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舞教案中班(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5:19:11
兔子舞教案中班(精选14篇)
时间:2023-12-02 05:19:11     小编:GZ才子

教案的编写需要反复修改和完善,保证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对于教案的设计至关重要。查看这些教案范文,可以发现不同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有差异的。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一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整齐的韵律,喜欢念儿歌,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2、能正确掌握量词,把、张、双、顶、个。二、活动准备:图片若干。

(一)出示兔子图片,引出课题《小兔子开铺子》。

1、什么是铺子?

2、铺子里卖了什么?

(二)出示图片,理解儿歌。

1、教师念前段儿歌,请幼儿说说:“铺子里卖了什么?”

2、请幼儿回答,并逐一出示图片,再集体说一遍:“小兔子卖些什么东西?”

3、教师念后段儿歌,请幼儿回答:“来了一群小猴子,它要买些什么?”并逐一把图片拿下。

(三)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儿歌。

1、引出儿歌,师一边念一边把图片挂上。

2、幼儿集体看图念一遍。

3、以拍手打节奏念一遍。

4、启发幼儿发现每句最后一字“子”,感受儿歌的押韵。

5、教师用响板打节奏,引导幼儿集体念。

6、幼儿站立,教师打节奏幼儿集体念一遍。

(四)、活动延伸。

教师按顺序收起图片,拔图片订成一本图书,放在语言书。

优点:本节课环节清晰,教具形象直观,并能利用活动延伸用到区域中,使幼儿课后再次巩固。制作图书的过程也能增进对图书的了解和喜爱,教具利用富有新意。

不足:目标1中的在集体面前大胆体现表现不够,活动中教师让幼儿以集体念为主。目标2作为难点,未突破。活动中,幼儿对量词未理解,教师没有让幼儿重点感受作为。

建议:作为中班幼儿,量词还可以延伸到其它方面,教师可以提问:“还可以说一把什么?一双什么?一张什么?”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二

“兔子先生去散步”这个故事,如果我们只看文字,它是一本讨论标志的书,由许多个标志串成的一个故事,有些是我们常见的,有些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可是只要稍稍用心去体会,便能够猜出它们代表的意思,它不但可以得到小读者的共鸣,有些还有让小读者会心一笑的幽默效果。

4—5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今天的活动中我主要用猜一猜的方式来让孩子欣赏整个故事。

第一环节,我以兔子的家为导入,看看猜猜,“这是谁的家啊?”让孩子在细致地观察中发现,培养阅读观察的能力。

第二环节,是活动的重点,用看图猜谜的活动形式层层引入,根据故事中的标志联想故事的情节。当然在过程中谜底不是绝对的,例如眼泪的那段,也可以是雨滴、水滴、油滴,以引发孩子的讨论。在整个欣赏的过程中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在分段欣赏时,从故事开始到“小心坑洞”的那段,内容基本不变,后面的一段留一个疑问,“兔子先生掉到洞里后会碰到什么呢?”引起孩子完整欣赏故事的兴趣,在完整欣赏时了解答案。

第三环节,注重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孩子的生活中。引导孩子交流讨论生活周围的图象与符号,自然引入社会认知的活动,活动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如延伸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标志、马路上的标志、设计标志等等。

1、根据故事中的标志联想故事的情节,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打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2、激发幼儿的想象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的标志的关注。

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flash。

一、认识兔子先生(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朋友,先到他家看看啊。

小结:从细小的地方观察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这是谁的家呢?

那他是兔子先生还是兔子小姐呢?

真聪明,能从小地方发现秘密,它是戴领带的兔子先生。

二、和兔子先生一起去散步(看看猜猜、欣赏故事)

(一)分段欣赏

故事导入讲述

1、标志“往前走”

一出门就看到一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哦,是往前走的标志啊!

小结:路边的标志会告诉兔子先生前面有什么,这个一个指示的标志。

2、故事继续

兔子先生摔交了,怎么会摔交的?我们可以为兔子先生设计一个怎么样的标志?

3、挑战:兔子先生是要继续往前走还是回家去呢?

(设计标志)

4、故事继续

兔子先生发生了什么事情?(掉进洞里)(设计标志)

它会在洞里遇见谁,发生什么事情?

(二)完整欣赏故事

兔子先生真不小心,刚摔了,现在又掉洞里了,掉进洞里会碰到谁呢?

想知道吧,让我们回头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三、说说生活中发现的标志(文学作品回归生活)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三

最近正在开展“我在马路边”的主题活动,我们带孩子走出校园,找路,小朋友们认识了幼儿园的园牌、标志性的图案、所在的路名和门牌号,由此对标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班孩子虽思维较活跃,但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能力相对还有所欠缺。因此这个活动从语言领域中的创意出发,为他们创设宽松的环境,从孩子感兴趣的标志人手,带孩子在猜图游戏中认识标志、探索标志、感知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力差异等,主要运用差异性师幼互动介入策略、分享交流策略等。

1.观察、理解故事中的标志,感受标志对我们生活的帮助并愿意关注。

2.能在集体面前分享、表述自己的经验。

《兔子先生去散步》大图书;书中标志;生活中常见标志。

1.教师出示“安静”的标志。

提问:为什么你们看见这张图都不说话了?

小结:哦,原来这是一个安静的标志,它提醒我们别出声,该安静了。

2.猜猜“兔子”标志。

你们这么聪明,那再给大家看一个标志,猜猜可能是什么意思?(直接引导孩子从兔子带着的领带中看出是“兔子先生”。)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标志,标志是图案也会是文字,标志是要仔细看认真猜的。(在互动中告诉孩子怎样认识标志。)

兔子先生要出门去散步,这一路上也有很多标志。兔子先生一路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1.看大图书,解读书中出现的标志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

第4页:这个标志画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第6页:这次的标志画了什么?这个标志想要告诉兔子先生什么?

第8页:兔子先生又看见了什么标志?

第12页:

(1)兔子先生蹦蹦跳跳过了桥!哎呀,发生了什么事情?兔子先生为什么会摔跤?

(2)摔跤了,该怎么办?哪里有医院呢?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个红十字?

第14页:

(2)兔子先生如果继续往前走,该注意什么呢?(激发幼儿已有的经验o)

第16页:瞧,又有标志了,可能是什么意思?

第18页:哎呀,兔子先生掉进洞里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第22页:好美的大海啊!海里有一艘船,这个标志贴在船上是为什么? (巩固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意义。)

2.总结故事。

提问:

(1)故事里,兔子先生一共碰到多少个标志?

(2)看了大图书,你们觉得标志重要吗?为什么?

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标志。有的是告诉大家周围的情况,有的是警告大家有危险,有的是禁止我们做一些事情。注意周围的`标志,就会更安全。(提炼总结,提升幼儿个体经验。)

1.说说自己认识的标志。

提问:这里,我们也找到了很多标志,你认识吗?在哪里看见过?

2.延伸: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寻找、认识标志。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四

2、会给折好的小兔添画眼睛。

正方形手工纸若干张,水彩笔一盒,教师折好的各色小兔若干,多媒体课件。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唱《小兔乖乖》的儿歌,导入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折小兔好吗?小兔长得什么样?观察生活中的小兔形象。播放多媒体课件。

2、出示教师折的小兔,和老师一起学折小兔。教师分步教折小兔。

3、给折好的小兔添画眼睛。

4、作品展示与交流。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五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1、ppt图片。

2、云朵3、提前认识、理解"对话框"的含义。

一、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1、3、2请幼儿观察、讲述。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是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词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

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2、出示第二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小兔子怎么做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

大象像什么?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忙时会怎么说?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

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小兔子会怎么说?

3、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最后怎样了?

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

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

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

二、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

1、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

2、请幼儿发挥想象图片中动物会说的话。

三、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

1、教师提出讲述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后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

2、请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讲故事。

3、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

4、老师完整讲故事。

四、自然结束。

纵观整个活动,在讲述要求上采用逐次添加要求的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任务的性质和难度将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讲清楚大象救兔子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间的对话,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这种逐步添加的讲述,幼儿一般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讲述任务,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讲述的兴趣。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六

1、运用角色游戏活动,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复习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描述图形的二维特征。

3、启发幼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交往,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

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并愿意描述。

区分物体图形、颜色的二维特征。

1、小熊两个;小鸭、小兔、小猫挂饰若干;各种形状的礼物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小、颜色不同的饼干若干,贴有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标记的'盘子各一。

一、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动物,你愿意扮谁就选一个挂饰挂在身上。

2、幼儿带上挂饰,你扮谁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鸭……)。

3、告诉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它们庆祝好吗?

4、怎么去呢?买些什么礼物呢?

5、每位选一件礼物,你选的是什么?告诉你的好朋友。

6、出发小熊家到了。(敲门进入)。

二、送礼物:

1、告诉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礼物,并祝小熊生日快乐。

2、按小动物分组把礼物送给小熊。

3、请个别幼儿把礼物按图形分类。

三、小熊请客人吃饼干:

1、小黑和小白准备了点心给你们吃,(出示两盆饼干)小黑准备的是奶油饼干,小白准备的是葱油饼干。

3、小白请家动脑筋:

(1)请小鸭吃红的三角形饼干;

(2)请小兔吃黄的圆形饼干;

(3)请小猫吃绿的正方形饼干。

四、结束部分:

1、我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2、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等到明年再来给小黑、小白过生日。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七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动物之间相互关心,想到帮助的情感。

2欣赏故事介绍故事名称播放故事录音。

3理解故事内容。

4提供小兔子头饰小青蛙头饰“方向盘‘等让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提供表演用的'动物头饰和道具,让幼儿表演这个故事。

评价能体验小动物对小兔子的关爱宽容和小兔子改正错误的行动。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八

1、在情境游戏中学习并正确使用量词。

2、通过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九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跟着音乐节奏跳舞。

2.学会与同伴合作跳舞,体验与朋友一起游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兔子舞音乐;为幼儿贴好颜色标志,帮助幼儿区分左右;兔子队员头饰。

一、情景导入。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二、一只兔子来跳舞。

1.播放音乐,教师示范舞蹈一遍。

2.请幼儿说说自己看的的动作,并学一学。

3.听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学跳兔子舞。可一起念白:红色|绿色|跳跳|向前跳|,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和动作。

三、两只兔子来跳舞。

1.教师邀请一位幼儿一起来跳舞。将双手搭在被邀请者的肩膀上,做行进中跳舞的动作。

2.引导幼儿掌握两只兔子跳舞的难点。

3.幼儿两两合作,跟着音乐跳一跳。

四、长长的接龙舞。

1.师:看来两只兔子跳难不倒你们,那接下来我要加大难度了,我要请更多的兔子合作一起跳,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2.请几位幼儿排队合作一起跳。

3.全体幼儿一起跳兔子舞。

五、结尾。

教师给幼儿颁发拉拉队头饰。

《兔子舞》选材于中班教学主题《快乐每一天》是一首活泼、欢快、热情的音乐,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是一首时尚的、幼儿熟悉的流行音乐舞蹈。那么如何将流行的音乐元素有机地整合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呢?本次音乐活动从挖掘《兔子舞》这首乐曲本身的潜在因素——鲜明的节奏入手,力求使幼儿的学习和幼儿对音乐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尽量利用音乐的表现因素和手段来丰富幼儿的表现力,主要培养幼儿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结伴舞蹈的乐趣。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十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十一

1、住进新房子后兔子先生可开心了,他整理好了东西决定出门了,他想看看周围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熟悉一下这片美丽的小区,于是它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你看到了哪些标志?它们代表了什么?

过渡:你们都能看懂这些标志,可是粗心的兔子先生在散步时却只顾着看美丽的景色,忘记看这些重要的`标志,于是麻烦来了。

2、倾听教师讲述兔子先生在小区里的经历。

3、兔子先生在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外出时看清标志很重要,看懂标志就能减少许多麻烦,保护好自己。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十二

一、出示标志,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幼儿猜猜表示什么意思。(兔子、往右走、楼梯、桥、小心斜坡、小心坑洞、老鼠的家、船、海、好朋友)。

二、根据标志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老师来把这些标志都编到一个故事里去,好不好?

三、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并让幼儿认识。

刚才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标志,上次老师带小朋友到社区、马路上也找到了一些标志,让我们来看一看、想一想这些标志表述什么意思,在哪里出现的?(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这些符号会在哪里出现?表示什么意思?)。

四、出示一张标志,请幼儿联想一个故事情境。

五、准备数套标志,将幼儿分成四组,由各组幼儿自行讨论想象,请各组幼儿将所编的故事,上台与同伴一起分享所编的故事。

a、当心火灾、火警电话、警止吸烟。

b、报警电话、当心车辆、人行横道。

c、禁止触摸、当心触电、医疗急救电话。

d、注意信号灯、保持安静、图书室。

鼓励每位幼儿,让他们体验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十三

一、导入,情景表演。

旁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铺子。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开了一家铺子,欢。

迎大家光临。

师:哇!小兔子家开了铺子,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

(转身向兔子,指着袜子)这是什么东西?一共有多少?

(请幼儿回答,学习正确使用量词:三双袜子)。

(再指着一排瓶子)这一排是什么?共有几个?(请能力较差的幼儿练习:四个瓶子)。

(教师转身对兔子)小兔子,这桌子也卖吗?

小兔子:卖,当然卖咯!

师:哎,我看这桌子挺好的,小朋友们看看铺子里有几张桌子?(指导幼儿正确运用量词:张)。

(师拿起两把塑料椅子)你们看漂亮吗?我们来数数一共。

有多少,然后告诉大家。(指导幼儿学习量词“把”)。

师:还有些什么?(老师寻找别的东西,突然发现)瞧,这些。

帽子可真多,有大有小,有白的有花的,一共几顶,我。

们来数数。一顶、两顶、三顶、四顶、五顶,一共五顶。

帽子。(幼儿练习量词“顶”)这里的东西可真多呀!

旁白:突然来了五只小猴子。

猴爸爸:小兔子,我要买五顶帽子。

小兔子:啊?是几顶?我没听清楚。

师:小朋友,小猴子要买多少帽子,告诉小兔子。(幼儿齐答:五顶帽子)。

猴妈妈:小兔子,我要买四个瓶子。

猴哥哥:小兔子,我要买一张桌子。

猴姐姐:小兔子,我要买三双袜子。

猴宝宝:小兔子,我要买两把椅子。

小兔子:我的东西卖完了,明天再来开铺子。

二、引出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理解儿歌内容:

(1)是谁在森林里开了一家铺子?(幼儿完整讲述)。

(2)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要求正确运用量词)。

(3)东西被谁买完了?小兔子怎么说的?

三、幼儿学念儿歌。

1、放慢速度,幼儿跟老师一起念一遍。

2、提示要求,会的小朋友念响点,不会的轻轻念。

3、分组练习,加快速度。

四、游戏。

1、引出。

师:小朋友会念这首儿歌了,你们会不会买东西呀?好,小兔子的铺子又要开了,如果你像小猴子一样,说清楚你要买什么,你一定买得到。

2、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引导幼儿用“小兔子,我要买××”的句式,并能正确运用量词来参加活动。过程中如果有幼儿没能正确运用量词,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助他。

3、东西又卖完了,小兔子说:“我的东西卖完了,明天再来开铺子。”

师幼:小兔子,明天再来开铺子。

儿歌:《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

一张小桌子,

两把小椅子,

三双小袜子,

四个小瓶子,

五顶小帽子,

来了一群小猴子,

买走一张小桌子,

两把小椅子,

三双小袜子,

四个小瓶子,

五顶小帽子,

小兔子的东西卖完了,

明天再来开铺子。

兔子舞教案中班篇十四

1、师扮小兔子:我是小兔子,要开小铺子,欢迎大家光临。我的铺子里有许多货物,看一看都有什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小鸭子(教师扮演)上来买东西,依次说出想买的东西,如说错量词,可停下来引导幼儿纠正。

3、让幼儿想一想都有什么东西被买走了,并随着幼儿的发言出示图片。

二、感受儿歌并运用量词。

1、按顺序看图与字卡,朗诵儿歌,帮幼儿理解“张、把、双、个、顶”是量词。

2、重新布置展示柜,请幼儿参与。

“货物都卖完了,我还要进一些货。”引导幼儿观察都有哪些货物,鼓励幼儿正确运用量词来买货物。

三、全休幼儿都参与活动。

1、“我的生意真是太好了。我还要开几家分店。请大家来做售货员。”(提醒幼儿注意售货员要有礼貌,别人说对量词才能把东西卖给他。)。

2、幼儿自主游戏,鼓励幼儿正确使用量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1239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