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13:20:11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模板18篇)
时间:2023-12-04 13:20:11     小编:书香墨

总结是一种反思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好方法。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成就自己,更在于能够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案例和成功故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一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2、通过组内对比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演示材料:自制简易天平、酒精灯、课件(教材相关内容),实物投影

一课时

(讲述比赛要求:

1、请同学们在一分钟之内自行设计一种你喜欢的折纸作品,做好后放到展台上。

2、看谁的作品设计的最好,用时最短,谁就获胜)听清楚了吗?好现在开始)

同学们自行活动,教师计时(3、2、1停)。

师:评价学生们的表现

学生汇报:

小结: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物体,而且这些物体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际存在的,我们把这些实际存在的物体称为物质。关于物质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物质方面的知识,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揭示课题:(板书:1、我们身边的物质)

1、认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实际观察到的物体是物质,那在教室里有没有我们观察不到的物质呢?(预设:空气)

讨论:空气它实际存在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它的存在?

学生交流,汇报:

谈话:同学们用间接的方法可以观察到空气的存在,老师也有一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讲解过程)出示自制简易天平,用酒精灯给其中一个易拉罐加热,学生观察。

提示:注意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汇报:(引导:空气受热膨胀跑掉了,说明空气的存在)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看到了空气的存在,所以空气也是物质。实际上除了空气,还有在实验中我们看到的酒精灯燃烧时的火焰,以及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和我们每天用到的电都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它们也都是物质。

(出示课件)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指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2、认识物质在变化

谈话: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当中,世界上这么多的物质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观察来研究一下吧。

小组观察、介绍材料名称:(易拉罐、压扁的易拉罐、火柴、燃烧过的火柴梗、铁钉、生锈的铁钉、装有水的药瓶、装有冰的小药瓶)(师板书:易拉罐——压扁的易拉罐;火柴——燃烧过的火柴梗;铁钉——生锈的铁钉;水——水结成的冰)

提问:看一看谁和谁是兄弟?

学生汇报:

谈话:一会儿就请每一组同学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观察,比较每一组兄弟家族,观察中你们会有什么发现?观察前先让我们看老师给你的观察提示:

(课件展示)观察提示:

1、把易拉罐压扁,易拉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改变了物体的材料?

2、观察水和水结成的冰它们有什么不同?水结冰后是否变成了别的物质?

4、观察铁钉和铁钉上的锈,思考:铁和铁锈有什么不同?铁锈还是不是铁?

讲述:在观察前我们还要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认识一下观察记录表。

(课件展示)观察记录表:

谈话:现在就请各组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仔细观察思考,并讨论合作填好观察记录表。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观察结果(展示小组观察记录表)

小结:评价学生的表现

提问:根据我们的观察,你发现这四组物质中哪两组变化有相同之处?(引导:第一组和第二组有相同之处;第三组和第四组有相同之处)

讲述:我们先来分析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相同之处。(投影: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单)

(出示课件)讨论:易拉罐和水结冰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引导:这两种物质的变化都是形态、大小发生变化)

小结:这两种物质在变化上都是形态和大小发生了变化。板书:形态、大小变化

讲述:下面我们再来分析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相同之处。(投影: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单)

(出示课件)讨论:火柴燃烧和铁钉生锈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引导:火柴燃烧后变成了木碳是一种新的物质;铁锈也是不同与铁的新物质)

小结:这两种物质在变化上都产生了不同与原来的新物质。(板书:产生新的物质)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引导:把易拉罐压扁、火柴燃烧这两种变化能实现,因为他们变化速度快。水结成冰、铁钉生锈不能实现,因为他们变化速度缓慢。)

小结:物质都在变化,有的变化速度很快,有的变化速度缓慢。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的办法使这些物质发生变化。

谈话:下面就要动手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我们的想法吧!可在实验前老师还要提出实验要求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实验要求:

a、请用尽量多的方法使粉笔、白纸、蜡烛发生变化

b、把变化的情况记录在实验单上

让物质发生变化实验记录单

温馨提示:实验中要分好工,合理使用各种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讲述:下面就请同学们按实验要求,取出材料袋开始实验吧!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微观指导)

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以上几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汇报:(引导:有的变化只改变形态、大小;有的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小结:可见物质的变化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板书:人为)

知识拓展: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人为的因素可以使身边的物质发生变化,那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像岩石、房屋、马路是不是也在变化呢?说出你的依据。

学生汇报:(引导:岩石——风化;房屋——变形、裂缝;马路——塌陷、凸起等)

小结:这些物质也在变化,它们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变化。(板书:自然)

总之物质是在变化的,变化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等,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类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知识巩固:

(课件展示)说一说通过本科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非常棒,发挥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同时也展现了我们六年二班学生团队的风采,我希望同学们下节课表现得更出色,有没有信心?(有)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二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如何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预习《美丽的小路》和《失物招领》,

生活垃圾、垃圾桶。

彩笔、图画纸。

1、课件展示:鸭门前美丽的小路。

2、展示课件:鸭门前又脏又臭的小路。

生:小路上到处是……。

师:是啊,小路到处是垃圾,(板书:垃圾)又脏又臭,我们都不喜欢。

3、师:小路上这些垃圾,你们在哪里也见过?(路边、学校、家里……)(指3名)。

师:是啊,其实这些垃圾都在我们身边。(板书:我们身边的)今天我们一起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垃圾》。

师:小朋友,这些垃圾都从哪里来的?

1、指2、3名学生说。(真棒,说得真完整、真大声)。

2、实物展示:(牛奶盒)。

师:老师也会说,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注意听,听一听老师说得好不好?(有没有大声地把话说完整。)。

师示范:我把牛奶喝完了,牛奶盒就成了垃圾。(老师说得好不好?好在哪)。

生:评一评。

师:你真棒,那你能不能也大声地完整地说一遍。

3、指名说:(课件展示:香蕉皮)。

(1)指名说。

(2)生评。

(3)师小结:小朋友真厉害,话说得很清楚,听得可认真。

4、展示课件(垃圾图:矿泉水瓶、洗发水瓶、包装袋、蛋壳、废纸、桔子皮)。

师:这些你们有信心说出来吗?请每个小朋友选1幅用1句话说给同桌听。说完就举手,看谁说得又快又好。

(1)同桌说。

(2)指名说。

师:谁愿意说给全班小朋友听。(板书:垃圾的名称)。

师:小朋友真厉害,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也是垃圾?(板书:……)。

1、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判断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对还是不对?为什么?(如果香蕉皮不扔进垃圾桶里,会怎么样?)要是你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提醒他?(提醒时要注意有礼貌)。

2、演一演: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小演员演乱扔香蕉皮的小男孩,谁愿意来提醒他?

1、说一说:垃圾放在哪里?

(1)师:小朋友真有礼貌,我们有了垃圾应该放在哪里?(贴:垃圾箱)。

(2)师:请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垃圾箱?

师: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观察得真仔细。

2、垃圾分类。

课件展示:报纸说:“我的身体被菜汁弄湿了,发霉了,还有一股难闻的臭味呢,太难受了!”

矿泉水瓶说:“我的身体快被挤破了,真难受!”易拉罐说:“别挤!我的身体都变形了。”

果皮、菜叶说:“我们都快被挤成汁了,难受极了!”

垃圾小朋友一起说:“小朋友,快帮帮我们吧!”

师:你可别小看这些垃圾,它们有的是可以回收的,有的是不可以回收,所以我们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师:你知道哪些垃圾也可以回收?(生边说师边连线)。

师:哪些垃圾不可以回收?

3、做“垃圾分类”游戏。

(1)师:现在我们来玩个“垃圾分类”游戏,请小朋友注意听,听一听我们要怎么玩这个游戏。

(2)师宣布规则:小朋友要先想想你们小组打算怎么分这些垃圾,然后,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把垃圾分到垃圾桶里。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好,分好后看一组做得最端正。

(3)学生动手分垃圾。

(4)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派1名代表到台上说,要把你们是怎么分这些垃圾清楚地告诉大家,如果说得响亮又完整,老师会把心爱的小制作送给他们小组。

(5)刚才有很多小朋友也想上台来,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请你们在小组里找个小伙伴互相说一说。说完请坐好,哪个小组最安静,老师就会悄悄地把礼品放在你们桌上。

4、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帮这些垃圾找到了家,你们听它们笑了。

5、师:小朋友表现真好,我们可以把不能回收的垃圾送到垃圾处理场去,可以回收的垃圾拿去卖给废品收购处,如果每个小朋友卖1块钱的垃圾,全班45个小朋友就可以得到45块,你们打算怎么花这些钱最有意义。

6、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小秘密,刚才小朋友得到的礼品都是用废弃物精心制作的,只要小朋友动动手动动脑,也能做出许多漂亮的物品,把教室、房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都很爱护环境,相信你们也能用手中的画笔,告诉人们不要乱丢垃圾,你们想怎么画?(指名说)。

在画之前,请小朋友注意听老师一个要求,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快又好,画完的小朋友,请你勇敢地站起来,带上的你画把你的想法告诉后面的听课老师,和老师说话要注意什么?(有礼貌)谁愿意先来跟老师说一说?说完就要回坐位坐好。

生:动手画、交流。

课件展示:鸭门前美丽的小路。

师:小朋友真能干,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小朋友的努力下,人们行动起来了,你们看,鸭先生门前的小路上的垃圾不见了,小路比以前更美了。

小朋友,我们也行动起来吧,把教室里的垃圾捡起来吧,看哪个小朋友捡得又快又干净,这些垃圾你准备怎么处理,(真懂事,扔完后还要记得洗小手,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矿泉水瓶。

洗发水瓶。

可以回收。

包装袋。

蛋壳。

废纸。

不可以回收。

桔子皮。

菜叶。

瓜子壳。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三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大致了解生活垃圾的来源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并能用通顺、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2、通过小组合作,画一画处理垃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能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和别人的交流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的能力。

1、自制课件。

2、奖励学生的小奖章若干枚。

一、观察图画,引入话题。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大街上,人们把食物包装纸随手仍在地上;把空易拉罐等扔在垃圾箱内。

生:在家里,妈妈把剩菜倒进垃圾袋,然后扔进垃圾箱。

生:叔叔把废旧电池、碎玻璃片等倒在路边。

生:校园里,同学们把铅笔削、纸团随意丢在地上。

师:你看我们身边处处能发现垃圾,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我们身边的垃圾。

从学生身边的垃圾入手,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进而指导学生进行说话,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

二、引申扩展。

生:是大家不讲卫生乱丢的。

生:是小朋友扔的。

师:谁能结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呢?

出示句子: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很多:在校园里,在家中,在街道上,等这些都会产生许多垃圾。

生: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很多,在校园里小朋友扔的纸屑,在家中爸爸妈妈扔的剩饭剩菜,在街道上人们扔的瓜子壳,等这些都会产生许多垃圾。

师:对啊,就这么说,你说得很好,奖你一枚奖章。谁还有不同的说法。

生: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很多,在校园里我们削的铅笔屑,在家中我们家人丢的废电池,在街道上人们丢的易拉罐,等这些都会产生许多垃圾。

……。

这一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而在学生说的时候尽量“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对于讲的好的学生及时地奖励他们一枚小奖章。以表示对他们的肯定,以激发下面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争取自己的小奖章。而这一方法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家跃跃欲试。

通过几组多媒体境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打开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来认识我们生活中垃圾的来源。同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比较缺乏条理性,往往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此时,我给学生提供一种句式,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把话讲清楚,使表达有条理,一方面要求学生填句式里的词语尽量不要重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三、设计交流。

1、课件出示:

聪明小博士告诉大家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年龄等的限制,他们对垃圾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通过设计“聪明小博士”的介绍,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也为下面的设计垃圾处理的方法打好基础。同时,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像“聪明小博士”这样的介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会听得津津有味,引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同时对学生提出了认真听的要求,只有认真听,才能讲明白。

师:你们又会怎样处理垃圾呢,下面请小朋友们想想:生活中的垃圾这么多,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垃圾?四人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2、课件出示句式:

师:请你们用这样的句式汇报:生活中的垃圾这么多,我设计了,它可以。

(用什么办法处理垃圾)。

生交流讨论。

心理研究学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中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在此时教师先自己示范说垃圾处理的办法。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范例,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3、反馈:

生:生活中的垃圾这么多,我们这组设计了旧电池回收垃圾箱,因为根据刚才聪明小博士说的,旧电池的污染很大,那这个垃圾箱它就可以帮助人们回收旧电池,让旧电池不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师:是个不错的方法,奖你一个奖章。还有不同的点子吗?

生:我们组根据刚才聪明小博士介绍的设计了一个白色污染箱,它可以回收生活当中的塑料袋、一次性包装盒这些垃圾。

师: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点子,你们这组也得一枚奖章。还有其它的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们组设计了机器人垃圾筒,它可以自动分离垃圾,能根据垃圾的种类分出绿色垃圾、白色污染垃圾、金属垃圾,这样垃圾工人处理垃圾的时候就很方便了。

生:我们设计了音乐垃圾箱,它可以为那些自觉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的人唱颂歌。

生:……。

小组合作,把你们的想法画一画。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请学生介绍说明,教师伺机评价。

学生通过自己合作学习,能相互启发,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得以发展。通过自主想像,使创造能力得以培养。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与小组成员交流,与小组成员合和。最后的实物投影展示,并再一次让学生介绍说明,目的在于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升华。

1、师小结:

看了小朋友们的设计,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因为你们太出色了。将来,当你们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时,我们的地球妈妈肯定会变得越来越美。

2、欣赏歌曲《热爱地球妈妈》。

1、源于生活,引发思维激情: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的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水源泉,因为“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会生动活泼起来。”扎实的口语交际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外的壁垒,把学生各种时间、空间所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在教学本课时,我从学生身边产生的垃圾入手,先让他们说说平时生活当中,校园、街道、家里这些垃圾的来源。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畅所欲言,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再由此引申到社会、生活,以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

2、创设情景,鼓励积极参与:

创设交际情境,一方面指在教学中创设与交际训练有关的语境;另一方面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言语的发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组处理垃圾的镜头。因为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亲眼目睹,激发了参与的热情,增强了说话的欲望。而后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大组汇报等形式,扩大了参与的广度,提高训练的效益。

3、激活思维,发展想像能力:

“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但要渗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渗透思想教育、渗透审美教育,更要渗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创新能力的渗透不只是提供一个民主的氛围,一个生活色彩情景,更主要的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第三块内容时,我让学生听一下“聪明小博士”有关科学垃圾分类的介绍,补充一些相关垃圾的知识,然后让他们小组合作,说说画画,设计也更多更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

这篇口语交际能充分地检验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积累。通过创设多种情境,提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做到把知识、能力、趣味、感受整合在一起。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兴致极高。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四

资料:

处理垃圾的方法: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

美马萨诸理工学院等离子物理实验室宣布,他们成功利用人造闪电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热量能将垃圾熔化,待冷却后,有害废物可以变为没有毒害的巨大玻璃。

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的垃圾进行观察。)。

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义乌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吗?那你觉得义乌城干净吗?(可以播放义乌的风光或校园风光,让学生感受城市的整洁美)。

城市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课要谈的话题是:

小调查的汇报交流。

每人在小组里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每组派代表交流。

垃圾的来源: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

厨房垃圾。

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1、让学生自由说说,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可能会说扔到垃圾桶里、垃圾房里去了,那么老师就追问:“垃圾房装满了怎么办?)该怎么处理垃圾呢?今天我们来成立“点子公司”,为处理垃圾出出点子吧。

(1)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公司,动脑子,想办法。

(2)分组汇报。注意评议:谁听的认真?谁的点子好?好在哪里?你认为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义乌的处理办法:塔山垃圾填埋场。焚烧法。积肥法。

引导学生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看法。

介绍美科学家研制出用人造闪电出来垃圾的新方法。

学习目标:

就身边的垃圾进行交流,能说清楚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展开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五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物质》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在变化和让物质发生变化,在单元教学中具有前测和铺垫的性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既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同时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点上。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

2、通过具体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师:蜡烛1根、小纸片一张、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蜡烛、打火机、纸、记录纸、剪刀等各一份。

1、同学们,我们教室有很多物体,我们具体来看其中一种:桌子,你能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木头)

2、科学上,把像木头这样,做成物体的东西叫做物质。(多媒体展示)

其实,在教室中就存在很多的物质,能举几个例子吗?(塑料 ……)

3、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你们说到的这些物质,都能被我们看到、摸到,它们都实际存在。(副板书:物质:实际存在)

4、其实在我们教室里还存在一种物质,同学们没有提到,虽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它,但它却是实际存在的。(可提示学生:我们呼吸需要它)

5、空气、电、光、火、声音它们也是物质,虽然这些看不到、摸不到,但它们是实际存在的。

6、科学上,把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叫做物质。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多媒体)

7、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来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板书:我们身边的物质)

我们教室里的这些物质,它们会发生变化吗?你能举些例子吗?

同学们举的例子都说明物质在变化。(板书:物质在变化)

1、下面,我们也来让一些物质发生变化。(出示易拉罐压扁前后的组图)

2、把易拉罐压扁,易拉罐变化了吗?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形状)

3、易拉罐发生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吗?(预设:是的)

4、 (投影出示水结冰的图片)水结冰后会发生哪些变化?(体积、形状、状态、温度……)

5、水结冰后还是原来的物质吗?(冰是固态的水,可举例,夏天我们吃冰棍,把它塞在嘴里,融化了还是水)

6、易拉罐和水都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哪种变化比较快?(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7、那么,它们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呢?(预设:形状、体积等发生了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来,则先过渡到下个环节)。

8、师边听汇报边及时板书: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

小结: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和大小

1、接下来我们再来使一些物质发生变化。每小组从火柴盒中拿出一根火柴,把它折断,火柴折断发生了哪些变化?(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

2、每小组从火柴盒中拿出一根火柴,把它点燃,火柴燃烧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形状、体积、颜色、温度、产生火、产生炭……)

已不是火柴了,生成了新的物质“炭”,并发光、发热了。

3、问这两种变化一样吗?(预设:不一样,火柴被折断只是物质的形态、大小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火柴燃烧则生成了新物质)

(板书:产生新的物质)

4、哪一种变化跟易拉罐变形和水结冰的变化相似?

5、出示铁生锈的图片,铁钉生锈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交流(体积、颜色、手感、牢固度、产生锈……)

6、这两种变化有哪些相同之处?(产生了新的物质)

7、小结:物质在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没有产生新物质;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多媒体展示)

8、过渡引申:我们研究的都是现有的物质,那么像岩石、房屋、马路都在变化吗?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说出你的依据。

9、其实,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是有些变化的速度比较快,有些比较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到。

1、接下来就让我们亲自体验让物质发生变化。

2、你有哪些方法让老师手中的这张纸发生变化?(预设:折、烧…..)

3、老师给每小组准备了一根蜡烛,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让蜡烛发生变化

(小组内讨论一下,并把你们打算使用的方法填写到“记录表”中。)

4、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方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5、那就请大家用你们自己的方法让蜡烛发生变化,并仔细观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呢?(生实验,完成“记录表”。)

6、哪个小组先让大家分享你们的发现?

7、补充:蜡烛燃烧后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

如蜡烛油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蜡油是蜡受热熔化后形成的,冷却后又是蜡,所以并不是一种新的物质。)

8、这些新物质到哪里去了?怎样验证有没有新物质产生呢?(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减少,是不是物质会减少或者消失了呢?)

(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整个世界是有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六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中第三单元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在单元整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指导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了“我们身边的垃圾”,以“身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通过发现了解垃圾的来源,思考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1、让口语交际课和生活相结合。本次活动以“源于生活--交流互学—应用生活”这个主线来贯穿教学内容,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都是在学生身边的事或是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顺势引导,得到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达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发展的目的。整个活动凸现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2、走进情境,构筑活力无穷的体验课堂。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必须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的交际环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创设各种情境,可以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因此会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起来。例如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垃圾是哪里来和怎样处理垃圾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做小小美容师,小鸭先生的参与等多种方式,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但会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还会使他们有表达的愿望和自信心。

3、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向互动的课堂生活。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流,学生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在课前准备时,师生共同调查,在课堂中,教师融入到学生中间,师生一起交流,一起发现、感悟,使小朋友感觉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创设了一种宽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1、通过调查交流,能说清楚垃圾是从哪儿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展开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1、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普通话交流垃圾的来源,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来处理生活垃圾。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公园大街等公共场所。)。

2、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组讨论填写:我给校园做“美容”计划。

4、课件。

1、请小朋友低头看我们教室的地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当当小小侦探家,想一想我们教室里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看看谁是我们班里的小侦探。

(1)组织学生留意观察教室的环境卫生,教室干不干净。

(2)请学生找一找教室角落里的垃圾,想一想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

(3)组织学生交流。

1、除了教室里,老师让小朋友课外去进行了小调查,谁能说说我们身边还有些什么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一般是从哪里来的?(结合搜集的资料)指名说话。

你能学着用这些话来说吗?

句式(1)、我发现(或看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怎么或从哪里)来的。

(2)、我发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从(哪里)来到这里,使那里变得()。

2、以四人小组分组交流。

3、教师小结:垃圾的来源: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厨房垃圾。

1、设疑:我们身边的垃圾可真不少,但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仍然这么美丽整洁,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

2、师生一起交流垃圾处理方法:

导入:课前老师请小朋友去收集处理垃圾的方法了,现在就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结合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课件一:有人把易拉罐、瓶子、废纸等拿到废物回收站卖掉。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回收?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二:我们每家都把食品袋、包装盒、烟头、果皮等扔到蓝色垃圾桶内。

追问:那么垃圾桶里的垃圾最后到了哪里呢?你怎么知道的?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小资料袋: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已遭淘汰。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并以焚烧所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取暖等等。但我们中国等亚洲国家很少做到将垃圾分类,所以焚烧垃圾时所产生的热量能真正用到发电、取暖的则很少。而且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停止这一方法。

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这种办法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课件三:在家里,一家人吃饭后,把剩饭、剩菜倒进小盆去喂猪。

课件四:在家里,爸爸把死猪,在田里挖了个坑放在坑里深埋。

点评:爸爸这样处理你觉得怎么样?请你评价,并说明理由。(让学生知道垃圾不能乱扔)。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小资料: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我们常把落叶堆在一起,用做树木的养料,这就是一种积肥法。这种方法很少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应用这一技术的国家很多。

学生评价: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追问:你的资料是从哪里得来的?

小结方法:你真会收集资料。爸爸妈妈可以告诉我们;自己观察到的;电视里介绍的;看课外书知道的;电脑上查等,你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从生活中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呢!

2、小结:我们人类可真聪明,能根据垃圾种类的不同人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情境导入:《美丽的小路》中的环保小卫士鸭先生来看我们了。(课件出示小鸭)并出示:小朋友,我每天打扫我校门前的小路,还有鹿先生给我送来了一个分类垃圾箱。小路经过我们的美容,现在可美丽了,欢迎你们来哦!你也来做个小小美容师吧!

1、校园美容计划交流:

(1)小朋友,你们怎么准备怎么为我们学校和教室美容呢?请你们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我们的校园美容计划交流。

(2)小组推荐代表交流,并小结。

a、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做到弯弯腰随手捡一捡。

b、看见乱扔垃圾的同学、现象要勇敢地进行批评。

c、建立垃圾回收站,进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回家向大人宣传,人人保护环境。

(3)学生评价,哪个小组的校园美容计划好,评选出最佳校园美容师,并为“最佳校园美容师”小组发奖。

1、我们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先讨论一下,再合作完成,好吗?

2、展示台:

预设:想象画展示——手工小制作展示。

请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处理垃圾的方法,组员相互补充。

(1)其他各组小朋友认真听,并说说他们的方法哪里好?哪里不够好?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2)请大家评一评哪个小组听得最认真?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好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小结:小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爱我们的校园,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像小鸭先生那样当好“小小小美容师”,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环境更加美丽、洁净。

资料:

处理垃圾的方法: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

美马萨诸理工学院等离子物理实验室宣布,他们成功利用人造闪电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热量能将垃圾熔化,待冷却后,有害废物可以变为没有毒害的巨大玻璃。

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的垃圾进行观察。)。

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义乌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吗?那你觉得义乌城干净吗?(可以播放义乌的风光或校园风光,让学生感受城市的整洁美)。

城市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课要谈的话题是:

小调查的汇报交流。

每人在小组里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每组派代表交流。

垃圾的来源: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

厨房垃圾。

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1、让学生自由说说,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可能会说扔到垃圾桶里、垃圾房里去了,那么老师就追问:“垃圾房装满了怎么办?)该怎么处理垃圾呢?今天我们来成立“点子公司”,为处理垃圾出出点子吧。

(1)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公司,动脑子,想办法。

(2)分组汇报。注意评议:谁听的认真?谁的点子好?好在哪里?你认为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义乌的处理办法:塔山垃圾填埋场。焚烧法。积肥法。

引导学生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看法。

介绍美科学家研制出用人造闪电出来垃圾的新方法。

学习目标:

就身边的垃圾进行交流,能说清楚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展开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二、交通安全。

案例|一、3月31日11时55分,河南省潢川县小学生杨明亮(男,8岁),在丰台区富丰桥东韩庄子路口步行由北向南横穿机动车道时,被由西向东驶来的李元元(女,24岁,北京市公交总公司603车队)驾驶的大公共汽车当场轧死。

案例二、2月11日14时5分,大兴区黄村镇狼各庄村村民薛新开(女,7岁)在由南向北步行横穿公路,适有河北省固安县解家务村司机杨建中(男,19岁)驾驶农用四轮车由东向西驶来,农用车将薛新开撞出,薛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

1、分组讨论、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下面给大家讲几个游泳所带了的惨剧。

(1)20xx年4月23日下午,廉江市安铺镇3男孩结伴下河捞蚬不幸溺水,导致2死1失踪。

(2)20xx年1月8日,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郝家庄上郝村西塘处,因开发商挖沙导致地面出现大坑,聚集河水后结冰,4名小学生和1名幼儿在冰上溜冰时不慎落入坑中溺水死亡。

(3)20xx年3月3日,海南乐东中学2名初三学生到河边钓鱼,不慎落水身亡。

(5)20xx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莱芜汇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

(6)20xx年6月9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在桃洪镇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

(7)20xx年1月1日下午两点左右,广东汕尾陆丰市湖东镇南四坑水库发生一起溺水事故,造成4名小学生死亡。

(8)20xx年1月7日,河南信阳光山县南向店乡天灯小学发生一起溺水事故,造成4名儿童溺亡。(9)20xx年4月21日,广东珠海中大珠海校区一名20xx级本科生凌某,在校园内沕水湖意外溺水身亡。

(10)20xx年5月5日,北京市吉利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在十三陵水库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2、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相助。

3、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四、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

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五、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六、食品安全教育。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装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5、不吃三无产品食物,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6、不乱吃野果,更不要捡路边的果吃,以免中毒。

七、防拐骗。

带她回家等花言巧语骗取了杨某对他的信任,上了他的摩托车。半路上,他企图_污杨某,却被杨某狠狠地咬断一截舌头。歹徒惨叫着逃走了,但他因落下伤残,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捕获。

2、讨论案例: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小组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前者不但勇敢而且机智,因为她不但保护了自己,而且打击了歹徒。而后者的'胆孝恐惧不但助长了歹徒的气焰,还使自身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因此,面对不法侵害,特别是严重的不法侵害,首先要勇敢。因为勇气能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1)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2)不听陌生人的话。

(3)不跟陌生人走。

(4)不和陌生人讲话。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八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发生在生活当中真实的交通事故,明确其危害性和造成的原因。

2、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生命的宝贵,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难点:。

针对对孩子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交通安全提出要求,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交通常识等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教学用具:。

一.课件:触目惊心的生活中的`交通事故视频1.2.

二.色卡纸.剪刀.双面胶(为了让学生表达心声用绿色色卡纸---因为绿色代表希望,裁剪的形状似叶子的纸条条)。

三.关于交通方面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请打开课本,迅速阅读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或者说画面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一种景象?我们居住的地方和这张图所呈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尽管人们居住的地区各有不同之处,但无论是繁华城市还是偏僻乡村,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安全健康地生活,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涉及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1886年,当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人类在向现代文明迈进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下面让我们用心体会一组也许让你眼熟的悲惨的交通事故图,看后谈谈带给你的启示或者你看后的感受。(播放课件)。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九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第26―2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的起始课,内容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变化的。从长远来看本课的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化学奠定基础。从本单元安排来看是单元起始课,在编排和设计上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铺垫性。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第一部分要求得出“物质”的概念,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观念。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铺垫,也是今后学生形成哲学观点的奠基石。第二部分是“物质在变化”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从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概括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并且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第三部分是“让物质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认知巩固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物质的两种变化,并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从而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变化是人为的,有些变化是自然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知识,比如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水的三态变化等,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难理解把触觉可感知到的物体称之为物质。但对于空气、声音、火、电等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来说就有些难以理解。对于物质变化这一现象学生也比较熟悉,因为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实际。教材中举例如:物体变形、燃烧、生锈,但是学生以前没有出现想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想法。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希望教师给予自由探究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学习能把现象和背后的科学道理结合起来。同时,继续保持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是六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定位于单元起始课,重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2、通过具体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2、保持探究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并保持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法学法】举例法、分析法、归纳法、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教师:图片(岩石风化、地震图片、古旧房屋、损坏路面、气球、自封口塑料袋、手电筒、纸、火柴、蜡烛、教学用ppt。

学生:白纸、纸飞机、火柴、火柴梗、球形橡皮泥、方形橡皮泥、未生锈铁钉、生锈铁钉。

【教学过程】。

一、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都有哪些物体?

2、我们知道有很多很多物体,这些物体都分别由哪些材料组成呢?而组成他们的材料一般都称为物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

地点1:医院里,食物中毒的人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来,医生们“全部出动”,仍然忙的不可开交,喊声与痛苦的叫声混成一片。哎,现在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大家每天都吃着有毒的食物,喝着有毒的水,你问为什么?因为已经没有无毒食物了。吃面包?有毒。吃咸菜?有毒。喝水?毒得更厉害,有的甚至会死!1前的“绿色食品”早就不存在了,现在全是“黑色食品”了。

地点2:环保局里,5个骨瘦如柴的人静静地躺在那里。5人中有3人已经奄奄一息了,其他两个人正在想怎样救同伴。环保局是2050年建的,谁发现有的地方受到环境污染,就可以来报告,环保局会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小小的分局来改善环境。可是有许多人患了一种新型的传染性病毒,像100年前的“sars”病毒一样,传染一个又一个的人,环保局的员工就全部被传染身亡,仅有2人存活下来。

地点3:足球场里,20几个“没有足球就活不下去”的铁杆球迷戴着防毒面具看着足球赛。为什么要戴防毒面具呢?因为大气污染太严重了,不带防毒面具5秒都不能活!而踢足球的人也戴着防毒面具,他们也是迫不得已。球迷们强烈要求,要以10000元一场的高价让球员们踢球!

这就是100年后我们的生活环境,你们说是好还是坏呢?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工程问题的基本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出示小黑板。

1、学生读题。

2、先让学生大胆猜想。

3、然后老师提出:

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好吗?

二、由浅入深,辅路搭桥。

出示小黑板: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60/2=30(本)60/3=20(本)。

2、60/(30+20)=1.2(本)或者:设x分钟发完?

(30+20)x=60。

x=60/50。

x=1.2。

3、60/(60/2+60/3)或者:设两人合发需要x分钟。

x(60/2+60/3)=60。

三、引导探究,挑战问答。

老师质疑:

假如上面三道题都隐去“60本作业本”这个条件,你们能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1、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2、让各小组组长把解决问题的办法讲出来,老师板书:

a、1/2=1/21/3=1/3。

b、1/(1/2+1/3)或者:设需要x分钟完成。

x(1/2+1/3)=1。

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一小组,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恰当时机提问:

“你怎么知道这是对的?”

“还有没有别的思路或可能性?”

“列式为1/(2+3)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

四、促进思维,拓展发散。

解决好“分发本子”问题后,我问学生:

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类似的“做套装衣服问题”、“相遇问题”吗?

五、反馈练习,以促双基。

1、p95“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五第1题。

3、指导学生自学例9。

六、总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2、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哪些地方你还不太懂?

家庭作业:

练习二十五第2、3、4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二

学习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2课时。

(一)危险在哪里。

1、谈话: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2、请看第一幅图:

我们在游泳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危险?

(游泳是儿童喜欢的运动,它有助儿童健身,锻炼胆量,由于儿童年龄小,私自下河游泳,会危及生命,特别是在“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危险更大。)。

3、请看第二幅图。

在电线杆底下放风筝有什么危险?

(风筝线很容易缠住高压线,不仅会对儿童人身安全造成危险,还会引起短路,造成大面积停电,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工厂停工,停产,损失巨大,还可能触电。)。

4、请看第三幅图。

用湿手拿插头往电源上插有什么危险?

(由于人和水是导体,这样做容易触电,会危及生命)。

5、草堆旁放鞭炮有什么危险?

(会引起火灾,烧毁房屋,危及生命,甚至殃及四邻;如果周围有粮库或工厂,还会使国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6、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引发危险的行为和事件?

(二)小小辩论会。

1、辩题:有人说:“淹死的多是会游泳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小资料:多发的意外事故种类。(见书上41页)。

(三)意外事故有原因。

1、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2、小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做事马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意外事故就会随时发生,要引以为戒。

(四)危急时刻。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遇到危险该怎么办,看图一说一说?

(危险时刻我不慌,拨号要准确,地点讲清楚,危险时刻需要用的电话号码:119,120,110。还有家附近的派出所电话和水电维修电话)。

2、师讲解图二的故事,讨论:他为什么能救活30多人?

(五)真实的故事。

1、师讲述故事。

(六)消防练兵。

1、看第一组图,设问:你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将消防用品挑出来。

2、在班级开展消防练兵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消防队员和居民的角色,并启发居民扮演者想一想遇到火情用什么方法自救。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三

小鱼看着自己原本清澈的家————黄水河一天天变得浑浊起来,水面上漂浮的垃圾越来越多,原来清新的河水也变得恶臭起来,忍不住找河水商量。

小鱼忧心忡忡地对河水说:“我们的家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不仅我们河里的生物不能好好生存,就连河边的人们也不来玩儿了,还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也会离开我们的。”河水听了小鱼的话,也不由得伤心地说:“是啊!到了夏天的时候,这污水还会生许多蚊虫,周围的人们不要说来我们这里乘凉游玩了,说不定还会讨厌我们呢!想想这些,真是苦恼啊!”“那么,是谁把我们变成这个样子的呢?”小鱼问。河水想了一下说:“我流经上流的时候,看到一些造纸厂、化工厂、制药厂,还有卷烟厂等一些小工厂不按要求自己厂里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咱们这里。”小鱼又接着说:“哎,对了,到了星期天的时候,还会有一些不讲道德的人把垃圾什么的扔进来,河上的工作人员又不能及时清理,日积月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唉,每天生活在这样臭的环境里,真是爱罪啊!”小鱼说完叹了口气。

河水也跟着叹了口气说:“要是工厂能够按要求处理污水,并把河水排放到指定的地方,而不是河里,人们又都能够自觉地养志好习惯,不在这里乱扔垃圾,我们的家一定能够回到从前清澈美丽的样子。”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二、交通安全。

案例|一、3月31日11时55分,河南省潢川县小学生杨明亮(男,8岁),在丰台区富丰桥东韩庄子路口步行由北向南横穿机动车道时,被由西向东驶来的李元元(女,24岁,北京市公交总公司603车队)驾驶的大公共汽车当场轧死。

案例二、2月11日14时5分,大兴区黄村镇狼各庄村村民薛新开(女,7岁)在由南向北步行横穿公路,适有河北省固安县解家务村司机杨建中(男,19岁)驾驶农用四轮车由东向西驶来,农用车将薛新开撞出,薛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

1、分组讨论、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下面给大家讲几个游泳所带了的惨剧。

(1)20xx年4月23日下午,廉江市安铺镇3男孩结伴下河捞蚬不幸溺水,导致2死1失踪。

(2)20xx年1月8日,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郝家庄上郝村西塘处,因开发商挖沙导致地面出现大坑,聚集河水后结冰,4名小学生和1名幼儿在冰上溜冰时不慎落入坑中溺水死亡。

(3)20xx年3月3日,海南乐东中学2名初三学生到河边钓鱼,不慎落水身亡。

(5)20xx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莱芜汇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

(6)20xx年6月9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在桃洪镇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

(7)20xx年1月1日下午两点左右,广东汕尾陆丰市湖东镇南四坑水库发生一起溺水事故,造成4名小学生死亡。

(8)20xx年1月7日,河南信阳光山县南向店乡天灯小学发生一起溺水事故,造成4名儿童溺亡。(9)20xx年4月21日,广东珠海中大珠海校区一名20xx级本科生凌某,在校园内沕水湖意外溺水身亡。

(10)20xx年5月5日,北京市吉利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在十三陵水库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2、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相助。

3、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四、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

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五、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六、食品安全教育。

主持人: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装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5、不吃三无产品食物,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6、不乱吃野果,更不要捡路边的果吃,以免中毒。

七、防拐骗。

带她回家等花言巧语骗取了杨某对他的信任,上了他的摩托车。半路上,他企图_污杨某,却被杨某狠狠地咬断一截舌头。歹徒惨叫着逃走了,但他因落下伤残,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捕获。

2、讨论案例: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小组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前者不但勇敢而且机智,因为她不但保护了自己,而且打击了歹徒。而后者的'胆孝恐惧不但助长了歹徒的气焰,还使自身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因此,面对不法侵害,特别是严重的不法侵害,首先要勇敢。因为勇气能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1)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2)不听陌生人的话。

(3)不跟陌生人走。

(4)不和陌生人讲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五

珍惜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珍惜、节约资源时喊的一个口号。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假如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假如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大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呀!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

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我们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但是我们要节约用电,因为电几乎是由烧标准煤产生的,而在我国储藏的煤只够开采100年了!

大家想想,100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首先,从自我做起,我牢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盛夏时节,开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适合就可以了。平时的照明灯,尽可能用节能灯,因为普通灯泡把大量的电能转化为了热量,只有小数转为光线,而节能灯把电能几乎转化为了光明。“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请快快行动起来吧!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在我们每人的身边一定有过类似的事情吧:当清晨的帷幕还未拉开时,清洁工早已在紧张而麻利地打扫了。原本是一条干净、一尘不染的街道,却因一个人随手乱扔垃圾而给这条街道抹上了一个黑点!上洗手间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却有一部分人把水看得渺小无极,让水白白流失,使它向人类发出呼吁!在一个公共场所里,例如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一人随地吐口香糖,或许你也不经意的经过,但日月积累,大街便成了梅花鹿,不,应该说是斑马上的斑点了。

同学们,每一个生物都有生命。你踩死一只蚂蚁,折断一根树枝,都是在扼杀一个软弱的生命,况且是水龙头,一滴水对于我们来说能有多大的贡献:农民干活口喝了,水可以为他们赶走酷暑的严热;花草树木也无不受水无微不至的照顾。至于人类,没有了水则犹如初生的婴儿失去了母亲的温暖怀抱一般!

珍惜资源,就是珍惜现在珍惜未来,保护环境,就是在保卫地球,保护这个和平、温暖的世界。

听!水龙头向人类发出了呼吁:人类啊,我向你们付出的所有都不求回报,只求你们保护我们这些有限的资源,保护承载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地球吧!夏天,我献给你们一股股清凉甘甜的水,而你们却呜呜!

听到水龙头的呼吁了吗?怎么?还在犹豫吗?假如“破坏“这只恶魔已经控制住了你的行为举行,你就要努力去克服它;假如它是一只凶猛的老虎,让我们做武松把它打倒;假如它是一块坚硬的石头,让我们做登山者把它踩下。

来吧!人类,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建造一个绿色基地,就多一只小鸟飞向大自然的怀抱,珍惜资源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论环保,或许,你托着腮贮立在窗前,会从心底冒出一系列的问号:什么是环保?以上几个疑问就由我做粗略的解释:环保,两个字的引申意指循环利用,而本义是指保护地球的一种做法。为什么要环保,因为要使地球资源来源不断,就要用实际行动去证实保护现在就是在保护地球,那么,中国这一块小地区将会面临着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六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母亲被她的子民们折磨得面目全非,奄奄一息。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着自然环境,于是,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破坏环境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于是,全球性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经常光顾地球,沙丘吞噬了万亩良田,洪水拆散了千万个家园。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的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灭绝。”这句话说的一点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也当然不给人类留面子,自然也当然不给人类留后路。的沙尘暴,5.12汶川大地震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七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大致了解生活垃圾的来源、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设想处理垃圾的方法,并能画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一、课前准备:

1、和其他学科老师先沟通交流(如美术老师),帮助同学们用废旧垃圾制成工艺品。

2、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每天产出的垃圾以及社会上怎么样处理垃圾的。

3、收集有关的图片和资料。

创设情景。

1、同学们,老师发现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把很多的垃圾倒入垃圾坑里,那么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出示有垃圾的纸篓)。

二、直奔主题:

出示图片一:

商场里人们把把一些物品的包装袋随手扔掉。

图片二:在家里爸爸妈妈把废纸和不要的塑料袋等扫进垃圾箱。

图片三:游乐场,人们把吃了东西的食品袋和易拉罐扔进垃圾箱。

图片四:菜场人们把菜叶随地乱扔。

图片五:餐馆里,人们把垃圾倒入下水道流进长江里。

[抓住生活即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并展开思考。]。

2、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呢?

(1)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开始。

(3)全班交流。老师在黑板相机板书――――我的发现。

(一)、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这些垃圾都是人们把自己家的垃圾丢出来的。

(二)、我们小组的意见是这些垃圾时不讲卫生的人随便丢的。

(三)、我们小组同意别的小组的看法,可是有了垃圾比丢掉,留着还有什么用呢?

(四)、垃圾当然还可以有用的。我们小组也是觉得这些垃圾是我们人类的垃圾,但是还可以用。

3、师小结告诉学生,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4、问:怎么处理这些生活垃圾呢?说说自己的看法?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归纳:

(一)这些垃圾可以卖掉。

(二)垃圾也可以再利用。我们可以分开处理的。

(三)这些垃圾可以丢进长江里去。

针对这三个办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办法好不好。

有同学说:“我反对,不可以把垃圾丢到长江里去的。”

另一个同学问:“请你说一下你的理由好吗?你要把我说服气,我就不把垃圾丢到江里去。”

回答:“因为长江的水会被垃圾搞脏了,这样子的话长江里的鱼就喝脏水,会死掉的。我们人类喝了不干净的水,就会得病。”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请大家想想看就第三个办法你认为对不对?”同学们议论纷纷。

师小结“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就要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

[这一环节的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比较好。]。

问:你们有更好的办法来减少这些垃圾的产出吗?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过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觉得有些垃圾可以再利用,今天老师就利用废旧垃圾做了几个物品还设计了一种环保垃圾箱。

师出示制作的装饰品,介绍环保垃箱的用途。

问:你们有更好的想法吗?小组合作把你们的相法画出来。

三、展示台:

(1)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利用垃圾制作的工艺品。

(2)小组派代表介绍设计的环保垃圾箱。

(3)请大家把你们制作的物品和大家交换,去装饰自己的房间吧。(学生互相交换各自的物品并象伙伴介绍怎样摆放。

[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扩展:

反思:

1、此次活动的设计联系了学生的实际,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学生在不同时间、空间所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

2、创设生活情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尊重学生的思维、想象和交际能力。

3、生参与面较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生活意识。

我身边的环境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环境画篇十八

活动目标:

1、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懂得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有环保意识和行为。

3、活动中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制作幻灯片、大图画纸、水彩笔、环保标语、有初步的环保知识,并与家长探讨过有关的话题。

活动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河水受污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2)师:你们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

2、交流,分享。

(1)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污染吗?你们知道哪些东西被污染了。(分小组讨论,并由幼儿记录在图画纸上)。

(2)出示幼儿的记录表,共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3)出示各种污染的图片,认识其危害。(扩展幼儿对污染的认识)。

3、讨论:怎样保护环境。

师:我们的地球受到了这么多的污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居住的环境?

小结:坚持绿色出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少用一次性用品。

4、争当环保宣传员。

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宣传展板。

活动延伸。

利用周围的公园、植物园、田野、小区、公共设施等环境,引导孩子到各种环境中感知不同的环境及自己的感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861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