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大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8:30:14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大全(21篇)
时间:2023-12-04 08:30:14     小编:笔尘

总结是对我们所经历和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是对学习的一种回顾。总结应该突出亮点和收获,不要只盯着问题和困难。每个人的总结风格和内容都有所不同,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写作方式。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一

(一)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选拔、输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依据。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干部进行培养任用,选拔、输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时,除派人考察外,还必须查阅干部人事档案,了解其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成长历程中的表现,对拟提拔、输送的干部进行全面分析,权衡利弊,择其所长,避其所短,因人制宜,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积极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人事档案是澄清问题,维护个人利益的可靠凭证。从其形成看,人事档案伴随干部成长的历程,记录着当时干部工作情况、参加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情况,是个人思想和行为的真实记录,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从其形势看,它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如当事人的亲笔手书或亲笔签字以及组织审核认可的机关印信等,它是个人历史和现实面貌的原始记录,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一个人各方面的状况。个人利益受损、兑现待遇、纠正错误、调整工资级别、职称评聘、合同鉴证、身份认定、退休等等,都需要档案作为信证,为解决问题提供可靠的线索或凭证,保障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损害。

(三)干部人事档案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可靠依据。每一份干部人事档案都具有时代信息,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理论等建设情况。所以说干部人事档案作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研究今天的历史提供每一个时代及年代的共性信息。

(一)工作人员兼职现象较多,责任意识淡薄。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人员,由于档案工作没有较强的时限性,工作人员兼职工作内容较多,造成档案工作者责任意识不强,使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既不注意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也不按照业务规范整理档案,更不善于学习现代化管理手段。

(二)领导重视不够,人员流动性较大。基层从事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数为办公室或人秘科工作人员,综合性工作内容较多,平时工作任务繁杂而重要,人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方面工作业绩比较突出,职务升迁较快,造成人员调动频繁,使人事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再加上部门领导对档案工作指导较少,业务培训工作跟不上,使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较落后。

(三)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没有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多数机关及事业基层单位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基本的档案管理制度,更谈不上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标准,各自为政,主观臆断,分类混乱,参差不齐。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它放在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并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其次,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从严监督,严把归档材料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制约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干部人事档案的材料审核、材料接转及干部人事档案质量通报登记等各项档案管理基本制度,不断充实内容,健全制度,及时纠正干部人事档案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可靠,维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严肃性。建立岗位责任制,结合岗位责任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职责权限和应遵守的纪律作出明确规定,促使工作人员积极主动、遵章守纪地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四)创新工作的方法,提高人事档案服务质量。在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真实性和保密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研究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立电子档案的新途径,适时更新干部信息,使干部信息及时得到保护,随时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最新最实的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机关干部人事档案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提高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要不断强化管理,把机关干部在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德、能、勤、绩、廉及奖惩、业绩、评议、评定等相关材料及时存档,切实抓紧抓好,促进机关干部的勤政廉政建设,为组织、人事部门选好人用能人提供可靠的依据。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二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最著名、最具指导性的思想。在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全面做好企业的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企业的稳定。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离退休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最具指导性的思想,提出至今社会反响强烈,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有力的理论武器。党的十七大提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更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历史使命。因此深入学习并在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国情、党情发展,同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为企业更好的开展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

一.从全局的高度把握离退休管理工作。

离退休老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功臣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笔宝贵财富,作为离退休工作的管理者要充分尊重老同志的.需求,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老一辈人曾经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仍是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离退休管理工作事关企业发展的大局,是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党委应始终把离退休管理工作放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始终把离退休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企业党委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离退休职工,充分发挥他们在政治、思想和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真正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建立离退休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离退休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尊重历史、结合现实、真抓实干、关注个体、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形成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首先,领导机制科学高效。企业要时刻坚持党对离退休工作的领导,调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因素,在企业范围内形成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机制。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应建立以企业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分工合理的离退休工作领导核心。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离退休职工党委和离退休工作处(中心),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离退休管理工作新机制。

其次,健全推进离退休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企业应定期组织离退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各职能部门通力协调,研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三.加强离退休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

要根据老同志居住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党组织网络,将那些党性修养好、威信高、讲奉献的老同志推选到党支部领导岗位上,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他们的工作,使党支部建设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将离退休党支部的政治核心、桥梁纽带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扬光大。

以“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为目标,全面加强离退休员工的政治思想建设。为了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企业应注重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

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及社团建设。为了给离退休员工的文体活动提供保障,企业必须着力解决离退休老同志活动需要与设施配备之间的矛盾。不论企业资金是否充裕,都要积极的筹措资金建好老干部活动中心。

四.坚持办实事。

企业的离退休员工具有“三多”的特点,即高龄多、病人多、空巢家庭多。为此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统筹兼顾,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政治和生活方面的待遇。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根本利益,并要通过抓发展来实现,抓条件建设来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直接利益,抓统筹协调来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群体利益,抓帮扶来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特困利益。

政治上落实待遇。企业党政领导及离退休管理处(中心)要及时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国情和党情,使他们了解国内外大事、行业趋势和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情感上关心体贴。要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尤其在一些重大节日,领导集中走访慰问离退休以及伤病老同志,做到慰问到病房、到床前、到家中。凡企业面临重大改革,要虚心走访并认真听取老同志意见。

生活上帮扶支持。不断改革完善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保障体系。企业党委在各职能部门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在财力上给予支持,积极为老同志排忧解难。

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离退休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树立大局观念,去除应付思想,强化服务意识;破除官僚主义,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树立创新意识,去除依赖意识,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健的开展。离退休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既广离退休人员居住地又分散,根据离退休管理工作实际,不断总结创新工作方法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对日常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网络,充分发挥骨干管理者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一位离退休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能感受到企业改革的成果。对于可能发生的离退休员工群体的事件的问题,要坚持“耐心说服,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的总体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总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的工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既要想方设法的使离退休老同志感受到企业科学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感受到企业带来的温暖、幸福和快乐,同时对照上级和广大离退休人员的要求和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努力做好企业的离退休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课题组.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

[2]乔立军,赵武.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途径[j].发展,,(05)。

[3]刘一超.关心离退休人员生活发挥离退休人员余热[j].山西老年,2010,(02)。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三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到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时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时期。记者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十二五”以来,广州社会保险待遇持续调整,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已经进入“全民社保”时代。

全市参保人数大幅增加。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广州推进社保扩面工作成效显著,参保率大幅提升。广州市社会保险五险参保人数为2260.13万人次,而到了底,参保人数已达到3339.47万人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1070.5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054.67万人,失业保险441.73万人,工伤保险415.33万人,生育保险357.20万人。截至20末,广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82.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8万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为4.78:1,相比较而言,低于广东全省6.82:1的比例,但远高于全国2.97:1的比例,广州的养老保险压力低于全国。

平均养老金上涨三成。

在社保待遇方面,近年来广州各项社保待遇水平都实现了持续的大幅度提升。截至月底,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2413元,而经过多年的上调,到年底,已达到3019元。到了8月,广州市再度宣布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市84万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每月3200元,相比2011年底已上涨三成。

医疗保险方面,继职工医保后,从今年起,大病医保已全面覆盖广州全市460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其中,参保人只需按152元/年(调整为167元/年)标准参保缴费,同步各级财政补助按每人366元/年,就能在享受最高18.28万元的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待遇的同时,还可最高享受到12万元的大病医保待遇。多年来,广州市的失业保险金也从2011年的每月1040元上涨至2014年底的1240元/月,全市享受生育保险待遇13.56万人次,平均生育医疗费用6291.44元/人次、平均生育津贴17700元/人次。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四

尊老爱幼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尊敬老人更是重中之重的首要,很多老年人可谓是从年轻时代就呕心沥血投身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大潮中来,一直勤勤恳恳直到白发苍苍,对社会得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退休的工作人员更是值得我们尊敬。最近这几年随着城镇人口得相对增多,老龄化的不断提前,使得我国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很多单位和企业都在进一步的改革退休年龄的问题,进而使得退休老人的档案和一些列的服务业渐渐被忽略,得不到随着他们的退休他们的档案和服务也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当我们一味的呵护祖国的希望,未来的花朵的同时,更不能忘记我们的退休人员,他们都曾经为为国家的经济的建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是党和国家的一支不容忽视的专业力量更是国家的“国宝”,因此,这期间以企业的退休人员最为突出,他们档案的管理和后续服务工作更是十分值得我们是重视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进入21世纪后直线上升,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人身权益保障、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新时期的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一)管理制度有待一定的完善。

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保障档案工作,但是仍有部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不完善,存在一些弊端和有待处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档案标准不够统一,档案管理发展不够平衡,细节事项规定不够明确等等,而且大城市、发达地区的状况与不发达地区的成鲜明的对比,而一些小县城、农村和落后地区对于社保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更是微乎极微,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这种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我国档案管理、社保工作的整体发展。

(二)交接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由于管理交接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在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接收管理时处理比较混乱,甚至有些企业随便录用一些社会人员来进行管理,这些非专业人员甚至对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社会保险内容及注意事项等等很多问题都根本不了解,以致形成档案随意堆放,无法分类整理、材料残缺不齐等等的现象出现。更严重者甚至导致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接收管理混乱问题而造成许多民事诉讼案件的发生。

(三)意识比较淡薄。

企业把更多的经历投放在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方面,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重视度不够,甚至有些企业认为人事档案只是企业与员工雇佣关系的材料,对于退休人员不会耗费精力去管理,或者只是应付管理。而退休人员由于对自身权益不够了解,法律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把人事档案同自身利益关联,不了解它的价值,没有对企业的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现代企业应建立一个专门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机构部门,要想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进行,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机制,专门负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二)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目录以及档案检索。

进一步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现代档案管理的重点行动目标,现代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应该一改以往传统的手动记录管理的模式,应该建立健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不断提高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程度,以统一的文字、图形等方式将退休人员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更为严格的统一管理,直接输入近电脑系统中,逐渐形成一个标准、规范、严格的系统管理模式、输入到电脑中保存应在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引入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退休人员档案利用效率。

(三)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措施。

在退休人员档案管理过程中,现代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退休人员的管理情况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退休人员管理制度,同时应以一定的技术管理控制,进而使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起到一定的有效性,应时时遵循归类处理原则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针对性。对于社会化管理而言,企业及相关经办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措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首先,严格接程序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电子档案,以方便档案的查阅、管理,尽量做到当天接收,当天录入整理完毕,当天上架可查。建立电子档案时要求本着服务查询的原则,按扫描要件整理排序,结合对外服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适时增减扫描内容,尽量减少调档,提高了电子档案的利用率。其次,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整理好的数据备份以及档案盘点,对于重要的移交表、协议书等资料一定要进行专门装订存放,并对录入的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保存和备份。以此保证基础数据安全。为规范库房管理,还要定期对库存档案进行盘点检查,做到无误差。最后,依据电子档案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信息的内容一律严格管理,设定一定的查看权限,没有权限的人员不得随意查看有关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以及发放、生存认证、医疗等等有关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库,应有专门隔绝外网的计算机系统统一管理。总而言之,企业中的退休人员,曾经都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和中流砥柱,为企业的发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力量。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对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尚不完善,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这为企业退休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生活上的阻碍。因此,我们应当正视到这个问题,将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事业当作目前的一个重点问题来研究。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五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已从传统的纸质化向信息化发展,物资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档案管理的作用,准确定位,变被动应付型为主动服务型,提升档案的硬件水平和软件素质,利用和开发档案资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档案管理;物资企业;应用;改进。

1档案的价值。

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档案在内容上是原始记录,是信息和知识的源头,一旦形成一般不能随意修改。档案不仅内容纷繁,而且种类多样,如文书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业务档案等。档案的价值是档案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效益。

1.1历史文化价值。

档案的价值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具有特殊的价值,其凭证价值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档案的珍贵在于原始性、真实性和多样性。

1.2经济价值。

对于人事档案和业务档案来说,人事档案记录着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职务职称以及个人的基本信息。这些材料已经成为很多商家关注的目标,往往拥有的信息越多,商家谋利的概率也就越高。业务档案被视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1.3情报价值。

传统的档案信息主要发挥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档案材料作为一种知识资源所具有的情报价值。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的记录了企业的宏观和微观发展情况,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也是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

2档案管理在物资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物资企业的档案是在各项生产、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本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管理是物资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保存企业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

2.1参考作用。

档案是物资企业发展的重要凭据,是企业发展的`原始记录。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计划、策略、业务的评审材料等进行保管,可为后续物资管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2凭证作用。

由于财务的原始记录即原始凭证,是记载各单位经济活动的最初的书面材料。通过一定的单、表、卡片、台账等形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最原始、最基本、使用最多、数量最庞大的凭证材料,是进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财务档案有很强的凭证依据性,不仅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还对保护国家财产、执行国家财经纪律起到监督作用。

2.3可追溯作用。

当物资企业与其他企业发生纠纷、诉讼时,档案可发挥证据作用,提供了与争议企业进行谈判及可追溯的依据。

3.1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一收一放的事务性工作,不是主要工作,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档案工作,无法适应企业追求精细管理的需要。

3.2标准化程度较低。

对档案工作标准化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部门所执行的标准与国家标准有所偏差。一些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工作标准化只是推荐实行而不是强制执行,其价值和意义不大,所以没有严格执行。在档案的处理、保存和管理等细节上,仅是执行标准化管理的一部分规定,管理过程粗放。

3.3队伍建设方面。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档案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经营上,对档案工作重视支持不够,导致愿意投身档案管理事业的人员逐年减少,即便在岗人员,也因长期缺乏专业培训而致使业务能力无法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3.4电子归档实施效果不佳。

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社会的快速化、智能化建设。目前许多企业的归档已将纸质档案改为电子档案,更有利于保存、分类和整理。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在档案应用上不够普及,档案人员思想认知不清,操作技术不熟,导致由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变承接不够全面,制约了档案硬件的更新换代。

4.1做好档案宣传,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情报价值,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取得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档案人员要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高低是衡量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2加强档案标准化建设。

要保证档案工作标准化质量,加强对档案标准化实施的培训和监督。培训和监督可以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更新档案标准化的相关知识,及时纠正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偏离标准的做法,促进标准化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4.3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进行高效管理的手段,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相关的制度做保障。档案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的归档制度、保管制度、保密制度、查阅制度及利用制度,并纳入岗位责任中监督考核。

4.4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专业性,增强档案人员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培养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及时做好档案归档工作。企业应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档案管理队伍。

4.5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广泛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经济实力,适度引入相关先进设备,对现有纸质档案全面以电子文档形式收编归档,并同步设置电子检索功能。加强对本企业电子文件积累、鉴定、归档等一系列工作,确保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真实和完整。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六

县委组织部:

xx,男,19xx年6月生,19xx年7月参加工作,现系县委办驾驶员。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关规定,本人连续工龄已接近30年,基本符合提前退休条件。

鉴于本人患有心脏病,驾驶过程常出现胸闷等现象,现身体日渐不适驾驶工作,恳请县领导及组织人事部门能否考虑本人一贯敬业表现和高度负责态度,参照《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分流安排实施办法》(周委〔20xx〕32号)文件精神,请给予照顾办理提前退休,并按有关规定予以晋升3档职务工资,不胜感激!

此致

敬礼!

xuexila。

20xx年x月x日。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七

近日来有消息称,浙江省社会保险新政策陆续出台。

昨天,浙江省人社厅发布消息,从201月1日起,对企业退休人员增发基本养老金,这是我省自以来连续第12年调整提高。

此次增发基本养老金的对象为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全省439万人可享受此政策。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5-133元。调整与本人缴费年限相挂钩,缴费年限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5元。同时,对高龄退休人员再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涨20元。

省人社厅此前还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调整为120元。截至20底,全省当年新增参保人数49万人,参保人员总数达到1342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养老金人数580万人。

这是我省自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第四次提高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后,我省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仍将位居全国各省前列。

率先全国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今年,浙江省还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截至年底,全省户籍人员的参保登记率已达58%。接下来是对省内户籍的未参保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登记个人信息,了解参保现状及未参保原因。目前,全省各地正积极准备春节期间的入户调查工作,将利用春节回家团聚、人员相对集中的有利时机,开展入户调查。根据计划,全省将于2015年底前完成调查登记工作,底前建立集中统一的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管理机制,以实现符合参保条件的本省户籍人员应保尽保。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八

摘要:本文通过对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结合基建档案工作实际,提出基建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主要是加强领导,建立档案组织。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编制分类方案和规则。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把依法治档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档案管理;企业;基建。

基建档案是指在基建管理和基建工程项目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是建设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一个完整的基建工程项目要经过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要经过主管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好多部门。基建档案具有成套性、现实性、专业性等要求。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基建档案管理有很多困难,就此对基建档案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领导,建立档案组织。

抓好基建档案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应给以多方面的支持和提供可靠的保障,要求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建立一套有机联系的相互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企业内部要协调各职能部门增强档案意识,注重收集与及时移交,防止档案材料的散失;企业外部要抓住每一个环节的'档案收集,积极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负责人及档案人员通力协作,以保证归档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档案管理组织,不仅仅是是管理职能,而且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明确有关人员与部门的职责,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将基建档案工作列入工程条款,以法律形式约定下来。作为档案人员应列出需归档资料名目,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自立项开始,就积极介入,深入现场。

二、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编制分类方案和规则。

建章立制,用制度来管理基建档案工作。按照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规定的有关规定与标准,对已经收集的文字、图纸、图片、声像等资料,应根据基建档案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在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设置相应的归档类目,如它所包括基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档案、基建施工档案和以竣工图为核心的工程竣工档案等。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基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应主要明确基建档案的范围,归档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基建档案的移交与整理、保存与借阅的要求。基建档案有了制度、规章、标准,就更好操作了。

资料要齐全,内容要完整。应该特别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坚持工程项目建档工作与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同步,坚持档案部门与基建部门相结合,编制分类方案,正确区分和把握依据性文件、基础性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竣工验收及文件、基建财务文件、监理文件等的分类工作,齐抓共管,能进一步做好基建竣工归档工作。

管理要及时,立卷要规范。为确保基建工程档案齐全、完整、系统,就要保证基建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计划、检查、总结、验收等各个环节同步进行,做到工程进度到哪,档案管理工作就跟踪到哪。立卷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像清晰,组卷做到文件齐全、分类准确、体系鲜明、方便管理,方便利用,保持其整体功能。并将立卷好的档案按规定移交有关档案管理部门,严格交接手续,认真核查案卷质量并确保档案的完整。

三、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

一个单位基建档案管理的好坏,不仅与本单位的档案规章制度健全与否、主管档案的领导的思想观念、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更与档案资料的组织者对档案资料的重视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针对某些领导和技术人员档案意识薄弱、档案管理人员与基建负责人员工作不协调、缺乏基建方面专职人才、施工企业一般比较重视工程质量和进度等现状,一是要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加强对基建管理部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项目设计及建设施工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将基建档案工作列入工程条款,将基建档案工作以法律形式进行约定。自项目建设开始,应该组织其学习、贯彻国家关于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办法,要求做到统一的要求、标准与格式,严把档案质量关,要求做到技监与基建档案同步进行、工程建设与档案材料的积累、整编、审定同步进行,系统掌握项目开工前、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竣工后档案工作的不同点与侧重点。二是要组织本单位档案人员及其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档案法》及国家关于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法,在各部门间形成档案共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自觉增强责任意识。

四、把依法治档工作落到实处。

缺乏有力的档案执法机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基建档案未形成时,存有档案资料散落在各科技人员及合同管理人员或是一些领导手中的现象,应根据实际情况,把档案法宣传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和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并认真制订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媒体进行宣传,不断强化监督指导功能,特别是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既要做好执法检查和业务指导,又要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做到点面结合、跟踪督办。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局面,推动档案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九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迫在眉捷,按照国务院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到底,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这是一个涉及人员多,范围广的系统工程,将面临一系列棘手问题,诸如:如何采集退休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如何处理和使用信息资料;组织机构如何设置;如何进行人员配置等.

作者:李孟坤郭向红作者单位: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刊名:创新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newground年,卷(期):“”(6)分类号:f2关键词: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

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河北省自201月1日起,继续为2014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比上年提高10%左右。

今年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采取普遍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普遍调整采取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定额调整:按照退休人员每人每月100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55元增加。挂钩调整:退休退职人员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月增加基本养老金3.5元。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按照本人2014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标准的0.5%增加基本养老金。

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下列人员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2、符合冀劳社[]3号和冀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地区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养老金。一类地区每月增加5元,二类地区每月增加10元,三类地区每月增加15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用人单位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月增加20元;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调整标准增加养老金。

3、企业退休退职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文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

4、9月30日冀劳65号文件实施前,因工全残职工退出工作岗位退休并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养老金的人员,本次调整月增加额达不到207元的,补足到207元。

对于调整提高的基本养老金,在发放的同时,要补发今年以来的调整提高部分。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一

1.对标管理的定义。对标管理也称为标杆管理,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首先企业需要确定标杆的企业,然后参考其成功的经验,同时对照标杆企业与自身所存在的管理不同找出差距,最后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企业情况的改进增强措施,最终达到一个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结果。再具体可以表现为参考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或者竞争力最强的企业的管理经验、业务流程等方面,通过与自身企业进行比较,树立一个具体的学习与竞争目标,具体采用收集资料、学习借鉴等一系列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化界定,帮助自身企业达到提升的一个管理活动。对标管理主要是通过实践来达到最终目的,但是其本身具有十分强大的适用性与实效性。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对标管理中蕴含的管理知识都是十分积极、实践性较强的,因此不管当下的时代怎么变化,对标管理依旧是目前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之一。

2.对标管理的类型与内涵。对标管理的类型可以按照比较范围划分为四种:内部对标、竞争对手对标、行业外部对标、类属或程序对标。企业想要利用对标管理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前提就是需要对自身价值进行一个正确、客观的衡量。需要将企业自身的产品与服务与同行业最强的企业进行细致的比较。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强,企业通过各种积极途径将自身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加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向标杆企业靠拢。由于当下时代的要求,企业管理层人员对对标管理越来越重视,不同行业都在不断的进行着对标管理工作,具体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确定目标。第二,比较目标。第三,确定标杆。第四,最后评价与总结。只有按照这样一个步骤进行,才能够保证管理的顺利进行。

将对标管理放在国际化的视野当中,部分跨国企业进入到我国之后可以发现其在国内的发展更加趋向于我国的市场。出现这个局面主要是因为是一方面为了迎合我国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同样需要实现经济效益。因此,跨国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之后,会采取一种聘用当地人才、采用当地原材料、符合当地特色的营销方式,进行产品的营销,最终逐渐发展成为开发、科研、运营、管理等一体的企业。另一种就是我国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再结合自身企业特点进行适当的改变。将国际对标引进我国当中,并不是完全照搬过来,而是需要进行弹性的改变。最佳的方法就是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融合,紧接着从小范围的区域环境,到大范围的行业环境中思考企业的发展。由于将国际对标理念进入其中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从战略视野对其进行分析与实施。因此,企业在进行国际对标的期间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充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避免盲目。企业在进行国际对标期间,不能打乱了自身的定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在国际对标的过程中充分保持理性,不能因为看到标杆企业的成功就全部将其管理经验、经营策略照搬过来,而是应该站在我国的国情去考虑。特别是由于部分行业其中的标准不同,因此在实际的对标过程中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例如,我国企业想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时,在美国其适用的电压是110v,而我国的标准电压是220v,国情的不同导致了这个差异化现象的发生,因此我国不能完全按照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在尽心对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避免出现盲目性。

2.扩大对先进管理思想的吸收利用。当一个企业需要确定一个国际性质的标杆企业时,该标杆企业的成功必定不只是依靠某一方面的技术或者是经验,肯定是结合了各种十分重要的管理思想与理念,因此企业想要向着标杆企业发展,不能够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深入到其内部当中进行研究与学习。同时还是需要吸收国际中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扩大前瞻性目光面积。在经营方面,应该将视野放在国际层面,全面化构建一个安全的、多元化的经营体系。参考国际的大型企业,我国企业在跨国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随着整个全球一体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不仅面临着更好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参与到国际合作与竞争当中,不断扩大国外的业务市场,提高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与经济效益。

3.充分认识自身企业优点。企业在与国际标杆企业进行借鉴的同时不能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同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优点。加大对技术方面的创新力度。技术作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想要与标杆企业发展在一个水平线上,就需要加大对技术的创新。由于是站在全球视野的角度考虑,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紧推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通过与国际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国际技术并购。在技术方面,注重加强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在不同专业技术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与融合。针对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要进行重点的研究与开发,组成专业的科研研发小组,将多领域的技术进行融合提升,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开发,保证企业能够配备一套专业的技术,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同时保持自身原有的发展计划。企业在进行国际对标项目时,最初的模仿可能会带给企业一定的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但是企业不能在短暂的利益下就打乱了原有的发展计划,模仿只是对对标管理的表面理解,深入理解就能够发现只有进行创新才是企业获得长久利益、稳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途径。企业应该从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作为出发点,在思想上树立全球化的理念,目标设置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根据原有的发展计划结合企业发展,从技术与服务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当中,由于各个方面都是出于起步阶段,此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政治、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将发展技术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中去。

5.客观理性保持发展进度。在看到标杆企业取得了成功时,企业此时应该稳住阵脚不能急功近利。由于大部分标杆企业所运用的管理标准是其已经处于一个稳定发展阶段使用的标准,而我国企业之所有会运用对标管理方法主要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瓶颈,两者之间的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阶段的不同,其发展的计划与战略意图也不同,所采取的管理标准也不同,因此企业在进行对标管理时要充分保持理性与客观。企业在评价自身发展时不能与自身以往的业绩进行比较,而是应该将目光放在企业外部当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帮助企业找出差距的同时又了解具体的发展方向。

6.同时密切关注国际新形势。可以发现,对标管理是一个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当中,特别的国际对标,整个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会导致对标管理也发生改变。当企业确定了一个标杆之后,这个标杆不代表就是一成不变的。另外企业在实行对标管理时,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完成了某一阶段的对标管理时,需要对该阶段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审视,在需要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转变,同时再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密切注视国际形势,保证企业的发展稳定。

综上所述,企业在管理国际对标期间,需要充分保持理性与客观,必须站在全球化视野的角度下全方位的考虑问题,充分保证对标工作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国内市场中保持稳定,同时又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真正做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周峰王斌于海涛赵猛杨鹏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二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推进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关于加快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9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规定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或个体从业人员,在达到规定离退休条件并办理离退休审批手续后,均应对其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第三条 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直接发放或委托社会服务机构向离退休人员支付基本养老金的形式,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工作。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按时、足额、方便、安全。

第二章 发放形式

第四条 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可分为基本形式和过渡形式。基本形式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或委托国有商业银行、邮局或社区服务组织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养老金;过渡形式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或邮局设立基本养老金发放专户,并与企业签订委托发放协议,由企业退管组织从专户领取基本养老金,再将基本养老金分别发到离退休人员手中。

过渡形式是为远离城市、地处偏远地区的企业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形式,要创造条件尽快向基本形式转化。

第五条 对居住外埠的离退休人员也要通过银行联网或邮局邮寄实行社会化发放。对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人员要增设送发养老金业务。

第六条 实行社会化发放,要同银行、邮局签订必要的`协议,以保证资金安全、核算准确、发放及时。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及违反协议应承担的责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权对违反协议的社会服务机构撤销其委托发放的资格。银行、邮局等部门应为离退休人员开设个人活期储蓄帐户,并适当增加发放网点,方便离退休人员就近领取,做到热情服务。

第三章 完善基础工作

第七条 建立和完善企业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通过对离退休人员有关数据的采集,审核、整理、录入、汇总等几个环节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数据库应包括离退休人员自然状况、个人帐户储存额、离退休待遇标准、基本养老金发放和领取情况。

第八条 建立业务流程制度。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依据全省统一业务流程,结合本地区社会化发放的工作实际,制定严密的业务流程制度,实现社会化发放科学、规范、平稳的工作秩序。

第九条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抓好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的配备、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软件的开发和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四行一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委托其发放养老金的文件,加强同委托银行、邮局的联系,取得设备配置、软件开发及数据录入等资金的支持。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符合全省的统一要求,从事计算机管理和硬件维护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水准,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应抓紧进行培训或予以调整。

第四章 完善工作制度

第十条 建立生存状况调查制度。生存状况调查可以采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调查、委托银行和邮局帮助调查及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助调查等三种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调查可采取走访慰问信、请离退休人员邮寄户籍证和身份证等有关证件、照片的办法。委托银行、邮局帮助调查可采取要求离退休人员每季或每半年亲自来银行领取养老金、邮局工作人员直接同意退休人员见面等办法。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助调查,可采取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家居外埠的离退休人员按市、县(区)排列名单,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调查的办法。对三个月内不按规定提供生存证明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停发其其基本养老金。生存状况调查还应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争取支持。

实行举报制度,对举报属实的给予鼓励,对冒领者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 建立查询服务制度。查询服务的内容包括离退休人员自然状况、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情况、个人帐户储存额情况、基本养老金发放和领取情况。查询服务可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组建社会化发放服务部门,专门负责接待退休人员查询,设立值班人员面对面解疑答难,为离退休人员可随时直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行查询;三是开发语音查询系统,可通过电话查询离退休人员的有关情况。

第十二条 建立投诉监督制度。为加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监督工作,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同委托的银行、邮局和其它委托机构区同制定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投诉监督制度。制度应明确投诉监督受理机构,受理及处理程序、处理规定、处理结果的公布制度和报告制度,并公布投诉电话。

第十三条 建立评估检查制度。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都要对下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化发放情况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实行养老金社会发放的各环节的运行及退休审批、基础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评估检查办法按辽劳合字[2000]30号文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严格界定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项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保证对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统筹项目外的补贴由企业负责发放。同时在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过程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为企业和任何部门从基本养老金中代扣任何费用。

第十五条 要制止滥收费。委托银行、邮局发放基本养老金一律不得向离退休人员本人收取任何费用。语音查询只允许按市话标准收取电话费。向外埠邮寄基本养老金按规定邮寄费减半收取。

第十六条 设立专门的社会化发放机构。要结合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移交地税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强化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要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调整内部处(科)室设置,组建专门的社会化发放处(科)室。要充实力量,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要明确职责和岗位责任制,教育每位工作人员强化服务意识。

一、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健全,有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

二、凡在本辖区居住的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管理服务。

三、管理制度落实

1、信息管理:建立健全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做到所掌握的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完整准确,查询便捷,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2、业务管理:退休人员接转、协助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待遇申领,走访慰问、接待来访、组织活动等各项业务工作操作规程规范,执行效果良好。

3、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考核办法健全。

四、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丰富和完善

1、为辖区内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

2、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健全、作用显著,自管组织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度规范。

3、协助为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并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

4、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建设成效显著。建立退休人员活动场所。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三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禅城区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以下简称“退管服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办、市府办《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佛办发【2015】56号),以及市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通知》(佛府办【2012】17号)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退管服务工作的目标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不断提高退休人员晚年生活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使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三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在实现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将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由区、镇(街道)设立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退管服务机构”)承接,把退休人员从单位管理服务转为按户籍所在地的社区管理服务。

第四条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对象为:凡在本辖区按规定已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领取退休金的市、区各类企业退休人员(含社会申办退休人员)适用本办法。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退管服务工作在禅城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退管服务工作的统筹、组织和协调,对各镇(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依托镇(街道)和社区组织,以人为本,完善服务,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与促进社区建设相结合,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属地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六条为加强退管服务工作的领导,区各相关部门应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统-战部、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和统计)、区财政局、区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卫生药品监督)和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区人社局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工作。

第七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其主要职能是:指导和督促各镇(街道)开展退管服务工作,通报退管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主要工作内容

第八条退管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宣传党和政府有关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设立政策宣传栏。

(二)调查研究、掌握本区退管服务工作动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三)研究制定全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政策,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五)为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业务查询服务,跟踪了解退休人员生活状况,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六)做好孤寡、残疾、伤病等退休人员的探访慰问、帮扶服务。帮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领丧葬费、抚恤金,并建立退休人员基础台账,及时准确上报各种报表。

(七)集中管理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八)组织退休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九)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建立退休人员的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协助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十)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第三章退休人员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退休人员的基本权利:

(一)依法享有社会保障待遇,依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二)符合投保年限规定的退休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三)享有参加社区老年教育、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权利。

(四)享有社会为老人提供的社会福利、社会优待服务的权利。

(五)因重病治疗或发生伤残等有特殊困难时,享有帮扶的权利。

(六)有参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的权利。

(七)有向各级人社部门及社区居委会反映意见和建议,提出批评的权利。

(八)有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申诉的权利。

第十条退休人员应履行的义务:

(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关规定。如基本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向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反映,不得聚众滋事。

(二)主动配合镇(街道)人社部门,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三)按规定到各镇(街道)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报到;退休后移居市外、境外的人员,需按规定向镇(街道)人社部门提供生存证明。

(四)退休人员辞世后由其家属或代理人及时向镇(街道)人社部门报告。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区、镇(街道)人社局分别设立退管服务机构。区人社局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退休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建立退管服务机构、社区居委建立退管服务站,形成完善三级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体系。

区退休服务中心按区编办规定的编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实施、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全区退管服务工作。

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按各镇(街道)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数量比例,配备相应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辖区内退休人员的各项具体管理服务工作。

社区居委会退管服务站每站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实施各项退管服务工作。

第五章管理服务

第十二条各级退管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和范围。

(一)区退休服务中心:

1.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有关退管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2.统筹安排全区退管服务工作,并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工作计划。

3.对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组织检查并监督落实。

4.对全区退管服务工作情况进行登记和统计。

5.将新接收的退休人员按户口所在地划分至各镇(街道)退管机构。

6.指导镇(街道)、社区(村居)建立退管服务数据库和相关台账。

7.做好退管服务工作信息资料的备份及安全检查工作。

8.按规定管理和使用好退管活动资金,并审核和监督退管活动资金的落实情况。

9.建立退休人员档案库,对已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接收和管理。

10.组织全区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并指导和帮助镇(街道)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

1.协助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医疗的后续服务工作。

2.负责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

3.建立退休人员党支部,组织开展支部生活,做到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了解和掌握退休职工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5.慰问孤寡,伤病和有特殊困难的退休人员,开展扶危帮困活动。

6.为重病治疗或发生伤残等特殊困难的退休人员向上级退管服务机构提出救助申请。

7、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8.组织退休人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发挥退休人员余热。

9.及时、准确地做好本镇(街道)退休人员的资料统计工作,并向区退休服务中心报告退休人员生存、死亡等变化情况。

10.建立和完善社区退休人员自管互助服务网络。

11.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创建条件,建立信息网络管理等设施,建设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文化体育设施及活动场所。

12.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三)社区居委退管服务站:

1.协助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做好退休职工社区服务工作,及时反映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

2.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和探访慰问活动。

3.做好孤寡、残疾、伤病等退休人员的帮扶服务。

4.按要求定期探访十类人员。

5.配合镇(街道)建立和完善社区退休人员自管互助服务网络。

第六章经费筹集

第十三条企业(单位)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时,应一次性向属地管理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缴纳退管活动经费,缴纳标准为每名退休人员3000元。

第十四条企业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退管活动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转制时有提留转制风险金的,可从转制风险金中缴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按《印发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禅城区社会化管理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15】23号)文件执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由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中:市政府负担部分在上级补助中解决,区、镇(街道)负担部分按财政税收分成比例纳入区、镇(街道)两级财政预算。

第七章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企业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按每年人均200元安排。主要用于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开支、节日慰问、文体活动、保健和宣传费用等活动开支。

第十六条企业缴纳的退管活动经费,上级补助经费及其他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统一纳入镇(街道)财政专户管理,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的退管活动经费本着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计划管理的原则,认真编制经费年度支出预算,报所属镇(街道)财政部门核定,支出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编制退管活动资金收支报表和会计报表,每年7月15日和1月15日前将年度报表报送区退管服务中心。

第十八条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企业为其缴纳的退管活动经费仍有结余的,纳入退管活动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企业退休人员退管活动经费。违反本规定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区人社部门和区财政部门,定期检查各镇(街道)退管活动经费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级退管服务机构应接受和配合上级和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区和各镇(街道)人社部门设立投诉监督电话,受理退休人员和群众投诉,对退管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章移交程序

第二十二条企业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先由企业或其主管单位向区退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填写《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并做好移交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企业应做好退休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保持退休人员的稳定。

(二)企业须与退休人员协商明确移交社会化管理后是否保留或一次性给予的有关待遇,并与每个退休人员签订书面移交协议。

(三)关闭、破产、转制企业欠缴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医疗费及其补偿费用等,必须在移交前付清。

(四)无配偶无子女的孤寡、鉴定为1-4级伤残、患精神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特殊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服务标准内容与普通退休人员相同,企业与镇(街道)签订管理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统一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退管活动经费的标准进行管理服务。

(五)企业或主管单位将退休人员资料提交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所提交资料应如实填报,并提供相关资料,隐瞒不报的,一经发现,退回企业或主管单位。

第二十三条企业移交退休人员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等相关手续。

(一)按照退休人员所在企业参加社会保险隶属关系,经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经办机构加具核准意见后,须在每年的7月底和11月底前,带齐相关资料到区退休服务中心办理移交手续。

(二)按移交退休人员的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进行分类,核准退休人员人数、费用等,认真核实并填报移交退休人员相关资料,按镇(街道)填写《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服务协议书》,《移交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花名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表》,并附企业与退休人员签订的相关移交协议、本人户口簿的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近照照片两张。

(三)经由区退休服务中心初审后,分发所属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须在两个月内完成对退休人员情况核查。

(四)核实工作完成后,由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通知移交企业或主管单位缴纳退休人员退管活动经费,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反馈有关资料。被核实的退休人员正式进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二十四条企业办理移交退休人员时,其人事档案应按规定整理好,随同转到退管服务机构管理。区级以上各级党委管理的企业退休领导干部人事档案可以暂不移交。

第二十五条十类人员的管理服务:

十类人员是指无配偶无子女的孤寡、鉴定为1-4级伤残、患精神病、住院及重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劳模、建国前工作老工人、高龄、独居、军转干等退休人员。该类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各相关职能部门应齐抓共管,社区、企业共同管理为原则。接收程序按普通退休人员办理,服务内容和标准,按每名退休人员每年人均200元退管活动经费的服务内容管理服务(如有新规定或增加退管活动经费标准的,按新规定或新标准执行)。符合帮扶条件的,按照相关帮扶制度规定处理,使退休人员都能享受到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现政府人文关怀。

第二十六条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的接收。

(一)社会申办退休人员是指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向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办,并经批准退休的社会人员。包括原国有集体企业在转制后办理退休的人员(不含原固定工转制人员)、参加市区养老保险的合同制退休人员、其他企业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个体工商户等退休人员。

(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经费、服务标准和纳入规模等按佛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12]17号)和禅城区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相关实施规定执行。

第九章档案管理

第二十七条实行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以下简称“退休人员档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广东省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办理》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退休人员档案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建立档案基本信息库,并实行区、镇(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化联网。镇(街道)具备条件后,由所属镇(街道)接管。

第二十九条退休人员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接收档案应办理好验收和交接等手续。做好档案保管的安全、保密、保护等日常工作,严格涂改、圈批、抽取、撤换、加添或未经批准复制、拍摄档案材料,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档案材料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汇报。

第三十条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退休人员档案的,须凭有效证明,经批准登记后,由工作人员进行查阅,查阅后需复印的资料必须加盖印鉴和公章,证实与原件相符。

第三十一条档案一般情况不准外借,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外借,须提供书面及有效证明,经退管服务机构调查核实,并履行相关登记手续,明确盖印封缄后方可借出,并限期归还。外借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有关规定,严格涂改、圈批、抽取、撤换、加添档案材料,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触犯法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档案库需设立专门库房,配备满足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化、备份及档案存储等设备,按照档案管理标准采取积极的:防火、防水、防蛀、防潮、防高温、防盗、防光、防尘、防有害生物等安全措施,保持清洁卫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第三十三条档案库的建设费用应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

第十章信息管理

第三十四条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是根据企业移交数据信息,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是否合法办理退休后,由区退休服务中心初审后,移交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接管。

第三十五条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由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移交数据的信息,做好核查、修改、录入管理等工作。

第三十六条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通过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对所辖范围内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退休人员发生搬迁、死亡、基本信息变更等情况的,由社区负责办理转移、申报、变更等相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区社保经办机构、区退休服务中心以及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在采集、录入和管理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使用的规范化。

第三十八条严格做好数据信息的保密工作,未经区退休服务中心批准,不得擅自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严禁任何人利用信息库数据营私舞弊。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实施办法由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保障退休人员生活,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实现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作出贡献。

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茧自缚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街道(镇)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纳入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的,为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和养老保险由省直管的驻宁企业退休人员。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主要包括:

(一)做好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

(二)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查询活动;

(三)建立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四)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和供养直系亲属生存状况的资格认证工作;

(五)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六)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七)帮助死亡退休人员家属申领丧葬补助费和遗属津贴;

(八)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建立自助、互助组织,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三、管理服务的形式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结合我市实际,采取以下管理服务形式:

(一)企业退休人员直接纳入街道、社区进行管理。依托街道、社区管理是我市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结算管理中心负责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指导、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所在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街道(镇)、社区劳动保障所、站直接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所在街道和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二)企业或独立工矿区(不含参加省直统筹在宁企业)对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对以下有条件设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的企业,经企业提出申请,市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委托企业设立管理服务机构,按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并逐步纳入社区管理:

1、企业职工居住地相对集中、并实行社区化管理,其中退休人员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

3、退休人员居住地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能够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体及相关活动;

4、企业领导重视,能够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并保证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对符合以上条件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的企业,统一管理机构名称、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名称为:"xxxx(企业名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工作进行考核和政策业务指导。

(三)在社区组织不够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居住比较分散的县(区),可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管理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退休人员开展相关活动。

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延续责任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继续认真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继续关心退休人员的生活,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基本养老金之外的非统筹费用、原企业住房的管理维修以及尚未参加医疗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医疗费的报销等,应按有关规定由企业继续负责,不得以社会化管理为由,随意减少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促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平稳过渡。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活动的场所、设施及非生产经营性场所,可划拨给企业退管组织或社区用于退休人员开展活动,也可采用有偿转让、租借等方式由所在社区使用。对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的企业,要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向社区管理服务过渡。

五、加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稳步实施,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要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场所,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年卫生、文体、福利设施及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强化社区功能。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为退休人员提供生活资料、医疗保健、文体教育和法律服务。

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四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高等院校管理系(学院)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设置——即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及财务(电算)会计专业的实际情况,就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现实企业管理、财务(电算)会计专业内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前言。

电子商务、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及财务(电算)会计等专业的设置,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管理系(学院)的相关专业设置、组合模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在当今网络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各相关专业(仅以上述三个专业为例)之间必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内在联系,反映在现实工作和教学过程当中的这种全新联系关系的形成与建立,是以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为前提,进而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予以重新定位的结果。三个专业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这种联系关系,同它们之间原有的联系关系内容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电子商务首先造就了全新的企业管理环境及模式,进而使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变革成为必然。真所谓电子商务“一石”,激起了相关专业内容连锁变更与升级的千层涟漪。因此,重新揭示、认识和把握三个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成为现在及未来众多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财会工作人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在各类大中专院校中从事经济管理学科一线教学的广大教师更应理所当然地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电子商务的实践与推广,直接带来了企业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会计理论与核算要求的变革,为网络财务的现实提供了前提条件。

首先,电子商务手段突破了企业间固有的界限,从而导致了虚拟企业的产生一一即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资源动态配置和优化组合。一方面,它改变了以产品为核心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productionsystem(jit)、以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为代表的公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与方法,将开始广泛应用,因为基于网络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既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也提供了实施与实现的可能。作业管理与传统的以产品为核心、围绕产品生产周期展开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根据市场预测定生产计划,根据计划(包括产量、流程和周期)定库存,因而所形成的原材料、半成品与产成品的积压等问题,必然成为资金周转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梗阻”症结,资金浪费与资金周转困难这一对难题,由于对未来市场变化预测精确性的不可万无一失性,实际上在决策阶段就已经埋下了“祸种”,成为企业管理实务运行过程中自身无法解决的“二难定理”。因为作业管理的关键或核心,就是在消除掉生产组织及结构层次化的前提下,剔除了所有的非增值作业环节而实施的管理模式,因而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库存,从纯粹意义上讲,就属于非增值作业,甚至是负增值作业。未来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即时)生产系统,为消除这种非增值作业创造了条件,使作业管理成为可能和必然。

其次,在公司(企业)生产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产生变更的同时,必然对公司(企业)传统的会计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中击。全新的会计理论与核算方法的产生随即亦将呼之欲出,或者说是水到渠成。例如,就财务核算中的生产成本计算而言,制造成本计算法将由作业成本计算法取而代之;而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亦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数字时代的产品,如计算机软件产品等,对传统的资产(产品)价值的计量基础一一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所提出的挑战性更为明显,如果按历史成本计量计算机软件等数字资产,其会计信息的决策性、相关性乃至真实性,均:降大为降低。因为数字产品它是即时生产系统的产物,既有有形资产的特征,又具有无形资产的性质,其自身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展示出来的人力资源会计特征特别突出与明显。将计算机软件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软件产品生产企业的有形资产非常有限,且在会计上的账面资产也很小。根本看不到有形的而且是大规模的生产车间、原材料消耗及产品,往往只是每人拥有一个工作间、一把椅子、几台电脑。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却难以用传统的增长模式去计算,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虚拟企业环境中,会计假设(包括主体、持续经营、分期、货币计量)、会计组织、成本计算方法等均面临新的选择。同时,网络信息经济的发展,;降使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并对企业实现其竞争优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确认与计量:降成为未来社会经济的迫切需要资产的确认、计量为主体,以现实交易价格为核算基础来构建内容框架的。因此,对无形资产的反映和披露也因循有形资产的提示方式来进行。但由于无形资产价值往往缺乏现实的交易价格而无法有效、及时、合理地加以确认计量,只能采用获取该无形资产时所发生的成本来予以表示,这便导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格将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导致企业的价值无法得到恰当的反映。如果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人力资源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问题,会计核算存在的必要性必将受到质疑。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环境或虚拟企业环境在改变传统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环境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变革。与此同时,无纸化的商品交易活动,必然将会计全面带入无纸化的电子数据交换时代。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及不可抵赖性,将成为未来会计核算准确与安全的基石,而无纸化交易本身,就是电子凭单传递加电子货币结算。电子货币的出现、网上银行的诞生,最终:阵实现基于票据传递的会计结算到无纸化电子结算的彻底转变。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将对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质变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最终导致网络财务成为现实。

电子商务在改变公司(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业务流程及会计信息产生和存在形式的同时,也将对当前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质变带来深刻的影响。就公司(企业)管理系统而言,dos+mis系统的应用(pos、mis指分别用于动化管理的前台与后台系统),促进了我国商业企业自动化的实现。而pos、mis仅是商业内部管理的优化方法,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要从整个商业流通供应链来考虑,与生产、运输企业联合制定的电子订货系统eos应运而生。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侧成为了完整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的软件,它在企业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企业管理的传统模式,使管理效率的提高能与信息技术同步进行。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对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产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并包括相应的模块组成部分。erp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的体系标准。它把企业的各个部门组成一个平滑的功能整体,其主要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改革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实施erp系统,企业可以迅速建立起以企业为核心的b2b企业电子商务应用(asp)模式,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扩大市场机会,直接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模式;erp涵盖btob和btoc的应用,因为它与企业电子商务门户和btob市场紧密连接,从而使供应链更加完善。erp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得企业实现迅速改变经营管理的传统模式的愿望,并带来了新的企业管理思想。

与此同时,网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而言,决不是像过去windows代替dos;c/s结构代替novell结构的纯技术进步,相同的道理,它所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技术平台的升级,而是在工商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变更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结构自身质的进步与飞跃,其发展趋势与方向在erp下已初具轮廓,即公司(企业)管理操作系统与会计核算操作系统,在网络环境中走向了逐步融合,原来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项业务核算模块如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原材料核算模块等都将被完全融入到企业内联网中的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中去。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它们除与企业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同步处理自身业务以外,同时还向会计财务报表系统提供电子业务数据。狭义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就只剩下了会计财务报表系统这一基本模块,广义的会计信息系统则反过来包含了整个企业的内联网系统,因为它们都是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模型(会计财务报表系统)数据采集的范围和对象。因此,在erp系统模式下,常规的会计与生产、营销、技术等管理系统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它们的数据采集、业务处理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信息共享、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管理模式和工具。最终将使网络财务成为必然一一所有联网的个人和公司(企业)都可以访问贵公司的财务软件系统,查阅相应获知权的信息,使公司(企业)财务会计真正变为了一种服务行为,在更高的质点上又回到了这一行业产生的“出发点”,即作为生产的附属品而存在,并为生产提供即时服务,而不再以一个独立的会计行业的面貌运行而独立存在。单独存在也许只是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一一会计师事务所了。

总之,电子商务造就了现实工作中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及模式,进而使企业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变革成为必然,并最终导致网络财务这一理想现实的最终实现。相应地,为跟上和满足时代进步的步伐与要求,其所涉及到的有关专业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亦势在必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五

论文论文摘要:到目前为止,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有企业效率、企业利润、企业职能和企业行为等等。在今天,现代企业管理应该以“可持续成长”为重点,因为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应该说,可持续成长目标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的进化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它是特定企业而不是所有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本文在此基本认识之上,阐述可持续成长的概念,并对持续成长的可能性、企业用人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企业成长的管理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词:发展、可持续成长、企业寿命、企业文化、多层团队系统。

一、引言。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基本是伴随企业的成长历史而展开的。在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核心目标和管理重点。那么,现代企业的核心目标及其相应的管理重点是什么呢?从现代企业经营方向来看,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的传统企业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必然是以可持续成长为最高目标和最高追求的现代企业。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必然是“可持续成长”。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企业将站在新的平台上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具有新的眼光,顺应时代潮流,虽然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是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因此,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谁率先调整了企业结构,适应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管理体系,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经济学角度讲,经营者的利益主要存在于企业的持续成长之中,经营者一旦失去了企业,就失去了他们的一切,所以,从利益驱使机制看,可能再没有比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生存发展的利益群体存在了。由此可见,这个经营者阶层的首要追求或者说他们的梦,就是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了。

(一)发展的含义。

理解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必须首先理解“发展”这一基本概念。我们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由有着共同目标的利益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因而可以用相当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发展”一词来表现企业的存续状态。一般认为,企业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量”的扩大,即经营资源单纯量的增加,表现为资产的增殖、销售额的增加、盈利的提高、人员的增加等;二是“质”的变革与创新,指经营资源的性质变化、结构的重构、支配主体的革新等等,如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等。即企业发展不仅表现为企业变得“更大”,而且更重要的是变得“更强”、“更新”。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讲,“质”的变革或创新可以说是最为核心的内容。量的扩张只是成长的结果,可持续强调的是成长的过程。只有保证了一个良好的成长过程,才能有不断的成长结果。

(二)可持续成长的含义。

张很快,几年内就成了知名企业,但很快又由于战略失误或运气不佳销声匿迹了,我们有时候把他们比做“高台跳水运动员”型企业,三步两步爬上去,一个下子就掉了下来,属于超速成长但短命的企业。我们说这样的企业是有成长而没有持续。很显然,我们要在此定义的企业可持续成长不是上述这两种企业。

给企业可持续成长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件很困难的事,产品不同、行业不同,可持续成长的含义会有相当大的区别。排除某些特例,我们可以对可企业的持续成长作如下定义:可持续成长是指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三个特性:(1)持续性。较长的时期是企业的持续性指标,可以用超过业界企业平均寿命为基本尺度。(2)成长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可以用企业的各种经济业绩与组织革新状况作为尺度。(3)变革性。这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状态性指标,由于不断变革过程的存在,我们就不否认企业可能在一段时期出现的成长道路的曲折,比如暂时的经营业绩下降和组织机能弱化,这种现象在可持续成长企业看来是正常的,甚至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所必须的`。

(三)可持续成长企业的含义。

可持续成长企业是指具有支撑企业不断发展内在机制的企业。这种内在机制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以持续成长为企业行为最高目标或核心价值观,二是以认同这一目标和价值观的职业经理人(即具有独立性的经营者)及其接班人为经营主体。具有了这种机制,并且一段时期内又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成长性和变革性的结果,我们就说它们属于可持续成长企业。

(四)注重可持续成长的原因。

三、可持续成长的可能性。

人造系统的特性使企业具有持续成长的可能。

企业具有人造系统的特性,是法人而不是自然人,这是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客观条件。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它有着其自身的特性。(1)企业内部系统是可以改造的。它可以根据目的,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性的改造。比如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强化市场营销能力和研发能力增强适应性,还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为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新平台。(2)企业的生命力取决于整个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只要企业系统能依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而有效地变革和改造,企业就可以避免衰退和死亡。换句话说,一个企业可以死亡,但不是必然死亡。

(二)从实践上讲。

世界上持续优秀和卓越的公司还是很多。那些长盛不衰、持续成长的优秀企业,都是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变革企业系统的结构,达到适者生存的结果的。这样的企业一般是具有优秀的自我学习特性的组织,这种组织能在生存过程中不断地从环境中吸取新的知识资源,不断地再造系统来保持整体优化的状态。例如:《企业不败》一书中举了一批这样的公司“ge、3m、波音、ibm、运通、福特、hp、强生、p&g、迪斯尼、soni、沃尔马特、摩托罗拉”等世界级著名公司。人们对这些公司持续优秀的评价不只是来自其业绩,更多的是来自其形象:(1)有40年以上的历史;(2)在行业中首屈一指;(3)得到有见地的企业界人士的普遍赞誉;(4)给世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5)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等。

四、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途径。

(一)延长企业寿命。

企业家们关心。

的是,在或长或短的寿命周期之内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企业应该做些什么?寿命周期理论是经济与管理学理论中最普遍的假设之一,其描述了某种产品、或某种技术、或某种事业,都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周期,如同人的寿命一样,在其诞生之后,一般要经过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产品有产品的寿命周期,技术有技术的寿命周期,事业有事业的寿命周期,很自然,如果某个企业只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或仅仅依靠某种技术,或执意坚守某个特定事业领域的话,这个企业必然会与这种产品、技术或事业的兴衰走出同样的寿命周期曲线。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也有企业的寿命周期。这当然是每一个具有积极的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所不愿看到的结局,追求可持续成长的企业一般都极力要超越特定产品、技术和事业领域的制约,希望获得更长更好的效益。

延长企业寿命可通过如下手段得以实现:(1)企业可以通过不断的产品革新超越某一产品的寿命持续成长。(2)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的不断革新,突破某一技术的寿命周期而持续成长。(3)企业还可以通过事业的追求或转换,跨越特定事业的寿命周期获得持续成长。

(4)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度的创新,不断为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构建新的制度平台,为企业注入活力,使企业保持精神上的年轻。

与可以枯竭的物质资源不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一种崇拜式的企业文化,有一种有意识地灌输核心价值观的行为。(1)文化影响市场选择。对一个国家文化的理解,将影响跨国经营战略中对市场领域的选择。例如,研究表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三个高背景文化市场的“模仿倾向系数”都大于美国。他们新产品引进比较晚,但普及速度都比美国快。(2)文化影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决定向国外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时,必须考虑文化差异。例如,中国冰清玉洁、高贵典雅的荷花图案,在日本却表示祭典之意。(3)、根据文化差异选择进入新市场的方法。在进入一个新市场时,必须充分考虑国际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决定进入市场的方法,这是决定方案取舍的关键因素。(4)企业文化成为激荡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在一个员工众多、民族不同、价值观不同的复杂和权力分散的环境中,管理的首要决窍是,明确自己的企业文化。如:ibm意味着服务,有了企业文化作为内在动力,在公司面临困境时,公司仍能继续存在,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美文化的优点为导向,结合公司的发展特点,创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员工以这种文化为准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作为公司发展的动力。在这种文化模式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和贯彻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不是万能的,没有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文化的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因为,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了灵魂,就没有了指引企业长期发展路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的动力。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精神文明,可持续成长的企业重视将精神文明转化为物质文明,以物质文明巩固精神文明的机制。不管企业发展到多么辉煌的地步,员工的财富得到多么丰富的积累,企业依然不会失去“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合理运用人才。

企业可能拥有出色的创意和丰富资源,但没有适合的人员实施管理,最终难免失败。要想使企业持续地发展,企业就得在用人方面下一番苦工。就现代企业发展趋势看,企业应当打破常规,创造性招聘人才,发掘人才,不断得给企业注入新鲜活力。

(1)全新角色、更多的互动——多层团队系统。

多层团队系统是一种新的用人理念,它能将企业上下凝聚在一起。它精干地将整个企业建立在高层团队、流程团队及行动团队的三级架构基础上。每级团队都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责,相应的,针对每个团队建有不同的评估标准。多层团队系统的设置遵循一条指导原则:企业架构的设计应确保企业的各个部门对全局都能心知肚明,并为企业的整体目标各尽其力。三个不同层面的团队在管理上各司其职,分别偏重于高层管理,策略及流程控制,以及具体行动的贯彻执行。这种划分旨在将高层的静态目标,细化成企业竞争中至为关键的业绩差距,并最终付诸行动,以在短期内弥补业绩差距。这种团队快捷高效,如今在全球顶级企业中极为盛行。

推荐也是使企业获得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员工发展计划”吸引人才。给予他们经济鼓励,促使他们不断来为企业工作,使企业成为他们最理想的工作单位,而企业也因此招募到理想的人员。

作为企业要深知员工重视什么,就能吸引和留住员工。就整体而言,薪金、福利计划及奖励综合起来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而且企业制定这些政策时必须确保妥善,杜绝后患。要保持一个健康、生机勃勃的企业文化,倾听员工的心声不可或缺。因此,企业的另一项革新是全方位网络化工作总结与反馈机制。这一系统利用一系列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持续评估。如此做法创造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对话,而周密的组织结构又确保了对各种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接着,在这种合作模式中,企业管理层可以对这些信息做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反应。

(4)努力留住人才。

予员工优厚的薪金待遇,有时还要发挥些创造性。企业的人员配备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困难、最复杂的环节。关注员工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问题,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兴衰。

五、结语。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上看,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发现可持续成长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过去的种种传统做法将会随着这个全新理念的到来而烟消云散,迎接企业的将是企业管理的新纪元。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六

本公司为鼓励职员长期服务于公司,为了维护退休职员权益,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3.种类 

3.1正常退休——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  

3.1.1服务满20年以上; 

3.1.2早期退休——服务10年以上,年龄满50周岁; 

3.2命令退休——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  

3.2.1年龄满55周岁; 

3.2.2在延期退休中,因心神丧失或因身体残废不能胜任职务。  

4.退休金的给付  

4.1退休金的种类: 

4.1.1一次退休金;

4.1.2一次退休金及年金。 

仅可采用第一种。 

4.4早期退休——在达到正常退休年龄以前,每提前一年减少基数4%。  

5.退休金的加发 

6.2本办法第5条第2项所称的因公伤病系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而言: 

6.2.1因执行职务所导致的危险而致伤病者;

6.2.2因特殊职业病者; 

6.2.3在工作处所遭受不可抗力的危险而致伤病者。

7.服务年资的计算 

7.2属于下列各项期间,不予计入职务年资:

7.2.1属于一年以内期间的劳动合同期间; 

7.2.2停职期间,但非因公伤病,请假在两个月以内者,不受此限。

8.年龄的认定 

依据户口本所记载的资料为准。

9.给付期间 

一次退休金于职员经核准退休办妥离职手续后即予给付。 

10.年金的给付期间及调整 

本公司调整职员薪津时,年金亦比照底薪部分调整。 

11.早期退休的核准 

12.年金的转让与转换 

12.1退休职员支领年金的权利不得转让他人; 

支领年金之退休职员死亡时,其支领年金的权利应即停止。   

14.奖金的给付 

15.不适用的规则 

本办法实施后本公司“职员退职金给付规则”仍属有效,但不适用于职员退休。  

16.附则 

本办法经本公司董事会通过后实施,修改时同。         附:   

制定员工退休管理办法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3.企业应当设立相应的退休人员管理部门,使退休职工的生活有人负责,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优越性。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社部13号令)、《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意见》(津人社局发〔2011〕50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已经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用人单位职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第三条  退休管理工作应坚持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和便民高效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不断简化程序,优化流程,保障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第四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退休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参保人员退休资格审核和养老金标准核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提供参保人员的缴费信息并依据退休审核结果支付基本养老金。

第二章  退休条件

第五条  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且按规定确定待遇领取地为我市的参保人员,可以办理退休并按月享受养老金。

第六条  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参保人员,因工作需要被用人单位继续留用的,可以办理后延退休。后延退休应按整年度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年龄按周岁计算。

第七条  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参保人员,可按规定延长缴费至满15年办理退休。2011年6月30日以前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的人员,延长缴费5年后累计缴费年限仍不满15年的,可一次性趸缴费至满15年办理退休手续,趸缴的缴费基数按照趸缴时我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第八条  参保人员的待遇领取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66号)、《关于印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具体问题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0号)等文件确定。

第三章  核准程序和要件

第九条  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用人单位应向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报退休,并在申报前告知职工本人。灵活就业或失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由本人向其保管档案的区县人才服务机构、职介服务机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存档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由存档机构向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报退休。

第十条  无用人单位且无档案保管机构的参保人员,在我市办理退休时,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具有本市户籍的,由本人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区县人才  服务机构、职介服务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区县人才服务机构、职介服务机构为其向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报退休。

(二)非本市户籍的,由本人向其最后一次在我市参保缴费所在地的区县人才服务机构、职介服务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区县人才服务机构、职介服务机构为其向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报退休。

(三)对于无档案的参保人员,在提出退休申请前,应先向退休申报地的区县人才服务机构、职介服务机构提出建立退休审批档案书面申请。退休档案应包括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及其他办理退休所需材料。区县人才服务机构、职介服务机构为其建立档案后,再为其申报退休。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或存档机构为参保人员申报退休时,应填写《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二)参保人员历年缴费情况单;

(三)本人档案;

(四)提前退休人员还应提供当年度提前退休审核结论或审核表原件;

(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对提交的材料进行核查。对于符合退休条件的,由审核人员在《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养老保险业务专用章,核发《天津市企业职工退休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

第四章  待遇计发

(一)正常退休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达法定退休年龄之月;

(二)提前退休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人力社保部门核准退休之月;

(三)因工作需要后延缴费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后延缴费满整年度之月;

(五)工伤医疗期内人员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月。

第十四条  参保人员未按本办法第十三条及时办理退休手续的,延误办理退休手续期间以及后延缴费未满整年度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不予补发,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予以退还,达到退休条件以后调整养老金增加部分累计计算。

第五章 岗位变更及专业技术职务管理

第十五条  女职工由管理岗位转为操作岗位的,用人单位应及时与其变更劳动合同,并到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合同备案手续。退休前在操作岗位工作且办理劳动合同备案手续满1年的,方可按操作岗位办理退休。女职工转为操作岗未满一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应按整年度办理后延缴费手续,待转为操作岗满一年以上且后延缴费至整年度(满周岁)后,再办理退休手续。

第十六条  退休前评定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退休单位聘任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办理了备案手续、聘任单位兑现了工资、在聘任期限内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可享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退休相关待遇。

第十七条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被用人单位聘任相应职务后,应在30日内由用人单位填写《用人单位聘任高级职称人员备案表》,并到用人单位所在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备案。

(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应提供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资格证书、用人单位聘书及参保缴费凭证。其中在中央驻津单位评审的,应由用人单位提供本单位具备相应评审资格的证明文件。

(二)具有高级政工师专业职务的,应提供高级政工师评审表、资格证书、用人单位聘书及参保缴费凭证。其中在外省市或中央驻津单位评审的,应按有关规定更换我市颁发的资格证书。

(三)具有高级技师资格的,应提供技师、高级技师的相关评审材料,市技师协会统一颁发的高级技师聘书及参保缴费凭证。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参保人员的出生日期以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为准。本国居民有效身份证件是指居民二代身份证;外籍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是指护照或者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七

为进一步规范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发放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学校的经费计划,合理安排离退休人员的全年福利。

二、组织进行离退休人员的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的福利工作。

三、做好离休干部的元旦、春节的慰问工作。

四、做好离退休厅局级(含享受)干部的元旦、春节的慰问工作。

五、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发放及离休干部、离退休厅局级(含享受)干部的元旦、春节慰问均按年度进行;当年退休人员按经费划拨时间进行发放。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八

民企要发展,就必须科学管理,对一个民企的科学管理有三大类,首先是思想行为、理念上的科学化,知道怎么做;其次是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就是管理信息化,学会运用it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再次是解决企业领导的素质,使其思想、思维、思路科学化。

科学化是一个体系,要建立一个管理平台,要有一套普遍的章法。

首先,科学化管理的十大问题:

3.1资产问题

要使资产结构合理化,老板第一任务是利润的最大化。如果老板对资产问题搞不清,就无法追求利润,这是第一课,否则你糊弄他,他糊弄你。

国营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是因为国营企业领导必须首先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然后才是企业家,他们常常从经营企业变成热衷于经营领导,讨好领导成了首要目标。经营领导,使上级满意,这是官本位,封建制的建立遗产,五千年如此,现在仍起作用。

资产不合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所有权虚拟。如我们的全民所有制,其实全民不了,是“无民所有制”。因此,出现“剪子论”,厂长说我不是所有者,我是所有者代表,明天我被换掉,就一无所有,因此,搞短期行为。第二把剪刀是我是分配者,不辙掉就有权分配。我是既可以拿,又可以分,这两把剪刀把企业剪成了秃子。

资产问题资本主义也是很长时间才解决,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作坊变企业。经营者、所有者、生产者、操作者合一,就是作坊。

第二阶段是所有权者和经营者分离,这就变成了企业。

第三阶段是股份社会化,老板是股民,上市以后就透明化、社会化,企业社会化经营者要向社会汇报,要向股民汇报负责。

这种“老板结构”优点:

1、国家实力变为企业实力综合。美国就有很多老板有矿山,工厂的股权;2、解决了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美国没有贫困的无产阶级,他们有股票,股份解决了劳资矛盾,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老板利益能得到保障,企业经营也有规律了。

我国民营企业怎么办?也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拉大激励层次;

第二步:搞年薪制。否则管理者会有意无意的在其它地方捞钱,形成“多捞多得;第三步:与产权相联系。一般高科技软件企业可以人人持股,传统企业适合高层持股,因为20%的人创造80%的财富,只要20%的人与产权有联系,不要都持股,一大群老板就没有激励作用。

要明确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又是“人才资本化”,我们讲人才五十多年是空的,现在强调人力资源资本化,才是真正意义重视人才,人才资本化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色的握手。员工持股、管理人员持股,劳资矛盾变为劳资握手。

二是金色手铐。中国人有“宁作鸡头,不做凤尾”的毛病,企业一做大就分-裂,如何留住经营骨干、销售骨干、技术骨干呢?就是戴上金手铐,给把钥匙,五年后才打开,这个金手铐就是经理人股权计划。

三是金色降落桑中国有59岁现象,确保退休后安度晚年,生活有保障,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股票期权,当初是一万元,到老了就是几十、几百万,是一种资产,就可以安度晚年了。

3.2战略与战术

中国企业最大弱势是没有整体战略,民企更是如此,现在民企最大缺点是什么?第一是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关系到技术路线,用什么证明你的产品具有不可代替性,例如奔驰是德国的豪华轿车,典雅、富贵,宝马定位在“运动上”,他是卖给坐奔驰车的儿子们,他们有钱,花钱不在乎,只好动动就坐宝马。

再就是价格路线,中国是低价位路线,有时价格不是越低越好。

然后是质量路线,质量是要最好的,但不是越好越好,要与你的效用匹配就是最好,最好不一定成功,宣传到位就成功了。把握这三个路线就找到了核心竞争力。

再一个难题是战略问题,没有战略是打不了仗的,企业竞争的胜利总是战略竞争的'胜利,要创造设计一流的战略思想,战略思想要有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中心:以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和顾客满意度为中心。

二个基本点:战略位置优胜一点,运作管理突出一点。

三思而后行:“三思”意识是思想、思维、思路的优化,强调思。不思则不得,古人云:“上智者悔前,中智者悔后,下智者无悔,悔者思也。思而后就要有”三事“意识是抓大事,做实事,不出事,上下同谋做好三事,企业兴旺。”

四大标准:体制标准、战略标准、管理标准和文化标准。

战略标准:注意产业集中化、市场可控化、形象价值化、行为导向化,制度规范化。

最后,战略一定要与计划联系,否则是空的,要与营销战略、文化战略、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联系,要是一个可操作的战略。这就要“三定”,即定位、定边、定脑,最后使之变成职责、制度、机制,用才能落实。

系统科学管理指出:系统理论的支柱是等级秩序,任何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等级秩序。任何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部分间的秩序,功能是过程的秩序,结构功能是统一的,结构是缓慢的过程,功能是迅速而简短的过程。结构设计好,才能体现好的功能,所以组织结构很重要。

结构主义者思想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是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各个事物之间的结构,然后又在他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因此,结构和职位关系、人员关系很重要。

对于民企组织问题要回答:第一,谁是老板?第二,何处去?第三,谁来执行?对集团公司而言,组织有两类:一类职能部门;二类是下属公司。一类职能部门起控制作用,至少是六大控制功能,他们只管控制不具体干活,有企划功能、企管功能、财务功能、审计功能、公共关系功能及人力资源功能。第二类是下属公司大概四方面工作:研究、供应、产、销,当然特殊公司有特殊职能。

现代企业组织构架将同国际接轨,首席执行官叫ceo,就是总经理、董事长,做三件事:一是决定企业方向;二是用人;三是运作资金。ceo是关键的位置,由董事会任命。构建组织有四个原则:第一:“闭者居上”,最高老板要潇洒,这种老板只占4—5%,如有哈尔滨东方集团的张宏伟,香港的容智健,深圳万科老板王石等。要管大事,不是忙得不可开交;第二:“能者居中”,就是ceo等要造好;第三:“工者居下”,各种总监,要有专业训练;第四:“智者居侧”,要有顾问制,借助他力。

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同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是现在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也是民营企业三次创业成功的保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退休审批工作,加强退休审批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参保人员退休审批要公开、公平、公正,注重效率,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保障参保人员合法权益,做到程序完备。

第三条  参保人员退休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批准。退休审批要经过申报、受理、审查、复核、公示、批复等环节,严格按程序进行。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申请退休人员历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数、个人账户储存额、历年本人缴费工资指数等进行确认,并计算申请人应发基本养老金数额。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业者及其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简称城镇个体劳动者)。

第二章    退休申报

第五条  参保人员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属于企业(或单位)职工的由单位为其向劳动保障部门申报退休,申报前单位应告知参保人;属于城镇个体劳动者的,本人向代理其社会保险事务以及保管其档案的县(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机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等机构(以下统称“服务机构”)书面申请,由服务机构为其申报退休。

第六条  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需提前退休的,应于申报退休前取得地级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报提前退休。

第三章    受理审查

第七条  参保人员到达法定年龄办理退休,至少应提前30日申报。用人单位和服务机构应向劳动保障部门书面提出申请,提供拟退休人员名册和参保人员人事档案,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劳动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应予受理。用人单位申报退休人员较多,劳动保障部门应当视情先组织预审,以工作需要并减少企业事务性负担为原则,可以实行行政部门、经办机构联合审查。实行预审办法的必须在确认申报人员符合退休条件后,再履行正式申报和批准程序。

在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参加养老保险的行业统筹单位,参保人员退休实行省厅养老保险处、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联合审查,并实行预审。

第八条  参保人员退休审查包括退休条件审查和待遇核算,条件审查内容为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日期、缴费年限(含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有害身体健康工种(以下简称特殊工种)工作年限、因病非因工伤残等级、退休前工作岗位等;待遇核算包括查对历年本人档案工资、缴费基数、实际缴费月数和金额。

(一)出生日期审查

参保人员出生日期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参保人员档案相结合办法,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出生日期不一致的,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

女工人年满50周岁,本人自愿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可以延期退休,延期退休时间以周岁计算,延期不超过55周岁。

(二)参加工作时间审查

参保人员本人档案中记载的首次正式被招收、录用(或入伍)时间为本人参加工作时间,国家另有政策规定的从其规定。期间工作有间断的,视具体情况依照国家政策确定。职工参加工作时间原则上以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原认定的时间为准。

(三)从事特殊工种工作认定和年限审查

参保人员从事特殊工种的具体工作岗位名称、工作时间,以本人档案记载为准。特殊工种按国家公布的各行业特殊工种目录确认,企业不得跨行业执行其他行业的特殊工种目录。

(四)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审查

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需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由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个人向管辖区域内地级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在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参保人员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五)退休前工作岗位审查

女职工在管理岗位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在工人岗位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企业中管理岗位、工人岗位设置、划分及其变更由企业自主决定,岗位目录和变更情况报主管该企业养老保险事务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查。职工岗位确立或变动的,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中注明。

(六)缴费年限审查

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计算按满12个月为一年,不满12个月的折算为年,结果截取1位小数。视同缴费年限按照国家有关连续工龄计算政策规定计算。

(七)待遇核算审查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受理退休申报后,依照人事档案记载和退休条件审查意见,对参保人员在经办机构登记或录入的各项基础信息、数据进行复核,发现错误应当及时更正,确保基本养老保险金计发准确。

第九条  工作人员审查参保人员退休条件和核算待遇,必须依据人事档案原始记载和缴费记录进行,并针对职工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年限、工作岗位等依照档案原始记载做好书面审查记录并留存备查。

第十条  参保人员人事档案资料不全难以满足退休条件审核和养老金计算的,劳动保障部门中止审查并通知申报单位,待单位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完备相关材料后恢复审查。

涂改或伪造参保人员档案的,一经发现停止其退休审批,并退回申报,待档案恢复原貌后再次申报。因档案涂改、损毁严重,劳动保障部门无法据此认定参保人员退休条件的,可以要求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对档案涂改、损毁所涉及内容真伪进行相关法律鉴定,鉴定结论可以作为认定依据。

恢复或再次申报审批时,须附有用人单位或档案保管部门关于参保人员档案恢复原貌情况说明及再次申请退休的正式报告,基本养老金标准按恢复后档案记载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的政策核定,并自批准退休的次月起支付。因档案涂改、毁损需恢复或鉴定造成养老保险待遇延期支付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延期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不予补发。

第四章    退休审批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后,应在承诺期限内完成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以书面形式批准退休。

第十二条  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正常退休由参保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局批准;

因病非因工负伤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从事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由地级市劳动保障局批准。

经国家批准实行政策性破产企业职工办理提前退休,由省劳动保障厅委托地级市劳动保障局批准,批准前报省厅备案。

参加省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单位)参保人员退休由省劳动保障厅批准。

第十三条  退休审查审批程序分为初审、复核、公示、集体研究、批复等环节。

初审由工作人员对照人事档案原始材料,对参保人员退休条件逐一核对,并做审查记录和档案摘录,由审查人员签署初审意见。

复核由工作人员对初审结果进行复查,初审中难以认定事项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查,签署复核意见。

集体研究为县、市劳动保障局主管局长对经过初审、复核的退休报件在完成公示之后,连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确认的基本养老金数额,召集相关科室和经办机构进行研究,对符合条件的正常退休作出批准决定,对存在异议和涉及提前退休的退休申报经局长办公会议(省为养老保险处处务会议)研究决定。

批复为劳动保障厅、局主管领导签署批复文件,向申报单位下达参保人员退休通知。

县(区、市)从事特殊工种、因病非因工负伤以及政策性破产企业参保人员办理提前退休,由县(区、市)劳动保障局初审并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报市劳动保障局履行复核和批准程序。

退休审批的初审人、复核人不得为同一人。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参保人员退休后,应同时将批复抄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经办机构自文件批准退休时间次月起支付基本养老金。

第五章    公  示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部门完成初审、复核程序后,应将申报和审查结果公示,公示无误方可批准退休。实行预审办法的,公示在预审结束后进行,公示无误的正式申报。

第十六条  公示内容包括:参保人员姓名、工作单位、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工作岗位、从事特殊工种名称、缴费年限、因病非因工伤残程度鉴定结论、提前退休原因。公示须附有举报联系方式。

第十七条  公示应在劳动保障部门公告栏(或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场所公告栏)、申报单位工作场所或职工集中居住地同时进行,在劳动保障部门公告栏(或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场所公告栏)公示由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在申报单位工作场所或职工集中居住地公示由申报单位组织,公示时间为5日,申报单位将公示缩样和单位劳资部门领导签字的公示证明送批准机关备案。

个体劳动者或灵活就业人员申报退休,批准机关于劳动保障部门公告栏(或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场所公告栏)进行公示。

申报单位、劳动保障部门已建立工作网站的,在不违反互联网信息披露规定前提下,可在单位、劳动保障网站网上公示,网上公示应留存公示记录。

公示结果作为退休审批必备文件存档备查。

第六章    待遇更正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认为退休条件审查和待遇核定存在错误的,可以按照上述规定程序由单位或服务机构申报更正。因原档案资料缺损、丢失需要提供新的证据的,申报单位应当提供材料原件,新提供原件材料应当符合退休条件审查要求。涉及职工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工资升级变更等原应由单位劳动(人事)部门认定的事项,申报单位劳动(人事)部门必须同时出具更正意见。待遇更正审查审批应从严把关,除按前述规定申报、审查外,劳动保障部门应专门成立由行政处(科)室、经办机构、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审查小组,对更正事项共同审查认定,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审批或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计算原因,造成延误审批或养老待遇计算错误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纠正,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纠正结论重新核定参保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并补发或收回差额部分的基本养老金。

因企业、个人原因造成参保人员退休条件失实导致养老待遇计算错误或者延误审批的,从劳动保障部门纠正次月起按重新核定的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之前差额不补发,但多领的养老金应追回。

第七章    责任和纪律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或服务机构要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参保人员档案管理,保证参保人员档案记载内容准确。本人档案中原始记载的出生日期和参加工作时间一律不得更改,因保管不慎造成档案材料丢失影响退休审批或待遇核定的,责成责任单位负责调查取证补充档案遗失资料,以保证参保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用人单位每年应该定期查阅参保人员档案,加强与参保人员的联系和沟通,确保参保人员在到达法定年龄时按时申报退休。依照《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禁止任何人私自保存参保人员人事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个人留存并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交人事档案的,劳动保障部门拒绝接受审查。

第二十一条  因参保人员本人或用人单位及档案保管部门提供的相关材料不全、虚假,或不及时申报等原因造成的审批时间延误,由参保人员本人或用人单位及档案保管部门承担责任;用人单位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蓄意更改参保人员档案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当事人相应处分,追究主管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劳动保障部门及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因玩忽职守造成退休审批错误或待遇计算错误的,应查明责任并予以追究,对以职务便利利用退休审批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依照党纪政纪给予处分,其行为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由此造成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的,视情节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违反政策办理的退休审批应予以纠正,造成养老基金损失的应如数追回。

第二十二条  参保人员认为其基本养老待遇核定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可以依照《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申请复议。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九

1.5个基数;满25年以后每增1年加付1个基数,最高以10个基数为限;对于延期退休期间,其年资满40年以后,每增1年加付1个基数。 4.3年金——采用一次退休金及年金时,除给付一次退休金15个基数外,另给付年金。服务满5年者,年金之月额按1个基数的16%计算,以后逐年增加。 4.4早期退休——在达到正常退休年龄以前,每提前一年减少基数4%。 5.退休金的加发 5.1退休职员在服务期间对本公司业务有特殊贡献而功绩昭著者,可经总经理拟定提请董事长及副董事长核定,加发退休金。

5.2本办法第3条第4项第2款规定的退休职员,其心神丧失或身体残废系因公伤病所致者,一次退休金依照第四条第2项加付20%,年金一律按1个月基数的50%给付,其服务未满5年者以5年计。 6.伤病的认定 6.1本办法第3条第4项第2款所称的心神丧失或身体残废,以劳工保险残废给付标准表所定者为准。 6.2本办法第5条第2项所称的因公伤病系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而言: 6.2.1因执行职务所导致的危险而致伤病者; 6.2.2因特殊职业病者; 6.2.3在工作处所遭受不可抗力的危险而致伤病者。 7.服务年资的计算 7.1服务年资系按进入公司的月份起至退休之日上计算。退休之日以职员退休的月份为准。未满1年的尾数,其为6个月以上者以1年计算,不满6个月者以半年计。 7.2属于下列各项期间,不予计入职务年资: 7.2.1属于一年以内期间的劳动合同期间; 7.2.2停职期间,但非因公伤病,请假在两个月以内者,不受此限。 8.年龄的认定 依据户口本所记载的资料为准。 9.给付期间 一次退休金于职员经核准退休办妥离职手续后即予给付。 10.年金的给付期间及调整 本公司调整职员薪津时,年金亦比照底薪部分调整。 11.早期退休的核准 职员早期退休者须经总经理室指定或经申请核准。未经核准而离职者,以辞职或解聘论,其退职金依照本公司“职员退职金给付规则”的规则给付。 12.年金的转让与转换 12.1退休职员支领年金的权利不得转让他人; 12.2退休职员支取年金者,于本公司因故未能继续经营或转移给其他公司经营时,依其服务年资,并按本规则第四条第2项的规定换算一次退休金基数,对已领的一次退休金及年金应全额扣除。 13.年金的停止 支领年金之退休职员死亡时,其支领年金的权利应即停止。 14.奖金的给付 退休职员服务最后一日历年的奖金仍予给付。如为上半年内退休者,其一季奖金按实际服务月数比例给付;如为下半年内退休者,其冬季奖金亦按实际服务月数比例给付。服务月数按十足计算,即未满一个月的部分不计。奖金给付时间与本公司在职职员者相同。 15.不适用的规则 本办法实施后本公司“职员退职金给付规则”仍属有效,但不适用于职员退休。 16.附则本办法经本公司董事会通过后实施,修改时同。 附: 退休是指员工到一定年龄,从工作岗位上退职,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人事活动。

员工退休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项内容,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对于退休员工,企业要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多照顾他们,使之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因此,制定员工退休管理办法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精神。 该规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员工退休的条件、待遇、退休金的`发放等。 制定员工退休管理办法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因此,规章中要充分考虑退休人员对企业的贡献以及国家相应的退休政策,为职工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2.明确退休的条件和退休金的种类和给付方法。现在大多数退休金的发放都通过银行,要告诉职工领取退休金的具体途径。 3.企业应当设立相应的退休人员管理部门,使退休职工的生活有人负责,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优越性。

《企业退休管理制度》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民企要发展,就必须科学管理,对一个民企的科学管理有三大类,首先是思想行为、理念上的科学化,知道怎么做;其次是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就是管理信息化,学会运用it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再次是解决企业领导的素质,使其思想、思维、思路科学化。

科学化是一个体系,要建立一个管理平台,要有一套普遍的章法。

首先,科学化管理的十大问题:

3.1资产问题

要使资产结构合理化,老板第一任务是利润的最大化。如果老板对资产问题搞不清,就无法追求利润,这是第一课,否则你糊弄他,他糊弄你。

国营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是因为国营企业领导必须首先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然后才是企业家,他们常常从经营企业变成热衷于经营领导,讨好领导成了首要目标。经营领导,使上级满意,这是官本位,封建制的建立遗产,五千年如此,现在仍起作用。

资产不合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所有权虚拟。如我们的全民所有制,其实全民不了,是“无民所有制”。因此,出现“剪子论”,厂长说我不是所有者,我是所有者代表,明天我被换掉,就一无所有,因此,搞短期行为。第二把剪刀是我是分配者,不辙掉就有权分配。我是既可以拿,又可以分,这两把剪刀把企业剪成了秃子。

资产问题资本主义也是很长时间才解决,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作坊变企业。经营者、所有者、生产者、操作者合一,就是作坊。

第二阶段是所有权者和经营者分离,这就变成了企业。

第三阶段是股份社会化,老板是股民,上市以后就透明化、社会化,企业社会化经营者要向社会汇报,要向股民汇报负责。

这种“老板结构”优点:

1、国家实力变为企业实力综合。美国就有很多老板有矿山,工厂的股权;2、解决了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美国没有贫困的无产阶级,他们有股票,股份解决了劳资矛盾,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老板利益能得到保障,企业经营也有规律了。

我国民营企业怎么办?也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拉大激励层次;

第二步:搞年薪制。否则管理者会有意无意的在其它地方捞钱,形成“多捞多得;第三步:与产权相联系。一般高科技软件企业可以人人持股,传统企业适合高层持股,因为20%的人创造80%的财富,只要20%的人与产权有联系,不要都持股,一大群老板就没有激励作用。

要明确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又是“人才资本化”,我们讲人才五十多年是空的,现在强调人力资源资本化,才是真正意义重视人才,人才资本化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色的握手。员工持股、管理人员持股,劳资矛盾变为劳资握手。

二是金色手铐。中国人有“宁作鸡头,不做凤尾”的毛病,企业一做大就分-裂,如何留住经营骨干、销售骨干、技术骨干呢?就是戴上金手铐,给把钥匙,五年后才打开,这个金手铐就是经理人股权计划。

三是金色降落桑中国有59岁现象,确保退休后安度晚年,生活有保障,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股票期权,当初是一万元,到老了就是几十、几百万,是一种资产,就可以安度晚年了。

3.2战略与战术

中国企业最大弱势是没有整体战略,民企更是如此,现在民企最大缺点是什么?第一是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关系到技术路线,用什么证明你的产品具有不可代替性,例如奔驰是德国的豪华轿车,典雅、富贵,宝马定位在“运动上”,他是卖给坐奔驰车的儿子们,他们有钱,花钱不在乎,只好动动就坐宝马。

再就是价格路线,中国是低价位路线,有时价格不是越低越好。

然后是质量路线,质量是要最好的,但不是越好越好,要与你的效用匹配就是最好,最好不一定成功,宣传到位就成功了。把握这三个路线就找到了核心竞争力。

再一个难题是战略问题,没有战略是打不了仗的,企业竞争的胜利总是战略竞争的胜利,要创造设计一流的战略思想,战略思想要有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中心:以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和顾客满意度为中心。

二个基本点:战略位置优胜一点,运作管理突出一点。

三思而后行:“三思”意识是思想、思维、思路的优化,强调思。不思则不得,古人云:“上智者悔前,中智者悔后,下智者无悔,悔者思也。思而后就要有”三事“意识是抓大事,做实事,不出事,上下同谋做好三事,企业兴旺。”

四大标准:体制标准、战略标准、管理标准和文化标准。

战略标准:注意产业集中化、市场可控化、形象价值化、行为导向化,制度规范化。

最后,战略一定要与计划联系,否则是空的,要与营销战略、文化战略、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联系,要是一个可操作的战略。这就要“三定”,即定位、定边、定脑,最后使之变成职责、制度、机制,用才能落实。

系统科学管理指出:系统理论的支柱是等级秩序,任何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等级秩序。任何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部分间的秩序,功能是过程的秩序,结构功能是统一的,结构是缓慢的过程,功能是迅速而简短的过程。结构设计好,才能体现好的功能,所以组织结构很重要。

结构主义者思想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是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各个事物之间的结构,然后又在他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因此,结构和职位关系、人员关系很重要。

对于民企组织问题要回答:第一,谁是老板?第二,何处去?第三,谁来执行?对集团公司而言,组织有两类:一类职能部门;二类是下属公司。一类职能部门起控制作用,至少是六大控制功能,他们只管控制不具体干活,有企划功能、企管功能、财务功能、审计功能、公共关系功能及人力资源功能。第二类是下属公司大概四方面工作:研究、供应、产、销,当然特殊公司有特殊职能。

现代企业组织构架将同国际接轨,首席执行官叫ceo,就是总经理、董事长,做三件事:一是决定企业方向;二是用人;三是运作资金。ceo是关键的位置,由董事会任命。构建组织有四个原则:第一:“闭者居上”,最高老板要潇洒,这种老板只占4—5%,如有哈尔滨东方集团的张宏伟,香港的容智健,深圳万科老板王石等。要管大事,不是忙得不可开交;第二:“能者居中”,就是ceo等要造好;第三:“工者居下”,各种总监,要有专业训练;第四:“智者居侧”,要有顾问制,借助他力。

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同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是现在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也是民营企业三次创业成功的保障。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二十

1.完善管理会计的专门研究机构。为了扩大管理会计的影响,应该完善管理会计的专门研究机构。专业组织不仅推动了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迅速应用与发展,还提高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如美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我国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适合自己国情发展管理会计师协会,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具有比较高水平的管理会计人员,以促使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较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管理会计师的工作也会形成影响,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会得到很大提高,人们也会更加认可管理会计这项工作,让人们更加关注管理会计。

2.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它首先必须要拥有理论知识,并且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全面而又深层次的,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对管理会计的灵活运行,并且对管理会计的运用要做到具体环境具体分析进而具体应用。要根据中小企业自身情况来确定在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中,管理会计的具体理论知识的应用。管理者的经验和管理会计的运用是有比较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管理会计的应用与管理会计者的经验是呈正相关关系的,管理者的经验越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越紧密。

3.健全管理会计准则。健全管理会计准则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管理会计也至关重要。例如,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基本准则》,完善管理会计的标准,形成一整套管理会计体系。总体而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为什么不能广泛、有效的使用它的根本,就是没有形成一个管理会计规范的公认准则。管理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基于管理会计实践标准,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在健全管理会计准则方面,可以有效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管理会计制定方面所总结的相关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需要的管理会计准则。

4.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在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软件应用设计的重要性,管理会计软件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及时有效地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解决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棘手的问题更加简便,可以节约一些资源的利用。从根本上来说,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一般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对象,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使用管理会计软件可以降低一些人工操作所有的一些缺点,比如:计算操作失误所造成的数据错误,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人工舞弊存在性,另外在中小企业中运行管理会计软件,可以提高数据的运行,可以更好更快的完成管理会计的工作。

1.培养中小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中小企业主要领导人要具备管理会计意识,若这些领导人不具备这些意识,他们很可能不会想到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这样会计人员很难发挥他们的能力。所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开展一些意识方面的教育,达到对管理会计的充分认识是很有必要,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管理会计应用意识比较高的管理会计人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可以使中小企业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若一个中小企业中的管理者都具有较高的管理会计意识,那么他们所制定的内部企业管理制度通常会有利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开展和运行,这样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自身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因此我们要加强中小企业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管理会计的意识。基于此,我们可以对中小企业领导、会计人员进行一些培训工作,以此来提高他们自身的必要素质。管理当局去一些培训,学习一些经验和理论知识来阐述企业,也可以通过个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经验,但第一手的经验,付出更多,但短期内不会有结果。

2.1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一个企业要想使管理会计在自己的经营管理中有效实施,就必须要由一个优越的管理环境。管理会计的运用程度依赖于企业的管理环境。具体说来,为了使管理会计实现更好的发展,就要有管理会计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所配套,只有在适合自己发展的条件下,管理会计才可以发挥的更好,因此,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对企业而言,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管理环境,必须加快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机制的转化,促进现代化中小企业制度的建立。一方面,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运行情况与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联系也是比较密切的,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水平还不是很纯熟,还应进一步强化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同时,管理会计活动不仅在中小企业的内部存在,而且还进一步加强内部和外部的链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样可以在最后实现中小企业的目标。

2.2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不断根据自身条件所发展形成的与企业自身相关的底蕴。一个企业的文化对管理会计的实施也是有益的。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多方面的,涵盖了企业的管理理念、人员的价值观念以及一切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等。严格的管理和温和的管理都是很好的管理方法,奖励和处罚相结合使用,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构建中小企业内部学习型管理会计。内部学习组织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个就是将经营问题表面化,让每一位员工通过一定的学习后,都可以查出问题,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再一个就是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扩大员工的关注范围以及让他们学会从全局出发,合理安排自己的事务。将学习进行一个制度化的管理,目的就是始终对延展能力进行学习。该系统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将学习内容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处理,一个是不断提高学习的标准,在横向展开的过程中学习。就是将一理念告知员工,让大家集体学习,不断扩充理念,让理念更加丰富。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通过修正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们的长处,以使自己更加的.完善,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的有利。通过大家之间的一个相互学习,强化自己的学习意识。在学习中不断改善标准,使得学习标准在动态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完善,实现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

4.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中小企业一般来说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作为一个企业,也要有属于自己的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应当要指出各个部门的任务,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可以提高运营的效率,更好地经营管理中小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向成功的企业进行学习,从它们成功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得到一些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二十一

摘要:

本文主要就工商管理的内容必要性,对工商管理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工商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有所帮助。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主要是根据管理学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究如何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它是管理学重要的分支之一,有比较强的应用性。现如今,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工商管理职能部门一定要掌握市场营销学、管理运筹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会计和财务管理学、质量和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学等专业性的知识,并且懂得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随着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日益复杂的企业组织结构,工商管理发挥极为重要的职能,这不仅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以及行政执法中,也表现在社会管理体系的组织及监管中。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世界经济与国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对促进市场的持续、稳定及多元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工商管理部门的任务必然加重,就目前来看,现在的工商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新时期工商管理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在新时期实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管理的水平都是及其必要的`。

(一)职能调整的整体对策。

让工商行政管理本来的单一由外部对市场运转监管掌控的职能要点与分工系统,改为一面坚持必有的监督压力一面联系中国市场经济进步对市场监督所涉及的走向需求从全能改为专职、从监督改为服务、从治标改为治本、从单一监管改为引领正规的有机化的职能形式。

(二)整合职能的思想。

在顾虑中国社会快速改变中各区域进步不均衡情况下各区域进步过程中,所面对的通常状况和特别问题,联系整合职能的想法与各阶级管理主要自身的软硬件需求,再次分配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能责任,把自身总的职能确定和实际的职能任务分配合理地整合在一起。

(三)整合职能的构思。

经过相应的过渡方式把随形势改变而实现历史任命的原本职能职责减弱。选择对应方法把要加强但还是分散形态的同类职能职责实行整合交给不同的部门统一管理。构建新部门实行带有进步前景,同时把已具有资源条件但却没有全面展现效果的职能职责。

(一)工商管理的体制还不够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的范围逐渐加大,工商管理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不仅仅需要管理好市场经济的活动,同时还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以及监督,就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的体制基本还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也即是以行政区域划分进行管理,这造成各个管理部门的各自为政,给工商管理带来较大的困扰。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市场经济的融合加速,这也造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工商管理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式,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在执法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真正强有力的执法,从而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

工商管理部门是我国行政机关中较为重要的部门,也是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的直接管理部门,由于涉及的事物众多,使得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低,部门内部的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出现知法犯法的情况,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五、如何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

(一)积极转变观念。

思想观念对于具体行为有指导作用,具体工作中工商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是完成好相关工作的重要基础。工商管理工作必须树立科学正确的观念,很多旧有工作思想和观念都要不断的革新,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都要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商管理工作的新变化,彻底摆脱传统观念中不利于工作的思想,摸索适宜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发挥监督与管理职能。

强化市场准入资格的审核。市场主体是否具有合格的资质,是否符合准入条件,关乎市场环境的稳定和安全,关系到多方利益。对于规范市场,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健康市场环境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加强协作,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打击违法行为是工商管理工作的重点。

(三)调整内部职能机构,明确职能关系。

工商管理职能部门管理分散,职能交叉,分头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监管的执法力度。所以,工商管理部门要依据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要求,对所有工商管理职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划分行政监督和处罚、划分行政许可和审批、划分行政督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整合工商管理内部的职能,防止出现重叠执法的不良局面,以加强工商管理的执法力度。

(四)建立信誉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其自主的经济发展规律,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管理制度,很难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环境。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誉管理机制才能使社会整体的经济环境有着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合理的对社会经济进行划分,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五)正确的管理意识。

在对于企业的改革上,要有着紧跟社会步伐的新思想和意识。在对于市场和自身管理上有着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办法。在目前的企业改革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实际上效果并不突出,对于一些企业之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有效的进行解决。所以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管理意识,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改善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引导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的职能部门,在全球化时代来临的新时期,工商管理部门应该立足实际,从实际出发,的充分地发挥工商管理自身的职能,在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努力的去提高工商管理的执法效率,以及研究探索工商管理中的各个职能,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骏.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目标定位[g]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

[2]刘国庆.工商行政管理学[g]东北财经大学,2015(09)。

[3]张欢.浅谈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g]公共科学,2014(05)。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237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