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总动员教案(热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6:47:10
昆虫总动员教案(热门13篇)
时间:2023-12-05 06:47:10     小编:文锋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要教授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目标。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编写教案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结构合理,操作性强。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编写出一份完美的教案。下面是一份以项目学习为主的地理教案范例,希望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一

1、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2、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1、昆虫头饰、昆虫拼图四张,画架四个。

2、昆虫图卡若干,食物图卡若干。

1.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

2.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4.提问: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

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

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5.教师: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

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

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2、教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图卡。

请幼儿回答。

1、教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

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

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

幼儿找家。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二

1、了解昆虫制作的方法,自主学习创作昆虫作品。

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享受艺术创作的快乐。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前期经验准备:幼儿对昆虫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特征。

2、学习环节,了解昆虫制作方法。

(1)展示操作需要的材料。

(2)幼儿观看微课视频,初步学习制作昆虫的步骤。

3、制作环节,尝试自主创作昆虫。

(1)提出任务,创作一种昆虫朋友。

(2)幼儿自主进行创作。

4、游戏环节,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幼儿带着自己的昆虫朋友共同游戏,帮助黑蚂蚁战胜红蚂蚁。

通过微课动态化的呈现,孩子们的参与欲望强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重点地进行自主学习,在提供给孩子学习方向的同时给与了孩子自主创作的空间。孩子们能够根据微课的`教学步骤进行昆虫创作,微课采用情境化的方式,脱离了生硬的传授方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乐在其中,收获颇丰。整个课程的设计满足了孩子个别化发展的需求,凸显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三

1.在描写昆虫时能够抓住昆虫的典型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

3.在生活中要学会处处观察,处处留心,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

1.能够抓住昆虫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表达要有序。

有关蜻蜓的图片、各种昆虫的图片。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快乐课堂,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之旅吧。下面,请同学们以洪亮的声音喊出快乐作文的口号:快乐作文,快乐成长!在快乐课堂老师提一个要求就是:快!静!齐!同学们真棒!那就让我们用快乐作文的掌声,夸一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那现在请大家做好准备,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王国吧!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昆虫吗?(昆虫通常是中小型到极微小的无脊椎生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你所知道的昆虫有哪些呢?(蜻蜓、蝴蝶、萤火虫、瓢虫、蚂蚁、蚯蚓、蟋蟀、螳螂等)。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昆虫的图片,大家先欣赏一下,图片展示(蜻蜓、蝴蝶、蜘蛛、瓢虫、蚂蚁等),你喜欢哪个昆虫呢?你能说出它的一个特征吗?如果你说对了,这个小昆虫就会给你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蜻蜓,展示蜻蜓的图片,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蜻蜓是什么样子的?(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表达要有序。老师注意指导)。

(蜻蜓像顽皮的飞行员,有的穿着红色的飞行服,有的穿着黄色的飞行服,有的穿着绿色的飞行服,还有的穿着蓝色的飞行服,非常酷。小蜻蜓的头上有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两对对称的翅膀,平平地展开着。它们专门吃小飞虫,是消灭害虫的小能手。)。

二、说一说。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哪些昆虫呢?今天我们就来召开一个“昆虫发布会”,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昆虫。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说出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学生随机说,老师随机展示准备好的图片。(老师随机指导,随机板书)。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四

1认识常见的昆虫,尝试对昆虫进行分类活动。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3使用鲜艳的色彩画出喜欢的昆虫。

有关昆虫的vcd片、昆虫标本、图片等资料。

1播放有关昆虫的vcd,出示昆虫标本、图片。

幼儿观看vcd,昆虫标本、图片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

2幼儿讨论。

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昆虫,比一比谁知道的昆虫多。

3对常见昆虫分类。

幼儿尝试进行分类活动,按会飞的、会爬的、泥土中的昆虫进行分类。

引导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昆虫画出来。重点指导幼儿在涂色时,使用鲜艳的色彩。

5欣赏绘画作品。

幼儿之间相互欣赏自己的画。

活动二:《》。

1知道昆虫的本领,增强幼儿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

2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植物、人的关系。

3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昆虫、体验创作的乐趣。

1各种昆虫小卡片。

2笔、纱布、剪刀、胶水、枯树叶、竹枝、布等材料。

教学过程:

1幼儿自由讨论昆虫都有哪些本领。

2教师向幼儿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与植物和人之间的关系。

4教师出示各种昆虫的小卡片,请幼儿按益虫、害虫进行分类活动,比一比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对。

5讨论消灭害虫的方法。

如打扫班级卫生,冲洗水沟,打苍蝇,拍蚊子等。

6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各种昆虫作品。

通过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昆虫的生长环境,增强他们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五

1、学习看图列算式,理解数字及符号在算式中的意义。

2、在看图列算式的过程中积累加减运算的经验。

3、能积极参与活动,并清楚地用语言表述算式与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多媒体课件。

2、挂图4幅。

3、幼儿操作单。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那儿有什么?

二、学习解答加减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1、学习解答加法应用题。

师:这儿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大树、草、花等)。

师:瞧!这么美的景色把谁给吸引来了?(瓢虫)。

师:花丛中飞来了几只瓢虫?(3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

师:看,又飞来了几只瓢虫?(2只)又飞来的2只瓢虫用数字几来表示?(2)。

师:现在花丛中一共有几只瓢虫?(5只)5只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5)。

师:我们可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3+2=5。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花丛中原来有3只瓢虫)2表示什么意思?又飞来了2只瓢虫,5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一共有5只瓢虫)为什么要用加号?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因为又飞来了,变多了所以用加号)等于号表示什么?(一共有)。

2、学习解答减法应用题。

师:看!草地上有几只蜻蜓?(5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

师:咦,飞走了几只蜻蜓?(1只)飞走的1只蜻蜓我们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师:现在草地上还剩几只蜻蜓?(4只)四只蜻蜓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4)。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5—1=4。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树叶上原来有5只瓢虫),4表示什么意思?老师、(4表示爬走了4只蜻蜓)1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还剩下1只瓢虫)这里为什么用减号?(减号表示爬走了、变少了)等号表示还剩下。

三、看图解答应用题并列式(每次出现3幅图)。

1、出示毛毛虫图。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什么昆虫来了?(毛毛虫)老师手指第一幅图,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树叶上有3只毛毛虫)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又爬来了2只毛毛虫)现在树叶上一共有几只毛毛虫呢?我们一起看第三幅图(树叶上一共有5只毛毛虫)怎么列算式?告诉大家为什么要用加法?(因为又爬来了,原来少,最后一幅图中的毛毛虫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2、出示蚂蚁的图片。

师:看,这又是什么昆虫?土坡上有几只蚂蚁?这幅图师什么意思?走掉了3只蚂蚁,现在土坡上还剩下2只蚂蚁。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完整地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土坡上有5只蚂蚁,走掉了3只蚂蚁,土坡上还剩下2只蚂蚁)谁来列算式?说说这里为什么用减法?(因为蚂蚁又走掉了,原来多,最后一幅图中的蚂蚁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3、出示蜘蛛和蝴蝶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昆虫?(蜘蛛和蝴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动动你的小脑筋,这两大幅图应该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呢?(蜘蛛用加法,蝴蝶用减法)为什么蜘蛛用的是加法?(因为蜘蛛又来了,原来少,最后变多了)为什么蝴蝶用的是减法?(因为蝴蝶又飞走了,原来多,蝴蝶最后变少了)谁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蜘蛛网上有2只蜘蛛,又爬来了3只蜘蛛,现在一共有5只蜘蛛。2+3=5花丛中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蝴蝶,花丛中还剩下3只蝴蝶。4—1=3)。

总结:今天小朋友学得很认真,学会了看图解答应用题,并且列出了算式。

四、幼儿看图练习。

1、讲解、示范。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完成一张作业单。先说一说三幅图的意思,然后在下面的空格里列出算式。数字写在日子格里,符号写在圆圈里。

2、幼儿练习。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昆虫: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六

通过前阶段的活动,幼儿对周围的“虫”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这些小生物的称呼,也从以前笼统地称为“虫”逐渐具体化,能根据外形特征,正确地叫出学名。对于大班年龄段的幼儿,除了能正确命名以外,我们也要求他们能根据一定的科学分类方法将这些虫虫归类,看看哪些是昆虫,哪些则是“昆虫的朋友”,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能力要求。

对于昆虫的定义,大部分孩子是陌生的。如何在给予幼儿科学知识的同时,避免过多的说教和灌输呢?作为教师要在活动的形式上多下功夫,多给予幼儿自己操作、探究的机会,让幼儿在充分的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辨别,逐步加深对昆虫的定义的理解,并能用此来解决问题。

1、昆虫都具有头、胸、腹和三对足,这是它们的判断标准。

2、蜘蛛、蝎子属于蛛形纲,蜈蚣是多足类,西瓜虫(潮虫)属甲壳类,它们和昆虫都属于节肢动物,是昆虫的朋友。

3、蚯蚓和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1、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2、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3、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勤于动脑,认真思考。

2、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如蚂蚁、蜜蜂、蚯蚓、蜈蚣、蜘蛛、蚕、螳螂等。

3、家园共同收集多种废旧材料,如包装袋、吸管、塑料瓶等,用来制作昆虫。

(1)(出示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如蜘蛛、蚂蚁、螳螂、蚕、知了、蝈蝈、蜈蚣等)“它们中那些是昆虫?”

“你觉得长得怎样的虫虫才是昆虫?”

(请幼儿人手拿一只“虫虫”,把它们根据是否是昆虫分分家。从而了解孩子的现有知识,使孩子初步感受虫虫分类这样一种形式,而不在于结果如何。在倾听孩子的回答中,教师可以借机规范孩子的语言,给予孩子一定的科学用语,如头、胸、腹等,便于孩子理解,运用于后面的活动。)。

(2)通过科学故事的形式给予孩子正确的昆虫定义,使孩子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

2、这是昆虫吗?

“什么样的虫虫才叫昆虫?”“你认识哪些昆虫?”

(请孩子再次用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进行是否是昆虫的分类)。

(教师进行集体讲解、分类)。

“这是什么虫?”“它是昆虫吗?为什么?”“我们来数数它有几条腿?”

(选取一些孩子们不太熟悉或容易出错的虫虫进行讲解。如螳螂、毛毛虫等,帮助孩子反复巩固昆虫的定义。)。

“昆虫的朋友有哪些?”(蜘蛛、蜈蚣、西瓜虫……)。

(1)请孩子在充分认识昆虫的外形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昆虫的制作。(详见制作活动:我喜欢的昆虫)在活动中,教师应多出示一些范例给予孩子启发,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请孩子在家中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只昆虫。

(2)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教室内,使教室主题环境更鲜明,也可供其他孩子参考。

虫的种类繁多,分类也较为复杂。由于孩子的年龄关系,可以只要求孩子了解昆虫的定义并作分类,其他虫虫可统称为“昆虫的朋友”,具体归类可在日后的学习中让孩子逐渐了解。另外,昆虫的特征是“头、胸、腹、六条腿”,由于六条腿的特征便于孩子辨认,所以在活动中可以特别强调。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七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3、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1、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2、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3、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八

《昆虫总动员》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从一只小昆虫瓢虫的视觉来展开整个故事的片子。虽然是一部动画,但其受众又不仅仅是儿童而已,对于向我们一样的成人也有不一样的启迪。

故事内容是一只不幸折断一半翅膀的瓢虫遇到了黑蚂蚁团队,并与其互相帮助,期间遭遇红蚂蚁团伙,最后帮助黑蚂蚁队伍战胜了红蚂蚁的故事。

当然,回到本片的主角瓢虫。一只折翼的瓢虫本来在残酷的自然界中应该是很难生存的,但是偶然之下遇到了黑蚂蚁群,并且同心协力,互相帮助之中逃脱了红蚂蚁小队的追杀,对于黑蚂蚁的相助之恩,瓢虫没齿难忘,所以当黑蚂蚁军团的城堡即将被攻破的时候,瓢虫并没有选择带着纸飞机一走了之,而是寻求援助,最后拯救了黑蚂蚁军团。或许这就是本片的童心之处吧互相帮助,互相成长。这也是为何这部片可以作为一部优秀的儿童片之处吧。

首先毋庸置疑这部动画片是一部无声的影片,全片的声音都是自然界的声音,给人一种仿佛置身自然之感,另外,以一个渺小的生命的视觉重新看待这个世界,给我们一种新奇感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对于生命的理解。另一方面,黑蚂蚁军团和红蚂蚁军团之间的战争也引人深省。

本片在蚂蚁战争方面完全没有按照正常自然界的科学性,而是参照了人类的战争模式,给予蚂蚁不一样的攻城和防御工具火柴,投石器,烟花爆竹。给予原来平静的自然一场本只属于人类的血腥战争。

所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儿童片,对于成人依旧不失为一部好片。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九

我看了《昆虫总动员》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的台词,有的只是瓢虫、蚂蚁等昆虫发出的哔哔哔、卟卟卟或者嘟嘟嘟的声音,可是我却看得津津有味。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只七星瓢虫,它从小就一直受到苍蝇的嘲笑,后来因折翅和父母兄弟失散了,遇上了搬运食物的小黑蚂蚁们,误打误撞中在蜥蜴的口中救出了蚂蚁。然后,在跟随黑蚂蚁回家的途中,遇上了贪婪的红蚂蚁,红蚂蚁一路跟随它们,企图抢走食物。在这一路的追逐中,它们遇到了一次次的危险,小瓢虫从鱼口逃生,到后来和黑蚂蚁们安全摆脱红蚁,一起回到了黑蚂蚁的家园。接着,不甘心失败的红蚂蚁一直追逐到了黑蚂蚁的家园,并企图围攻击毁黑蚁的家园,这个时候,长出新翅膀的瓢虫乘着纸飞机突围而出,带着拯救黒蚁家族的使命去寻找火柴,途中它看到苍蝇又在欺负另一只小七星瓢虫,这时它愤然出手,智斗苍蝇,终于打败了苍蝇,把小七星瓢虫解救出来,最后,它还成功地带着火柴赶回黑蚂蚁家园,点燃了烟火筒,帮助黑蚂蚁们赶走了入侵的红蚂蚁。小瓢虫在一次次的困难和危机中成长了,它这一路的心路历程是多么让人震撼。

这部电影让我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让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里,谁都是有用的,我们不能轻视别人。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为黑蚂蚁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所感动。我想:蚂蚁虽然身体很渺小,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伟大的,他们能够很好地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可是我们人类有时候却不能做到这点。我相信如果我们人类能像蚂蚁一样团结合作,我们的世界上将减少很多战争和灾难,我们的地球将会更美好!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十

法国3d动画电影《昆虫总动员》用影像实现了大刘的妙笔,尽管没有多玄妙的科幻理论,也不是纯粹的写实拍摄,但依然凭借出神入化的技术,活灵活现的角色,表现出蚂蚁王国之间的一场宏大战争。从粮草蚁兵的丛林大探险,红蚁小组和食肉鱼的野蛮劫杀,到红蚁王后率领百万大军强攻黑蚁王国,一盒方糖引发的战争打到烽火连城,天地变色。想象力之开阔,表现力之高超,冠绝暑期档所有动画片。

纵观全年的动画片,包括还没上映的《驯龙高手2》在内,论画面的唯美和细腻,《昆虫总动员》若是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毕竟表现的视角就比人类视角要微观很多,几乎每一处细微的景致,包括花草,树叶,水滴,路面,石面,都像是透过放大镜拍摄出来的,就算用肉眼去观察实体,都绝没这般具有质感。

每当随着这场蚂蚁的战争产生身临其境,惊险莫名时突然警觉,这只是一部动画片,便深感人类技术的强大,已经到了可以让视听乱真的技术。

除了技术层面的领先一步,实景与动画的完美结合,《昆虫总动员》还有两个成功之道,分别是童趣与成人口味的无缝融合,以及微观视野的史诗级宏大篇幅,以小见大,大小通吃,说起来简单,要实现可是难如登天。好莱坞也有以蚂蚁,鱼或其它小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但都是拟人化处理,多半是低龄适用的童话,而《昆虫总动员》充分利用科学的力量,把昆虫作为真正的王国,作为独立的文明来表现。

具有十足科学趣味和揭秘色彩的战争题材动画片,《昆虫总动员》应该是史上第一部。

影片中有太多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经典画面,蚂蚁们驾着糖果盒在河流瀑布在地狱边缘的轻快漂流,红蚁军团炮火轰城,硝烟四起,众黑蚁众志成城,抵死捍卫家园故土,天然萌中飙出热血精神,镜头再一转,七星瓢虫小弟驾滑翔机,去寻找能扭转战局的'决定性非常规武器-火柴,不知不觉间,画面中竟然弥漫出一种侠义精神,还有昆虫世界独有的温馨气氛。

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会被蚂蚁的文明所震撼。科学已经初步得出一个结果,那就是昆虫拥有神奇的人群体智慧,一只蜜蜂或蚂蚁都是非常简单的生命体,不能完成具有思考性的行为,可是当千千万万的蜜蜂或蚂蚁聚在一起,就可以组成分工明确,职权清晰的帝国,构建计算精妙的`家园,如钟表般准确的工作路线和分工,甚至可以通过人类所无法破解的载体记录王国的历史,建立属于自己的文明。它们是如何做到的,人类的科学家还没有办法解释。

如今,《昆虫总动员》用最逼真的形式带领观众进入昆虫的世界,一个超出视觉经验的真实到无以复加的动画世界。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十一

我发现我班的幼儿对于各种昆虫都是非常的感兴趣,在户外时,只要有幼儿发现一只昆虫,幼儿们就会马上围上去,共同议论起来。这个学期一开学,在一次户外活动中,丁丁在滑梯旁边发现了几只蚂蚁在搬一只死了的飞虫,丁丁马上喊了起来:“快来看呀!我发现了许多蚂蚁。”经过这么一喊,孩子们都马上就跑了过去,围在一起,说这说那的。看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我马上招呼孩子们共同观察起蚂蚁搬食物来。开始了我们昆虫的主题。

1、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对昆虫的热爱,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昆虫的世界。

2、进一步培养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能力。

1、蚂蚁的家在哪里?

3、蚂蚁为什么要搬家?

4、蜗牛是昆虫吗?

5、蚊子用什么吸人血?

1、蚂蚁有什么神奇的本领?

2、瓢虫都有七个星吗?

3、昆虫的共同点是什吗?昆虫的不同点是什吗?

1、正面墙:分三大块,两块为昆虫的头、胸、腹的特征,一块为昆虫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昆虫世界的墙壁。

3、在柜子上贴有昆虫的图片及孩子们自己的作品。

1、自然角:幼儿在户外自己抓到的昆虫,请幼儿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

2、美工角:幼儿丰富的废旧材料,请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昆虫。

3、科学角:让幼儿了解昆虫触须的作用原理,请幼儿进行制作。

4、图书角:幼儿有关昆虫的书,请幼儿边看,边讲解。

1、邀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寻找资料,共同研究昆虫的知识。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昆虫。

3、请家长带幼儿去参观昆虫展。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十二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的人物为法布尔——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而且题目也明确了这篇文章所要记叙的事件即观察昆虫。通过题目就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抓住主要事件的描述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篇文章共分四个自然段,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可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法布尔的身份地位。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记叙了法布尔观察昆虫的两件事。

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记叙法布尔在路上观察蚂蚁四个小时的事。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记叙法布尔在树上观察螳螂被误解的事。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赞扬法布尔的勤奋精神。

这篇文章是按“总分总”的思路组织材料的。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本文的体裁是记叙文,因而要在读中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读时,可以采用的教师范读、小组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等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到13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

3、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等。

4、培养学生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成功的道理。

1、学会书写文中医药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体会法布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录音机、幻灯片、图片、卡片。

1、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螳螂捕食蝗虫。

听了这个片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

(2)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3)你是通过什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出示课题《法布尔观察昆虫》指名读、齐读。

2、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看拼音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看汉字读课文,要求:不会字看拼音,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至内容。

(2)轻读者2、3自然段,思考: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有一次……。

(3)小组内分句读课文,出示小黑板。

还有一次……。

(4)用“有……还有……”说一句话。

(5)朗读展示:点名读课文,检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6)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谈感受,深入品读。

(7)辩析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a:法布尔观察了4个小时才离去。b:法布尔一直观察了4个小时。

4、齐读最后一自然而然段,理解“坚持不懈”的意思。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深入理解法布尔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的原因。

5、看图背诵;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6、拓展交流: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7、现场采访:自由对话。

(1)角色竞聘:聘一名学生扮演法布尔,要求:主动报名,并说明竞聘的优势;聘三名小记者,要求:自我推荐。其余同学和老师作为观众。

(2)实地采访:小记者就有关问题向法布尔提问,观众可以随时补充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8、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昆虫总动员教案篇十三

《昆虫总动员》这部影片再也好看不过了,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只小瓢虫跟父母走丢了,后来它钻进了一个点心盒,有一群蚂蚁看见了这个点心盒,把它抬走了,却被一群红蚁盯上了,它们(包括瓢虫)跟红蚁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后红蚁们逃走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想到:这些蚂蚁不怕苦累,一天一天地赶路,这种坚持奋斗的精神令我难忘,值得我学习。

我又想到:红蚁大军数量多,武器又先进,但它们贪生怕死,不像蚂蚁和瓢虫一样,勇往直前,我们要像蚂蚁和瓢虫学习,不怕苦难,不怕死,勇往直前。

我还想到:小瓢虫很机灵,也很乐于助人,当它发现一群苍蝇正在欺侮一只小母瓢虫时,它勇敢地去引开苍蝇,让苍蝇撞上汽车,自己哼着小调: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这让我意识到欺侮别人是可耻的,且不会有好下场。

这部影片让我懂得了很多,我还要再看一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470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