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教案(热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4:53:12
少数民族教案(热门21篇)
时间:2023-12-04 04:53:12     小编:琉璃

教案的编写应当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编写应该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和应用场景。如果你对教案的编写和使用还不太熟悉,可以参考下面的教案范文进行学习和借鉴。

少数民族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少数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装的特点。

2.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美丽,感受多元文化。

3.接着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少数民族服装和图片。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漂亮的服装·少数民族服装》、学习包《主题活动·不同民族的服装》、亲子手册《主题活动·奇异的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播放少数民族歌曲,提供相应的服饰,让幼儿继续表演少数民族的歌舞。

少数民族教案篇二

为了使幼儿知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从小热爱祖国。通过观看幻灯片,幼儿认识各民族服饰的特点。感受各民族服装的艺术美。因此设计了主题活动《多彩的民族服装》。

1、幼儿认识各民族服饰的`特点。

2、感受各民族服装的艺术美。

3、幼儿知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从小热爱祖国。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各名族服装的艺术美。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幻灯片民族服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谁知道我们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的服饰,今天王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认识少数民族的服装。

二、观看屏幕。

1、幻灯片放映各民族服装,幼儿欣赏激发幼儿对民族服装的兴趣。

2、你见到了哪些民族服装?

三、动手操作。

了解几种熟悉的民族服饰。

1、幼儿打开幼儿操作材料p12---13。

2、动手操作,完成图上的要求。

四、舞蹈表演。

师生一起随乐曲表演朝鲜舞《桔梗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衔接合理,一环紧扣一环,条理清楚,活动效果明显,每个孩子们都能注意力集中,对活动感兴趣,但教师的提问语有欠妥的地方,有些提问没有意义,可直接开门见山地讲给孩子们听,教师的肢体语表现力再强些效果会更好。在今后我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语言逻辑能力及肢体表现力。

少数民族教案篇三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1.观察导入。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少数民族教案篇四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得不同之处,知道要尊重他们的习惯。

《中国地图》,教学挂图《少数民族》,《新疆舞曲》。

一、说说我们的国家。

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我们的祖国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我们国家还有几十个民族,由于他们人口较少,所以我们一般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二、认识少数民族的特征。

1、出示图片:这些人们打扮的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服饰,这个是维吾尔族的,他们喜欢戴一顶小帽子,女的穿黑色小背心、长裙子,梳很多小辫子,男的穿对襟长袍。维吾尔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冬不拉,还喜欢吃烤羊肉,哈密瓜、葡萄干等食品。

2、引导幼儿观察蒙古族人的服饰:蒙古人喜欢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许多蒙古族人住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牧羊、牧马,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喜欢摔跤、骑马。

3、帮助幼儿了解内蒙古的一些特产。内蒙古出产羊毛,用羊毛可制成衣服、围巾,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三、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新疆舞曲》高兴地跳舞。

少数民族教案篇五

1、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2、藏族民歌《酒歌》。

3、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4、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选择部分较为熟悉的本地民歌作浏览性欣赏。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对音乐作品不同特点的影响,并简单了解本地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正视民族音乐。

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2、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一课时十、教学过程:

少数民族教案篇六

这是一篇中班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并让幼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得不同之处,知道要尊重他们的习惯。更多幼儿园幼教公开课视频、优质课、教案、课件等,关注幼师ok网。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得不同之处,知道要尊重他们的习惯。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6、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中国地图》,教学挂图《少数民族》,《新疆舞曲》。

一、说说我们的国家。

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我们的祖国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我们国家还有几十个民族,由于他们人口较少,所以我们一般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1、出示图片:这些人们打扮的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服饰,这个是维吾尔族的,他们喜欢戴一顶小帽子,女的穿黑色小背心、长裙子,梳很多小辫子,男的穿对襟长袍。维吾尔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冬不拉,还喜欢吃烤羊肉,哈密瓜、葡萄干等食品。

2、引导幼儿观察蒙古族人的服饰:蒙古人喜欢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许多蒙古族人住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牧羊、牧马,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喜欢摔跤、骑马。

3、帮助幼儿了解内蒙古的一些特产。内蒙古出产羊毛,用羊毛可制成衣服、围巾,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三、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新疆舞曲》高兴地跳舞。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动,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得不同之处,知道要尊重他们的习惯。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教学挂图《少数民族》,《新疆舞曲》。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国家。

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我们的祖国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我们国家还有几十个民族,由于他们人口较少,所以我们一般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1、出示图片:这些人们打扮的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服饰,这个是维吾尔族的,他们喜欢戴一顶小帽子,女的穿黑色小背心、长裙子,梳很多小辫子,男的`穿对襟长袍。维吾尔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冬不拉,还喜欢吃烤羊肉,哈密瓜、葡萄干等食品。

2、引导幼儿观察蒙古族人的服饰:蒙古人喜欢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许多蒙古族人住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牧羊、牧马,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喜欢摔跤、骑马。

3、帮助幼儿了解内蒙古的一些特产。内蒙古出产羊毛,用羊毛可制成衣服、围巾,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三、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新疆舞曲》高兴地跳舞。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动,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教案篇八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

3、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聆听、体验少数民族的音乐美,了解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多媒体室、课间件。

: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少数民族教案篇九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1.观察导入。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少数民族的服饰、鞋饰、头饰等都是不一样的。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一

1、喜欢参加《民族乐器》的主题活动,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尝试运用调查、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乐意与老师、同伴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各种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重点认识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民族乐器,了解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代表作。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安静地倾听和观看民族乐器的表演并爱惜民族乐器。

5、乐意与同伴相互协商分配,在音乐伴奏下能专注地进行合作模仿演奏,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获得成功感。

活动一:欣赏歌曲《阿拉穆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初步认识各种民族乐器。

2、模仿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学做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3、对中国民族乐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光碟。

2、各种民族乐器的替代品(羽毛球拍、木棍、玩具高尔夫球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阿拉穆罕》,激发活动兴趣。

2、再次欣赏,了解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并模仿表演。

3、运用各种乐器的替代品进行表演。

(1)讨论各种乐器的替代品。

(2)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替代品,跟着音乐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进行表演。

活动二:参观民族乐器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民族乐器展,感受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和独特。

2、对民族乐器感兴趣,在参观活动中能大胆地与有关工作人员、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建议:

1、事先与幼儿共同讨论有关民族乐器的问题及调查内容。

2、与民俗博物馆民族乐器展厅联系好参观事宜(了解幼儿的问题、进行适当的介绍、部分乐器演奏等)。

活动三:我知道的民族乐器。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欣赏等活动,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2、能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

2、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参观、调查的内容,体验分享经验的乐趣。

2、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1)观察并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见民族乐器的特征。

(2)欣赏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录像,了解不同的演奏方法。

3、观看录像中演员的表演,按意愿模仿各种乐器进行演奏,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孩子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二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

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一)抢答题

如: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哪个少数民族喜欢吃手抓饭?

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二)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三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得不同之处,知道要尊重他们的习惯。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中国地图》,教学挂图《少数民族》,《新疆舞曲》。

一、说说我们的国家。

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我们的祖国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我们国家还有几十个民族,由于他们人口较少,所以我们一般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二、认识少数民族的特征。

1、出示图片:这些人们打扮的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服饰,这个是维吾尔族的,他们喜欢戴一顶小帽子,女的穿黑色小背心、长裙子,梳很多小辫子,男的穿对襟长袍。维吾尔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冬不拉,还喜欢吃烤羊肉,哈密瓜、葡萄干等食品。

2、引导幼儿观察蒙古族人的服饰:蒙古人喜欢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许多蒙古族人住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牧羊、牧马,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喜欢摔跤、骑马。

3、帮助幼儿了解内蒙古的一些特产。内蒙古出产羊毛,用羊毛可制成衣服、围巾,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三、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新疆舞曲》高兴地跳舞。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动,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四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1、抢答题。

(1)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2)哪个少数民族喜欢吃手抓饭?

(3)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2、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五

1、初步了解中国的民族状况,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2、感受描绘民族服饰美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知道每个民族都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服饰特点是什么。

1、幼儿用书《少数民族》;

2、图画纸,铅笔,油画棒,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幼儿活动前对中国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一、说一说:中国的`民族。

(一)教师: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我们周围生活着哪些民族?

二、做一做: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1页,用线连一连,看看各个民族喜欢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三、画一画:

(一)阅读幼儿用书《少数民族》第2-4页,进一步了解藏族和傣族的风俗习惯。

(二)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各民族的状况,并做出小结。

(三)在藏族和傣族三个民族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幼儿动手绘画,进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样民族服饰的美。

(四)将小朋友绘画作品放在学习园地,大家一起欣赏评论。

小朋友们对少数民族很感兴趣,但是活动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家长和小朋友提前查阅资料,活动组织的时候也只有极少数小朋友知道少数民族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民族。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六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

3、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聆听、体验少数民族的音乐美,了解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两个民族音乐不同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室、课间件。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七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八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导入。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活动生成与建议。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少数民族教案篇十九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的民族 风格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

3、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聆听、体验少数民族的音乐美,了解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多媒体室、课间件

: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少数民族教案篇二十

1.认识少数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装的特点。

2.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美丽,感受多元文化。

3.接着艺术表现力。

1.师幼共同收集少数民族服装和图片。

2.准备少数民族音乐磁带。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漂亮的服装·少数民族服装》、学习包《主题活动·不同民族的服装》、亲子手册《主题活动·奇异的民族服装》。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在音乐区播放少数民族歌曲,提供相应的服饰,让幼儿继续表演少数民族的歌舞。

少数民族教案篇二十一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主要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图,四个民族娃娃(彩色图片),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图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挂图,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中国地图”,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幼儿讨论。

3、出示朝鲜、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族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二、基本部分

1、放映投影片,并出示挂图,认识四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1)放映蒙古族的投影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蒙古族人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2)出示蒙古族的挂图,深入引导幼儿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其服饰、生活、乐器等部分特征。然后由老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教师小结:蒙古族人身穿长袍,斜开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间束丝带,脚穿皮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他们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3)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利用投影片,组织添色游戏“为民族娃娃穿花衣”,让幼儿再辨认不同的民族服饰及居住地,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规则:利用投影的套色方法为民族娃娃戴漂亮的服饰,然后请小朋友辨认所出示的民族娃娃并送到相应的布景下。(在教室四周准备雪山、蒙古包、城堡、花园的布景)

3、欣赏四个民族的音乐,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第三次尝试:幼儿根据平时的知识与上课的认识边听音乐边跳舞,区别各民族不同的舞蹈风格,鼓励幼儿创编。

三、结束部分

1、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放映民族大团结的投影片),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结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7575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