我又不敢回答,怕自己答错,就这样,我的手一会儿举起来,一会儿又放下。

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老师把我叫了起来回答问题,我小声的回答出我心中的答案。

我刚回答完问题,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心里暖洋洋的,从此以后我慢慢的变得开朗起来了。

我的童年趣事今天就说到这里吧,还有些我就不一一说给你们听了。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九

童年,小小的我们,静静地盼望着那些梦幻般的事,守候着一件又一件美梦。

童年的我,盼望着童话般的世界。那时的我,盼着安徒生笔下的花仙子,会出现在我家碧绿的吊兰上,坐观着这个崭新的世界。盼望着有一天,月亮会走进我的梦乡,将带我开始一个特殊的旅行,带我去见那我从未见过的新奇的世界。盼望着有一天,我也可以骑上圣诞老人的驯鹿,和他一起从烟囱中将一个个礼物送给那些善良的人。

童年的我,盼望着自由。那个年龄的我,并不专心和急于学习,比起这些,我更喜欢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我喜欢举着相机,到野外去“咔嚓咔嚓”地拍上几张,嗅着大自然的味道,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舒适感,可每每从大自然回到家中,又有一种沉重怅然的感觉,大自然有那么多美好的景物,却挽回不了我们成长的脚步,虽仍是童年,但我长大了。

童年的我,盼望着宁静。那时的我,越来越喜欢回家的感觉,喜欢在家中,静静地坐在小书桌前品味着书香,心底是那般的宁静,看着那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哪怕只是坐几分钟,也会有心灵上的归宿感,我喜欢家的宁静,那种没有一丝喧嚣的感觉,喜欢做一个宅女。那时的我盼望宁静,盼望回家,每次一放学,心就早已飞到了家中。

童年的我,有着童年的盼望,然而那些盼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幼稚变得成熟,从梦幻变得现实。

童年的我,盼望着试卷上的成就,英语考试,马上发卷了,我赶快多背两个,“beautiful,beautiful”全班至少有一半的人嘴里都唠叨着。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的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里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成绩发下来了,鲜红的100分,我也终于在考试后将这个单词背下来了,放学时,仿佛一缕缕春风迎面吹来。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十

童年的趣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美丽,又如小鸟的羽毛一般绚丽多彩。

小时候,因为年幼无知,我闹出了许多笑话,打开记忆的匣门,便接踵而来。四岁那年,我总不情愿去幼儿园,后来,我发现每当日历上出现红字时,就可以不去幼儿园了。我一连观察好几次都这样。渐渐地,我从爸爸妈妈口中得知红色日历的事情。知道了红色日历是周末,我就不用去幼儿园了。于是,我每天早晨起来,总是先看日历。可是,我觉得黑色日历特别多,红色日历如凤毛麟角般。

有一次,我实在等不及了,搬来一个小板凳,刚撕了几张,就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急忙把我抱下来,问:“你这是干什么?”“你不是说红色日历就是周末嘛,我就可以不用去幼儿园了!”“可这和你撕日历有什么关系呢?”妈妈又问道。“这样我就不用去幼儿园了呀!”“傻孩子,日子是一天天过去的,不是撕日历就会变的。”可是,我还闹着说:“不要……不要……我就要红色的。”听我这一叫,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件事已经过去六个春秋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心中总会感叹当年的我是多么得傻!

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傻事、趣事一箩筐。也正是那么多傻事、趣事组成了那七彩的童年、欢乐的童年。虽然这段金色时光正慢慢离我远去,我已经不再那么傻了,但我相信这些童年趣事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十一

我相信大家都有奇思妙想的童年吧?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我的童年也不例外。

那一年我6岁,在最疼惜我的人面前干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傻事。

那天,爸妈都不在家,哥哥不经意说:“我听大人说田里的黄鳝可好吃了!”我一听,小嘴就馋得不得了,嚷着要让哥哥和我去弄黄鳝。这张小馋嘴啊,我真拿它没办法!

到了田里我们就开始“劳作”了。那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洒在我和哥哥的身上,美丽极了!

哥哥不愧是我的偶像,他在田里东转转西转转,一会儿用脚钻进泥巴里试探,一会儿弯着腰用手掏。没一会儿,一条条黄鳝就被他扔了上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拣起哥哥扔上来的“战利品”。可是这黄鳝太滑了,我怎么也抓不住,这条还没抓住那条又跑了,气得我围着黄鳝团团转。哥哥被我逗得在田里笑得前仰后合。我气极了,下定决心要抓一条给他看!

就在这时,我看见有一条黄鳝并不像其它的黄鳝那样“惊慌”,它正盘在草地上,懒洋洋地一动不动呢。我悄悄地靠近它,轻轻地蹲下身子,双手迅速地朝目标抓去!好家伙,终于让我逮着了!

我拿着黄鳝,高高地举起来,正准备向哥哥炫耀时,哥哥惊慌失措地朝我跑来,一下子就把我手里的“黄鳝”夺走并扔出好远。我正纳闷,哥哥说:“这是蛇,可毒了!”说完忙着检查我有没有受伤。这时,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刚才抓到的不是黄鳝而是蛇啊!

回到家里,我再也没有心情吃黄鳝了……。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十二

童年是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好的,说起我的童年我不禁想起来几件童年中的'趣事。

记得一次假期,妈妈带我去爷爷家玩,那天吃完午餐,爷爷去午睡了。看着爷爷呼呼大睡,我眼睛咕噜一转,一个鬼点子从我的头脑中冒了出来,我拿出了我画画常用的彩色笔,准备给爷爷化个妆。

我先拿黄色笔给爷爷画了个金箍咒。在拿红色笔给爷爷画了个腮红,然后把爷爷的头发画的又灰又黄,看见爷爷这幅搞笑的模样,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的笑声把爷爷从甜美的梦中惊醒了,爷爷被我吵醒后,他睁开眼睛,不解地问:“孙女,你笑啥?”妈妈看见了,笑得都直不起腰来,奶奶看见了边笑边说:“你快去卫生间照一下镜子吧。”一向幽默的爷爷看到自己的模样,幽默地说:“给我一个金箍棒我就可以去西天取经了。”

记得还有一次隔壁家的姐姐考了全校第一。妈妈就说:“看看人家的孩子多厉害呀,考了他们全校第一,人家一肚子的墨水呢。”那时天真的我以为别人喝了一肚子墨水,学习就学好了。于是那天晚上我买了一大瓶墨水,自己躲在房间偷偷的喝了起来,喝完后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第二天学校刚好考试,我信心满满的答完卷,把考卷交给组长,心想:昨晚喝了那么多墨水,这次一定能考100分。妈妈一定会给我奖励一些好玩的玩具。想到这儿,我在本子上就画起了各式各样的玩具。试卷发下来后,我就没有考100分,我迷惑不解的回到家,把这件事情一五一十的讲给妈妈听,妈妈听后捧着腹大笑起来。

虽然这些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至今记忆犹新,令我回味无穷。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十三

童年,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字眼,它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充满了趣事的回味。

记得八岁那年夏天,玉米成熟了。我们村许多人家都种了许多甜玉米,就我们家没有种。可我偏偏又很喜欢吃甜玉米,怎么办呢?每当我路过我们村王奶奶家的那块玉米地时,看到那又长又粗的玉米棒子时,就要流口水。有一天,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就约了几个我们村和我差不多大的`几个小伙伴,到王奶奶家的玉米地里偷了几个甜玉米,拿回家煮着吃。

到家了,我们几个伙伴把玉米的外壳剥去,又把玉米洗干净,放在锅里,添了几瓢水,就开始煮起来。我想快点吃到玉米,就把火烧得旺旺的,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锅里开始嘟嘟起来,我知道水开了,玉米快煮熟了。又过了几分钟,玉米终于熟了,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根筷子,扎在玉米的心里,就往嘴里塞,刚咬一口,还没尝到玉米的味道,小伙伴们一拥而入,“好呀,你吃独食呀!”我不好意思的说:“我先尝尝熟了没有,这不还没尝着味儿,你们就来了。”说着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啊!真是太香太甜了!小伙伴们看我吃得很香,都一人拿了一根玉米棒也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没过一会儿,一根玉米棒就被我吃了个精光。由于我最先吃,也最先吃完。我看看锅里还有几个玉米棒,我趁他们不注意,慢慢的向锅边走去,谁知他们眼疾手快,看我又要去锅里拿玉米棒,他们抢先跑到我前面把玉米棒抢了个精光。我没有拿到玉米,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玉米香甜的味一直在我的口中回味,我禁不起玉米香甜的诱惑,就张嘴问他们要,他们都不给我,于是,我就上去抢,他们就跑,我再抢,他们再跑。我哪能跑得过他们这么多人呀。我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抢到一个玉米棒。我没有办法,气得坐在地上哇哇的哭了起来。他们见我哭了,都吓得把把玉米棒给我。立刻我止住了哭声,接过玉米棒,又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他们看我吃的这么香,都又高兴的笑起来。童年的我就是这么天真可爱,童年的事就是这么有趣又好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渐渐远去了。可是儿时的一些趣事,至今回忆起来是那么清晰,那么有趣。无知也罢,可笑也罢,甚至是荒唐也好,这些毕竟曾经发生过。如今和盘托出,一定令你忍俊不禁地想笑吧!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十四

我记得小时候,我去过我大姑家。那时,大姑家有一只狗。我经常用树枝来移动它,逗它开心。有一次,出于某种原因,我一走近,那只狗就开始吠叫,吓得我坐在地上哭。奶奶听到了,冲过去把狗赶走。“快走。快走。你这个混蛋!”那只狗叫得更厉害了。奶奶用脚踢,但被狗打了。啊。咬了一口。到目前为止,奶奶的腿上仍然有狗留下的伤疤。

我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带着新买的书包,使用新的文具,看新书,交了很多朋友,带着老师的微笑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

最难忘的事件是学校举办的接力赛。当我进入竞技场时,我的心跳开始加快,担心我会落后。我同学手里的指挥棒靠近了我。我不禁汗流浃背。轮到我了!我接过指挥棒,疯狂地跑着,忘记了我的对手和我自己。“停。”我被一块石头绊倒,手在流血。我的同学都很担心我。我摇晃着泥土,忍受着痛苦。这一刻,我被抛在后面,感到绝望,但当我想起六年来同学们的欢呼声和一班的荣誉时,我的心里涌起了力量。我又跑得很快,终于越过了终点线。

回忆起我的童年,我会把这种不断增长的天真记忆深深藏在心里,这就是所谓的“天真”那个地方。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十五

童年是一本书,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我们的酸甜苦辣;童年是一幅画,渲染着我们五彩缤纷的故事。

那是一个夏天,小狗热得吐出了舌头,棕榈树耷拉着长而油亮的叶子,屋里的电风扇不知疲倦地转着。我热的快要融化了,心情跟这天气一样燥热。妈妈看我一边写作业一边擦汗。

“都热成这个样子了,”妈妈从兜里掏出五元钱,“给,去买根冰棒吧。”

我攥着这五元钱,飞快的跑向百货店,拿起一根冰棒,迫不及待的往嘴里放。真舒服,炎热的感觉被这根冰棒驱逐的干干净净,浑身上下都冰凉透骨。“哎呀!”突然,一辆摩托车从我身旁飞驰而过,我吃了一惊,手一抖,“啪嗒”一声,冰棒应声落地。我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怎么办呢?我灵光一闪,脏了的衣服能洗干净,掉在地上的冰棒也洗的干净吧?

我马上捡起冰棒,找到院子里的'水龙头,打开,清澈的水哗啦啦的流出来,我拿着冰棒,把手伸进水里。我一边冲冰棒一边想:冰棒洗一洗就能吃了,我真是太聪明了!冲了一会儿,我把手伸出水里。“咦?”我看着手里光秃秃的棍子,“冰棒哪儿去了?”原来,冰棒融化成水和哗哗的水流一起走了。

每每想起童年的这件傻事,我还是会笑个不停,这件趣事,虽然早已随着时光慢慢飘远,但他会和我五彩缤纷,欢乐一起,永远留在我的心底。

童年真有趣真美妙篇十六

童年,是美好的。成年以后,我常常回忆童年。那是一个小火车站,当时不过一百多户人家。道东是镇上的居民,道两边便是草塘和湿地。火车站往北没有一户人家,远远的草塘中不时在夜间传来狼的嚎叫,我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我的童年时代。

童年,是幸福的。无论是干活、读书,都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无论是小朋友、同学、邻居都是终生的记忆。

童年,又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石,童年的品性、童年的喜好,往往影响了人的一生,为一个人起着根本的作用。

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这些欢乐充斥在那勤勤恳恳的四季劳动之中,蕴含在那有趣的学习中,分布在无拘无束的嬉戏玩耍之中,更是反映在那荒唐的顽皮之中。尤其是那一幕幕的劳动场景,让我留恋,激起我对往事的回忆,让我留恋童年的幸福与美好。

春天,我到野外去搂柴,老早就起来了,身上扎着麻绳,肩上扛着草耙,或是把绳子挽好,挂在耙子上,怀里揣两个大饼子出去。先是搂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然后集成大堆,够背了,用绳子捆好背回去。捆柴最关键,因为捆不好半路散包则功亏一篑。所以把绳子一头栓在树上,把柴压实铺好,再拉绳子另一端,把它捆紧,要捆两道,这两道既不能偏又要留适当距离,技术要求比较高。捆好了把两只胳臂往里一插就背上了。有时背的多爬不起来,就先坐好,两脚蹬地尽量后仰、再突然往前一拱,爬起来走。往回走时,眼望着春日蓝天的白云,嘴里哼着小曲,心里畅快极了。那时,春天旋风多,有时就躲不开,赶忙抱住树,连喊“旋风旋风你是鬼,三把镰刀砍你腿”,旋风过后再往家赶。到了家放下垛好,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邻居们夸我能干,那就甭提心里多么美了。

秋天,到野外去割柴,谚语说:“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就到了我们割柴的好季节。我腰上扎着麻绳,别上几根黄瓜,以备解渴之用。割下的柴晾在田埂上,水沟边,草甸上,一排排,过几天再翻个,很快就干透了。有时躺在草铺上,望着深邃高远的秋空,看着无穷变幻的巧云,憧憬着未来的时光,也算是妙趣在心,十分惬意。等柴草干了,先捆成小梱,再捆成大梱,用小扁担一挑,迈着颤巍巍的挑步,扭扭答答地挑回家,码好。看到母亲那满意的脸色,自己也十分欣慰和满足。打柴时,在那休息的当儿,常常去溜溜野鸡蛋。溜着时就是一窝,十几个或二十几个,当看到一堆白花花的野鸡蛋时,那白花花的蛋堆,闪着光,真让人无限惊喜,便把上衣或汗搭脱下来,一装拎回家。妈妈当然也十分高兴,便把它醃上,留给爸爸上班干活吃,有一年最后醃了整一满坛子。深秋,还有一个节目是十分精彩的。那就是到稻田地去挖老鼠洞。农民把稻子拉完后,拿一把小铲,找那些老鼠洞,特别是有脱落稻穗头的老鼠洞,你一挖到底,便会露出黄澄澄的又长又饱的稻穗,质量是上好的,那是老鼠们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运到了洞里,准备过冬的。再用面袋子一装,拿回家去。这是老鼠为自己准备的备冬粮。有的大洞一下子可挖两袋子穗。拿回家之后,妈妈用簸箕或笸箩分次用砖头、木板或废鞋底一搓,再簸好,大家吃着这样的大米饭,那是格外香啊。

冬天到了,更有事可干。捡柴,那可有拣头。农民们把甜菜往甜菜场送,就是卖给糖厂。马车光靠刹箱板装不多少,还要在车箱板围上苫帘。帘子短或矮上边就插点秫秸、苞米杆或麻籽杆。有的帘子坏了也得用这些东西补。卸完甜菜他们只把帘子拿走,其余的就不要了。还有他们垫坐的谷草、别帘子的柳条,一捡一大堆,解决了一冬的引炉柴。为了不使甜菜收购人员反感,大叔大哥叫个亲,要和他们搞好关系,让他们高兴。有时临时有事,他们就把扣土、验等章委托给我们一会儿,让我们行使盖戳大权。那自豪劲,像是当上了元帅或大将军,神气极了。等到冬底,甜菜装火车运完了,土中埋的甜菜头、小疙瘩头我们用二齿尺子或三齿挠子把它刨出来,弄回家,洗净剁碎熬成糖稀,过年时用它蘸豆包吃,那才甜呢。或者把甜菜煮熟后,连汤放进坛子发酵,发好了吃,又酸又甜又鲜。

那年代,一九五零年前后,黑龙江的冬天特别冷,尤其冬腊两月,一般在零下四十度上下,我们出门都穿絮靰鞡草的皮靰鞡。屋内取暖一般是买不起煤的,许多人家只靠火炕和火盆。我们大哥仨就出去捡煤核。那时的蒸汽机车一除灰,会有好多煤核,我们就去拣,有时煤灰的煤核一大块一大块的。后来,我们发现货车的车板,卸完煤之后,由于渗下的水在最下边冻上一层。我们就拿镐去刨。当然,你必须会刨,刨除一个圆圈,弄干净,起了头,再刨就一大片。然后码到小爬犁上拉回家去。那可真过瘾,一冬天够烧了。

除了拾柴拣煤之外,我们还要侍弄园田地。那时小开荒地到处有,谁开归谁。那活不太好干,要用锹一锹锹挖起翻过来,完了耙碎,就是用锹镐把大块打碎整平,再用镐备上垅。然后种上茄子、土豆、辣椒、黄瓜、豆角、还有窝瓜、角瓜有时还栽点大头菜,也种点苞米,甜杆,柿子之类。记得有一次我和哥哥、弟弟一起挖地,中间我去抓蝈蝈,他俩分工的挖完走了,我被拉下来。都天黑了,我觉得浑身发毛,赶忙跑回家。第二天起早才来补上挖完。种完后还得除草,再备上,再除再备。苗长出来了还要去看看长没长虫子。到了结果时,还常去看看什么该收,什么该上肥。当把一筐筐果实挎回家,心情十分轻松,感到特别充实,很有成就感。

我们那时也玩,玩的项目也特别多。什么抠砟、打尜、骑高丽马、挤香油、弹溜溜、顶牛闷、抢兵、放八卦(风筝一种)、斗蛐蛐;也抓蝈蝈,掏家雀,打雀。特别是大月亮天的晚上,一左一右的小朋友们玩到挺晚也不回家。家里大人喊几次,光答应不回去。一遍又一遍招呼没回去,最后家里发出勒令,才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从小我爱早起。没活干的时候,起来便出去散步。有时胡乱地练练拳脚。记得张维屯铁路工会那时有把大刀,好像是抗联后来留下的。工会张主席跟我关系很好,随时让我拿出去玩,让我玩完送回去。那把大刀很沉,我一没人教,二没什么资料,就是乱耍一气,有时也捉摸捉摸,终于也没搞出什么名堂,也就是出点汗罢了。有一天早晨,我起来后顺着铁道散步。突然发现了两列车的道轨中间那么多鱼,主要是泥鳅,干呀呀一大堆在沙土上窜。我赶紧跑回家,用扁担挑了两只大水桶,返回后整整收了满满一挑子。那时因铁道边二米多远就是水塘,大约是借着雨气风吹窜上来的。也许是旋风卷上来的。哈,这么多鱼咋办?我们那时的邻居之间有个习惯,有好东西分享。左邻右舍吃点好东西都送邻居尝尝。妈妈就东家一盆西家一盆地送开了,前后邻居,左右街坊都吃着了。还有一次,早晨我起早散步,在道口外发现车道间一块一块的牛皮牛毛,再下去就是连屎带尿,接着是一块一块的肉。再往前走,除一滩血外,什么也没有了。不知是被狼啥的吃了,还是被家人收回家了。我就回家找了两个土篮子,用扁担挑着把肉拾了起来。整整拣了一挑子肉。也是和邻里共享了。所以,在邻居大人们的眼中,我简直就是个小能人。

小时候我爱留心,后来爱看画本。记得我刚上学二年,有一年春节去剃头,剃头棚黄金大爷那新添了二块镜子。一块画着“岁寒三友”,一块画着“本固枝荣”,都题着字。我边剃头边看,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味,那意思我也懂。黄金大爷(他弟弟黄学是我父亲同寅)发现了我的兴趣就给我讲了一遍,我感到这两幅画很有品位。以后虽不是剃头也常去看看。黄金大爷告诉我,另外一个剃头棚也有,我就跑去看,发现那两幅也不错,一幅是“寒江钓雪”一幅是“自首卧松”,就这样,古典文学开始沁入了我的心扉。以后就酷爱上了“小人书”,什么《夏伯阳》、《拉郎配》、《望江亭》、《赵一曼》、《卓娅和舒拉》、《绿锁链》、《苏武牧羊》、《屠赵仇》、《张骞的故事》、《崤之战》、《韩原会战》、《齐桓公称霸》、《晋文公》,让我着了迷。后来就不看画本了,去逛书摊了。记得在街东道南有一家书摊,都是刻版线装书。什么《花木兰扫北》、《岳雷扫北》、《罗通扫北》、《秦英征西》、《薛仁贵征东》、《杨文广征南》、《破洪州》,好多好多。上学、放学、我都抢时间在那看点儿。没活没事时,那是我最愿去的地方。慢慢的,我感到知识真是浩如烟海。有时,看画本看书上学晚了,老师问迟到原因,也不吱声,反正老师认为我学习好,也不深究。到了高小五年时,我的画本已装了满满一大箱子。主要有《楚汉相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春秋战国故事》等。记得小学四年级那个春节,我读《三侠剑》那本书时,当读到胜英在卢府小姐闺房里斗“吊死鬼”时,那一段让我特别害怕。那正是腊月三十的后半夜、吃完了半夜饺子、家里人全睡了。高脚双柜上放的座钟(妈妈出嫁时的陪嫁)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我觉得十分恐怖,吓得赶忙跑上炕把头扎进母亲的被窝,好久都睡不着。我第一次自己买书看是买了《三国志平话》、《高平之战和柴荣》还有一本《胆剑篇》。那本《三国志平话》是说刘邦、吕后杀了韩信、彭越、英布三大功臣后,他们到阴间在阎王那告了他俩的状。经过打官司,阎王判他们重回阳间、因果相报。其实,那时我在胖杨伯那,已经有了随便看书的特权了。旧书摊的`摆摊人不仅允许我看,有时还和我侃一通。我买书就是出于喜欢。逐渐的积累使我感到充实,每天都特别振奋,走路时手背在身后,见着熟悉的长辈大声招呼,显得彬彬有礼。街坊邻居都说这小子将来能有出息。我有时看见前院的大学生王光彩和夏淑清大姐,心想我将来能比你们强,至少也得赶上你们。

小时候,我也很喜欢音乐。那时盛行娱乐琴,一根老弦、四根细弦,弦上有音符牌码,一手弹拨,一手按键。我们邻居七大爷会弹,教我。他还教我吹箫。我自己还鼓捣过二胡,一般常整的曲子就是《苏武牧羊》、《满江红》、《四季歌》、《五更》、《小句句双》等。我也也喜欢吹口琴,记得有支曲子叫《愿君且饮三杯酒》,是电影《拉郎配》插曲,是从我大舅那听来的。这些既无人指点,又没用上功夫,到底是技艺平平,上不了档次。倒是上台演戏让我觉得挺过瘾。一次演评剧《李三娘打水》,我演汉隐帝刘承祐,虽不是主角,但身边有两员大将,很威风。还演过五少年智救火车,其中四个女孩子,一个男的是我。由于心里高兴,台词记的也熟,一上台抑扬顿挫清楚,又入戏,得到了好评。那是铁路搞的比赛,我们在绥棱评上了,那时绥棱是联合站,管南北好几个站。到绥化再演被刷下来了。

我接触唐诗宋词是在上初中之前。准确地说是一九五七年七月到九月这几个月。正是小学毕业后,在那时,我交了个大朋友,一个叫魏颖,原名叫魏国士,是辽宁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另一个是他的女友叫刘淑芹,是辽宁大学历史系的学生,那年他俩是大学二年。那时,大约他们已经对象了。魏颖家住在离我们家二十里左右的三井乡,无论节假日,只要回来,务必到我家,有时住上三天五日。魏颖发现了我爱好文学的特点之后,便有意引导我。所以常常把他的大学课本读给我听。特别他给我讲了岳武穆的《满江红》,极力赞扬岳飞那种爱国思想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他还为我推荐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元曲名句,他热衷于为我讲辛弃疾的“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讲“山围故国周遭在,浪打空城寂寞回”,侃侃谈论唐诗的意境,赞叹宋词的博大含蕴。向我推荐宋词的音韵之美,唐诗的意境奥妙。后来,他索性找了几本唐诗宋词的小册子送给我。我真是如获至宝,最后可真是手不释卷了。他推荐给我的张三影、柳三变、李后主,刘克庄等词人的名作,让我真的特别喜欢。后来,他又为我带来了《千家诗》,我都忍不住熟读起来。

那时,我真正对文学产生了深深的兴趣,觉得能接触这样的大朋友,真算是荣幸。

当然,小时候也有不少荒唐,有过一些美好的顽皮,现在想起来又是羞愧又是好笑。

刚解放张维镇有个贸易局商场,建国后搬回了绥化。后来镇上的于瞎子和高老坦儿开了个铺子,孩子们上学的纸、笔、本都上那买。他们和我父亲关系很好。有一次我去买铅笔。他俩说不用给钱,叫声爹就给你一根。我叫了,他们给了我一支铅笔。笔到手之后,我边跑边说,你才是儿子呢,我爸在家呢!后来他们不干了,必须一手交货一口叫。我捏一头他捏一头,我手快抢过了笔就说,爹死了,我爸在家。他俩假装撵。我就跑。那时候我们街里有两个“馆子”,就是饭店。一个是罗家馆子,一个是欧家馆子,我常进过罗家馆子。有一回放学,经过这馆子,罗掌柜叫住我问“你爸在家吗?”我说:“啊!”他问我是不是给你爸买只烧鸡,我说没钱。他说不用钱,你脱下一只趿拉板就行。我一听好哇,就脱下一只,他又说不行,得两只。我想了想“两只也没啥”,我回家就做一双。就脱下了另一只,他真把烧鸡包上给了我。回到家乐呵呵地递给爸爸,爸爸脸一沉问哪来的,我一五一十告诉了爸爸。爸爸笑了。爸爸说烧鸡得给钱,趿拉板还得拿回来。爸爸妈妈把道理讲给我,我虽然懂了,但也恨老罗头太不仗义。

练拳脚后来我也拜了个“师傅”。师傅教我三招五式之后曾让我找一个同学去实习。而他指定让我实习的对象是一个很老实的同学。我对他练了一拳一脚后在师傅面前扬眉吐气,师傅称赞我的功夫了得。可我现在仍对此事感到愧疚,责备自己的凌弱恃强。虽然过了几天我向这个同学道了歉,但至今犹不时地自责。

从小,我就有一种不服输、不抱下洼地的特性。特别是在学习上,总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上小学后,学习始终在前列,因此同学们都靠拢我。记得小学的同学荆凯、刘明义、李德仁他们都比我大好几岁。但他们特别是在要考试时都殷勤地帮我笔、纸、橡皮等东西。为的是考试时我能帮他们一把。成年后,再见到他们时都还谈到此事。初小时,一年考好几次试,有日考,周考,中考,期考。前几名的同学也很有竞争。那时,这次你比我多一分,我下次一定比你多两分。这次你比我早交卷2分钟,下次我要比你早交卷5分钟。就这样在初小200多人中,只有40多人考上了高小。我上小学时正是刚建国,翻身农民都要让孩子念点书。年龄差别也大,最大的比我要大6-7岁。特别是四年级时的阅读比赛(初小时唯一一次比赛)我读课文时简直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入神的畅读赢得了第一名。当我把奖品奖状拿回家时,妈妈开心的笑了,爸爸也露出了难以见到的笑容。

记得爸爸的同事中有一个外号叫“大学儿”的林树森,在工人中他总觉得自己鹤立鸡群。有一次他拿一个“会”字考我。我那时读小学三年级。我讲给他:你们在一起说事那叫开会,记账的人就叫会计。他高兴的大笑,连说“这小子”不简单。爸爸也因此感到光荣和自豪。

六年的小学一晃就过去了。1957年7月6日,小学毕业了。高小同学考入初中的寥寥无几。我们那时的第六完全小学来自四乡的几百人,只有三十多人考入了初中。而我也从十三岁开始便到离家三十里外的四方台上初中,到1958年3月,随着全党大办教育,又回到了张维,成为张维中学的首批建校者。那一年我还不满十四岁。

但是,童年太短暂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2001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