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内容,提高阅读的效果。写读后感要注意结构合理,包括引言、主体和总结部分,保持逻辑性和连贯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一
在元明之际,出现了一部英雄传奇《水浒传》,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英雄故事,这支起义军有36首领,在现在的山东、河北一带所向披靡,回来被张叔夜伏击而降。宋江等人的传奇性事际不久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发展为话本和杂剧的形式。
《水浒传》真实地描绘出了当时的社会局面动荡不安、奸佞当道、民不聊生。开篇写高俅的发迹,也是对乱自上生的绝妙伏笔。高俅只不过一介无赖,却因踢得一手好球而飞黄腾达,进而鱼肉百姓,为非作歹陷害林冲等人。而他的后台就是宋徽宗。《水浒传》通过这个典型事例勾勒出一个由昏君奸臣组成的通知集团对人民的压迫,这才是人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水浒传》基本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梁山好汉里有帝王子孙,像柴进;有富豪将吏,如宋江、卢俊义;书生铁匠,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却几乎没有真正的农民。因此梁山好汉的个性大多反映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用客观的角度看,梁山汉子们只能算是盗贼流寇。但小说要歌颂他们,并让人们所喜爱就必须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赋予这些好汉们一种被社会所认可的道德品格,而“替天行道”和“忠义”是最完美的准则。
《水浒传》在标榜“忠义”的同时,也承认金钱的力量,晁盖,卢俊义,宋江,柴进这些人有凝聚力和号召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又有钱而又能“仗义疏财”。事实上,“义”要通过“财”来体现,否则宋江等人在集团中的聚合力就无法存在。
《水浒传》写人物对话时则是闻其声如见其人,《水浒传》中的人物不是看出来的,而是“听”出来的。如李逵的粗豪,鲁智深的豪爽,武松刚毅中又略带几分强悍,宋江慷慨却又谨小慎微,都是用语音表现出来的。
《水浒传》写的英雄人物,性格倾向十分强烈,性格特征十分鲜明。这些英雄人物的个性单纯却又不简单粗糙。比如李逵,作者常常从反面着笔,通过似乎是“奸猾”的言行来刻画他的纯朴。又如鲁智深性格是暴烈的,却常在关键时刻显出机智。作者能够把人物的传奇性和生活气息的细节结合的很好。
但全书不太“平衡”,到了七十一回梁山好汉大聚义以后,剧情没有那么跌宕起伏,多有重复局面。后来的征辽、征方腊,读来索然无味,梁山好汉也大多失去了原有的英雄色彩。因为梁山好汉们在这以后所做的事情,与他们原来的性格和人生取向背道而驰。
作者把整个故事放在一个宏大叙事结构中,一百零八将从天上来,又回到天上他们在红尘中的干戈征战、成败荣辱,到头来只不过一场空。
作者:陈剑虹。
【教师点评】。
掩卷沉思,本人认为小作者如果不全面铺开,找准一个切入点,抓住某个场景或某个人物形象作更深层的挖掘,作品的整体效果应该会更好!
指导老师:蒋红霞。
公众号:竹心柳影。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二
最近,一位史学教授的研究又出新成果:“《水浒》是中国第一反腐名著”。《水浒》反腐,第一斗士该是宋大哥了。宋江“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人仗义疏财”,老太爷宋太公和胞弟宋清“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宋大哥则在郓城县衙当文书。“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宋王朝该不会实行“-”吧?一个县衙的小文书,不知工资有多少?竟能挥金似土,不知是有灰色收入还是有其他收入?莫非黑三郎上山之前也-?那岂非成了以-反-了?最坚定的“反腐斗士”当推李逵,那铁牛的板斧砍起江州百姓的头颅来就如切菜,“只要杀得快活”。事情缘起乃智取生辰纲,理由十分充分:“此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因为是反腐的正义行动,打劫也就不叫打劫,叫智取。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三
在成长的道路中,每个人都会读过许多的书,读过自己喜欢的书。
当我一字一句的阅读《水浒传》时,深深地被《水浒传》里的情节所吸引,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精彩,那么的引人入胜。生动地描写了108位好汉被逼上梁山,与以前的封建时代的恶势力作斗争。当我读到《水浒传》的其中一个情节,深深地感受到了林冲那谦虚、宽容、忍让和一点点的无奈。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林冲当时流放沧州。在被两个差人押解的过程中,他备受折磨。那两位差人用热水烫林冲的双脚,林冲的脚被烫起了泡。林冲乃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枪棒精通,完全可以打败两个差人逃跑。但林冲却能一再忍让。他这种精神让我明白了在对待别人时要多一点宽容和忍让,一点点小事不必斤斤计较,这样就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水浒传》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向来鲁莽而爱打抱不平,以“义”结友,做事都以“义”为先。在野猪林中救了林冲。还打败了恶人镇关西。再现实生活中,这种精神已很少见。小偷正在作案,许多人都看到了,却都无动于衷。我深有感触:做人要伸张正义,让恶势力不再存在。
《水浒传》这本围绕着“义”来写的杰作,令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四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蔡京等一批像吸血鬼一样的统治者,具有反抗精神的黑旋风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逆来顺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武松。武松到了一个“三碗不过岗”的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当他付完钱要往岗上去的时候,店小二拦住他并好心告诉他岗上有一只老虎,武松并不听他的话,硬要往岗上走,当他走到了一个庙门时,看到了告示,上面还盖着红色大印,这才信那岗上真有虎,可回去又怕有失自己的颜面,便继续向上走。他的酒力发作,看到一块大青石,刚一躺下,突然,前面出现了一只老虎,武松想着着急也不是个办法,只好硬碰硬了。老虎张着饥饿的大嘴,见了武松,急不可耐地使出捉捕猎物的那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而武松却是机灵的躲过去了,老虎转过身来,武松拿起梢棒,猛地劈了下去,只听一声巨响,一棵枯树被劈断了,没想到老虎没打上,梢棒却断了,老虎凶性发起来,看着又饥饿又凶猛的老虎,我不禁为武松担忧,没想到武松大显身手,打死了老虎。
读完《武松打虎》这个小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我们躲不过它,就要勇敢的去面对它。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五
寒假期间,我认真地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他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塑造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个个顶天立地、豪气冲天,特别是性格刚烈的武松,他在景阳冈打虎这一段使我百读不厌,越读越要读。
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段,我非常佩服武松的“三大”
一是“酒量大”。景阳冈酒家的招旗上写的是“三碗不过冈”,因此,店主人卖酒给客人喝,也只肯卖三碗,从来不多卖。而武松却吵着店家多卖给他喝,而且前后一共喝了十八碗,是平常人的六倍之多,可见他酒量之大。
二是“胆量大”。当武松喝完酒,提着哨棒出门时,店主人从后面追上来告诉他景阳冈上有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已经伤了三十人性命,县里正组织猎户捕捉,过往行人必须在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不能单独行走时,武松听后不相信却说:“就是有大虫我也不怕。”可见他的胆量之大。
三是“力量大”。面对凶猛的大虫,武松竟然双手紧紧揪住它的顶花皮,把它活活地按在地上,不得动弹,之后一阵拳打脚踢,硬是把老虎打死了,多少猎户合起来才能干的事,武松却一人干完了。可见他的力量之大。
多少年来武松打虎的光辉形象一直被人们传诵着,让人读了热血沸腾,今后我要学习武松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扫除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六
自从我读过《水浒传》之后,整个人都沉浸在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当中了。如:《武松打虎》、《林冲棒打洪教头》、《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些主人公大都是为了打抱不平而出手救助,就说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吧。
鲁提辖之所以打镇关西是因为金翠莲父女而打的,金翠莲被镇关西强买了去做妾,但又分文未给,后又把她赶出家门,反过来还要讨还那三千贯钱,所以他们父女俩就在酒楼唱些曲子卖艺筹够钱。鲁达听后便出手打死了镇关西,悄悄地离开了渭州。
读到这里我既为金翠莲父女俩而伤心,又为“镇关西”的行为而感到愤愤不平,同时也为鲁提辖的正义行为而高兴。
《水浒传》里不仅情节生动引人,人物也是各有千秋,深藏不露。
像“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九纹龙”吏进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他们的脾气,性格各不相同,李逵与鲁智深是异常暴躁的`人,只要谁惹愤了他俩,就等于自寻死路。
《水浒传》里英雄的豪迈气概感染了我,他们真是各怀绝技,卧虎藏龙啊!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七
我读《水浒传》用了一星期,我知道了《水浒传》里一面百零八位好汉,比如宋江、武松、李逵、林冲、鲁智深等等好汉。
其中我最喜欢李逵,因为李逵是孝顺母亲的好儿子,懂得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李逵占山为王时,还把母亲接上山来享福,我也要像李逵一样好好报答父母。我还喜欢宋江,因为宋江对梁山事业很忠心,为祖国也是忠心耿耿,拼命的报孝祖国。
我读懂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忠心。这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有血有肉,他们都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好汉。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他们的忠心我一定留在心中。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八
《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讲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起义,最后走向失败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的故事。林冲出去买酒,回来时发现草料场废了,于是去了庙里。这时林冲从庙的缝隙里看到了陆虞三人来了。三个人把草料烧了起来,林冲一气之下冲了出来把那三人全杀了。
读到这里,我觉得陆虞侯三人十分阴险,要杀害林冲,只为了得到好处,他们真是罪大恶极。
一想到这里,我就想起了现在。有一个同学没有借到别的'同学的橡皮,下课了,那个同学就叫我去打他。我没有同意,便走开了。放学的时候,那个同学站在拐弯处,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突然只听见一声响,我回头一看,有个同学倒在了地上。我立马跑了过去,另一个同学还在哈哈大笑。接下来的好一阵,那个同学就一直在捉弄他人,我最终还是告诉老师了。
现在这世上有多少这么阴险的人,我就要向一百零八位好汉一样,见义勇为,让那些阴险的人无地自容。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九
水浒传,怎么说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更何况幼时都读过,自然对此书有点印象—一群大多是农民的武林高手聚在一起,喊着“替天行道”的高亢。我想问他们:“天是哪个天,行的是哪个道?”招安前,说是为了保护朝廷,劫富济贫,欺负朝廷没警察,没枪,大肆破坏治安,社会秩序;招安后,到老实了点,替朝廷南征北战,平了辽国,方腊,立了战功。但是,本尿不到一壶的人们更是死的死,伤的伤,残的残,落得一个疏导猕猴散的结局。
看水浒,不外乎看里面一百零八将的性格以及他们的“英雄”:宋江的“忠”与“义”,李逵的“猛和孝”,鲁智深的“智和勇”,花宋的“帅”,吴用的“谋”……一百零八将,性格各不相同,作者将他们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鲜明,怪不得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
再细说两人,一个是宋江,一个是鲁智深。先说这宋公民,外号及时雨,暂且不说,他的“忠”与“义”我是真的不理解。说是“忠”与朝廷,为了不使李逵以后造反,竟邀他一起喝了毒酒,真是够“义”气的!不知李逵泉下有知,估计会跳起来宰了宋江。为了不使“智取生辰纳”一事败露,一刀砍了老婆阎婆惜的狗头,显示出他的“义”,真是与朱元璋杀人不眨眼一样一样儿的`。
再讲鲁提辖,也不愧于那个法号—智深:智慧还真的挺深。他,也算是水浒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了,在三拳打死镇关西中,他明知道镇关西已断了气,可他还是叫骂着:“鸟!看你再装死,等老子下回再收拾你!”颇有一番放学后别走的架势。等:“吃瓜群众”们反应过来此人已死时,鲁智深早已溜之大吉,此时不跑,还待何时?这一情景,把我深深吸引了,这更体现出了他的智。
论到“勇”,他绝对不一般。想那时李逵发现唯一老母被大虫吃了时,也是愤怒到极点才用朴刀捅死老虎。武松更是,只因为糊里糊涂地上了岗,糊里糊涂的地喝到烂醉,又糊里糊涂地打死大虫,成为了所谓“打虎英雄”。而鲁智深倒好,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竟在乱军丛中一杖击碎了方腊的脑袋。
要知道,方腊可是击败过无数梁山好汉的人,这人却轻轻松松,“取敌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真是堪比关羽,比关羽还关羽呀!文末他“悟道圆寂”的场景,更突出了他的传奇。一个平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花花和尚,还“看破红尘凡世,大彻大悟”,不能不说他的确是个传奇人物。
说到底,其实我也并不喜欢《水浒》里的某些人。但是,这本书的人物细致入微地描述以及对当朝社会的批判,却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怪不得,它在国内外知名度这么高,一些史学家也这么感兴趣。唉,世上再无施耐庵,人间再无《水浒传》!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十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的传奇故事。他们的勇与力、智与真,主持正义,追求理想,以及朋友的合力相助、患难与共,都使我们无限景仰,热血沸腾。《水浒》英雄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具有超人的勇、惊人的力,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禁瞪大眼睛,张大嘴巴。的确,这样的英雄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并不存在,但人们需要他们,人们在向自然要生存,要发展的拼搏中,在与社会种种恶势力的斗争中,需要与期待着这种压倒一切的力量,不可阻遏的气势,无往不胜的精神。人们在这些英雄身上体会到了一种阳刚,壮烈、伟大的美,感悟到了人作为世界的主人的本质力量。它能使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地迎接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挑战。
《水浒传》这本小说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展示了朋友间的“死生相托”、“患难相扶”这种十分珍贵的.人类感情,具有感动天地的力量。“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天人生的美好理想。这本小说之所以吸引人,也是因为小说中的一些英雄不拘礼法,不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保存了一颗“绝假纯真”的“童心”,与那些被封建理学扭曲了人性的“假道学”、“大头巾”的虚伪做作,心胸狭窄成了鲜明的对照。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十一
大家应该都听过《水浒传》这一名字吧?它就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此文荡气回肠,它的每一个字眼都反映了108位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高远志向。
作者以农民起义为材,塑造了有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并且性格十分鲜明,粗中有细的鲁智深,疾恶如仇的林冲,刚烈的武松……他们就如同歌中所说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豪杰,是真正的男子汉!
水浒传小学生读后感篇十二
这个暑假,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的腐化的一面,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最全,吴用的足智多谋。
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打三骂,结果不是后悔就是吃亏。
但是却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
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
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但在水浒一百零八将中,“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更让我敬佩。
他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
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
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水浒传》这本书写出了一百零八将的不同人生,不同品格,却有着同一的血性——为国杀敌,劫富济贫。
的确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啊!
他们“替天行道”、劫富济贫。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武松,他武艺高强,有很多的英雄事迹,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武二郎醉打蒋门神》,武松替哥哥报了仇,被发配孟州牢城,经过十里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夫妻二人。
张青和武松结拜成兄弟,武松来到牢城,认识了被蒋门神欺负的施恩。
武松听了施恩的遭遇,决定帮他夺回酒店,武松喝了三十多碗酒,来到了快活林,先到了蒋门神的店里捣乱,店小二慌忙逃走去通知蒋门神,武松正好在大路口撞见了蒋门神,举起两个拳头在蒋门神脸上虚的晃了一下,转身便走。
蒋门神大怒,追了过来,被武松飞起一脚,踢中小肚子。
蒋门神顿时捂住肚子,蹲了下去。
武松右脚又飞起,踢在蒋门神额角上。
蒋门神往后便倒。
武松追上一步,提起拳头往蒋门神脸上打。
武松这套拳脚叫:“玉环步、鸳鸯脚”,是他平身的真功夫,非同不可,直打得蒋门神躺在地上求饶。
施恩重整店面,开张买卖,因为武松为他争了这口气,对武松也格外敬重。
他们勇于反抗、见义勇为的精神,让我敬佩!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的道理,我应该再多读读几遍!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水浒传中一共有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他武功高强,见义勇为。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
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
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读完了《水浒》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信仰,为了我们的朋友,哪怕是自己受到了委屈与困难,都要勇敢的坚持下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7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