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是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案的编写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师实施教学活动。通过阅读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策略,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安排。
我的妈妈教案篇一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爱妈妈、关心他的情感。
2、使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外婆、奶奶的节日。
3、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为妈妈做一份节日礼物,培养幼儿爱他的情感。
4、愿意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
1、说说自己的妈妈。出示幼儿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这是你和谁拍的`照片)。
2、请幼儿向老师和阿姨说说照片。
3、说说三八妇女节;你喜欢你的妈妈吗?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
4、我们一起送一份礼物给妈妈好吗?那我们送什么礼物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礼物的制作方法。)。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彩纸有颜色的一面向上,粘在照片的四周。
6、幼儿展示作品,说一句祝福他的话。
7、向妈妈赠送礼物和康乃馨,并祝福妈妈。
我的妈妈教案篇二
大班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我认为教参提供的活动设计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环节的设置重心都有所偏移,未能体现自主性绘画的思想。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我将本节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确定为激发和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运用夸张的线条设计出不同的发型。为了激发幼儿情感,我选用了歌曲《好妈妈》导入活动和结束活动。
1、激发幼儿设计作品、介绍作品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培养幼儿大胆地运用夸张的线条创造性地设计出不同的发型。
3、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1、歌曲磁带《好妈妈》。
2、各种发型的图片若干幅。
3、头发饰品若干。
4、课前为本班四名女孩梳好不同的发型,让她们担当第
四环节的模特。
一、歌曲导入,唤起情感。
1、师幼共同表演《我的好妈妈》。
2、师:妈妈是我们生活中最亲最近的人,从我们出生第一
(策略:从幼儿最熟悉、最喜欢的歌曲入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谈话讨论:妈妈的发型。
1、提问:你们的妈妈发型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妈妈的发型好看吗?
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描述、比划,鼓励观察认真、描述清楚的幼儿。
2、教师小结:妈妈的发型有很多种,有长发、短发,有直发、卷发,生活中妈妈的发型简单、大方、好看。
三、图片欣赏:发型师设计的发型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发型师设计的发型,小朋友想不想看看。
教师逐一展示从美发厅挑选来的不同发型的图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说说自己的感受。
(策略:这一环节既是对幼儿了解信息的补充,让幼儿对发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探讨设计:让妈妈的发型更漂亮
1、请小模特上台,让幼儿观察每个发型的特点。
提问:谁的发型最好看,为什么?
教师肯定幼儿的审美感受,并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头发饰品的颜色和图案。
启发谈话:如果把妈妈的发型也设计一个漂亮的饰品,会不会让妈妈很高兴,很惊奇?
2现场演示:我来秀发型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饰品,请本园教师当模特,让几位能力强的幼儿为她们变化发型,戴上头发饰品。
(策略:此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
五、自主设计:我是妈妈的发型师
师:老师要求今天给妈妈设计的发型一定要漂亮,要与众不同,小朋友能做到吗?
(一)教师示范设计:妈妈的发型。
教师示范演示几种不同的发型,重点讲解不同造型的刘海,直发和卷发的线条表现手法以及发饰的设计。
(二)幼儿自主创作:我是妈妈的发型师。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生动流畅的线条设计出有个性的发型。
2、教师巡回指导,重视创作过程的评价,对创作好的幼儿及时表扬,送上小红花。
3、提示幼儿给妈妈的面部涂色时要选择暖色,表现妈妈快乐的心情。
4、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启发指导和帮助。
(策略:《纲要》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绘画过程中注重分层指导是最有效的方式。)
六、作品展示:我真棒
师:谁能说说自己给妈妈设计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设计的发型,体验成功的喜悦。
2、评价部分设计新颖、画面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富有个性的作品。
3、布置展览《我们是小小发型师》,幼儿自由活动,一起欣赏作品。
(策略: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展示,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这一环节即达到了整个活动的高潮,有升华了爱妈妈的情感。)
我的妈妈教案篇三
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说说妈妈的好处。
事先让幼儿回家观察妈妈。
请幼儿带妈妈的或者全家的照片来幼儿园。
1、介绍节日教师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说说妈妈好在什么地方?
4、组织讨论: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1、和同伴说说自己这几天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3、熟悉音乐旋律: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旋律。
4、听歌曲的录音有兴趣的跟着音乐欢快的唱,体会给妈妈做事的乐趣。
5、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也唱进歌曲里。
小朋友们想想,今天回家你准备为妈妈做什么事?并把好听的歌曲唱给妈妈听。
我的妈妈教案篇四
1、初步感受歌曲中妈妈的亲切、辛苦,知道要关心、热爱妈妈。
2、学习用亲切的语调唱歌,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
3、听完琴声的前奏再演唱歌曲。
茶杯一只
听音乐节律,做动作。
1、介绍歌曲名称。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我和妈妈。
2、教师一边表演,一边进行范唱。
3、提问:妈妈下班回家,她的孩子对妈妈说什么?他为妈妈做什么事?
4、按歌曲节奏学念歌词。
5、幼儿学习歌曲3-4遍。
每一句歌词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你们来试试。
提醒幼儿注意听琴声演唱歌曲。
找小猫。
我的妈妈教案篇五
培养幼儿绘画能力。
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知道关心、热爱妈妈,能完整的对妈妈说一句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幼儿准备妈妈的照片。
油画棒、图画纸。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要求动作自然、协调。发生练习。
2、教师出示自己妈妈的照片,示范介绍自己的妈妈。
3、教师指导幼儿分别介绍自己的妈妈。
4、引导幼儿大胆说一说,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小朋友要关心妈妈,爱妈妈,能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求每名幼儿会说“妈妈我爱你!您辛苦了!”)。
(1)教师示范唱歌,幼儿认真听,提问:妈妈下班回到家,帮妈妈做了什么事?
(2)教师按节奏教幼儿歌词。
(3)幼儿跟随教师反复唱几遍歌曲《我的好妈妈》。(注意幼儿吐字发音)。
(4)幼儿边唱边加入动作,有感情的表演唱。
6、画线团。
(1)妈妈要织毛衣,请小朋友帮妈妈绕线团,线要一圈一圈的绕。(幼儿随老师空绕线团)。
(2)教师在画纸上示范画线团。
(3)指导幼儿画线团。
幼儿回家给妈妈唱歌,并亲亲妈妈。会说:妈妈我爱你!您辛苦了!
我的妈妈教案篇六
本节活动是大班的语言活动,在本节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职业及习惯,使幼儿了解3月8日是妇女节,开始部分,教师采用由歌曲引导幼儿进入主题,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
1、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继续学习讲述人物的方法。
重点: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有感情的讲述。
难点:引导幼儿讲述妈妈外形特征,做什么工作以及经常和自己一起做得有趣的事情。
解决方法:请幼儿携带妈妈的照片,根据图片进行讲述。
2、玩具电话一部。
3、有关自己与妈妈的合照。
4、事先请幼儿的妈妈向子女介绍自己的工作。
1、开始部分:请幼儿共同欣赏并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2、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三月八日是什么节日。
(2)教师先出示讲述范例,通过分析是幼儿进一步掌握讲述的内容和顺序。
(3)教师请幼儿分组讲述自己妈妈的外形特征,做什么工作以及和自己一起做的有趣的事情。
(4)教师通过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理解马么辛苦,加深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
(5)教师引导幼儿做“我给妈妈电话”的游戏,让煤为诱饵跟妈妈说一句最想。
说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妈妈情感。
3、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共同有感情的验钞《我的好妈妈》。
我的妈妈教案篇七
1、体验妈妈与我之间的关爱之情。
2、能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进行表现表达。
3、会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妈妈的外貌特征
画出妈妈的外貌轮廓,突出五官的特征,例如: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
知道头发是很多、很密的,能用直线、波浪线等不同的线条画头发。
1、幼儿与妈妈的合影。
2、美术活动ppt课件。
3、蜡笔、白纸,示范画。
体验活动
1、与妈妈进行亲子游戏。
2、照片回忆与妈妈一起进行的活动。
一、导入·播放幼儿与妈妈的照片。
师:
1、照片上是谁呀?
2、你们和妈妈在做一件什么事情?
3、妈妈和你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你开心吗?你和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
二、鼓励幼儿大胆的描述介绍妈妈的外貌特征。
1、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向伙伴们描述一下自己的妈妈是长什么样子的?
2、你能夸夸妈妈哪里最美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描述妈妈的五官和发型,例如:我的妈妈是长头发,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眉毛弯弯的......
三、绘画示范。
1、出示画有圆脸的屏幕,播放画人物轮廓和五官的的步骤。 师:这是什么呀? 师:圆脸上面有什么?(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 (当幼儿说出五官的时候,指导幼儿用手指夸张的空画五官)
2、 认识发型,知道头发是很多、很密的。 师:咦,五官出来了,还少了些什么呢?
(1)出示只有几条头发的图片。 ·师:这样够了吗?为什么?头发应该是怎样的? (鼓励幼儿发现说出头发的特征) ·播放头发线条很密的图片。
师:我的妈妈也是短头发的,所以线条画到下巴的位置就可以了。(指导幼儿头发从上往下空画直线。)
(2)师:谁的妈妈和susan妈妈发型是不一样的? ·出示长发的图片,指导幼儿空画长直线。
(3)师:你的妈妈是什么发型? ·出示卷发的图片,指导幼儿空画波浪线。
(4)出示发型模型,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头发是很多、很密的,在绘画的时候可以用密的线条来表示。
三、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活动思想提升
1、播放音乐:我的好妈妈
2、评价幼儿作品。
4、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向身边的老师妈妈表达爱。
我的妈妈教案篇八
1、会使用勺子。
2、能按娃娃嘴巴大小选择相应的勺子。
3、体验成长的快乐。
1、材料准备:用可口可乐塑料瓶制成的各种“可乐宝宝”(要求:嘴巴有大有小)。另外准备各种大小的勺子、各种豆子(黄色、红色、蓝色、绿色)。
2、知识准备:认识几种豆子、有一定的角色意识。
3、环境准备:场景设置如下。
过程建议:
1、幼儿来到娃娃社区,对生动可爱的“可乐宝宝”产生兴趣。教师简单介绍“蛙娃家”和“幼儿园”。
教师:“瞧,宝宝肚子里空空的,饿极了。请能干的孩子去娃娃家当爸爸,妈妈;去幼儿园当老师,给宝宝们喂豆子吃。”
2、请1~2名幼儿探索喂“可乐宝宝”的方法,教师在一旁纠正讲解正确动作。
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不撒饭,学说礼貌用语。
4、幼儿自选角色,进人社区,合作玩游戏“给宝宝吃豆子”,提供分层教学材料:能力弱:喂饼干、糖果能力中等:大勺、小勺能力强:筷子(极个别)。
5、比一比“谁的宝宝吃饱了”。
延伸提示:
1、幼儿操作熟练后可选用筷子或夹子夹豆子喂宝宝。
2、给娃娃吃各种形状的饼干,饼干形状与嘴巴形状要对应。
我的妈妈教案篇九
1、 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期望,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
1、引导幼儿讲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讲述具体事例,能引起孩子们对父母的敬意,感恩父母。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不足,以后注意纠正 。
1、 提前要求幼儿了解父母的生日、喜好(爱吃的食物、喜欢穿
的衣服样式、颜色、业余爱好等)
2、了解父母的职业 3、小红花若干
一、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1、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父母的职业、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等。
活动开始,要找一个胆子大的、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起一个带头作用,然后再鼓励想说又不敢主动站起来的孩子。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
2、分组交流,让每位小朋友都有讲话的机会。
二、夸夸我的爸爸妈妈
1、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起早贪黑、整天忙碌的典型事例。
引导孩子讲,让孩子知道讲什么?该怎么讲?(工作多么辛苦呀、家务活重呀等等)
2、讲讲爸爸妈妈怎么疼你、爱你?
引导孩子从吃的、穿的、玩的,害怕摔着、碰着,病了又是如何照顾、担心等等,使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温馨的亲情。
三、如何报答我的爸爸妈妈
1、分组讨论:怎样汇报生我养我的父母?鼓励幼儿互相出主意,提建议。让孩子学会感恩
2、想一想自己能帮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自己原来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怎么办?
四、为表现好的小朋友佩戴小红花,鼓励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五、老师寄语:我们都应该好好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小朋友们,既然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话一点也不假。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给了我们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经过几天的敏思苦想,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太需要从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生在幸福里,长在甜蜜里,没有丝毫的苦可言,大人不管多累,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大人的苦和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就应该这样做,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爱的伟大、爱的无私,知道感恩父母。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让孩子们介绍父母;第二,让孩子们夸夸父母;第三如何报答父母;第四,表现好的孩子佩戴红花;第五,老师呼吁大家都要爱自己的父母。通过这样几个环节的交流,让同学们从新去认识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充满泪和汗水,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经过爱的回味,一定会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知道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
《世上只有妈妈好》是一曲孩子们最熟悉,最喜欢的旋律,每当音乐响起,孩子便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在孩子们的眼中,妈妈是最疼爱他的人,是最亲也是最美的人,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妈妈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中通过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引发他们用画笔述说自己心灵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1、大胆构图想象,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心中的妈妈。
2、乐意表达交流,感受浓浓的亲子之情。
1、孩子的经验准备,事先采访妈妈,了解妈妈的兴趣爱好习惯等。
2、教室内布置好妈妈的主题墙。
3、粉蜡笔,16开正方形纸,作画的背景音乐等。
重点:大胆想象与构图。
难点:画出不同形象特征,动态造型的妈妈。
策略:自由但不放任,有指导但不约束。
1、课件滚动播放出妈妈的生活照。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今天老师把你们的妈妈都请来了,她们在哪儿呢?
2、教师引导幼儿围绕妈妈的特征,比如高矮,胖瘦,脸型,穿着打扮,爱好等方面讲述我的妈妈。
师:小朋友看到自己的妈妈都很开心,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都很爱自己的妈妈,下面请你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吧。
幼:我的妈妈脸蛋圆圆的,头发长长的,人也很高。
幼:我的妈妈特别爱打扮自己,她每天会在头发上夹不同的发卡,每天上班前她都要涂上口红,妈妈很爱美。
幼:我的妈妈特别能干,他会烧饭做菜,还会给我织毛衣,教我画画和弹琴,我最爱我的妈妈了。
3、教师小结。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每一位妈妈都不一样,有的脸蛋圆圆的,有的长长,眼睛也有大有小,有胖也有瘦,还有妈妈穿的衣服,喜欢的颜色,喜欢吃的食品,喜欢做得事情都是不一样的。
1、课件展示妈妈脸部特征的范例。
师:谁能说说这张画上的'妈妈长什么样?
幼:妈妈的头大大的,眼睛又大又圆。
幼:妈妈喜欢化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妈妈涂了眼影,还有口红。
幼:或许是唱京剧的。(幼儿大笑)。
师:小朋友说得不错,这张作品画出了妈妈脸部的特征,使用的颜色也非常大胆,鲜艳。
2、播放录像作品的绘画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是怎样来画妈妈的。
3、出示脸部特征的附加作品。
师:这张画上的妈妈又是怎样的呢?
幼:妈妈戴眼镜的,他的眼里看到了花,还有汽车……。
4、出示妈妈整体形象的范例。
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看看这幅画上的妈妈在干什么?
幼:妈妈好像在洗头。
师:再看看画面有哪些颜色?是怎样来涂色的?
(教师启发孩子敢于用同类色彩进行重叠的涂色。)。
1、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纸。
2、在幼儿创作中,教师边知道边将评价贯穿在其中。
师:“喔!你妈妈还有这么特别的地方呀,你能把她画出来吗!”
“你把妈妈画得这么美,简直比花还美呢”如果你的颜色用的再鲜艳一点我想妈妈一定会更美。
“你妈妈会这个本领啊,她会干什么?你想怎么样来画”。
1、小朋友相互欣赏交流。
师:请小朋友带上妈妈的画像和好朋友讲讲自己的妈妈,也可以让好朋友猜猜你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展示作品集体交流欣赏,说说你最喜欢谁画的妈妈,为什么?
五、活动结束与延伸:
1、评选出漂亮妈妈,能干妈妈,聪明妈妈。
2、请幼儿把自己画的妈妈分别贴到漂亮妈妈、能干妈妈、聪明妈妈标记的展板上。
3、集体欣赏再次夸夸我的妈妈。
(此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可以让配班老师把孩子的作品拍成照片穿插到第一环节妈妈的照片上面,再次滚动播放,让孩子体验成功,感受亲子之情)。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一
1、了解祖国新貌,介绍中国之最,激发幼儿作为中国儿童的自豪感,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系列活动,使幼儿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
2周环境创设:
1、在升旗活动中,开展争做小棋手的活动。
2、在教室里悬挂中国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并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3、玩玩做做:西藏裙、西藏头饰(编彩辫)新疆帽、朝鲜裙大飘带等,进行展示。
4、布置祖国风光图片展览会。
1、协助幼儿收集祖国各地的图片或照片,并讲出图片的内容。
2、向幼儿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3、向幼儿介绍各民族的小常识。
我们的'祖国真大。
祖国知识我知道。
谈话—美丽的家乡游戏活动:绘画—美丽的家乡。
社会—美丽的祖国。
1、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3、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
4、使幼儿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中国地图一张。
二、展开。
1、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
(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教师小结。
三、结束。
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
活动内容: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二
1、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教育幼儿要关心,爱自己的家人。
1、“妈妈,我们回来了!”
(1)教师带头饰扮兔姐姐,幼儿扮小兔,一起在草地上念儿歌(小白兔,蹦蹦跳,跳到草地吃青草。)边自由做小兔动作。
(2)下雨了,小兔们跑回家,走到家门口,兔姐姐带领小兔们,敲门:“妈妈,我们回来了?”
2、推门进去,“妈妈去哪了?”
(1)小兔们走进家门,自由的围着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上或地上。
(2)咦,妈妈呢,妈妈不在家,她回去什么地方呢?(启发幼儿猜猜妈妈有可能去的地方。)。
(3)这么长的时间了,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真着急,怎么办呢?(请幼儿想象,怎样才能知道妈妈到哪去了?)。
(4)根据幼儿的回答,兔姐姐决定打电话问……。
3、打电话了解妈妈的去向。
(1)怎么打电话呢?
(2)“妈妈没有去上班,手机也关机了,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提出给爸爸打电话的办法)。
(3)我们怎么问爸爸呢?请大家想一句问爸爸的话。
(4)兔姐姐打电话,与爸爸通话:“喂,爸爸,我是小兔,你知道妈妈上哪去了吗?噢,原来奶奶病了,妈妈去照顾奶奶了。”放下电话。
4、接到妈妈的电话。
(1)正在此时,电话铃响了,兔姐姐拿起电话,原来是妈妈的打来的。
(2)放妈妈的电话录音:“小兔们,我是妈妈,奶奶病了,现在在医院里,我在照顾奶奶,现在还不能回来,你们帮妈妈做些事情好吗?小兔们,你们把外面的衣服收进来,折叠好;把桌子上的碗、调羹和杯子收起来放整齐;把桌子、椅子擦干净;把地扫一扫;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把书架上的书整理整齐。小兔们听清楚了吗?妈妈再说一遍……好了,等一会妈妈回来看看我的宝宝是不是很能干,妈妈带好吃的东西给你们吃,好吗?小兔宝宝们再见!”
(3)你们听到妈妈刚才在电话里说了什么?(请幼儿复述电话内容)。
(4)请小兔们帮妈妈做事情。
5、妈妈回来了。
(1)我们把加整理得多干净呀,妈妈说的事情我们都做好了没有?(请几个小兔宝宝去检查一下)。
(2)妈妈回来了,(请配班老师扮兔妈妈)兔妈妈:“小兔宝宝,你们把家整理得真干净呀,你们真是能干得好孩子,妈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坐下来吃好吗?(幼儿快乐的分享)。
知道了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干家务活儿。这不仅能够分担父母的辛劳,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养成劳动习惯。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学过这课,都能主动关心、体贴父母,多做家务,做好父母的小助手。
2、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老师的小帮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对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采取了多种教育方式,包括平时的个别教育,以及语言故事、儿歌的多种教育方式等,但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最近,我就发现班上大多数幼儿习惯在教室里吃早餐,吃完早餐后幼儿就顺手将塑料袋和牛奶瓶等垃圾仍在地上或放在抽屉里,而且桌子上也弄得很脏。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想到了用实际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来教育他们,使他们真正从认识、情感上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不仅没有讲卫生,而且也没有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于是我设计了本次社会领域活动——《我是老师的小帮手》。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三
1、锻炼幼儿的单音听辨能力。
2、引导幼儿探索皮影戏的动作。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cd;《俏夕阳》皮影戏视频;手工纸。
1、音乐进场。
小朋友,你们看那是什么?(影子,原来影子也会跳舞,你们也想参加吗?)。
好,那我们一起出发去电影院吧(放背景音乐)。
2、幼儿自由做影子动作。
3、小结:
刚才小朋友都很棒,你们做了什么动作啊?(请幼儿个别表演,2~3个)。
太棒了,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刚才的表演。
4、看老奶奶的皮影表演。
看了自己的表演,我们也来看看老奶奶的皮影舞表演,看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放视频)。
5、学习视频的动作。
提问:谁来表演老奶奶刚才跳舞的动作(2~3个)第一次放音乐跳舞。
6、绘画。
两人一组,刚才小朋友都表现很棒,现在老师要求2人一组。一个做皮影人做动作,另外一个来记录,教师示范。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四
1、喜欢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进行表演。
2、知道三八节是妇女们的节日,有关爱老师、妈妈、奶奶、外婆的意愿。
音乐磁带亮分牌
一、问题引出: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三八节是哪些人过的日子?
二、欣赏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用歌曲里的话念出来。师把孩子说的内容唱一遍。
2、幼儿轻声跟着音乐哼唱。
3、讨论:
你认为歌曲里的孩子的表现如何,为什么?你平时是怎样关爱老师、妈妈、奶奶、外婆、阿姨等人的?(幼儿可以把自己平时的表现说出来。)
三、表演歌曲:
提问:如果你们要把这首歌曲献给家里的妇女们,那我们来试着表演出来好吗?
要求:
1、商讨这个表演需要的人数、动作、道具。
2、幼儿自由结伴表演。
3、最后分小组比赛,哪一组最棒。
四、小结:
我们的妈妈、奶奶、老师、阿姨、外婆等为了我们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流了许多汗水。我们要关心她们,爱护她们,体谅她们。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五
初步学唱歌曲,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感知宝宝和妈妈之间爱的情意,知道要关爱妈妈。
课件准备:《我的好妈妈》歌曲及伴奏;插图两张等。
谈话导入主题。
——妈妈下班回家了,你看到妈妈开心吗?你会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有个小朋友看到妈妈下班回家,也特别开心。我们来听听,她为妈妈做了什么。
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欣赏并讨论歌曲内容。
1、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
——这首歌里讲的是谁呢?
——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2、教师清唱。
教师再次清唱,并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说话。
——再听老帅唱一遍。看图说说,歌曲里的宝宝为妈妈做了什么?
播放歌曲伴奏,带领学唱歌曲。先幼儿模仿老师唱,再请幼儿集体表演唱。
——我们也都很爱自己的妈妈,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
——太好听了。学会了唱给妈妈听,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六
1、了解妈妈辛苦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爱惜妈妈劳动成果。
2、爱妈妈,乐于帮妈妈做力所能及事情。
1、观察妈妈下班回家及双休日一天都做什么。
2、家庭配合:为妈妈拍照,拍摄作家务照片,布置“好妈妈”园地。
纸、笔、录音机、废旧材料、手工操作卡
1、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观看照片,回忆妈妈的劳动,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妈妈下班后或双休日为你和爸爸做什么事?”“如果不干这些事情行不行,为什么?”“妈妈赶了这么多活,会怎么样?”“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去爱妈妈?”“怎样让妈妈知道你爱她,你懂事了?”
2、教师帮助、支持幼儿用自己喜欢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为妈妈画画、制作礼物、写祝福话、录音等)
3、相互交流与欣赏,并讨论今后自己帮妈妈做什么?”
1、观察幼儿在活动对妈妈辛苦劳动态度
2、不同表达方式、技能与情感体现。
开展妈妈节日亲子活动,“夸妈妈”“我帮妈妈做……”主题活动。
通过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引导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知道为妈妈做事情也是爱妈妈的一种表现。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会用密密的曲线和长线条表现妈妈的头发。
2、意识到自己对妈妈充满爱。
活动准备:
幼儿美术用书《我的妈妈真漂亮》,蜡笔,幼儿妈妈的照片。
活动重点:知道妈妈头发是什么样子的,并会用语言表述。
活动难点:用线条绘画妈妈的头发。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夸夸妈妈:
幼儿看照片,想同伴介绍自己的妈妈,夸夸自己的漂亮妈妈。
结合幼儿的介绍,教师示范几种表现头发的方法,如曲线、长条线等。
2、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提出创作的要求,要求幼儿把妈妈的头发画的密密的、一根接一根的:
——“请你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一头漂亮的头发。”
引导幼儿在作画时,要画出头发密密的感觉。
2、漂亮妈妈的图片展览: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一侧的墙上。
欣赏幼儿为妈妈设计的各种发型。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八
1.在与教师"唱,说"互动的过程中,学会反复倾听,掌握歌曲内容。
2.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借助教师的动作预令学唱歌曲。
3.体会父母爱自己的美好情感。
1.手偶表演,音乐。
2.歌曲内容图片(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
3.节奏图谱若干张。
(一)谈话导入。
1.谈话:爸爸妈妈爱你吗?当你表现的很棒的时候,他们是用什么动作来爱你们的?(幼儿大胆回答)
2.: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二)看情景表演,学习歌曲中说的部分。
有一个宝宝,她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宝宝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呢?
妞妞说:我叫妞妞,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有爸爸(爸爸出场),妈妈(妈妈出场)我的爸爸妈妈非常爱我。不信,你们瞧……(依次导入图谱1)
1.师:你看到了什么?妞妞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爱他的?
2.根据幼儿的.回答,陆续出示图谱(1)(爸爸妈妈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妞妞真幸福啊!
3.出示图谱(3),提问:这些图谱跟上面的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是怎么念的?
后面这个有节奏的地方我们用拍手表示,你会试一试吗?
(三)完整欣赏歌曲,学会看图谱完整演唱。
1.欣赏整首歌曲。
师:这个图谱里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这首歌的名字是《爱我的爸爸妈妈》。教师提问听到了什么歌词?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2)。
2.教师范唱。
师:请你认真仔细的听,哪里是唱的,哪里是说的?
3.出示标记,帮助记忆歌词。
师:老师了标记你记忆,你觉得哪个标记是标记唱的?哪个是表示说的?
4.完整学唱。
师:请你看着图谱,来完整的唱一遍。
5.分析歌曲中唱的部分的难点,出示"陪陪陪陪陪陪我……"的小图谱。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唱起来有困难?这里有很多的"陪"唱不清楚,到底有几个呢?老师画了一些图谱你,让我们来试一试。
6.师:现在这些唱的地方会了吗?我们完整地来唱一遍。
(四)幼儿学习尝试用"图片捉迷藏"的游戏来巩固演唱歌曲。
1.师:这首歌曲你们学会了吗?那我们就来玩一个"图片捉迷藏"的游戏。
2.分角色歌表演。
你觉得第三幅图谱表示节奏的地方,除了拍手还可以做什么?
我的妈妈教案篇十九
孩子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爸爸妈妈都曾抱着孩子或守护在孩子床边哼着摇篮曲,让孩子在幸福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本单元的音乐活动突出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的“理解、创造与表现”。用自己的话表达对不同演唱形式的感受,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与演奏方式为歌曲伴奏,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情绪和内容的理解,设计相应的表演方式等,都在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体验音乐的特点,进而更为主动而富有创意地进入音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8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