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编写教案前,需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阅读这些范例教案,你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实践。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一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复习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72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2、课本第72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72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你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1)出示67页例1中的挂图:
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吗?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方法和过程?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
五、课堂小结: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三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课 时
1、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9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2、小组讨论: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5、 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 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四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四单元中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教学重点是巩固百以内数的认识,明白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算理,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提升学生对百以内数的`感知,应用百以内数组成学习简单的加法,也以今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这节课教材要求运用百以内数的组成去学习,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感觉不到它和今后要学习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有什么差异,因此也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是在教学时才领悟到的。
在《百以内数的认识》中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中〈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我认为它们的差异是,前者与实际联系更密切,后者更抽象些。
所以在教学上,前者要更多地联系实际,即数与形要紧密结合,要将抽象的数还原于形。
如32-2=,要求学生用小棒解释,3捆零2根减去2根,剩下3捆,即3个十2个一减去2个一,等于3个十。并能脱离小棒解释,让学生对百以内数的认识慢慢清晰起来。这样教学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十分有必要,也很有效。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五
教科书第61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境图)、小棒若干。
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402。
5030503。
[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境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括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同学认真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a.数学书有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同学提出问题的能力。]。
3.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a.同学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线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
308。
3530。
83。
b.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c.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考虑,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d.组织同学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六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科书第67页。
2、那同学们可要做好准备,看看它们出了哪些什么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关:小小神算手。
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闯过了喜羊羊的第一关。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关:小小玩具店。
五一期间,喜羊羊的玩具店开张了,懒羊羊也来到了玩具店,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出示玩具)可是懒羊羊在买玩具时却遇到了问题。(出示喜羊羊说的话,生自由读一读)你们能不能帮助他?那么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1、这道题你会算吗?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分组讨论,师参与讨论)
2、汇报交流算法。
3、同学们真聪明,也非常的有爱心,用自己的学具帮助懒羊羊解决了问题,自己还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真不简单。
4、巩固练习:书本练习十第1题
57-3= 99-6= 89-7=
65-4= 48-5= 26-2=
5、美羊羊也遇到了难题,你们还愿意帮助她吗?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算式)
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7、汇报交流算法。
8、练习:(书本练习十二第2题)
1、小结: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懒羊羊遇到的问题,大家比较一下, 35-2=33,35-20=15这两题一样吗?(生:不一样。)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把35分解成30和5,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减整十数从十位上减。)
2、小结: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3、巩固练习:
1、同学们你们真的很聪明,那就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好吗?
谢谢你,明天我就再带上16元钱去买这本书。
你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战胜了喜羊羊,而且还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真是令人佩服!
2、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拔智慧星。
(先选出一名学生当主裁判,其余学生当副裁判,然后请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学做好准备,按要求进行比赛。最后由主裁判带着大家集体订正,评议)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七
(p62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5~71t)。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课件。
一、基础联系,课件出示口算。
(1)进位加法练习。
8+57+86+8。
5+74+97+3。
(2)旧知复习。
20+92+6069+30。
25+462+352+20。
(全班练习,指明说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联欢晚会上的欢乐景象,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3、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5、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小结: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来解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是用进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来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63练习十一的5至7t。
3、作业设计:
7t: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八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弄清相同数位的数相减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54=50+()68=8+()。
师: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口算(说出计算过程)。
30+(7-2)=70-40+5=。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2.教学:36-2=____。
师:请同学们拿出36根小棒,去掉2根.(学生动手操作)看看还剩多少根?同桌的同学一边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从36根小棒中去掉2根,先从6根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整捆的没有变还是30根,把30根和4根合起来是34根)。
板书:
口算练习:(先说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57-4=38-5=96-1=。
25-3=77-2=49-7=。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36-20,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3.教学:36-20=____。
师:请同学们按下面的程序自学:
(1)摆:拿出36根小棒,去掉20根,还剩多少根?
(2)想:为什么从3捆里去掉2捆?(要减的是整十数,所以先从整捆的小棒中去掉2捆也就是20根,还剩16根)。
(3)算: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先算30减2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再算10加6得16)。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口算练习:(先说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69-40=38-10=96-60=。
42-30=66-40=81-50=。
4.引导学生对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相同的地方:都是先把被减数分成30和6.。
不同的地方:
减2时,要先从个位数里减;
减20时,要先从十位数里减.。
5.小结.。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九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练习十二的1—3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 练习十二的1—3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40+2。
50+3050+3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二、揭示课题。
三、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挂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30+835+30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四、你觉得上面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五、练习:
1、书上第61页的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一1—3题。
六、课堂小测与评价:
练习十一第四题。
20+3=25+3=76+3=。
2+30=20+30=69+30=。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二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课时。
1、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
2、6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9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2、小组讨论: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5、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三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cai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口算卡片。
1、导入 :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动画片“小兔子拔萝卜”。(cai出示)。
(评:用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将学生带入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引发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
生1:小灰兔拔了30个白萝卜,8个红萝卜,小灰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算式是30+8。
生2:小白兔拔了35个白萝卜,3个红萝卜,小白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算式是35+3。
生4:小白兔拔了35个白萝卜,小灰兔拔了30个白萝卜,他俩一共拔了多少个白萝卜?算式是35+30。
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30+83+8。
35+335+30。
(评: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意思,再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解决。)。
师:上面的这些算式,哪些我们会算,自己试着算一算。
生1:这些我都会算。
生2:35+3和35+30我不会算。
师:35+3和35+30怎样计算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师板书课题)。
1、合作摆小棒。
生:拿3捆和5根。
师:请同桌小朋友,一位再拿出3根小棒,另一位再拿出30根小棒,一起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35根小棒加3根小棒和35根小棒加30根小棒。怎样摆使我们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看哪俩个小朋友最聪明、最能干,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周围小朋友合作。(教师巡视,给学困生适当指导)。
2、展示摆法:
师:谁愿意到投影仪上边摆边说你的方法。
生:35根加3根,把5根和3根放在一起是8根,3捆和8根是38根。
35根加30根,把3捆和3捆放在一起是6捆,6捆和5根就是65根。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的摆法使我们一眼就看出35+3=38,35+30=65,前后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摆法,看谁最棒!
(评: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的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维,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3、整理算法:
师:小朋友们,根据你们摆小棒的摆法,先自己试着说35+3,35+30怎样计算,再前后四人在一起说一说。(小组活动)。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算法大声地告诉大家。
生:35+3我是这样算的,5加3得8,30加8得38。35加30我是这样算的,30加30得60,60加5得65。
结合学生的计算方法,师完成对应板书。
35+3=3835+30=65。
860。
(评:让学生根据自己实践得出的摆法,合理整理出算法,在算法中理解算理,学生体验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4、算活总结:
师:上面两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1:35加3是先算5加3,35加30是先算30加30。
生2:35加3是把个位相加,35加30是把十位相加。
集体反馈后,师结合cai指出。
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时是先几十加几十,再几十加几。
(评: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及时恰当地进行计算方法的总结,养成学习----总结的良好习惯,较好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1、钓鱼:碧绿的池水里有好多鱼,每条鱼身上都有一道题,我们自由选题,说出算法,说对了就钓起这条鱼。(cai出示)。
2、争夺智慧星:高高的智慧塔上闪烁着智慧星,沿石阶而上,扫清每一层的障碍,就攀登上智慧塔,摘到智慧星。(cai出示,每生一张口算卡)。
3、品尝胜利果:智慧老人送给我们一个魔力大苹果,苹果上有个数是58,只要我们随便说出两个数相加结果是58,魔力大苹果马列上就变一个大苹果出来,让你品尝。(cai出示)。
4、生活中数学:
师:小白兔和小灰兔觉得数学太有趣了,今天我们学的知识,还能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听听他俩说什么?(cai)。
小白兔说:我拔萝卜的山坡上有6朵红花,23朵黄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小杰兔说:我们班上有23个男生,20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列式计算。
(评:运用cai课件设计的练习,独具匠心,形式新颖,具有趣味性、应用性、适当地创设竞争机会,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知识得到了强化,又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外请每个同学象兔子们一样去找一找,看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知识的总结,布置的作业 巧妙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2、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四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你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1)出示67页例1中的挂图:
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吗?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方法和过程?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
五、课堂小结: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五
学生:货架上放着几种不同的玩具,图上还告诉了各种玩具的价钱。
教师:货架下面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呀?(在屏幕上同时出示两个小朋友说的话)。
学生:可以用减法算一算。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5-2=35-20=。
教师:同学们会算上面的式题吗?大家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学生回答(略)。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六
背景分析:
本课内容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整十数为基础,学习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既是前面学习的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求相同意义量的和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整十数加一位数,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法以及刚学习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本节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同时大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一算理层面上来。
目标分析:
1.学生创设的生活情景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认识。
3.不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听、积极探究与合作的习惯。
预设理念:
创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改革,大胆创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如小兔采蘑菇,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这样的数学活动长期坚持,一定会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并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乃至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中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有两个例题,共用3节课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对比集中编排,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加减的算理认识,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基础。
教材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计算问题的情境中,动手操作、动脑想、讨论交流探讨不同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练习设计注意专项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注意变换形式,突出正确率。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预设过程:
一、对口令游戏,巩固旧知。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
1.5个十是(),5个一是(),5个是和5个一是()。
2.20+3020+350+3050+3。
二、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2.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说出解决方法。
4.学生分组讨论算法。
5.集中汇报,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三、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2.分组接力采蘑菇。(1)对比计算题;(2)两位数加一位数;(3)两位数加整十数;(4)变式题。
3.延伸出进位加法。
师:在大家的帮忙下,兔姐妹又发现了一片草地上有几堆蘑菇,这时候她们只剩下一个筐子空着,能装33个,请大家帮助算一算,哪两堆蘑菇正好装满筐子。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4.人人采蘑菇。
师:兔姐妹采了这么多的蘑菇,你们想采吗?请大家到黑板上去采,看谁采得多。
学生采蘑菇,计算,再放到指定的篮子里。
四、课堂小结(根据课堂情况而定)。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七
1、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能力:正确计算能力。
德育:口算要细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口算:72-298-863-374-4。
70-2098-8060-3070-40。
2、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68=8+()。
二、新授。
1、实物演示:从单根小棒去2根,整捆的小棒不变,结果是34根,也就是先算6减2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
2、36-589-628-474-3035-2。
3、教学36-20。
先摆小棒,后口算。
36-20=16。
306。
10。
4、对比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
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十九
出示情景图,检查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教师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指导点拔。
1.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估计一下商。
(2)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方法同1。
3.总结概括观察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计算。
480÷3=360÷3=640÷8=。
124÷6=996÷9=82÷4=。
416÷2=754÷5=。
2.辨对错。
自主练习第5题。
3.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做这种除法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采访果品加工厂——商末尾有0的除法。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420÷3=140(瓶)。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篇二十
教学内容:(p61例1和练习十一1~4t)。
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设计。
p63的4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2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