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蚂蚁周记(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3:58:22
观察蚂蚁周记(模板14篇)
时间:2023-12-05 03:58:22     小编:笔砚

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式,需要我们给出明确的观点并进行充分论证。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案例或实例,使总结更具说服力和可行性。这里有一些关于总结的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观察蚂蚁周记篇一

昨天,弟弟来我家玩,他吃饼干像漏嘴巴,好多碎屑掉在地上。

今天早上,我去丢饼干屑的时候,发现草坪上有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组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我趴下去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他们长得真有意思,头和屁股大大的,腰却才一点大,让人觉得像一个个微型哑铃。

我把那些饼干屑放在离蚂蚁群不远的地方。咦!蚂蚁真灵活,一闻到饼干的香味就有蚂蚁从队伍里爬了出来,爬到了饼干屑旁,围着饼干屑绕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又爬到饼干屑上。接着,又有五六只蚂蚁爬了过来,跟前面的蚂蚁碰了一下触角,好像在商量什么。大约过了一分钟,这些蚂蚁一起上去把大的饼干屑分开,它们每只头上顶着一块饼干屑。过了一会儿,一支“庞大”的队伍把所有的饼干屑带回了洞。

通过今天的观察,我知道了集体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难怪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观察蚂蚁周记篇二

一天,朋友送给我一个小漂流瓶。我就想;漂流瓶只能用一次,我何不在这之前捉一些生物养呢?因为这个漂流瓶实在是太小,于是,我就捉了一只蚂蚁放在里面。

我兴高采烈地把这只蚂蚁带回家,把它放在面前,仔细地观察起来。这只蚂蚁挺大的,身体约有一厘米长,显得硕大无比,和上面那个圆滚滚的大脑袋配合得恰到好处,我猜它可能是只蚁王。看了好久,怎么也看不到它的眼睛,太胖的缘故吧!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桌子前面,却惊讶地发现那只蚂蚁没有昨天那么活跃了,一动不动的。原来它是在睡觉呀!我静静地坐着,不去吵醒它。直到上午十点钟左右,它才醒过来。只见它伸了一个大懒腰,慢慢地爬动,好像是在散步呢!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蚂蚁看,时不时会笑出声来。

有好几次,我看到小蚂蚁沿着瓶壁努力地往上爬,可不管它怎么努力,总是会掉下来,因为瓶子太滑了。即便如此,它也不放弃,还在爬呀爬,真有韧劲!

我很喜欢这只小蚂蚁,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察蚂蚁周记篇三

今天,我在院子里玩,发现泥土里钻出一只蚂蚁。我不由得细细观察起来。

蚂蚁的身体很小,但它的头、胸、腹却很分明。蚂蚁头有一对极小的触须,一张宽宽的嘴巴;胸下长着6只细小的脚,它的腹犹如一粒菜籽,又细又软,全身黑色。

我找了一片树叶拦在它的前面,看它怎么过去。小蚂蚁东碰碰,西触触,结果从叶片底下钻了过去。我又找了一根树枝去逗它,它就缩着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哀求说:不要碰我,不要碰我。

我扔掉树枝,从口袋里拿出一小块面包放在蚂蚁面前,想看看它吃东西的模样。谁知它围着面包绕了几圈后,就爬走了。哦,一定是找伙伴去了。我的目光追随着它,只见它爬进一个树旁的洞里,不一会儿,一群蚂蚁拍着队出来,不时地互相碰碰须须。最后,来到面包处,有的背着面包屑,有的一大群扛着面包渣往洞里去。

啊,蚂蚁真不愧为动物中的大力士,它们的团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观察蚂蚁周记篇四

早晨我在院子里扫地,突然发现了一只小蚂蚁,这时我想到了科学课上要写小动物的日记,我就开始进行观察。

我先拿来一个放大镜来观察它的样子,它长着一对触角,六只足,它的头很大,嘴还很锋利呢!我把一块饼干放在它的去路不远处,只见它用鼻子闻了闻,便朝饼干的方向爬去,它围着饼干看了看,它在想“我吃又吃不完,拉又拉不动,怎么办呢?”过了一会儿,那只蚂蚁又原路返回爬入巢中。只见那蚂蚁带着一大群“人马”浩浩荡荡地朝饼干飞奔而去,在路上有些蚂蚁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路上它们很有秩序,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它们有的咬,有的拖,还有的在指导……好像都累得气喘吁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把一块完整的饼干分解完向巢穴进发。

我在它们最后一小队蚂蚁设了一个障碍,用水把它们围起来,这时它们好像遇到了“大洪水”惊慌失措,两对触角和六只足不停摇动,像在求救。我突发奇想,给它们一个死苍蝇放在水圈里,结果它们禁不住美食的诱惑聚在一起享受美味了,忘记了危险。过了一会水全干了,它们把吃剩的苍蝇带到了巢中。

通过观察和查询资料,我增加了对蚂蚁的认识,喜欢它坚持不懈和团结一致的精神,并使我的科学知识更加丰富。

观察蚂蚁周记篇五

隔壁邻居家里有一盆含羞草,含羞草并不引人注目,但是我一出去玩,都要去摸一摸含羞草,像是摸宝贝一样。

含羞草枝叶稀疏,树枝细细的,像一条条雨丝,随风飘动,又像一条条缎带飞舞,非常美丽,我不禁啧啧称赞。

我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含羞草的叶子和枝,奇迹出现了,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枝垂下了,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可爱极了。

多么可爱的含羞草!多么有趣的叶子!从那时起,含羞草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草。它和我成了好朋友,含羞草和我一起走上长大的里程。2.我家有三条可爱的小鱼,红色的叫小红,白色的叫小白,黑色的叫小黑。小红全身都是闪闪发光的红色鳞片,没有一片是杂色的,尾巴也比其他两条都要大。小白的腮张开时是鲜红色的的,合上时就变成了银白色,而且,它的腮每张开一下嘴里就吐出一个小泡泡。小黑更好玩,它的鱼鳍和尾巴尖上各长有一个小黑点,乍一看就像是用毛笔点上去的。

它们的吃相更是有趣,每当我把弄成粉状的鱼食撒进鱼缸里时,小红就第一个冲上前去抢食,小白和小黑就在旁边等。小红吃了几口就游到水底。小白和小黑游过去,张开“樱桃小口”狼屯虎咽地吃起来。等它们都吃饱了,才不紧不慢地回到了自己的“领地”。

有一次,我正在观察小鱼,突然发现它们排成了一排,一起拼命游向同一个方向--鱼缸的另一边。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带着疑问,第二天接着观察。通过后来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了,原来它们和我们一样在上体育课赛跑呢!

这是200字的下面还有400字的!

1现在我们大家的功课都很忙,本该休息的时间全被占去学习,一堆堆的作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若你真的问我们:“你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大部分同学会坦白地告诉你——表扬,而并非自由。

表扬是对我们的肯定、赞扬和鼓励,是一种心灵的必须品,有了表扬,才有我们不断的努力,才有我们光辉的'成绩。

我们一次次盼望家长与老师们能给我们表扬,哪怕是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他们却一次次让我们失望,一次次吹走我们的喜悦,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少了一份温馨。

观察蚂蚁周记篇六

一身黑亮的盔甲,两根细长的触角,凑成黑色的勇敢的小生灵--蚂蚁。

每当漫步在金色的校园,便会发现几个小小的“!”从我脚旁绕过,那就是蚂蚁。它似乎没有意识到身旁的庞然大物,仍旧慢悠悠地散步,那傲慢的步态不由刺动了我的自尊心,小小的蚂蚁竟敢在我面前摆架子。不必发生流血事件,只须用根小柳条轻轻地在它那两根“天线”上拨动一下,它便会吓得四处乱闯。这时我就会觉得像战胜了什么强大敌人一般兴奋,不过它毕竟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呀。

也许因为我的顽皮,竟然和那么善良、那么弱小的蚂蚁发动什么“战争”,这对它显然是不公平的。

但自从我看了一则有关蚂蚁的趣闻之后,就不禁对这小生灵产生一种敬仰的情感。这则趣闻就是:世界上什么动物力气最大?答案是蚂蚁,因为蚂蚁可以背动比自身重量重6倍的物体。即使比蚂蚁重100倍的重物对于人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小蚂蚁来说就是要完成一项伟大的工作了。小生灵啊小生灵,没想到你小小的身躯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随遇而安,辽阔而肥沃的大地就是蚂蚁舒适的家。一个个小生灵结合成了蚂蚁这个强大的家族。工蚁、蚁王,各尽所能,但并不“按劳分配”。工蚁成年累月辛苦劳作,侍奉蚁王,喂养幼蚁,直到心衰力竭地死去,而蚁王却作威作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不免为工蚁的命运鸣不平,真希望有一天和平的阳光能照进黑暗的蚁穴。

这就是我喜爱的黑色的小生灵--蚂蚁。

写了一上午的作业,我决定下楼放松一下,低头一看,一大群蚂蚁正从我的脚下爬过,从远处看,就像一个个小黑点。于是我蹲在地上仔细的观察起来。

蚂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双眼睛和一对触角,胸部和腹部各有三对足。它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

蚂蚁喜欢结伴而行,只在寻找食物时分开,它在秋天时出来寻找食物,冬天时就冬眠,可是,它和蛇的冬眠有些不同。蛇是直接睡觉,可是蚂蚁却不然,它只是减少活动,饿了就吃在秋天寻找的食物。蚂蚁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下雨前要搬家。我以前看过蚂蚁搬家,可壮观了:蚂蚁在空地上,排成弯弯曲曲的一个长长队伍,成几路纵队行进。这就表明要下雨了。有些蚂蚁食肉,以昆虫、小动物乃至病、死的大动物为食,像行军蚁、黑蚂蚁等等;还有些蚂蚁食草,以枯叶、种子、果实……为食,像收获蚁、割叶蚁等等。蚂蚁最爱吃的就是甜食了,像巧克力、白糖、饼干等等。蚂蚁还是自然界赫赫有名的大力士,因为它可以举起比自身重两三百倍的东西呢!

通过今天的观察和老师以前讲过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我对这种小小的昆虫产生了敬佩之情,小小的蚂蚁却如此神奇!

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身长大约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长长的触角和六条细长的腿,它的腿就像六根黑色的带子支撑着蚂蚁的身体。我曾经看到一则科学小故事,说蚂蚁从高空掉下来也不会死。因为蚂蚁从高空落下来的时候,它的六条腿都张开,减慢了下落的速度,所以它就不会被摔死了。看来它们也会利用降落伞方法,多聪明的蚂蚁啊!别看蚂蚁长得不引人注目,但它是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我觉得它是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动物。

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关于蚂蚁的故事,说蚂蚁遇到森林大火时,它们会聚集起来抱成一团,变成一个巨大的蚂蚁球从山上往下滚,在滚动的过程中,外面的蚂蚁被大火烧得劈劈啪啪地响,被烧死后不断地掉落下来,蚂蚁球越来越小,但最终总会有蚂蚁能成活下来,蚂蚁就是依靠这种牺牲自我的方式使蚂蚁家族得以存活下来的。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更加喜欢它们。也更喜欢去观察它们。

一次,我把面包渣放在离蚂蚁洞穴不远的地方,一只蚂蚁发现了,它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面包,又围着面包转了两圈,好像在说:真幸运,这家伙好大哟,我得赶快回家报信去,于是它沿着来路回去,蚂蚁钻进窝后不久,就会出来几只蚂蚁,沿原来的路线向有面包的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蚂蚁会转回去,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它们会用触须交谈。因为面包较大,不一会儿,从蚂蚁窝到面包之间就来了一个蚂蚁“军团”。看得我目瞪口呆。真实让人难以想象。

蚂蚁真实一种神奇得小动物,我很喜欢它!

今天,我在看电视时发现了几只小小的蚂蚁,就给蚂蚁丢了一块面包渣,我以为这么小的蚂蚁是搬不走面包渣的。谁知道,这么小的蚂蚁竟然能搬走我给它丢的面包渣,面包渣起码要比蚂蚁大十倍呀,真不可思议。

蚂蚁搬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我趴在地上认真观察起来。蚂蚁用前面的手抱住面包渣,用嘴咬住,往前拖,搬不走时,就用触角去摸别的蚂蚁,好像在说:“兄弟,帮个忙,帮完了我给你分一半。”两只蚂蚁齐心合力地把东西往回抬。我真想把蚂蚁抬的面包渣拿回来给别的蚂蚁吃,可是蚂蚁跑得太快,我捉不到它,它有六只脚呢。

我又在窗户下花坛边放了一大块梨和一块面包,蚂蚁又爬来了,小蚂蚁搬不动,去叫了许多蚂蚁,说:“你们去叫别的蚂蚁来搬,那里的东西可多呢!”这些蚂蚁就分头去找别的蚂蚁。不一会儿,一串串蚂蚁跑来了,把梨和面包围住,它们喊着号子:“加油!一、二,加油、一、二。”一步一步地往自己的家里搬去,到了家门口,进不去了,真让人着急,我观察了很长时间,来帮忙的蚂蚁越来越多了。

爸爸说:“趁蚂蚁还没有进家里去,我们赶紧用开水把它们烫死。”蚂蚁很多,它们也是生命,我真有点舍不得。又想到它们很烦人,我就闭上眼睛,狠心地把开水倒下去。有的蚂蚁在打滚,有的蚂蚁在哭,有的蚂蚁早已死去,有的蚂蚁像是在喊“救命!救命啦!”我真想去救它,可是它早已上了天堂。

蚂蚁太可怜了,我真后诲杀死了它们。

观察蚂蚁周记篇七

小小的蚂蚁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了。蚂蚁的全身都是黑色的,小蚂蚁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传递信息全靠它了。它的嘴上有两排锯,这两排锯就像我们人的牙齿一样。身体一节一节的,非常像熟透了的高粱。腿细得跟头发一样。

我站在一个洞的旁边,(那时我并不知道那是一个蚂蚁洞。)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大群的蚂蚁爬了出来,才知道那时一个蚂蚁洞。它们似乎饿了,在寻找吃的。忽然,它们锁定了目标——-大青虫。大青虫这种“庞然大物“,竟然让一群小小的蚂蚁拦了路。蚂蚁们很快地爬满了大青虫的全身。

为了填饱肚皮,蚂蚁狠狠地撕咬着。我好象听见了大青虫疼得哇哇叫地声音了。大青虫还在垂死挣扎,终于摆脱了蚂蚁的撕咬。蚂蚁在原地转来转去,想出了一个主意。几只蚂蚁就爬回洞中,不一会儿,那几只蚂蚁就领着蚂蚁家族里的“男女老少“向着大青虫发起了进攻。大青虫很快就动弹不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故事,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观察蚂蚁周记篇八

傍晚时分,我和弟弟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路月色,目的就是为了做一次蚂蚁观察记。

我和弟弟简单的规划了观察蚂蚁的三个步骤:一、寻找合适的地点。二、准备适当的食物。三、等待蚂蚁的到来,引出巢穴,趁机放火。

说干就干,我和弟弟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一个环境比较阴暗,稍微潮湿的地点--院子里的大树下。

地点找好之后,我们准备实行下一步计划。

你看,那里有对姐弟俩,正忙前忙后地切肉,是谁呢?对了,就是我和弟弟。我们蹑手蹑脚地把肉放进油锅里,担惊受怕地躲到一米之外的地点,过了一会儿,啪啪的声音顿时就炸开了油锅。由于怕被炸伤,于是我们俩用两顶帽子遮住脸部,像个腼腆的小姑娘,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到锅前,眼睛死死的闭住,仿佛是一位盲人,惊慌地关闭了油锅。在那啪啪的声响结束之后,我和弟弟才胆颤心惊地睁开了一只眼,仿佛前方有着强烈的阳光。

可以说,事情进展得还挺顺利。我俩把炸好的肉放在大树底下,滴了两滴辣条油。我想,这样的味道应该更鲜美些吧!

“第二步计划完美成功!”我和弟弟拍手喝道。

我和弟弟蹲在大树底下,等待着蚂蚁的到来。一分钟过去了,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就连半只蚂蚁的影子也没看见,我和弟弟懊恼极了,便搬一把凳子,坐着、坐着,渐渐地睡着了。

等我们醒来,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一大片的蚂蚁成群结队地来到了大树底下,一起搬起了那块“庞大”的肉。我们紧跟在它们的身后,找到了蚂蚁们的住宅。

那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这里非常窄,窄得大概只容得下一根手指头;这里非常暗,暗得几乎朝里看去与黑夜没什么区别。

经过蚂蚁观察记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有耐心,坚持就是胜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察蚂蚁周记篇九

蚂蚁喜欢群居,它们很团结,总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今天,我去,看见蚂蚁的身体有三节,头大大的,嘴巴长着夹子,有六对足,头上还长着触角呢!

他们喜欢搬东西。我放了点面包屑在地上,来了一只“侦察兵”。它一看是食物,侦察兵马上就转身去和“队长”碰触角,好象在说:“队长,前面有食物,你去通知所有人民去搬吧!”然后,一大群蚂蚁爬出洞来搬食物,有的蚂蚁用夹子夹,有的两只蚂蚁一起抬,还有的一群蚂蚁一起搬。我用小木棍把食物移动了一下,蚂蚁一看情况不妙,连忙爬回洞里去了,我把食物捏成渣,放到洞口,过了一会儿,一大群蚂蚁爬出来把食物搬走了。

拯救半死半活的伙伴。

我捉来一只蚂蚁,将它捏得半死半活,放在地上,看它们会有什么反应。过了许久,一只蚂蚁不知要走到哪儿,一会朝东,一会朝北。几秒钟后,那一只蚂蚁往我们这儿爬来。它的触角和那只半死的蚂蚁对碰了一下,半死半活的蚂蚁也不知是怎么的,突然动了一下,又不动了。接着,也是一群蚂蚁跑过来,把它抬走了。

观察蚂蚁周记篇十

我很喜欢,让我们看一下蚂蚁吧!

蚂蚁的头上面有两根小小的触角,一双圆圆的眼睛,还有一对像小钳子的触角,钳子是专门用来捕获“猎物”的。蚂蚁的`胸上面有3只足,胸比头大,但比头细。蚂蚁还有腹部。腹部包括胃和肛门。

蚂蚁的头是水滴状的,胸是立体的呈圆状的,腹部和头部的形状一样。小蚂蚁像一粒黑芝麻,是黑色的,很小很小。

蚂蚁是群居动物,是一群一群,或一个家族生活在一起,它们工作分得细,平常见到的是工蚁,洞里住着蚁后,蚁后负责繁殖后代。

有一天我看见一只蚂蚁在走动,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粒糖,于是它过去它用脚碰了碰,又回去了。过了一会,一大群蚂蚁来了,它们爬上去用脚固定在糖上,用它们的嘴来吃糖,几小时后,就吃了一大半。

真有趣。

观察蚂蚁周记篇十一

今天,我在院子里。要引出蚂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左思又想,上看下看,无意中,我在地上发现了一只带有“香味”的蜘蛛,我把只把那带有“香味”的蜘蛛拖到蚂蚁洞口,一只蚂蚁似乎闻到“香味”就出来搬食物,我把握机会,发现蚂蚁有三个结,三节都是椭圆型的`。它有六条腿,头上有两只触角,总回用触角碰对方我想:他们一定是在谈话。那只弱小的蚂蚁用了吃奶的力气也搬不动。

忽然,他转个身怕回洞里去了,“难道它要放弃?”妈妈对我说:“它回去搬救兵。”果然,从洞口出来好几个蚂蚁大将来搬蜘蛛,每只蚂蚁都好像再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它们齐心合力,终于把蜘蛛搬回了家。

这次,让我懂得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观察蚂蚁周记篇十二

我对蚂蚁很好奇,有很多疑问,我想知道蚂蚁究竟喜欢吃什么食物,于是我叫上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来协助我。

我和我的爸爸去找蚂蚁洞以及,我的妈妈准备材料。

中午,我和我的爸爸出发了,到了柴火间前面那块空地,发现了第一群蚂蚁,我判断它的巢穴一定在柴火间那里。果然,我看见它们的大部队都把一只死苍蝇往柴火间里抬,于是我们发现了蚂蚁的巢穴。

我们叫我的妈妈把材料拿下来后,我的爸爸以为材料表里有碎肉屑,就去肉铺拿了碎肉屑,结果实验失败了。

我们不气馁,又开始了第二次实验,这次我们把材料准备好了,也十拿九稳、胸有成竹了,所以,实验成功了,结果表明:蚂蚁喜欢吃甜食类,不喜欢吃盐之类的。

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十拿九稳。

观察蚂蚁周记篇十三

今天我到妈妈上班的地方去玩,看到很多很多蚂蚁在那忙忙碌禄来回跑着。这激起了我的兴趣,便拿了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着。

我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还长了六条腿。蚂蚁的头上有一对触角,还有两个圆圆的东西,那是蚂蚁的眼睛吧!它的两个牙齿像两把尖尖的弯刀,也许就是这把弯刀才能够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

一只小蚂蚁发现地上有只死了的青虫,它试着搬了搬,可青虫太大了搬不动,这时它急忙掉转头去寻找它的伙伴,遇到其他蚂蚁,它就用触角不断碰同伴的触角,像在向同伴们对话,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一只只的小蚂蚁排着队像条黑色的长龙似的涌向了那条青虫,然后,大家一起奋力地托起了大青虫,并且拖着往洞里搬。这时我明白了,原来蚂蚁的触须是用来招唤同伴的。

蚂蚁个子虽说不大,但力气却不小,它能搬运的重量是它体重100至400倍的物体,能拉动的重量是自己1700倍的物体,而对人类来说,没有一个人能举起重量超过自身体重3倍的物体,所以,蚂蚁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土。

通过观察小蚂蚁我还知道了一个道理,别看蚂蚁小,但团结力量大,不论做什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成功。

真有趣。

观察蚂蚁周记篇十四

不到一会儿,一只贪吃的小蚂蚁从洞口缩头缩脑的爬了出来,看来它是嗅到了糖的气味,它避开了盐盒和青椒盒,直向糖盒爬去。只见它快速地向糖盒上面爬去,并用它头上的触角碰了碰糖,似乎是在证实这糖是真是假?然后就急急忙忙地爬回洞去。我想它要做什么呢?原来小蚂蚁是通风报信去了,一眨眼的功夫,一大群蚂蚁争先恐后地奔向糖盒。还有的蚂蚁没有奔向糖盒的方向,而是去邀请其它同伴去一起分享美食,它们靠触碰触角来传递信息,好像在说:“那里有好吃的糖果,我们一起搬回洞穴吧”!我明白了,原来蚂蚁喜欢吃甜食呀!

通过这次试验,我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白了蚂蚁在行动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信息素”会引导其它蚂蚁行走相同的路线,而且蚂蚁还懂得分工合作,使我明白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真是一群可爱的小蚂蚁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053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