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查阅和运用。教案的编写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英语》教案范文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一
1.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
2.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蛋壳、熟鸡蛋和熟鸭蛋、双面胶、彩色纸、毛线、各色颜料、彩泥、剪刀和魔术棒。
有次餐后我听到班里有些幼儿在谈论,说看到电视里用蛋壳制作的小动物很漂亮,有青蛙、企鹅、小兔等等,大家谈论得很热烈,而本月的主题正好是“奇妙的蛋”,所以我想何不满足幼儿一下,让他们也来用蛋壳或完整的蛋来动手做他们喜欢的造型呢?活动之前我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搜集蛋壳,带来煮好的蛋,然后和幼儿一起阅读了幼儿用书“好玩的蛋”画面,让他们了解到蛋壳可以变出好多好玩的东西。此外,我还和幼儿一起玩过“怎样让蛋宝宝站立”的游戏,为本次活动结尾时的蛋蛋秀做了准备。
1. 教师手持魔术棒,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活动。(用棒点击托盘,让个别幼儿上来看看变出了什么?)
2. “你们想不想做魔术师呢?”“那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有各色彩纸、颜料、彩泥,还有毛线等等,希望你们把这些蛋变成新的东西,并且你要告诉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你是怎样变的`?用的什么东西变的,好吗?”
3.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帮助并鼓励幼儿。
幼儿向客人老师或和同伴介绍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二
幼儿对于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充满了期待,他们喜欢和圣诞节有关的一切事物,如:圣诞老爷爷、圣诞树、期盼的圣诞礼物等等。本次活动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用装扮彩色圣诞树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节日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好朋友一起过节的快乐。
对幼儿美术经验的思考
对于小班初期的幼儿来说,对色彩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知经验,尤其是对比较鲜艳的颜色,如红、黄、橙等。但是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大多数幼儿一般会专注于用一种颜色来完成画面,小部分幼儿会选择2-3种颜色进行表现,极个别幼儿选用3种以上颜色。
由此可见,小班初期的幼儿,偏爱鲜艳的'颜色,能区分3—4种或更多差异明显的颜色,但在艺术表现时自主换色的意识还不够强烈,选择多种色彩进行创作的主动性还需要提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幼儿感兴趣的装扮圣诞树为情景,以流淌玩色为手段,将以往平面的玩色变立体,在看看、玩玩的游戏过程中感受多种色彩流淌交融的美,从而引发幼儿用多种色彩进行创作的兴趣。
尝试用流淌玩色的方法装扮圣诞树,感受多种色彩流动的美,体验美术创意活动的乐趣。
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替换颜色:是不是几种颜色都有了?
从上往下慢慢倒颜料:像哥哥姐姐一样,从高高的地方让颜色慢
经验准备:
关于圣诞节事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
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鞋盖、装满各色颜料的瓶子4-5个、抹布;ppt;圣诞音乐;
一、兴趣激发(导入提问,回忆圣诞节的快乐氛围,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再过一段时间,圣诞节就要到了,你们喜欢这个节日吗?为什么?
小结:圣诞节里有可爱的圣诞老人、美丽的圣诞树、各种各样的圣诞礼物,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二、欣赏交流(感受色彩流淌的绚丽多姿,感知流淌艺术的独特之处,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1、ppt1:圣诞老爷爷(旁白:小朋友,你们好。圣诞节就快到了,可我的圣诞树还没准备好,真急死我了,今年我想要做一颗彩色的圣诞树,你们能帮帮我吗?)
提问:圣诞老爷爷遇到了什么困难?要做一颗怎样的圣诞树?
提问:什么是彩色?
一种颜色是彩色吗?要有许多许多的颜色才叫彩色。
小结:原来一棵圣诞树上要有许多颜色,才是彩色圣诞树。
观看视频
师:有一群哥哥姐姐听说圣诞老爷爷要一棵彩色圣诞树,他们已经开始打扮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提问1:你看到哥哥姐姐是怎么打扮圣诞树的?
提问2:哥哥姐姐打扮的圣诞树是彩色的吗?有哪些颜色?
三、自主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换色,感受色彩流淌交融的独特之美。)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打扮一棵圣诞树?圣诞老爷爷要一棵怎么样的圣诞树?
介绍材料:
1、每人一棵圣诞树,旁边还有许多的颜料
2、把瓶子宝宝倒过来放在圣诞树上看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重点指导:
1、替换颜色:是不是几种颜色都有了?
2、从上往下慢慢倒颜料:像哥哥姐姐一样,从高高的地方让颜色慢慢的流下来!
四、成功体验(激发自信,体验成功,增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ppt2:圣诞老爷爷(旁边:孩子们好!小1班的宝宝你们真厉害!帮我做了这么多漂亮的彩色圣诞树,我要赶快去准备好多好多的圣诞礼物,等到节日的那天,我要给你们每个人都送礼物哦!)
成功体验重点是激发自信,体验成功,增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当孩子们基本完成创作后,我以开小火车的形式带领幼儿欣赏同伴作品,感受多种颜色相融在一起的视觉美,并鼓励幼儿对颜料相融形成的图案进行大胆想象。最后,再次出现圣诞老爷爷的图片,利用音效与孩子们互动,充分体验成功创作的愉悦情感。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看图示折双三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出亭子、宝塔、人等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系统化折纸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方形纸,折纸示意图,亭子、娃娃脸、帽子等范例作品。
活动过程。
一、会变的亭子。
2、请幼儿仔细观察亭子:
它会变,变成了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从亭子变出其它形象的.方法:娃娃脸、帽子、坦克都是从亭子变来的。只要折出亭子,倒过来看就是戴帽子的娃娃脸,多折几个亭子组合起来就是宝塔,亭子撑开折出帽沿就成了帽子或坦克的顶部。因此,我们只要学会看图折亭子,就能变出许多别的东西。
二、看图折亭子。
1、出示折纸示意图:
这就是折亭子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示意图。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看图意。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折:
先折成双三角,将双三角的两锐角向直角折,反面折法相同。
将手指伸进中间折缝,向下折成图七状,反面折法相同。
将下部的小正方形一角向上翻折成图8状,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转成图9状。左右边向中心线对折成图10状,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转成图11状。
把手指插进按箭头方向拉成图12状,亭子就折好了。
三、我也来折宝塔。
1、讲解折纸常规。保持安静。
2、分法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
四、巡回指导。
1、幼儿按画面上图示来折纸,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对大部分幼儿折的不好的地方,进行集体讲解。
2、提醒幼儿注意折叠要注意方向。
3、指导幼儿折好后,可以和好朋友组合起来组成宝塔。也可以添画出戴帽娃娃的脸。
五、讲评。
1、小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的进步。
2、展示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看谁折的好,变出的东西多。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用对比、联想等方法欣赏、感受塔和亭子的不同风格。
2、乐意在欣赏的过程中大胆地想象,并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2、相关的电视、dvd等。
活动过程:
1、播放dvd片段,让幼儿欣赏有塔和亭子的'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2、通过对比欣赏,继续感受塔和亭子的不同建筑风格。
教师出示各种塔的图片。
教师出示各种亭子的图片。
3、再次一道幼儿比较塔和亭子的不同风格。
教师:看了这些塔和亭子,你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
幼儿再次欣赏dvd或图片,并做不同的动作表现塔和亭子的风格。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食物宝塔”营养结构;
2、尝试自主搭配自助餐的餐点;
3、通过活动,懂得营养搭配合理身体才会健康。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食物类别概念、有统计的经验。
物质准备:各种食物图片,每组1份宝塔空白图,水彩笔,“美味一餐”纸盘、幼儿园一周食谱、健康宝塔图片等。
活动过程:
1、看食谱,统计食物。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一周食谱,按照类别进行统计,了解食物的多样性。
2、看一看,说一说。
师:请大家看一看并与同伴说一说,咱们一周都吃了哪些食物?
3、分一分、数一数,完成《一周食物分类统计表》。
4、认识、搭建食物宝塔。
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食物和食物宝塔的结构,教师简单介绍。然后给幼儿提供各类食物图片,请幼儿分小组将讨论结果粘贴在空白处。
每组派代表上前介绍本组宝塔,然后讨论哪组的`宝塔安排最为合理,并说出理由。
5、认识健康的食物宝塔。
教师出示“健康食物宝塔”的图片,请幼儿对比观察,认识健康食物宝塔的营养结构。
6、设计“美味一餐”
给幼儿已设计好的纸盘,请幼儿按食物摄取量用画的形式,合理搭配自己的一餐,最后集体交流“美味一餐”的设计。
师:请将你的“美味一餐”按照纸盘中标示出的食物摄取量的大小区域,画上自己想吃的美食。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六
1、引导幼儿在看图示折双三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出亭子、宝塔、人等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系统化折纸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方形纸,折纸示意图,亭子、娃娃脸、帽子等范例作品。
一、会变的亭子。
2、请幼儿仔细观察亭子:
它会变,变成了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从亭子变出其它形象的方法:娃娃脸、帽子、坦克都是从亭子变来的。只要折出亭子,倒过来看就是戴帽子的娃娃脸,多折几个亭子组合起来就是宝塔,亭子撑开折出帽沿就成了帽子或坦克的`顶部。因此,我们只要学会看图折亭子,就能变出许多别的东西。
二、看图折亭子。
1、出示折纸示意图:
这就是折亭子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示意图。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看图意。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折:
先折成双三角,将双三角的两锐角向直角折,反面折法相同。
将手指伸进中间折缝,向下折成图七状,反面折法相同。
将下部的小正方形一角向上翻折成图8状,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转成图9状。左右边向中心线对折成图10状,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转成图11状。
把手指插进按箭头方向拉成图12状,亭子就折好了。
三、我也来折宝塔。
1、讲解折纸常规。保持安静。
2、分法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
四、巡回指导。
1、幼儿按画面上图示来折纸,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对大部分幼儿折的不好的地方,进行集体讲解。
2、提醒幼儿注意折叠要注意方向。
3、指导幼儿折好后,可以和好朋友组合起来组成宝塔。也可以添画出戴帽娃娃的脸。
五、讲评。
1、小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的进步。
2、展示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看谁折的好,变出的东西多。
现在很多孩子挑食现象比较严重,包括很多的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排孩子每天的膳食,往往觉得鱼肉要多吃、而对于粗粮、蔬菜则不以为然。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色彩鲜艳、逼真的示意图,便于孩子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把活动延伸到平时的区角中,让每一个都有机会来尝试合理的配菜。活动开展以后,许多小朋友的家长纷纷反映孩子回家后零食买的少了,吃菜挑食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还嚷着要自己来配菜,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也是活动想要达到的目的。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七
1.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展手指小肌肉灵活性。
2.学习形容词:一片片,纷纷扬扬。
3.萌发幼儿乐于探索,喜欢大自然的情感。
:光盘《秋天多么美》,采集树叶,胶棒 塑封机。
带领幼儿户外散步,引导幼儿发现秋天大自然的变化。(天凉了,树叶落了)
1.谈话,引出主题。
2.播放光盘,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请幼儿简单描述所采集的树叶。
4.出示范例,吸引幼儿制作兴趣。
5.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作品展示。
“大自然是人类的好朋友,大家要爱护它,保护环境,不乱扔废弃物。
鼓励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客人及好朋友。
评析:秋天到了,现在正是引导幼儿观察秋天了解秋天的好时机,使幼儿在好奇,新鲜,快乐,满足的心情萌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本节课,主要让幼儿想象,动手,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将幼儿作品塑封成册,不仅增强了幼儿的成功感,还可以作为图书教材上课使用。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八
1.启发幼儿画各种不同形状的云彩。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学会用渐变色来涂色。
【活动准备】
两幅图片、美术作业纸若干张、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想象激发兴趣。
(一)用谜语引入主题。
1.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的是什么?(云彩)
2.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画――多变的云彩。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云彩是什么样的吗?是不是有圆形、三角形还有正方形等。
(二)教师祟第一张图片让小朋友来猜。
师:现在请小朋友先跟老师画出云彩的基本形状。
4.师:你们知道天上的云朵是什么颜色的吗?
师:除了这些颜色以外,你们还有没有见过其他颜色的云呢?
师:当太阳快要升起来或者太阳就要下山时,天边的云彩便会出现带有红色、金黄色或更多的色彩。
(三)教师出示第二张有彩色的云彩。
二、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联想,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云彩。
2.要求幼儿独立思考、作画、不影响别人。
3.教师参与作画,及时肯定幼儿好的想法和作品。
三、活动延伸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九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然后教师检查并指正,引导探索好的识字方法,帮助识字,达到掌握本课字词的目的。
(2)听录音,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聚在一起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了。这节课我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请大家读《导读》。读后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哪些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
1、板书课题《稻草人》,简介作者:叶圣陶。
2、联系生活谈谈对稻草人的了解。
3、听录音自己读课文后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说课文中得内容给自己有什么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妇人方面,作者方面。
1、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由拼读等不同形式的认读。
2、教师指名认读,注意强调“穗、甸”的读音。
3、激励学生进行挑战(我会组词,我会扩词,本课生字读平舌音,翘舌音等内容进行挑战)。
4、教师着重指出个别生字的书写:“橘、、喉、穗”等生字。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稻草人的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反馈。
3、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课文理清层次(文章共分为三部分,见课文标出)各段分别讲什么,见板书。
1、引导质疑: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齐读课文并反馈(尽职、善良)。
3、研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尽责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b、找出能体现尽责任的部分。
c、认识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板书设计: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十
每逢星期四上午,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参加“大手拉小手”的活动。
我们的孩子刚从小班升上中班,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开始从以前的被哥哥、姐姐照顾,变成现在当哥哥、姐姐去照顾小班的弟弟、妹妹了。
在这过程中孩子逐步学习着从被爱到爱别人,并对此产生了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体验到关爱别人的情感。
为此,我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了本次的美术活动――大手拉小手。
1、通过活动,感受与朋友游戏的快乐,体验关爱别人的情感。
2、在画正面人的基础上,绘画出手拉手的人物动态。
3、表现人物的.高、矮对比关系。
1、活动前已进行过“大手拉小手”的活动,并拍摄了相关的照片。
2、欣赏画若干。
3、彩色油画棒、画纸。
老师把你们与弟弟、妹妹一起玩的情景拍了下来与大家分享,请看!”
提问:
1、你们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去哪里呢?玩了些什么游戏呢?
2、弟弟、妹妹玩得怎么样?他们玩得高兴吗?
3、当你看到弟弟、妹妹玩得这么高兴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师:“老师除了用拍照,还用了画画的方法,把你们与弟弟、妹妹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景记录下来。”
1、引导幼儿比较人物的高矮的对比关系。
“请小朋友猜猜图画中的两个小朋友,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你又是从哪里发现的?”
2、引导幼儿观察手拉手的人物动态。
“当哥哥带着弟弟去玩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哥哥伸出一只手,弟弟伸出一只手,大手拉小手,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1、请幼儿画“我自己”。
“在以前小朋友已学会画‘我自己’了,现在请小朋友出来画《我自己》。”
2、老师进行局部的示范。(在画中添画“小人”的头部位置及手拉手的动作。)
并且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哪个是你,哪个是弟弟或妹妹。
2、把自己与弟弟、妹妹一起游戏的快乐心情表现在大家的脸蛋上,让大伙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3、用线条笔画好后,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颜色表现你当时的快乐心情,然后为画面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
请个别幼儿出来介绍自己的图画。
“图画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们到了哪里玩?心情感觉怎么样?”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十一
水果宝宝(美术活动)
活动名称:美术活动――水果宝宝
活动目标:
1、初步表现出各种水果的基本特征。
2、尝试表现各种水果之间的重叠关系。
3、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重难点:表现出重叠关系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水果实物
2、幼儿的做画用具
活动流程:导入主题――观察讨论――简单示范――幼儿表现――作品展示
活动指导:
一、导入主题
1、(出示范例)师:上次杨老师带你们参观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呀?(苹果、香蕉、生梨……)
2、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杨老师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恩看看杨老师买了什么水果。
(苹果、草莓、西瓜)
二、观察讨论
1、 教师出示水果实物,让幼儿感知前后重叠关系。
2、 师:看看老师买来的水果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师是怎么放这些水果的'?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你们觉得这样放好看吗?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苹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简单示范
1、 师:这么好看的水果我们给它拍张照好不好?
2、 教师出示范图
4、 师:草莓在最前面我们先帮草莓拍好不好?(师先画草莓)
5、 师:我们再给哪个水果拍呀?(苹果)看看老师拍的照片你们能看到苹果的
全部吗?(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就不拍了从这边开始拍,到这里应该怎么样呢?(跳过去)
6、 师:我们拍完了苹果,最后给谁拍呀?(西瓜)看看老师拍的照片你们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吗?(被苹果草莓遮住了)对那我们和苹果一样从这里开始拍,到这里怎么样呀?(跳过去)
7、 师:我们拍照拍完了吗?(没有)还要干吗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气那么冷,水果宝宝也要穿衣服。你们先给他们拍照再象杨老师一样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么样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红、绿色……)苹果宝宝说了颜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宝宝也说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吗?(不好看)恩一会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给水果宝宝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儿表现
1、 幼儿做画,老师观察并指导
五、作品展示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 相互赠送作品
师: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给自己喜欢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十二
1、尝试用废弃的蛋壳进行拼贴,并且用排刷均匀涂色,进行印画的技能。
2、感受蛋壳粘贴画特殊的花纹,操作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蛋壳、水粉颜料、双面胶带、抹布,画好的各种图案(树、苹果等)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盒子,猜猜里面是什么?(幼儿自由发挥)
(打开盒子)哇!原来是蛋壳。
2、蛋壳能做什么呢?(自由想像,表扬好的幼儿)
小结:蛋壳可以用来装饰画呢,你们看:
1、用蛋壳装饰了什么画?(葫芦)蛋壳藏在哪里?请你来找一找。
过渡:蛋壳画还会变魔术呢。闭上你的小眼睛,变啦。。。(打开折好的半边)
2、一个葫芦变成了两个葫芦,这个葫芦是怎么变上去的`?(幼儿自由发挥)
3、这个蛋壳印的画和我们平时印的画是不是一样呢?(出示平时的印画一张比较)
小结:蛋壳印的画的花纹很特殊,是一块一块的,有空隙。
1、示范蛋壳画,讲解要求并配儿歌
2、请一位幼儿示范,老师配儿歌
过程:先找到一幅画,撕去上面的双面胶,拿一块又一块大的蛋壳,蛋壳的里面贴上去,用手压一压,蛋壳贴满这幅画。注意蛋壳只能贴在画的轮廓里,蛋壳不能叠在一起,画面上没有贴住的请抖一抖放进箩筐里。
3、蛋壳画做好了,我们来玩变变变的游戏
用排刷刷上颜料,颜料刷均匀,最后把白纸对折(角对角),用手掌抹抹平,
这样一幅画变成了两幅画。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4、后面还有许多的画要你们做成蛋壳画,不过,要求不要忘了噢。
5、老师再次强调制作要求时,请幼儿来说
提醒幼儿蛋壳粘贴在轮廓线里,蛋壳不能叠在一起,刷颜料要少一点且均匀。
1、幼儿交流
2、小结:我们今天用了废旧的蛋壳来装饰了一幅幅漂亮的画,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的像开心果壳、瓜子壳都可以装饰,希望小朋友去收集,下次我们再来尝试。
附儿歌:找到一幅画,撕去双面胶。
拿块大蛋壳,用力压一压。
一块又一块,贴满这幅画。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十三
1、尝试用拍打的技能进行颜料撒画。
2、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感受撒画的美感。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作画纸每人一张、手帕和范画、水粉颜料、抹布、筷子、水粉笔。
1、欣赏手帕和范画。
(1)教师以丢手绢歌来引题。
师: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丢手绢)那我们要用什么来玩?(手帕)
(2)教师出示各式手帕,使幼儿感受画面的美感,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提问:这些手帕一样么?上面都有怎么样的图案?
(3)教师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这手帕上面的图案是用什么印上去的。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去装饰你的手帕。(请个别幼儿来说)
2、教师作画,幼儿观看。
教师示范作画,并讲解作画的要领。
师:在印积木的时候为了让我们的手帕更漂亮,我们不能东印一块西印一块,而是要给他们排排队,让他们遵守秩序,要有规律的横得一排或者竖的一排,每一块格子里印一种积木的形状。
3、幼儿感知作画。
(1)正确使用积木作画,引导幼儿布局有条理性。
(2)教师再幼儿作画时,给与适当的帮助。
4、欣赏完成的作品。
(1)请幼儿自评自己的画,哪里拓印的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同伴评价。
(3)教师评价进行总结,鼓励幼儿下次画得更好。
这是一节美术活动,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美术活动。
幼儿园宝塔美术教案篇十四
2课时。
造型表现。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7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