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7:20:14
最新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精选17篇)
时间:2023-12-04 07:20:14     小编:BW笔侠

总结是沉淀思考,提升自我,开启新征程的必经之路。总结是一种反思和反馈的过程,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不同范文中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总结和概括。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一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到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时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时期。记者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十二五”以来,广州社会保险待遇持续调整,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已经进入“全民社保”时代。

全市参保人数大幅增加。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广州推进社保扩面工作成效显著,参保率大幅提升。广州市社会保险五险参保人数为2260.13万人次,而到了底,参保人数已达到3339.47万人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1070.5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054.67万人,失业保险441.73万人,工伤保险415.33万人,生育保险357.20万人。截至20末,广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82.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8万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为4.78:1,相比较而言,低于广东全省6.82:1的比例,但远高于全国2.97:1的比例,广州的养老保险压力低于全国。

平均养老金上涨三成。

在社保待遇方面,近年来广州各项社保待遇水平都实现了持续的大幅度提升。截至月底,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2413元,而经过多年的上调,到年底,已达到3019元。到了8月,广州市再度宣布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市84万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每月3200元,相比2011年底已上涨三成。

医疗保险方面,继职工医保后,从今年起,大病医保已全面覆盖广州全市460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其中,参保人只需按152元/年(调整为167元/年)标准参保缴费,同步各级财政补助按每人366元/年,就能在享受最高18.28万元的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待遇的同时,还可最高享受到12万元的大病医保待遇。多年来,广州市的失业保险金也从2011年的每月1040元上涨至2014年底的1240元/月,全市享受生育保险待遇13.56万人次,平均生育医疗费用6291.44元/人次、平均生育津贴17700元/人次。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二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迫在眉捷,按照国务院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到底,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这是一个涉及人员多,范围广的系统工程,将面临一系列棘手问题,诸如:如何采集退休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如何处理和使用信息资料;组织机构如何设置;如何进行人员配置等.

作者:李孟坤郭向红作者单位: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刊名:创新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newground年,卷(期):“”(6)分类号:f2关键词: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三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发展目标、最终目标,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本文初步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途径。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事业单位也称为非营利组织,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担负国家某一方面事业任务,由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物质生产单位,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组建的目的主要是从政策性而不是从经济目标的角度考虑的,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社会公益服务目的而存在,是使全社会财富增长,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它们承担着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安全、推行国家政策,以及向社会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产品或服务,对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考核,主要看赋予的事业计划是否完成,拨入的各种款项是否按预算及规定的项目使用等。国家拨付资金的目的是通过事业单位创造社会效益,不要求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不需要投资回报。所以各事业单位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年度任务的完成,忽略日常的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环节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资产管理混乱。有的事业单位甚至成为了腐败现象滋生的良好土壤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渠道。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它决定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同时也受制于事业单位目标。根据事业单位性质、资金来源的特殊性等,将事业财务管理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发展目标、最终目标。在评价事业单位经营成果时,不仅仅依据经济指标,而是事业单位绩效最大化,即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

1、基础目标——保证国家资源物尽其用,保证事业单位基本运行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资金,主要是来源于财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目标,就是管好、用好财政资金,通过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和基础操作规范,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财务审计和检查,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确保国家资源在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益,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还应围绕事业单位本身的职能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实现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服务。

2、发展目标——积极筹资和投资,发展自身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一要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这是关键及具有决定性的方面。事业单位应充分考虑自身立足和社会形势的需要,努力追求在保证向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基础上,获得资金流入,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从过去单一的依靠财政拨款转向社会和市场拓展资金来源,逐步实现从政府办事业向社会办事业转化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架道,争取以较低的筹资风险和较少的筹资成本获取较多的资金。

3、最终目标——实现绩效最大化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随着市场逐渐介入事业单位的运行,事业单位虽然做的是社会公益事业,事业单位要想正常行使自己的社会事业职能,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合理发展。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公益事业职能的同时,不应该回避经济效益。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业务活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财务管理不应再局限于预算资金收支的管理,而应采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模式,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成本管理将事业单位所的继续投入事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事业单位和事业发展的双赢,进而实现事业单位的绩效最大化。

三、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事业单位需要扭转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观念,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要严格按步骤进行预算管理,有效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质量,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改善预算执行脱离预算制定的现象。

通过对资产的实物管理措施的落实及核算方面的改进,可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

1、确保资金支出在预先确定的领域,保证社会公益服务目的的实现。事业单位要严格制定国家投人事业经费的专人专账重点管理和使用的制度、办法,把事业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与经营活动严格区分开来,在人员的安置上不容许相互兼职。事业单位正确确认和计量事业活动的产出和成本,分析成本的构成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事业成本,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较低的事业成本,取得最大的事业绩效。对于预算内资金,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预算,严肃财政拨款管理秩序,按财政规定的项目使用,不允许超支、透支和有任何形式浪费。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

2、加强监督,要制定一套严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拓展资金渠道,防止腐败和资产流失。要从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架道筹集资金有社会齐界的捐赠、教育投资、接受服务力的缴费、科研成果收入及向债权人筹集的资金,除积极主动地争一取政府对事业经费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架道。同时固定资产实物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由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设计一套合理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流程,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和内容,在明确职责,知晓流程后,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制度,改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3、加强收支管理和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通过成本分析,预算监督等环节,提高项目资金的运作效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预算,按进度拨款和使用,严肃财政拨款管理秩序;投资的管理与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资金活动严格区分,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及内部成员之间的收人分配的进行调节管理,引进激励的分配机制,促进专业人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一些事业单位经营收人,必须另设账户,独立管理,支出要进行专项审批。必须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成本管理,降低事业成本,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目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合理编制单位预算,科学配置资金,依法组织收入,加强经济核算,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其事业发展目标。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四

(一)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选拔、输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依据。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干部进行培养任用,选拔、输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时,除派人考察外,还必须查阅干部人事档案,了解其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成长历程中的表现,对拟提拔、输送的干部进行全面分析,权衡利弊,择其所长,避其所短,因人制宜,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积极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人事档案是澄清问题,维护个人利益的可靠凭证。从其形成看,人事档案伴随干部成长的历程,记录着当时干部工作情况、参加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情况,是个人思想和行为的真实记录,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从其形势看,它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如当事人的亲笔手书或亲笔签字以及组织审核认可的机关印信等,它是个人历史和现实面貌的原始记录,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一个人各方面的状况。个人利益受损、兑现待遇、纠正错误、调整工资级别、职称评聘、合同鉴证、身份认定、退休等等,都需要档案作为信证,为解决问题提供可靠的线索或凭证,保障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损害。

(三)干部人事档案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可靠依据。每一份干部人事档案都具有时代信息,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理论等建设情况。所以说干部人事档案作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研究今天的历史提供每一个时代及年代的共性信息。

(一)工作人员兼职现象较多,责任意识淡薄。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人员,由于档案工作没有较强的时限性,工作人员兼职工作内容较多,造成档案工作者责任意识不强,使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既不注意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也不按照业务规范整理档案,更不善于学习现代化管理手段。

(二)领导重视不够,人员流动性较大。基层从事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数为办公室或人秘科工作人员,综合性工作内容较多,平时工作任务繁杂而重要,人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方面工作业绩比较突出,职务升迁较快,造成人员调动频繁,使人事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再加上部门领导对档案工作指导较少,业务培训工作跟不上,使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较落后。

(三)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没有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多数机关及事业基层单位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基本的档案管理制度,更谈不上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标准,各自为政,主观臆断,分类混乱,参差不齐。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它放在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并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其次,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从严监督,严把归档材料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制约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干部人事档案的材料审核、材料接转及干部人事档案质量通报登记等各项档案管理基本制度,不断充实内容,健全制度,及时纠正干部人事档案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可靠,维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严肃性。建立岗位责任制,结合岗位责任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职责权限和应遵守的纪律作出明确规定,促使工作人员积极主动、遵章守纪地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四)创新工作的方法,提高人事档案服务质量。在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真实性和保密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研究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立电子档案的新途径,适时更新干部信息,使干部信息及时得到保护,随时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最新最实的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机关干部人事档案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提高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要不断强化管理,把机关干部在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德、能、勤、绩、廉及奖惩、业绩、评议、评定等相关材料及时存档,切实抓紧抓好,促进机关干部的勤政廉政建设,为组织、人事部门选好人用能人提供可靠的依据。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五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最著名、最具指导性的思想。在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全面做好企业的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企业的稳定。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离退休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最具指导性的思想,提出至今社会反响强烈,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有力的理论武器。党的十七大提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更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历史使命。因此深入学习并在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国情、党情发展,同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为企业更好的开展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

一.从全局的高度把握离退休管理工作。

离退休老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功臣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笔宝贵财富,作为离退休工作的管理者要充分尊重老同志的.需求,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老一辈人曾经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仍是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离退休管理工作事关企业发展的大局,是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党委应始终把离退休管理工作放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始终把离退休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企业党委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离退休职工,充分发挥他们在政治、思想和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真正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建立离退休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离退休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尊重历史、结合现实、真抓实干、关注个体、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形成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首先,领导机制科学高效。企业要时刻坚持党对离退休工作的领导,调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因素,在企业范围内形成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机制。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应建立以企业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分工合理的离退休工作领导核心。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离退休职工党委和离退休工作处(中心),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离退休管理工作新机制。

其次,健全推进离退休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企业应定期组织离退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各职能部门通力协调,研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三.加强离退休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

要根据老同志居住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党组织网络,将那些党性修养好、威信高、讲奉献的老同志推选到党支部领导岗位上,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他们的工作,使党支部建设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将离退休党支部的政治核心、桥梁纽带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扬光大。

以“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为目标,全面加强离退休员工的政治思想建设。为了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企业应注重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

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及社团建设。为了给离退休员工的文体活动提供保障,企业必须着力解决离退休老同志活动需要与设施配备之间的矛盾。不论企业资金是否充裕,都要积极的筹措资金建好老干部活动中心。

四.坚持办实事。

企业的离退休员工具有“三多”的特点,即高龄多、病人多、空巢家庭多。为此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统筹兼顾,落实好离退休老同志政治和生活方面的待遇。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根本利益,并要通过抓发展来实现,抓条件建设来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直接利益,抓统筹协调来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群体利益,抓帮扶来满足离退休老同志的特困利益。

政治上落实待遇。企业党政领导及离退休管理处(中心)要及时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国情和党情,使他们了解国内外大事、行业趋势和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情感上关心体贴。要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尤其在一些重大节日,领导集中走访慰问离退休以及伤病老同志,做到慰问到病房、到床前、到家中。凡企业面临重大改革,要虚心走访并认真听取老同志意见。

生活上帮扶支持。不断改革完善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保障体系。企业党委在各职能部门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在财力上给予支持,积极为老同志排忧解难。

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离退休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树立大局观念,去除应付思想,强化服务意识;破除官僚主义,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树立创新意识,去除依赖意识,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健的开展。离退休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既广离退休人员居住地又分散,根据离退休管理工作实际,不断总结创新工作方法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对日常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网络,充分发挥骨干管理者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一位离退休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能感受到企业改革的成果。对于可能发生的离退休员工群体的事件的问题,要坚持“耐心说服,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的总体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总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的工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既要想方设法的使离退休老同志感受到企业科学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感受到企业带来的温暖、幸福和快乐,同时对照上级和广大离退休人员的要求和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努力做好企业的离退休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课题组.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

[2]乔立军,赵武.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途径[j].发展,,(05)。

[3]刘一超.关心离退休人员生活发挥离退休人员余热[j].山西老年,2010,(02)。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六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已从传统的纸质化向信息化发展,物资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档案管理的作用,准确定位,变被动应付型为主动服务型,提升档案的硬件水平和软件素质,利用和开发档案资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档案管理;物资企业;应用;改进。

1档案的价值。

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档案在内容上是原始记录,是信息和知识的源头,一旦形成一般不能随意修改。档案不仅内容纷繁,而且种类多样,如文书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业务档案等。档案的价值是档案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效益。

1.1历史文化价值。

档案的价值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具有特殊的价值,其凭证价值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档案的珍贵在于原始性、真实性和多样性。

1.2经济价值。

对于人事档案和业务档案来说,人事档案记录着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职务职称以及个人的基本信息。这些材料已经成为很多商家关注的目标,往往拥有的信息越多,商家谋利的概率也就越高。业务档案被视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知识产权档案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1.3情报价值。

传统的档案信息主要发挥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档案材料作为一种知识资源所具有的情报价值。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的记录了企业的宏观和微观发展情况,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也是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

2档案管理在物资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物资企业的档案是在各项生产、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本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管理是物资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保存企业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

2.1参考作用。

档案是物资企业发展的重要凭据,是企业发展的`原始记录。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计划、策略、业务的评审材料等进行保管,可为后续物资管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2凭证作用。

由于财务的原始记录即原始凭证,是记载各单位经济活动的最初的书面材料。通过一定的单、表、卡片、台账等形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最原始、最基本、使用最多、数量最庞大的凭证材料,是进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财务档案有很强的凭证依据性,不仅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还对保护国家财产、执行国家财经纪律起到监督作用。

2.3可追溯作用。

当物资企业与其他企业发生纠纷、诉讼时,档案可发挥证据作用,提供了与争议企业进行谈判及可追溯的依据。

3.1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一收一放的事务性工作,不是主要工作,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档案工作,无法适应企业追求精细管理的需要。

3.2标准化程度较低。

对档案工作标准化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部门所执行的标准与国家标准有所偏差。一些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工作标准化只是推荐实行而不是强制执行,其价值和意义不大,所以没有严格执行。在档案的处理、保存和管理等细节上,仅是执行标准化管理的一部分规定,管理过程粗放。

3.3队伍建设方面。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档案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经营上,对档案工作重视支持不够,导致愿意投身档案管理事业的人员逐年减少,即便在岗人员,也因长期缺乏专业培训而致使业务能力无法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3.4电子归档实施效果不佳。

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社会的快速化、智能化建设。目前许多企业的归档已将纸质档案改为电子档案,更有利于保存、分类和整理。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在档案应用上不够普及,档案人员思想认知不清,操作技术不熟,导致由纸质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变承接不够全面,制约了档案硬件的更新换代。

4.1做好档案宣传,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情报价值,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取得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档案人员要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高低是衡量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2加强档案标准化建设。

要保证档案工作标准化质量,加强对档案标准化实施的培训和监督。培训和监督可以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更新档案标准化的相关知识,及时纠正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偏离标准的做法,促进标准化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4.3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进行高效管理的手段,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相关的制度做保障。档案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的归档制度、保管制度、保密制度、查阅制度及利用制度,并纳入岗位责任中监督考核。

4.4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专业性,增强档案人员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培养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及时做好档案归档工作。企业应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档案管理队伍。

4.5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广泛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经济实力,适度引入相关先进设备,对现有纸质档案全面以电子文档形式收编归档,并同步设置电子检索功能。加强对本企业电子文件积累、鉴定、归档等一系列工作,确保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真实和完整。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七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禅城区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以下简称“退管服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办、市府办《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佛办发【2015】56号),以及市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通知》(佛府办【2012】17号)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退管服务工作的目标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不断提高退休人员晚年生活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使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三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在实现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将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由区、镇(街道)设立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退管服务机构”)承接,把退休人员从单位管理服务转为按户籍所在地的社区管理服务。

第四条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对象为:凡在本辖区按规定已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领取退休金的市、区各类企业退休人员(含社会申办退休人员)适用本办法。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退管服务工作在禅城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退管服务工作的统筹、组织和协调,对各镇(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依托镇(街道)和社区组织,以人为本,完善服务,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与促进社区建设相结合,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属地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六条为加强退管服务工作的领导,区各相关部门应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统-战部、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和统计)、区财政局、区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卫生药品监督)和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区人社局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工作。

第七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其主要职能是:指导和督促各镇(街道)开展退管服务工作,通报退管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主要工作内容

第八条退管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宣传党和政府有关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设立政策宣传栏。

(二)调查研究、掌握本区退管服务工作动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三)研究制定全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政策,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五)为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业务查询服务,跟踪了解退休人员生活状况,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六)做好孤寡、残疾、伤病等退休人员的探访慰问、帮扶服务。帮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领丧葬费、抚恤金,并建立退休人员基础台账,及时准确上报各种报表。

(七)集中管理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八)组织退休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九)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建立退休人员的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协助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十)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第三章退休人员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退休人员的基本权利:

(一)依法享有社会保障待遇,依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二)符合投保年限规定的退休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三)享有参加社区老年教育、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权利。

(四)享有社会为老人提供的社会福利、社会优待服务的权利。

(五)因重病治疗或发生伤残等有特殊困难时,享有帮扶的权利。

(六)有参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的权利。

(七)有向各级人社部门及社区居委会反映意见和建议,提出批评的权利。

(八)有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申诉的权利。

第十条退休人员应履行的义务:

(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关规定。如基本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向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反映,不得聚众滋事。

(二)主动配合镇(街道)人社部门,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三)按规定到各镇(街道)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报到;退休后移居市外、境外的人员,需按规定向镇(街道)人社部门提供生存证明。

(四)退休人员辞世后由其家属或代理人及时向镇(街道)人社部门报告。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区、镇(街道)人社局分别设立退管服务机构。区人社局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退休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建立退管服务机构、社区居委建立退管服务站,形成完善三级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体系。

区退休服务中心按区编办规定的编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实施、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全区退管服务工作。

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按各镇(街道)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数量比例,配备相应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辖区内退休人员的各项具体管理服务工作。

社区居委会退管服务站每站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实施各项退管服务工作。

第五章管理服务

第十二条各级退管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和范围。

(一)区退休服务中心:

1.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有关退管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2.统筹安排全区退管服务工作,并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工作计划。

3.对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组织检查并监督落实。

4.对全区退管服务工作情况进行登记和统计。

5.将新接收的退休人员按户口所在地划分至各镇(街道)退管机构。

6.指导镇(街道)、社区(村居)建立退管服务数据库和相关台账。

7.做好退管服务工作信息资料的备份及安全检查工作。

8.按规定管理和使用好退管活动资金,并审核和监督退管活动资金的落实情况。

9.建立退休人员档案库,对已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接收和管理。

10.组织全区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并指导和帮助镇(街道)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

1.协助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医疗的后续服务工作。

2.负责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

3.建立退休人员党支部,组织开展支部生活,做到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了解和掌握退休职工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5.慰问孤寡,伤病和有特殊困难的退休人员,开展扶危帮困活动。

6.为重病治疗或发生伤残等特殊困难的退休人员向上级退管服务机构提出救助申请。

7、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8.组织退休人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发挥退休人员余热。

9.及时、准确地做好本镇(街道)退休人员的资料统计工作,并向区退休服务中心报告退休人员生存、死亡等变化情况。

10.建立和完善社区退休人员自管互助服务网络。

11.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创建条件,建立信息网络管理等设施,建设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文化体育设施及活动场所。

12.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三)社区居委退管服务站:

1.协助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做好退休职工社区服务工作,及时反映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

2.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和探访慰问活动。

3.做好孤寡、残疾、伤病等退休人员的帮扶服务。

4.按要求定期探访十类人员。

5.配合镇(街道)建立和完善社区退休人员自管互助服务网络。

第六章经费筹集

第十三条企业(单位)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时,应一次性向属地管理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缴纳退管活动经费,缴纳标准为每名退休人员3000元。

第十四条企业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退管活动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转制时有提留转制风险金的,可从转制风险金中缴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按《印发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禅城区社会化管理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15】23号)文件执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由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中:市政府负担部分在上级补助中解决,区、镇(街道)负担部分按财政税收分成比例纳入区、镇(街道)两级财政预算。

第七章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企业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按每年人均200元安排。主要用于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开支、节日慰问、文体活动、保健和宣传费用等活动开支。

第十六条企业缴纳的退管活动经费,上级补助经费及其他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统一纳入镇(街道)财政专户管理,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的退管活动经费本着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计划管理的原则,认真编制经费年度支出预算,报所属镇(街道)财政部门核定,支出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编制退管活动资金收支报表和会计报表,每年7月15日和1月15日前将年度报表报送区退管服务中心。

第十八条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企业为其缴纳的退管活动经费仍有结余的,纳入退管活动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企业退休人员退管活动经费。违反本规定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区人社部门和区财政部门,定期检查各镇(街道)退管活动经费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级退管服务机构应接受和配合上级和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区和各镇(街道)人社部门设立投诉监督电话,受理退休人员和群众投诉,对退管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章移交程序

第二十二条企业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先由企业或其主管单位向区退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填写《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并做好移交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企业应做好退休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保持退休人员的稳定。

(二)企业须与退休人员协商明确移交社会化管理后是否保留或一次性给予的有关待遇,并与每个退休人员签订书面移交协议。

(三)关闭、破产、转制企业欠缴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医疗费及其补偿费用等,必须在移交前付清。

(四)无配偶无子女的孤寡、鉴定为1-4级伤残、患精神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特殊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服务标准内容与普通退休人员相同,企业与镇(街道)签订管理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统一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退管活动经费的标准进行管理服务。

(五)企业或主管单位将退休人员资料提交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所提交资料应如实填报,并提供相关资料,隐瞒不报的,一经发现,退回企业或主管单位。

第二十三条企业移交退休人员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等相关手续。

(一)按照退休人员所在企业参加社会保险隶属关系,经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经办机构加具核准意见后,须在每年的7月底和11月底前,带齐相关资料到区退休服务中心办理移交手续。

(二)按移交退休人员的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进行分类,核准退休人员人数、费用等,认真核实并填报移交退休人员相关资料,按镇(街道)填写《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服务协议书》,《移交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花名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表》,并附企业与退休人员签订的相关移交协议、本人户口簿的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近照照片两张。

(三)经由区退休服务中心初审后,分发所属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须在两个月内完成对退休人员情况核查。

(四)核实工作完成后,由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通知移交企业或主管单位缴纳退休人员退管活动经费,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反馈有关资料。被核实的退休人员正式进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二十四条企业办理移交退休人员时,其人事档案应按规定整理好,随同转到退管服务机构管理。区级以上各级党委管理的企业退休领导干部人事档案可以暂不移交。

第二十五条十类人员的管理服务:

十类人员是指无配偶无子女的孤寡、鉴定为1-4级伤残、患精神病、住院及重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劳模、建国前工作老工人、高龄、独居、军转干等退休人员。该类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各相关职能部门应齐抓共管,社区、企业共同管理为原则。接收程序按普通退休人员办理,服务内容和标准,按每名退休人员每年人均200元退管活动经费的服务内容管理服务(如有新规定或增加退管活动经费标准的,按新规定或新标准执行)。符合帮扶条件的,按照相关帮扶制度规定处理,使退休人员都能享受到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现政府人文关怀。

第二十六条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的接收。

(一)社会申办退休人员是指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向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办,并经批准退休的社会人员。包括原国有集体企业在转制后办理退休的人员(不含原固定工转制人员)、参加市区养老保险的合同制退休人员、其他企业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个体工商户等退休人员。

(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经费、服务标准和纳入规模等按佛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佛府办[2012]17号)和禅城区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相关实施规定执行。

第九章档案管理

第二十七条实行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以下简称“退休人员档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广东省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办理》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退休人员档案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建立档案基本信息库,并实行区、镇(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化联网。镇(街道)具备条件后,由所属镇(街道)接管。

第二十九条退休人员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接收档案应办理好验收和交接等手续。做好档案保管的安全、保密、保护等日常工作,严格涂改、圈批、抽取、撤换、加添或未经批准复制、拍摄档案材料,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档案材料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汇报。

第三十条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退休人员档案的,须凭有效证明,经批准登记后,由工作人员进行查阅,查阅后需复印的资料必须加盖印鉴和公章,证实与原件相符。

第三十一条档案一般情况不准外借,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外借,须提供书面及有效证明,经退管服务机构调查核实,并履行相关登记手续,明确盖印封缄后方可借出,并限期归还。外借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有关规定,严格涂改、圈批、抽取、撤换、加添档案材料,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触犯法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档案库需设立专门库房,配备满足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化、备份及档案存储等设备,按照档案管理标准采取积极的:防火、防水、防蛀、防潮、防高温、防盗、防光、防尘、防有害生物等安全措施,保持清洁卫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第三十三条档案库的建设费用应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

第十章信息管理

第三十四条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是根据企业移交数据信息,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是否合法办理退休后,由区退休服务中心初审后,移交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接管。

第三十五条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由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移交数据的信息,做好核查、修改、录入管理等工作。

第三十六条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通过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对所辖范围内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退休人员发生搬迁、死亡、基本信息变更等情况的,由社区负责办理转移、申报、变更等相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区社保经办机构、区退休服务中心以及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在采集、录入和管理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使用的规范化。

第三十八条严格做好数据信息的保密工作,未经区退休服务中心批准,不得擅自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严禁任何人利用信息库数据营私舞弊。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实施办法由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保障退休人员生活,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实现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作出贡献。

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茧自缚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街道(镇)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纳入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的,为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和养老保险由省直管的驻宁企业退休人员。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主要包括:

(一)做好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

(二)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查询活动;

(三)建立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四)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和供养直系亲属生存状况的资格认证工作;

(五)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六)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七)帮助死亡退休人员家属申领丧葬补助费和遗属津贴;

(八)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建立自助、互助组织,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三、管理服务的形式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结合我市实际,采取以下管理服务形式:

(一)企业退休人员直接纳入街道、社区进行管理。依托街道、社区管理是我市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结算管理中心负责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指导、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所在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街道(镇)、社区劳动保障所、站直接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所在街道和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二)企业或独立工矿区(不含参加省直统筹在宁企业)对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对以下有条件设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的企业,经企业提出申请,市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委托企业设立管理服务机构,按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并逐步纳入社区管理:

1、企业职工居住地相对集中、并实行社区化管理,其中退休人员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

3、退休人员居住地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能够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体及相关活动;

4、企业领导重视,能够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并保证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对符合以上条件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的企业,统一管理机构名称、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名称为:"xxxx(企业名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工作进行考核和政策业务指导。

(三)在社区组织不够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居住比较分散的县(区),可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管理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退休人员开展相关活动。

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延续责任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继续认真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继续关心退休人员的生活,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基本养老金之外的非统筹费用、原企业住房的管理维修以及尚未参加医疗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医疗费的报销等,应按有关规定由企业继续负责,不得以社会化管理为由,随意减少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促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平稳过渡。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活动的场所、设施及非生产经营性场所,可划拨给企业退管组织或社区用于退休人员开展活动,也可采用有偿转让、租借等方式由所在社区使用。对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的企业,要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向社区管理服务过渡。

五、加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稳步实施,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要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场所,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年卫生、文体、福利设施及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强化社区功能。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为退休人员提供生活资料、医疗保健、文体教育和法律服务。

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八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高等院校管理系(学院)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设置——即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及财务(电算)会计专业的实际情况,就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现实企业管理、财务(电算)会计专业内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前言。

电子商务、企业(公司经营)管理及财务(电算)会计等专业的设置,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管理系(学院)的相关专业设置、组合模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在当今网络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各相关专业(仅以上述三个专业为例)之间必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内在联系,反映在现实工作和教学过程当中的这种全新联系关系的形成与建立,是以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为前提,进而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予以重新定位的结果。三个专业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这种联系关系,同它们之间原有的联系关系内容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电子商务首先造就了全新的企业管理环境及模式,进而使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变革成为必然。真所谓电子商务“一石”,激起了相关专业内容连锁变更与升级的千层涟漪。因此,重新揭示、认识和把握三个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成为现在及未来众多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财会工作人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在各类大中专院校中从事经济管理学科一线教学的广大教师更应理所当然地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电子商务的实践与推广,直接带来了企业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会计理论与核算要求的变革,为网络财务的现实提供了前提条件。

首先,电子商务手段突破了企业间固有的界限,从而导致了虚拟企业的产生一一即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资源动态配置和优化组合。一方面,它改变了以产品为核心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productionsystem(jit)、以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为代表的公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与方法,将开始广泛应用,因为基于网络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既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也提供了实施与实现的可能。作业管理与传统的以产品为核心、围绕产品生产周期展开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根据市场预测定生产计划,根据计划(包括产量、流程和周期)定库存,因而所形成的原材料、半成品与产成品的积压等问题,必然成为资金周转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梗阻”症结,资金浪费与资金周转困难这一对难题,由于对未来市场变化预测精确性的不可万无一失性,实际上在决策阶段就已经埋下了“祸种”,成为企业管理实务运行过程中自身无法解决的“二难定理”。因为作业管理的关键或核心,就是在消除掉生产组织及结构层次化的前提下,剔除了所有的非增值作业环节而实施的管理模式,因而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库存,从纯粹意义上讲,就属于非增值作业,甚至是负增值作业。未来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即时)生产系统,为消除这种非增值作业创造了条件,使作业管理成为可能和必然。

其次,在公司(企业)生产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产生变更的同时,必然对公司(企业)传统的会计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中击。全新的会计理论与核算方法的产生随即亦将呼之欲出,或者说是水到渠成。例如,就财务核算中的生产成本计算而言,制造成本计算法将由作业成本计算法取而代之;而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亦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数字时代的产品,如计算机软件产品等,对传统的资产(产品)价值的计量基础一一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所提出的挑战性更为明显,如果按历史成本计量计算机软件等数字资产,其会计信息的决策性、相关性乃至真实性,均:降大为降低。因为数字产品它是即时生产系统的产物,既有有形资产的特征,又具有无形资产的性质,其自身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展示出来的人力资源会计特征特别突出与明显。将计算机软件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软件产品生产企业的有形资产非常有限,且在会计上的账面资产也很小。根本看不到有形的而且是大规模的生产车间、原材料消耗及产品,往往只是每人拥有一个工作间、一把椅子、几台电脑。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却难以用传统的增长模式去计算,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虚拟企业环境中,会计假设(包括主体、持续经营、分期、货币计量)、会计组织、成本计算方法等均面临新的选择。同时,网络信息经济的发展,;降使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并对企业实现其竞争优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确认与计量:降成为未来社会经济的迫切需要资产的确认、计量为主体,以现实交易价格为核算基础来构建内容框架的。因此,对无形资产的反映和披露也因循有形资产的提示方式来进行。但由于无形资产价值往往缺乏现实的交易价格而无法有效、及时、合理地加以确认计量,只能采用获取该无形资产时所发生的成本来予以表示,这便导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格将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导致企业的价值无法得到恰当的反映。如果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人力资源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问题,会计核算存在的必要性必将受到质疑。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环境或虚拟企业环境在改变传统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环境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变革。与此同时,无纸化的商品交易活动,必然将会计全面带入无纸化的电子数据交换时代。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及不可抵赖性,将成为未来会计核算准确与安全的基石,而无纸化交易本身,就是电子凭单传递加电子货币结算。电子货币的出现、网上银行的诞生,最终:阵实现基于票据传递的会计结算到无纸化电子结算的彻底转变。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将对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质变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最终导致网络财务成为现实。

电子商务在改变公司(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业务流程及会计信息产生和存在形式的同时,也将对当前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质变带来深刻的影响。就公司(企业)管理系统而言,dos+mis系统的应用(pos、mis指分别用于动化管理的前台与后台系统),促进了我国商业企业自动化的实现。而pos、mis仅是商业内部管理的优化方法,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要从整个商业流通供应链来考虑,与生产、运输企业联合制定的电子订货系统eos应运而生。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侧成为了完整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的软件,它在企业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企业管理的传统模式,使管理效率的提高能与信息技术同步进行。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对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产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并包括相应的模块组成部分。erp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的体系标准。它把企业的各个部门组成一个平滑的功能整体,其主要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改革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实施erp系统,企业可以迅速建立起以企业为核心的b2b企业电子商务应用(asp)模式,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扩大市场机会,直接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模式;erp涵盖btob和btoc的应用,因为它与企业电子商务门户和btob市场紧密连接,从而使供应链更加完善。erp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得企业实现迅速改变经营管理的传统模式的愿望,并带来了新的企业管理思想。

与此同时,网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而言,决不是像过去windows代替dos;c/s结构代替novell结构的纯技术进步,相同的道理,它所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技术平台的升级,而是在工商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变更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结构自身质的进步与飞跃,其发展趋势与方向在erp下已初具轮廓,即公司(企业)管理操作系统与会计核算操作系统,在网络环境中走向了逐步融合,原来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各项业务核算模块如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原材料核算模块等都将被完全融入到企业内联网中的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中去。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它们除与企业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同步处理自身业务以外,同时还向会计财务报表系统提供电子业务数据。狭义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就只剩下了会计财务报表系统这一基本模块,广义的会计信息系统则反过来包含了整个企业的内联网系统,因为它们都是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模型(会计财务报表系统)数据采集的范围和对象。因此,在erp系统模式下,常规的会计与生产、营销、技术等管理系统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它们的数据采集、业务处理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信息共享、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管理模式和工具。最终将使网络财务成为必然一一所有联网的个人和公司(企业)都可以访问贵公司的财务软件系统,查阅相应获知权的信息,使公司(企业)财务会计真正变为了一种服务行为,在更高的质点上又回到了这一行业产生的“出发点”,即作为生产的附属品而存在,并为生产提供即时服务,而不再以一个独立的会计行业的面貌运行而独立存在。单独存在也许只是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一一会计师事务所了。

总之,电子商务造就了现实工作中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及模式,进而使企业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变革成为必然,并最终导致网络财务这一理想现实的最终实现。相应地,为跟上和满足时代进步的步伐与要求,其所涉及到的有关专业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亦势在必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九

财务标准化,是指将公司财务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对企业业务流程、部门设置、岗位分工及权限划分进行分析,本着服务业务、理顺流程、查错防弊、强化管理的目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标准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财务标准化,可以强化内部控制,优化财务环境,理顺财务流程,规范和细化财务手续,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控制税费支出。实行财务标准化,要求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必须以财务为中心,强调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财务流程设计,通过财务标准化,使各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与财务活动有机的结合,使各级领导能够清晰地了解本部门的经营业务活动与财务流程,准确把握本部门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手续透明,职责明确,权利适当。财务标准化的目标是解决企业管理瓶颈问题,既要提高管理效率,又要获得管理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大量涌现。众多中小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多样,企业内部管理手段、内部控制、财务标准化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其内部控制措施不完善,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不高,财务制度也不健全,重生产,重经营,轻管理,轻法规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2.企业重生产经营,轻管理。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领导者把全部精力放在业务的开展上,夯实老业务,开拓新市场,无暇顾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出现不同程度的管理混乱现象。管理混乱又反过来对业务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企业有大的发展,拓展业务,扩大经营规模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管理瓶颈问题。这时,制度不全,流程不畅,人才缺乏,财务混乱等许多内部管理问题都会凸现出来,这些被认为可有可无,管理者常常忽略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一些家族制企业,老板成为企业的中枢,企业的大小事务全部是老板说了算,老板每天处理很多事务,却难以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好。因为太多的琐事缠绕着他,占据了他每天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一些重要的业务和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大事,却常因力不从心而一拖再拖。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会上一言堂,签字一支笔,万事等一人的现象,虽然业务亲自抓,支出亲自批,财务亲自管,但最终仍然抱怨事情太多,下属太笨。由于要经常处理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许多突发问题,使企业管理者和决策层经常扮演救火者的角色。

4.为了最大限度地偷漏税款,企业负责人想尽了办法和手段,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隐匿或者故意销毁应该保存的会计凭证、账册资料,为多列支出而凑票,为少列收入而尽量少开票甚至不开票,为多开进项抵扣发票打时间差,账外设账,偷梁换柱,关联交易等。

以上问题在中小企业中带有普遍性,较为突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顽症之所在。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业务简单,收支不多,企业负责人有能力兼顾业务和管理。虽然没有建立明文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其日常收支审批手续、业务开展的流程很严格很明确,能够做到守法经营,依法纳税,企业可以维持正常的运营。对于普遍存在的偷税漏税的现象,国家财税部门通过一系列的税制改革与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也一定会有针对性地打击不法分子,遏制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企业采用偷税漏税的办法谋取不法之财,既是国家法律所不容,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可以说是取一时之利,毁一世之名,是与法治社会、诚信社会的道德规范背道而驰的,也与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相悖。虽然能够赢得短期小利,但也冒着极大的税务风险和信誉风险,影响的是企业长远大利,属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行为。明智的企业家不会这样做。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

为进一步规范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发放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学校的经费计划,合理安排离退休人员的全年福利。

二、组织进行离退休人员的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的福利工作。

三、做好离休干部的元旦、春节的慰问工作。

四、做好离退休厅局级(含享受)干部的元旦、春节的慰问工作。

五、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发放及离休干部、离退休厅局级(含享受)干部的元旦、春节慰问均按年度进行;当年退休人员按经费划拨时间进行发放。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一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质量和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吸引高端消费群体,获得高额回报,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两者都是当下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大企业可以通过详细的市场细分来占领市场,只要其市场定位正确,就可以很容易取得成功。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实力,都无法与大企业抗衡,要想更好的生存,质量成本管理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而言,中小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具有如下意义:。

(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从产品的各个方面着手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求企业从生产准备阶段一直到产品最终完成并包装阶段都要严格进行质量成本的控制,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仅从原材料采购的源头入手,抓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其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成本考核,即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于在资金和技术实力方面无法与大企业竞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只能是边缘化的产品,也就是大企业不关注的产品或服务,但即使在这样的‘角落’里,由于同样存在着想‘分一杯羹’的中小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细分市场里脱颖而出,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是质量和成本。一句话,控制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不论是与大企业竞争还是与中小企业竞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业绩。

(二)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通过全面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揭示出制约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保证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基础上,去除产品的多余的不必要的功能和生产中不必要的环节,力求在产品质量、性能和成本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的平衡,也就是力求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有了质量过硬的产品,再配以较低的成本,中小企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合理的最具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在细分市场中将更容易找到吸引消费者的“卖点”,将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客户群,这些稳定的消费群体在适当的情势下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从而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中小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始终要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不仅决定着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发展壮大,更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否。一个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其实就是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就能避免因监控不到位造成的质量责任事故;一个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更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监控产品的制造过程,不断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达到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一)缺乏质量成本管理意识。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从企业主到员工的全面认识与配合,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待遇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吸引并雇佣到学历、素质和能力都较高的员工,员工普遍缺乏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工作只是为了完成老板交待的任务,至于这些任务或工作到底是什么或者要达成怎样的目的就与自己无关了。其工作起来也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干完了交差了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其他人做什么或怎样做都与自己无关,更不要说按照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质量控制体系了。

(二)难于界定产品质量责任。

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往往难以监控,企业的生产体系(或过程)也不像大企业那样严密,人员分工也不明确,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往往也无法界定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引起质量责任的原因,分工不明确的最终结果就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于分工不够明确导致了员工的相互推诿,质量责任很难界定并追究。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是因为没有适当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所造成的。

(三)产品质量差,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中小企业的又一特点就是追求短期利益,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的产品处于边缘化造成的,产品的‘短线’行为比较严重,中小企业设备简单,往往转型也比较快,这就使得其更看重短期快速的获利而不重视长效机制。这反过来也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差,且产品质量也不稳定,即使一时能够生产出质量较好的产品,往往也因为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后期产品质量的控制,一味盲目的扩张,等质量问题出现了再纠正为时已晚。中小企业质量不稳定的又一原因可以归结为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较低,这都可能造成其产品质量差及质量不稳定,但仔细分析却能够发现,中小企业没有一个能够保证质量稳定的长效机制,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四)产品质量控制缺乏制度保证中小企业经营的最大特点就是家族式管理,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家族成员,通过人的“看管”来控制产品质量,而不是通过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并激励员工来提升质量或服务。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再认真负责的人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更何况他们的监督对象可能是几人甚至是几十个人呢。人来监督的最大缺点就是有监督和没监督时人的表现会不一致,每个人“凭良心”来做事,一旦监督不利或疏忽大意就会影响产品质量。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性保证来长效的控制产品的质量,这都使得中小企业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成本上缺乏竞争力。

质量成本管理并非朝夕之事,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打破弱势格局,就必须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全面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措施,才能起到长效作用。

(一)将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化,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中小企业由于人员少,技术薄弱,所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工艺相对简单、大企业不屑于生产的边缘化产品,所以在生产时往往不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大企业的事。如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失去了现有的市场,大不了转型改做其他生意。然而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当下的许多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这些大企业当初如果不重视产品的质量,不将产品质量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不需要多么深奥的理论基础,只需要将生产过程进行制度化的设计,将生产的每一步骤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即可,也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二)通过程序化的工作顺序来进行不同工序的质量控制。

质量成本管理更多的是程序化的日常事务,也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剖析,将生产过程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工序,分析每一工序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而分清哪些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工作,哪些可能是多余的或可以改进的工作过程,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有了全面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经过这一过程的分析与实验,不但可以改进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因对整个生产过程监控不到位而产生的质量责任及因工艺流程不细而产生的难以纠偏的尴尬境地。并且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将工作过程进行重新细分,并设计成最适宜生产且易于控制质量的工作过程,对每一工作过程的各环节也同样进行工序设计,力求将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固定下来,不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生产,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三)加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建立各工序质量责任负责制。

要想控制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成本,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进行质量责任控制,再健全的制度目的也只有一个,也就是让员工在规范化的制度内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制度化的设计能够在出现质量责任时,分清是哪个环节或人员出了问题,以纠编或进行相应的惩罚。加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建立各工序质量责任负责制,就是要让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规定的条件及要求下进行,每个工序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对于上一工序不合格的产品拒绝接收,并避免将不合格产品流向下一道工序。有了制度化的保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不稳定情况,并让每一个员工产生责任意识。

(四)奖励与约束机制的并进。

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虽然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但要想提高产品质量不能一味的惩罚,还要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并做到赏罚分明。对于能够始终保持高质量或低废品率的员工,一定要给予必要的奖励,以激励其工作热情,避免因为激励不到位而产生的消极怠工及优秀员工的流失问题。要知道,培养一个成熟的员工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大于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其的补偿。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二

摘要:

本文主要就工商管理的内容必要性,对工商管理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工商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有所帮助。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主要是根据管理学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究如何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它是管理学重要的分支之一,有比较强的应用性。现如今,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工商管理职能部门一定要掌握市场营销学、管理运筹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会计和财务管理学、质量和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学等专业性的知识,并且懂得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随着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日益复杂的企业组织结构,工商管理发挥极为重要的职能,这不仅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以及行政执法中,也表现在社会管理体系的组织及监管中。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世界经济与国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对促进市场的持续、稳定及多元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工商管理部门的任务必然加重,就目前来看,现在的工商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新时期工商管理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在新时期实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管理的水平都是及其必要的`。

(一)职能调整的整体对策。

让工商行政管理本来的单一由外部对市场运转监管掌控的职能要点与分工系统,改为一面坚持必有的监督压力一面联系中国市场经济进步对市场监督所涉及的走向需求从全能改为专职、从监督改为服务、从治标改为治本、从单一监管改为引领正规的有机化的职能形式。

(二)整合职能的思想。

在顾虑中国社会快速改变中各区域进步不均衡情况下各区域进步过程中,所面对的通常状况和特别问题,联系整合职能的想法与各阶级管理主要自身的软硬件需求,再次分配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能责任,把自身总的职能确定和实际的职能任务分配合理地整合在一起。

(三)整合职能的构思。

经过相应的过渡方式把随形势改变而实现历史任命的原本职能职责减弱。选择对应方法把要加强但还是分散形态的同类职能职责实行整合交给不同的部门统一管理。构建新部门实行带有进步前景,同时把已具有资源条件但却没有全面展现效果的职能职责。

(一)工商管理的体制还不够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的范围逐渐加大,工商管理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不仅仅需要管理好市场经济的活动,同时还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以及监督,就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的体制基本还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也即是以行政区域划分进行管理,这造成各个管理部门的各自为政,给工商管理带来较大的困扰。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市场经济的融合加速,这也造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工商管理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式,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在执法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真正强有力的执法,从而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

工商管理部门是我国行政机关中较为重要的部门,也是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的直接管理部门,由于涉及的事物众多,使得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低,部门内部的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出现知法犯法的情况,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五、如何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

(一)积极转变观念。

思想观念对于具体行为有指导作用,具体工作中工商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是完成好相关工作的重要基础。工商管理工作必须树立科学正确的观念,很多旧有工作思想和观念都要不断的革新,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都要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商管理工作的新变化,彻底摆脱传统观念中不利于工作的思想,摸索适宜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发挥监督与管理职能。

强化市场准入资格的审核。市场主体是否具有合格的资质,是否符合准入条件,关乎市场环境的稳定和安全,关系到多方利益。对于规范市场,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健康市场环境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加强协作,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打击违法行为是工商管理工作的重点。

(三)调整内部职能机构,明确职能关系。

工商管理职能部门管理分散,职能交叉,分头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监管的执法力度。所以,工商管理部门要依据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要求,对所有工商管理职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划分行政监督和处罚、划分行政许可和审批、划分行政督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整合工商管理内部的职能,防止出现重叠执法的不良局面,以加强工商管理的执法力度。

(四)建立信誉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其自主的经济发展规律,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管理制度,很难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环境。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誉管理机制才能使社会整体的经济环境有着一个良好的状态。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合理的对社会经济进行划分,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五)正确的管理意识。

在对于企业的改革上,要有着紧跟社会步伐的新思想和意识。在对于市场和自身管理上有着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办法。在目前的企业改革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实际上效果并不突出,对于一些企业之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有效的进行解决。所以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管理意识,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改善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引导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的职能部门,在全球化时代来临的新时期,工商管理部门应该立足实际,从实际出发,的充分地发挥工商管理自身的职能,在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努力的去提高工商管理的执法效率,以及研究探索工商管理中的各个职能,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骏.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目标定位[g]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

[2]刘国庆.工商行政管理学[g]东北财经大学,2015(09)。

[3]张欢.浅谈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g]公共科学,2014(05)。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三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禅城区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以下简称“退管服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办、市府办《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佛办发【 2015 】 56 号),以及市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通知》(佛府办【 2012 】 17 号)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退管服务工作的目标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不断提高退休人员晚年生活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使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三条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在实现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将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由区、镇(街道)设立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退管服务机构” ) 承接,把退休人员从单位管理服务转为按户籍所在地的社区管理服务。

第四条 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对象为:凡在本辖区按规定已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领取退休金的市、区各类企业退休人员(含社会申办退休人员)适用本办法。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退管服务工作在禅城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退管服务工作的统筹、组织和协调,对各镇(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依托镇(街道)和社区组织,以人为本,完善服务,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与促进社区建设相结合,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属地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六条 为加强退管服务工作的领导,区各相关部门应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区委组织部(区编委办)、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统-战部、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和统计)、区财政局、区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卫生药品监督)和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区人社局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工作。

第七条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其主要职能是:指导和督促各镇(街道)开展退管服务工作,通报退管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 主要工作内容

第八条 退管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宣传党和政府有关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设立政策宣传栏。

(二)调查研究、掌握本区退管服务工作动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 三)研究制定全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政策,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五)为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业务查询服务,跟踪了解退休人员生活状况,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六)做好孤寡、残疾、伤病等退休人员的探访慰问、帮扶服务。帮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领丧葬费、抚恤金,并建立退休人员基础台账,及时准确上报各种报表。

(七)集中管理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八)组织退休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九)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建立退休人员的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协助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十)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第三章 退休人员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 退休人员的基本权利:

(一)依法享有社会保障待遇,依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二)符合投保年限规定的退休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三)享有参加社区老年教育、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权利。

(四)享有社会为老人提供的社会福利、社会优待服务的权利。

(五)因重病治疗或发生伤残等有特殊困难时,享有帮扶的权利。

(六)有参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的权利。

(七)有向各级人社部门及社区居委会反映意见和建议,提出批评的权利。

(八)有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申诉的权利。

第十条 退休人员应履行的义务:

(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关规定。如基本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向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反映,不得聚众滋事。

(二)主动配合镇(街道)人社部门,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三)按规定到各镇(街道)人社部门或社区居委会报到;退休后移居市外、境外的人员,需按规定向镇(街道)人社部门提供生存证明。

(四)退休人员辞世后由其家属或代理人及时向镇(街道)人社部门报告。

第四章 组 织 机 构

第十一条 区、镇(街道)人社局分别设立退管服务机构。区人社局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退休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建立退管服务机构、社区居委建立退管服务站,形成完善三级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体系。

区退休服务中心按区编办规定的编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实施、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全区退管服务工作。

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按各镇(街道)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数量比例,配备相应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辖区内退休人员的各项具体管理服务工作。

社区居委会退管服务站每站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实施各项退管服务工作。

第五章 管 理 服 务

第十二条 各级退管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和范围。

(一) 区退休服务中心:

1. 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有关退管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2. 统筹安排全区退管服务工作,并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工作计划。

3. 对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组织检查并监督落实。

4. 对全区退管服务工作情况进行登记和统计。

5. 将新接收的退休人员按户口所在地划分至各镇(街道)退管机构。

6. 指导镇(街道)、社区(村居)建立退管服务数据库和相关台账。

7. 做好退管服务工作信息资料的备份及安全检查工作。

8. 按规定管理和使用好退管活动资金,并审核和监督退管活动资金的落实情况。

9. 建立退休人员档案库,对已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接收和管理。

10. 组织全区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并指导和帮助镇(街道)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

1. 协助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医疗的后续服务工作。

2. 负责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

3. 建立退休人员党支部,组织开展支部生活,做到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 了解和掌握退休职工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5. 慰问孤寡,伤病和有特殊困难的退休人员,开展扶危帮困活动。

6. 为重病治疗或发生伤残等特殊困难的退休人员向上级退管服务机构提出救助申请。

7 、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8. 组织退休人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发挥退休人员余热。

9. 及时、准确地做好本镇(街道)退休人员的资料统计工作,并向区退休服务中心报告退休人员生存、死亡等变化情况。

10. 建立和完善社区退休人员自管互助服务网络。

11. 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创建条件,建立信息网络管理等设施,建设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文化体育设施及活动场所。

12.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 (三)社区居委退管服务站:

1. 协助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做好退休职工社区服务工作,及时反映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

2. 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和探访慰问活动。

3. 做好孤寡、残疾、伤病等退休人员的帮扶服务。

4. 按要求定期探访十类人员。

5. 配合镇(街道)建立和完善社区退休人员自管互助服务网络。

第六章 经 费 筹 集

第十三条 企业(单位)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时,应一次性向属地管理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缴纳退管活动经费,缴纳标准为每名退休人员 3000 元。

第十四条 企业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退管活动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转制时有提留转制风险金的,可从转制风险金中缴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按《印发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禅城区社会化管理方案的通知》(佛府办【 2015 】 23 号)文件执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由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中:市政府负担部分在上级补助中解决,区、镇(街道)负担部分按财政税收分成比例纳入区、镇(街道)两级财政预算。

第七章 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 企业退休人员的退管活动经费按每年人均 200 元安排。主要用于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开支、节日慰问、文体活动、保健和宣传费用等活动开支。

第十六条 企业缴纳的退管活动经费,上级补助经费及其他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统一纳入镇(街道)财政专户管理,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的退管活动经费本着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计划管理的原则,认真编制经费年度支出预算,报所属镇(街道)财政部门核定,支出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编制退管活动资金收支报表和会计报表,每年 7 月 15 日和 1 月 15 日前将年度报表报送区退管服务中心。

第十八条 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企业为其缴纳的退管活动经费仍有结余的,纳入退管活动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企业退休人员退管活动经费。违反本规定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区人社部门和区财政部门,定期检查各镇(街道)退管活动经费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级退管服务机构应接受和配合上级和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区和各镇(街道)人社部门设立投诉监督电话,受理退休人员和群众投诉,对退管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章 移 交 程 序

第二十二条 企业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先由企业或其主管单位向区退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填写《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申请表》 ( 以下简称《申请表》 ), 并做好移交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企业应做好退休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保持退休人员的稳定。

(二)企业须与退休人员协商明确移交社会化管理后是否保留或一次性给予的有关待遇,并与每个退休人员签订书面移交协议。

(三)关闭、破产、转制企业欠缴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医疗费及其补偿费用等,必须在移交前付清。

(四)无配偶无子女的孤寡、鉴定为 1-4 级伤残、患精神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特殊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服务标准内容与普通退休人员相同,企业与镇(街道)签订管理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统一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退管活动经费的标准进行管理服务。

(五)企业或主管单位将退休人员资料提交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所提交资料应如实填报,并提供相关资料,隐瞒不报的,一经发现,退回企业或主管单位。

第二十三条 企业移交退休人员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等相关手续。

(一)按照退休人员所在企业参加社会保险隶属关系,经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经办机构加具核准意见后,须在每年的 7 月底和 11 月底前,带齐相关资料到区退休服务中心办理移交手续。

(二)按移交退休人员的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进行分类,核准退休人员人数、费用等,认真核实并填报移交退休人员相关资料,按镇(街道)填写《禅城区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服务协议书》,《移交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花名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表》,并附企业与退休人员签订的相关移交协议、本人户口簿的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近照照片两张。

(三)经由区退休服务中心初审后,分发所属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须在两个月内完成对退休人员情况核查。

(四)核实工作完成后,由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通知移交企业或主管单位缴纳退休人员退管活动经费,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反馈有关资料。被核实的退休人员正式进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二十四条 企业办理移交退休人员时,其人事档案应按规定整理好,随同转到退管服务机构管理。区级以上各级党委管理的企业退休领导干部人事档案可以暂不移交。

第二十五条 十类人员的管理服务:

十类人员是指无配偶无子女的孤寡、鉴定为 1-4 级伤残、患精神病、住院及重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劳模、建国前工作老工人、高龄、独居、军转干等退休人员。该类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各相关职能部门应齐抓共管,社区、企业共同管理为原则。接收程序按普通退休人员办理,服务内容和标准,按每名退休人员每年人均 200 元退管活动经费的服务内容管理服务(如有新规定或增加退管活动经费标准的,按新规定或新标准执行)。符合帮扶条件的,按照相关帮扶制度规定处理,使退休人员都能享受到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现政府人文关怀。

第二十六条 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的接收。

(一)社会申办退休人员是指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向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办,并经批准退休的社会人员。包括原国有集体企业在转制后办理退休的人员(不含原固定工转制人员)、参加市区养老保险的合同制退休人员、其他企业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个体工商户等退休人员。

(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经费、服务标准和纳入规模等按佛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佛府办 [2012]17 号)和禅城区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相关实施规定执行。

第九章 档 案 管 理

第二十七条 实行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以下简称“退休人员档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广东省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办理》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退休人员档案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建立档案基本信息库,并实行区、镇(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化联网。镇(街道)具备条件后,由所属镇(街道)接管。

第二十九条 退休人员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接收档案应办理好验收和交接等手续。做好档案保管的安全、保密、保护等日常工作,严格涂改、圈批、抽取、撤换、加添或未经批准复制、拍摄档案材料,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档案材料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汇报。

第三十条 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退休人员档案的,须凭有效证明,经批准登记后,由工作人员进行查阅,查阅后需复印的资料必须加盖印鉴和公章,证实与原件相符。

第三十一条 档案一般情况不准外借,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外借,须提供书面及有效证明,经退管服务机构调查核实,并履行相关登记手续,明确盖印封缄后方可借出,并限期归还。外借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有关规定,严格涂改、圈批、抽取、撤换、加添档案材料,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触犯法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档案库需设立专门库房,配备满足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化、备份及档案存储等设备,按照档案管理标准采取积极的:防火、防水、防蛀、防潮、防高温、防盗、防光、防尘、防有害生物等安全措施,保持清洁卫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第三十三条 档案库的建设费用应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

第十章 信 息 管 理

第三十四条 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是根据企业移交数据信息,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是否合法办理退休后,由区退休服务中心初审后,移交各镇(街道)退管服务机构接管。

第三十五条 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由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移交数据的信息,做好核查、修改、录入管理等工作。

第三十六条 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通过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对所辖范围内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退休人员发生搬迁、死亡、基本信息变更等情况的,由社区负责办理转移、申报、变更等相关手续。

第三十七条区社保经办机构、区退休服务中心以及各镇(街道)、社区退管服务机构在采集、录入和管理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使用的规范化。

第三十八条 严格做好数据信息的保密工作,未经区退休服务中心批准,不得擅自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严禁任何人利用信息库数据营私舞弊。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由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主要围绕落实社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规章制度: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常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 

2、建立退休人员基础工作台帐必基本信息数据库,方便查询服务;

3、做好人员变动、增减的汇报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报表; 

4、严格把握法律、法规、政策,做好退休人员的来信来访工作;

5、积极调处矛盾纠纷,化解矛盾,为退休人员提供老人权益保护; 

6、经常征求意见,排除不稳定因素,防止因工作失误引起的上访事件; 

7、及时将本中心工作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问题向上级反映,不断规范工作。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中心职责 

3、有计划组织所管理人员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7、负责上级经办机构交给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其它事项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四

民企要发展,就必须科学管理,对一个民企的科学管理有三大类,首先是思想行为、理念上的科学化,知道怎么做;其次是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就是管理信息化,学会运用it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再次是解决企业领导的素质,使其思想、思维、思路科学化。

科学化是一个体系,要建立一个管理平台,要有一套普遍的章法。

首先,科学化管理的十大问题:

3.1资产问题

要使资产结构合理化,老板第一任务是利润的最大化。如果老板对资产问题搞不清,就无法追求利润,这是第一课,否则你糊弄他,他糊弄你。

国营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是因为国营企业领导必须首先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然后才是企业家,他们常常从经营企业变成热衷于经营领导,讨好领导成了首要目标。经营领导,使上级满意,这是官本位,封建制的建立遗产,五千年如此,现在仍起作用。

资产不合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所有权虚拟。如我们的全民所有制,其实全民不了,是“无民所有制”。因此,出现“剪子论”,厂长说我不是所有者,我是所有者代表,明天我被换掉,就一无所有,因此,搞短期行为。第二把剪刀是我是分配者,不辙掉就有权分配。我是既可以拿,又可以分,这两把剪刀把企业剪成了秃子。

资产问题资本主义也是很长时间才解决,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作坊变企业。经营者、所有者、生产者、操作者合一,就是作坊。

第二阶段是所有权者和经营者分离,这就变成了企业。

第三阶段是股份社会化,老板是股民,上市以后就透明化、社会化,企业社会化经营者要向社会汇报,要向股民汇报负责。

这种“老板结构”优点:

1、国家实力变为企业实力综合。美国就有很多老板有矿山,工厂的股权;2、解决了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美国没有贫困的无产阶级,他们有股票,股份解决了劳资矛盾,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老板利益能得到保障,企业经营也有规律了。

我国民营企业怎么办?也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拉大激励层次;

第二步:搞年薪制。否则管理者会有意无意的在其它地方捞钱,形成“多捞多得;第三步:与产权相联系。一般高科技软件企业可以人人持股,传统企业适合高层持股,因为20%的人创造80%的财富,只要20%的人与产权有联系,不要都持股,一大群老板就没有激励作用。

要明确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又是“人才资本化”,我们讲人才五十多年是空的,现在强调人力资源资本化,才是真正意义重视人才,人才资本化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色的握手。员工持股、管理人员持股,劳资矛盾变为劳资握手。

二是金色手铐。中国人有“宁作鸡头,不做凤尾”的毛病,企业一做大就分-裂,如何留住经营骨干、销售骨干、技术骨干呢?就是戴上金手铐,给把钥匙,五年后才打开,这个金手铐就是经理人股权计划。

三是金色降落桑中国有59岁现象,确保退休后安度晚年,生活有保障,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股票期权,当初是一万元,到老了就是几十、几百万,是一种资产,就可以安度晚年了。

3.2战略与战术

中国企业最大弱势是没有整体战略,民企更是如此,现在民企最大缺点是什么?第一是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关系到技术路线,用什么证明你的产品具有不可代替性,例如奔驰是德国的豪华轿车,典雅、富贵,宝马定位在“运动上”,他是卖给坐奔驰车的儿子们,他们有钱,花钱不在乎,只好动动就坐宝马。

再就是价格路线,中国是低价位路线,有时价格不是越低越好。

然后是质量路线,质量是要最好的,但不是越好越好,要与你的效用匹配就是最好,最好不一定成功,宣传到位就成功了。把握这三个路线就找到了核心竞争力。

再一个难题是战略问题,没有战略是打不了仗的,企业竞争的胜利总是战略竞争的胜利,要创造设计一流的战略思想,战略思想要有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中心:以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和顾客满意度为中心。

二个基本点:战略位置优胜一点,运作管理突出一点。

三思而后行:“三思”意识是思想、思维、思路的优化,强调思。不思则不得,古人云:“上智者悔前,中智者悔后,下智者无悔,悔者思也。思而后就要有”三事“意识是抓大事,做实事,不出事,上下同谋做好三事,企业兴旺。”

四大标准:体制标准、战略标准、管理标准和文化标准。

战略标准:注意产业集中化、市场可控化、形象价值化、行为导向化,制度规范化。

最后,战略一定要与计划联系,否则是空的,要与营销战略、文化战略、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联系,要是一个可操作的战略。这就要“三定”,即定位、定边、定脑,最后使之变成职责、制度、机制,用才能落实。

系统科学管理指出:系统理论的支柱是等级秩序,任何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等级秩序。任何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部分间的秩序,功能是过程的秩序,结构功能是统一的,结构是缓慢的过程,功能是迅速而简短的过程。结构设计好,才能体现好的功能,所以组织结构很重要。

结构主义者思想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是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各个事物之间的结构,然后又在他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因此,结构和职位关系、人员关系很重要。

对于民企组织问题要回答:第一,谁是老板?第二,何处去?第三,谁来执行?对集团公司而言,组织有两类:一类职能部门;二类是下属公司。一类职能部门起控制作用,至少是六大控制功能,他们只管控制不具体干活,有企划功能、企管功能、财务功能、审计功能、公共关系功能及人力资源功能。第二类是下属公司大概四方面工作:研究、供应、产、销,当然特殊公司有特殊职能。

现代企业组织构架将同国际接轨,首席执行官叫ceo,就是总经理、董事长,做三件事:一是决定企业方向;二是用人;三是运作资金。ceo是关键的位置,由董事会任命。构建组织有四个原则:第一:“闭者居上”,最高老板要潇洒,这种老板只占4—5%,如有哈尔滨东方集团的张宏伟,香港的容智健,深圳万科老板王石等。要管大事,不是忙得不可开交;第二:“能者居中”,就是ceo等要造好;第三:“工者居下”,各种总监,要有专业训练;第四:“智者居侧”,要有顾问制,借助他力。

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同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是现在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也是民营企业三次创业成功的保障。

(一)规章概述

退休是指员工到一定年龄,从工作岗位上退职,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人事活动。员工退休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项内容,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对于退休员工,企业要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多照顾他们,使之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因此,制定员工退休管理办法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精神。

(二)主要内容

该规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员工退休的条件、待遇、退休金的发放等。

(三)制作要求

制定员工退休管理办法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因此,规章中要充分考虑退休人员对企业的贡献以及国家相应的退休政策,为职工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2.明确退休的条件和退休金的种类和给付方法。现在大多数退休金的发放都通过银行,要告诉职工领取退休金的具体途径。

3.企业应当设立相应的退休人员管理部门,使退休职工的生活有人负责,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优越性。

(四)范本

格式一____公司员工退休管理办法

年月日发布()人字第号

1.总则

本公司为鼓励职员长期服务于公司,为了维护退休职员权益,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在公司工作达到一定期限的一般职员,订有1年以内期间的雇用契约者除外。

3.种类

3.1正常退休——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

3.1.1服务满25年以上;

3.1.2早期退休——服务20年以上,年龄满50周岁;

3.1.3延期退休——符合正常退休条件后,经总经理认为必要时予以核定,可延长服务期间,至年龄满60周岁为止。

3.2命令退休——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

3.2.1年龄满60周岁;

3.2.2在延期退休中,因心神丧失或因身体残废不能胜任职务。

4.退休金的给付

4.1退休金的种类:

4.1.1一次退休金;

4.1.2一次退休金及年金。

服务15年以上者,由退休职员就上列两种任择一种,但确定后中途不得变更。

服务5年以上未满15年者仅可采用第一种。

4.2基数——以退休职员最后6个月的薪津(包括底薪及职务津贴)总数为一个基数。服务满5年者,给付10个基数,每增1年加付2个基数;满15年时,给付30个基数;满15年至满25年止,每增1年加付1.5个基数;满25年以后每增1年加付1个基数,最高以10个基数为限;对于延期退休期间,其年资满40年以后,每增1年加付1个基数。

4.3年金——采用一次退休金及年金时,除给付一次退休金15个基数外,另给付年金。服务满5年者,年金之月额按1个基数的16%计算,以后逐年增加。

4.4早期退休——在达到正常退休年龄以前,每提前一年减少基数4%。

5.退休金的加发

5.1退休职员在服务期间对本公司业务有特殊贡献而功绩昭著者,可经总经理拟定提请董事长及副董事长核定,加发退休金。

5.2本办法第3条第4项第2款规定的退休职员,其心神丧失或身体残废系因公伤病所致者,一次退休金依照第四条第2项加付20%,年金一律按1个月基数的50%给付,其服务未满5年者以5年计。

6.伤病的认定

6.1本办法第3条第4项第2款所称的心神丧失或身体残废,以劳工保险残废给付标准表所定者为准。

6.2本办法第5条第2项所称的因公伤病系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而言:

6.2.1因执行职务所导致的危险而致伤病者;

6.2.2因特殊职业病者;

6.2.3在工作处所遭受不可抗力的危险而致伤病者。

7.服务年资的计算

7.1服务年资系按进入公司的月份起至退休之日上计算。退休之日以职员退休的月份为准。未满1年的尾数,其为6个月以上者以1年计算,不满6个月者以半年计。

7.2属于下列各项期间,不予计入职务年资:

7.2.1属于一年以内期间的劳动合同期间;

7.2.2停职期间,但非因公伤病,请假在两个月以内者,不受此限。

8.年龄的认定

依据户口本所记载的资料为准。

9.给付期间

一次退休金于职员经核准退休办妥离职手续后即予给付。

10.年金的给付期间及调整

本公司调整职员薪津时,年金亦比照底薪部分调整。

11.早期退休的核准

职员早期退休者须经总经理室指定或经申请核准。未经核准而离职者,以辞职或解聘论,其退职金依照本公司“职员退职金给付规则”的规则给付。

12.年金的转让与转换

12.1退休职员支领年金的权利不得转让他人;

12.2退休职员支取年金者,于本公司因故未能继续经营或转移给其他公司经营时,依其服务年资,并按本规则第四条第2项的规定换算一次退休金基数,对已领的一次退休金及年金应全额扣除。

13.年金的停止

支领年金之退休职员死亡时,其支领年金的权利应即停止。

14.奖金的给付

退休职员服务最后一日历年的奖金仍予给付。如为上半年内退休者,其一季奖金按实际服务月数比例给付;如为下半年内退休者,其冬季奖金亦按实际服务月数比例给付。服务月数按十足计算,即未满一个月的部分不计。奖金给付时间与本公司在职职员者相同。

15.不适用的规则

本办法实施后本公司“职员退职金给付规则”仍属有效,但不适用于职员退休。

16.附则

本办法经本公司董事会通过后实施,修改时同。

格式二____公司员工退休制度实施办法

年月日发布()人字第号

1.本公司正式员工的退休,依本办法实行。

2.员工服务满25年以上,年满55周岁者,可申请退休。

3.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命令其退休:

3.1年满60周岁者;

3.2心神丧失或身体残废,不胜职务者,或因伤病逾特准病假期间仍未痊愈者。

前项第一款规定的年龄,如其服务单位主管认为必需留用者,就要呈请总经理核准,酌予延长,延长期限最高以5年为限。

4.前条所称心神丧失,系指神经受损伤及精神失常不能治疗者。所称残废,系指具下列情形之一者:

4.1失残视觉者;

4.2失残听觉者;

4.3失残语言功能者;

4.4失残一肢以上的机能者。

前项心神丧失或残废,以公立或劳保局指定医院的医师证明为凭。

5.申请退休或命令退休者,除依照本公司员工储蓄及退休福利基金计划请领退休金外,由董事会就其服务情形及对公司贡献成绩核给特别退休金。

6.本办法所称服务年资及年龄的认定,均自服务本公司(或出生)的年、月、日起十足计算,停薪留职期间,其服务年资以中断计算。

7.申请退休员工,应填具退休申请书,检附户籍卷本,呈转总经理核定。

8.本办法经董事会通过,由公司总经理公布实施,修改时亦同。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五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推进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关于加快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9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规定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或个体从业人员,在达到规定离退休条件并办理离退休审批手续后,均应对其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第三条 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直接发放或委托社会服务机构向离退休人员支付基本养老金的形式,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工作。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按时、足额、方便、安全。

第二章 发放形式

第四条 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可分为基本形式和过渡形式。基本形式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或委托国有商业银行、邮局或社区服务组织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养老金;过渡形式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或邮局设立基本养老金发放专户,并与企业签订委托发放协议,由企业退管组织从专户领取基本养老金,再将基本养老金分别发到离退休人员手中。

过渡形式是为远离城市、地处偏远地区的企业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形式,要创造条件尽快向基本形式转化。

第五条 对居住外埠的离退休人员也要通过银行联网或邮局邮寄实行社会化发放。对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人员要增设送发养老金业务。

第六条 实行社会化发放,要同银行、邮局签订必要的`协议,以保证资金安全、核算准确、发放及时。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及违反协议应承担的责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权对违反协议的社会服务机构撤销其委托发放的资格。银行、邮局等部门应为离退休人员开设个人活期储蓄帐户,并适当增加发放网点,方便离退休人员就近领取,做到热情服务。

第三章 完善基础工作

第七条 建立和完善企业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通过对离退休人员有关数据的采集,审核、整理、录入、汇总等几个环节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数据库应包括离退休人员自然状况、个人帐户储存额、离退休待遇标准、基本养老金发放和领取情况。

第八条 建立业务流程制度。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依据全省统一业务流程,结合本地区社会化发放的工作实际,制定严密的业务流程制度,实现社会化发放科学、规范、平稳的工作秩序。

第九条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抓好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的配备、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软件的开发和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四行一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委托其发放养老金的文件,加强同委托银行、邮局的联系,取得设备配置、软件开发及数据录入等资金的支持。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符合全省的统一要求,从事计算机管理和硬件维护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水准,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应抓紧进行培训或予以调整。

第四章 完善工作制度

第十条 建立生存状况调查制度。生存状况调查可以采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调查、委托银行和邮局帮助调查及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助调查等三种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调查可采取走访慰问信、请离退休人员邮寄户籍证和身份证等有关证件、照片的办法。委托银行、邮局帮助调查可采取要求离退休人员每季或每半年亲自来银行领取养老金、邮局工作人员直接同意退休人员见面等办法。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助调查,可采取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家居外埠的离退休人员按市、县(区)排列名单,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调查的办法。对三个月内不按规定提供生存证明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停发其其基本养老金。生存状况调查还应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争取支持。

实行举报制度,对举报属实的给予鼓励,对冒领者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 建立查询服务制度。查询服务的内容包括离退休人员自然状况、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情况、个人帐户储存额情况、基本养老金发放和领取情况。查询服务可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组建社会化发放服务部门,专门负责接待退休人员查询,设立值班人员面对面解疑答难,为离退休人员可随时直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行查询;三是开发语音查询系统,可通过电话查询离退休人员的有关情况。

第十二条 建立投诉监督制度。为加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监督工作,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同委托的银行、邮局和其它委托机构区同制定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投诉监督制度。制度应明确投诉监督受理机构,受理及处理程序、处理规定、处理结果的公布制度和报告制度,并公布投诉电话。

第十三条 建立评估检查制度。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都要对下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化发放情况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实行养老金社会发放的各环节的运行及退休审批、基础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评估检查办法按辽劳合字[2000]30号文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严格界定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项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保证对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统筹项目外的补贴由企业负责发放。同时在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过程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为企业和任何部门从基本养老金中代扣任何费用。

第十五条 要制止滥收费。委托银行、邮局发放基本养老金一律不得向离退休人员本人收取任何费用。语音查询只允许按市话标准收取电话费。向外埠邮寄基本养老金按规定邮寄费减半收取。

第十六条 设立专门的社会化发放机构。要结合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移交地税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强化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要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调整内部处(科)室设置,组建专门的社会化发放处(科)室。要充实力量,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要明确职责和岗位责任制,教育每位工作人员强化服务意识。

一、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健全,有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

二、凡在本辖区居住的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管理服务。

三、管理制度落实

1、信息管理:建立健全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做到所掌握的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完整准确,查询便捷,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2、业务管理:退休人员接转、协助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待遇申领,走访慰问、接待来访、组织活动等各项业务工作操作规程规范,执行效果良好。

3、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考核办法健全。

四、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丰富和完善

1、为辖区内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

2、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健全、作用显著,自管组织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度规范。

3、协助为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并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

4、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建设成效显著。建立退休人员活动场所。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六

1.对标管理的定义。对标管理也称为标杆管理,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首先企业需要确定标杆的企业,然后参考其成功的经验,同时对照标杆企业与自身所存在的管理不同找出差距,最后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企业情况的改进增强措施,最终达到一个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结果。再具体可以表现为参考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或者竞争力最强的企业的管理经验、业务流程等方面,通过与自身企业进行比较,树立一个具体的学习与竞争目标,具体采用收集资料、学习借鉴等一系列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化界定,帮助自身企业达到提升的一个管理活动。对标管理主要是通过实践来达到最终目的,但是其本身具有十分强大的适用性与实效性。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对标管理中蕴含的管理知识都是十分积极、实践性较强的,因此不管当下的时代怎么变化,对标管理依旧是目前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之一。

2.对标管理的类型与内涵。对标管理的类型可以按照比较范围划分为四种:内部对标、竞争对手对标、行业外部对标、类属或程序对标。企业想要利用对标管理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前提就是需要对自身价值进行一个正确、客观的衡量。需要将企业自身的产品与服务与同行业最强的企业进行细致的比较。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强,企业通过各种积极途径将自身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加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向标杆企业靠拢。由于当下时代的要求,企业管理层人员对对标管理越来越重视,不同行业都在不断的进行着对标管理工作,具体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确定目标。第二,比较目标。第三,确定标杆。第四,最后评价与总结。只有按照这样一个步骤进行,才能够保证管理的顺利进行。

将对标管理放在国际化的视野当中,部分跨国企业进入到我国之后可以发现其在国内的发展更加趋向于我国的市场。出现这个局面主要是因为是一方面为了迎合我国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同样需要实现经济效益。因此,跨国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之后,会采取一种聘用当地人才、采用当地原材料、符合当地特色的营销方式,进行产品的营销,最终逐渐发展成为开发、科研、运营、管理等一体的企业。另一种就是我国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再结合自身企业特点进行适当的改变。将国际对标引进我国当中,并不是完全照搬过来,而是需要进行弹性的改变。最佳的方法就是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融合,紧接着从小范围的区域环境,到大范围的行业环境中思考企业的发展。由于将国际对标理念进入其中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从战略视野对其进行分析与实施。因此,企业在进行国际对标的期间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充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避免盲目。企业在进行国际对标期间,不能打乱了自身的定位,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在国际对标的过程中充分保持理性,不能因为看到标杆企业的成功就全部将其管理经验、经营策略照搬过来,而是应该站在我国的国情去考虑。特别是由于部分行业其中的标准不同,因此在实际的对标过程中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例如,我国企业想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时,在美国其适用的电压是110v,而我国的标准电压是220v,国情的不同导致了这个差异化现象的发生,因此我国不能完全按照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在尽心对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避免出现盲目性。

2.扩大对先进管理思想的吸收利用。当一个企业需要确定一个国际性质的标杆企业时,该标杆企业的成功必定不只是依靠某一方面的技术或者是经验,肯定是结合了各种十分重要的管理思想与理念,因此企业想要向着标杆企业发展,不能够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深入到其内部当中进行研究与学习。同时还是需要吸收国际中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扩大前瞻性目光面积。在经营方面,应该将视野放在国际层面,全面化构建一个安全的、多元化的经营体系。参考国际的大型企业,我国企业在跨国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随着整个全球一体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不仅面临着更好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参与到国际合作与竞争当中,不断扩大国外的业务市场,提高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与经济效益。

3.充分认识自身企业优点。企业在与国际标杆企业进行借鉴的同时不能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同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优点。加大对技术方面的创新力度。技术作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想要与标杆企业发展在一个水平线上,就需要加大对技术的创新。由于是站在全球视野的角度考虑,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紧推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通过与国际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国际技术并购。在技术方面,注重加强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在不同专业技术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与融合。针对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要进行重点的研究与开发,组成专业的科研研发小组,将多领域的技术进行融合提升,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开发,保证企业能够配备一套专业的技术,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同时保持自身原有的发展计划。企业在进行国际对标项目时,最初的模仿可能会带给企业一定的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但是企业不能在短暂的利益下就打乱了原有的发展计划,模仿只是对对标管理的表面理解,深入理解就能够发现只有进行创新才是企业获得长久利益、稳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途径。企业应该从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作为出发点,在思想上树立全球化的理念,目标设置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根据原有的发展计划结合企业发展,从技术与服务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当中,由于各个方面都是出于起步阶段,此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政治、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将发展技术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中去。

5.客观理性保持发展进度。在看到标杆企业取得了成功时,企业此时应该稳住阵脚不能急功近利。由于大部分标杆企业所运用的管理标准是其已经处于一个稳定发展阶段使用的标准,而我国企业之所有会运用对标管理方法主要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瓶颈,两者之间的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阶段的不同,其发展的计划与战略意图也不同,所采取的管理标准也不同,因此企业在进行对标管理时要充分保持理性与客观。企业在评价自身发展时不能与自身以往的业绩进行比较,而是应该将目光放在企业外部当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帮助企业找出差距的同时又了解具体的发展方向。

6.同时密切关注国际新形势。可以发现,对标管理是一个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当中,特别的国际对标,整个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会导致对标管理也发生改变。当企业确定了一个标杆之后,这个标杆不代表就是一成不变的。另外企业在实行对标管理时,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完成了某一阶段的对标管理时,需要对该阶段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审视,在需要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转变,同时再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密切注视国际形势,保证企业的发展稳定。

综上所述,企业在管理国际对标期间,需要充分保持理性与客观,必须站在全球化视野的角度下全方位的考虑问题,充分保证对标工作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国内市场中保持稳定,同时又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真正做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周峰王斌于海涛赵猛杨鹏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企业退休办管理论文篇十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各企业对工商管理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而且对其要求也越来越多,不仅包括企业的日常工作管理、人员管理、财务情况管理等,而且还包括企业的文化宣传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等,其管理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多,而且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2.1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对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来说,其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依据和标准,对企业的经济行为有一定的规范和监督作用。企业要想进入到市场中,就必须要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申请注册,并且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只有得到合格资格证以后,才能得到市场准入许可,所以企业工商管理可以有效地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进行维护,促进其稳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对当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以及反垄断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严厉打击虚假广告,构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并对其起到保护作用,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2对企业的转型有促进作用。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转型对于企业来说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企业工商管理的存在,可以对市场竞争的环境进行优化,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惩处,为企业的顺利转型提供了有利保障。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企业工商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各个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他们的转型经验,并且提出可靠的参考意见,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促进我国企业的成功转型。

当前,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虽然部分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工商管理部门,但是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导致一些管理人员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另外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这就使得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存在着互相推脱工作、推脱责任的情况,为企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市场调查部门没有及时对市场情况进行相关调查,或者调查的信息不准确以及调查的结果没有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导致生产部门的盲目生产,造成了产品的大量堆积,销售部门不能及时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导致销售效果不理想,造成了企业的大量浪费,为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大力提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的国际化管理意识得到了不断提升,而且也纷纷意识到了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但是,企业要想实现国际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与国际环境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模式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在资金运作、市场定位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新形势。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各企业的竞争中,工商管理的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力,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工商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其管理过程中,日常管理存在混乱的情况,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于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除了管理人员的能力达不到标准要求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对于管理目标的不明确造成的,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经济利益过分关注,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管理目标,对于企业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还有一定的欠缺。

4.1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发展方向。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尤其是在企业工商管理发展过程中,更是要以培养管理人才为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企业的实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保障[1]。另外,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方面,各领导人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等,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其方案和计划的制定,要严格按照企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发展需求来进行,而且最好是能够结合非常稳固的课程学习形式来直接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生产、经营的一线位置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在对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其均衡发展引起高度重视,要对其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使其能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等多方面有深入了解,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其获得良好的市场发展需求,从而真正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帮助企业在市场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1]。

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企业的工商管理制度,除了能对企业的员工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最重要的还能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是保障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标准和手段。所以,对于其制度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其制度要进行不断完善,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利和职责,管理制度是权、责、利三者结合的综合发展体,所以要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另外,要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起科学的组织发展机构,保障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2]。

4.3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工商管理必须要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其管理模式也要做出相应调整,要能顺应国际化的发展需求,所以,针对其管理模式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要对自己的市场空间进行不断扩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是指企业一味地降低价格,而是要对自身的生产技术、经营成本等进行不断优化,改善原有的工商管理模式,创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工商管理者,要能认识到这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借助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完善相关服务,提升产品的质量,以此来达到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目的,这样,企业才能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不断实现发展壮大。

5结语。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工商管理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工商管理,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从制度、人员、管理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不断完善,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就能实现企业的有效转型,促进企业的健康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2】刘列.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467.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085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