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入的学科知识。教案的时间安排应该合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下是一些优秀校本教研成果的展示教案,值得广大教师借鉴和学习。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一
主要领域:
游戏。
相关领域:
无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活动准备:
平坦场地一块。
玩法:
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面对面战立,游戏开始,同时用力向上跳,落地时两脚可任意成三种姿势:
(1)脚并拢表示“石头”
(2)两脚左右开立表示“布”
(3)两脚前后开立表示“剪子”。
注意:石头胜剪子,布胜石头,剪子胜布。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二
1、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鸡、小猫、蜈蚣的立体教具各一个、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一串石头项链。
一、产生悬念
幼儿集体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回答。
2、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用的办法啊,可真棒,让我们来听听小石头最后长脚了没有?"
二、倾听故事并回答
2、"这个时候,小石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问别人借脚啊!远远地,走来了小鸡,小石头想问小鸡借脚,可是他有些害羞,你们愿意帮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吗?你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一起说: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教师操作小鸡教具,"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他。哦,小鸡可能觉得自己只有两只脚,要是借给小石头了,就没有办法捉虫吃了。"
3、"喵喵喵(教师做动作)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小猫。"教师操作小猫教具,"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哎呀,小猫也不肯借脚,可能小猫要捉老鼠,借了脚就不能捉老鼠了。"
4、"远远地,蜈蚣爬过来。""小石头问谁借了脚?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生气)"
5、"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咦,小石头要向小朋友借脚吗?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6、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哟,多漂亮的小石头"到结束)"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7、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
"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三
1、认识小鸡、小猫、螃蟹的脚及初步了解其脚的作用。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ppt、小石头项链、动物图片、动物脚图片
一、视听感受并讨论小石头由开心变伤心的原因。
1、播放ppt1,提示幼儿观察小石头的表情,让幼儿说小石头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师:有一块小石头,圆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鸟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很开心。
师:可是,有一天……
3、播放录音——看见别人都能走来走去,可以到处去看看,我小石头的心里可羡慕啦!
提问:你能想想办法帮助小石头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石头到处走走看看?幼儿自由讨论述说。
二、视听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说说小动物的脚作用。
1、播放ppt3、4、5 提问(1)小石头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提问(2)它问哪些小动物借脚了?它是怎么向小动物借脚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2、幼儿将动物及其脚进行匹配,再次认识小动物脚的作用。
三、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内容,说说小石头变开心的原因。
教师:ppt6:小石头没有借到脚,很伤心,心想:“唉,我自己要是能长出脚来该有多好啊!
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1、观看ppt7、8、8、9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问(1):谁来了?(小姑娘)仔细看看小姑娘把小石头做成了什么?
问(2):小姑娘带着小石头去了哪些地方玩?
问(3):小石头最后长脚了吗?它有没有到处去看看?
教师总结:小石头在小姑娘的帮助下,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跟着小姑娘去了幼儿园、花园和游乐场,跟着小姑娘玩得很开心。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
四、延伸部分:
1、请幼儿带上小石头项链,帮助小石头实现愿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出示小石头的愿望神秘袋,请幼儿看图片说说自己愿意带小石头去哪里?
《想长脚的石头》是一个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语言简单、语句多次重复,三次借脚均只有小石头单方面的语句“xx你把脚借我用一用好吗?”而对方没有语言回答只是摇摇头,不肯借脚来回应。显得无趣,无法满足孩子好模仿的愿望。也不利于幼儿学习语言、词汇、句式。于是我在三个小动物对话处添加了回应对话“不行、不行我也要用的。” 如此添加后使得句子更加的完整性。活动中更增添来了幼儿扮演角色乐趣。
幼儿在活动中既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同时又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客体。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然而,在活动中幼儿并不会自发地发展。《纲要》在语言领域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自然是舒畅愉悦,活动氛围也显得轻松自在。石头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带着问题与老师共同的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以问题前置作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引领幼儿迈入故事的情境之中。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鸡、小猫、螃蟹的脚及初步了解其脚的作用。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小石头项链、动物图片、动物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视听感受并讨论小石头由开心变伤心的原因。
1、播放ppt1,提示幼儿观察小石头的表情,让幼儿说小石头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师:有一块小石头,圆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鸟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很开心。
师:可是,有一天……。
3、播放录音——看见别人都能走来走去,可以到处去看看,我小石头的心里可羡慕啦!
提问:你能想想办法帮助小石头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石头到处走走看看?幼儿自由讨论述说。
二、视听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说说小动物的脚作用。
1、播放ppt3、4、5。
提问(1)小石头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提问(2)它问哪些小动物借脚了?它是怎么向小动物借脚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2、幼儿将动物及其脚进行匹配,再次认识小动物脚的作用。
三、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内容,说说小石头变开心的原因。
教师:ppt6:小石头没有借到脚,很伤心,心想:“唉,我自己要是能长出脚来该有多好啊!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1、观看ppt7、8、8、9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问(1):谁来了?(小姑娘)仔细看看小姑娘把小石头做成了什么?
问(2):小姑娘带着小石头去了哪些地方玩?
问(3):小石头最后长脚了吗?它有没有到处去看看?
教师总结:小石头在小姑娘的帮助下,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跟着小姑娘去了幼儿园、花园和游乐场,跟着小姑娘玩得很开心。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
四、延伸部分:1、请幼儿带上小石头项链,帮助小石头实现愿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出示小石头的愿望神秘袋,请幼儿看图片说说自己愿意带小石头去哪里?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鸡、小猫、螃蟹的脚及初步了解其脚的作用。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小石头项链、动物图片、动物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视听感受并讨论小石头由开心变伤心的原因。
1、播放ppt1,提示幼儿观察小石头的表情,让幼儿说小石头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师:有一块小石头,圆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鸟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很开心。
师:可是,有一天……。
3、播放录音——看见别人都能走来走去,可以到处去看看,我小石头的心里可羡慕啦!
提问:你能想想办法帮助小石头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石头到处走走看看?幼儿自由讨论述说。
二、视听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说说小动物的脚作用。
1、播放ppt3、4、5。
提问(1)小石头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提问(2)它问哪些小动物借脚了?它是怎么向小动物借脚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2、幼儿将动物及其脚进行匹配,再次认识小动物脚的作用。
三、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内容,说说小石头变开心的原因。
教师:ppt6:小石头没有借到脚,很伤心,心想:“唉,我自己要是能长出脚来该有多好啊!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1、观看ppt7、8、8、9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问(1):谁来了?(小姑娘)仔细看看小姑娘把小石头做成了什么?
问(2):小姑娘带着小石头去了哪些地方玩?
问(3):小石头最后长脚了吗?它有没有到处去看看?
教师总结:小石头在小姑娘的帮助下,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跟着小姑娘去了幼儿园、花园和游乐场,跟着小姑娘玩得很开心。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
四、延伸部分:1、请幼儿带上小石头项链,帮助小石头实现愿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出示小石头的愿望神秘袋,请幼儿看图片说说自己愿意带小石头去哪里?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仿编句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启发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进行续编故事,并用完整的语句表达绘画的内容。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小石头、森林背景图、小鸡、小猫图片、
句式“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x只脚要用来”
白板、绘画纸、绘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森林背景图,引入活动主题。
师:森林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在走来走去,一块小石头看见了,心里可羡慕了!
提问:1、小石头羡慕什么呢?
2、小石头想长脚,它会用什么办法?(引出借脚)。
二、模仿句式。
师:小鸡走来了,小石头会对小鸡说什么呢?小鸡是怎样回答的呢?
1、出示句式:“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2只脚要用来走路”
2、仿编:“小猫,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4只脚要用来跑步”
……。
3、小结:小石头向小动物们借脚,小动物都没有把脚借给它,为什么?
(小动物们的脚都有自己的用途)。
三、创编故事。
1、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帮助小石头?会带小石头去到哪里走走、看看呢?
2、请幼儿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带领小石头游玩的地方。(要求:简单的,能看懂的)。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学说:“我去,小石头也跟着我去”
四、延伸。
1、请幼儿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都帮助过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情?
2、给故事起名字,结束活动。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六
1、通过仿编句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启发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进行续编故事,并用完整的语句表达绘画的内容。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小石头、森林背景图、小鸡、小猫图片、
句式“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x只脚要用来”
白板、绘画纸、绘画笔、
一、出示森林背景图,引入活动主题。
师:森林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在走来走去,一块小石头看见了,心里可羡慕了!
提问:
1、小石头羡慕什么呢?
2、小石头想长脚,它会用什么办法?(引出借脚)。
二、模仿句式。
师:小鸡走来了,小石头会对小鸡说什么呢?小鸡是怎样回答的呢?
1、出示句式:“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2只脚要用来走路”
2、仿编:“小猫,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4只脚要用来跑步”
3、小结:小石头向小动物们借脚,小动物都没有把脚借给它,为什么?
(小动物们的`脚都有自己的用途)。
三、创编故事。
1、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帮助小石头?会带小石头去到哪里走走、看看呢?
2、请幼儿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带领小石头游玩的地方。(要求:简单的,能看懂的)。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学说:“我去,小石头也跟着我去”
四、延伸。
1、请幼儿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都帮助过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情?
2、给故事起名字,结束活动。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七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ppt、小石头项链、动物图片、动物脚图片。
一、视听感受并讨论小石头由开心变伤心的原因。
1、播放ppt1,提示幼儿观察小石头的表情,让幼儿说小石头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师:有一块小石头,圆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鸟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很开心。
师:可是,有一天……。
3、播放录音——看见别人都能走来走去,可以到处去看看,我小石头的心里可羡慕啦!
提问:你能想想办法帮助小石头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石头到处走走看看?幼儿自由讨论述说。
二、视听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说说小动物的脚作用。
1、播放ppt3、4、5。
提问(1)小石头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提问(2)它问哪些小动物借脚了?它是怎么向小动物借脚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2、幼儿将动物及其脚进行匹配,再次认识小动物脚的作用。
三、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内容,说说小石头变开心的原因。
教师:ppt6:小石头没有借到脚,很伤心,心想:“唉,我自己要是能长出脚来该有多好啊!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1、观看ppt7、8、8、9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问(1):谁来了?(小姑娘)仔细看看小姑娘把小石头做成了什么?
问(2):小姑娘带着小石头去了哪些地方玩?
问(3):小石头最后长脚了吗?它有没有到处去看看?
教师总结:小石头在小姑娘的'帮助下,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跟着小姑娘去了幼儿园、花园和游乐场,跟着小姑娘玩得很开心。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
四、延伸部分:1、请幼儿带上小石头项链,帮助小石头实现愿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出示小石头的愿望神秘袋,请幼儿看图片说说自己愿意带小石头去哪里?
活动目标: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小石头项链、动物图片、动物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视听感受并讨论小石头由开心变伤心的原因。
1、播放ppt1,提示幼儿观察小石头的表情,让幼儿说小石头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师:有一块小石头,圆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鸟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很开心。
师:可是,有一天……。
3、播放录音——看见别人都能走来走去,可以到处去看看,我小石头的心里可羡慕啦!
提问:你能想想办法帮助小石头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石头到处走走看看?幼儿自由讨论述说。
二、视听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说说小动物的脚作用。
1、播放ppt3、4、5。
提问(1)小石头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提问(2)它问哪些小动物借脚了?它是怎么向小动物借脚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2、幼儿将动物及其脚进行匹配,再次认识小动物脚的作用。
三、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内容,说说小石头变开心的原因。
教师:ppt6:小石头没有借到脚,很伤心,心想:“唉,我自己要是能长出脚来该有多好啊!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1、观看ppt7、8、8、9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问(1):谁来了?(小姑娘)仔细看看小姑娘把小石头做成了什么?
问(2):小姑娘带着小石头去了哪些地方玩?
问(3):小石头最后长脚了吗?它有没有到处去看看?
教师总结:小石头在小姑娘的帮助下,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跟着小姑娘去了幼儿园、花园和游乐场,跟着小姑娘玩得很开心。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
四、延伸部分:1、请幼儿带上小石头项链,帮助小石头实现愿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出示小石头的愿望神秘袋,请幼儿看图片说说自己愿意带小石头去哪里?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八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语言想长脚的石头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1、小鸡、小猫、蜈蚣的立体教具各一个、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一串石头项链。
一、产生悬念
幼儿集体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回答。
2.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用的办法啊,可真棒,让我们来听听小石头最后长脚了没有?"
二、倾听故事并回答
2."这个时候,小石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问别人借脚啊!远远地,走来了小鸡,小石头想问小鸡借脚,可是他有些害羞,你们愿意帮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吗?你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一起说: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教师操作小鸡教具,"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他。哦,小鸡可能觉得自己只有两只脚,要是借给小石头了,就没有办法捉虫吃了。"
3."喵喵喵(教师做动作)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小猫。"教师操作小猫教具,"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哎呀,小猫也不肯借脚,可能小猫要捉老鼠,借了脚就不能捉老鼠了。"
4."远远地,蜈蚣爬过来。""小石头问谁借了脚?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生气)"
5."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咦,小石头要向小朋友借脚吗?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6.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哟,多漂亮的小石头"到结束)"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7.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
1."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九
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鸡、小猫、蜈蚣的`立体教具各一个、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一串项链。
产生悬念。
——幼儿群讲办法。
——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有一块小石头,光溜溜”到“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小石头为什么想长脚?
——“这个时候,小石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问别人借脚啊!远远地,走来了小鸡,小石头想问小鸡借脚,可是他有些害羞,你们愿意帮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吗?你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群讲: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
——教师操作小鸡教具,“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他。哦,小鸡可能觉得自己只有两只脚,要是借给小石头了,就没有办法捉虫吃了。”
——“喵喵喵(教师做动作)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小猫。"教师操作小猫教具,“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哎呀,小猫也不肯借脚,可能小猫要捉老鼠,借了脚就不能捉老鼠了。”
——“远远地,蜈蚣爬过来。"。
——“小石头问谁借了脚?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生气)”
——“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咦,小石头要向小朋友借脚吗?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哟,多漂亮的小石头”到结束)。
——“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
——“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想像活动。
——说说小石头前后的心情变化。
——“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十
1、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立体桌面教具小鸡、小猫、蜈蚣各一个,可在积木上贴上动物形象制成。
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
2、讲述自己的想法。
3、我们来看看这块想长脚的最后长脚了没有?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2、小石头为什么想长脚?
3、小石头问谁借了脚,他是怎么向这些动物借脚给他了吗?
4、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朋友,发生了什么事?
5、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6、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又没有长脚。
1、引导幼儿说说小石头前获的心情变化,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之后的喜悦心情。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十一
宜先用热水将患处泡软,做好消毒措施,用锋利的小刀片小心削去表面角质层后,露出鸡眼,用胶布保护周围的皮肤,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外敷溶解角质的制剂,如市售鸡眼膏、维甲酸软膏、尿素软膏等,2~3天重复用1次,直到鸡眼尖端露出为止,再由医生用尖头手术刀将鸡眼角栓挖出,千万不要自行用剪刀去挖,以免造成皮肤感染或溃疡。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十二
1、取狗骨头150克,砸碎炒黄,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1日3次(最好同时喝此酒1蛊)。
2、用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随即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盖上1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3、取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颈椎增生加葛根12克;胸椎增生加狗脊12克;腰椎增生加杜仲、怀牛膝各12克(亦适用于膝关节以下关节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显可逐渐将其增至60克。若腹泻,可加炒白术15克、茯苓12克,水煎服,1日1剂。
4、用鸡脚250克,桑枝15克,洗净同煲汤(用水量以一次食用量为宜)。1小时左右即可,吃鸡脚喝汤。食用几次后,脚跟不痛,即可以着地行走。
5、取红花(中药店有售)50克,浸泡在500毫升米醋中,1周后便用可来涂擦患部,使其软化、消除,痊愈。如果严重者,多制作几次使用,效果更佳。
6、用活蚯蚓数条,加白糖适量,使其化为粘液,涂抹患处,覆以干净白纸,纸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热至适量温度,反复加热,直至粘液烫干为止。每天2次。此方治疗骨质增生疗效较佳。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小鸡、小猫、蜈蚣的立体教具各一个、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一串项链。
——幼儿群讲办法。
——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用的办法啊,可真棒,让我们来听听小石头最后长脚了没有?”
·倾听故事——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有一块小石头,光溜溜”到“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小石头为什么想长脚?
——“这个时候,小石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问别人借脚啊!远远地,走来了小鸡,小石头想问小鸡借脚,可是他有些害羞,你们愿意帮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吗?你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群讲: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
——教师操作小鸡教具,“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他。哦,小鸡可能觉得自己只有两只脚,要是借给小石头了,就没有办法捉虫吃了。”
——“喵喵喵(教师做动作)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小猫。“教师操作小猫教具,“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哎呀,小猫也不肯借脚,可能小猫要捉老鼠,借了脚就不能捉老鼠了。”
——“远远地,蜈蚣爬过来。”
——“小石头问谁借了脚?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生气)”
——“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咦,小石头要向小朋友借脚吗?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哟,多漂亮的小石头”到结束)。
——“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
——“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想像活动——说说小石头前后的心情变化。
——“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十四
学生:喜欢。
老师:都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啊?
学生:像语文书一样,印在纸上的,一页一页的书。
老师:今天啊,老老师请大家见识一本非常奇特的书
(出示石头)
学生:啊
老师:其实这也是一种书,他也能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这就叫做“石头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跟老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注意“头”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老师板书课题)
老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说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1:石头怎么能做书呢?
学生2:石头书的作者是谁呢?
学生3:石头书上有些什么内容啊?
学生4:石头书有什么作用?
老师:同学们对课题提出了许多疑问,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来读读这篇课文。
(教老师出示自读要求,学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课文。)
老师:(出示词语)大家先自己读一下。(学学生自读)谁能读的请举手。(指名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些词语。(齐读)
老师:谁能解决刚才同学针对课题提出的疑问?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指名回答)
老师: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学生:他们不知道勘探叔叔在干什么!
老师: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不像,那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怎么说是书呢?
老师: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引导学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学生:因为那上面有字和画。
老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
[老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呢?
[学生]石头上的字,就是雨点留下的痕迹。
[老师]还有吗?
[学生]还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不点儿,叫矿石。
[老师]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教老师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上的字。”)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朗读一下。(一位学学生朗读。)
[老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了吗?
[学生]是雨痕和波痕。
[老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学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老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学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老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学生]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老师](教老师指着视幕上的省略号问):这6个小点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老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学生]叫矿物。
[学学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十五
1、垫上泡沫软垫。软垫可减轻骨质增生对周围的压迫,可以在软垫骨刺相应的部位挖一个洞。
2、敷也是骨质增生的家庭治疗方法。如果疼痛的比较厉害,可用亚麻仁敷袋热敷。
3、脚。轮流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对减轻症状大有好处,用冰按摩脚底也有帮助。
4、选择的锻炼。你可以用骑脚踏车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不会伤及病脚。这也是骨质增生的家庭治疗方法。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十六
患了冻疮,首先要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促进其早日愈合。还可以将棉制的手套烘得干热,把手放进手套中,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保持局部温暖和进行户外体格锻炼,即可预防发病或限制冻疮发展。
寒冷及气候骤变季节要在容易出现冻伤部位注意保暖,天冷外出时面部及手部暴露部位应涂一些油脂类防冻霜,患处须戴手套,鞋袜不能过紧,穿厚袜、棉鞋,必要时戴护耳帽或耳罩,衣服要干燥。
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浸泡手脚,涂油脂类防冻霜并进行按摩。
平时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等。加强体质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局部用温水袋逐渐加暖,或用葱根煮汤洗泡,并进行按摩。对早期五水疱者可采用凡士林油膏及七分蜂蜜与三分猪油配合涂抹患处,包上纱布,每日换一次。如已红肿有水疱,水疱未破可用冻疮膏,如10%樟脑醑外涂,待水疱自行干瘪。水疱发生溃疡后可涂防腐软膏,如o.5%新霉素软膏、紫草膏等。
为防止冻疮复发,可采用交替温热浴,即温水38~c及冷水io~c,轮换重复浸泡多次,以增加皮肤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加强保暖,增强体质,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对防止冻疮的发生是很重要的。保持干燥,在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也可以保护局部的皮肤。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吃辣椒等发汗,都可促进肢端的血液循环。
想长脚的石头教案篇十七
1、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1、小鸡、小猫、蜈蚣的立体教具各一个、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一串石头项链。
幼儿集体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回答。
2、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用的办法啊,可真棒,让我们来听听小石头最后长脚了没有?"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有一块小石头,光溜溜"到"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提问:"小石头为什么想长脚?"
2、"这个时候,小石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问别人借脚啊!远远地,走来了小鸡,小石头想问小鸡借脚,可是他有些害羞,你们愿意帮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吗?你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一起说: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教师操作小鸡教具,"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他。哦,小鸡可能觉得自己只有两只脚,要是借给小石头了,就没有办法捉虫吃了。"
3、"喵喵喵(教师做动作)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小猫。"教师操作小猫教具,"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哎呀,小猫也不肯借脚,可能小猫要捉老鼠,借了脚就不能捉老鼠了。"
4、"远远地,蜈蚣爬过来。""小石头问谁借了脚?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生气)"
5、"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咦,小石头要向小朋友借脚吗?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6、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哟,多漂亮的小石头"到结束)"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7、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8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