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实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5:50:20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实用20篇)
时间:2023-12-04 05:50:20     小编:LZ文人

教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并结合适合的教学媒体和教具。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想象拓展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相应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在理解孩子们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1、 巩固生字新词

2、 说说课文介绍了孩子们与风筝间哪些情景?(“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1、 自由读第2小节,找找孩子们做了什么样的风筝?是怎样做的?(找出重点词语)

2、 交流:重点:1理解“精心”

2从“精心”可以体会到什么?

3你做过什么风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4仿说句子:a-----我在-----精心------

b-----在-------精心-------

3、孩子们在做风筝是,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划出来。

4、交流结合重点:1理解“憧憬”找反义词(“希望、“向往”)

2想象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怎样的希望?

3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用“依然”仿说句子。

4说说为什么“我们”做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我们依然快活?

5、有感情读出做风筝时的`“快乐”

1、你放过风筝吗?加上动作说说你是怎样放风筝的?

2、全班演示放风筝,说说放风筝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激动”)

3、自由读第3小节,找出文中表达孩子们放风筝时“兴奋、激动”的词句。

4、交流:结合:想象:1“我们快活地喊叫着”,我们在喊着什么?

2想象说话:天上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有-----有-----……,一会儿------,一会儿-------,让人看了真-------。

5、有感情读第3小节

1、正当风筝放得最高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这时的我们是怎么样的?(“惊失色”、“千呼万唤”)

2、理解:1“大惊失色”,让学生作表情。

2“千呼万唤”,想象我们怎样的呼唤?

3从这两个词体会我们当时的心里是怎么样的?(“着急”),读好这两个词

3、 风筝不见了,我们四处寻找,想象我们找了哪些地方?

4、 找了那么多地方,那么长的时间都不见风筝的踪影,当时我们是怎么样的?(“垂头丧气”)

5、 交流:1说说“垂头丧气”是什么样子?(表情演示)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 “垂头丧气”的时候,仿说“垂头丧气”

3体会“垂头丧气”的时候,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4读出“伤心”

1、我们的风筝真的找不到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吗?引读“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2、想象:我们到了水磨坊,会发生什么事?有没有找到“幸福鸟”。

3、以“我们向水磨坊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开头说一段话。

1、积累写写描写心情的词语。

2、续写课文。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二

1、尝试放风筝,提高手眼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活性。

1、幼儿自制的各种各样的风筝。

手臂左右交替摆动,幅度由小至大,速度由慢至快,两脚分开,双臂像画“8”字那样挥动,一起往前走,再往后走,左右方向转动膝盖和腰部。

1、引导语:我们来开飞机了。

2、准备起飞(蹲姿)——起飞(走步到跑步)——升空(快速跑)——改变飞行方向(边跑边展开弯腰)。

——穿过云层(边跑边展开身体)——到达目的地,降落。

引导语:刚才我们学做了小飞机,飞机能在空中飞,那么还有什么也能在空中飞?

(1)幼儿自由玩风筝。

引导语:想办法让你的风筝飞起来。

教师观察幼儿牵风筝的手是否上举,手握风筝线的位置。

交流分享: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幼儿边讲边示范。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时间持续的长短及出汗情况,及时脱去外衣。

引导语:刚才你们在放风筝时又什么新发现吗?

一起讨论谁的风筝飞得高,为什么会飞得高?

引导语:现在,请大家想想,还有其他放风筝的方法吗?

交流分享:请1~2名幼儿表演。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三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忘却”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4、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5、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  。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

1、有条件可以让学生去放风筝。(比赛放风筝或个人放风筝)。

2、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走入文本。

1、交流有关风筝的资料。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

1、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2、出示词语: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忘却(引导学生注意“丧、坊”是后鼻音)。

3、采用各种形式全班检查抽查读,在读书过程中纠正读音,认识生字。     。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默读两分钟,想想课文围绕风筝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2、学生汇报。分组分别读三部分内容。        。

四、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

1、观察书中要求书写的生字,说出你认为难写易错的字。教师堂上指导。(“村、材”形相似,但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丧”课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没有一撇,例:“丧”像一个人拜祭亲人,弯腰常跪不起,“竖提”就是人的背,背上没有尾巴——撇。)。

第二课时。

一、交流导入    。

1、学生交流放风筝的乐趣、心情等。

2、引出本节课重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放风筝的的心情的。 通过学生交流自己放风筝时的高兴,焦急、担心、失望、等情绪,引起学生走入文本的兴趣。

二、再读课文,体会心情  。

1、“我”和小伙伴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快乐、伤心、希望等。

2、默读课文,划出描写心情的句子。先抓住感情的基调,再找出有关句子。

三、细读课文,具体感受  。

1、请一个学生读划出的句子,引导学生把感受在有关句子旁写出来(写旁注)。

2、同桌互读划出句子,交流感受,写出旁注。

3、全班交流描写心情的句子,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心情。

4、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朗读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通过查字典理解“憧憬”)。

b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上去。(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

c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偏偏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d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环,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影踪。(理解“倏地”)。

e我们都哭了,……(通过表演理解“垂头丧气”)。

5、小结: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把“我”和小伙伴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写具体了,让我们随着他们一起快乐,一起伤心,一起放飞希望。

6、感情朗读。指导学生写旁注,体会“我”和小伙伴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写具体的。

四、整体感知,续写课文  。

1、朗读: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联系全文体会孩子们对幸福的向往。

2、续写:孩子们找到了吗?没找到,心情如何?找到了心情如何?尝试着学习作者写写孩子们的心情。      。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四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展开想象,花儿还会放飞什么?

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理想的翅膀》这一课,孩子们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自己的理想。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多次提到放风筝的乐趣。

(朗读学生写的作文片段。)。

师:放风筝的确是春天里的赏心乐事,你相信吗,花儿也会放风筝呢。

(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同学自读课文,要求:把诗歌读流利,读准确。

2、抽生分小节读。

3、生评读。

三、细读体悟,感受情感。

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自由读,边读边体悟。

2、学生汇报,交流。

学习第一节。

(1)、抽读,边读边感受诗句带给你的感觉。

(2)、齐读,体悟。

(3)、师问:这里已经有了一个“蹦蹦跳跳”,为什么还要写一个“跳跳蹦蹦”?

(4)、抽生回答,表演读,评读。

(5)、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风筝。”

质疑:你有什么问题吗?

归纳:为什么说是牵着一条渴求的线?

提问:“渴求”是什么意思?那么我们是渴求什么呢?

(6)、学生带着感情齐读。

学习第二节。

(1)、抽生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感受诗句带给你的感觉。

(2)、点评赏析:儿是在远处对我们说话。我们对着远处的人说话会是怎样的?(老师边说边做了一个朝远方喊话的动作。)。

学生再次品读感受。

(3)、如果花儿离我们很近,那又该怎么读?

(4)、西红柿练习,抽读。

师总结:我们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系前后文,才能读得更准确。

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

发散思维: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有的.在上空盘旋滑行,还有的会在干什么呢?

(2)、生齐读这一节。

生回答。

学习第四节。

(1)、指名朗读。

(3)、学生回答。

(4)、生再次感情朗读。

四、拓展发散。

1、花儿还会放飞什么?

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来了,她用拖把把这些“鱼”一“网”打尽。

在一个钟表柜台前,晴朗摇着拳头念起来:“锤子,剪刀,布”。我们往墙上一看,原来墙上很多钟摆在来回摆动,还真像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呢!

3、你曾经看到过什么,引起了你美好的想象?

学生充分想象。

五、总结背诵。

1、试着练习背诵。

2、学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五

一、 教学要求:

1、认识“坏、扎”等生字,会写“坏、松”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学习课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学会交友。

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 教具: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纸船和风筝》。(板题)。

二、 读课题,初读课文,划出难读的句子。

三、 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四个句子。

1、小组交流读。

2、指名读。

四、 识记生字(我会读)。

1、显示生字。

2、说说识字的好办法。

3、摆字卡读。

五、 做识字游戏。

1、抛魔方,读字,举字卡。

2、摘苹果。

六、 我的发现:扎、抓。

七、 我会写(范写扎、抓),学生练写。

八、 我能读好(“乐坏了”的两段话)。

1、读第一句话,看小熊的表情,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2、看松鼠的表情(乐坏了),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3、生齐读第二段,学生齐读这两段(体会“乐坏了”)。

九、 师:是啊,这纸船和风筝为他俩带来了多少快乐呀,让他们成了好朋友,等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音乐响,师范读7-11自然段)。

1、学生读7-11段,边读边体会。

2、读“漂流”、“漂荡”这两个词,指名贴在黑板上,说说为什么这么贴(达到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课件上显示的“漂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山顶上再也……”取“纸船”与“风筝”,引导体会感悟。

4、指读自己喜欢的段。

5、你能想象出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在心里会为小熊说些什么?(指名说)。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六

于光用竹子扎风筝。

蜈蚣风筝是谁扎的?

蜈蚣风筝是肖强扎的。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学会组词、读句。2:过程方法:通过本科的学习理解词义含义,区别动词与代词。3:情感态度:通过朗读课文并组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能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四: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含义,区别动词与代词,组句组词的能力。

2

五: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含义,区别动词与代词。六:教学方法:问答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七:教学准备:认识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学会组词、读句。

八:教学过程。

1:引导语。

同学们我们上课前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词句,“我喜欢、、、、、、”谁可以用“我喜欢”组一个句子。

2引导学生与本课产生联系。

今天我们要学习《风筝》一课,谁能用上节课学过的词组来造句。3开题。

同学们真棒!春天来了,小伙伴们都去干什么了?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吧?

(播放放风筝的视频)并板书今天要掌握的生字词。提问:他们在干什么?

答:放风筝。

师:那你们知道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播放课件)拿出准备好的风筝,运用直观教学法,配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理解“扎”

“糊”的意思。

3师:同学们都知道风筝是怎么做的了,那我们来看看于光在做什么?(重点在于区别“什么”“做什么”)为了帮助学生区别,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小女孩在做什么?”“小女孩在拍皮球。”

“小男孩在做什么。”“小男孩在扎风筝。”

“这是什么?”“这是皮球。”

“这是什么?”“这是风筝。

(反复练习几遍,直到教师提问学生能答出来。在换几个问题提出直到学生理解,在进行下个环节)。

师:播放课件,“蜈蚣风筝是谁扎的?”

(重点练习学生的组词、读句的能力)。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生词,还学习了一个句式,我们再来复习一遍。同学们,春天来了,要多到外面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多多参加课外活动,我们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好好学习。老师这里有几个风筝,我们下课了,一起去放风筝吧!

九:作业布置。

蜈蚣老鹰扎糊(生字词每个抄写10遍)。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七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风筝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培养他们喜欢提问、积极应答的良好。

习惯。

二、活动缝备:

录制好的儿歌《放风筝》,风筝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用变魔术或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风筝,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出示风筝,让幼儿互相传着看一看,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风筝的外观结构。

3.小朋友们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所见到的风筝是什么样的,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有关风筝的生活经验。

.4.“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有关风筝的儿歌呢,可好听了。”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儿歌《放风筝》。

5.幼儿可边学儿歌边表演儿歌中表现的情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并请几个有自己的创造性动作的幼儿上来表演。

6.布置任务:回家后,请小朋友们一起搜集各式各样的风筝,将它带到幼儿园,大家一起欣赏。

活动二:放飞风筝。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喜欢与同伴分享快乐。

2.认识风筝各部分的名称,了解风筝的结构特点。

3.引导幼儿发现风筝飞行的条件。

二、活动准备:

幼儿搜集的各式各样的风筝、线轴、网上下载的风筝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

1.今天小朋友们都带来了自己的风筝,请介绍一下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名称、形状、颜色等)。

2.你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3.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放风筝。老师示范放飞过程,请幼儿自己尝试着放飞。(幼儿分小组学习放飞风筝,三位老师分组指导。)。

4.回班后与幼儿一起总结:风筝怎样才能飞起来,}引导幼儿讨论风筝放飞的条件。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发言。

(引导幼儿说出要有风、要逆看风飞才能飞起来。)。

活动三:设计风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绘画等操作活动中感知风筝的结构特征。

2.激发幼儿创作风筝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风筝,画笔,纸。

2.教师事先录制“风筝专集”供幼儿欣赏(教师利用摄像机提前录制)。

3.事先学习一首有关风筝的儿歌。

三、活动过程:

1.欣赏“风筝专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提问幼儿:录像中出现了什么风筝,7(蝴蝶风筝、飞机风筝、蜜蜂风筝、鲤鱼风筝、机器猫风筝、老鹰风筝等。)。

3.如果是一名小小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风筝?(奥特曼风筝、小花风筝、小鸡风筝、黑描警长风筝、小人风筝……等等。)。

4.现在就请小朋友当一个小小设计。

师,用你手中的画笔,设计出与众不同的风筝。看看谁的风筝最漂亮,谁的风筝最有特点。

5.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画风筝。

6.将幼儿的作品放在事先布置好的“天空”中,同时引导幼儿自评和互评。

7.幼儿边欣赏“天空”中的风筝,边唱有关风筝的歌曲。

8、请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可以制作风筝的材料,下次活动时拿来。

活动四:制作风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和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小肌肉的协调性。

二、活动准备:

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的制作风筝的材料,包括线、线轴、各种纸张、塑料管、竹坯、胶水、剪刀、小棍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感知风筝的基础上,利用从家中带来的材料动手制作风筝。

2.放飞试验。让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风筝到户外去放风筝。有的幼儿的风筝能够飞起来,有的幼儿的风筝飞不起来,为什么?引导幼儿感知风筝飞行的条件。

3.再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风筝。要求:每个幼儿的风筝要体现与众不同之处,要有自己的个性。制作过程能够体现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交流,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争取让所有的风筝都能飞起来。

4.再次放飞试验,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五:飞吧,风筝!

一、活动目标:

1.在共同放风筝的过程中,密切家匠关系,加深亲子感情。

2.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制作的风筝,照相机,摄像机。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家长和教师一起放飞孩子们自己制作的风筝。在路上要求家长引导孩子们说一说路上的风景以及所见所闻,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验生活的无限美好。

2.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拴风筝,一起放飞风筝,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孩子们体验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

3.讨论:孩子们,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4.让父亲和母亲说一句话,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的爱。

5.最后,每个家庭摆一个造型,用摄像机摄下来,用照相机照下来,留下美好的回忆。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八

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1、知识目标: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能力目标: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德育目标: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一、设境导入:

在大屏幕上展示放风筝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二、作者简介。

三、背景简介。

四、出示目标。

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听读要求: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1)生听读后解答。

(2)师总结。

六、研读课文。

(一)寻找误解和冲突。

1、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读句子后做答。

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

(1)生答。

(2)师总结。

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1)生答。

(2)师总结。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七、研读课文。

(二)自我反省、感受亲情。

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1)生交流。

(2)师总结。

八、合作探究。

生交流。

(2)师总结。

(1)生分小组讨论。

(2)师总结。

九、品味语句,渗透感情。

生自由找出自己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

十、体验反思。

对待早年的鲁迅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

十一、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九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

多媒体幻灯片(五张)。

(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

(2)两段对比的话。

(3)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

(4)辅助背诵的两段话。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具体写的。

2.朗读一、二节。教师引读: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我跟哥哥说……。

3.出示多媒体幻灯片(1)。

(1)仔细观察: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天上还有哪些风筝?

(2)说话练习:

天上有(。

),有(。

),有(。

)…就是没有(。

)。

1.过渡:望着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让风筝飞上天。课文(三、四节)具体描写了放飞风筝的经过。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哥哥拿着线轴,向前跑。我拿着风筝。哥哥收住脚,“大蜻蜓”飞上了天空。

3.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课文第三节是怎样将放风筝的经过写具体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

要求:

1)每位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2)学习组长组织组员交流。

3)组长最后归纳总结。

4.学习组长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5.朗读三、四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风筝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情景。

3.多美丽的天空,又多热闹的天空。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4.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

教师追问:这些语句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天空写具体的。

5.有感情朗读第五节。

6.分工读第六节,在朗读中体会并总结相似的句式:

什么,怎样,好像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用以上句式练习说话:

那美丽的“花蝴蝶”,(),仿佛()。

那灰褐色的“蜈蚣”,(),好像()。

那碧绿的“大蜻蜒”,(),犹如()。

8.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节。

9.背诵五、六两节。

(1)出示多媒体幻灯片(4),辅助背诵: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蜒”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2)独立背诵。

(3)集体背诵。

1.总结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

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特征,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及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实物风筝若干,多媒体课件《放风筝》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一、导入: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动?(幼儿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的东西,但是想请它出来必须要先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会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在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好了,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风筝)

二、教学过程:

1、教师:小朋友刚才都太棒了,一下就猜出来是风筝。小朋友你们除了老师手里的风筝以外,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呢?(请幼儿思考并举手回答,把自己见过的风筝尽量仔细地描述一下)

2、教师: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好看的风筝,小朋友想不想看?(观赏多媒体图片风筝欣赏)

3、教师:刚才你们看到的风筝漂不漂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是什么?(出示图片外形特征请小朋友观察,说一说,最后老师揭晓答案演示一下)

4、教师:有个小朋友在春天和好伙伴一起和风筝玩,玩过以后他写了一篇小散文,并且还制成了一个小动画,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听赏一下?(播放图片散文配图)听过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感想?这位小朋友和他的伙伴们都分别玩了哪几种风筝?它们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再次播放图片,按问题听赏)

5、画一画

请小朋友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风筝,画好后贴到展示栏中,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欣赏。

三、活动小结:

1、引导着小朋友们背诵《放风筝》这篇散文,感受语言的美丽,理解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2、欣赏自己和别人画的风筝,比比谁的最好,为什么?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请小朋友们带上自己最喜欢的风筝,一起到户外放风筝,教师讲好怎样放,指导幼儿学放风筝,发展幼儿跑跳的能力。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一

春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色彩鲜艳。放风筝活动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每每周一来园,三五名幼儿都会聚在一起交谈放风筝的经历。结合这一社会娱乐活动,我班请幼儿每人自制了一只风筝。在第一次尝试放风筝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场地所限不能自由奔跑,奔跑时相互撞击,风筝被树枝刮住等等。利用幼儿浓厚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不要求幼儿将风筝放得多高,只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材料准备:三组幼儿斜坡跑道。

自制风筝六只奖品。

环节:

一准备活动。

1.活动幼儿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师用语: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

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请六名。

幼儿放风筝,让幼儿尝试错误。

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

幼儿讨论。

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幼儿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讨论。

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避免呢?

5.请第三组幼儿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幼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

7.总结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

三.结束活动: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随风飘回教室。

幼儿的认可,因而做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可以在活动时请幼儿轮流做裁判,对其他幼儿进行提醒、监督,对不守规则者以一定惩罚如停止一次等。以巩固这些规则,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延伸:放风筝活动可以在每天的晨间体育游戏中进行。每组幼儿一周内流放风筝。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二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2、培养幼儿合作游戏能力,发展幼儿倾听及理解能力。

3、练习走、跑交替得协调奔跑动作,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放风筝。

1、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来各式风筝若干,悬挂在活动室。

2、事先选好平坦安全的场地。

3、《放风筝》的散文配图,《春之声圆舞曲》音乐磁带。

1、播放《春之声圆舞曲》音乐,请幼儿自由欣赏已布置好的风筝,相互交流看到的风筝的外形是怎样的。

2、教师简单介绍风筝的外形特征:左右对称,保持平衡。知道放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3、出示散文配图,教师朗诵散文,请幼儿倾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引起幼儿放风筝的兴趣,请幼儿自由结伴,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

5、师幼一起到场地上放风筝,教师示范放风筝的方法,请幼儿尝试自己放风筝,提醒幼儿注意奔跑时的安全。

6、开展放风筝比赛,比一比谁的风筝飞的高。活动结束后,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活动的快乐。

7、在生活活动中,可请幼儿继续欣赏散文《放风筝》,并可多次开展放风筝等活动.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三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过了《理想的翅膀》这一课,孩子们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自己的理想,《花儿也会放风筝》教学实录。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多次提到放风筝的乐趣。

(朗读潘融和符耀熙的诗句。)。

潘融:春天在那蔚蓝的天空上,你看那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地跳着春的舞蹈。

符耀熙:春天在那各式各样的风筝上,她给了风筝无尽的生命,让她们在天空中尽情飞翔。

师:放风筝的确是春天里的赏心乐事,你相信吗,花儿也会放风筝呢。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两到三遍,认生字,把诗歌读流利,读准确。

(课件出示生词)。

师:这些词语都会认了吗?先自由地读一读。

(指名读生词。)。

师:生词都认好了,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指名分节读全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进行正音。)。

师:现在明白花儿放风筝是怎么回事吗?

生:风筝指的就是彩翅膀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

生:蝴蝶和蜻蜓围着花儿飞来飞去,就像花儿放的风筝。

生:不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花儿也会放风筝》教学实录》。

师:那么怎么才算是读好了这首诗呢?(板书:读)。

生:要有感情的读。

生:要读出问题。

生: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不光要读流利,还要读的有感情,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读我们就叫“品读”。(板书:品)。

你们看这个“品”字,三个口字,不正是让大家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读吗?

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品读一番吧!

三、品读诗歌。

第一节。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节。

生读“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

师:当你读这一句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生:我觉得很高兴,很快乐。

师:那你就试着把这种感受读进去。

(生再读。)。

天空蔚蓝而辽阔,风儿轻轻地吹过脸庞,多么让人舒服呀!大家一起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诗句里去吧。

(生齐读)。

生接下去读“我们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来到绿盈盈的草坪。”

师:这里已经有了一个“蹦蹦跳跳”,为什么还要写一个“跳跳蹦蹦”?

生:这样写有意思一些。

生:这样写读起来顺口,又容易记住。

师:我们读一读看看是不是真是这样。

(生齐读)。

生:“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显得更加轻快一些。

师:谁来表演一下“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是怎么样的?

(生上台表演。)。

生:我认为他表演得不好,他只有动作没有语言。

师:那你来试一试吧!

(这个学生上台来表演,边蹦蹦跳跳边喊着“哦!放风筝咯!”他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这样轻快的感觉来。

生接着读“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风筝。”

生:为什么说是牵着一条渴求的线?

师:那我们首先来说说“渴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非常希望的意思。

生:就是渴望,非常想得到。有个成语叫“求知若渴”。

师:好,弄清楚了渴求的意思,那么我们是渴求什么呢?

生:他们渴求自己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些。

生:他们渴求风筝把他们的理想也带上蓝天。

生:他们渴求更多的快乐。

生:孩子们一个冬天没有放风筝了,现在终于到春天了,总算可以放风筝了。所以他们很渴求。

师:我们怀着这种激动和渴求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句。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四

小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通过日常观察,时常看见孩子在点数仍然存在于唱数阶段,没有办法进行手口一致地点数、计数。《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计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幼儿数概念发展的重要方面。小班幼儿在点数时经常会出现重数、漏数、乱数等手口不一致的现象,这都是由于他们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而造成的。小班幼儿的学习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因此,5以内的基数是符合小班下学期需要与发展水平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学呢?所以此次活动我选用了既具有乡村特色又通过园本课程春天中的的风筝。通过公园里的花和小朋友初步接触4以内的数,接着有风筝的线断了增加难度感知5以内的数,在活动过程中手口一致的点数。

1、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2、学习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一定的路径,发展观察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操作习惯。

1、教学挂图

2、4的数字卡一张

(引导幼儿点数)老师:来,我们一起来数吧,1,2,3,4,5我们数到几了呢?对!数到5了!广场上有5朵花!

老师:我们再来数一遍吧!

(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点数,注意引导幼儿要手口一致地点数)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草地上还有什么呀?哦,有小朋友,广场上有几个小朋友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哦,广场上有四个小朋友。

老师:还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找出风筝。)老师:有风筝!有几只风筝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原来啊广场上开了4朵花,还有4个小朋友,有4只风筝呢。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两根香蕉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那四朵花用数字几表示呢?对啦用数字4来表示,小朋友们看一看数字4,跟它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拟定的路径。

1、引导幼儿学习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一定的路径。

三、活动结束。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数字4,请小朋友们要记住它跟它做好伙伴哦!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目标来看:目标表述角度一致,都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材料准备看:材料准备丰富,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准备,材料投放有阶梯性,体现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一理念,支持和引导幼儿操作,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材料功能性强,有一物多玩的功能。从活动过程来看:渗透了社会、艺术等领域,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体现了"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理念。活动中运用实物教具操作教学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可操作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活动组织轻松,便于老师引导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五

1.根据a段音乐欢快、b段音乐悠扬的特点,表现做、放风筝。

2.尝试与同伴合作放风筝,体验活动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课件、幼儿有做、放风筝的经验、音乐。

一、导入

和幼儿一起回忆做、放风筝的情景。

二、随a段音乐“做风筝”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喜欢的风筝。

2.教师随音乐表演“剪扎风筝”。

3.提问: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剪几下?扎几下?

4.师幼一起随音乐“剪扎风筝”。

三、随b段音乐“放风筝”

1.观看动画,提问:风筝在天上是怎么飞的?

2.学小风筝飞一飞。

3.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当风筝,师生共放风筝。

四、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创编风筝造型

1.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

2.观看课件,自选内容创编风筝造型。

3.师生合作做、放风筝。

五、改变放飞方向,合作放风筝

1.师生合作:幼儿当放风筝的人,老师当风筝合作表演。

2.生生合作:一人当放风筝的人,一人当风筝合作表演。

六、师生合作随音乐放飞巨龙风筝

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合作当巨龙风筝,随音乐游戏。

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

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 小白云的帮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

活动设计的第1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戏,自然的将“放风筝“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对“放风筝”经验的联想。第2环节,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听教师将故事,同时让幼儿通过动作参与,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第3环节,教师运用留空让幼儿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较完整的讲述故事。第4环节,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故事内容。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六

1、学习用各种材料来画美丽的风筝。

2、表达对风筝的喜爱之情,抒发幼儿对人类的聪明才智的敬佩之情。

1、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2、事先在教室里布置各式各样的风筝,给幼儿展示风筝的图案美。

1、师激发幼儿绘画风筝的欲望,请幼儿说一说:班级有什么变化?风筝美吗?

2、介绍今天活动的名称“绘画风筝”以及可运用的绘画材料。

3、组织幼儿商讨:我要画什么风筝?怎么画?

4、幼儿动手绘画风筝,师观察指导。

5、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色彩来表现风筝的图案美。

6、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左右图案要对称。

7、幼儿绘画结束,师展示幼儿作品。

8、全体幼儿参观作品,并进行评价:谁画得风筝很漂亮?什么地方画得好?

9、师总结。

10、收拾整理绘画工具,活动结束。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七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

3、会本课生字新词。

4、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时。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3、理解词义。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2、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2、高高兴兴地去干什么?

1、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人很多?

2、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式样很多?

3、我跟哥哥说什么?表现“我”的什么心情?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2、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第二句话说的是什么?“赶紧”说明什么?

4、此时的“大蜻蜓”怎么样了?

5、第四句讲了什么?

1、读课文,说说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讲了什么?

2、我一边拍手一边嚷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嚷?说明什么?

3、小鸟好象在奇怪地说什么?这叫什么写法?

1、读课文,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1、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是写画面内容的。

2、分辨哪些风筝是先放上去的,哪些风筝是后放上去的。

星期天体育场我和哥哥。

放风筝一人“举”着一人“跑”边跑边“放”线。

喊放松手又跑一阵。

“小蜜蜂”

作者想象“大金鱼”

“小卫星”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八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悟体会。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3.创设情境,教师以自身的情感及有效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知识目标:

1.会认“坏、扎”等8个生字;会写“扎、抓”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正确区分“飘”与“漂”。

过程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悟体会;

情感目标: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对怎样交朋友有一定的感受。

通过感悟课文,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学会交友。

:课件;学具:房子、风筝、纸船

一、图片导入

1.出示画面: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按照一定顺序:蔚蓝的天空,高高飞扬的风筝,可爱的小鸟,清澈的小溪,美丽的小花,青青的草地……)

2.师:是呀,风筝高高飘扬在蓝天上,纸船悠闲地漂流在水中,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呀!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纸船和风筝,谁来读读题目?筝轻声。齐读题目。

4.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自己来读读这个动人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识记生字

1.边读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家读得都非常认真,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抓住草莓幸福

吵架松果

扎风筝折纸船

乐坏了一句话受不了

自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思考: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的字)你有什么好法子能记住它们吗?(偏旁加字、换偏旁)

3.出示句子:

小熊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师:大家真会读词语,看,生字宝宝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里,你还会读吗?自己来读读看。

自读、齐读。

4.读课文。

师:大家词语读准了,句子读通了,相信你们读的课文一定会更棒!请小朋友和同桌合作,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争取把课文读通顺,他有不会读的地方,请你帮帮他。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们刚才一个读,一个听,合作得可真好。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熊和松鼠也为大家感到高兴。(松鼠和小熊)出示图片。瞧,他们要请我们201班的小朋友去家里做客呢!

2.贴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段)

师:你真会读书。你来读读第一段。

(3)朗读。

小熊和松鼠住的地方可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手指板画)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虽然距离很遥远,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你说得真简洁,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生:小熊住在山脚,小松鼠折了个纸船从山顶漂流到他家,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飘到小松鼠家,他们成了好朋友。(你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生:课文原话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教师指板画,出示学具:纸船、风筝,总结,原来是纸船和风筝传递着他们的友谊,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到6小节,分享他们的快乐。

2.漂、飘的教学。

读2自然段时,出示:漂

读4自然段时,出示:飘

师:都是piao,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生答:漂是三点水,飘是风字旁。

师:谁能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合适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贴?(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

教师小结:原来,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比一比,谁能把这两个飘字送回家。

我会做:()扬()流

()洒()荡

读词语。

3.指导朗读。

是呀,松鼠借着小船把礼物和祝福带给了小熊,小熊借着风筝回赠了礼物和祝愿给了松鼠,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纸船和风筝一起感受他们的快乐,谁能把他们快乐的飘(漂)读出来。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轻快的语调,漂、飘读慢一点。)

生读。师:能加上动作吗?

生:加上动作读。

师范读,出示:风筝和纸船。重点读出飘的感觉。齐读。

4.学习第2段。

(1)师导:纸船和风筝是友谊的使者,将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小熊收到纸船这份礼物时,乐成啥样子了?出示图画,形容小熊乐坏了的样子。

眼睛、动作、神态等方面形容:眼睛眯成一条线,手舞足蹈,很开心,很高兴。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形容了小熊现在的样子,就是乐坏了。

(2)你来找一找课文里说小熊乐坏了的这一段,自己来读一读。出示第三段。

(3)自读,想想:小熊为什么乐坏了?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评。

生:小熊收到了纸船。

生:小熊收到了松果、纸条。

生:小熊收到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他自己摘的,还是他最爱吃的;纸条上的话是他自己想的。难怪会让小熊乐坏呢!

(4)朗读指导:你能不能读出小熊乐坏了?指名,女生读。男生读。

注:重读“乐坏了”;收到别人祝福是很开心的事,我们要大声读出祝福语,再来试试看!男生读。让我们快乐地再来读读这一段。

5.小熊收到礼物和祝福乐坏了,那松鼠呢?(也乐坏了)他为什么也乐坏了呢?请大家读读第五小节。

(1)交流:

生:松鼠收到风筝

生:收到草莓

生:收到了祝福语。

生:松鼠送给小熊礼物,小熊也回送给他礼物,他也乐坏了。

生:松鼠的付出有了回报,交到了朋友,他也乐坏了。

师导:是啊,松鼠在送出礼物和祝福的同时也收到了礼物和祝福,还交到了小熊这个好朋友,他得到的快乐比小熊还要多呢!

(2)指导朗读:那你能读出松鼠“也乐坏了”的心情吗?指名读。分小组读。“飘”读得慢点,重读:也乐坏了;祝你幸福。

(3)男女生分段读

6.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师:小朋友,收祝福的小熊乐坏了,送祝福的小松鼠也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四、我会读

扎风筝,挂草莓.

乐坏了松鼠和小熊,

抓住幸福不放手。

师: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五、生字书写

1.扎:左右基本相等,竖弯钩靠近竖中线。

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2.学生练习,师指导。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十九

1、回忆、交流、模仿自己与他人放风筝的精彩片段,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尝试表现放风筝时的'动态和情景,会借用参照物来表现高飞的风筝。

3、在创作的过程只能够进一步体验成功放飞风筝的喜悦。

1、幼儿有和父母放风筝的经验,欣赏过各种各样的风筝。

2、教师准备放风筝的图片、绘画纸、水彩笔。

(一)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交流与他人放风筝时的生动场面。

你见过放风筝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放过风筝吗?和谁一起放的?是怎么放的?请你学一学放风筝时的样子。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表现方法。

(三)幼儿进行创作。

教师:放风筝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放风筝的人画在什么位置?风筝画在什么位置?

重难点:借用参照物(云朵、树梢、楼房)表现高飞的风筝。

(四)幼儿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不同的构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教师:谁的画面构图更合理、更漂亮?谁画的风筝飞的最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继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活动中的方法表现自己的生活,如看星星、升国旗等。

风筝的教案风筝的教案篇二十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展开想象,花儿还会放飞什么?

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理想的翅膀》这一课,孩子们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 自己的理想。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多次提到放风筝的乐趣。

(朗读学生写的作文片段。)

师:放风筝的确是春天里的赏心乐事,你相信吗,花儿也会放风筝呢。

(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同学自读课文,要求:把诗歌读流利,读准确。

2、抽生分小节读。

3、生评读。

三、细读体悟,感受情感。

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自由读,边读边体悟。

2、学生汇报,交流。

学习第一节

(1)、抽读,边读边感受诗句带给你的感觉。

(2)、齐读,体悟。

(3)、师问:这里已经有了一个“蹦蹦跳跳”,为什么还要写一个“跳跳蹦蹦”?

(4)、抽生回答,表演读,评读。

(5)、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风筝。”

质疑:你有什么问题吗?

归纳:为什么说是牵着一条渴求的线?

提问:“渴求”是什么意思?那么我们是渴求什么呢?

(6)、学生带着感情齐读。

学习第二节

(1)、抽生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感受诗句带给你的感觉。

(2)、点评赏析:儿是在远处对我们说话。我们对着远处的人说话会是怎样的?(老师边说边做了一个朝远方喊话的动作。)

学生再次品读感受。

(3)、如果花儿离我们很近,那又该怎么读?

(4)、西红柿练习,抽读。

师总结:我们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系前后文,才能读得更准确。

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

发散思维: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有的在上空盘旋滑行,还有的会在干什么呢?

(2)、生齐读这一节。

生回答

学习第四节

(1)、指名朗读。

(3)、学生回答

(4)、生再次感情朗读。

四、拓展发散

1、花儿还会放飞什么?

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来了,她用拖把把这些“鱼”一“网”打尽。

在一个钟表柜台前,晴朗摇着拳头念起来:“锤子,剪刀,布”。我们往墙上一看,原来墙上很多钟摆在来回摆动,还真像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呢!

3、你曾经看到过什么,引起了你美好的想象?

学生充分想象。

五、总结背诵。

1、试着练习背诵。

2、学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花儿也会放风筝

蜜蜂

蜻蜓

蝴蝶

花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8773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