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明确,逻辑清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教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一
(一)开心聚会:
1、师运用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兔宝宝,今天老师收到邀请卡,请我们去很远的地方参加森林聚会,你们想去吗?可是森林聚会那么远,我们怎么去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办法,如乘船、坐飞机等。
3、师:好,兔宝宝真聪明,有的想到了乘飞机、有的想到了坐轮船、有的想到了坐火车,真棒!那现在就请你们坐上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我们出发吧!
4、幼儿自由选择道具,听音乐跟随兔妈妈一起出发。
(二)交通工具可真多。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大草地,幼儿自由坐下休息,教师提问:
(1)啊,大草原上可真漂亮,你们开心吗?告诉妈妈你是怎么来的,你请谁帮忙了?
(2)你觉得你的交通工具方便吗?好在哪里?
2、师幼共同讨论、讲述自己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有什么用?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讲述。
3、请个别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交通工具,讲述自己的想法,其余幼儿共同分享。??
4、师小结:汽车、轮船、火车、飞机都是用来运人和东西的,大家给他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交通工具,它们行驶的速度很快,给我们的外出带来了许多方便。
5、你还认识哪些交通工具?
6、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请大家欣赏。
2、一一出示火车、飞机等,是水上、陆地、空中的交通工具。
3、师:“交通工具可真开心,认识那么多喜欢它们的小朋友,可是今天它们遇到一个麻烦,它们家里的成员越来越多,太挤了,希望小朋友帮帮它们,再给它们找一个舒服的家。”
4、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商量进行多种分类。
(1)按照交通工具的名称进行分类;
(2)按照行驶地方进行分类;
(3)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5、在投影仪上展示幼儿分类的结果,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鼓励幼儿同伴间互评。
6、师小结:小兔宝宝,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些危险的动作,那么交通工具就会发火,会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坐自行车时脚要放在椅蹬上或把两腿分开,以免车轮夹住脚;坐摩托车时,要戴安全帽;坐公共汽车时,要抓好扶手,以免刹车时跌倒;坐轮船看海时,头、身体不能伸出窗或栏杆外,以免掉入水中;坐飞机时,要系好安全带。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二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都比较常见而又较熟悉交通工具,也比较喜欢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为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同时根据《纲要》的理念,让幼儿的“学习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玩中乐,在乐中学”。我设计了这一综合创新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围绕“旅游”这一主题,想象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而进行交谈和操作的。
1、引导幼儿围绕“旅游”的话题进行交谈,并帮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
2、通过猜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水陆空的各种交通工具,形成交通工具的概念,知道其用途和不同的特征认知。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建构各种闪通工具,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物质准备:
(2)废旧皮鞋盒、牙膏盒、可乐瓶等废旧材料,双面胶卷,剪刀、彩笔或彩纸。
(4)音乐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1、用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a(1)猜谜:“身体像条龙,走路轰隆隆,跨大河,穿山洞,呜呜呜,向前冲。”(出示火车)。
(2)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b(1)猜谜:“水上一幢房,烟囱屋顶装,有时过大江,有时漂海洋。”(出示船)。
(2)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c(1)猜谜:“有人说我象老鹰,我说我像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带你去上海、”(出示飞机)。
(2)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d教师小结,初步形成水陆空的交通概念、
(1)提问:水、陆、空分别除了大轮船、汽车、飞机以外,还会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2、借助“旅游”的话题,要求幼儿自由组合设计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重点指导幼儿围绕“想象”的交通工具而进行操作、)。
(1)幼儿自由结合交谈,想象设计什么东西?怎样做?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设计,要求说话声音响亮,清晰。
3、幼儿操作活动。
(1)交代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5、活动延伸。
听音乐,把自已做的交通工具开到一边进行展览会。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三
1、对现代通讯工具感兴趣,有创造、发明的欲望。
2、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演能力。
3、了解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四
1、了解马路上常见的名称和用途,尝试按特征分类。
2、在游戏中遵守交通规则,争做文明的小司机。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自制汽车小书各类汽车图片车牌号码交通标志图片。
师:我可以做这个位子吗?
我这里有一本书,它里面提了一些问题,你们每回答对一个我就往前跨一步,直到做到这个位子。
1、果园里的果子熟了,农民伯伯把它们摘下来,可是这么多的果子该怎么运呢?(大卡车)。
2、小朋友想去秋游,可是怎么去呢?(大巴士)。
3、taxi是什么车的意思?(出租车)。
4、红灯了,车子要停下来,可是有一辆车却闯红灯了,是什么车?
(警车110救护车120消防车119)。
师走共走4步做到位子上。
师:每种车都有它的特殊用途,有了车,我们就方便多了。
出示kt板。
师:这是什么地方?(停车场)。
你们怎么知道的?(因为有停车场的标志p)。
师:停车场里有几辆车?(16辆)。
这些车你们都认识吗?
这些车能从什么特点来分?#出示记录表。
1、从功能上区分:
2、从颜色上区分:
3、从大小上区分:
小结:原来车子的颜色、大小、功能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不一样,我们才能一下子就认出它。
师:停车场里有这么多的车没人来开,让我们来做小司机,开车子吧,你们来选一辆自己喜欢的`车。
(放音乐)小司机准备好了吗?绿灯出发拉,嘟嘟嘟,我开到马路上了,开的快一点。是高速公路,我开的快一些,上山坡拉,下坡拉,红灯了。出示红绿灯标志,禁鸣标志。
师:小司机,时候不早拉,把小汽车停到停车场里吧,但是我们停车场里的车子可不是随便乱停的,在你们的椅子后面有车牌号码,你们手里的汽车图片反面也有号码,看谁先找到自己的车位。
(幼儿找车牌)。
师:小司机,车子停好了,我们回家拉。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五
1、了解职业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2、懂得尊重各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
3、鼓励幼儿说说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工具多样性及特征。
1、交警叔叔及他们常用的几种。
2、各种职业的人的图片。
3、录像片:环卫工人工作的录像资料。
一、邀请嘉宾并讨论。
1、说说交警叔叔的工作是什么?
3、请交警叔叔出示自己常用的工具并讲解用途:口哨、指挥旗(或指挥棒)、笔、违章处罚本、对讲机。
4、先鼓励幼儿说说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再请交警叔叔讲解自己工作时如何使用工具。
二、观看录像:辛勤的环卫工人。
1、录像片里的叔叔是谁?他的工作是什么?他工作时需要什么工具?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环卫工人的工具有什么作用。
3、师总结。
三、观察图片并讨论。
1、出示其他职业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他们的.职业名称和使用的工具。
2、帮助幼儿总结各职业需要的特别的工具。
四、引导幼儿体会人们劳动的辛苦,知道要尊重劳动的人和人们的劳动成果。
1、刚才我们看了很多劳动的人,他们的工作辛苦吗?为什么辛苦?
2、我们应该怎么做起呢?(如:尊重所有劳动的人,对他们有礼貌;不乱垃圾;上课认真;不在马路上乱跑……)。
五、比一比,赛一赛。
1、出示各种工具图片,请幼儿说出这是哪种职业的人需要的工具。看哪组说得对、说得快。
2、对应比赛:工具与各种职业相匹配。
活动中我们将警察(班中一家长)请进了课堂,让家长替我们当了一回老师,充分展示了家长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幼儿更好地了解了工具的作用,更形象深刻地理解了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辛苦。
小百科: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工具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其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所以只要能使物质发生改变的物质,相对于那个能被它改变的物质而言就是工具。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六
小小设计师。
1、师:宝宝们,我们认识那么多的交通工具,现在也请你来设计吧,希望你设计的交通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舒服,让我们更安全。
2、幼儿自由分组设计,教师进行指导。
(1)运用废旧材料;
(2)绘画创作。
3、布置“交通工具展览会”让幼儿欣赏、讨论说说“心中的交通工具”。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七
1.说说工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工具: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讨论:人么为什么要发明工具?
2.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和幼儿一起看看几种工具,讨论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和幼儿分组活动,练习使用各种工具。
4.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予以帮助指导,提醒注意安全。
幼儿将自己的操作情况记录在表格上。
5.幼儿用简笔画的方式作记录,病相互交流。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八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甚或经验在操作、讲述活动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大胆思维创新的意识。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幼儿讨论:
(1)我用纱布把脏东西捞出来。
(2)我用海绵把水吸上来就干净了。
(3)我用毛巾把水弄干净了……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4)我把纱网放在空瓶口上,用果冻壳把脏水舀起来倒在上面,我发现水一下子就漏到瓶子里,但水还是很脏。
(5)我把纱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瓶子里的水还是很脏,纱布上也有点脏。
(6)我把海绵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海绵上,流到瓶子里的水有点变干净了。
(7)我把一条干净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变干净一点但毛巾变脏了。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1)纱窗和纱布的"眼"太大,脏水一下子都漏过去了。
(2)海绵"眼"小,能把水变干净一点。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九
1、使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并学会分类。
2、发展幼儿听、说、画的能力。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沙盘、插入教具(小白兔、小猴、大象、熊猫、兔姥姥的图片各一张,各种交通工具图片若干);布偶小白兔一个,玩具箱三个,交通工具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贴绒板一块,水陆空景物图各一张,录音机,录有各种交通工具笛声、铃声、轰鸣声等磁带一盒。
1、讲故事《小白兔看姥姥》。
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沙盘里演示涉及到的教具,讲完后让幼儿讨论回答先前提出的问题。教师明确:小白兔乘坐的汽车是在陆地上行驶的,是陆上交通工具;轮船是在水中行驶的,是水上交通工具;飞机是在空中行驶的,是空中交通工具。飞机的速度最快。
2、帮交通玩具找家。
教师出示布偶小白兔。小白兔(教师配音):小朋友们,我从姥姥家带回了许多交通玩具要送给你们,不过有个条件,你要帮助你手里的交通玩具找到家。
教师将交通玩具一一发给幼儿,然后将水陆空景物图分别贴在三只箱子上,作为每一类交通玩具的家,让幼儿送玩具回家。(送错的,教师提醒幼儿帮助纠正)。
3、玩智力游戏“看谁贴的对”
教师将各种交通工具图片放在桌子上,让参加游戏的幼儿先按水陆空将它们分成三类,然后分类贴在绒板上,还要说出每张图片的名称,属于哪一类交通工具,如等。
4、比比谁的耳朵灵。
教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交通工具开来了,他属于哪一类交通工具。
教师播放各种交通工具的汽笛声、喇叭声、铃声、轰鸣声等的录音,并指导幼儿辨听,进一步区别、熟悉各种交通工具。
5、想一想,画一画。
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画水陆空交通工具,要求每个幼儿至少画两种,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绘画。
6、幼儿模仿驾驶各种交通工具,鸣“笛”,“驶”出活动室,教学活动结束。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十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通过科学小实验,发展积极探索、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水资源,产生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愿望,增强环保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1、2个金鱼缸(一缸有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杯清水每组一份白糖、盐、油、大米。
2、人手一只塑料小筐,有洞小溶器、半玻璃杯清。
3、课件。
1、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提问: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样知道的?提问:看看米里有什么?让我来摸摸米里有什么?师:“真奇怪米里有个塑料玩具,我们怎么没看见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别着急,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所以就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了,水除了这个秘密它还有好多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进行尝试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筐,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让幼儿尝试后幼儿讨论。师:这说明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小朋友我们玩个游戏,桌上有糖、盐、,从中取几样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中的颜色及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相互交流)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糖、盐、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被水溶解了。”提问: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味精、化肥、感冒冲剂、蜂蜜、染料、冰糖、奶粉、小苏打)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我们的朋友却有困难了,这些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活。
提问:那我们怎样保护水呢?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中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4、改造容器。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个环保的好孩子,也是有爱心的宝宝,鸭妈妈遇到困难了,我们来看看它遇到了哪些困难。”
(播放课件)提问:“我们来一起帮助它们找找盛水的工具吧,我要把这些能盛水的工具给小鸭子送去,可是能盛水的只有这么几个,小鸭子却有那么多怎么办呢?(把不能盛水的改成能盛水的)
提问:“怎么改才能使它们能盛水呢?师:那你们堵上后试一试能不能盛水,你们都把不能盛水的改造成能盛水的工具,那我们来帮助小鸭子浇浇花吧。”
5、师幼共同浇花结束活动。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宝宝。让幼儿去探索水宝宝的秘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在探索活动(一)中,我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动(二)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在盛水活动和溶解实验中,感知了水是流动的及有些东西在水里会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还比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个体操作与集体分享交流的时间分配,幼儿的自由探索时间再适当长些。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十一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的用处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通过讲述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的用途,增强节约用水意识。
1、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3、学习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1、重点:知道水对人和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2、难点: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有关水的用途的图片和录像。
1、一些有关于水的用途的图片和录像,让幼儿知道很多方面都离不开水。如:饮用、清洁、煮饭等。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引导幼儿讨论:水有哪些用处。
2、学念儿歌《好渴好渴想喝水》,让幼儿了解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3、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品尝生活中的用水习惯,说一说节约用水的方法。如用完水要关水龙头、洗脸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等,培养幼儿从小节约用水的习惯。
4、倾听故事《找水喝》,知道水的宝贵,要珍惜水资源。
5、鼓励幼儿设计、绘制节约用水的图标,并贴在喝水和用水的地方,经常提醒幼儿节约用水,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事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是很好,没有能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奇妙”,感知水的特性。在鼓励幼儿设计、绘制节约用水图标时,没能总结,哪些小朋友做得最好。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十二
1、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水蒸气变水”的现象。
2、观察实验,讲解自己的发现并提问。
3、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
2、幼儿收集关于雨、雪、露、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有关常识。
3、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一、导入部分
昨天,我们在活动室内放置了一杯水,并且记录了水的高度,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观察一下,水有什么变化。
二、实际操作部分
(一)、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1、幼儿讨论:水到哪去了?
(“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孩子要敢于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去操作,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达到沸腾,请幼儿观察正气上升的现象
3、提问:发现水有了什么变化?水汽是从哪里来的?到哪去?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烧开水、煮饭等)
(“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小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
(二)、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为了让孩子“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材料的提供是以小组为单位的。)
1、出示玻璃片,请幼儿摸一摸玻璃片,再摸一摸热水杯,说出哪一个凉。
2、把玻璃片盖到热水杯上。
3、引导幼儿观察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现象?(对着冷玻璃哈气)
小结: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
三、欣赏故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理解“水”的奇妙变化
(增加科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通过欣赏故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使幼儿进一步利了解水遇冷时的循环变化过程(水――水蒸气-――水――冰――水)
四、活动延伸
(一)、请幼儿继续探究水遇冷又会变成什么?
(相互交流展示收集的资料。)
(二)、了解雨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说说与水的好处和危害
(通过扩展部分,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也使孩子平时注意收集各类资料,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五、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知道了水的本领很大,它能够不断变化,又有那么多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1、本次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抽象和填鸭式教学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
2、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各主题页之间可以灵活转换,便于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意调整教学顺序,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这样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孩子们仿佛被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地吸引着,一把新奇的钥匙正在开启着孩子的心。
3、在这次活动中,小朋友观看了课件,通过观察,使幼儿进一步利了解水遇冷时的循环变化过程(水――水蒸气-――水――冰――水)这样让幼儿能够真切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十三
1、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了解绳子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通过玩游戏,进一步感受不同绳子的不同特性和用途。
3、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1、毛线、丝带、鞋带、电线、溜溜球、用绳子编织的包、毛衣、陀螺、拔河的绳子。
2、每位幼儿收集的绳子。
一、猜一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请你们摸一摸,猜猜它们是什么?
2、教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
出示口袋里的绳子提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二、幼儿自由谈论自己带来的绳子。
引导幼儿说说:你带来的是什么绳子?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有什么用处?
三、观察多种不同质地的绳子,了解其用途。
1、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神奇的绳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出示实物筐,、有的粗、有的细,颜色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麻绳的,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扁的……)。
2、游戏:好玩的绳子师: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绳子玩一玩,看谁的玩法多。
(1)幼儿开始创造游戏。
(2)玩过后,请幼儿介绍玩法,幼儿一起玩。
3、分组试一试,看看绳子有什么用第一组:"挂"衣服、毛巾、图画第二组:"系"鞋带。
第三组:帮小手找朋友第四组:"串"珠子第五组:"扎"礼盒第六组:编织、绕毛线。
四、说一说用过后、见过的绳子。
教师:刚才你用绳子干什么了?在我们生活中,绳子还有什么用?(讨论交流)。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十四
1、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3、学习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知道水对人和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难点: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有关水的用途的图片和录像。
1、一些有关于水的用途的图片和录像,让幼儿知道很多方面都离不开水。如:饮用、清洁、煮饭等。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引导幼儿讨论:水有哪些用处。
2、学念儿歌《好渴好渴想喝水》,让幼儿了解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3、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品尝生活中的用水习惯,说一说节约用水的方法。如用完水要关水龙头、洗脸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等,培养幼儿从小节约用水的习惯。
4、倾听故事《找水喝》,知道水的宝贵,要珍惜水资源。
5、鼓励幼儿设计、绘制节约用水的图标,并贴在喝水和用水的地方,经常提醒幼儿节约用水,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事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是很好,没有能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奇妙”,感知水的特性。在鼓励幼儿设计、绘制节约用水图标时,没能总结,哪些小朋友做得最好。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十五
1.通过讲述,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南京的情感。
2.丰富词汇:雄伟、壮观、古色古香、风景优美……。
3.尝试讲述:“我爱南京的山和水”,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请幼儿在家选出一张自己在南京某风景区或名胜的相片,并和父母共同讲述图片、照片内容,回忆在什么地方照的。
2.南京几个公园及名胜图片若干张。
3.布置好“我爱南京的山和水”的欣赏园地。
1.请幼儿看着自己的照片或图片,作简单的叙述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小朋友去过南京的什么公园?
请你讲一讲你照相的地方有何名胜古迹?
2.参观“我爱南京的山和水”的欣赏园地,园地里有中山陵、莫愁湖、长江大桥、雨花台等相片、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讲出特征)你喜欢这地方吗?为什么?师生共谈(不断丰富词汇及扩大知识面)。
3.今天老师请小朋友讲一讲“我爱南京的山和水”,要讲出南京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所以我爱南京的山和水。讲的'时候语句要优美,看谁讲得好,小朋友互相先讲一讲。
4.请2~3名幼儿到讲台前讲。
5.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相片或图片贴在班内“我爱南京的山和水”园地中,便于幼儿自由讲述。
1.活动准备第1条和第2条都是尝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第3条是幼儿的尝试活动。
2.幼儿通过实地游玩和观察,家长的配合教育,幼儿知识铺垫好,幼儿发言讨论热烈。
3.扩大了幼儿知识面。互讲互学,真正感到南京美,通过尝试讲述,培养了幼儿口头作文的能力。
大班教案工具用途大篇十六
感受绳子的多样性,体验形体扮演的乐趣。
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对绳子进行联想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幼儿在生活中见过绳子。
“绳子”组图;《绳子像什么》儿歌音频及图谱。
出示组图“绳子”,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也可在本环节出示实物绳子)。
——这是什么?(绳子)。
——谁愿意说说这条绳子是什么样的?
——你还见过怎样的绳子?
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绳子像什么》,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绳子的多样性。
1.播放儿歌音频,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话回答问题。
——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绳子,我们一起听一听。
——儿歌中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绳子?试试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细长长、粗短短、围圈圈)。
——细长长/粗短短/围圈圈的绳子像什么呢?
2.出示儿歌图片,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连线。
——请你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连线,细长长/粗短短/围圈圈的绳子分别对应哪张图片?
小结:绳子有不同的粗细、长短,还可以摆出有趣的形状。
出示儿歌图谱“绳子像什么”,引导幼儿学念儿歌并大胆表演动作。
1.播放儿歌音频及图谱第1-2遍,鼓励幼儿学念儿歌。
——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好听的儿歌吧。
2.出示儿歌图谱,鼓励幼儿大胆朗读儿歌。
——试试只看着图谱来念一念这首好听的儿歌。
3.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并大胆表演。
——儿歌学会了,我们来为它配上好看的动作吧。
——想一想,“绳子细长长”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双手向上,双脚踮起,将身体往上提)。
——小蛇是怎样在路中央爬行的呢?(扭动身体左右摇晃)。
——“粗短短”的绳子是什么样子的呢?(慢慢将身体缩至最小)。
——又弹又软的面条可以做什么动作?(前后摇动身体)。
——做什么动作可以将绳子围成圆圈?(双手围成圆圈)。
——火车是怎样开进大花园的?(身体转圈)。
——试试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吧。
发放绘画材料,鼓励幼儿对绳子进行更多的联想,并画下来。
——请你想一想,绳子还像什么?
——当绳子摆荡、抖动时会是什么样子?——除了摆成圆圈,绳子还可以摆成什么形状?
——请你动手把它画下来吧!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各样的绳子、卡纸、彩笔、胶水等工具,鼓励幼儿利用绳子进行创意美工绘画。
家园共育。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绳子,与家长共同探究不同的绳子都有哪些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5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