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中的思想和情感的体验和领悟。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比喻、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的分析,展示我们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范文内容丰富,观点独到,既有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评价,也有对作者的思想和风格的分析,还有对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表达。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和技巧,也会对不同类型的书籍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希望这些范文能给大家在写读后感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让我们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一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这段感人肺腑的话是出自“中日友谊的使者”聂将军的笔下。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七课《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是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聂将军与两个日本孤女的几日相处。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队在战火中发现了这两个受了伤的日本孤女,她们的父母和中国无数同胞一样,在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一切是谁造成的呢?对,是日本帝国主义!可是,面对他们的子孙,我军并没有伤害她们,聂将军亲自细心的照料她们。但是,激烈的战争何时了啊!在这样的处境下,孤女们只有被送会自己的祖国才是最安全的。于是,经过慎重决定,聂将军派人设法送走了两个孤女,并写下了那封震撼人心的信。两个孤女被送会日本后,小的不幸身亡,而大的孤女美穗子已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和家人不忘救命之恩,来中国感谢聂将军。日本人民称聂将军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是啊,聂将军的菩萨心肠又有多少人可及呢?面对敌人的后代,他并没有伤害她们,也没有不管她们,而是像一个父亲一样对待她们,正是有了像聂将军的人们,我们的中国才会与日本有友谊,生活也多一些像这样的人,那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二
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大的不过五六岁,小的不满周岁,又受了伤。聂将军知道后,细心地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给她们找吃的、喝的。起初,孩子对那里的环境感到很陌生,心里感到恐惧。但慢慢地她们被聂将军的和蔼可亲感动了。她们回国长大后,专程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日本人民都称聂将军为“中日友谊的使者”。
读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后,我不禁感慨万千。聂将军看待日本侵略者与看待日本人民是不同的,他觉得日本侵华的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头目挑起的,罪行不可饶恕,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所以他并没有株连无辜,罪及孩子,而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两个日本孤女,待他们如亲生子女一般。后来,聂将军又设法把他们送到了日本军队驻地,将她们送回国,交给了她们的亲人。他在送回那两个日本孤女时,给日本军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读到此处,令人不禁动容。这些话不仅仅是聂将军的心声,同样也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之心声。现在世界和平是大问题,那些残酷的战争,令人们不寒而栗,也让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战争的.灾难,失去父母的孩子无言的呐喊,从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中,我仿佛看到了无助、悲哀;失去孩子的父母,在奋力地挣扎,寻找自己的骨肉;战争打散了的亲朋好友,经历着最最痛苦的生离死别。如果人人都像聂将军那样宽仁大义,那么这世界上就没有战争,没有那些难过、痛苦和悲伤。
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对世界的和平也作了很大的努力。愿战争从此销声匿迹,愿和平的橄榄枝插遍全世界。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三
今天按照相救——关心——送归——感谢四个内容进行学习。
师:八路军战士救出了两个日本孤女。作为聂将军,眼看着自己的同胞在战斗中被残忍地杀害,对日本不由得怒从心生,可是面对那么小的孤女,他那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闪现出炙人光芒。四十年后当美穗子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时,日本人民得知此事不由称赞聂老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自学“关心——送归”两个内容,找出语句仔细分析并联系课外资料谈谈对聂老的认识。最后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
生自学。
交流汇报时,一个小组提出了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前面聂老对战士们说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后面为何又说决不与日本人了及士兵为敌呢?”“聂老为何要写为封信呢?”
(没有对课文的深入探索,我想学生是提不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由此想到平时如果为了赶教学进度一味走马观花,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就都是停留在表面内容的理解上了)。
因我班学生已经养成不举手即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习惯,因而学生马上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生:写为封信只是想告诉日本军,我们是至仁至义的有始有终的。
师:什么叫至仁至义有始有终?
生: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他们,我们虽然救了两个孤女,但并非向你们投降;我们还是要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继续战斗的。
生:写这封信是告诉他们,我们不会滥杀无辜,不想灭了他们的子孙后代。
生:写这封信是告诉他们,我们不与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
师:那么与谁为仇敌呢?
生:我知道是与反法西斯组织,资料上有的。
师:写这封信还有什么目的吗?从聂将军身上瑞想想。
生:聂将军想告诉他们,我们是仁慈的,他想以自己的高尚行为感动日本士兵不要再侵略残害我国人民。
生:对的,我暑假在电视里看到有人去采访以前侵略我国的日本士兵时,他们都不愿意说这件事,都觉得后悔的。
师:此时此刻你能以一个日本人的口气给聂将军写封信吗?(学生自己写信,课后看看写得不错。)。
至此课文的难点突破,主要在于学生对全文有了深入的了解,又对当时的背景资料了解甚多,因而水到渠成。而我在其中没有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提出一个问题,完全在于学生的自问自答,真正让老师的角色退入了幕后的指导。
另外有一小组在质问时谈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四十年后美穗子与聂老是如何联系上的?这个问题牵涉到中日建交的有关知识,于是我又顺水推舟推舟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索“中日友谊建交的情况,尤其是1980——2004年的情况。”
现在,课堂上我充分尝到了课堂顺水推舟的乐趣!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四
(学生认真读书后发言:)。
(师板书:照料图)。
生2:我似乎看到了美穗子带着全家人来感谢聂将军时的情景。
(师板书:谢恩图)。
生3: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聂将军送日本小姑娘去石家庄日军指挥部时的情景。
(师板书:送别图)。
[1] [2] [3] [4] 下一页:现在,让我们来给课文画画插图,好吗?
生:(兴致勃勃地喊)好!
师:插图要符合课文内容,反映作者想要表达思想感情。你认为怎样才能画好插图呢?
生1:我认为一定要反复地读课文。
生2:我认为还要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3:我认为要先想好准备画些什么内容,设计好了画面再动手画。
师:那就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先读读相应的课文内容,再设想画面内容,最后动手画。画简笔画就行了。
(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互相讨论,然后各自作画。)。
(学生热烈地交流,教师作巡视,留意学生的图画和交流情况。)。
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上来交流。
生1:我画的是“照料图”。画面上是聂将军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碗一手拿着小勺,正在给美穗子一口一口喂饭的情景。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聂将军像一位父亲一样,很疼爱美穗子。
生2:我跟他画的内容差不多,但从他的画上看不出聂将军的神情,从我的画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聂将军的神情,聂将军是微笑着给美穗子喂饭的。
师:那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画聂将军微笑的依据是什么?
生2: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文中说聂将军“和善可亲”,说话时是“和蔼地”、“亲切地”,所以我画出了聂将军的微笑,微笑着的聂将军就更像一位疼爱孩子的父亲了。
师:你读书读得仔细,图就画得更好。真棒!
生3:我也有补充。除了画出聂将军给美穗子喂饭的情景,我还在人物的旁边画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几个梨。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3:因为课文中还讲到聂将军给美穗子梨吃,聂将军的和善可亲使这两个小姑娘不再恐惧,所以我这样画了。
(学生再次读书,补充、修改插图。教师再作巡视,适当地点拨、指导。)。
[评析]:
新概念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它不是*老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后才能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积累中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的悟性。
以上的教例就体现了这种让学生“自读自得”的理念。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思考: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归纳出有“照料图”、“送别图”、“谢恩图”,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悟。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图画出来,给课文配上插图,这是引导学生去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感悟。画出图后再作交流:你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出了什么意思?这是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对课文语言情感的感悟——在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转化为图画形象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又通过大家的补充讨论,如对人物动作神情的处理,对“梨”等小道具的处理,从细节处挖掘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这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也让更多的同学体味到别人的感悟过程,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滔滔的讲解,只是让学生毫无拘束地读书,畅谈自己的心得领悟,就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体验与课文语言擦出情感的火花。
40年后,日本孤女前来谢恩(果) 。
二、精品屋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
三、金手指表达方法提示一:引述原话 。
四、益智园创新与实践 。
五、万花筒相关资料 。
日本战争遗孤深情回忆聂荣臻将军(组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2002年,美穗子访问洪河漕村时在“聂荣臻将军送孤处”留影。(都城市日中友协提供)。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五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次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救出了两个父母双亡的日本小姑娘。聂荣臻将军把两个孤儿留在自己那里,还给她们找吃的。要知道那时八路军的条件多么艰苦啊!但聂将军认为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起初,由于对那里的环境感到陌生,她们心头涌起丝丝恐惧。但最后被聂将军的亲切感动了。她们回国后还不忘来看聂将军,而聂将军也被日本国民称为“中日友谊的使者”。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聂将军便是敬佩万分,由衷的在心底对他发出啧啧赞叹。俗话说:“冤家路窄。”中国和日本当时是“冤家”,中国人是不该就出那两个孩子并且让她们恢复健康的。我想如果是日本人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是不会出手相救的。但聂将军却因为他那颗善良的心那样做了。他认为这两个孩子同样是受害者。聂将军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尽管“冤家路窄”,但聂将军认为“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我们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别人或是你的敌人,对方才可能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你。所以,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宽容”的小故事。
在我小时候有两个最要好的朋友,在这里,我就称呼她们为“大姐”和“二姐”。大姐性格开朗,活泼可爱,而且从不记仇。慢慢的,原来与她为敌的那些同学也成了她的好朋友。而二姐性格古怪,人家开玩笑她都发火,也很记仇。一段时间后,她身旁的好朋友都被她赶走了,甚至与她形同陌路。几年了,她的身旁就只剩下我和大姐这两个朋友了。由此可见,宽容与同情他人的重要性。
聂荣臻将军就是这样一个宽容对手、同情对手的人。他的同情与宽容为中日友谊搭建起了一座桥梁,他是人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将军,他更是一名英雄。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六
地点: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指挥部。
人物:聂荣臻、八路军战士、警卫员、美穗子姐妹、炊事员。
(刚工作过之后,略带倦意的聂荣臻将军正在指挥部院中散步,两名满身征尘的八路军战士抱着两个日本小姑娘来到院子)。
战士甲:报告聂司令,我部昨晚在攻克敌一据点时发现了两名日本小女孩。
聂荣臻(略感意外):哦,就是这两个小女孩吗?
战士乙:是!
聂荣臻(对警卫员):快把那小女孩抱过来。
(警卫员从战士甲手中抱过小女孩,递给聂荣臻)。
战士甲:发现她们时房子已经着火,估计时抢救时划伤的,卫生员已经处理过了。
聂荣臻(点了点头,对警卫员):快把她抱到老乡家给她找点奶喝。
(警卫员接过小女孩下)。
聂荣臻(对另一名约两岁的日本小姑娘,亲切地):小妹妹,到伯伯这儿来。
(战士乙把满脸惊恐的小女孩领到聂荣臻跟前)。
聂荣臻(抚摸着小姑娘,亲切地)小妹妹,别害怕,告诉伯伯,你叫什么?
小姑娘(满脸惊恐,不停地哭泣,用日本话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
战士乙:报告司令员,她听不懂中国话,听日本俘虏说她叫美穗子。
聂荣臻:(从桌子上拿起一只梨,和蔼地对小姑娘说):小妹妹,这梨洗干净了,吃吧。
小姑娘(哭泣着,慢慢地接过梨,吃了起来。)。
聂荣臻(对两战士):这事你们处理得很好,小女孩放我这里,你们回去吧。
(八路军战士下,警卫员上)。
炊事员(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上):司令员,开饭啦。
聂荣臻(抱起美穗子):吃饭喽。
(聂荣臻将美穗子抱到饭桌前,慈祥地拿起小勺给美穗子喂饭,美穗子已稍稍平静,乖乖地吃起饭来。)。
聂荣臻:那照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呢,也象鬼子似的?
警卫员:那可不行。
聂荣臻:是呀,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如果滥杀无辜,不也成鬼子了吗?这个小女孩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有责任照顾好她。
警卫员(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第二幕。
时间:几天后。
地点: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指挥部。
人物:聂荣臻、八路军干部、美穗子。
(工作之后的聂将军正与美穗子游戏,美穗子已全无刚来时的紧张害怕,此刻正拽着将军的马裤跑前跑后。这时,一八路军干部上。)。
八路军干部:报告,奉命赶到。
聂荣臻:你来啦,坐。
(八路军干部坐下。)。
聂荣臻:叫你来有一个任务,想让你去华北日军司令部去一趟。
八路军干部(疑惑地):日军司令部?什么任务?
聂荣臻(对着小女孩):把她们姐妹俩送还日军。
八路军干部:是!保证完成任务!
聂荣臻:我这还有一封信,你带给他们指挥官,准备一下,明天上路。
八路军干部:是!
第三幕。
时间:两天后。
地点:石家庄华北日军司令部。
人物:日军司令官、日军哨兵、八路军干部。
(日军司令官正坐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一日军哨兵上。)。
日军哨兵:报告,抓到一支八路军小分队,他们带着两个日本女孩,八路军指挥官说有封信带给您。
日军司令官(疑惑地)有封信?带上来!
(两名凶恶的日军士兵押着八路军干部上)。
日军司令官(高傲地):你就是指挥官?来这里干什么?
八路军干部(从容镇定地):在几天前的一次战斗中,我方战士从火场中救出了两名日本小姑娘,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予以救治,现奉我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聂司令员之命,送还贵方。
日军司令官(惊讶):聂司令员?就是聂荣臻将军?
八路军干部:不错!聂司令员还让我带来一封亲笔信。(拿出信,日军勤务兵接过,交给日军司令官)。
(司令部内一片寂静,凶神恶煞似的日军士兵也低下了头。全剧终。)。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七
知识目标: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情感目标: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理清课文脉络;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建立初步的阅读情感。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检查预习效果。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指名读。齐读。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三、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齐读段落。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习字册。(15分钟)。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默写。(15分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二、精读课文。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3、交流:
(1)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
“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平奋斗到底的决心。
b、指导朗读。
(4)孤女谢恩。
a、这一内容充分说明聂将军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总结全文:
课文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完成课后练习。
1、课堂作业:补充习题。(10分钟)。
2、回家作业:同步探究。(15分钟) 。
【板书设计】。
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八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第六自然段中“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我在教学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练习说话并进行表演。下面就是学生的精彩表演片断:
生甲:(扮演美穗子)带着她的家人,来到门前,作敲门状。
生乙:(扮演聂将军)这时打开门,腰弯着,上下打量着,眼中流露出疑惑,口中并说着:“请问,你找谁?”(学生鼓掌)。
生甲:仔细端详着聂将军,激动地好久才说:“请问,您就是聂荣臻将军吗?”
生乙:(右手推了推眼镜)你是……(学生鼓掌)。
生甲:“聂叔叔,我就是你当年救下的美穗子呀!”
生乙:“美穗子?你是当年我救下提美穗子?”(然后拉着美穗子的手惊讶地看着)。
生甲:“是啊,我就是您救下的美穗子。聂叔叔,这么多年来,您身体还好吗?我一直挂念着您。今天我带着家人看望您来了。孩子们,这就是我常给你们提起的聂爷爷呀!”
生丙、丁:走上前,齐声喊:“聂爷爷好!”
生乙:“你们好!快让我看看,都长成大人喽!”(右手抚摸他们的头)。
生丙:“聂爷爷,妈妈常常给我们讲起您,是您救了妈妈和小姨,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您的做法,在当时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听了真是感动,我们将向您学习,做一个世界和平使者,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不发生战争,让世界充满和平,幸福!”(学生鼓掌)。
全班学生鼓掌。
师:这是四名男同学的精彩表演。特别是扮演聂将军的学生,他的声音、神情、动作都表现得很出色,表演很到位。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生丙结束语说出了人类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九
教学目标:
1、能较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齐唱或独唱抗战歌曲。
听着这些振奋人心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那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一、走近人物,质疑激趣。
2、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率领我八路军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将军,却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板书题目)。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剪辑。师:1840年8月20日,著名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嘹亮的号角响云际,晋察冀军区的战士们在聂荣臻司令员的指挥下,势如破竹般扑向敌人,迅速抢占了东王舍矿区,丧心病狂的日寇为阻击我军前进,不顾自己的侨民沿未撤退,便用迫击炮朝着东王舍村狂轰滥炸。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中,忽然半倒塌的日式房子里传来凄厉的呼救声和婴儿的哭喊声。三团一营的两名机枪手,毫不犹豫地冲进烈火中,背出了两个小姑娘和他们奄奄一息的母亲。——她们的父亲已被本国军队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
虽然战士们拿出了当时奇缺的急救包抢救,但也无济于事。两个孩子成了孤女!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及特定的环境。还有八路军战士的仁义。)。
二、品读感悟。
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从聂荣臻将军的言行中,你读懂了什么?
“立即”“送”表现了聂对这件事的重视和关心。
“言”出示说的话引导理解:
从“残忍地杀害”你想到了什么?(九一八、卢沟桥、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罪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等。)师补充: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中国军民至少有35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将近3300万人是被敌人屠杀或残害致死,而非牺牲在战场上!
而聂将军却说:(引读)我们一定要……后代。理解“伤害”:使人肉体或精神受到损伤。这只有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菩萨才能做到呀!而聂将军就是一位活生生的菩萨!板书。
这是因为——。
理解“受害者”:谁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那我们的敌人是谁?——挑起战争的人:日本法西斯!
指导读:我们不是法西斯,所以,面对不能理解的战士们,深明大义的聂荣臻语重心长地对战士们说——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因为聂将军(),所以,他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
2、他的心肠慈善、宽仁大义不仅表现口头上,更表现在他的音容举止中。
出示要求,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圈点勾画,体会聂将军的慈善和宽厚。
学生自学自读。可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关心照料:看伤口、找奶——细心周到。
问名字、吃梨、喂饭——消除恐惧心灵安慰无微不至。
侧面描写:从小姑娘的神情、表现也可看出聂的慈善。
小结:叱咤风云的将军却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有着母亲般的情怀!在两个年幼无知日本小姑娘面前,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难怪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
在那血与火、仇与恨交织的岁月里,却上演着温暖的一幕:配背景声音读第3自然段。
3、然而,这毕竟是在战场上,两个孩子还会有什么危险?
想象。聂荣臻将军做出了什么决定?
军队:至仁至义 不畏强敌 仁义之师 正义之师。
精神:国际主义保家卫国 艰苦奋斗。
片言只语,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内容,这就是一个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新中国元帅的风采!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齐读。
4、过渡: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妹妹不幸死去,美穗子由亲友抚养大。40年后——读文最后一自然段。
(1)、出示课后3题。学生练笔。提示,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刻画。
交流。
(2)、播放感恩片段。师解说,介绍。1980年7月10日,美穗子一家受致到了“国家元首”般的接待。人民大会堂。美穗子终于见到了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聂荣臻将军。一声“父亲”道出了美穗子心中无尽的感激!他们互赠了珍贵的礼物。4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三、总结升华。
1、介绍美穗子的后半生:劫后余生的美穗子一直怀着报恩之心与中国交往。由于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她受到日中友协全国本部的表彰,被选为日中友协都城支部的理事。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40年后,从战火中走出的他们,今朝又相聚。他们握着的双手,是一座桥梁,这桥的两边便是——中日两国人民。
是一条纽带,系着的是善良的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向往和平的心。
所以,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
2、如果说,将军救孤女的善举是一粒种子,那么,由此而缔结的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便是这种子开出的鲜花!愿这朵扎根于战火之中,用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浇灌而成的友谊之花越开越艳!远离战争,和平友谊,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声,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四、课后拓展。
1.试着把课文改成课本剧,并互相合作演一演。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十
聂荣臻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救下了两个日本孤女,并把她们送回了日本。四十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荣臻将军,感谢将军当年的救命之恩。
四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登上了日本飞往中国的飞机,专程千里迢迢的前来看望聂荣臻将军。美穗子见到恩人后,激动地流下了泪水,这泪水,仿佛在想念自己的父母;这泪水,仿佛在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这泪水,仿佛在对死去的无辜的老百姓痛惜......美穗子抬起满是泪水的脸,对聂将军说:“将军,我美穗子活到今天,都是靠将军的救命之恩!将军,当年我和妹妹都受了伤,您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和妹妹,使我们长大。您的救命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我专程来看望您,就是为了表达对你的感谢!”聂将军慈祥地对美穗子说:“一切都过去了,我当年救你,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你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你自幼父母双亡,我八路军在战火中救出了你和妹妹,因为你们俩是日本人,我怕前线战士一心报仇雪恨,向你们俩痛下杀手,就把你俩带回指挥部,照顾你们。”美穗子听了,激动地说:“就是因为您和所有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我和妹妹才会活下来!”说完,泪水又夺眶而出......
聂将军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称为“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十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重点)。
3.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难点)。
一、课前自学。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无辜( ) 婴儿( ) 包扎( ) 聂荣臻( )。
美穗子( ) 菩萨( ) 惊恐( ) 流露( )。
2.说一说你对下面词语的理解。
无辜: 。
菩萨:
至人至义:
3.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人。中国无产阶级 家、 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1955年被授予 军衔。
二、课内研讨。
(一)小组合作。
1、通读课文,说一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是在课文哪个自然段里介绍的?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
(二)重点探究。
1、精读课文,谈一谈通过这个故事你能够看出聂将军具有怎样的品质?
2、课文中出现的“残忍地杀害”“无数的同胞”表明了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人民伤害之大,对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你还知道多少?对于今天的日本,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三)学法指导。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四)自我检查。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有()有()至()至()再()再()。
一()一()越()越()无()无()。
(2)本文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期间,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1、读罢全文,聂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不少于五个)。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受害 伤害 杀害。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聂荣臻( )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他对战士们说:“( )敌人残忍地( )了我们无数同胞,( )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战争的( )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 )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缩句)。
3、聂将军的救命之恩,美穗子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
三、课后延伸。
40年后,美穗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将之视为再生父亲,而将军也对美穗子问寒问暖,非常关心。请大家想象当时的情景,练习说话并进行表演。(四人小组排练,角色可设置美穗子、聂将军和美穗子的两个孩子。)。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十二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觉得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这不,我今天读了语文书上的课文《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文,就像遇到了一位良师,他深深地震撼着我,打动着我。我觉得聂将军真是位宽厚仁慈、至仁至义的大将军。他让我明白了要学会宽容,要有宽广的心胸,要善恶分明。
文中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救了两名日本孤女。大的五六岁,小的还不满周岁,又受了伤。聂将军知道后,马上让部队把两个孩子带到他那儿去,并且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孩子,给不满周岁的小妹妹找奶吃,给姐姐美穗子喂饭。最后想方设法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到了日军指挥部,并且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日军。40年后,美穗子和家人前来看望聂将军,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消息传开后,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的电报信息,日本人民都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对于日本鬼子的罪行,我们中国人民可以是恨之入骨!说心底话,遇到战争中的两个孤女,我是不会救她们的。而当我读到聂将军所说的话:“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中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时,我由衷地在心底对他发出啧啧赞叹。聂将军这一说法,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大爱,大爱无疆!他的菩萨心肠真是名副其实!
他写给日军指挥部的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以中华民族之生存和平而奋斗到底。”这信中的字字句句,都体现了聂将军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情怀,点点滴滴说明了聂将军会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奋斗到底的高尚情操。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并且还十分惭愧,因为我以前一点儿也不宽容大度,甚至还有点小鸡肚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有一次,同桌的范晓波不小心将我撞倒在地,我的膝盖破了点油皮,我不依不饶,闹到老师和家长那儿,直到范晓波的家长买了慰问品才罢休,现在想想,我真是难为情。当然这样小肚鸡肠的事,还有很多,真是难以启齿。
聂将军是我国开国的十大元帅之一,自从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更加敬佩他了。像他这样的伟人还有很多,是他们创造了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只有向他们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报答他们。
感谢这个故事,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还要继续徜徉在书海里,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将来报效祖国!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后感篇十三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光荏苒,时代巨变,风霜催人。当年被八路军从战火中救出、被聂荣臻将军送到日本指挥部的“小姑娘”生活得好吗?1972年,中日恢复外交关系,两国进入了新时期。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位抗日老战士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将这段故事公之于众,引起了强烈反响。日本媒体对聂将军在40年后还记挂着日本小姐妹十分感动,很快就找到当年的姐姐美穗子。就这样怀着激动与不安,美穗子全家在1980年7月10日坐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那天恰好是她44岁生日。美穗子万万没有想到,她在北京机场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的欢迎”。聂帅的女儿聂力对她说,“见到你很高兴,我父亲一直等着你的来访。送上我家里盛开的玫瑰”。美穗子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也没有料到,在北京饭店,人们已经为她摆上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将军救孤的美谈传开后,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同学们,中日人民都在热切祝福着这段美好的和平真诚之交,今天,让我们再回忆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走进那段感人的时空中吧。
二、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二、品悟第2、3、4小节。
学生足够时间地读书,划。
交流:
第2节:
从聂荣臻将军的言行中,你读懂了什么?
“立即”“送”表现了聂将军对这件事的重视和关心。
出示说的话引导理解:“虽然……后代。”
从“残忍地杀害”你想到了什么?(九一八、卢沟桥、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罪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等。)。
师补充: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中国军民至少有35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将近3300万人是被敌人屠杀或残害致死,而非牺牲在战场上!
而聂将军却说:(引读)“我们一定要……后代。”
理解“受害者”:谁是战争的受害者?(中国人民、日本人民)。
那我们的敌人是谁?——挑起战争的人:日本法西斯!
指导读: 我们八路军不是法西斯,所以,面对不能理解的战士们,深明大义的聂荣臻语重心长地对战士们说——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小结:因为聂将军(慈善仁义、博大宽广),所以,他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
第3节:
关心照料:看伤口、找奶——细心周到。
问名字、吃梨、喂饭——消除恐惧心灵安慰无微不至。
侧面描写:从小姑娘的神情、动作也可看出聂将军的慈善仁义、博大宽广。
小结:叱咤风云的将军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有着母亲般的情怀!在两个年幼无知日本小姑娘面前,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难怪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
第4节:
第5节:
1、这封信中的主要讲了哪几点?
第一,争取大多数日本人对抗战的支持。(不以……为敌)真正的敌人是少数法西斯分子——可惜最大的战争罪犯天皇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第二,八路军具有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送回孤女)。
第三,是仁义之师,正义之师,更是必胜之师。(至仁至义,有始有终)。
第四,为民族而战,为和平而战,永不放弃。写出了我们的国威和气势。
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我们中国军队的(战争)原则是什么?“对敌人,侵略者狠狠打击,绝不留情,而对一些无辜的人民哪怕是被俘虏的敌,只要他们能与我们合作,放下枪,我们都能仁义地去对待。这也是我们国家以后与各国交往的原则。
同学们,片言只语,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内容,这就是一个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新中国元帅的风采!难怪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话。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3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