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9:41:09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优秀14篇)
时间:2023-12-06 09:41:09     小编:笔砚

10.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每个人都在探寻的问题,通过思考和行动,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坚持和勇气,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一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教育单位在注重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引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品质凸显一个人的修养,德育的重要性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德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在中学德育教学工作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年龄处于未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呵护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初中德育教育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德育;情感教育。

一、前言。

情感是道德的核心和内涵,没有情感的道德,便是极其乏味的。在中学德育教学工作中,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除了对学生传授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其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积极发挥情感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情感教育工作的落实性,本文论述了德育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分析了中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二、德育的作用。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德育是按照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目前,大多数家长盲目的重才智而轻德育,德才孰轻孰重,北宋司马光给出了精辟的解释“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由此可见,德育是极其重要的。德育是保证学生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中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中学生成处于长身体、丰富知识的重要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在这一时期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学习是及其重要的。德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了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接班人。

三、中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1.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在中学阶段,学生对外界充满着探索的冲动和强烈的好奇心,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因此学生获得外界知识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师,教师就是他们学习和崇拜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学德育的情感教育工作中,对教师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感的要求是极高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亲身示范作用,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使自己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品行,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学生传授课程,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位学生。另外,教师还要公平同等对待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个性特征和闪光点,并且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特点。在课外,教师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阅读各种经典书籍,提升自我修养和情感内涵,从而更好地感染学生。

2.创建生活情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枯燥无味的德育理论和知识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未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喜好,创建特定的生活场景,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布置的生活情境中,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德育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获得更深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敞开心扉,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提高情感教育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质量。

3.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是中学德育教学中对学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品质,自古以来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优良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因此,在德育教学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品质,让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具体的教学形式可以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口述或者多媒体播放的形式,传播给学生一些生动感人的故事,使得学生切身体会到感动,从而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另外,教师也可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比如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为父母洗脚等,通过这种换位思考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易,从而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关于感恩的演讲,让学生沉浸着感恩的氛围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举办感恩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笔表达对感恩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对感恩深入地思考。

4.注重环境的熏陶及心灵的共鸣。学生所处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的影响对于学生请安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在家庭环境下,父母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下健康发展,这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和情感思想的形成。学校环境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优美、绿化的学校环境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走进校园,清新的校园让学生沉醉,为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操,保护纯真的童心,提供优秀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大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长久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提高社会环境质量作出努力。这一切为培养学生情感的德育教学工作,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达到与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四、总结。

中学的德育教学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操,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4]郑冬梅.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与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1):12.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二

小学生朝气蓬勃,追求上进,渴望受到尊重,获得成功。所以教师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必须做到以情感人,注重情感激励。教师的情感激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教师实施情感激励管理学生,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强化人的动机,又能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奋发进取,满怀信心地迎接学习生活的各种挑战。

一、抓开端,讲究语言激励。

新学期开始或走进一个新的班集体,每位同学都有更进一步的心理,希望有一个新面貌新形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班主任要抓住这一契机,设计好第一次班会、第一次谈话、第一次家访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新学期转来了新生,班主任与他们的第一次谈话非常重要,通过谈话,亲切询问家庭情况,了解过去,让他们消除陌生感,尽早融入新的集体中,不断进步。语言是传播情感的媒介,抓好开端,进行语言情感激励,能让学生更好的确立目标,增强信心。

二、抓平时,注重身教激励。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阶段,自制力差,缺乏毅力,思想品质和行为表现不可能都向大家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随时都可能出现一些小毛病,犯一些小错误。平时教师要为学生作出表率,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多参加学生的各项活动,使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从中把握教育契机,增强教育效果。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如:要求学生义务劳动,自己要身先士卒;要求学生写规范字,板书、作业批语都要工笔正楷;要求学生值周要早到,自己比学生更早……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教师要率先垂范给学生作出样子,只有这样,才能带出一个纪律性强、有责任心、有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

三、抓时机,强化竞争激励。

小学生心理还不成熟,可塑性较强,一旦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心理会随之波动。在获得荣誉、成绩时,会有满足现状、沾沾自喜的心理;在挫折失败时,会引起被动消沉、一蹶不振的心理。班主任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强化竞争意识。如:经过努力,获全年级唯一的流动红旗,首先要不失时机鼓励,但还应查找不足,避免骄傲自满情绪,再提出更高目标,继续拼搏进取,鼓劲说:“虽然本周我们获得了流动红旗,但我们还有缺点,如卫生死角没搞彻底、课堂纪律不是很好、同学还有说脏字现象等,希望大家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周周获得流动红旗,争取月评‘优秀班级’,期末创‘先进班集体’!”这种因势利导,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强化学生竞争意识。再如运动会,该稳拿第一,却意外被外班夺走,此时给学生的是安慰而不应该是埋怨批评。“虽然我们没拿到第一,但大家都努力了,一次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我们应吸取教训,查找不足,争取再今后的其它评比中取得好成绩。”这样让学生振作精神,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激起下次竞争第一的意识。

四、抓活动,注重参与激励。

班级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出主意、想办法,在活动中得到改变和提高。如:为了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老师和家长的习惯,开展“我长大了”主题活动,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引导他们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积极参与各项义务劳动、公益劳动,在各项有益的活动中得到锻炼。为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开展“我与雷锋比童年”,“合理使用零花钱”“今天我当家”等系列活动。为了提高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的管理中的学生自主管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但班主任要把握好自己参与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求新、求异的精神,逐步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如:班级的各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由全体学生献计献策来完成。每次的班会由一名班委和一名学生共同主持(学生自报,要求从班会设计及安排等各方面全方位考虑,拟出方案及实施的具体措施,经班主任审核后由主持人实施)。每天的'值日班长由一名班委和一名学生共同负责,从学习情况、课堂常规、仪容仪表、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反馈班级情况。增设管理岗位,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得到锻炼的机会。每项活动的圆满完成,教师都要及时总结评价,适宜的给予表扬激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信心。

情感激励体现“以人为本”、“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情感人,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班主任除了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还是班级的权威者,所以要把握情感教育的“度”。在班级管理中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的情感激励,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行育情、以境育情等等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德育报》(学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版)。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三

:本文主要论述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必要性、教育内容以及开展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切实增强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是低碳生活理念渗透到教育领域后产生的概念,其实质是环境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分支。通过低碳的教育设施、教育活动,培养低碳价值观、形成生态品德、掌握低碳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养成低碳习惯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共识,为此国际社会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议定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国也明确提出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表现。

(二)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是现代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在大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教育,能使高校德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充分体现高校“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开辟高校德育新领域,丰富德育内容,突破“重说教,轻体验”的教育瓶颈,并最终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三)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是高校所担负的社会职责。

高校大学生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重要的节能技术研发群体。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既能发挥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带头作用;又能激发其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潜能,进而推动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必然举措,也是高校所担负的社会职责。

在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前述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作为对大学生开展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首选内容,要重点开展低碳及其基础理论的教育。因为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没有理解,不可能有行为,只有让大学生知道了“是什么”,他们才可能自觉传播和践行。

应该借助于更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低碳生态文明观念,达到内化于心的程度。

二是自然观,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应通过“怎么样”才能有效促进低碳生产生活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养成一种自主、自发、自觉的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让他们觉得低碳生活不但离我们不远,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者。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加强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从教学入手,将低碳教育理念引入课堂,帮助大学生树立低碳人生观,形成科学消费观;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加强国情、民情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践行低碳行动;树立大思政观,由思政课教师牵头,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打造低碳校园文化。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阵地,做到“知行合一”,通过科学的策划和精心的组织,动员和吸引大学生参加到低碳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如“志愿服务体验”,“低碳生活论坛”,“低碳生活辩论赛”等,使他们能在具体的行动中提高认识水平,提升实践能力。

校园文化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隐性感染作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校报、讲座介绍等校内媒体和途径,进行直观形象的低碳宣传与普及,推广低碳生活理念。也可以发挥环保社团作用,借助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低碳环保氛围,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软环境,使学生融入到低碳生活的氛围之中,通过潜移默化形成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生活行为。

(四)以树立健康消费理念为引领加强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以低碳为导向的健康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大学生消费存在攀比消费、盲目消费及享乐主义倾向,与低碳经济所倡导的简单、简约和简朴的低碳生活方式所背驰。鉴于此,首先,学校相关部门应当向大学生普及低碳消费知识,适时调整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不良诱导行为,鼓励大学生实行低碳生活;其次学校应开设相应的消费教育课程,帮助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升大学生低碳消费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消费行为更趋合理。

[1]张馨,丁贞栋.大学生低碳生活教育内涵和内容范畴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2]高凤香.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略论[j].价值工程2011(2)。

[3]陈桂林.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加强大学生低碳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1(8)。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四

(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重庆南岸400065)。

摘要: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在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诚信缺失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大学生。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首先要剖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表现,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诚信是德育之本,诚信是合作之本,不仅是现代社会渴求的道德品质,也是孕育其他道德的基础,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对诚信的认识。

(一)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为人处世之本,它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也是人类孕育其它道德品质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讲信誉。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诚信是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的道德规范。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早在多年前就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也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为人之道,做人之本。”,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

诚信是社会公共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党的十六大在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进行阐述的时候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论断,再次强调了在公共社会里诚信的重要性。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是为人处事之本、养德修业之源。《大学生诚信守则》分别从政治信仰、学习科研、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就业创业等几方面加以分述。此外,诚信是成功创业的根本,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必要保障,能够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诚信缺失日渐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正在缺失的资源。由于拜金主义的流行,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素质的参差不齐,法治建设中的不足,也导致了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出现。经济交往中的不诚信,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给善良的人们心中留下了阴影。其中,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的问题更是让人尤为担心。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

1.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应付;考试时不是诚信作答,而是采用种种作弊手段。

2.期末成绩不如实告知家长。学校要求学生写好寄往家长的信封学生随意乱写家庭地址和家长姓名,并蒙骗家长说学校没发成绩单。

3.以生病或其他理由无故旷课。

4.以学校交费为由,骗取家庭钱物;捏造事实,骗取老师批假,逃学玩乐。

5.违纪犯错时,不敢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等等。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规范的教育也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有的父母亲等长辈的空头支票、信口开河的不兑现的许诺、在子女面前宣扬社会上的消极面等等,均会给子女留下深深的印记。又如,有的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过于简单、粗暴,随意给学生许下承诺,结果最后又没能实现。家长、老师这些作为将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呢?留下的只是家长、老师说话都不算数,欺骗子女、学生的印象。这样,久而久之,子女、学生说话做事也会随随便便,形成表里不一的坏习惯。

2.商品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诚信缺失的问题也十分猖獗。商场中一部分人不讲职业道德,购物中的短斤缺两,以假充真;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尔虞我诈,欠债不还;政府机关的某些办事机构及干部的假政绩等,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生活在学校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这些社会上的种种诚信缺失的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在起着影响。

3.文化市场上的污染也在无时不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电视、电影里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铺天盖地的虚假商品广告,一路畅行无阻的盗版音像软盘和书籍等等。

大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诚信品质将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正是这样,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怎样加大力度加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是当务之急。怎样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关键,诚信教育首先要从学生自身需要开始。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高校德育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自觉能动地掌握人类社会道德规范、道德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自我需求的独立性,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以及面对道德问题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

(二)要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而学校则是人们接受再教育的场所,为此,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而家长也要经常向学校了解其子女在校的学习、表现等情况,这样才能让家长、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及时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诚实。在家里,家长绝不能以哄骗表示自己对儿女的宠爱,更不能失信于孩子。另外,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对孩子施以正面教育。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能成为学生的表率要从教师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做错事,老师可批评学生。同样,老师做错了事,也应该接受学生的监督。老师有错,当学生指出来时,应该谦逊地说:“对不起,我一定加以改进。”千万不要认为学生敢指出自己的缺点而火冒三丈。相反,老师要为学生辨明是非,主持公道,敢于发表对处理事情的看法而高兴。这样,潜移默化,学生就会以老师为榜样,逐渐形成伸张正义,大胆认错,敢于改错的忠诚老实的好品德。学校要及时矫正个别不讲“诚信”的行为,对知错改错的同学要及时肯定并做好防止重犯的工作。另外,师长的一言一行要规范,在学生面前要讲真话,处理每件事尽量符合实情,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讲“诚信”的表率。家长和老师还要在学生接受电视、电影等媒体影响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时刻都生长在一个讲“诚信”的环境中。

(三)建构校园文化,树立文明的校风,创设学生诚信道德体验的情境。

所谓道德体验是指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从而产生主观性的感觉、情感和意识的过程。只有通过道德体验,才能形成完整的道德认识,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整合。只有丰富的道德体验,才能建构丰富的德育文化,而丰富的德育文化又为新的道德体验创设情境。大学生每周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中,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强化“诚信”要求。总之,学校内要创建一种浑厚的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校园的环境要净化,宣传栏、广告牌、标语、名人名言等德育环境布置要有特色,让环境起到育人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讲座、报告会的形式,也可以开展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讨论、辩论会,从中让每个大学生都接受到形形色色的“诚信”教育。

(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高度的相关性。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的作用,通过对全校新生心理普查,分析学生产生道德问题的心理原因;开展经常性心理教育和咨询活动,关注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文化建构,使教育工作更科学、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

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出现这些欺诈行为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多行不义必自毙”,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相信,随着我国颁布实施整顿和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我国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一定能从源头上根治这些不“诚”也不“信”的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

总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引导他们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诚信是其他思想教育的基石,大学生将诚信作为立人之本,化作自觉行动,必将使德育教育收到良好的功效。一个诚信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将成为诚信的公民,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玉萍,一份特别的教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建翔.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三联书店,.。

[3]张承芳.教育心理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五

[摘要]在大学生中倡导诚信教育,高校应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因此,在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强化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工作。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行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和未来,是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承者。

中国高等教育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显著,这些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特别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得一些人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选择了见利忘义,一段时期内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传销及诈骗案屡见报端,甚至个别政府官员大搞权钱交易,使得传统的道德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了信任危机,并迅速影响了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集中表现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甚至演化到拒不归还助学贷款等,类似的不诚信行为比比皆是。诚信问题已然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用积极、理性的心态分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状况和原因,并从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层面出发,深入探究大学生诚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学生越来越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受到不良现象的侵蚀和腐化。如果大学生缺乏对这些不良现象的批判和抵制,就会慢慢的向不守诚信的方向发展。更主要的是由于目前国家部分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低下等问题在罪与非罪之间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地带,导致社会失信成本极低,为了追求短期效应,会有人去以身试法。

家庭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有些家长把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日常生活,忽视了对于孩子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去培养,但是方法不当。这些做法都会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很难在日后的教育中纠正。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优越的生活习惯及条件使其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高校自扩招后,生源良莠不齐,部分学生调控能力差,从众心理较强,导致诚信缺失。

4.高校诚信教育体制不健全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基础教育中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升学率,进入高校后学校的教学计划自始至终偏重学生的求知能力,而大大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没有开设诚信教育课,而现有的德育教育与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学与育人分离、重灌输轻引导,加之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宽松,导致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凸显。

1.增强诚信教育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校是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落实到高校工作的具体工作中去。诚信教育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以便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高校可依托校园网、广播、橱窗、海报和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为切入点,为诚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2.重视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诚信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正所谓为人师表,高校教师要带头守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先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教师高尚的品行、独具的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教师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实事求是、平等讨论来教育学生。广大教师也要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信服于学生,推动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

3.以“两课”为依托,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

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者开设专门的诚信教育课,是使学生系统、全面认识诚信的良好途径。而且,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涵,又能教会学生如何主动适应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甚至言而无信。

诚信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的历史,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信用档案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代名词。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应建立与现行的档案同等重要的学生个人永久性信用档案,并公开诚信档案,可在适当的时候供人查询以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诚信档案应由高校专门人员填写,主要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并将此与其在校期间的各类评优、贷款、就业等直接挂钩。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增强诚信观念,积累守信记录,塑造良好的信用形象,才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诚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高校需要通过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法规制度,使大学生树立“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的观念,使诚信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追求,这将为信用社会的建立奠定良好的社会诚信基石。

参考文献:。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六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培养方式而言,情感教育的渗透无疑是终南捷径。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以良好的情感作为基础的。情感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的良好情感大部分来源于教师的情感熏陶,师生的交流是最好的情感熏陶方式。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是最实在、最自然、最有效的。在课堂上,学生有着更多的“未知”,对新知识的获得有着热切的渴望,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用自己的真挚情感去感染学生,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惯用的说教式的“讲述式”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相交流的“谈话法”来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同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如果教师带着饱满的激情和真挚的爱走进课堂,就能使课堂教学的感染性得到强化和发展,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由此即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课外活动中的师生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在课余休息时、举行某些课外活动时、等都可以进行。这样,通过师生交流就能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有了情感的基础,就会有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这样可以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基础的思维品质。

2以“理”育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可以在一些特定事例中进行熏陶。比如,在进行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教学内容背后的人物轶事,将庄严神圣的思维知识与人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亲切感。例如: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学中的事例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以培养学生思维素养为宗旨,做一个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同时,在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克服消极、庸俗的情感,让学生明白:通向成功的道路是布满着艰辛的,任何一项成功的获得都是用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只有具备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坚定执着的品质精神的人,才会品尝到最后的成功喜悦,最终才会有所成就。还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抵御各种情绪诱因,从而培养他们专一的思维品质。

3以“境”育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以便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创设情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集体”情境。

“团结,就是力量!”此语慷慨激昂,谁都可以理解这熟悉的语言所蕴涵的意思,但是在大多“独生子女”出身的现代学生身上又能体现出多少团结的影子呢?他们极强的所谓“独立自主”之心,若干已经演变成为自私和冷漠。这样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班级不再是一个团结的学习集体,不再出现互帮互助的学习,不再有共同商讨、互相鼓励,不再有良好的学习气氛……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对于学生的未来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在此严峻形势下,创设良好的集体活动情境尤为必要,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中的团结互助精神。

同时,在进行研究性活动中,组织学生实际测量。在活动中不但给学生创造了集体活动的环境,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的情感。

二、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创设道德感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感。比如,在学习“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时,除了了解一些先天性疾病之外,还要知道那些患者自己也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鄙视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对他们给予关怀和帮助。这其实即是思维意识中人文素养渗透。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教育氛围则是“人文关怀”,其终极目标则是“思维素养”。笔者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不在于他获得多少成就和名誉,而在于他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的渗透正是基于以上原则而潜力以行的。

我们还需要学会用显微镜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闪光点对于孩子是个客观存在。课堂上找不到,课下去找;学校找不到,家里找,今天找不到,明天找,一个人找不到,发动学生一起找。发现的闪光点越多,教师和学生也就越有信心,每一个人都愿意和欣赏他的人呆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愿意倾听欣赏他的人的话语,这就是教育中常用的情感策略。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七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影响着人对社会、自然、他人和自身的认知和态度,是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内容.本文着重研究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及情感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八

团队训练以及创新辅导员的工作方法等方面来开展卓有成效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基,不但适用于中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样适用于90后的大学生,因此,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须把养成教育抓实。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我校实际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来开展卓有成效的养成教育,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

1.价值观多元化与目标功利性并存。成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深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他们有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根底,又有着西方外来文化的熏陶,进而推动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追求深入,在思想意识方面更加追求独立,对身边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的看法也更加犀利,这是社会思想进步的体现。

同时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所持的思想观点往往容易脱离实际,更容易产生偏差而误入歧途,因此他们张扬个性,注重个人目标与价值的实现的同时,也具有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色彩。

2.维权意识强与责任感缺失并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过强造成个人责任感缺失,过于强调权利获得而往往忽略义务履行,只重视个人利益的获得,而无视社会责任。在具体的学习生活过程中,90后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过于注重自我与缺乏尊重他人的行为与心理。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这一代大学生群体注重自我,过于重视个体体验,他们往往习惯凡事以个体为中心,过分强调个体感受而忽略他人感受,处处彰显个性,过分追求展示自我,导致他们集体荣誉感下降,不去考虑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的需要,根本上来说是不懂得责任与权利的相互依存关系,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3.思想独立与心理依赖并存。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具有独立意识强、自主性强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思想上,自我意识与自信心较强,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思路灵活,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学习上,自己认为乏味的课不愿意听,却花大量时间阅读有兴趣或自认为重要的书籍等;生活中,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且在面临问题选择时具有较果断的决策能力。言行虽然超前,但是内心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光鲜的背后因为缺少畅通的倾诉渠道而形成内心的压力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排解,也有可能出现不安全事件。

4.自信张扬与抗挫折能力弱并存。90后大学新生竞争意识强烈,但抗挫能力较差。习惯了以往家长、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大学的新环境使许多学生茫然:曾经自己的优势不再突出,自己的表现欲、成就感突遭打击,心理会产生落差,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他们普遍表现出心理脆弱,抗压能力不强。军训中有部分同学因生病或训练不好而被安排见习,有同学在军训汇报表演中没有进入军旅拳方阵而感到不满。在班委选举落选时,很多学生找老师抱怨,认为选举不公平,认为自己的才能没能在短时间内显露。

5.行为信息化。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也是90后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时代特征。90后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习惯于通过访问互联网来获取专业信息资源,他们偏好于通过搜索引擎来解答疑惑,他们热衷于通过qq、msn、bbs校内网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他们喜欢通过写微博、日志来进行情感的传达和宣泄,借以慰藉自己的心灵。网络使90后大学生成长中的媒介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1.调整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和方式方法。新生入学教育时间都普遍安排在开学后三四天之内。但新生面对全新的校园、崭新的面孔,没有任何熟悉的环节,突然要改变以往的作息、学习方式,熟悉校园都过急。因此入学教育应该前瞻性与连续性,所谓前瞻,在入学前通过学校网页宣传学校,使学生有初步了解,所谓连续性,入学教育不是在开学的一月内集中进行,而应以一学期为宜。

传统的入学教育方式往往是“开大会、领导讲、学生讲”的三板斧套路上,缺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效果自然欠佳。因此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可以请优秀教师讲专业、高年级学生分享学校的历史沿革甚至于要新生来讲演对学校的了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发挥导师班主任专业优势,推动学业职业规划。新生入校后与专业老师的接触较少,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模糊。学院聘请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聘请党政领导担任素质导师。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ab角,班主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以自身研究的课题给新生作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等,加强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班主任与新生的素质导师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名师导航的运行模式,多方位指导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3.发挥助理班主任“朋辈教育”的作用。低年级的新生进入大学,存在不适应现象,而现在的大学辅导员往往一个人面对着两三百名学生,而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事务性的工作,这样的局面不可能把所有学生都照顾周全。工作中发现,新生与学长的交流比较顺畅,更容易接受学长的建议。因此,我校部分院系多年来坚持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助理班主任,由他们负责部分管理工作。

助理班主任与新生接触的机会相对更多,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果。在助理班主任选拔上,学校可以安排各种心理辅导、管理艺术等培训活动,组织助理班主任集中学习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助理班主任在暑期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于开学初组织讨论交流。通过这一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助理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新生教育工作的开展。

4.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占领网络阵地。对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而言,网络无疑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堡垒。开展网络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营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辅导员在学生比较集中的网络空间里开设“地盘”,访问学生的日志以便及时了解个人的思想动态,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发布一些信息及励志性的文章,从而发挥日常那种面对面、口头教育所无法起到的作用,从而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形成了立体教育平台。

5.扎实开展心理健康的引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算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方面,在这里单独进行讨论主要是因为随着学生工作的不断开展,笔者发现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健康的心理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心理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恐怕很难去谈养成教育。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全面认识大学生活,学生管理部门应及时邀请心理辅导专家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同时安排心理老师在新生入学初对其做一次心理辅导,入学第一学期内进行一次心理普查,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师生和谐相处。

6.通过团队训练的形式,提升90后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90后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大学新生患“不适应症”的现象比较普遍。

慢慢厌倦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他们希望得到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希望学习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滞后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我校在新生优创班中开展了成长小组训练游戏。通过这种体验式、游戏式的团队训练,班级同学均有所获益,彼此之间增强了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游戏式、体验式的团队训练方式代替了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教育,教育效果得到了提升。实践证明,团队式的入学教育比传统式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九

网络社会独立的活动空间需要新的行为规范来调整,网络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当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中,网络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络社会呼唤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既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也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

网络社会;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教育。

伴随着世纪之交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登陆互联网。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将以网络经济为主体。这是以计算机、卫星通讯、光缆通讯和数码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已逐渐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就象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一样,网络社会也必须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并且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用法律来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用道德来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

(一)网络社会独立的活动空间需要新的行为规范来调整。

方兴未艾的网络社会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万个网站;2亿多的计算机用户,网络上有自成一体的活动:电子商贸、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电子银行、电信信息交换、电子论坛、电子图书馆等等。

网络社会独立的活动空间有如下特点:(1)网络社会的全球性。网络上没有地域限制,可以说它是一种“国际性社会”。(2)网络社会的隐匿性。网络社会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间接交往为主,以符号化为表现形式。(3)网络社会的开放性。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资源共享,使时间和空间失去了意义。人们可以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自由地交往,不同的思想观念、政治见解、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突与融合变得可能。(4)网络社会的自由性。网络社会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使其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与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相比,具有更为广阔的平等的自由空间。(5)网络社会的异化性。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的交流,它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容易导致人性本身的丧失与异化。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我们所面临的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既有联系又完全不同的社会。现实社会原有行为规范已不适应网络社会的要求,需要新的行为规范来调整。

(二)网络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当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

众所周知,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利剑”,当代信息技术在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着负面的影响,衍生出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知识侵权。当代信息通讯网络日益发达,知识产权极易受侵害,现有的著作权法难以应付新的信息系统,如何保护系统中所存储的信息数据的知识所有权成了问题。

2.信息泄密。以电子形式存储的有关个人或法人的信息被运用于原目的以外的用途,甚至被泄露、误用或滥用;非法窃取机密情报、破坏他人数据事件屡见不鲜。

3.金融偷盗。利用计算机技术在金融系统进行窃密和偷盗的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

4.信息污染。网络既是信息宝库,也是信息垃圾场,如泛滥着的暴力、色情、谣言、诽谤等,极易导致犯罪行为。

5.网络犯罪。黑客和恐怖组织、邪教组织利用网络犯罪,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6.网络上瘾。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一种新的现代文明病——网络成瘾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患者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行为不能控制,或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并经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冷淡、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

7.文化政治扩张。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期并存和竞争,全球信息文化传递中的意识形态较量日益激烈。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对全部文化产业的垄断及其产品在全世界广大公众中的日益广泛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侵蚀作用。这些网络信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使一些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一时难以识别,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

8.人际关系异常。网络文化把世界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人们面对的只是一台与网络“大机器”相连接的“小机器”,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异常。现实生活逐渐封闭,虚拟世界热络异常。

上述由网络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

(三)网络道德在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有非常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正不断完善。

然而网络社会的许多边缘行为,法律很难来调整和规范,而需要道德的力量来约束。虽然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的行为规范,它们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而道德规范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其次,法律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法律体系;而道德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自然形成的,通常靠社会的舆论、传统的习惯力量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再次,道德规范所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所调整的范围广泛。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用法律来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的全球性、隐匿性、开放性、自由性和异化性,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法律来约束网民的行为,即便有了非常详尽和严密的法律,面对众多的边缘行为和网上犯罪,法律往往鞭长莫及,而更多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由道德这个更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行为规范来调整。

(四)网络道德教育,既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也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应用,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对道德这一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它既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也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人们不得不从道德伦理上和法律上重新思考人类社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事实上,在网络社会兴起的同时,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应运而生。对于信息技术人才,已制定了一些严明的职业道德规范。著名的有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所制定的十条戒律。再如,美国计算机协会为其成员制定的一般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国外有些机构还明确划定了被禁止的网络违规行为,如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我国的瀛海威行为条例和清华大学学生网管会制定的行业规范等等。但是,这些行为规范由于针对性太强,在形式上就容易流于琐碎,内容上也缺乏统一的价值标准及鲜明的伦理原则,只能表明网络道德教育刚刚起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并且很艰难。网络社会需要的网络道德教育是一整套系统的、完整的、统一的行为规范、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很好地规范网络社会的行为,使其有序运行,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育的主体是与受教育者矛盾对立着的特定的教育者,他们往往是高高在上的伦理道德权威,其主要职责是进行伦理道德的灌输。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教育的主体不是固定不变的,体现明显的层次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仍然包括伦理道德的权威,但是,他们不能仅仅是伦理道德的权威,还必须掌握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成为网络道德教育中成中坚力量。

其二,学生绝大多数会是现实或潜在的网民,因而广大教师自身除了具备良好的伦理道德素质和教育学、心理学素质外,也应该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承担起网络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

其三,网络传播中的技术人员。他们直接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应该同时成为网络道德教育者。他们在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传播手段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时候,他们的“为”或“不为”,这本身就是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其四,社会各界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自身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大部分人也具备或者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他们也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

其五,学生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其六,全体网民,他们既是受教育者,也可成为教育者,对自己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的客体即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社会中的网民,以青少年学生和职工为主。这是一支日益壮大的队伍。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追求高新知识,有理想,积极上进。二是反传统,重时尚,思想开放,个性鲜明,行为独立,富有创造力,是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怀疑精神的现代人,他们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极具主动性。

2.更多刚刚上网或即将成为网民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

3.网络传播中的技术人员。他们既是网络教育的主体,也是很重要的客体。

4.社会各界各级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5.学生家长。

(一)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形态应该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二)因为网络的超信息量和信息的固有本质,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具有可选择性;(三)应该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将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信息相交融。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我们说网络上没有地域限制,可以说它是一种“国际性社会”,但网络无国界,网民有国籍,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本国的人民,尊重国家的主权和制度。这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2.重在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判断、选择、批判的能力。这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能力。面对网络中的众多信息,教会网民道德判断、选择、批判的能力,可以使他们获得对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的信息,促进自身与社会的进步。

3.奉献知识,造福人类。这是一种崇高和神圣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动力。有这样的道德感,就可以想到更好地利用网络为祖国和人类工作、服务和创造,努力造福人类,不利用网络去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行为。少数超级大国想利用网络实现霸权,对一些弱小国家采取种种歧视。应该使网民和未来社会的公民,具备这样的道德品质:公正地对待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人,他们都是人类的成员。

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网络社会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著作权法通常鞭长莫及,而通过对网民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就会大大地减少网络社会的知识侵权行为。

6.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当前,网络社会泄露他人隐私乃至国家机密的事常有发生。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这一点很有针对性,这也是网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道德品德之一。

7.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百折不挠。创新是科学的灵魂,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道德品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为传统观念和已有的知识所束缚,善于提出新的问题,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8.发扬学术自由,坚持百家争鸣。平等、自由的学术争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积极开展争论,才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繁荣科学技术理论。网民应该具备这样的道德素养。

9.崇尚公平竞争,注重团结合作。这一点对于网民或者运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来说,非常重要。网络是一个极大的活动空间,网民或运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最需要团结合作,有时候,彼此不需要见面,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合作开发与研究。当然,未来社会的竞争更加激烈,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竞争,但是,要提倡公平竞争,使竞争与合作同时成为可能,这是网络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品质。

(一)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规划。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步入21世纪的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这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国家意识形态主管部门、教育部门、信息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的领导,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规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鉴于网络社会的全球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应该重视和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教育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尤其应该在采取统一的信息网络道德规范方面加强协同行动,强调形成较为一致的网络伦理,并负责对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网络知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开展好网络道德教育,首先自身必须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了解网络知识和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同时,采用生动、活泼、形象的方法进行教育,避免使用传统的灌输和说教的方法。

(四)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德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围绕素质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结合网络道德教育,对德育课教学进行改革,在政治理论课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同时,其他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互联网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途径。各网站在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同时,必须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建立网上咨询站,进行有关政策、心理、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咨询。咨询站应该实行隐性教育的方法,采用娱乐片、心理问卷调查、图片、音乐等多种易被接受的方式,让更多的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课外活动教育机构,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阵地。要结合开展校外教育活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这是社会教育机构义不容辞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有些社会教育机构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上网者到底涉及什么内容,他们全然不顾,这是很不可取的,也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往往对受众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和引导作用。新闻机构在从事舆论宣传时可以机动灵活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结合与网络社会相关的新闻报道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代替的。广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力所能及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这也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不少家长自己就是网民,可以在与孩子共同上网的过程当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十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体验再创造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9.47÷2.7”,3.5。

竖式上商3.5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2.79.4.7。

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81。

9.47÷2.7=3.5……2,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137。

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135。

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5×2.7+2≠9.47,2。

得出余数应该是0.2而不是2,在竖式上的余数2表示2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

再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进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随意取出一本书,问它有多少页?学生们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本书有x页。”“有a页。”“有b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再如:红梅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十一

我们在国防教育学校参加了军训,因为是在国防教育学校,我们都认为这便是国家给我们进行的国防教育,可这七天只是国防教育中小小的一部分,一个开头而已。

军训中有一天,教官带我们练习正步走,烈日当头,我们被累的一身汗,我舔了舔干裂起皮的双唇,心里暗暗希望教官给我们休息一下,可教官仍起劲地喊着口号,没有停的意思。过了好久——我都觉得腿都快累断了,教官说:“立正,原地,坐!”于是大家欣然席地而坐,再没有军训前对所坐之地卫生条件的要求。刚坐一会,我的注意力就被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女孩吸引了,她正面对我左边的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大堆东西:防晒霜、润肤露、唇油、梳子。然后不慌不忙的打扮起来,最后,还对镜子照了一下,说:“哟,我都成了包公了!”我转过头,暗自发笑,看见教官走过来,瞟了那女生一眼,说:“你们这些小姐,这点苦都受不了,还要学吃苦啊,干脆,边疆上站岗的人都边站边涂香好了。”听了教官的话,她似乎是说,军训是来教我们吃苦的,可我们在这之前从未想过我们为何军训,国家为何要我们军训。

于是,我豁然开朗:军训的目的不是把我们练成可以上战场打仗的士兵,而是培养我们的国防意识,让我们天天进行各种训练,不在于要我们身体强健,而是要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日常的必修课中,也有培养我们的篇章:政治书中常提到台独问题,这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而美国却迟迟不给中国一个明确态度,带有纵容心理,可使我们意识到,为了祖国领土完整,要搞好国防。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十二

网络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成员互动的主要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道德行为失范和社会伦理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极为复杂,涉及到网络自身、行为主体、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网络行为失范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

网络道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道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所以缺乏“熟人在场”的虚拟网络为人们的“本我”提供了一个暴露的舞台,使“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使得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因为道德心理、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因而也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间接化使得直接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这样,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一方面,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

任何社会道德包括网络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要求和意志的价值凝结物,总是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指令而存在的。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只有转化为公民个体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成为公民个体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时所具有的特殊道德素质和道德应付能力,网络道德才能发挥其调控或规范的功能。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必须首先从根本上弄清其根源。当代社会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较为复杂,涉及网络自身、网络行为主体自身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作为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现有的网络系统自产生以来一直就处在逐步完善之中,当前网络技术的不完善是网络道德缺失的技术性根源。如前所述,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网络道德的缺失。另外,在网络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对于网络社会中各类行为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在实际的实施和执行方面并没有做到对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形成有效的监督,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措施,致使网络失信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行为的泛滥。

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一般都处于学校以及家庭等相关群体的监督之下,社会规范对其行为也有着明确的约束。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由于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特殊的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控制和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失信行为的出现。网络创设的虚拟自由的时空是实体社会的延伸,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它不但打破了实体社会中各种制度、机构、权威对大学生的约束,而且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物理空间的种种规限,在时空上延展了大学生活动的范围。因此,教育视野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班级、学校,教育时间也不再受限于学生的在校时间。这种教育对象活动时空的拓展,使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不可控性因素增加,也使教育成效面临着不确定性。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知识的迅速可得性使得通过控制知识来确立权威的传统不复存在,以往凭借制度所赋予的权利也在无形中消解。这样,学校和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日渐弱化,传统的“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现实日益呈现出滞后的一面。

网络道德缺失不仅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交往和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以及当前和谐社会建设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依赖纯粹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当前网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对网络相关技术的完善仍是当前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

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建设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过程中,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实践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如诚信规范、公平规范、平等规范等都可以经过修改后成为网络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规范。在当前人们的网络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当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尽量地纳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融入到公众的各种守则、公约中,对那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对于促使社会成员养成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法规,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对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现有的法律、法规还难以对众多的网络违规行为进行比较全面的约束。因此,当前依然要将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是与网络道德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完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尽快制定出更加细致与更具操作性的相应法规,以防止和打击相应的网络违规行为。

网络道德要求最终只能通过个人的自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有的网络道德规范要实现其价值性,成为有实效的东西,变为实际的道德风尚,只有通过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道德的自律,即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以及现实生活条件的认知,自愿地认同网络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践行,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把外在的网络道德要求变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在强调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等他律机制的同时,又必须注重发挥自律机制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从而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总之,网络这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活是其个性的重要养成时期,也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更容易接受网络这个第四媒体,也更易感受到网络的双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遵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从技术与制度等方面完善网络自身,另一方面也要从现实社会伦理体系的完善出发,建构合理的道德教育体系与文化环境,从而达到缓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目的。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十三

(一)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系统模型。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相对复杂多维的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学科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长帮带制度和导师制四大要素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通识教育理念是以上四个要素相互作用联结的理论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场”。这样就形成了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的四维系统模型。障性的条件要素,这四者共同构成了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基本系统,在相互作用中发挥整体优势。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的运行。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包括静态系统和动态两个系统。静态系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系统,是由学生管理、学科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长帮带制度、导师制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从而形成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静态结构。然而这种素养结构在相对稳定的系统下,在纵向上又有相应的变化。因为一些教育观念的变化又会有一些变化,尤其是随着人本特教观念的诞生,越来越多的新的要求在特殊教育领域里盛行。大学生也不再单纯的在封闭式的大学校园接受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生可以到社会这所大学校接受教育。这就要求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的调整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样就形成了在横向上的相对稳定,在纵向上不断变化的运行结构,从而形成动态运行结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系统的功能分析。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在一定的通识教育理念环境场里面发挥的。高校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方面的素养。高校通识课程目标的实施都是与上面的四个要素密切联系的,学生管理使高校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学长导航为高校大学生的前进指明方向,明确学习的原因,而导师领航则是让高校大学生懂得怎样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整个系统的功能发挥,都是由这四个要素决定的。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结构分析。

1.树立学生通识教育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以意识为指导的。树立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是一种先行的行为,是提高教育质量,将通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通识教育的理念要落实,就必须做到学科界限的打破,必须克服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任何一方的过高发展,采用多种方式,打破各个学科的界限,树立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重庆工商大学分别采用了学生的各种证件统一化;学生编班一致化;加强入学教育;学生干部的协调化;学校学生公寓统一化管理等方式,有效地实现了通识学院学生的管理,打破了学科界限,树立了良好的通识教育理念。首先,学生各种证件统一化。学生的'归属感有一定的标签效应,取消学生的学院类别,将所有的同学都归入通识学院,保证了所有同学的标签一致性。其次,从学生编班入手。为增强学生对通识学院的认同感,学院每学年统一编班,按“ts+年级+序号+专业”的格式编排,报教务处、数字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财务处、学生处、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统一使用。再次,加强入学教育。为强化通识教育意识,淡化专业教育意识,学院改革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原来属于教学方面的学籍管理内容由通识学院领导和所有政治辅导员分工主讲;属于专业学院主讲的专业教育内容,集中安排在第二学期的5-6月进行,由通识学院统一安排时间和地点。然后,学生干部协调化。学院设二级工会、分团委、关工委和学生会等群团和学生组织;避免了学生多重管理,采用学长带团。最后,学生公寓统一管理,学生不分专业,统一入住,每栋宿舍楼长,每层楼设立楼长,统一管理宿舍的基本情况,有效打破专业间同学的界限。

2.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学生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

制度建设是机构正常运行的保障,好的制度能够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也是模式的硬性指标。通识教育的探索是一个新生事物,必将有一个逐渐适应和完善的过程,各种运行管理举措,都应该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管理的正常运行,这就使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制度建设包括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团委学生会管理、社团管理、公寓管理、学生建设、评优评奖、干部考核、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学长和导师管理等各个方面。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在制度建设方面就采取了诸如《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项目化管理试行办法》、《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意见》、《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通识博雅工程”实施意见》、《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学长导航工程”实施意见》、《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辅导员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等措施。

3.抽调辅导员形成管理团队。

探索通识教育,需要建立一支统一的、专门的领导队伍。一个学校若要发展通识教育,除了制定必备的制度之外,统一的领导非常关键。但基于目前大多数高校而言,通识教育的管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各个学校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形成领导和管理的团队。如有与专业教育学院一样的,从院长和书记到辅导员、教师岗等专业的独立的、专门化的通识教育组织机构,也有通过抽调学校各个组织机构部门的力量,整合形成共同的管理团队。重庆工商大学采取的就是第二种方式。他们从各个学院抽取一定数量的辅导员,对刚进入大一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被抽调的辅导员的人事关系、党组织关系、工会关系一并转入通识学院,并在通识学院坐班,不再兼任原专业学院的相关工作,所有工作安排和各种考核评优由通识学院负责。辅导员实行项目化管理,分别负责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团委、工会、奖贷助、评优评奖、心理健康、档案、公寓等;学院不同学科的辅导员在一个办公室集体办公,以促进工作交流与学科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而且不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

通识教育的理念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通识教育过程中,学生除了学科课程的学习外,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大力践行通识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理念,以促进学校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以培育“高情远致,和谐自由;博雅信达,经邦济世”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开展“博雅论坛”、“博雅沙龙”、“博雅体育节”、“博雅艺术节”、“博雅儒商节”、“博雅公寓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且各项活动贯穿全年始终,由团委学生会、义工志愿者协会、公寓楼栋及党员服务站分别承办。其中,“通识博雅工程”内容包涵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养成教育、人文社科教育、自然科学教育、艺术美学教育、实践技能训练等等。该工程的大力实施,对学院文化品位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学长帮带制度。

大学新生刚从高中毕业,对于大学生活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对如何有效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和技能有些迷茫。学长帮带制度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尽快实现从高中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大学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培养他们通识教育意识和全面发展意识,以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为了高效利用优秀学长资源,将学长的“传、帮、带”作用和新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相结合,促进学风建设,实现学长的高效利用和自我成长。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尽快转变角色,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采取了“学长帮带制度”。具体来说,该制度主要采用聘任制的方式,从高年级,主要是大二的学生中选拔、聘请30个左右的学长,每个学长负责2-3个班。通过在公寓社区和团委学生会社团值班的工作形式,对自己所带班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扶,其主要负责的是学生思想教导、学习辅导、工作引导、生活向导、心理疏导、生涯指导等这六个方面的指导。同时,为检验该制度实施的有效性,该学院还建立了有效、科学的考核机制,如《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学长导航工程”实施意见》。

(四)导师制。

在通识教育中,教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行者,其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以学校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通识教育意识和全面发展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主导作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实施了“导师领航工程”。该学院按照每200名学生配3名导师的原则建立导师团队,导师主要是校内各专业学院具有学术指导能力的专业教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指导学生每学期选课,指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保证导师领航工程高效、便利实施,该学院对导师的管理有一套严格的方法,主要采用导师值班制,即在每周固定时间,学院安排导师在“导师领航室”值班,接待同学来访,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导师固定值班制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答疑解惑的平台,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使学生养成寻师问道的良好习惯。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导师开展工作,该学院采取导师工作例会和导师培训的手段,即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和学期末召开导师工作会议,定期布置和指导导师工作,检查导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导师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初对导师进行相关培训,主要包括了解通识学院建院背景、通识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等,以及熟悉学校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与管理规程等,通过这样的培训,导师可以迅速进入角色,担当起导师应有的职责。这些都有效保证了导师领航工程的顺利实施,为通识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识教育旨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通过合适的课程设置、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导师和学长的帮带作用,培养具有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本文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但任何模式的构建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培养模式,任重道远。

大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篇十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网络社会当前正以特有的魅力影响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特别是以自主、开放、多元等为特点的网络道德,似乎更加合乎人性,更能促进人和社会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接受新观念、尝试新事物的欲望较强,但由于阅历的局限和本身自控能力、分辨能力较差,如果不注意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不当,很可能误人歧途。如何正确地看待并加强网络社会道德,成为当前教育界巫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网络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网络社会是建立在高速的信息电子网基础上的“虚拟社会”,网络、网络社会当前正以特有的魅力影响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网络社会与传统的以地理区域或意识形态为特征而划分的社会形态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以自主、开放、多元等为特点的网络道德,似乎更加合乎人性,更能促进人和社会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一定程度上,网络似乎更有利于社会道德的进步。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信息技术在促进道德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如道德冷摸现象的产生和人际情感的疏远;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和无政府主义的泛滥;特别是网络犯罪、传播色情信息、网络文化侵略、破坏国家安全等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对传统道德规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面对网络社会对道德发展的多面性,如何引导人网学生对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扬弃网络内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而严峨的课题。

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时空世界。来自i60多个国家的几百万个站点及众多用户,因其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不同,使得各种信息在网上交汇:合法的与非法的、有益的与有害的、有价值的与垃圾的、真的与假的、亦真亦假的,甚至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反道德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良芳不齐、沙泥俱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社会不同信息之间的交流、碰撞乃至融合,开阔了学生的价值视野,与传统的教育信息源相比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一方面,他们可以比较各种信息、观点、价值取向的异同、优劣、善恶,甚至可以做出深人的探究、思考和反思,为自己的选择找到合理的根据,从而逐步发展起独立的思考、评价、选择的自主性人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开放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学生在一个无中心的、多元价值并存的“虚拟化、符号化”网络空间里,社会、家庭和学校难以监督和控制,各种法律、道德往往难以收效。如果学生缺乏道德自律,很可能放纵本身的欲念,偏离道德轨道。这种特点,也为引导学生选择主流、健康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挑战。因此,教育学生使其明白在网络中应认同什么、吸纳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学会自我管理、自主选择、自我约束,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深切呼唤。

网络虽然是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但网络负载的内容却包含有很强的价值性。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适时地走进、走出网络,对网络内容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这就要求:一方面走进网络,我们应教会学生作价值的主人,结合个人的道德现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自主、合理地选择自己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或拒绝的道德规范,并相应形成真正符合网络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人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走出网络,学生沉迷网络,如果不引导或是引导不当,就会导致自我迷失,甚至患上像毒瘾一样的“网络瘾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迄今为止,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只是“教会顺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未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进行自主选择,这种教育与网络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必须进行调整。因此,我们应教会学生正确判断、正确选择,特别是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应该转变观念,拓宽德育时空,进行以下几个改变:。

(一)从观念上来说,应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教育。正视学生已经走出课堂,走进网络,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无所适从或饥不择食的现状,学校德育应顺应形势,因势利导,改变封闭性、一元性的特点,积极发展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开放性、多样性的教育,要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制度的社会和历史的不同阶段所构成的信息时空,让学生经受信息的冲击和“洗礼”,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鉴别,设身处地,自主选择,从而增强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和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二)从途径上来说,应由认知式转向践行式教育,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德育可起于认知又不止于认知,践行既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的,不良信息最容易从认知和践行的脱节之处打开缺口,重践行而达知行统一,是学生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

(三)从态度上来说,应由接受式转向批判式教育。传统德育忽视培养学生的反省、批判精神,强调学生接受现成的观念和经验,对学生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而网络德育则立足于学生本身的自我保护、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强调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价值观念进行反省、批判处理,这也是国际教育的大趋势。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身需要,使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处理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转向积极。

(四)从标的上来说,应由拔高式转向基础式。传统德育无限拔高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十全十美的理想中的人,这既违反辩证法,又不符合人之常情,所以常常事与愿违。而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各种道德,如职业道德、网络道德、性道德等因为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而表现出蓬勃的生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转向注重生活实践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意识。

(五)从本质上来说,应由他律式转向自律式教育,网络行为主体的行为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其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的等都能得到充分的隐匿和改变,模糊的观念和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已很难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去认识、检验。所以,他律的不可靠性和不现实性,证明提高社会道德根本上还是靠自律,应引导、强化学生的自尊、自爱、自律、自信、自强,方可面对网络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教会学生选择决不能越姐代厄,不能包办、代替,老师应将自己定位在参谋者、引导者、教育者的位置:一则符合学生在发育期的心理特点;二则也是提高教育者素质,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网络社会存在先天不足—活生生的人在人机对话中退到了终端背后,作为一般的社会成员,无法知晓和监督其他社会成员,包括正在进行电子通讯者的所作所为,交往双方显然难以感受到对方的反应及其与自己的利益关系,人们受好奇、无知、展示创造性等原因的诱使,往往作出在物理空间难以作出甚至根本就无法做到的事,再加上网络中的“诱惑”和“陷阱”,所以网络既可以使人学好,也可以使人学坏,这一切均取决于网络使用者的素质,而要使学生们驾驭网络,要防止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冲击和影响,防止网上行为失范,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自主选择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文化、政治、道德、法制教育,通过这些社会化教育,帮助学生在思想上筑起政治、道德、法制防线。

(一)文化教育。文化素质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政治觉悟、道德修养以及行为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是各种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低导致视野狭窄、情趣低俗、意志力低、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且文化素质低也影响政治素质、道德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所以,应利用各种渠道和信息加强文化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现代手段和技术,自觉学习中国、世界的优秀文化,优化学生网上思维方式,规范行为习惯。(二)政治教育。进行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在网络生存条件下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分辨能力。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价格低廉、上网不受限制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政治舞台或工具,如没有正确坚定的政治观念、政治信仰,就很容易在相互矛盾甚至激烈对抗的政治信息中迷失方向,所以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教育,增强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三)道德教育。进行道德教育,指导学生按社会需要和社会道德规范,把社会需要、历史责任、人类理想等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和动机,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引导学生在意志上筑起抵御不良道德的防线,这对克服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防止网上发生失范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法制教育。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守法水平,对控制、调整、矫正、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四大教育是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强化“四大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总而言之,从某种程度来说,进人网络“虚拟世界”的学生已处在一种无人监督的时空中。这种世界,对学生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主选择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意识。正如美国人埃瑟·戴森所说:“网络赋予个人强大的权力—能够赢得全世界的观众,能够获得关于任何东西的信息,但是随着应用和滥用权力本领的日益强大,个人需要为他们自己的行为所创造的世界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9661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