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智力、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合适的学习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参考和借鉴。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一
观察过夏天的景色的变化,让幼儿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以及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通过总结、对比,感受儿歌中优美的.画面,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材料准备。
夏天景象的图片、字卡、配乐曲子。
活动流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2、欣赏图片。
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a、树上有什么在叫?告诉小朋友夏天来到了。
b、小树上长满了叶子,像撑着一把什么?
c、小朋友为什么戴着凉草帽?
d、太阳公公看着小朋友,脸上怎么样?
3、教师总结图片上的内容,并朗诵儿歌让幼儿欣赏。
4、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诵儿歌2遍。
5、教师教幼儿手指点读,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
6、认识儿歌中的:我、草、夏天、小树、太阳。
7、男孩、女孩读儿歌。
8、配乐朗诵。
活动延伸。
渗透给孩子们: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可以吃好吃的冰淇淋,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可以尽情玩水、游泳、打水仗,可以聆听夏天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和荷塘中美妙的奏鸣曲。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二
1、激发幼儿热爱夏天的情感。
2、引导尝试改编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
: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朗诵诗歌。
尝试仿编诗歌内容。
反映诗歌内容的幻灯片。
一、开始部分。
萌发幼儿学习兴趣。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都有什么变化?
二、基本部分。
1、初步欣赏诗歌内容。
出示画面,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幻灯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答,教师出示)。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
这些动物的歌声汇集在一起,变成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朗诵,幼儿欣赏。诗歌里你听到了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学习诗歌。
1)分段出示幻灯片并理解诗歌内容。
夏天的歌,在哪里?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依次学习第三、四段诗歌。)。
2)结合幻灯片,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幼: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幼: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用同样方式依次学习第三、四段。)。
一、带领幼儿边看幻灯片边朗诵诗歌2~3遍。
4、根据诗歌的句式创编。
想一想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我们还可以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
三、结束部分。
引出诗歌名字《夏天的歌》。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三
1、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所营造的意境美。
2、学习诗歌中“×××,在……里”的句式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
――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吗?
播放插图,引导幼儿观察想象,鼓励幼儿讲述。
――图片上都有什么?
播放诗歌《夏天的歌》,引导幼儿初步欣赏。
――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播放诗歌插图及音频,引导幼儿学习诗歌。
1.分段出示诗歌插图及音频,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诗歌图谱,用问答的形式熟悉诗歌。
3.带领幼儿朗诵诗歌2~3遍。
播放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创编。
1.引导幼儿了解、感受诗歌独特的句式结构:“×××,在……里”。
2.出示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想象、仿编。
3.组织幼儿展示、交流仿编结果,教师记录并引导幼儿学习同伴仿编的诗歌。
附【诗歌】
《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
“蝈蝈蝈”“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
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
“哗啦”“哗啦”,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
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冰激凌里。在小朋友乐呵呵的歌声里。
1、设计活动时,我对教材的特点、目标的制定、材料的提供等有了充分的考虑,但是缺乏对幼儿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的预设,缺乏随机性的教育,幼儿每次朗诵到“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里)。”孩子每次都把“中”讲成“里”,我应该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朗诵诗歌。
2、图标虽然在我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推广,但当它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幼儿,教师该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图标来学习,这是我缺乏考虑的。
3、整个活动的过程可以再开放一些。有些环节的主动权可以交给孩子。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四
(一)知道夏天知了在树上常鸣叫,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愿意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一)重点:通过观察,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难点:能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一)收集知了鸣叫的录音和知了的图片或照片(需有利于幼儿观察知了的翅膀),或有关“知了的生长”的多媒体资料。
(二)幼儿用书第5册封二、第1页。
(三)挂图《知了叫,夏天到》。
(四)语言cd(儿歌《知了叫,夏天到》)。
(一)知了声声叫。
2、你平时听到过知了的声音吗?什么时候?
3、你看到过知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里有知了?
4、初步观察知了的外形。(欣赏挂图或影像图。)
师:你找到知了了吗?它在哪里?
师:谁能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你找到的知了,告诉大家知了在哪里?
师:图上的知了停在大树上,平时知了也都生活在大树上。
师:刚才你们听到知了是怎么叫的?夏天的时候,知了经常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二)知了的翅膀真奇妙。
1、初步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外形(挂图)。
师:你看到的知了是怎样的?(幼儿自主观察和表述。)
2、聚焦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翅膀。
师:仔细看看,知了身上长着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上侧大图。)
师:知了的翅膀看起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观察下侧左右小图,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和表述的空间。)
师:看看两只小知了,它们的翅膀是打开的,还是合拢的?(引导幼儿对比观察。)
3、观察知了的相关图片或照片。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知了是不是也有翅膀?
师:原来,知了都长着一对什么?所以它们才能飞到哪里?
(三)抓知了。
1、欣赏儿歌,观察幼儿用书,有机会带领幼儿试着抓抓知了。
师:请小朋友听听儿歌、看看书,说说知了在哪里不停地叫。(树上。)就好
像在告诉大家,夏天怎么样?(来到了。)
师:屋里小宝宝在做什么?知了不停地叫,宝宝可能会怎样?
师:在树下的哥哥姐姐手里拿着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五
1.知道夏天来时,周围环境的一些变化。
2.懂得在活动中,注意倾听同伴讲话。
3.通过活动,体验夏天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1.在活动前,家长和幼儿一起说说夏天的'课件。
一.雷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
幼:雨声师:还听到什么声音了呢?
幼:雷声师:那你知道在什么季节会经常下雷雨呢?
幼:夏天。
二.说一说周围环境的变化。
师:到夏天时,我们周围会有哪些变化啊?
幼:天热了、衣服穿少了、出汗多、荷花开了、知了叫。
三.欣赏图片,感受夏天的美。
师逐一出示图片,让感受夏天的美。
幼:雷声师:不好了,要下雷雨了我们快点躲雨吧小结:告诉幼儿,在下雷雨时我们人是不可以躲在树下的,我们要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五.活动延伸:
虽然是中班幼儿但是他们对夏天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在谈到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凉快一些?舒服一些?他们都各述己见,畅所欲言。但他们毕竟是中班的孩子在将到吃雪碧、冰激凌、棒冰他们特别的兴奋仿佛在为夏天可以吃冷饮而欢呼雀跃。为此我考虑近期在组织一次活动教育幼儿吃冷饮要适当。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六
1、根据各个季节服装的特点,整理出夏季的衣服。
2、复习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熟练地将数群卡和点卡对应。
活动准备:
数量为1—5的动物数群卡和点卡;准备夏季的用品图片。将图书角改成商店。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要求。
教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教师:夏天来了,你觉得天气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夏天来了,我们需要准备许多夏天的用品,那夏天的用品有那一些呢?
教师:哦,原来夏天要用的东西有这么多呀,那娃娃家里有这些东西没有啊?
教师:那没有这些夏天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教师:(出示点卡)看,就是用这些点卡去买里的物品,你用多少的点卡就能在这个商店里买多少夏天的用品。
二、幼儿自选区角游戏。
说明进区卡的使用常规,按照幼儿座位组次,引导幼儿轮流选择进入区角。
三、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看看娃娃家的幼儿能否根据夏天服装的特点将衣物分类。请幼儿将整理好后的衣服给娃娃穿上。
2、到冷商店购买商品的时候要有礼貌地与服务员交谈,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3、鼓励商店的幼儿在客人购买商品的时候能热情有礼貌地提供服务。
四、引导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夏天服装的特点。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地做模特,展示自己的服装。
活动准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衣服。)。
老师:小朋友好,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呀?
(幼儿回答)。
老师:对了,现在已经是夏天了,那夏天我们穿什么了呢?请你们来说说自己穿的衣服。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夏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了,小男孩都穿上了短袖的衣服还有短的裤子,小女孩们都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呢!
二、通过对比感知夏、冬服装不一样的地方。
老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两套小朋友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观察两套衣服,然后请幼儿来说一说两套衣服的差别)。
老师: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冬天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呀?谁来说一说呢?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冬天的衣服一般都是深颜色的,而且非常的厚,穿在身上非常的暖和。
(幼儿思考)。
老师:夏天的衣服一般都是浅颜色的颜色非常的鲜艳漂亮,而且是薄薄的,短短的穿在身上非常的凉快。
老师:为什么夏天的衣服要做成短短的,薄薄的呢?
(幼儿回答)。
老师:夏天的天气很热,小朋友如果穿很厚的话,是很容易中暑的。所以要把衣服做的短短的,薄薄的,穿在身上就会很凉快啦!
三、幼儿走秀。
老师:今天,很多小朋友都穿了漂亮的夏天服装来,老师要请一些小朋友把你漂亮的衣服展示出来。
四、活动结束。
看了“幼儿园教案《夏天的服装》”的还看了:
1.幼儿园教案散文夏天。
3.幼儿园故事《不怕冷的大衣》教案。
4.夏季女装广告词。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八
1、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盛满水的盆。
2、塑料袋、铁丝。
3、透明的瓶子、颜料、图画纸等。
4、各种会沉和浮的玩具如:纸船、塑料杯、石头、铁罐等。
三、活动过程。
(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装满水的盆,让幼儿说一说水有什么用?
2、请幼儿讨论该怎样节约用水。
3、教师总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儿分组游戏探索。
第一组:玩水下袋: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流动性。
第二组:会变颜色的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第三组:沉浮:引导幼儿讨论什么东西会沉下去?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
2、师小结:刚才每个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种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回去想一想还可以用水玩什么好玩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在幼儿园玩水的感受。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九
1.理解诗歌内容,能跟随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知道并模仿蟋蟀、蝉、青蛙等小动物美妙的歌声,激发幼儿热爱夏天的情感。
3.根据诗歌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多媒体课件等。
(一)童趣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
2.夏天来到了,美丽的森林里要举办一场音乐会,猜一猜会有谁来参加呢?
(二)听音辨物,自然导入主题。
1.教师播放ppt,幼儿通过听小动物美妙的歌声,来猜想谁要来参加森林音乐会。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蟋蟀、蝉、青蛙的叫声,并说出小动物在哪里歌唱,使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三)理解朗诵,寓教于乐。
1.幼儿完整欣赏散文诗《夏天的歌》。
2.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3.幼儿跟随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夏天的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形式合作朗诵,并尝试用动作表演诗歌。
(四)尝试仿编,感受多彩夏天。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并用美妙的声音朗诵。
(五)活动延伸。
其实,夏天的歌还藏在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小耳朵认真倾听、用眼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夏天更多的秘密呢!孩子们,我们一起出发继续寻找夏天更美妙的歌声吧!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
1、使幼儿享受到热闹的灭蚊行动之后那份独特的安宁,体验无比的成就感。
2、总结:呱呱"的蛙声,"窸窸窣窣"的蟋蟀声音常常能够勾起小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做为老师不与家可以从夏夜的声音着手,让孩子们感知更多夏夜里的声音,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夏季!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一
(1)会有感情地朗读短文《夏天》。
(2)识字:柳叶、小花、飞。
(3)初步了解“儿”话音的读法。
(4)会说“像”的比喻句。
(5)会用完整话描述夏天。
(6)了解雨前的动物前兆。
(7)培养幼儿热爱夏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短文朗读磁带;《夏日的昆虫鸣叫》钢琴曲;花、蜻蜓、小鱼、彩虹、太阳、蝴蝶、西瓜、月亮等图片。
1、今天我们来玩闯关游戏,看看哪组幼儿能得冠军。老师把大家分成两组:fire队和sun队,比赛开始。
(3)现在就是夏天,请小朋友想一想,夏天是什么样的?用完整话讲给大家听。(夏天鲜花盛开、大树茂盛、蜜蜂采蜜、蝴蝶飞舞,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2、有一个小孩,他也想跟你们说说夏天,请小朋友认真听,他都说了夏天里的什么事物?(请幼儿听磁带,回答问题)。
3、请幼儿一句句地听磁带,找一找磁带中提到了哪些图片,说短文的内容。(幼儿根据磁带描述的内容找相应的图片,如:太阳、小花、柳树、湖水、小鱼、蜻蜓的图片),教师解答为什么小花低头,柳叶打卷儿。[因为夏天气温很高,植物中的水份蒸发,植物就缺少了水分,所以柳叶打卷,小花低头。
5、介绍儿话音,“卷”与“卷儿”的读法及词的含义。
6、请小朋友再次有感情地随师读课文,猜猜长方形照片、椭圆形照片、圆形照片里的字宝宝念什么。
7、看看我们的闯关结果:a组太阳已经变红了,b组也已经得了很多团火,很多团火聚集到了一起,像个大圆球,我们可以叫它火球。课文中第一句话说“太阳像一个大火球。”太阳与火球有相似的特征,这种说法叫“比喻”。谁能说一个类似的比喻句。
8、教师举例说一个比喻句“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请幼儿看老师黑板上的图片,说说谁像谁。[幼儿说彩虹像小桥;彩虹像滑梯;星星像眼睛等。
夏天经常下雨,下雨前小动物会表现出不同的前兆,比如:蜻蜓、燕子会低飞,蚂蚁会搬家等。请小朋友回家和父母上网查一查还有哪些小动物下雨前会有变化,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
整节活动是以“夏天”这个主题开始的,考虑到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让他们总结夏天的特色似乎很难,所以我用音乐、图片、想象、语言为孩子提供说夏天的素材,孩子的听、说、想、读等各种感官均被调动起来,孩子的表达欲增强了。
孩子很喜欢音乐,当他们听音乐时是如此地专注,听到昆虫的鸣叫甚至能联想出夏天里的小动物的叫声,生活,孩子的课堂一下子扩大了;当说比喻句时,孩子起初似乎不知从何说起,后来和大家一起看图片,终于思路打开,侃侃而谈,如“彩虹像一座桥,彩虹像滑梯,彩虹像发卡”等。孩子在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的同时,还了解到雨前的小动物的变化,大自然的变化使幼儿感觉神气,更多了几分探究的欲望。
孩子特别喜欢背诵文章,对字并不敏感,不习惯阅读,我们要逐渐地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喜欢读书。在背诵时,我们可以加上动作,既增强了幼儿对短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第二课时我会采用此方法。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3、在设计与表演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穿各式夏装并准备一些夏天的服装:吊带衫、短裤、汗背心泳装等。
2、废旧报纸若干(数量大于幼儿数)、剪刀、画笔。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1、讲讲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
2、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女小朋友以裙子为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裤为主。
随着音乐展示自己的夏装。
三、设计服装。
1、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2、幼儿构想。
3、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1)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服装表演。
1、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活动评价:
夏天到了,每天有小朋友围在一起议论自己的衣服,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综合性的半日活动。
活动在幼儿的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儿表演时掀起了一个高潮。从而激发了幼儿自己想设计服装的`愿望,在设计服装时,幼儿都欲欲而试,拿着报纸量体裁衣,经过一番努力,每个幼儿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报纸做成的服装(尽管有的还不像什么衣服,只是挖了个领子套在了身上),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这就是与成人评价标准的区别!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三
1、品词析句,感受课文描绘的自然美,语言美。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柳叶、蜻蜓、消息、洗澡、乘凉、散步、镜子”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人……有人……”写一句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写雷雨后的几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通过朗读,欣赏雨后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雷雨给“柳叶、小花、小鱼及人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2、学会课文中的7个生字,理解“蜻蜓、乘凉、散步、镜子“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雷雨前的景色。
教学过程。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四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2、萌发对儿歌的喜爱。
3、尝试仿编儿歌。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幼儿对夏天有了初步感受。教学挂图《夏天来了》。
1、谈论。
(1)引导幼儿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夏天来了?
(2)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交流对夏天的感受。
2、欣赏图片。
(1)出示挂图《夏天来了》,引导幼儿过程、欣赏。
3、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夏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倾听。
(2)引导幼儿学说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语气和停顿。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夏天还在哪里/。
(4)鼓励幼儿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儿歌。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3、在设计与表演教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三、设计服装。
四、服装表演。
1、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教学评价:
教学在幼儿的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儿表演时掀起了一个xx。从而激发了幼儿自己想设计服装的愿望,在设计服装时,幼儿都欲欲而试,拿着报纸量体裁衣,经过一番努力,每个幼儿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报纸做成的服装,教学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六
活动前言:天气越来越炎热了,妈妈说再过几天就要带我去海边玩了,最近妈妈一直都在张罗着准备呢,并且还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小泳衣,夏季有太多好玩的娱乐活动了,我渐渐的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季节。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还可以增强孩子们各个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智慧成长:
1、了解夏天的主要季节特征。
2、了解防暑驱热的常用办法及夏季生活卫生要求,学习照顾自己。
3、学习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多种特征。
集体成长:
1、在体能游戏中增进动作的灵敏度,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初步的竞争意识。
情感成长:
1、体验表演、造型活动的乐趣。
2、学习劳动的人们不怕热、不怕苦,勇于克服困难。
审美成长:
1、采用多种形式表现夏季的常见景物及对夏季的感受。
2、感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能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社会成长:
1、能与同伴合作设计并印画太阳伞,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2、积极参与活动,与同伴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创造性成长:
1、大胆尝试用色彩、线条、符号等表达自己”热"的感受。大胆尝试运用抽象的表达手法。
环境创设:
活动室环境创设:
1、将幼儿合作设计印画的太阳伞展示到活动室墙面上。
2、布置几幅冷暖色绘画作品供幼儿欣赏。
3、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运用多种材料如纸板、皱纸、布条等制作拖鞋并在活动室内进行展示,也可作为角色游戏的.材料。
心理环境创设:
1、为幼儿营造一个师生融洽和同伴友爱的氛围,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讲述自己的想法2、经常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活动安排:
1、夏天真热(健康、艺术)夏天的雷雨(科学、艺术)水上花园(语言、艺术)美丽的太阳伞(艺术)不怕热的人们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幼儿将抗度夏。
2、卫生拍手歌(健康、语言、科学)拖鞋(语言、社会、科学)夏天里的动物(语言、社会、科学)做买卖(语言、社会、科学)莲蓬和藕(语言、科学)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户外活动尽可能选在凉荫下或非太阳直晒的场地上进行。
3、冰淇淋(语言、艺术)有趣的西瓜(健康、语言、科学)大草帽(语言、社会)夏装舞会(科学、艺术)开心在夏天(语言、社会、艺术)。
4、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幼儿了解并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暑驱热的办法。
家园配合。
1、请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减少夏季常见病的发生。
2、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带孩子参加嬉水、周末度假等有益的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开阔孩子视野。
3、带孩子参观一次附近的蔬菜水果市场。
4、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拖鞋带到幼儿园来。
5、引导孩子平时注意观察在炎热的夏季仍从事户外作业的人们及劳动。
6、鼓励孩子采用多种方式向邻居、亲戚朋友了解夏天里一些动物的情况。
总结。
在夏季里,我了解了更多的蔬菜及水果,并且还知道各种蔬菜及水果都有什么养生的疗效,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好处,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皮肤不在太阳光下曝晒,并且还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我要将自己知道的小知识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2、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夏天的服装。
3、在设计与表演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夏季的服装。
教学准备:
1、幼儿穿各式夏装并准备一些夏天的服装:吊带衫、短裤、汗背心泳装等。
2、废旧报纸若干(数量大于幼儿数)、剪刀、画笔。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夏天的服装。
1、讲讲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
2、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女小朋友以裙子为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裤为主。
二、展示自己的服装。
随着音乐展示自己的夏装。
三、设计服装。
1、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2、幼儿构想。
3、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1)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服装表演。
1、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2、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八
1、用红、黄、绿等相间的色彩,表现夏天树木的特点。
3、懂得在纸上吹出多彩树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彩笔、画纸、颜料等。
2、夏天树林的景色图。
活动过程。
1、图画欣赏。
(1)出示图画,师生共同欣赏夏天美丽的树木风景图,并说一说,夏天的树林美在什么地方。
(2)出示范画,观察吹画制作的方法。
师: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树木)。
它是什么颜色的?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有绿色、黄色、粉色等)。
2、指导画法。
(1)树干。
用黑色和灰颜料滴在纸的下方,然后用嘴慢慢向前吹,粗粗的树干就会出现。
(2)树枝。
顺着树干生长的方向向前吹,从而吹出长短、粗细不同、各种各样的树枝。
(3)树叶。
用手指蘸取绿色颜料在树枝上点画树叶,注意添花的位置、树叶的形状等。
3、幼儿创作。
引导幼儿选取合适颜色,掌握好方法,注意颜料的使用。
4、展示、欣赏作品。
小结及反思。
夏天,是美丽的。幼儿通过绘画,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增加了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5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