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教案(专业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7:11:18
一个十教案(专业17篇)
时间:2023-12-04 07:11:18     小编:HT书生

教案是教师为了实施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步骤。编写教案前应该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确性,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一个十教案篇一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2课时。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

2.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拓展练习。

1.自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大家交流。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游戏导入。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踩影子多玩一会儿。

睡觉不上学。

起床上学不上学。

上课没有上课铃。

一个十教案篇二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和1个新笔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4.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相似经历。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词并会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相似经历。

学前。

准备。

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

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却趣这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2)个别读(3)齐读(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

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2)齐读3.出示词语:

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2)指名读。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2)师: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生:大人让我起床上学,我想不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

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

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一评,说出好在哪里,不足的应怎样读。)。

2.借助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检查词语认读。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二、改写句子,综合提高。

1.诗中的哪些句子是描写“我”遇到一件新事情时一开始的想法的?把它们找出来,集中读一读!生(读):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2.师:这里面用到了两种句式:“我好想??”和“要是??就好了”。这两种句式可不可以互换呢?试着变换句式说一说。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改为: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改为: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改为:

3.师: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我”遇到一件事情时后来的想法的?找出来读一读。

它们是不是都表达了一种比较相似的心情呀?生:这些句子,都用一个“不过”开头。

它们表达的都是一些很高兴、很开心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背诵)诗歌。(齐或学生甲)月夜,正玩着踩影子,

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男或学生乙)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女或学生丙)不过,回家睡着了,

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齐或学生甲)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也像我一样,这么想吗?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指名读)。

2.用字组词、扩词。

3.指导书写(用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过、这”半包围结构,提示走之旁的写法。强调笔顺规则,重点指导新笔画的写法。

“种、样”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等大),示范写,边写边提示各个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各”指名书空,范写并提示:撇和捺交叉的地方在田字格的中点位置。生写。

“伙、伴”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小右大)4.每个字再写3遍。

5.作业展评(对书写好的进行表扬)。

四、说话练习。

大人(或者****)叫我.我好想.不过。

2、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这样的经历,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小组推选说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4、教师讲评。

五、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例,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可以写成诗,也可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踩影子睡觉起床上学上课。

多玩一会儿不上学没有上课铃。

一个十教案篇三

《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使我们不仅懂得了这些常识,更加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从而自觉的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学校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独立识字学词的能力比较强,上课愿意提问,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时能比较准确地为文章做批注。平时他们喜欢积累,有较强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团队意识较强,喜欢合作。

教学目标。

1.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

3.理解水就是生命,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4.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

2.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水的资料片,让学生体会水的美丽,水的激情,水在大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它的神奇魅力,并且让学生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水有关的课文。(板书、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些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随机评价)刚才同学们就这个课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看看从课文中能否有新的'发现?(调动学生读书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指读,解释词语不言自明、粗制滥造等(注意分层次识字)。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章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1)自读思考。

(2)集体交流:

(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主要写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道理。)。

2.自由读课文,将课文中有关水的内容记录下来。

3.重点研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1)出示:液、汗、泪、尿、泄,齐读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评价)。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

(随学生回答,板书: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

(3)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水是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呢?一边读,一边划出有关的依据。并将自己的感受强烈的地方做好批注。

(4)集体交流。一边交流一边谈感受,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5)齐读第七自然段。

小结: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板书:维持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饮水卫生。(板书)。

4.研读第三部分。

(1)讲究饮水卫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同桌交流一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集体交流。(归纳板书)。

5.归纳提纲:

(1)学生对记录下来的课文中有关水的内容进行修改,试着归纳成提纲,在小组中交流。

(2)集体交流。将学生写的提纲与课后提供的提纲相对照找出不足。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让学生明白写比较详细的提纲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具体的掌握内容要点)。

6.现在同学们已经成为研究水与人类关系的专家啦,有一位科技日报的记者,想采访一下专家们,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纲进行对话。

(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补充资料,课外延伸。

1.补充课前学生搜集的水资源现状的资料。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是当你听了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水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水就是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五、书写生字。

学生自学,然后给大家当小老师讲解生字。

提示:比较形近字记住字形,如:溶(溶解)与熔(熔化)、榕(榕树),泄(排泄)与屉(抽屉),唾(唾液)与捶(捶打),惕(警惕)与踢(踢球),剂(剂量)与济(经济),疫(防疫)与役(兵役)等;胃、尿与字的意思相联系来记住字形。

作业:

1.写心得体会。

2.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点评:

这是一篇说明文,如何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呢?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以读为主,将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上。在学习第二部分的时候,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几个带有三点水偏旁的生字,引导学生了解水和我们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在学生潜心默读的过程中了解为什么称水为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从而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从整个课堂来看,学生有很充分的读书交流的时间。

在本节课上,教师还特别注意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记录读书内容、试着归纳提纲,再和课后的提纲作比较,使学生明白详细的提纲笔记,可以帮助掌握文章要点,并在今后的阅读中用好这种方法。

通过学生、教师的资料整合,唤起学习的情致。在结尾部分,还设计了课外延伸内容,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学习课文后,设计了采访一下专家,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根据提纲进行对话。的环节,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文。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用这种方式创设一种情境,贯穿到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一个十教案篇四

设计思路: 《一个邮包》是中班主题“周围的人”中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孩子们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又很有教育价值。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这样的不文明现象是有存在着的,因乱扔垃圾而引发了相互争吵产生矛盾。因此通过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更能让孩子们去认识同伴之间的那份友情,体验相互关心与友好交往。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接触、了解周围生活环境的人、事、物、理解并遵守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学前期幼儿所要获得的基本经验。”

在活动中,通过故事,引入现实生活中,从自己出发,从班级出发来寻找文明的事,大家都来争做一个文明的孩子!

对于目标的制定,想通过故事情节的环环相扣,来引发孩子对与故事的猜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对于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目标取向。

在环节的架构上,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轻松谈话——引出故事”,第二环节“欣赏故事——表达想法” ,第三环节“交流讨论——文明行为”三个环节目标清晰,层次递进。语言活动可以充分地让孩子们进行表达。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第二环节也是完成第一目标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一个个问题都是围绕着故事环节而展开的,层层递进。孩子们在边看边思考的过程中,去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入到现实生活中,狗熊先生的不文明行为引起孩子们关注到班级中的文明行为,注重自身行为的习惯,也更好地爱护自己的班级。

目标:

1、理解“一个邮包”的故事内容,猜测故事情节,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争做文明的好孩子。

准备:课件、文明图片

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出故事

1、图片1:看,狗熊先生收到一个邮包,你们知道什么是邮包吗?

2、猜一猜,邮包里会有什么的东西呢?

二、欣赏故事——表达想法

(一)第一段(图片2、3、4、5、6、7、8)

1、你喜欢这样的小区吗?为什么?

2、狗熊先生扔了哪些东西?

3、怎这么美丽的小区会变成什么样?

4、熊猫太太这时的心情会怎么样呢?如果你是熊猫太太你会怎么做呢?

(二) 第二段 (图片9、10、11、12、13)

1、狗熊先生认识这些“礼物”吗?

2、这是谁送的“礼物”?

3、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还给狗熊先生呢?它想告诉狗熊先生什么呢?

4、狗熊先生看了这些东西和信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呢?

5、狗熊先生会怎么做呢?

小结:只要我们注意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小区才会这样的美丽、干净。

三、交流讨论——文明行为

1、刚才你们教了狗熊先生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的人,那么在班级里你们会做哪些文明的事呢?(幼儿自由讨论)

2、交流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一个十教案篇五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鹏博士。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一个十教案篇六

《一个苹果》记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中,尽管干渴的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体贴的战友情。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自身独立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习较为主动。但由于本课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所以学生需要提前对那个时期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解。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和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身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和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身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观看电影《上甘岭》,查找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 前段时间我们观看了《上甘岭》这部影片。我们知道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的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里坚守阵地,困难重重。战士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战士们没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这时,一个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 大家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了吗?(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个苹果时从哪里来的?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重点检查:卸完 、撕开、润喉咙、 烟熏火燎 、翻来覆去、 眼眶、沙哑 、面颊、 一瞬间等词。(采用指名读、齐读的方式,注意纠正字音。)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苹果的传送顺序。

第一次: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

第二次: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

三、感情朗读,探究文本

同学们,这个苹果这样传来传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这个苹果吗?(非常需要)

1.自由读课文,考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战士们干渴的表示,从而突出他们“让苹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把自身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8个人的形象、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战士们处于极其干渴的状态。例如:(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连长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步话机员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伤员小蓝渴:“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火线运输员渴:“火线上跑来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

小结: 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掉这个苹果,同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十分需要吃掉这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吃这个苹果。

2.讨论: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

(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了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身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

(2)从战士们想法和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每一个战士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身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他人。)

(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身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他人吃。因此,他们传送的不只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他人胜于自身的精神。)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2自然段。

3.指名读13~15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

(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为他人着想、互相关心的高尚的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2)同桌互相朗读14、15自然段体会体会志愿军的这种高尚的精神。

4.齐读最后一段。

(1)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战士们的心情。“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联系上下文以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

(“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高尚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2)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让我们包括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配乐)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2.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困难面前,他们心里想的是他人。这种高尚的品格我们应该学习,老师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一个苹果”的故事。

五、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2.写一篇读后感。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一个十教案篇七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积累手口一致点数的经验。

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

积累手口一致点数的经验。

1、了解故事的名称。

2、仔细看看、请记住故事中会出现的东西。

1、我们打开书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

2、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数数有几条虫子?

3、猜猜下面谁来了?为什么?数数有几只?他们想干什么?

4、突然出现了几只熊?

5、四只熊急急忙忙的`在干什么?会发生什么事?

6、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

师:故事卡片都排好队了,那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师:我们的故事讲完了,故事卡片也要回家了。

一个十教案篇八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和1个新笔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4.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相似经历。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词并会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相似经历。

学前

准备

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

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 却 趣 这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

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伴 却 趣 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

月夜 影子 回家 睡觉 各种各样 起床 学校 伙伴 开心 上课铃

操场 有趣 快乐 老师 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研读课文 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2)师: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板书:不上学 起床上学

生:大人让我起床上学,我想不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 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

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

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四、再读课文 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一评,说出好在哪里,不足的应怎样读。)

2.借助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检查词语认读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二、改写句子,综合提高

1. 诗中的哪些句子是描写“我”遇到一件新事情时一开始的想法的?把它们找出来,集中读一读! 生(读):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2. 师:这里面用到了两种句式:“我好想??”和“要是??就好了”。这两种句式可不可以互换呢?试着变换句式说一说。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改为: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改为: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改为:

3.师: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我”遇到一件事情时后来的想法的?找出来读一读。

它们是不是都表达了一种比较相似的心情呀? 生:这些句子,都用一个“不过”开头。

它们表达的都是一些很高兴、很开心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背诵)诗歌。 (齐或学生甲)月夜,正玩着踩影子,

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男或学生乙)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女或学生丙)不过,回家睡着了,

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齐或学生甲)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也像我一样,这么想吗?

三、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过 各 种 样 伙 伴 这(指名读)

2.用字组词、扩词。

3.指导书写(用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过、这” 半包围结构 ,提示走之旁的写法。强调笔顺规则,重点指导新笔画的写法。

“种、样”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等大),示范写,边写边提示各个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各”指名书空,范写并提示:撇和捺交叉的地方在田字格的中点位置。生写。

“伙、伴”分析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4. 每个字再写3遍。

5.作业展评(对书写好的进行表扬)

四、说话练习

大人(或者****)叫我 . 我好想 . 不过

2、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这样的经历,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小组推选说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4、教师讲评。

五、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例,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可以写成诗,也可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3 一个接一个

踩影子 睡觉起床 上学 上课

多玩一会儿 不上学 没有上课铃

一个十教案篇九

1、尝试在绘本的情境中理解有序地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的意思。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学习一个接一个的排好队,等待游戏。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周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玩,(ppt显示“滑滑梯”)。

师:你们玩过滑滑梯吗?滑滑梯有什么好玩的?

师:哦,滑滑梯可好玩了,从上面搜——的一下就到了下面。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情境。

1、师:瞧,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喜欢玩滑滑梯,看,谁来了?

师:哦,原来刚玩好游戏,要排在队伍的最后面。

2、师:看,小动物们又在玩什么了?

师:几个小动物要玩秋千?谁坐在秋千上?(小猫)。

师:小猫排到队伍的哪里了?它有没有插队?

3、师:瞧,谁在开汽车?

师:嘟嘟——,开汽车真神气。大家都想快点轮到自己开小汽车,他们怎么做的呢?

4、师:大家在排队,猜猜它们要干什么?

师:原来上厕所也要——(排队,一个接一个)。

三.拓展谈话,迁移经验。

师:我们为什么要排队?(排队不会拥挤,混乱,而且排队很公平,大家都能玩到)。

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排队?

四.创设情境,学小动物排队。

师:宝贝们,瞧,我变成谁啦?(教师带上兔子的头饰)。

我是兔妈妈,你们做我的宝宝吧!

师:(情境)兔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赶快一个接一个排好队,跟妈妈出去采蘑菇吧。(兔子舞的音乐响起)。

师:哇,前面有一个好长的山洞,我们要一个接一个过山洞。

师:草地上长了好多的蘑菇,快帮妈妈采蘑菇吧。

师:恩,采了这么多蘑菇,天都快黑了,我们赶紧去买票回家吧。(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排队买票)。

师:好了吗?那一个接一个跟妈妈回家咯!

一个十教案篇十

2、对体育活动感兴趣。

3、能踩着线走,不推、不睬前面小朋友。

1、学会儿歌。

2、场地上画一个大圆。

1、导入,学习儿歌。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这个游戏前,我们先要学习一首儿歌。”

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

不掉队,不乱走,都是听话的好朋友。

2、讲故事带入情节:小动物玩一个跟着一个走,小猪总踩人推人。

3、游戏。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也来玩玩这个游戏,不过,我们不能像小猪一样推人、踩人。

歌边鼓励幼儿站成一路纵队,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圆圈或其他不同的形状。

(活动规则:幼儿必须一个跟着一个在教师带领下,沿着场地走直线或圆圈。)。

1、评价。

2、总结。

一个十教案篇十一

1、认识13个认读字,达到会认、会读、会用的目的。认识新偏旁“单耳旁”。

2、能正确书写“伙、伴、过、这”四个生字。正确书写新笔画“横折折撇”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一个接一个”的意思,能从课文中提取一些明显的信息,愿意与同伴交流。

正确规范书写掌握“伙、伴、过、这”。

掌握新偏旁单耳旁、新笔画横折折撇。

课前:

师:同学们,我们来认识一下吧。我是李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今年是什么年?那什么动物最喜欢吃鸡啊?还有天上的一种动物那就是老鹰,看老鹰捉小鸡来了,【课件】接着又来了一个游戏,它是?【拔河比赛】接着又来了一个游戏,它是?【丢沙包】接着,又来了一个游戏?【丢手绢】同学们,一下子就能说出这些游戏的名字,说明你们一定很喜欢这些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游戏的时候,心情都是怎样的呢?可是现在我们要上课了,此时你心里又在想什么?虽然我们看不了游戏了,不过,我们可以在课上学到好多的知识呢!好,现在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1、一个接一个的游戏充满了我们的童年生活,我们多开心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诗,题目的就是“一个接一个”。和老师一起书空写“接”,齐拼读,组词、范读题目,齐读。

这个游戏是?“踩影子”齐读,谁来拼读,一起拼。注意后鼻韵母的发音。(板贴:踩影子)第二个游戏是“跳房子”齐读,拼读,一起拼(板贴:跳房子)。

同学们,后面还有一个活动想知道是什么吗?认真听猜一猜。有时会让人高兴,有时还会让人伤心,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才会发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做梦)谁来拼,你来,齐拼读。同学们,认真看,再来读:做好梦。谁能把这句话读读(正做着好梦)齐读(指名)(板贴:做好梦)。

3、认识“梦”字。组词。

4、读“做好梦”认识“做”。谁能用做组个词语呢?

(一)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齐读踩影子、做梦、跳房子。课文中的小朋友在做这几件事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3、谁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呢?

4、黑板上左边是一个接一个的游戏,右边这些就是大人们一个接一个的提醒。

(二)、自主识字、读准字音。

1、同学们,瞧小鸡咯咯哒跟你们一起学习来了,用歌声鼓励你们了。

2、同桌拼读卡片中的生字宝宝。

3、开火车读一读。【课件出示生字带拼音】。

5、出示【“觉”的字音的插图】,把这两个读音放在一个句子里,你能分清吗?【课件:妈妈告诉我晚上要早早地睡觉,这样第二天上课时才有精神。我觉得妈妈的话非常有道理。】这个多音字当和睡眠有关的时候就读作觉,和人的感觉有关时就读作觉。

6、同学们咯咯哒,遇到麻烦了,他家门前的小桥坏了,你愿意帮他回到家吗?过河读句子:(各种各样、见到小伙伴、想起了上课铃声,很快乐很有趣)。

7、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8、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师:月夜,正玩着踩影子,齐读。师: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齐读。(师读: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啊。)你来读,你来读。师: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男生读,女生读。

9、谁接着读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谁能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小节。跟老师合作读文。

(三)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3、这些字中还有哪个字是形声字?(种、样)那形旁是什么?声旁是什么?

其实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非常便捷的识字方法,孩子们一定要多观察啊!

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字“却”,这个字中有一个我们要学习的新偏旁他就是单耳旁,齐读。单耳旁有几笔组成,分别是什么?书空两遍在我们的汉字单耳旁的字也有这些出示:“印、卯、即、卿”

4、字理识“再”

5、用“再”组词语。

6、认识生字宝宝,玩跳房子游戏巩固生字。

你们开心的'笑声把咯咯哒的好朋友小黄鸡也引来了,他邀请大家和它一起来做做操。我们动起来吧!

1、“伙伴”这两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吗?(左窄右宽)观察每一笔的位置“伙”字左窄右面宽,撇竖相交在横线,小撇略高于小点,撇捺交点也在线。“伴”字左窄右面宽,点在线上与撇齐,短横压线长横托,悬针略长在线侧。)。

老师范写。写完单人,谁来告诉老师右边的火字的笔顺是什么?和老师一起写。学生书写。评价。

2、书写“这”和“过”。这两个字中有一个我们要学的新笔画,就是横折折撇。利用微课学习笔画横折折撇。

3、和老师一起写“这”字。教师范写“这”先记好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写走之的横折折撇单独写的时候,后面的撇要到位,但要写成走之时要注意最后时撇不要写的太长,让捺盖住横折折撇。起笔小点挨线写,撇在点下写出尖,大点与撇交在线。我们也一起来写写过字吧,板书书空。

学生书写评价。

1、字写漂亮了,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我们先来合作读读课文。小组分小节读文。

2、让我们一起来在音乐声中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3、孩子们,你们也是这样吗?也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那么想吗?回家大胆地把你的想法讲给爸爸妈妈听。(点出作业)。

板书设计如下:

这过踩影子带图的睡觉,做梦带图的起床,跳房子带图的上课。

一个十教案篇十二

初步理解。

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欣赏和学念儿歌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2)大苹果唱歌。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2)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4、你除了喜欢大苹果、小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

5、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背景图片)。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2)请幼儿自己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6、个别幼儿仿编儿歌。

7、请幼儿把编好的儿歌说给客人们听。

知识迁移。

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

3、幼儿品尝苹果。

一个十教案篇十三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教学目标】。

1、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准备】。

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2)师:这一小节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欢做吗?还要做什么事情?

生:踩影子睡觉。

板书:踩影子。

睡觉。

多玩一会儿。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2)师: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生:大人让我起床上学,我想不上学。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踩影子多玩一会儿。

睡觉不上学。

起床上学。

上课没有上课铃。

一个十教案篇十四

学习分角色演唱歌曲《一个一个说》,增强倾听和演唱能力。

1、动物的家(鸭子、青蛙、小鸡、小羊)。

2、圆舞板、串铃、木鱼、碰铃若干。

一、律动“小老鼠的故事”

1、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讲述小老鼠的故事(爵士律动)。

2、引导幼儿听着欢快的'乐曲,自由表现老鼠的各种动态。

3、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讲述“我的小老鼠故事”。

4、大家来讲故事。集体用肢体动作讲述自己的小老鼠的故事。

1、看节奏卡学小动物叫。

观察动物节奏卡,说一说什么动物来了?学一学它们是怎么唱歌的?

(1)呷呷。

(2)呱呱呱。

(3)咀咀咀咀。

(4)咩咩。

呷竖塑呷。

呱巫呕巫呱。

叽咀咀咀咀叽。

咩一。

教师摘句提示,例如:青蛙叫——呱呱呱呱,嘴巴放松,灵活地反应。

2、分角色把握不同的节奏。

(1)幼儿听着音乐将座位由原先的半圆变成集合的四小组(教师弹奏《一个一个说》音乐)。

(2)教师将动物家的标志图分别放于各组,分组单一练习对应的动物叫声。

(3)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按顺序学动物唱歌。

3、集体演唱歌曲。

(1)按照歌词顺序演唱。

(2)教师当指挥,提示幼儿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轮到自己扮演的动物才唱歌。

(3)注意:动物在唱时,其他小动物就要安静听。轮到自己唱时立刻接上去。

4、幼儿指挥。

(1)每家动物请出一个小指挥,轮到唱歌时用动作带大家唱。

(2)老师伴奏,幼儿完整地演唱。

一个十教案篇十五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并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一个十教案篇十六

课文教学第一课时,教学课文前三小节。本课时教学目标也是教学重点,即读好这首童谣,理清情感主线。通过老师重点范读第一小节,重点指导朗读第一小节,让学生多次读,找准确完整的语句,读好独词感叹句“唉”,进而说说“我”的心情变化,有几个孩子能说出情感变化:开心——沮丧(难过)——期待(很想)。我就发现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就是在说这种效果吗?我通过引导找出跟“沮丧”和“期待”意思特别相近的已知词语,用表情符号板书情感主线,孩子们也很新奇,当然这节课就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下课了。童谣的题目是《一个接一个》,所以内容上环环紧扣,通过老师读前一小节最后一句,学生接后一小节第一句,让学生感受题目中的“一个接一个”,感受童谣在内容表现形式上的环环相扣。

课文教学第一课时课文教学第二课时,完成童谣最后一小节,还是在多读中说说“我”此时的心情是“好奇”,补充完成板书。本课的重点是看图说话,分别找出课文插图所对应的内容,再自己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提示: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人?这些人在干什么?)结合插图,给孩子两个新词语灌灌耳音。比如第一副图告诉学生,月光下,周围静悄悄。第二幅图,老师讲故事时,神情并茂,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尝试运用四字词语或成语。

课文教学第二课时本课教学亮点:

1、把表情符号设计成板书,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孩子带进课堂;

2、尝试教给学有余力的孩子运用四字词语或成语。

不足:

1、读的形式太少,课堂插曲太多,组织课堂教学占用时间过长。

2、课文教学占用课时太多,没有紧凑按预订课时完成教学。

一个十教案篇十七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乱扔东西是不文明的行为,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难点)

2、乐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重点)

ppt、邮包一个(里面有瓜子壳、酸奶杯、肉骨头等)。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邮包)老师这里有个邮包,请小朋友猜猜是谁的?

2、狗熊先生的这个邮包里会是什么?幼儿猜测

3、我们看看邮包里到底是什么?

二、看看讲讲,理解故事内容。

1、到底大熊邮包里的东西哪里来的,我们来看一看。

2、森林里的动物小区,环境真美啊,为什么你觉得环境很美的?

3、狗熊先生也住在这个小区里。看看现在狗熊先生在哪儿呢?它在阳台上干什么?

4、猜猜狗熊先生吃完东西后,他会怎么做呢?

6、熊猫太太把这些东西装在马甲袋里会怎么做?为什么?

8、大熊看了着封信,心里会怎么样?它会怎么做?

三、应用迁移。

1、现在动物小区的环境很整洁。那我们的幼儿园怎么样呢?

2、除了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脏宝宝要捡起来,还在哪些地方也要这样做呢?

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棒,知道我们都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宝宝。不管在家里、小区里、幼儿园里还有其他公共场所都不能乱扔垃圾,看到脏宝宝也要马上把他们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四、活动延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060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