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到了范文(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5:15:06
端午节又到了范文(21篇)
时间:2023-12-06 05:15:06     小编:琉璃

有些事情需要我们总结一下,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中的规律和不足。组织和规划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基础,需要我们提前做好思维和素材准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写总结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端午节又到了篇一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仰天长啸,毅然地跳进了江中,凭着人们怎么打捞,就是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包好的米投入江中,喂鱼虾。两千多年后,这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

两千多年后,我正在过传统佳节——端午节。

这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四个角的粽子啦我家正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我家正包着可爱的粽子。包粽子,需要一些蜜枣、一些花生、一些江米、加一些粽叶。一切准备好了后,妈妈便“破土动工”了,三下两下编包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了,既结实又好看,我吵着也要包,妈妈起初不同意,但经不过我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了。我兴高采烈的把妈妈的动作一丝不差的学了下来,但包的粽子自始至终不成形,我发了火,终于有点像了,悄悄的放进锅里,我的杰作无疑是匹害群之马,落在其他粽子之上,一进过就烂了……不过我最终学会了包粽子。

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咬一口,又香又甜,好吃极了,而此时,我对屈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端午节又到了篇二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仰天长叹,含冤投身于滚滚激流之中,两千多年后,家家户户都过起了一个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大家都用包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又到了端午节。

又到了端午节。

与今年相比,今年的端午节,多了一些笑声,多了一些粽香多了一些……又到了端午节。

中国人用伟大的爱心,不可泯灭的良心,炙热的中国心弥补了灾难给人们到来的伤痛,使灾区人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这些米粽香,飘到了灾区人民的鼻子里,钻到他们的心里。

又到了端午节。全中国家家户户都飘起了米粽先香,全中国家家户户都传出阵阵笑声。又到了端午节。

我们看得见,在灾区人民的脸上,沮丧的眼神已不复存在,灿烂的笑容依然挂在脸上,口中传出阵阵笑声。

这笑声,全灾区都听得见。

这笑声,全中国都听得见。

这笑声,全世界都听得见!

如果?得好?踩一下!!

端午节又到了篇三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吗?对了是纪念民族诗人屈原,怕他被鱼儿吃掉,所以古代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投下,现代就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了。

我们淮安人称端午节又叫娃娃节,虽说还没到端午节了,可我们家已经开始准备过节的东西了。奶奶从前进路菜场买来包粽子的大叶子和白色的糯米,放在我洗澡的大盆里泡泡,由于奶奶不太会包,就请来了小姨爹高手来包粽子,奶奶说我今年八岁了,可以跟着做个小帮手呢!她还说端午节以后,天气开始炎热,各种疾病容易发生,还买来艾草放在阳台那儿晒太阳,准备在过节那天用它给我洗一次澡,说洗过后身上有香味,蚊虫不会叮咬。

我家小姨则用彩色的丝线织了一个漂亮的网子,放了一个大大的鸭蛋在里面,准备给我挂在胸前,小姨说我今年又大一岁了所以送来的比去年长的彩色丝线让我在过节时扎在手脖子脚脖子上,说那叫“扣绒”;妈妈则到商场给我买来了新衣服,新鞋子。过个端午节可真有趣呀!

端午节又到了篇四

又到一年端午节,端午节又有哪些难忘的事情发生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xx又到端午节。

作文。

600字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小区很多人家的大门两侧都挂上了新鲜的艾叶,空气中弥漫着一袭与众不同的奇特香味儿。

家里几乎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准备丰盛的午餐,刀与砧板咚咚的撞击声,水蒸气冲出气阀的呲呲声,不停地在耳边萦绕,厨房里不时飘出缕缕馋人的香味,夹带着清新的粽叶香,刺激着人饥饿而贪婪的胃。

门被礼貌地敲开,来了不少的亲朋好友。连忙递上茶水,相互道着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原本不是很大的客厅更加充实和温馨了。

爷爷奶奶穿梭于厨房与客厅之间,爸爸妈妈也忙得不可开交,我的帮忙有时反而碍了他们的事,索性呆在一边,悠然的看着这一切。

“来来来,大家都吃饭吧!”饭菜陆续都上了桌,正中间是一盘精致的粽子,青青的粽叶上缠着两色的细线,体型较长,棱角分明,却像一只只小小的龙舟。

轻轻地拿过一只,将一端的细线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听话地从细线中脱出,小心翼翼地剥去裹着的粽叶,呀,中间露出了白玉般的糯米,依旧是龙舟形状,让人不忍下口,却又被那略带粽叶清香的浓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让人又再次禁不住诱惑,轻轻的咬下一口。

软,香,滑而不腻,难以名状的爽快之感,轻微地粘牙,又被舌调皮地舔去。那种停留于唇齿间的鲜香口感,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那摆放在碟子里切开了带壳的黄白相间的咸鸭蛋,我总是习惯用筷子将蛋黄一整个儿挑出来,细细品尝。蛋黄上沁出些许油星,细腻柔嫩得很,入口即化,咸中别有一番滋味。

窗外,雨一直下,不知龙舟赛是否像往年一样,又在湘江上热闹非凡地举行?也许是的罢,雨下再大,也丝毫冲不淡节日的气氛。

这一天,正是端午。

端午节包粽子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就要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任然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福建,而我生活在一个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这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

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可谓是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草,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还举行划龙舟的比赛,但是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将糯米洗净并配以红枣,红豆一并包,用粽叶包成三角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知道吃不下去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粽叶撕破,便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忍不住吃一口甜味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在香气中,反复见到了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失落千年的楚国。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飞鹏正举。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粽子已经吃完了……。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端午节又到了篇五

因为今天放假,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便早早地来到了金岗山去采艾蒿,经过我们的细心挑选:东看看,西摸摸,挑来挑去,终于选中了一些新鲜嫩绿而带有露水的艾蒿,然后一路崩崩跳跳的拿回家插在了我家门头上。

接下来就开始包棕子了,我问爸爸:端午节为什么要包子?爸爸说:“是因为要纪念大诗人屈原,当年的5月5日,屈原因对当时的社会愤愤不平跳江自杀,不少爱戴屈原的渔民都把米包在竹叶里,投到江里,好让鱼虾吃饱,以此来保护屈原的身躯,所以就形成了端午节包棕子、吃棕子的习俗……”我点了点头说:我也来包棕子吧!爸爸便开始交我:先用棕叶折成一个三角形,再把米装进去,折叠后用线绳绑起来,一个棕子便包好了,经过学习后我便知道怎么包的了,不一会儿,我也包了一个棕子,还真像模像样呢!

望着自已包的棕子,我特别特别的开心,包棕子也不怎么难嘛!

吃饭时,我感觉这次棕子特别香。

端午节又到了篇六

今天外面下着小雨,可我们的心情却开开心心,因为今天开学了!

刚走进校园,哇!楼焕然一新,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同学们三五个聚在一起,聊着自己的寒假趣事。到了教室,教室比以前大了,也比以前整洁了,同学们的心情格外惊喜。

下面就是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就是发新书了!王老师满面春风的'来分工,刚说完,大家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没发到的同学东张西望,着急地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也一样,没发到我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欠着身子看看别人的书。拿到书的同学兴高采烈地看起来……不一会,书就发完了。看着新书,那些精美的图案,丰富有趣的文字,总让人欣喜若狂。

发完了书,王老师清了清嗓子,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王老师说:“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希望在我的带领下,让我们班变得更优秀,好不好?”

“好!”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到。接下来,几位新老师挨个自我介绍,并讲了要求,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听丢了个字。

接着,王老师把寒假作业收了收,还叫大家谈谈寒假见闻。

新的学期,新的面貌,我相信,我在老师的教诲下,会更加优秀,更上一层楼!

端午节又到了篇七

盼呀盼,盼呀盼,我终于盼到了国庆七天长假。本来我想在一天之内把作业全写完,然后好好休息一翻。谁知,我的妹妹他们一家要在我家从1号住到6号,我心中既是高兴,又是忧愁。高兴的是,我和妹妹可以开开心心地玩;忧愁的是,我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了。如果是这样也就算了,可妹妹晚上偏要跟我睡,我只好和妹妹睡我那张小床了。哎,真不爽!

到了晚上,我俩便一同钻进被窝。我把自己裹得紧紧的,生怕被她抢去被子。夜深了,她沉沉地睡着,脸上笑眯眯的,也许是做了个好梦。她两手抱着我的腰,一只腿架在我的腿上。我生怕惊动了她,不敢动一下,连呼吸也变得轻微起来。好不容易睡着了,身上突然感到冷飕飕的,就像身处冰库,便绻成一团。当我睁开眼睛时,发现身上没了被子。我转身一看,妹妹把被子全“抢”去了,我迷迷糊糊地使劲把被子“夺”了回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往自己身上盖。哈,这下可舒服啦,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了!我暗自高兴。但看着她那副可爱样,我禁不住又把被子轻轻地给她盖上。这下我可以安心地睡觉了!刚想到这,闹钟响了。妹妹睁开眼睛,打了一个大喷嚏,鼻涕应声而下。

哎,怎么说呢,这个假期!

端午节又到了篇八

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对于众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以庆祝他们的喜庆节曰。但对于我来说,春节没有这么好,春节的`到来,却不能给我带来喜悦。

每当春节早上我一醒来,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压岁钱,能有好多的点心吃,那该有多好呀!每当想到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可是,无情的事实不得不让我熄灭了心中的希望之火。又是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把我从往事中拉了回来。是啊,我该起床了,尽管得不到父母的压岁钱,还有那琳琅满目的点心,可床还是得起的。

我以极快的速度梳洗完毕,当我跨出房门时,厅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没错!那是我爸妈摆放出来的点心,没错的!

我靠着门边,一手拿着点心,一手捏着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再望着不远处那群孩子打闹的情景,我终于拿到了父母的压岁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快乐。听着大人们说着“新年发财”的祝语,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心中不觉畅快无比!

端午节又到了篇九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想起小时候端午节这天,家里会弄一大串粽子,吃鸡蛋,鸭蛋,中午用艾叶菖蒲水洗澡,年迈的外婆还会用雄黄给我们姐妹涂抹肚脐眼,耳朵眼,说这样就可以不生疮,不头痛,不枯夏,总之记忆中这个节气是比较重要。今天我也来闲话端午节,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以被叫做端午节,五月是酷暑将至,蚊虫滋生,五毒蛇开始活跃,细菌无所顾忌的生长蔓延,给没有多大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因此,人们又把端午节说成是“娃娃节”。

端午节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多种多样,但是因为屈原的爱国精神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民俗文化,所以民间就把吃粽子,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赛龙舟,吃粽子,小孩子佩香囊等过端午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流放,在流放中,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篇章《离骚》、《九歌》等不朽诗篇,秦军攻破楚国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哀痛异常,驾舟奋力营救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人们还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也有拿来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便想出用芦苇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节的粽子,多是白天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多用糯米包成,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朋友们,端午就要到了,你想起诗人屈原了吗?你准备自己动手包粽子了吗?你准备绒线,雄黄酒了吗?我可想起小时候的童谣了: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叶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一颗心牵挂着朋友们,一份爱祝福我所有的朋友,如果有来生,每年的端午我都会真诚地提醒朋友包粽子,喝雄黄酒,祝我的朋友们阖家幸福平安!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

又到端午节清晨,开门准备去上学,一阵清香扑面而来。门口多了一束新鲜的艾蒿,笔直的茎杆,黄绿相间的片状似菊花叶。不知道是哪位热情的邻居送来的,怀着感激,弯腰拾起艾叶给了妈妈。妈妈告诉我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在南京自古就有端午节插艾叶驱邪的习俗。端午节就在眼前,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艾叶、粽子的清香味,我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了几口这种来自节日的特有气味。

我的妈妈很会包粽子,先在盆中放上烫洗好的粽叶,一脸盆浸泡好的糯米伴红枣放在旁边,只见她顺手拿起两片粽叶,双手一挽,叶子变成为了开口朝上的圆锥体,一些糯米红枣迅速放入棕叶中,右手用粽叶裹住糯米,再拿一个粽叶封住口,最后一根绳便将粽子扎紧,大约两分钟左右,一只碧绿如翠,棱角分明的粽子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将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并放入水淹没粽子,煮粽子一般用大火,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粽子的香气便弥漫了整间子,闻着粽子的香味,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非常喜欢吃粽子。糯米、红枣浸着粽叶的清香,爽口开胃,百吃不厌。妈妈说我是小馋猫,不管粽子煮的有多迟我都会等它熟了,美美的吃上一个才会去睡觉。吃粽子、吃绿豆糕、挂艾叶、用艾叶水洗澡……这些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在家乡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二

优秀作文推荐:端午节,这是我喜欢的两个节日之一,我就给大家讲讲我家是怎么过节的吧!

早上,妈妈在6时30分就把我叫起床说要为端午节做准备,这时我才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我马上把衣服穿好,跟着妈妈出发了。妈妈带我来到了早市,我发现,早市一片红色,离近一看才发现那些全是五彩线和葫芦,我看到的东西我全喜欢,而妈妈只给我买一样,我挑挑这挑挑那,终于选出了一个最喜欢最漂亮的,我是这么认为的我马上戴上它去姥姥家,一进门就闻到了一缕缕香味,我立刻跑到厨房,看到盘子里的鸡蛋、粽子把我馋的直流口水,可是妈妈说在中午才能吃,现在你可以吃一个鸡蛋,妈妈还没说完,我就把鸡蛋那跑了。

很快就到了中午,我吃到了粽子,可我奇怪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就是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投江而死,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上的神仙被屈原感动了就告诉百姓,过来多少天屈原会变成神仙千万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真身于是,大家把粽子投入江里,喂鱼虾吃,而五月初五正是端午节,所以要吃粽子。”我终于明白了。

今天端午节,不但玩的开心了,而且还知道了知识。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三

今天、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说,端午节到了,我们去买些粽子吃吧,顿时冒出几声,“行行”。我说:“今天还不是端午节,买粽子干啥?”我妈妈说:“对呀,还没到,这样吧,我们今天先买些荷包等辟邪的东西准备一下,明天是端午节。”我的表妹、表哥早已忍不住说先给我们买几个让我们尝一尝好吃不好吃。

我表妹也在旁边呐喊助威,同意同意,双手赞成、“哈哈,这是多么有规律的呐喊声啊!我妈妈无奈,只好带着我们出去了,到大街上以后,妈妈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个荷包,闻起来让人精神气爽,我们买完以后眼睛尖鼻子灵的表妹看见了买粽子的。

我们都还在那里挑辟邪的东西,陆续我和我妈妈看见了,我们到了那里买了5块钱的,拿回家里后,我们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我们也帮助爸爸妈妈挂开了辟邪的东西,心中也顿时踏实了许多,就这样,6月7日到了。

一个正式的端午节到了,这一天,我们早早的起来,妈妈主动带我们买了许多粽子,我回家后,边在哪里吃粽子,边让妈妈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故事,那是一年的五月初五,坏人追杀屈原,结果屈原跳河自杀,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便每年的端午节都把粽子放到水里面,让鱼儿吃,这就是故事的由来。

我们吃完粽子以后,妈妈说:”我带你们出去,“我们说:”去那里,“妈妈说:”去看龙舟比赛,我们走到了那,龙有十几条,好像都是来自各村庄,我到了那里,各个选手还在准备着,比赛随着裁判的一声枪响开始了,擂鼓响了起来,大家都在用力的划,我们村的了第二名,比赛太精彩了。

这就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四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妈妈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妈妈,硬是要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把本领学好。

我过了许多有趣的节日,在端午节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可今年的端午节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一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因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妈妈告诉我说,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洗完脸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满满的一桌,真丰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喷的鸡蛋、鸭蛋、鹅蛋。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了——顶鸡蛋。

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洗鹅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么?难道鹅蛋还会有什么不同吗?”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鹅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尖一点的,这样的蛋会比较有优势一些;其次要看鹅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能获胜。”

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鹅蛋,就开始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我双手紧紧地握着鹅蛋,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鹅蛋竟然没破,还是好好的,“原来是妈妈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五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一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大班幼儿认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六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买来粽叶和糯米,还有一些豆子、红枣、瘦肉之类的。一切准备好之后,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她拿着粽叶,把它卷成像漏斗一样的形状,它的样子像极了我最喜欢的冰淇淋,又像一个喇叭,更像一个望远镜。接着,奶奶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些糯米,又抓几颗火红火红的枣子扔进去,然后用手压一压,再把另一片粽叶按在上面,最后用线把粽叶捆起来,一个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奶奶把粽子包好后,往锅里一扔,就开始煮了起来,煮的过程中,厨房到处都是香味,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煮好后,我轻轻地吃了一口,哇,又软又糯,甜甜的,真好吃!

我爱吃粽子,更爱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七

阿克塞县小学二(2)班赵轩。

再过一个多月,端午节就要到了,爸爸对我说“端午节要吃米糕和粽子”,我吃过米糕,但没有吃过粽子。

我问爸爸“粽子好不好吃,粽子是什么样子的?”爸爸打开电脑,给我查了一下,原来粽子是三角形,是用粽叶包裹起来的',里边放有大米、花生,枣等等的东西做成的,爸爸还说“在有些地方,过端午节还要赛龙舟,赛龙舟可热闹了!”我越听越觉得有意思,可惜我从来没有看过赛龙舟作文,真想亲眼看看呀!

我真希望端午节快点到来,也希望今年的端午节可以吃上粽子,对了,到时我还要在电视上好好的看看赛龙舟,我想一定很好玩。

(指导老师王晓兵)。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八

初夏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说笑就笑,说哭就哭。刚才还是艳阳满天,火红的太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一般,刺辣辣地照着大地,热得奔走的人儿臭汗淋漓,不一会儿,天空中飘过几片乌云,空气闷热,转眼“哗哗哗”下起了雨。雨不见得很大,但是很密,飘飘扬扬。

哦,端午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赛龙舟。

端午节又到了篇十九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到了屈原的诗句(精选8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3、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4、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5、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6、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7、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1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1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5、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

16、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chai?《离骚》。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8、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19、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2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2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25、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26、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2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28、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2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3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4、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6、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7、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9、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11、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12、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3、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满江红。端阳前作。

14、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5、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16、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7、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18、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19、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20、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21、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2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23、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24、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25、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6、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27、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9、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3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31、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32、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33、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34、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35、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6、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38、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39、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40、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4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2、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43、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44、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45、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46、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47、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4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49、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50、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端午节又到了篇二十

一、端午节快到,送你一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五月五的情怀!

二、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送祝福,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真情,粒粒糯米声声爱,愿你幸福乐开怀,祝愿你美丽身康健,吉祥如意好运伴。

三、端午节,为你“端”来一生的幸福,为你“端”来一世的甜蜜,为你“端”来一年的平安,为你“端”来一季的健康,为你“端”来一天的吉祥,祝愿你端午节安康。

四、放一把湘风楚韵,和几缕夏日热情,青枝绿叶包裹,楚辞汉歌煲蒸,艾叶雄黄调配。好了,粽子熟了,再搭一份千年浓浓祝福。

五、你是多愁善感的乌鸦,你是活蹦乱跳的田鸡,你是雪白的地瓜,你是我心中火红的大虾,我想祝福看我短信的傻瓜:永远流着幸福的哈拉,祝端午节快乐!

六、端午即到,提醒奋斗在工作第一线的朋友们,工作抓紧干,以免节日来加班;三餐拼命减,粽子咱好多吃点;祝福朋友要提前,蹭饭掌握主动权。记得请我哟!

七、芬芳的祝福织成苇叶,温馨的叮咛碾作白米,诚挚的祈祷晒熟红枣,再以友谊的丝线紧紧缠绕,端午节送你香甜的粽子,愿你永远享受人生的美好!

八、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会发现我和粽子一样可爱。

九、人生无需惊天动地,只要快乐就好;友谊无需甜言蜜语,只要想着就好;金钱无需车载斗量,只要够用就好;朋友无需遍及天下,只要有你就好,祝端午节快乐!

十、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斟一杯雄黄酒,望你安康;送一盘粽子,祝您全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又到了篇二十一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作文课,一起做荷包,我从来都没有做过荷包,非常紧张,生怕做不好。

老师给我们发了材料,有针、线、布、香叶。首先我要把布折叠一下,再把线穿进针里,为了不让线断掉,我把线给加厚几层在穿进针里,穿进针的过程真的很艰难,有许多的同学有没有穿进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把线穿进去。我开始缝了,要把布的四周给缝上,但必需留一个口装香叶,香叶是用来驱赶蚊、虫、蛇、鼠的。

端午节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孩子们手脚上都系着五彩线,身上带着香包,和家一起吃粽子。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雨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条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无限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2868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