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通过教案可以提前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时间:xxx。
教学内容:19页例10和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能力: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突破方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出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
12345。
2、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1234。
二、教学例10。
我们学过了画线段,线段是有长度的,现在我们来学习按指定的长度画线段,下面来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画法:从尺的“0”刻度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长在两端做上端点,这就是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自己练习画3厘米的线段。
三、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4题。
2、做练习四的5-8题。
板书设计:第四课:综合练习。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二
1、通过回顾与本单元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的方法,以及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回顾,复习引入。
师: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
生2:我学会了约分;
生3:我学会了通分;
生4:我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揭题--今天,我们将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与练习“。(板书课题:与练习)。
二、自主探究,巩固反思。
1、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2)约分和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和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师生协作,将相关知识点作好。
3、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图形进行思考,也可以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思考,然后交流补充: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2/3、4/6、6/9、8/12等分数表示。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在填写下面一行的两道题目时,可以把除法算式改写成相应的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括号中要填几。最后在班中交流,说明思考过程。
(3)完成第3题。
理解题目意思,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数约分,完成和集体核对。
(4)完成第4题。
可以引导学生先把题目中的分数都约成最简分数,再进行比较,其中15/10、3/2和18/12是相等的,可以用直线上的同一个点来表示。
(5)完成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口答,并说明思考的过程。
三、质疑,布置作业。
师:通过这节练习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在哪个知识点上的理解掌握有所进步?有什么经验跟吗?(生自由发言)。
作业:课后将这些知识点作。
教学后记。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三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一、回顾圆的特征。
经过昨天的学习,你对圆有了哪些认识呢?
你能画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吗?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二、巩固延伸。
1、练习十七第3题。
(1)学生读题。并量出半径是多少毫米。
(2)理解题目意思:在这个圆内以o点为圆心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明确:所画的圆要满足以下条件:以o点为圆心,在原来的圆内,且大小不同。
(3)量一量所画圆的半径是多少?
(4)交流:三个圆的有什么联系?它们的半径有什么不同?
(5)小结:这三个圆是同心圆。这样的同心圆可以画无数个。
2、练习十七第4题。
(1)读题,出示图形,并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o为圆心在正方形内画一个圆。
(2)小组讨论:谁画的圆大?说说是怎样比的?
(3)你能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吗?试试看。
(4)交流:画的最大的圆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它的半径是多少?
(5)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3、练习十七第5题。
(1)读题。学生尝试做。
(2)交流:你是怎么比较两个圆的大小的?
(3)小结: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比较直径或比半径。
4、练习十七第6题。
(1)用数对表示每个圆圆心的位置。
(2)完成第二个填空题,并交流比较o1和o2的圆心位置。
(3)平移圆o3,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标出圆心。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4)圆的位置于什么有关?
(5)小结:圆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5、练习十七第7题。
(1)指出图中圆里的线段哪一条是直径。
(2)量一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3)按照图中要求动手做一做,怎样可以量出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怎样确定圆的圆心?
(4)选一种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
6、练习十七第8题。小组讨论,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元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可以借助实物或图形做进一步说明。
三、欣赏:你知道吗?
小结: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四
1、直接写出得数。
1.25×8=。
3.08×0.01=。
4.95×1000=。
6.9×0.1=。
0.4×0.5=。
2.4÷0.8=。
10.8÷9=。
9.6÷0.8=。
0.108÷2=。
3.6÷10=。
6.3+0.37=。
2.6÷0.02=。
0.11×5=。
4.8÷4=。
0.25×4=。
1.12×0.3=。
0.8×0.5=。
0÷7.05=。
1.5×30=。
3.5+6.5×20=。
2、用竖式计算:
0.59×0.027=。
6.72÷6.4=。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87×3.05+8.13×3.05。
1.25×0.45×0.8。
9.8×3.7。
0.44×2.5。
2.25×0.4+0.6。
31.04÷3.2-4.7。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五
1、进一步理解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2、巩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
1、举例说说分数的意义。
2、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3、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填写1、2后,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4/5、1/5)(4/12、8/12)(3/6、3/6)(3/7、4/7)。
重点说说写出涂色部分后空白部分你是怎样思考的?
2、先让学生独立填填后,再说说比较分数大小比较是怎样思考的?
1/4=1/42/8〈2/3。
重点说说2/8和2/3是怎样比较的?
3、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主要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充分交流。
4、举例说说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互化的方法,然后独立解决第5题。
5、先独立完成第6题,然后说说比较方法。
6、先独立完成第7题,然后说说思考方法。
三、实践活动:观察年历,独立完成,交流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哪些问题?
四、作业:实践活动出数学报,并说说各栏目所占幅约占这张报纸的几分之几。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六
一、简算。
3.5+73+6.53.7+0.25+0.752.73-1.98。
2.5×13×4137×1.25×83.9×1.8+6.1×1.8。
7.3×993.8×1012.5×3.2×1.25。
25×2.4×5003.5×99+3.59.8×101-9.8。
38.5-(17.3+8.5)32.7+998561-8.6-11.4。
96×1.258.8×1.253.6×250。
三、小数乘法分配律专题练习。
38×3.8+3.8×62128.6+2972.5+7.5-2.5+7.5。
4.4×250127+133+184+240560×12.5。
(40+8)×2.51.25×(8+80)3.6×(100+50)。
2.4×(0.2+10)8.6×(1000-2)1.5×(40-8)。
7.8×10269×10.256×10.1。
52×1.02125×8.125×4.1。
3.1×990.42×9829×0.99。
85×9.812.5×7925×3.9。
8.3+8.3×995.6+5.6×990.99×99+0.99。
0.25×0.280.125×3.2×2.535×40.2。
0.25×4÷0.25×43.5×9.93.5×99+3.5。
4.9÷3.57÷0.25÷47÷0.125÷8。
7.35÷(7.35×0.25)7.35÷(7.35÷0.25)7.325-(5.325+1.7)。
7.325-3.29-3.3257.325-(5.325+1.7)7.325-(5.325-1.7)。
3.29+0.73-2.29+2.273.29×0.25×40.125×8.8。
63.4÷2.5÷0.44.9÷1.43.9÷(1.3×5)。
0.35×1.25×2×0.832.4×0.9+0.1×32.415÷0.25。
0.25×360.125×3.2×2.535×40.2。
小数乘除法计算题。
二、列竖式计算。
85.44÷1642.84÷7101.7÷967.5÷15230.4÷6。
21.24÷360.736÷2343.5÷1235.21÷739.6÷24。
0.66÷0.311.97÷1.569.6÷2.938.4÷0.815÷0.06。
5.6×2.93.77×1.80.02×965.22×0.39.99×0.02。
4.88×2.95.61×4.38.9×2.45.5×559.77×0.02。
1.384×5.18.78×832.6×610.059×0.24.268×1.7。
57×5.79.46×2.8517.8×6.41.5×4.92.5×0.88。
0.396÷1.2=0.756÷0.36=15.6×13=0.18×15=。
0.025×14=3.06×36=0.04×0.12=3.84×2.6≈。
5.76×3=7.15×2290.75÷3.33.68×0.25。
16.9÷0.131.55÷3.93.7×0.01613.76×0.8=。
5.2×0.68.4×1.36.4×0.54.48×0.4。
5.25×535.4×4.20.042×0.540.76×0.32。
0.25×0.0462.52×3.41.08×250.12×0.5×0.16=。
4.8×0.25=0.125×1.4≈(保留两位小数)。
10.75÷12.5=(用乘法验算)3.25×9.04=(用除法验算)。
解决问题:
1.一台榨油机每小时榨油0.45吨,4台这样的榨油机3.5小时榨油多少吨?
2.小华和小川两人同时从乙地分别向甲、丙两地背向而行,小华每小时走3.2千米,小川每小时走2.6千米,走了4小时两人相距多远?(用两种方法解答)。
4.一台磨粉机4小时磨面粉2.6吨,照这样计算7.5小时可以磨面粉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8页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因数和倍数,能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偶数和奇数;加深理解质因数,能正确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能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思维的初步经验,提高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加深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进步,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理、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应用概念正确判断、推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最近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内容?回忆一下,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揭题:我们已经学完了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开始主要整理与练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我们要进一多认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判断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分解质因数,提高对数的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回顾讨论。出示讨论题。
(1)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举例说明你的认识。
(2)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3)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各能分成哪几类?举例说说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4)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结合讨论适当记录自己的认识或例子。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再应用公式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体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应用公式计算体积。
(1)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求体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9厘米,体积是多少?
1、第5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注意最后的问题是需要多少升水?计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分米,要换算成升。
2、第6题要求独立思考练习,与同伴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第7题教师指导练习,结合书上的图想一想,再说一说,最后算一算。提示,正方体的每一条棱长都相等,先确定棱长。
4、第9题。
实践活动(见教材)。
三、作业练习。
完成配套练习。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九
1、1.85×2.4的积有()位小数。2.7×3÷2.7×3=()。
2、一个数的1.2倍是240,这个数的6倍是()。
3、在1.524,1.52,1.524和1.52中的数是(),最小的是()。
4、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后写作0.60,这个小数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5、2.07÷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去掉,商()10倍。
6、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7.2,原数是()。
7、2人8分钟做32朵花,4人4分钟可做()朵花。
8、44÷18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整数是(),取三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9、5÷30的商是()小数,也是()限小数。
10、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10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0倍,积()。
11、根据5.3×14=78.4,可知0.53×140=()。5.3×1.4=(),0.53×0.14=(),53×1.4=()。
1、2222是循环小数。()。
2、在除法里,除数扩大100倍,商反而缩小100倍。()。
3、7.8÷4=1.9……2。()。
4、0.25乘以40得10。()。
5、除数大于1,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6、两个小数的积一定是小数。()。
7、0除以任何数都得0。()。
8、8.76除以5.39除到一位小数时商是1.6,余数是1.36。()。
1、5.8的1.3倍比4.8多多少?
2、45除126的商加7.5得多少?
3、10个0.8再加上4.2除以2.1的商,和是多少?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十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理解除不尽的保留小数。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和卡片。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p-45第一题。
b、强化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6.14÷3.566÷1114.13÷0.19。
提问:a、保留三位小数除数要除到小数部分第几位?
b、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c、校对,说一说错的理由。
2、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保留一位小数)。
101.7÷0.098.12÷1422.6÷0.33。
提问:a、除不尽怎么办,除尽怎么样?
b、先计算,你发现哪道题除不尽。
c、校对,说一说错的理由。
c、讲解应用题:p-48第四题。
1、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小数部分的第几位?
2、横式和答语要注意什么?
d、选择题:p-48第六题。
1、先学生四人讨论。再完成作业。
2、你认为哪一道是准确的,为什么?
e、发展题:
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6得到近似商是1.4,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哪些小数?
1、先让学生思考,合作讨论。
f、布置作业:p-48第三题的余下部分和第五题。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十一
教学内容:
练习八5-9题。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5?0.7=0.5。
0.05?0.04=0.02。
1.8+1.05=2.85。
3.2?1.7=1.5。
2.5?1.9=0.6。
1.2?0.4=0.48。
3.2?0.04=80。
0.8?0.09=0.072。
3.6?0.06=60。
1.7?0.8=0.9。
1.8+1.6=2.4。
2.6+1.4=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4?367.2?2?18。
=54?9?4=7.2?(2?18)。
=6?4=7.2?36。
=1.5=0.2。
做题前,要求学生仔细分析每道题中数字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再着手计算。
二、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八的.第5题。
采用比比谁最快的方法,先让学生在书本上填出答案,再指名回答。
2、做练习八的第6题。
提示:题中有几道用简便方法算,要认真思考后,再计算。
订正时,要求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和计算方法。
3、做练习八第7题中第一行的2道小题。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顺序。再独立计算,让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4、做练习八的第8题。
提示学生:这是以前学过的应用题,先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计算。
对个别学生已经忘做这种应用题,要及时和帮助。订正时要求学生说一说分析过程和列式的理由。
三、作业。
练习八的第7题中第二行的2道小题和第9题。
五年级口算综合练习数学教案篇十二
1.三角形的底8厘米,高5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厘米,高2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一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它们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它的高是8厘米,底是()厘米.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米,面积是45平方米,它的高是()米.
6.梯形的下底6分米,上底9分米,高2分米,它的面积()平方分米.
7.一个梯形的面积36平方厘米,它的上底3厘米,高8厘米,它的下底()厘米.
二.判断题。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也不相同.()。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4.平行四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三.操作题(下面方格纸每格为1co)。
画出面积是8co的平行四边形,6co的三角形和12co的梯形各一个.
四.解决问题。
1.星光小学建造一个花坛(见下图),这个花坛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再次提醒大家:多做练习题,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大家一定要牢记。希望这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检测卷可以帮助到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0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