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1:07:03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优秀14篇)
时间:2023-11-30 11:07:03     小编:笔砚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南,它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有效的评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的重要工具,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并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编写教案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知识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一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17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下面是我教学这首古诗之后进行的一些反思:

一、直观教学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开始上课以后,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庐山的风光图片,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叹声,读着景点的名字,表现得非常兴奋。

师: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庐山景色太美了!

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师:是呀!庐山的景色太美了,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的景色以后,心情很激动,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

〖反思〗。

唐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庐山是驰名中外的胜地。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庐山的美,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情感学习氛围。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庐山的美,更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庐山,零距离地感受古诗,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渐行渐浓,再切入到他们的求知基点,只提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的初步要求,让学生在充分读的训练中树立了学习古诗的信心,奠定了学好古诗的基调。

在学生自读古诗、读词、认字、并且初步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象之后,再次展示了庐山的配乐风光视频,孩子们再次加深了对庐山瀑布壮美景观的感受,他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和朗诵古诗的激情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二、指导朗读体现层次性。

在揭示古诗题目之后,我示范朗读了一遍古诗,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课件上展示的节奏,自己给诗划出斜线、两人练习读,要求学生根据画出的斜线读出节奏。在指名读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虽然读出了节奏,但读得有些拉调子。我又示范读了一句,并告诉大家,读的时候,要注意“声断,气不断”,既字音有停顿的地方,但不是完完全全的停顿。指导之后,又请了一位同学来读,感觉明显好了许多。但我觉得学生读的感情还不够到位,因此,我又一次进行了示范朗读,并让大家再一次欣赏了配乐风光视频,同学们的情感又一次得到了升华,大家在在配乐朗诵中找到了感觉,越读越好,读出了诗歌的韵味,还读出了激情。

三、一点思考。

低段古诗教学要不要讲解诗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一、二年级)中说:“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的理解就是低段古诗教学,不必讲古诗内容,只要学生能够诵读和获得初步的感悟即可。但我想,如果干脆不讲恐怕是不行的,因为学生年龄小,儿歌和童谣内容一般都很好理解,不存在问题,有些古诗恐怕孩子们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就像这一节课,当我问到“日照香炉生紫烟”是什么意思?李金琳同学举手说是炉子上在冒烟,令人啼笑皆非。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题卡、彩笔、圆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拉近距离。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生活中经常遇到紧急事件需要电话通知,你们都打过电话吗?

生:打过。

师:其实,打电话是很有学问的哟!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活动探究建构方法:

活动一:开放探究体验方法。

师:这不,王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件突发事件,请看:

(出示:王老师周日下午接到校长电话,要求她通知班上的7名舞蹈队员周一穿好演出服,准备演出。若打电话通知,每分钟通知一人,需要多少分钟?)。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怎样通知呢?请同学们帮王老师设计一个通知方案看一看需要多长分钟?活动之前请同学们看清以下要求:

呈现温馨小贴士:

(1)画图表示设计的通知方案。可以用1、2、3、4、5、6、7代表需要通知的7名同学。

(2)看一看需要多长时间?

(3)整理自己的思路,组织好语言,做好交流准备。

(学生活动,老师收集不同的设计方法准备展示)。

活动二: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方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方案,请设计师登台讲解。

(学生讲解,依次板书:逐一通知、分组通知、)。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三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点。

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难点。

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

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过程。

自主设计。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注意里边不是“卢”)。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

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3、瀑:瀑布、飞瀑。炉:火炉、锅炉、炉子。遥:遥远、摇不可及、遥控。疑:怀疑、疑问、质问。银:银河、银色、白银、银子、银两。

三、小组合作,根据预习资料和书中主力理解诗意。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聚伞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四、配乐朗读本诗。

突出学生的个性感受。

五、板书设计: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生字词组成的词语,并会写“注活”两个生字。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

立足文本,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朱德)你怎么能猜到是朱德呢?

3、这个游戏有趣吗?让我们再来玩一个。

出示题目:

主席“要好好写字”

(毛泽东)。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梅兰芳)。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梅兰芳,让我们一起来喊出他的名字。(指导学生把名字读准)。

5、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是我们的老乡,让我们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

6、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留下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相机出示梅兰芳的洛神、白蛇、贵妃扮相,教师简单介绍),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不仅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让我们再自豪地喊一喊他的名字。

8、这篇课文写得就是梅兰芳小时候学习京剧的故事。他是怎样学习京剧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评析:读是有层次的,第一遍读“梅兰芳”教师要求学生读准,第二遍读是要求学生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第三遍则是通过教师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的自豪敬佩之情,要求学生自豪地读一读梅兰芳大师的名字。在读中,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课文出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

2、利用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四字词语:拜师学艺没有动摇勤学苦练京剧大师。指导学生读准。

(2)同学们,这四个词语在课文中哪一个句子里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在书上找一找,划一划。

(3)指导学生把找到的三句话读一读。

(4)这段话啊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大致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评析:通过重点词语找到文中重点句子连起来就是课文大致的内容。这是一种简单的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这一设计既可以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培养概括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有机渗透。)。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梅兰芳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2)“眼睛没有神儿”是什么意思呢?

(3)(出示小时候照片)看,这是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大家看他的眼睛,有神儿吗?

(4)对,京剧对演员的眼神要求很高,人物的高兴啊,伤心啊,生气啊都要能通过眼睛来表现。而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意思是说——(梅兰芳不适合唱戏。)。

(5)师傅是怎么说梅兰芳的?

(6)假如你是师傅,梅兰芳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7)我们把它改一改。

(课件出示)原文: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换成: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你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8)谁来当师傅对梅兰芳说说这句话。想想师傅会用什么语气?(语气肯定,有点遗憾,有点失望)。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呢?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没有动摇一句)梅兰芳的什么决心没有动摇?(学唱京剧)。

(2)此时,梅兰芳心中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1、会暗下决心……2、我要向师傅问问有什么办法让眼睛有神儿3、相信只要勤学苦练,一定能获得成功)。

(3)对,梅兰芳相信只要他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定能唱好京剧。让我们来坚定地读一读。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我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他常常”一句)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找到吗?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同学们,这两个词都是表示看的意思,老师把“紧盯注视”换成看行不行?紧盯、注视是什么样的看?(眼光要集中一点看,目不转睛看,眼睛一眨都不眨的看)。

(2)说得真好,同学们,黑板上有一个红点,你能紧盯着他,注视着它吗?

(3)(小红点不断地移动)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4)(看图)图上梅兰芳看的是什么?刚才同学们看小红点觉得眼睛很累,脖子很酸,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是看黑板上的小红点辛苦还是看空中飞翔的鸽子更辛苦?为什么?(学情预设:鸽子很多而且越飞越高,空中强光刺眼。)。

(5)除了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他还怎么练?

(6)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累不累?为什么?(眼睛珠子要不停的转动)。

(7)梅兰芳有时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有时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要么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要么就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或者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流动的鱼儿。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所以课文中说梅兰芳“勤学苦练”

(评析:或者的意思是“有时…有时…”“要么…要么…”但是把字典上的意思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反而难以理解。教师把灵活地采用“有时…有时…”“要么…要么…”的句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或者”的意思,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梅兰芳训练的刻苦。)。

(8)脖子酸了累了,可梅兰芳继续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眼睛酸了胀了,可梅兰芳仍然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饿了冷了渴了,可梅兰芳仍然不肯歇一歇,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老师小结:梅兰芳练的真苦啊。

(10)请同学们仔细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梅兰芳练得非常勤?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梅兰芳(。

)

每个夜晚,星星挂在天边,梅兰芳(。

)

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梅兰芳(。

)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梅兰芳(。

)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12)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六、欣赏梅兰芳先生主演的京剧片断《贵妃醉酒》,在梅兰芳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本课。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感悟诗情,理解古诗意思,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背诵《登鹳雀楼》。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望庐山瀑布》。认识“庐”字。

去过庐山吗?出示课件,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

2、还学过李白的`那些诗?解题: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赞誉。本文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隐居在这儿,所做的一首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二、学习古诗。

1、出读古诗,自学生字。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自读和生字有关的词。

(4)开火车、巩固生字。(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同时利用开火车的小游戏来巩固识字)。

2、再现庐山美景,欣赏配乐朗读。

3、谁愿意试读?纠正字音。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讲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男女对读、小组读、齐读。

5、感悟诗境。

(1)品读一、二两行诗。

a、结合书上注释理解“香炉”“遥”“挂”。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成了紫色的云霞。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川之间。)。

c、“挂”字?好在哪里?边读边看课件体会。(“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景象。谁将这巨物“挂”起来呢?所以这个“挂”字也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d、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2)品读三、四行诗。

a、说说诗句意思。

b、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

谁能够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水流得很快?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突出“飞”、“直”、“落”三个字。)。

c、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d、重点理解“飞”“直下”,为什么用了“飞”字?好在哪里?(把瀑布奔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写出山之高,之陡峭,又可见水流之急。)。

e、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高吗?这是什么修辞方法?

6、体会诗人情感。

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

人的感情。(生谈感受)。

带着你们这种感受,请你们放声朗读吧。(配乐,师适时指导)。

三、小练笔:

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四、小结:

我们的“诗仙”李白仅用短短28字就高度凝练地将瀑布那雄伟的气势描述了出来,真是功力不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背诵这首传世佳作吧!(生全体背诵。)。

板书:

香炉紫烟。

瀑布前川。

见感飞流三千尺雄伟壮观。

银河落九天。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六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不同的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

原因。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1、教学重点:找出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并能找出迫使塞特达斯这一世界奇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去什么样的地方?

2、让学生自由发言。

3、进一步引出主题:或许你攀登过雄奇险峻的座座高山,或许你畅游过柔情似水的道道溪流,或许你饱览过皑皑白雪的处处雪峰,也或许你领略过骄阳似火的热带风情,然而都挡不住我们匆匆的脚步,都分隔不了我们奔向神奇而气势如虹的大瀑布的心,今天让我们乘坐世界最豪华的空中客车专机去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去看看它那如诗如画般的美景吧!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带有课文录音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视频,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可以图文结合地感知课文。(http://v、ku6、com/show/_wmxwlmj7ncim1qp、html)。

(三)让学生看完视频后,再默读一遍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述巴西总统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介绍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第三段(第6~8自然段)赛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的现状及原因。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巴西总统的行动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四)昔日的瀑布。

引导学生理解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体会:“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雄伟壮观”

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句意: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雄伟极了!壮观的瀑布!抓住几个关键词,你会读得更好!

全班同学齐读这句话。(板书:雄伟壮观)。

2、出示: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清晰可闻。

提问: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吧!

3、观看瀑布,真情朗读。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面对瀑布,深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4、引导同学们抒发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来到这样的大瀑布前,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自由说)。

师:感谢大瀑布,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骄傲!

过渡: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真想真真切切去聆听瀑布的声。可是今天这一切已无法实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

(五)今日的瀑布。

1、出示逐渐枯竭的瀑布画面。说说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理解感悟。

3、组织交流(课件出示对比的图,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抓住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来体会)。

4、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5、指导同学们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有感情朗读4、5、8自然段。

(1)自读、交流。

(2)用自己的话归纳三点原因,课件出示。

a、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b、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c、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六)学习9~13自然段。

小结过渡:是啊,由于以上原因,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另人震惊,震惊之余人们大胆决定为大瀑布举行一次绝无仅有的特殊的葬礼。

1、分小组讨论(出示课件:都有谁参加了葬礼?葬礼是什么样的?举行葬礼的目的何在?)。

2、老师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全班同学试着找出“总统是怎样致悼词的”

3、感情升华,激情朗读(放音乐)。

(七)总结。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以我们热情的口号去激情宣传,以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实际行动,以我们诚挚的心去感动他人,让我全班,让全湛江,让全中国,让全世界都行动起来。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七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附:板书设计。

28*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小结。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九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师怎样用冰取火的,从而感受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

1、南极的天气怎样?

2、探险队在南极洲遇到了什么困难?

3、火有什么作用?

4、一名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其结果如何?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南极的天气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得?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探险队在南极洲遇到了什么困难?

3、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火的重要性,火有什么作用?

4、当大家绝望的时候,年轻的队员是怎么做的?

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

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试着用别的词语替换”。他举着“冰透镜”,向着太阳,让太阳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射在一团干燥蓬松的火绒上。一分钟,两分钟??火绒冒出一缕淡淡的青烟。又过了一会儿,火绒上出现了一个红点,接着便燃烧起来了。

在读这一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总结: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文中的句号与感叹号。

自读,抽读,赛读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才智与顽强的意志品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写本课的生字。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3、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2、板课题,读课题。

3、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十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板书: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语文课本上的瀑布篇十四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小结。3、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小结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661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