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多媒体教具、实验器材等。这些教案的编写思路独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一
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1.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
(1)(出示挂图)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3.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有爱心的小安妮因为喜欢昆虫,而去收集死去的昆虫和蜕下的皮,给昆虫自由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梦中,自己都变成昆虫,感受当昆虫的乐趣,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出对昆虫的喜爱。为了让孩子了解昆虫,课前让孩子们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来。
1、注意学法的指导。紧扣“爱”字,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爱”字贯穿全篇课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突出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在第二课时教学3――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展开学习。首先,我让学生勾画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写安妮怎样做的句子;然后,具体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样喜欢收集昆虫的;最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后面的内容。
2、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指导写作,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在具体的写法,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能够进行仿写,通过检查可以证实大部分孩子学会这一写法。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整篇文章都是围绕我喜欢昆虫来写,但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方面。
小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二
1、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2、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萌发爱益虫、爱自然的情感。
:区分昆虫与非昆虫。活动难点:区分益虫与害虫。
1、昆虫分类框架图、昆虫及其它动物卡若干。
2、对一些常见昆虫的名称、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1、破译招聘启事:
(1)出示图夹文的招聘启事,让幼儿讨论猜测。“招聘启事上说了些什么?”
(2)出示“报名者”让幼儿回忆昆虫及其它动物的名称。
2、区分昆虫与非昆虫:
(1)揭开第一个条件,让幼儿猜测,并将符合条件的.放到合适的分类图中。
(2)教师小结:昆虫有三对足、一对触角、两对翅膀。
3、区分益虫与非益虫:
(1)揭开第二个条件,让幼儿猜测,幼儿再次合作分类。
(2)幼儿介绍分类方法并一起检查、纠误。
4、判断能否除害:
(1)揭开第三个条件:“除害、不除害”。
(2)幼儿分类介绍。
5、成立昆虫保安大队:宣布昆虫保安大队的名单,并以开庆祝会的形式结束活动。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三
1、指导学生在分别认识蚂蚁、蝴蝶等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昆虫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初步建立动物中昆虫类的概念。
2、指导学生了解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认识昆虫在动物界中的特殊地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蝴蝶、蚕蛾、蚂蚁、晴蜓、蝗虫、天牛、蟋蟀等动物的实体、标本或挂图。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认识蝴蝶、蚕蛾、蚂蚁三种昆虫在外形上的共同特征。
2、认识蝴蝶的外形特点。
3、认识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4、教师总结。
谈话:(出示蝴蝶、蚕蛾、蚂蚁的挂图)这是我们熟悉的蝴蝶、蚕蛾、蚂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你知道吗?那就是昆虫。可为什么它们属于昆虫呢?什么样的动物才是昆虫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昆虫的共同特征。(板书课题)。
(1)谈话:首先我们还是从熟悉的蝴蝶、蚕蛾、蚂蚁来研究,观察它们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观察。
从蝴蝶、蚕蛾、蚂蚁全身看,身体都有什么特点?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观察,汇报,填空,板书)。
再从头部来看,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汇报,填空,板书)。
(1)谈话:我们都很熟悉蝴蝶,你能用语言来描绘一下它的外形吗?
(2)指导观察。
出示蝴蝶展翅图,观察蝴蝶的身体分成哪三部分?(观察,汇报,填空)(板书: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出示蝴蝶的头部图,观察蝴蝶有几对触角?触角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汇报,填空)(板书:头部有一对触角)。
出示蝴蝶的胸部图,观察蝴蝶的胸部有几对翅和几对足。(观察,汇报,填空)(板书: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
(3)小结:从外形上看,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细小的鳞片遍布全身各处,呈现出各种颜色。
(2)指导观察:观看录像片《蝴蝶的一生》,思考一下,蝴蝶从小到大都是一种模样吗?如果不一样,你觉得蝴蝶的生长经过了哪几个完全不同的阶段?(观看录像片,汇报观察结果)。
(3)讲解:蝴蝶的寿命一般只有一年。蝴蝶的一生是从卵开始的。卵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是球形的.、有的是炮弹形、有的是甜瓜形的等。这是蝴蝶的第一个生长阶段——卵。
一段时间后,毛毛虫就从卵里孵化出来了,它先吃掉卵壳,再去吃植物并迅速长大,每隔一段时间,毛毛虫就要蜕皮一次,换上更宽松的表皮。一般来说毛毛虫要蜕四次皮,这是蝴蝶的幼年时期,为第一个发育阶段——幼虫。
毛毛虫长大之后,就会选择地点,吐丝固定身体,蜕皮化成蛹,这是蝴蝶的第三个发育阶段——蛹。
蛹一般经过数天就变成了蝴蝶,也叫成虫,蝴蝶成虫的主要任务就是产卵,第二年卵又发育成幼虫、蛹、成虫,就这样蝴蝶在大自然中一代代延续下来。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它的身体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个过程就叫变态。
(4)提问: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哪四个阶段?毛毛虫与蝴蝶是同一种动物吗?
学生对于昆虫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昆虫一生的四个阶段有了深入的认识。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四
1、喜欢昆虫,乐意探究昆虫的基本特征。
2、认识昆虫,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3、能根据昆虫的共同特点判断小动物是否是昆虫。
蜻蜓放大的图片,蚂蚁、蚯蚓、蜗牛、蜘蛛、苍蝇、蚊子等小动物图片和生日蛋糕图片。
一、谜语导入。
——师:老师来说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答案:蜻蜓)。
——师:你见过蜻蜓吗?它长什么样子?谁能模仿一下它?
二、观察认知。
——教师出示蜻蜓图片,请幼儿说说蜻蜓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翅膀、脚、眼睛等等)。
——师:蜻蜓的躯体分为三节:头部、胸部、腹部。在这些部位分别长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一对翅膀、六只脚。请大家分别找找到它们。
——师:在自然里面,有很多跟蜻蜓身体结构类似的'小动物,我们统称它们为昆虫。
小结: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胸、腹。有眼睛、触角、三、判断游戏。
——每个幼儿观察1只小动物,如蚂蚁、蚯蚓、蜗牛、蜘蛛、苍蝇、蚊子等,判断并其是否是昆虫。
——师:小蜻蜓要过生日了,它邀请昆虫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许多动物都来了,你们看看哪些是昆虫,请把它们放在生日蛋糕旁边。
——教师和幼儿一起帮小蜻蜓判断哪些小动物是昆虫,哪些不是。
三、活动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三个部分,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昆虫有两对翅膀,有的有一对翅膀,有的没有翅膀。大家可要记住了哦。
可以拿一只蜻蜓的标本,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游戏用的小动物如苍蝇、蚊子图片一定要放大版的,以方便幼儿观察分辨。
语言区:投放小动物图片和蛋糕图片,鼓励幼儿为小蜻蜓区分昆虫。
益智区:1、投放昆虫的拼图图片,让幼儿拼一拼,说一说。
2、教师将瓶盖贴上小动物,让两个幼儿轮流翻瓶盖,判断是否是昆虫,是昆虫的就赢得这个瓶盖,不是的就要收走瓶盖,看谁赢的瓶盖多就为赢。
主题展示区:贴上蜻蜓、苍蝇、蚊子等昆虫图片。
请家长在网上搜集一些昆虫图片,和幼儿一起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昆虫的种类繁多,有些昆虫会咬人,提醒幼儿不要随意抓昆虫来玩。
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电影《虫虫危机》,感受昆虫的生活环境。
附录:蜻蜓吃什么。
蜻蜓是益虫,它们几乎生来就是专门捕捉害虫的,对人类生活帮助很大,不但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对农田作物的丰产也起很大的作用。
蜻蜓的食量是非常惊人的。它属于肉食类昆虫,专门把蚊子、苍蝇和其他小昆虫作为食物。一种俗称为“青头楞”的绿色大蜻蜓,一天能轻轻松松地吃掉二千只左右的蚜虫等这类小飞虫。它吃蚊子、苍蝇之类更是不在话下。此外,凡是会飞会爬的小飞蛾、小昆虫,它都欢迎。这样大量地为人类消灭害虫,叫它“益虫”是当之无愧的。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五
秋意渐浓,草从里呢喃的秋虫常常会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户外活动时也常常会看到幼儿三五成群地在草丛、墙角凝神观察、讨论。活动选取了蟋蜂、螳螂这些幼儿能接触到的常见小昆虫,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了解这些昆虫的外形和习性,萌发对昆虫的探究兴趣。
1.认识并观察蟋蟀、螳螂,观察、比较蟋蟀、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重点)
2.能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难点)
3.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知道爱护益虫。
1.活动前家长带幼儿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画有蟋蟀和螳螂的记录纸、记录笔7套。
3.幼儿学习材料《走进秋天》。有关螳螂和蟋蟀的视频材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有关蟋蟀和螳螂的谜语。
蟋蟀的谜语:头长两根毛,身穿咖啡袍,平生爱打架,赢了唧唧叫。螳螂的谜语:头戴绿帽,身穿绿袍,腰细肚大,手拿双刀。
2.出示昆虫蟋蟀、螳螂,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1.幼儿分组观察,记录发现结果。幼儿自由分组观察蟋蟀和螳螂。
组内选一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蟋蟀和螳螂的外形特征的在记录纸上表征出来。并将两者的相同点用笔圈记出来。
2.幼儿展示观察记录,分享交流。
提问:蟋蟀和螳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蟋蟀和螳螂都属于昆虫。它们都有一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三对足,成虫有翅膀。它们不同点是螳螂是蟋蟀的天敌,蟋蟀是害虫,螳螂是益虫。蟋蟀会鸣叫,螳螂则不会。
3.游戏:我学螳螂和蟋蟀。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学习蟋蟀和螳螂的动作特点。重点引导幼儿模仿螳螂挥舞前肢捕捉猎物。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昆虫。
提问: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什么本领?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
2.观看有关蟋蟀和螳螂的视频,进一步了解螳螂和蟋蟀的生活习性。
2.小结: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里或砖块下面,喜欢在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是害虫。螳螂生活在田地里、草丛里的植物上,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许多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幼儿交流自己知道的昆虫,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相关的绘本,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六
1、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拥有探索昆虫的欲望。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昆虫操作卡片若干张,多媒体。
通过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根据此作出判断。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组织幼儿进行手指游戏。
二、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
1、教师出示图卡
师:
(1)你们发现了哪些昆虫来参加毛毛虫的生日会呀?
(2)蜈蚣和蜘蛛来参加生日会,毛毛虫为什么要请他们回去呢?
(3)毛毛虫是怎么说的?他的昆虫朋友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昆虫,都有六条腿,有头、胸、腹、也有翅膀。
2、毛毛虫的秘密。
师:毛毛虫为什么只邀请昆虫朋友参加它的生日聚会,那毛毛虫自己是昆虫吗?(师播放《毛毛虫变成蝴蝶啦》儿歌,了解毛毛虫的蜕变过程。)
三、通过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昆虫特征的了解。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集体辨认。
1、我们带着刚认识的新朋友一块给毛毛虫唱首生日歌,祝它早日变成美丽的蝴蝶。
2、去户外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昆虫。
随着天气的升温,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学校四周,平时在小区里,小朋友们看到了很多小动物,那么在这里面有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呢?小朋友们都还不是很清楚。
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生活中有着很深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动物图卡片,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图中的动物的了解,帮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昆虫和非昆虫。活动再次通过故事《毛毛虫的生日会》归纳总结幼儿眼中昆虫的特征。
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参与性也比较高,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昆虫的认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幼儿为主,顺应幼儿的发现与认识。更加的让活动变得生动。
通过本次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但是课后教师没有给幼儿预留学习运用环节,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方面有待加强。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七
《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活动将昆虫拟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戏中”,本活动以游戏为主线,让孩子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新知识。同时科学是严谨的,因此活动中的材料多为实物原型。昆虫的自卫防身方式通常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三种,鉴于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只选择了其中一种“保护色”,其他的知识留待以后探讨。
1、采用观察法和语言交流,引导幼儿对已有昆虫的经验进行梳理。
2、通过捉迷藏游戏,寻找有保护色的小昆虫。
3、通过录像,直观的呈现昆虫自我保护的本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及其作用;
4、采用讨论和直观法拓展,激发幼儿探究更多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5、采用游戏操作法,巩固对保护色的理解。
1、了解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了解枯叶蝶、螳螂、竹节虫三种昆虫的自我保护方法。
理解“保护色”。
1、幻灯片:《捉迷藏的昆虫》
2、录像:《昆虫的保护色》《动物的保护色》
3、音乐:《春天》《清晨》
4、背景图四组,动物图片若干。
1.观察昆虫图片,梳理幼儿已有经验。
随着音乐《春天》表演入场。
出示昆虫图片,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这些昆虫你在哪里见过?
2.寻找昆虫,探究保护色的秘密。
(1)出示幻灯片,请幼儿寻找躲藏的昆虫――枯叶蝶、螳螂、竹节虫。
(2)讨论它们身体的颜色和藏身地颜色的关系。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观看视频《昆虫的保护色》。
(2)讨论保护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虫有保护色。
4.经验拓展,了解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办法。
(1)提问:还有哪种动物有保护色?
(2)观看课件:动物的保护色。
5.分组操作:游戏――帮小动物躲猫猫。
幼儿分成四组,将小动物图片放到适合其隐藏的背景图上,然后老师来找小动物,进行纠错和交流。
在图书区投放相关图书、资料,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八
1、通过观察昆虫,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2、初步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激发幼儿喜爱和关心昆虫的情感。
1、搜集昆虫的资料、图片、图书。
2、活动前教师带幼儿捕捉昆虫。
3、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呀?
2、教师出示昆虫,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昆虫,说一说你见过那些昆虫,叫什么名字。
3、教师提问:。
(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些昆虫的基本特征。
(2)、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
4、幼儿自由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十分钟之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查到的答案,教师做记录。
5、教师出示昆虫和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找出哪些是昆虫。
6、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那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
7、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益虫放回到大自然中。
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昆虫标本。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九
1.了解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1.幼儿搜集关于昆虫自我保护本领的图书。
2.各种昆虫的头饰,课件,木枝虫、花螳螂、枯叶蝶的动画视频。
2.花螳螂、枯叶蝶等昆虫的头饰。
一、通过课件,寻找昆虫
1.通过春游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草儿绿了,花儿红了,小昆虫们也出来玩了。通过课件的呈现,引导幼儿观察述说看到的小昆虫们,并模仿各种小昆虫,利用已有经验相互讲述这些小昆是怎样来保护自己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不易发现的昆虫
孩子们,还有几只小昆虫可调皮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通过课件的呈现让幼儿发现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等昆虫,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这几只昆虫的特征。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它们?它们又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这样呢?
2.讲述科学小故事《捉迷藏的昆虫》
3.引导幼儿知道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并知道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保护色。
三、师幼交流,认识几种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昆虫
四、拓展幼儿的思维,并让幼儿相互交流几种常见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五、通过游戏:“昆虫狂欢舞会”,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十
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教师念蜜蜂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教师念蜻蜓的谜语儿歌,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
——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启发幼儿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幼儿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幼儿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保护色。
1、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同的昆虫,如:螳螂、枯叶蝶;
2、身体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而变化的昆虫,如:蝗虫;
3、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有毒,不要伤害自己,如:瓢虫。
——教师扩展幼儿思路: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教师:在昆虫的大家庭里,对我们人类来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教师:你知道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蝴蝶在幼虫时有爱吃嫩菜等危害,但在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和观赏的益处。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昆虫?
使幼儿知道: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聚集是害虫无法无法生存,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杀和杀死益虫。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他们具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十一
在活动中,教师能注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设计活动,由易到难,过度自然,小朋友的参与兴趣很高,但活动中让老师觉得不足的是开始部分,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否内容简单些,或直接让幼儿分组讨论,交流,然后鼓励幼儿把自己不懂的提出来,和老师一起解决。这样的处理是否能让幼儿的学习更加主动些。建议下次教学,可以试试。
小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十二
1、了解蟋蟀、蝗虫等昆虫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
3、能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活动准备ppt课件:秋天有哪些昆虫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昆虫吗?
你知道那些昆虫吗?谁想说一说。
2、小朋友已经知道秋天有哪些昆虫吗?
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的秘密吗?
ppt课件:秋天有哪些昆虫
(1)图上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2)它长的什么样?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蟋蟀?
(3)蟋蟀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
(4)蟋蟀都会叫吗?为什么?
(1)蜻蜓长的什么样子?
(2)数一数有几对翅膀?几对脚?
(3)蜻蜓的头上有什么?
重点让幼儿了解蜻蜓的眼睛。
(4)什么时候能看到很多的蜻蜓而且飞的很低?
(下雨前)
(1)请幼儿观察螳螂的外形特征
让幼儿根据图片,互相讲一讲。
(2)螳螂有几对翅膀,几对足?最前面的一对大足长的像什么?
(3)螳螂喜欢捉什么吃?
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
(1)认识蝗虫的外形特征
(2)蝗虫在什么地方生活?
(3)蝗虫吃什么?(农作物)
小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昆虫
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
要注意环境卫生,给益虫创造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十三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幼儿园昆虫盒教案篇十四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虫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知道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课件:蜻蜓
2.课件:动画片-蝴蝶
3.课件:正确找出昆虫的名字
动画片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那些昆虫吗?请你说一说。
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更多的秘密吗?
1.动画片中的昆虫叫什么名字?(蝴蝶)
2.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头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队翅膀?有几对脚?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1.还知道哪些昆虫?
2.观看各种蜻蜓
蜻蜓长的什么样子?
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
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3.蝴蝶和蜻蜓它们共同的名子叫什么?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有些昆虫(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如蚊子。)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蝴蝶在幼虫时有吃嫩菜叶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课件--了解蝗虫
通过观看了解,蝗虫是危害庄家的害虫。
1.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2.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
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使害虫无法生存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0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