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6:15:05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模板15篇)
时间:2023-12-02 06:15:05     小编:书香墨

编写一份好的教案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通过教案的编写和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典型教案的分析和评价,供大家学习借鉴。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一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倾听音乐,尝试感受音乐的段落,并用a至至b至至a的乐曲结构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提高幼儿表达表现美的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小燕子》图谱;小燕子活动教具一份,幼儿没人一份纸和笔,没人自己制作的“鸟衣”。

3.电子钢琴。

一、引出课题。

1.猜小燕子谜语。

谜语: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1.欣赏歌曲。

(1)引导幼儿思考:整首乐曲可以分成几段?你为什么这样分?

(2)幼儿一起讨论对三段乐曲的感受。

(3)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不同,并用自己的“符号”感受画下来。

2.展示幼儿的图谱及教师的图谱共同分享,并学唱歌曲《小燕子》。

三、根据乐曲师幼共同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

四、幼儿穿上“鸟衣”,听音乐和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

这两周我进行了歌曲《小燕子》的教学,现把教学情况做一下总结。

第一周我先进行了歌词和歌曲节拍的教学。对于智障孩子来说,歌词的记忆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如果歌词记不住的话,唱歌就无从说起了。歌词很长的歌曲,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确实是有点难度的。《小燕子》这首歌,是一首经典儿歌,他歌词,旋律都很优美,我们的学生也很喜欢这首歌。因为学生以前也经常听到的这首儿歌,所以学生能唱出歌曲的一部分,第一段歌词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经过说唱歌词,跟唱,学生们基本都掌握了。但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问题出现了,他们在唱时,唱起第一句后,总是不自觉的拐到了第一段上,而且第二段的歌词经过一周的学习还是记不住,总是混淆。这可能与学生的智力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在学习了演唱歌曲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节拍的训练。训练节拍也很麻烦,有韵律、节奏感的孩子训练起来比较省事,带着学生打上几遍节拍,学生就掌握的很好。但有些学生,节奏感很差,演唱歌曲基本上是不合拍,反复训练后,效果一般,这还需要以后的教学中,坚持长期的训练。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二

面对这样一篇美文,讲什么?需要讲的东西很多,燕子的美丽,燕子的轻盈,燕子的勤劳……这帮孩子游离的眼神,乱扭的身体,无所谓的态度,让我很茫然,也终于理解了三年级老师的心情。任你何种激情澎湃,也激不起他们心中的涟漪;纵使你招数千变,也耐不了他何。一向不爱生气的我竟也跟他们较上了劲,不讲了,咱们读书吧。一段一段的读,读出燕子的美丽,读出燕子的活泼,读出燕子的勤劳。我这样做本来是赌气,没想到歪打正着,孩子们读书的热情还挺高。课上完了,他们把课文读顺了,读懂了,读出情感了!对付这帮孩子,无奈之中真得变变方法。换一种思维,又有一种收获!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三

1、理解儿歌内容。

2、认识汉字“燕子”、“尾巴”。

3、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1、音乐律动进教室。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歌呀?我们学燕子飞一飞吧!

2、小朋友,刚我们学谁飞呀?

3、真棒!燕子,(出示字卡)我们一起说吧?

4、今天,马老师带来了一张美丽的图。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二)出示挂图。

5、哇。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燕子)。

6、看。小朋友,它们有的.飞的?(低)有的飞的?(高)。

7、小朋友知道它们在做什么吗?(跳舞)。

8、它们跳的美吗?

10、小燕子告诉我,等下要邀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小朋友想不想?

11、可是,小燕子有一个要求。它说它只跟会念儿歌的小朋友一起玩。

12、那怎么办?我们一起把儿歌学会好不好?

(三)教师完整念一遍。

1、小朋友,先听马老师念一遍好不好?

2、小朋友刚听到儿歌里有什么?

5、嗯。真棒!

6、小朋友知道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吗?

7、真厉害!

7、哇、小燕子说你们真棒!它要邀请我们全班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小朋友开心吗?

(三)学字卡。

1、小燕子说,它还要邀请2个字卡宝宝一起去。

3、还有谁没出来呀?赶快把它叫起来吧?

4、哦,字卡宝宝摔倒了。我们把它叫起来说“尾巴宝宝不哭”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四

1、在活动中知道歌曲名称:拍子、学习唱歌曲《有只小燕子》。

2、通过活动,获取有关“去年、今年”时间概念的经验。

3、通过歌曲,感受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能获取有关“去年、今年”时间概念的经验。

1、幼儿用书《有只小燕子》,录音带歌曲《有只小燕子》。

1、组织幼儿坐成四纵队。

2、发声练习:练习曲“小毛驴”

3、以谈话引入课题。

(2)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3)教师出示燕子图片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燕子长的羽毛是黑色的,它的翅膀尾巴都是三角形的,小燕子的家在屋檐下,燕子每天都会捉虫子给它的小宝宝吃,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就是关于燕子的,我们来听听看,好不好听。

(1)教师弹琴,示范唱一遍,然后向幼儿问谁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2)教师有节奏地教幼儿念一遍歌词。

(3)用分句教法教幼儿学习唱两遍。

(4)用完整教法教幼儿学习唱两遍(注意幼儿要听清楚前奏,然后接唱),边唱边打拍子。

(5)放录音机,组织幼儿边跟着录音机唱,边自由配上动作。

(6)分组唱一遍。

1、课后小评、小结。

2、教育幼儿要爱护动物。

3、模仿“小燕子”飞出教室。

4、结束活动。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五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的欢乐情绪。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型,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3、学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1、幼儿已熟悉乐曲,认识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卡片,八分 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图片。

1、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并学分组表演。

学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并学分组表演。

一、准备

随着钢琴伴奏《幸福拍手歌》的歌曲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练上次课学的内容,让学生调整情绪开始上课。

二、学新知识掌握节奏型

1、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幼儿园来了3个新宝宝,您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啊?”由教师出示图片,认识八分音符和16分音符,一边拍手打拍子,边说唱出拍子例如:

教师:“小朋友们 你们看八分音符宝宝出来啦 我们怎么迎接他呢?教师作示范”(拍手二次,拍时候口中说大大,两个来回为一拍)接下来教师出示节拍片段让学生练 (大大 大大)

2、以此类推,教师讲授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如何边拍边唱 大大大大)

3 、出示休止符的图片,教师带领孩子练休止符打拍子时如何停顿例如:

玩游戏123木头人,引出八分休止符。幼儿听音乐跳舞,当音乐停止后,就要停止运动,由此引出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教师说:“最后一位宝宝登场了,他啊,叫做休止符宝宝!休止符宝宝在唱歌的时候代表停顿,就像刚刚小朋友们的游戏一样。这个休止符宝宝是八分休止符,当歌曲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时 每小节停一拍,当以4分音符为一拍的时候每小节停半拍”

首先,教师演示:在停顿时口中说:空然后,在上一篇段基础上加上休止符 大大空空)

给出已学过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再跟着音乐打节拍,或根据进度时间等关系调整成不同方式练例如:

将全体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指挥幼儿一句一句轮流演奏。 男女生分开练有音符和没音符的部分分成两组,体验。

教师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小朋友在伴奏的过程当中边唱边打节拍,在旋律的律动中,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感受音乐的优美,感知春天的变换,感受大自然的美,能用歌声感受大自然的美。

活动准备:

小燕子手偶一个,公鸡老牛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在音乐的合奏下,上身挺直跑步进入活动室。

2、感知音乐的高低变换。

3、听音乐小燕子,出示图片背景,请幼儿观察。

4、请幼儿根据节奏练习音乐说白。

5、音乐律动,自由分组练习。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七

1。学唱歌曲,进一步熟悉各种动物的叫声。

2.积极参与创编活动,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

小猪、小羊、小鸭图片,音乐《在农场里》

看,这是一个美丽的农场,这个农场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咦,小动物们怎么躲起来了呀?原来,他们是跟我们捉迷藏呢,藏到了音乐里面去了,我们一起去把它们给找出来吧!

1。完整听音乐一遍。

出示小猪图片,它是怎么样叫的?

2。再欣赏一遍。

出示图谱,帮助记忆。

3。看着图谱,一起演唱歌曲。

4。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5。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1。出示羊儿的图片,幼儿创编歌词。

2。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3。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1。出示小鸭的图片,幼儿创编歌词。

2。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3。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四、巩固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2。加上动作演唱。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倾听音乐,尝试感受音乐的段落,并用a--b--a的乐曲结构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提高幼儿表达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小燕子》图谱;小燕子活动教具一份,幼儿没人一份纸和笔,没人自己制作的“鸟衣”。

3.电子钢琴。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猜小燕子谜语。

谜语: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1.欣赏歌曲。

(1)引导幼儿思考:整首乐曲可以分成几段?你为什么这样分?

(2)幼儿一起讨论对三段乐曲的感受。

(3)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不同,并用自己的“符号”感受画下来。

2.展示幼儿的图谱及教师的图谱共同分享,并学唱歌曲《小燕子》。

三、根据乐曲师幼共同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

四、幼儿穿上“鸟衣”,听音乐和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九

1.感受传统童谣的特点,发现其结构规律。

2.在与同伴的游戏中记忆童谣,并感受传统童谣的乐趣。

图片5张,根据童谣内容绘画(数字1--5)。

1.引起兴趣。

幼儿复习以前学过的拍手歌,为学新内容做铺垫。

2.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新的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五幅图片,幼儿观察。

教师:看看图上有什么?它们有多个?(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动物,说出名称和它们的数量)。

(2)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每幅图片上的内容。

教师:它们在干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每幅图片上的内容?(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教师巡回观察、倾听。)。

(3)集体交流、创编。

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到每幅图的讨论中,用身体动作、相互讨论等方式帮助幼儿较准确地表达每幅图的内容。

(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把五幅图片上的内容连贯起来编成童谣念一念。

3.初步学习游戏:拍花箩。

(1)请小朋友试一试,我们用念拍手歌的方法来念这首童谣,在每一句前面加上"你拍一,我拍一",一直到"你拍五,我拍五"。

(2)请个别幼儿念童谣,共同检验幼儿改编的情况。

(3)大家一起念童谣两遍。

想想看,童谣怎样记得牢?(引导幼儿知道童谣每段话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有点像,这样记起来比较容易。第一遍看图,第二遍不看图念)。

4.游戏:拍花箩。

(1)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玩拍花箩的游戏,其他幼儿一起念童谣。

(2)幼儿两两结伴玩游戏。

教师:想一想在玩游戏时怎样才能玩得好?(提醒幼儿玩的时候两个人童谣念慢点,和拍手的速度一致。)。

拍花箩。

你拍一,我拍一,

一只蜗牛爬楼梯。

你拍二,我拍二,

两只蚂蚁抬花瓣。

你拍三,我拍三,

三条鲤鱼滚下山。

你拍四,我拍四,

四方的招牌,没有字,

你拍五,我拍五,

五只小熊,打花鼓。

你拍六,我拍六,

六个老头卖烤肉。

你拍七,我拍七,

七只狐狸抱小鸡。

你拍八,我拍八,

八角章鱼坐沙发。

你拍九,我拍九,

九只老虎喝醉酒。

你拍十,我拍十,

十只青蛙跳进荷花池。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十

1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2学习按音乐的节拍,一拍一次地做摘苹果动作。

3根据生活经验,按音乐的节拍尝试替换歌词,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编表演动作。

1苹。

1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2学习按音乐的节拍,一拍一次地做摘苹果动作。

3根据。

生活经验,按音乐的节拍尝试替换歌词,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编表演动作。

1苹果树的墙饰——一个苹果树上有许多大苹果。

2音乐磁带。

3已认识过一些水果,会唱歌曲《苹果》。

1设计情境,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孩子们,妈妈要带你们到果园里去玩,你们高兴吗?(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苹果园到了。(幼儿围着苹果树坐好。)。

3韵律活动。

(1)教师唱第一、二句,请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摘苹果动作。

(2)教师:妈妈是怎么摘的?教师表演第一、二两句摘苹果动作,幼儿欣赏。

(3)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听音乐摘苹果吧。(幼儿按节拍一拍一次练习摘苹果动作。)。

(4)教师唱第三、四句,引导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自由表演吃苹果的动作,可发出咂嘴声。

4替换歌词,进行自编表演动作。

(1)教师:孩子们,你们还想吃什么水果吗?(梨子、香蕉等)。

(2)引导幼儿尝试用熟悉的水果名称进行歌词替换。如:树上许多黄梨子,一个一个摘下来。

(3)听音乐,幼儿随教师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5教师:孩子们,你们吃饱了吗?我们回家吧!(随音乐出活动室。)。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十一

钢琴、歌曲、磁带、布娃娃一个。

一、听音乐幼儿搬椅子坐成马蹄形(固定为音乐活动的座位形式)

请保育员教师给以幼儿帮助

二、连声:“师生问好”、“闪烁的小星”、“小动物叫”

三、学唱歌曲——我上幼儿园。

导入:小朋友们的歌声真好听!今天是我们上幼儿园的第三个礼拜了,你们早上来幼儿还会哭鼻子吗?……(跟幼儿聊聊晨间来园时幼儿的良好表现,直接引到歌词内容去。)小朋友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我要唱一首好听的歌来表演你们,请听!

1.教师示范唱歌曲两遍。

2.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些什么?

(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好。)

3.和幼儿一起完整念歌词两遍。

4.幼儿随着老师一起歌唱。

5.幼儿随着钢琴完整歌唱。(分集体和个别幼儿两种形式演唱)

四、听音训练。

请幼儿听音乐搬起小椅子回各组就坐,训练幼儿的听音动作。

(一)活动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二)重点:学唱歌曲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动准备: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四)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2、出示“小朋友”图片。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3、欣赏儿歌。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4、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5、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活动延伸: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布娃娃一个: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1、引入活动

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十二

《动听的“花儿"》(大班民歌欣赏活动)

设计意图:

“花儿”是西北独特的民族艺术。在一次教唱具有民歌风格的幼儿歌曲《小燕子》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花儿”这种山歌演唱形式很感兴趣。在主题活动“我的家乡——宁夏川”中,我和幼儿一起收集具有家乡特色的资料,许多孩子的家长从现场拍摄或从网上下载了关于“花儿”的图片。孩子们纷纷让我讲“花儿”是什么意思,有的孩子还学着电视哼唱。为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我设计了《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的音乐系列活动。让他们通过看、听、学唱、填词和配器等一系列活动,在轻松愉快中了解“花儿”,并通过自制的乐器为其伴奏,加深对“花儿”的理解,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民歌“花儿”,感受“花儿”曲调热情、奔放的特点。

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和演唱“花儿”。

3.尝试用自制乐器——葫芦为“花儿”伴奏,进一步体会“花儿”旋律的特点。

4.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对家乡和少数民族的热爱。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观看“花儿演唱会”光盘、家乡风景及特产等图片,了解图片内容并相互交流。

一名。活动过程:

活动一:欣赏民歌“花儿”《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

1.教师穿民族服装进入活动室,引入课题。

师:我今天穿这么漂亮的衣服是为了给小朋友演唱一首民歌“花儿”,这首民歌的名字叫《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2.教师演唱花儿《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第一遍,同时播放黄河及羊皮筏子的dv画面。

提问: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儿讲感受,教师可引出歌词。)

3.幼儿与教师一起学唱衬腔词:普噜噜噜噜、啪啦啦啦啦、噌楞楞楞楞、呛啷啷啷啷啷。

4.幼儿听伴奏再次学唱衬腔词,并与教师合作演唱(教师唱前面三句歌词,到衬腔“普噜噜??”请幼儿帮唱)。

5.请助理教师演唱《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幼儿与教师一起唱帮腔“噢哟”。

6小结:“花儿”是少年的意思。“花儿”是一种山歌,也叫“山曲”、“野曲”,是西北独特的一种民歌,有对唱、领唱、齐唱等形式。“花儿”主要流行在西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

7.播放mtv,完整欣赏歌曲。

活动二:引导幼儿为“花儿”填词并演唱

1.播放mtv让幼儿再次欣赏“花儿”《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

师:我们上一次唱了家乡的黄河和山,家乡还有许多的特产、小吃,让我们都来夸一夸。

2.出示手抓羊肉的图片,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并结合图片从颜色、味道、品种几方面讲一讲手抓羊肉。

3.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和味道入手创编,如羊肉香等。

4.教师做填词范唱:香香的羊肉(嘛)噢哟。

5与l导幼儿尝试填词并演唱。

6.教师整理歌词与幼儿一起演唱。(请一位老师伴奏)

7.小结:小朋友们刚才编的词很有特点,用歌声唱出了我们家乡兰州的美丽。

活动三:表演“花儿”并尝试用自制乐器伴奏

1.出示家乡的特产葫芦,教师简单示范演奏方法。

小朋友用葫芦当乐器为“花儿”伴奏。

2.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分4组进行表演。3个小组幼儿演唱花儿(其中一组唱词、一组帮腔、一组衬腔),1个小组幼儿伴奏。给部分男孩戴上小白帽。

3.幼儿分小组练习,教师指导后,幼儿按角色整体表演唱2遍。

4.幼儿分男女形式进行对唱,部分幼儿继续伴奏。

活动延伸:

在音乐天地投放演唱“花儿”的服装及道具,如:头巾、扇子等,让幼儿自己学习合作表演。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十三

小班新生刚入园,很多幼儿会表现出与亲人的分离焦虑。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创设了对幼儿园环境也同样陌生的小兔子形象,通过兔子涂涂和妮妮的视角让孩子们感受他们是怎么融入这个环境的。

《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乐句短小、简单,内容浅显易懂,它主要描写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有很多好朋友朋友,在幼儿园里唱歌、跳舞非常快乐的一个场景,通过小故事引入,再加入节奏、动作,帮助了孩子学习歌曲,最后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哇!原来幼儿园是有很多有趣的、开心的事情的”,从而也减轻了他们的分离焦虑,让他们更快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1.能借助老师的动作和图谱理解歌词,并学唱歌曲。

2.会随音乐做身体动作,萌发爱幼儿园的情感。

能借助老师的动作和图谱理解歌词,并学唱歌曲。

初步学习听前奏演唱歌曲。会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经验准备:孩子们已经参观并熟悉幼儿园

2.物质准备:幼儿园的环境照片、孩子们唱歌跳舞的视频、图谱

一、观看课件,引起兴趣

师:今天,小兔子涂涂和妮妮来到了他们不认识的地方,请你们仔细看看这是哪里呀?

师:原来小朋友们在唱歌跳舞呢!涂涂妮妮问:“哥哥姐姐,什么事情让你们这么开心呀?”小朋友们回答:“(教师清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又唱歌来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乐。”

二、欣赏歌曲,学习演唱

1.熟悉图谱

师:小朋友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师:(出示图谱)老师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在这里了。(支架一般可以提前准备画好,不需要现场画;如果孩子第一遍听出的歌词不多,可以在聆听一遍,尽量将整个音乐的框架按照歌词搭建好,整个歌曲中如果有比较难理解的歌词,教师可以抛问题,引导幼儿理解)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那请你们也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吧。

3.教师伴奏,孩子学习演唱歌曲一般小班孩子5-6遍后基本可以

4.在孩子基本会唱后,教师后期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撤离部分支架,比如某个句子中的一个图片。慢慢增多,甚至到全部撤离,达到本次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学唱歌曲。

师: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要注意哦,唱的时候,我们要听钢琴先唱一句,然后再开始唱哦。

三、巩固歌曲

1.请幼儿进行表演(可以请动作比较有创意的孩子进行同伴展示,每个孩子也可以自由发挥)

2.请几对好朋友一起表演

现在涂涂妮妮特别想看小朋友们表演,你们谁愿意带着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表演给涂涂妮妮看呢,老师给你们伴奏哦。

四、活动延伸,总结师:你们觉得来幼儿园是什么心情呢?你们喜欢来幼儿园吗?那你们明天可以唱着这首歌曲来幼儿园哦!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十四

1、学唱《胡说歌》,感受歌曲中滑稽、可笑的意蕴。

2、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违反常情的滑稽事情,仿编歌词。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小丑画一幅、小丑帽子一顶、红圆片若干、袜子一双、手套一副

一、感受歌曲韵律,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出示小丑画:这是谁?他哪最滑稽?为什么?

教师有节奏的念歌词,幼儿感受歌词的韵律及歌词的滑稽、可笑。

二、学唱歌曲。

教师完整示范唱一遍。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你把袜子套在耳朵上,哎呀、哎!)老师在什么地方说"哎呀"?在哪里说"哎"的?(幼儿可能说的不完整)--听老师再唱一遍:让幼儿认真倾听,知道衬词"哎呀"、"哎"在歌曲中的位置,让幼儿能注意老师的手势,手一出是"哎呀",手一指是"你"。

看老师手势学唱歌曲,引导并唱出滑稽、好笑的'意蕴。

三、仿编歌词,并演唱。

学习仿编衬词:老师扮演小丑,仿编出不同的滑稽的声音演唱。

在学习仿编衬词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滑稽的样子学习仿编歌词。

(1)老师把袜子套在手上让幼儿根据滑稽的样子怎么唱?

(2)请幼儿表演袜子还套在哪里也滑稽?

(3)除了袜子以外的东西表演:老师可向小朋友借身上东西做滑稽动作,让幼儿仿编。

让幼儿学习同时仿编歌词和衬词。

(1)请几位老师用不同的东西做滑稽的事并发出不同的滑稽的声音,幼儿分别仿编。

(2)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上的东西分别做滑稽的样子,幼儿之间分别根据对方滑稽的样子仿编歌词。

《胡说歌》是一堂轻松有趣的音乐活动课,不但孩子们学的喜欢,老师也教的很开心。歌曲曲调轻松活泼,歌词幽默诙谐,很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歌曲将幼儿身边常见的穿戴方式颠倒,使其违反常理,让人听了就觉得好笑。歌曲最大的特点是能让幼儿随意的胡编,从而激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通过唱歌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特点,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确实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了胡说的快乐。

小燕子幼儿园音乐教案篇十五

1、学唱雄壮有力的歌曲,唱好符点音符。

2、产生热爱解放军的.情感,知道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

有关海军的图片,教师熟悉歌曲,录音机,磁带。

1、听《小海军》的音乐,模仿海军开炮艇、打旗、开炮等动作。

2、学习歌曲《小海军》。

(1)出示海军图片,引出歌曲名称与内容。

(2)欣赏歌曲一遍,了解歌曲雄壮有力的性质,熟悉曲调。

(3)再次模仿海军开炮艇、打旗、开炮等动作,要求动作有力。

(4)学唱歌曲2~3遍,重点唱准符点,最后两句要唱得渐轻,表示炮艇已开走了,唱到“轰”时要响亮有力。

3、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

小海军。

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

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

炮艇开得快,大炮瞄得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254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