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实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8:17:15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实用19篇)
时间:2023-11-30 08:17:15     小编:文锋

方案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学习。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方案是一个关键问题。这里有一些成功制定方案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实践有所帮助。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一

一、教材简析: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以适合学生阅读为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发本地区资源,以此作为校本课程教材。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校长为课题组长,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组成。七年级以《书香幽径》为主题,八年级以《梦寻书香》为主题。九年级以《书香满园》为主题。包括经典古诗文、美文选读、名著选读。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以及随着学校图书室藏书的丰富,发现本书中的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七八年级学生的学习了,如古诗词,学生都已经学习过了,就不必要再教学了。因而,本学期另外推荐学习诗词和一些新进的书,对校本教材进行整合教学。

二、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引领,引导学生多进图书室、多读课外书,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2、让学生学会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高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4、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通过综合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地处农村,学生来源素质较差,家长一般为普通农民的子女,几个是外来民工子女。虽然家长主观上也有要求子女有出息的愿望,但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更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学生很少有课外书,个别有藏书的也只有少量。

四、教学措施:

1、利用校本课程时间,有组织的上好校本教材。

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坚持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3、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每月推荐阅读1-2本书,组织班级读书交流会,推进学生阅读教育。

诗词教学10课时美文欣赏3课时。

名著阅读4课时研究性学习1课时。

机动2课时。

总计20课时。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二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2、体会沈从文小说的表达特点。

(三)德育渗透点。

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1课时。

要求学生用划出文中集中描写环境的文句或段落,边诵读边体会其意境的作用;找出文中表现翠翠心理的文句甚至文段,揣摩其含而不露的特点,分析这些心理描写对塑造翠翠这个人物和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1、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a简介作者沈从文。

b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a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谈谈你的感受。

b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祖父为什么“不告诉翠翠昨天晚上的事实”?

c“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4)参考注释,分析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形象的共性,进而领悟文章的主旨。

2、总结与引申。

反复研读,体味文章所表现出的“善良的悲剧”。

3、作业布置。

以“‘成人之美’和‘自我牺牲’”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4、板书设计。

翠翠。

美丽多情。

天真可爱。

爷爷。

安于清贫。

忠于职守。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三

为了激发我校广大青年教师深入探究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新模式、潜心课改实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使之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脱颖而出。经研究决定,于xx年秋季举行“太古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

1、年龄在30周岁以下(含30周岁)的'各学科青年教师必须参加。

2、鼓励35周岁以下,30周岁以上教师参加。

1、课堂教学。

2、说课。

1、课堂教学:50分。要求立足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教学方案合理,重难点突出,教学组织实施效果好,应变能力强;板书设计合理、规范,条理清晰;教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热情高,感染力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等。(具体参照区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表)。

2、说课:50分。要求紧扣教学,突出个性,体现新课改精神。(具体参见校说课评价表)。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各年级组、教研组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做好组织动员工作,通过本次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各年级组、教研组组织青年教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加本次教学比武活动,提前作好必要的准备。

1、xx年10月中下旬为宣传发动、准备时间。

1、本次活动将在xx年11月1日至10日举行。说课时间安排11月1日—5日,上课时间11月6日—10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1、单项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全能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3、对获奖教师所在的教研组也进行相应的奖励。

4、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四

一、活动目的:

现在的小学生劳动技能欠缺,劳动观念淡薄,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他们安排了一切,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深化“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教育,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增进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此活动方案。

二、参赛对象:全体学生。

三、时间安排及比赛地点:

1、三月底:4—6年级。

地点:大操场。

2、四月中旬:1—3年级。

地点:中间操场。

四、参赛方法:

各班班主任先行组织初赛,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参加学校的比赛。

1、1—3年级各班选举5名学生代表班级参赛。

2、4—6年级各班选举10名学生代表班级参赛。

五、比赛形式及内容:

1、一年级: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

材料准备:自备校服的上衣和背心,有鞋带的`鞋子一双,自己学习用的`书本(以这学期已发放的为准)和书包。

比赛时间:10分钟。

比赛方法:听口令,先穿上衣和背心、再系鞋带,最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评判标准:上衣和背心穿好,一双鞋子的鞋带系好,书全部装进书包,摆放有序。如无法评判,由完成时间的先后确定胜者。

2、二年级、三年级:穿衣服、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书包和课桌。

材料准备:自备校服的上衣和背心,干净的红领巾一张,有鞋带的鞋子一双,自己学习用的书本(以这学期已发放的为准)和书包,课桌由学校提供。

比赛时间:10分钟。

比赛方法:听口令,先穿上衣和背心、再系鞋带,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清理抽屉,最后把整理好的书包放进抽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评判标准:上衣和背心穿好,一双鞋子的鞋带系好,红领巾系好,书全部装进书包,摆放有序,书包放进抽屉,如果抽屉里有其他物品,也要求在抽屉中摆放端正、合理。如无法评判,由完成时间的先后确定胜者。

3、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10人一组合作完成划分好的清洁区域。

材料准备:自备扫除工具。

比赛时间:15分钟。

比赛方法:听口令,学生们从前往后或从后往前有秩序地扫地,不能东一笤帚,西一笤帚。各组学生通过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并能摆放好扫除工具。

评判标准:在扫的过程中要有有秩序,不能东一笤帚,西一笤帚,通过合作把所划分的区域清扫干净,最后能把扫除工具摆放整齐。如无法评判,由完成时间的先后确定胜者。

六、比赛人员安排:

训练辅导:各中队辅导员。

材料准备:总务处。

场地布置及安全:政教处、大队部、安稳办。

评委:

七、评奖办法:

1、1—3年级评出“劳动技能小明星”20名;劳动小明星30名。

2、4—6年级评出“劳动技能模范班”3个;“劳动技能示范班”6个。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五

为了配合近期服务公司开展的安全整顿活动,有机结合当前的安全自查工作,配合服务公司逐步进行的安全复查验证和跟踪落实。服务公司团总支将于4月底前举办青年岗位技能比武竞赛活动,以加强青年员工的安全理论知识,促进安全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保持服务公司安全工作的长久平稳发展。活动的具体方案:

一、活动的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切实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结合公司“安康杯”活动,要求各部门通过学习抓落实,“抓班组,提高管理水平;重教育,推进安全文化”的主题,安全工作从我做起、从班组做起,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教育干部员工吸取安全教训,加强事故防范,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二、活动具体内容。

针对服务公司点多面广,每个部门业务相对独立,拟在各部门以“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流程”为主题进行安全考试。要求各部门提供具体的《安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内容,由服务公司团总支针对每个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题,有专业知识题、有通用题、有安全法律法规题等等。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备题阶段、组织各部门分别考试、评分列出团体一、二、三名。

三、活动具体安排。

通过本次活动,服务公司团总支拟让团员青年以点带面,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规范操作流程,将安全工作切实落到每个人。

xxxxx公司。

20xx年3月31日。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六

为进一步贯彻“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践行本校校本教材《行为习惯指南》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本领,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也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特举行“我劳动我快乐”首届学生劳动技能大赛,进一步推动养成教育的深化。

二、参赛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竞赛,低年级和高年级原则上要求全员参与,有病不能参加者班主任要说明情况。中年级各班10名学生(班级推荐5名,学校抽点5名)。

三、活动时间及内容。

低年级:穿衣服、系鞋带(3月22日下午第一节)。

中年级:扫地(4月12日下午第二节)。

高年级:叠衣服(4月19日下午第三节)。

备注:雨天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四、活动地点。

中年级:操场。

低高年级:东院。

五、比赛方法及评价标准:

低年级:穿衣服、系鞋带。

比赛方法:口令响后,各班学生比赛开始:将衣服(校服)穿整齐(拉链拉好,领口平整),鞋带系好。

评价标准:一年级在规定的三分钟,二年级在规定的两分钟内活动,时间到活动停,评委团开始逐班检查酌情打分,取最后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列名次。

中年级:扫地。

口令响后,各班10名学生开始打扫指定区域的垃圾,要求打扫彻底,垃圾倒掉。

评价标准:在规定的5分钟内清扫指定区域,时间到活动停,评委团开始逐班检查打分,按清扫处理垃圾的干净彻底程度酌情给分,取最后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列名次。

高年级:叠衣服。

比赛方法:口令响后,各班学生将自己的校服放在凳子上叠整齐。

评价标准:在规定的半分钟内把校服叠整齐,时间到活动停,评委团开始逐班检查打分,按衣服平整程度酌情给分,取最后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列名次。

六、奖项设定。

七、活动组织:

组织领导:z书记z书记。

组织者:政教处大队部各班主任、辅导员。

协助者:电教处总务处。

主持人:z。

计时:z。

备注:请各班布置学生回家自行练习。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七

2022年3月由于疫情原因,学校采取了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做到让学生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是科技时代发展的产物,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知识。老师们已线上布置预习作业为主,在线批改作业,随时解疑答惑。老师们通过微信小程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一对一,每日全班一总结的密切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全校老师们积极行动,互帮互助,让线上授课直通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为切实保障x年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x年级教学的影响,顺利完成各学科学习任务。现制定基本方案如下:

一、课程设置。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以教学周为单位,确定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度,建立符合教学进度安排的统一课程表。x年级于3月x日动员,xx日开始上课,正常进行一轮复习,以“线上复习直播+作业+测试”方式推进x年级教学工作。

2.线上教学采取每5天休息2天的方式,各班每天6+1节课(最后一节课,周六为培优时间),每节课40分钟,教学内容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xx日——xx)以x年级复习为主,边讲边练。

第二阶段(3月xx日后)x年级新课程学习。

上午:三节课,一节线下自主学习。

下午:三节课,一节培优,晚上线下自主学习。

通过师生互动加强课堂管理。通过开设班会课、眼操、体育活动及劳动教育。把知识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师资配备。

为切实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做到有的放矢,按照行政班教师定位进行授课。

三、教学方式。

1.为便于教师把控课堂,得到切实有效学情大数据,依据年级实际情况,采用腾讯视频或钉钉进行课堂直播,利用qq群进行作业布置和在线测试。

2.教导处依据x年级班情、学情、师资安排课表、教学班级。(培优课程表)。

3.教研室加强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指导。

4.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送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布置作业,学生作答提交后,教师手动批改,巩固强化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不打折。

四、检查反馈。

1.分管校领导进入分管年级部网络平台进行巡视,教研室、教务处、年级组负责线上教学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2.班主任须作好线上教学的宣传工作,及时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发班级群,沟通学生上课情况,做好家校联系,使学生逐步适应由传统课堂到线上教学的转变。还须加强班级网络学习空间的引导与监管,安排指导好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得发送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确保网络学习空间清朗、纯净,传播正能量。

五、家校合作。

坚持“因地制宜、家校合作”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家校沟通模式,掌握学生动态,引导学生家长保持良好心态、消除焦虑恐慌、克服麻痹大意、积极抗击疫情。组织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对家长进行线上授课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学生安排好学习、锻炼时间,规律作息,确保线上学习“不断线”,思想教育不松懈。

六、考核评价。

教导处,教研室、年级组需做好线上教学教师工作量记录,可利用教师互评、组长评价相结合进行打分,线上教学考核情况将纳入到对教师个人的阶段性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

七、线上教学要求。

1.预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高度重视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同步与异步紧密结合,丰富并创新教学激励办法。

2.线上教学应注意低起点、小容量、小步慢走、知识点分解、精内容、多互动、有展示、勤反馈、有效率、作业控制总量,注意营造教学情境感和现场感,要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关注过程监督,务求提高实效。尽可能减少线上看屏时间,多给些线下练习,实践性体验性学习。

3.教师要关注线上教学情况反馈、讲练错题、作业质量和教学对策等四个方面及时调整线上教学工作。

4.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有效互动,注重学生练习“基础+典型”与讲课相结合,加强线上与线下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专注力,提高学生居家自主学习能力。

5.做好课前准备,掌握学情,提高效果,精讲多练,提前做好3周教学计划,每天一份练习。(教研室做好收集,纳入教师管理)。

6.随时根据家长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7.加强板书,注重小结,强化知识记忆。

八、具体措施。

1.通过班级微信群及qq发布学习内容,包括:预习要求,听课要求,每课检测作业。

2.学生下午按老师规定时间把作业上传,提出困惑点,第二天上课集中解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八

副校长xxx在开幕式上致辞。她希望在延安精神的激励下,积极打造一支理论联系实际、持续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新举措、兼具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同时也希望与会教师能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最优秀的“课程思政”践行者。我校教务处处长黄婕以《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华东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思路、重点举措、以及取得的育人实效。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xxx、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伟平做了《卓越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和《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的大会报告,分别从学校视角和专业视角分享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与举措。

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设计方法。会议邀请到3位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示范课的负责人与会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郭小良以《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为题,深入讲解了公共基础类课程思政的设计要点;上海外国语大学许宏教授分享了《俄语实践语法》课程建设情况,阐释了文科课程如何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我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负责人万永菁老师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思政案例的设计方法,展现了工科课程的育人温度。

国家级一流课程《环境问题观察》主讲人、华东师范大学张勇教授介绍了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工作坊环节,有着丰富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的我校《有机化学》课程主讲教师沙风生动分享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曹殿波在工作坊活动中组织老师们复盘会议报告,开展实战演练;老师们分组选题设计、现场实践实施,积极参与活动并热烈讨论,将研讨会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会议期间,特别举行了我校课程思政云平台的启动仪式。华东理工大学课程思政云平台集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成果展示、教学培训与研讨互动、政策文件学习等功能于一体,为推广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引领带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助力。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九

学校成立由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工会、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网络中心、纪委和各院(系)等组成竞赛组委会。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工作人员:

竞赛由教学、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三者权重分别为15%、80%、5%。竞赛流程为:

(二)所有选手在开始比赛前一天抽签确定本人的参赛顺序;

(三)比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

(四)选手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规定的2分钟内现场陈述教学反思。

选手需提交以下材料:

1.参赛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电子版,主要包含课程名称、基本信息(课程性质、教学时数、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建议阅读文献等要素。

2.参赛课程20个学时教学设计的电子版,主要包括主题名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

3.参赛课程20个学时相对应的2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电子版。

4.参赛课程20个教学节段的目录纸质版3份。

上述材料电子版一套(命名方式:“院系名称+本人姓名”,如“护理学院-张xx)。

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20分钟。选手将从20个教学节段中随机抽取一个进行课堂教学。用普通话授课。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评审。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等。粉笔、翻页器由组委会统一提供。课堂教学全程录像。

参赛选手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规定的2分钟内现场陈述教学反思。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评委在比赛现场评分,成绩在当天竞赛结束后公布。

1.选手参赛课程的课堂讲授学时不得少于2个学分(含2个学分);

2.所谓“教学节段”,特指课堂教学20分钟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各院(系)按照《决赛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院(系)初赛,1月5日前上报参加决赛人员名单;同时将参赛课程20个教学节段目录及教学设计纸质版3套上报学校,电子版一套发送到xxx。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

    教师、教学、教研是我校的立校之本。每周的教研活动,使我校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仍存在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问题,制约了优秀生提高、学困生进步,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阻碍。在县教育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经过认真学习和周密准备,决定进行翻转课堂实验。为使实验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以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为目标,解决学生消极厌学,效率低下的学困问题,让学生能力强起来,成绩好起来,课堂效率真正的高起来。

2、使学生、教师的成长与学校发展同步实现,与时俱进。

3、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重点,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翻转课堂实验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实际,实施在中、高年级进行,每个年级段抽出一个班作为实验班,以三、四、五年级为主,六年级可参与。每个年级段另抽出两名骨干教师辅助实验班教师做好准备工作,鼓励其他老师尝试参与。

2、实验班老师要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平台,并教会学生收发电子邮件,做好基于网络的信息交流及日常辅导工作,让家长看到网络学习的优势,为全面开展“翻转课堂”的做准备。

3、参与“翻转”实践的老师根据学生情况与教学进度时间安排,做好知识的整合和重组,并定期提供一份翻转课堂的完整资料传到学校q群文件中,以便大家共享。

4、统计班级有电脑的学生,没有电脑的学生到微机教室完成作业,各实验班老师提前协商,调配好微机室的使用时间。

5、可借鉴昌乐一中的翻转经验,在制作学前的《自主质疑阶段学案》时,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和“在线测学”等方面的内容;《训练展示阶段学案》时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和“总结反思”等内容。

6、遵循求真务实原则。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认识到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自主认知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不搞形式,不搞假翻转、假合作、假互动。

7、尝试实施翻转课堂有一定难度,将定期召开翻转课堂经验交流会,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同解决。边实验边完善,整合资源,发展创新,找到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翻转教学”模式,以及付诸实践的“翻转教学”方案。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一

面对信息化的社会,教育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要由原来的“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试着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与自主学习。

语文与其他学科学习相比,有其共性的一面,但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语文学科的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开放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从语文学习资源看,不光语文课本、工具书是学习资源,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甚至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以及家庭、校园、社区都可成为重要的语文学习场所。从语文学习内容看,传统文化、异域文化、风俗民情、家事国事、日常生活等都可成为学习内容。从语言学习期限看,伴随人的一生。学生的语文学习既非从跨进学校才开始,亦非因跨出学校而结束。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到黄昏诵晚、人生诀别,语文的学和用与人的生命相始终,贯穿人生全过程。无论是进校之前还是毕业之后,语文学习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一是让学生有选择地看电视报纸,以新闻为主,让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教育,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了解现实,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等,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很多选文――特别是诗歌体裁,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直抒胸臆,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的借景或借物抒情,如柳永《雨霖铃》上阕先想象途中的情景,接着抒写自己的情怀,进一步深化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还有的则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前两句交代了送别,后两句写送别的景,依依惜别之情寓于景色的描写之中。在教学时根据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尝试着不断诵读,品味。这是最传统又最丰富最自由的一种手段,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这样的效果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可以不拘一格,但也要有适当的方法,方可游刃有余。教学时要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和资源进行,或默读、或吟诵、或背诵、或朗读。读中自有新的体会,新的感悟。教材提供的范文可以读,课外精选的美文也可以读。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

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是“交际工具,文化载体”,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向我们显示着全新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但要把语文学科的语言视为语法理论上的“语言”,而且还要将其视为语言交际中的“言语”,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达国语,要使他们能够掌握适应种种目的场合的说话方法和使用语言要领。

基于这三个特点学语文必须多读,不能机械死板地学,学生自己读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东西,才真正是学生自己的东西,而这个过程是老师代替不了的,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学生认真听讲是重要的,但他们自己动口动脑动手更重要。学生学会对课文进行速读、细读、研读,精彩的篇章一定要能够背诵;课外要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并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这才是我们做教师的最终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以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甜头,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的行为能否有效地持续发展,还在于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自信心;有恒心、意志坚强;有热情与执着追求;有自控力与创新精神;良好、健康的心境与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学语文良好的学习意志并不是一蹴而就,这是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例如: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有恒心,首先要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缺乏恒心,鼓励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约束自己,培养坚韧的学习意志,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恒心的人,如果你学语文的某个方面学不好,先找原因,不要盲目下结论,否定自己,相信付出定有回报。

有了良好的学习意志也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因学科的不同的而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讲,学习的习惯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做笔记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分析、比较、综合的习惯;质疑探究的习惯等等。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必须靠持之以恒及一点一滴积累,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每一个学生全程投入,以恒心作舟,以刻苦导航,以勤奋作桨,才能养成良好学习语文的习惯,到达成功的境界。

例如:为了养成学生语文质疑探究的习惯,就要让学生养成有疑必问,不论问题深浅,不懂就问,教师对大胆提问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鼓励、表扬。

总之,教学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实现自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不断攀登语文学科高峰,以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辉煌的人生。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二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自2018年起,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授课比赛等系列活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使学校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发挥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0个十九大精神示范课堂和2个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专业系(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每年度各学院遴选1-2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2人。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主要标准如下: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制作新课件(新教案)。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

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体现改革成效材料。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课程学生反馈与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改革成效材料。

2.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结合学校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校2019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以专业系(教研室)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4.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

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听课人员听课后须及时填写听课记录表,提交各教学单位汇总统计,报教务处备案。

5.开展课程思政授课比赛活动。

每年度学校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进行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学生处(工作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有力。

六、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三

湖南科技学院体育文化节承载了一系列精品活动味运动会、“3+2”排球赛,以及“四对四”为广大喜好体育运动的同学开辟了一方展示青春活力,show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

湖南科技学院体育文化节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得到同学们的热切回应。现在体育文化节已成为湖南科技学院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从不缺少关注,从来就不缺少令人激动和向往的元素,因此,有很多的企业与我们学校合作。今年,究竟花落谁家?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四对四”足球赛是伴随着武汉大学体育文化节一起诞生的一个项目,同时也是体育文化节的一款精品强档。在汲取了当今风靡世界的五人制足球赛的精彩、趣味、时尚、灵活的优点之外,又融入了自己的特色,改制为四人制。这样就更加方便了同学组队,同时对球队的整体攻防水平要求更高,使比赛更富观赏性。

谁是绿茵场上的豪门?!谁是桑巴裙上的舞者?!激情燃烧的x月,让我们来共同期待各路英雄豪杰为大家上演20**年最炫彩夺目的画卷吧!

自由我舞台,青春更精彩!

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倡导时尚健康生活方式,促进武汉大学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为广大同学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0**年11月—12月。

前期:这是组委会为主的的全面而细致的准备时期,我们将以天为单位进行海报告知性宣传,并接受报名;对各队的实力按照历史记录等资料进行科学而公正的评估,选出种子队,再进行抽签分组,安排赛程。对裁判和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分工,并召开赛前队长会议,赛前裁判工作会议。为比赛的一切事宜做好准备。做到有备无患,防范突然事件。

密切配合商家最大限度地为商家做宣传活动

后期:活动的收尾阶段,以决赛和颁奖仪式为重头戏,做到最大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使比赛绽放最绚丽的色彩。继续宣传攻势,做好攻坚的宣传工作,并为商家进行商业活动宣传。赛程结束,做活动的总结,给比赛画上个圆满的句号。

宣传方式:

1以大海报进行比赛活动的宣传。

2、在比赛各种用表和奖状上都醒目注明赞助商家名称。

3、对比赛场地精心布置,悬挂大块横幅和彩旗、广告牌等,渲染活动气氛。在比赛工作桌,工作点贴商家海报,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商家产品促销活动。

4、在校广播台、网站和报纸上进行活动的宣传报道,校学生会网站将放置赞助商广告,并对球赛全场进行跟踪报道。

5、邀请本地报纸,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6、每轮赛果,赛况都将伴随商家商业活动一起进行现场宣传。

本次大赛预计招收64支队伍参赛,分小组赛和复赛两个阶段,赛时2天抽签分为16个小组,每组4队,进行小组循环赛,按胜负积分排名,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小组积分前两名进入复赛。若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伍进入复赛。复赛采用单场淘汰制。胜出的32支队伍的全面而细致的准备时期,我们将以天为单位进行海报按原来的组别相邻两组进行一、二名交叉赛,负方被淘汰。决出16强后抽签决定比赛队伍,进行淘汰赛,八强也沿用此方法决出四强,然后决出决赛队伍进行决赛。

比赛时间为上午8:30—11:00、下午14:30—17:00.

一、资金预算。

一、宣传费用。

1、海报及传单:0.5x1000+3x100=800元(商家可以自制)。

2、印制报名表:50元。

二、场地布置。

1、条幅120x8=960元(商家可以自制)。

三、比赛过程中的工作用品。

1、哨子:5元x15个=75元。

2、圆珠笔:2元x20个=40元。

3、记录本:3元x10个=30元。

四:奖品。

冠军120x6=720元。

亚军100x6=600元。

季军80x6=480元。

奖杯、奖状、证书500元。

五:其他费用。

复印费(比赛规则、赛程表、成绩单等)200元。

六、工作人员的工作餐。

盒饭(周六周日两顿午餐):

10元×40人×2顿=800元(包括水等其他费用)。

共计:5255元r。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四

地理学习犹如西游记一般,老师为唐僧,习题九九八十一难和妖魔鬼怪,西天取经犹如奔赴高考,志愿填报犹如老龟驮僧过河。老师授道解惑,学生信其师悟其道,接受武功秘诀,练就一身魔法,斩妖除魔,西天取经,金榜题名,梦想成真。在取经路上,徒弟们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练习,请教。

老师解救同学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同学们应抱有感恩与尊重之心对待老师,态度要端正、谦逊(做事高调,做人低调)。学生在课堂上虽多是老师传道解惑,但那是老师将毕生所学和武功秘诀倾囊相送,同学们应认真听讲,专心求教,详细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后作业要认真完成,用心思考,不论是非对错,至少态度摆正,才能收到更多方法和经验。

习惯不是一蹴而就,取得经书、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不是一步就能登天。需要每天:

1、上课尽量克制自己,专心听讲,不开小差,不走神等。(可以自己站起来听课提神)。

2、课堂上尽力积极回答问题,努力思考问题,动手练习,紧跟老师节奏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课后劳逸结合(学习为主,玩耍为次;有利于大脑发育),只要谁把时间用得紧凑、用到位、用到实处,谁就能登上梦想之巅三!(付出多少收获就有多少)。

4、课后要首先复习再做作业;要反复翻看、反复背记课堂笔记;一定要以教材、基础为主,多翻看教材(例题重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一定要多收集错题、高考经典错题,并且要写好错因、规范解答、解题方法和技巧、解题思路、细节问题等。每周至少翻看一次。(特别重要)。

6、只要遇到疑惑、有问题的地方要及时找小伙伴、老师解决,不能拖延和堆积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要大胆创新、勇于挑战,多与小伙伴研究讨论,集思广益,学习他人长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定期(一般一周)对自身反思、总结,记录下来,以后可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和美好的回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你在平日的学习中做到课前预习找出重难疑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注意归纳,主动发言收集激励因子,那么你学习兴趣就会更浓,你一定会更加喜欢文化课程的学习的。首先对基础知识熟记于心,基础题要熟能生巧,切忌好高骛远,自高自大。然后通过老师搭桥牵线将知识与题挂钩,学生要详细记录老师如何牵连的(思路),课后要反复理解、领悟、动手练习,方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在背记基础知识时可以自己编口诀记忆、画图形记忆等易懂的快速记忆方法。对考试题型一定要熟记解题思路、方法,切忌不要东捞西抓,盲目慌乱做题哟!(这就需要自己平时做好归纳总结罗)。

同学们只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坚持,吃得苦中苦,那你将逐渐靠近如来佛去得真经(金榜题名)。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五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关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的实施意见》,切实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建立党委领导下齐抓共管的思政工作大格局,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立以通识课、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打造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位一体的“育人联动共同体”,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建立分工协作育人联动保障机制。党政齐抓共管,协同合作,建立共同服务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育人联动保障机制,扎实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二)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能够主动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将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每一位导师、辅导员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承担起育人职责。

(三)形成课程育人功能的改革经验。通过设立试点、树立典型,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模式推广至全校,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把握适度、恰当、自然渗透的原则,避免单向灌输和强贴标签,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找准学术突破口,系统整理和分析德育渗透点,结合课程特点适时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历史文化、思维品质、科学精神等德育元素,将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之中。

(一)推进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成立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及工作机构;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遴选1个课程思政试点学院、10个试点专业、40门试点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单位制定课程思政推进方案,在试点学院、专业、课程中先行推进;建立考核机制。

(二)深化推进阶段(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将试点逐步推进到每门课程的至少一个课堂;遴选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课程(教学团队)12门;组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检查及教学督察。

(三)全面总结阶段(2022年1月-2022年12月):遴选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3个、课程(教学团队)13门;全面总结经验、展示成果。

成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负责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整体规划和重要事项的决策,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落实开展课程思政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实施经费。

(一)党委教师工作部。

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先进人物评选、师德典型宣传等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牵头组织开展学校层面的课程思政专题学习活动。

(二)党委宣传部。

1.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榜样故事赋予改革参与者创新进取的源动力。

2.针对相关教学典范,充分发挥好校内外传统媒体、校园网、微博、微信、校报等多种媒体的宣传平台作用,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舆论氛围。

(三)党委组织部。

指导各党总支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清单,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课程思政建设举措、成效纳入党建述职的重要考核内容;把课程思政的工作要求纳入到干部培训和党员学习中。

(四)教务处。

2.指导各教学单位具体落实课程思政推进工作。

3.组织启动“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项目遴选,指导项目建设工作。

4.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督察重点项目,加大对课程思政试点课程、试点课堂及相关教学资料的教学专项检查。

6.组织“课程思政”试点转示范的评选工作。

7.将课程思政建设举措、成效纳入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考核内容。

(五)人力资源处。

1.制定并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并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以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2.举办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师提升计划。组织开展教学比赛、优秀教师评选、设立名师工作室等活动。

3.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职务聘任、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标准;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纳入教学单位学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年终述职的内容,列为评价和衡量教学单位领导班子工作业绩主要内容。

(六)学生工作处。

1.提高辅导员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2.提高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发挥辅导员在学生与专业教师中的思政工作桥梁作用。

3.组织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教研会议,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发掘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德育元素。

(七)校团委。

1.抓好美育实践工作,将艺术实践过程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相结合,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2.做好“第二课堂”的内容把控,引导学生活动开展方向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导向为主线。

(八)马克思主义学院。

1.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效果。

2.实行思政课教师联系专业学院“结对子”制度,在试点课程的教案设计、教学资料、授课内容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九)通识教育中心。

挖掘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加强德育教育,进一步拓展美育类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起先行示范引领作用。

(十)试点学院。

1.全员全专业全课程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先行先试经验。

2.总结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组织开展示范教学观摩课,为学校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可复制经验。

(十一)其他各专业学院、教学单位。

1.组建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本单位党组织书记必须参加),负责推进本单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把握方向,遴选试点,对试点专业、课程、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审核把关。

3.做好课程思政试点项目遴选及建设工作。

4.组织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研讨及教学沙龙等活动。

5.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每学期组织至少一次有关课程思政的政治学习,对任课教师、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与宣传。各教学单位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每学期组织至少一次课程思政专题教研会议,提高专业课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6.对试点课程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研讨“课程思政”方案,编好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好课下辅导、发掘思政元素、交流教学经验。

7.对试点专业、课程、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进行审核把关。

8.院级教学督导监督检查课程思政试点课程、课堂的效果。

9.充分调动、发挥教师党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10.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对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的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等情况进行监督跟踪,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共计350万元,用于思政课程群建设,以及推进实施课程思政“四个一”试点及示范工作。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六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各项要求,促进我校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要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内容要以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的研究为主,形成地方课程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

根据实际,我校地方课程现阶段开发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剪纸》。

地方课程课时,1—2年级每周1节,3—6年级每周2节,根据需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课时是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和我校实际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学期的总课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要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按照“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门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课堂教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个中心环节,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课程思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内容,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多个层面,加强社会公德、法治理念、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中华优秀文化教育。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使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等与课程中的相关内容相契合,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职业素养教育。

把职业素养教育同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方面,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使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

(一)完善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与教学内容。

强化课程建设管理,修订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

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课程教学,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自然科学类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和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工程技术类课程要突出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要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审美素养,不断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需要和各门课程特点,统筹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改革,把课程思政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让知识传授更有温度,让价值引领更有力度。要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结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考核模式与考核内容的改革。改革过程性考核,将学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养、道德情怀、工程意识等方面考核纳入教学过程考核中,强化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改革课程考核,合理设计考核题目,融入思政元素,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安全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四)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

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把课程思政要求纳入教师教学培训、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中,转变教师轻价值引领的观念,增强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养成主动研究、持续改进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发挥教学名师、专业负责人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作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

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课程评估标准中体现课程思政要求,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观测点,督促任课教师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设置“价值引领”指标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的作用,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形式、效果加强引导和指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教务处、宣传部等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推进二级学院(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教学管理、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并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咨询和指导。二级学院(部)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作用,在组织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教育培训、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中,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和责任,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二)强化激励机制。

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纳入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设立课程思政教改专项,通过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的教学改革项目,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给予奖励。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三)加强示范引领。

立项建设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养和选树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八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xx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教师厅函[20xx]5号),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工作方案。

》,为确保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于20xx年秋季全面展开,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立足甘肃实际,借鉴先期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情况,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逐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完善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体系,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各普通高中学校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内容与对象。

(一)培训学科: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

(二)培训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及各学科课程方案的介绍;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介绍;各学科有关重要内容的解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有关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辅导;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等。

(三)培训对象:20xx年我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民办高中,下同)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分学科参加)、省市县高中学科教研员,共计约1.5万人。

三、培训时间。

(一)准备阶段:6月5日—7月20日,各市(州)完成各学科班级组织工作,组织对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配发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各项准备。

(二)培训阶段:7月28日—8月6日,组织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教师学习。每天5学时,共计50学时。其中学习视频课程2小时,在线学习、交流和研讨时间不少于3小时。

(三)总结阶段:8月7日—8月17日。各市(州)培训主管部门将本地区。

培训工作总结。

2

页,当前第。

1

1

2

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篇十九

(一)本次远程培训工作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省教育厅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分管副厅长担任小组组长,成员由省教育厅基教处、师范处、财务处、民教处、督导室,省教科所、省电教中心负责人以及十四个市(州)教育局负责人。省教育厅成立“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执行办公室),执行办公室设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执行办公室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省项目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我省培训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组织培训者培训,加强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省教育厅成立巡视督查组,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巡视、指导与督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二)网络培训服务平台的主要职责。“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挂靠在中央电教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通过招标机制遴选有关专门网培训机构提供远程培训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具体任务分配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新思考网)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负责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学科。

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参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光盘制作,协助专家团队进行教学,组织专家在线辅导、远程答疑,提供教务管理服务,制作操作指南,配合培训者培训的实施,组织在线研讨和提供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三)各市(州)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细化我省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针对培训工作的保障措施和。

应急预案。

;组织开展市直高中的培训工作;成立检查小组,对各县(市区)培训工作的准备、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向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和省教育厅上报本辖区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参训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审核各县、区呈报的学员培训成绩报表;为本辖区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并对本地区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四)各县(市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县(市区)学校、教师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县(市区)集中学习点(以下称为“学习中心”);做好本县(市区)各“学习中心”班主任、指导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遴选工作;及时向所在市(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本县(市区)班主任、指导教师、联络员、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制定本县(市区)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好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派辅导教师的接待和在各学习中心的分配工作;做好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培训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存档、上报工作。

(五)普通高中的校长、“学习中心”配备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是培训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对顺利实施和完成本次远程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全面负责该中心培训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对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学习活动,了解本班学员学习进度,记录学员学习活动参与情况,对跟进不足的学员进行督促,检查审核作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负责本班学习指导,组织并引领学员研讨,点评并推荐优秀作业,编辑并提交学习简报。各地要选择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已进入实验省区的高中课改优秀教师承担辅导工作。同时,要切实发挥教研部门的力量,要求各市(州)教研部门积极总结和利用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教师教学远程研修”平台中开展的两次研修经验,保证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网络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密切配合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开展工作,协助行政部门、班主任、辅导教师进行管理与辅导,解决学员在注册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好本地的技术保障工作。

五、培训原则及方式。

(一)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进入新课程的高中一年级各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全员岗前培训,原则上各学科任教教师都必须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系统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二)组织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组班方式以县为单位,分学科组班(网上虚拟班级)。每个班不超过100人,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组织学员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学科集中参训。各市(州)、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学习中心”,组织学员集中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高中学科教研员、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相应学科组班进行学习。

(三)学习方式:由市(州)、县(市区)集中安排学员在“学习中心”学习。其学习形式主要包括:通过多媒体投影在线或离线(dvd光盘播放)集体收看专家主讲的视频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员针对专家授课内容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开展网下的研讨和交流;学员个人借助可上网的计算机自学网上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网上的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提出问题或咨询,接受专家的问题解答和教学指导;按要求完成相关作业等。

(四)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相结合。本地研讨应在班主任与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应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课程专家团队的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地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课程专家集中答疑指导。

六、培训实施及流程。

(一)6月10日前,各市(州)应负责将参加本次培训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人数(含高中学科教研员、各高中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设施设备的数量及技术状况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另外,各市(州)对各县(市区)学校上报的上述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按照参训学员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设立和确定“学习中心”。(注:“学习中心”在冠名时可以其所在学校为基础,冠以“高级中学学习中心”、“xx学校学习中心”等),确定学习中心负责人与技术保障人员。指定“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一名校长和两名副校长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培训期间该“学习中心”培训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6月11日,省教育厅将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进行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一是部署我省“国培计划——20xx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工作;二是对各市(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学习中心”负责人、技术保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培训流程,各级培训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6月20日前,各市(州)按附件2的信息上报要求(相关表格请在省科所网站下载:),完成统计参加培训相关信息:

1.将各县(市区)应接受培训的教师按学科进行编班,原则上每个学科为一个班,并确定每个培训班级培训期间所在的“学习中心”。对于学员人数超出50人以上的较大班级,可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组,便于组织网下的交流、研讨。

2.为每个培训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和培训辅导教师,对人数较少的小学科,可二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3.各市(州)指定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接洽工作。

(四)7月1日前,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将帐号分配到我省;7月10日前,完成辅导教师、班主任的注册报名工作;7月20日前完成学员注册报名工作,以便学员及早体验网络平台操作。7月22日班主任在各学校校长的配合下完成审核确认工作,7月24日之前,“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将确认信息(线下)上报给平台,7月25日完成用户调整工作。

2

页,当前第。

2

1

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242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