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朵朵开教案(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7:49:21
梅花朵朵开教案(模板17篇)
时间:2023-11-30 07:49:21     小编:灵魂曲

编写教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教案中应包含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教案模板和案例,总结经验和借鉴教学方法。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一

1、课件:各种形态、颜色的梅花图片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提供不同底色的宣纸)

1、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梅花(1)欣赏、交流梅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

(2)欣赏、感受国画大师的梅花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国画大师画的梅花图,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用色、布局、添画……)

3、幼儿尝试探索、学习梅花的画法

(1)尝试用吸管吹出梅花的树干和枝桠

4、教师示范小结

(1)教师:梅花可以怎么画呢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点转画出花瓣,用小勾线笔浓墨丽花蕊

5、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们想让王子马上见到美丽的白雪公主吗

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

6、集体欣赏,评价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二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的丰富。

2.在“点”的基础上学习“点转”的技能,尝试运用点转法画梅花。

3.能综合运用各种色彩表现梅花的美。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形态、颜色的梅花图片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提供不同底色的宣纸)。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你们见过梅花吗?今天正好请大家来帮个忙。引出白雪公主故事(有一位帅气勇敢的王子听说白雪公主)。下面我们带王子一起去认识梅花吧。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梅花图片。

2.欣赏梅花(1)欣赏、交流梅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

(2)欣赏、感受国画大师的梅花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国画大师画的梅花图,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用色、布局、添画……)。

3.幼儿尝试探索、学习梅花的画法,(1)尝试用吸管吹出梅花的树干和枝桠。

(2)我们用吸管吹出了梅花的树干,可是没有花,我们来帮帮王子,让他能走过挂满梅花扇的路,更快一些找到公主。

4.教师示范小结(1)教师:梅花可以怎么画呢?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点转画出花瓣,用小勾线笔浓墨丽花蕊。

5.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们想让王子马上见到美丽的白雪公主吗?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出示有树干没有花的超大幅画)。

6.集体欣赏,评价。

这棵老梅花树终于盛开了,白雪公主终于能见到勇敢的王子了,你们高兴吗?引导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绕着梅花作品一边欣赏梅花一边翩翩起舞。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三

入冬,每天在家中院子里散步,我总要驻足于花圃中的梅树前,心中涌动着一份期盼,期盼一树梅花的绽放。

枝头上,灰色的花苞,已经露出鹅黄的花骨朵儿,正艰难地一点点地膨胀,就象孕妇即将临产似的。在树的下端,枯叶浓密的枝间,仔细看,已见三五朵梅花悄然地开了,俯下身,一缕暗香淡而沁人。只是满树的叶子,虽已由绿变黄,也已转枯,但任凭寒风撕扯,还是紧紧牵附在树枝上。

花能开,叶为何枯?枯了,又为何不落呢?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沉思,才有所醒悟。一旦尽秋,已无温暖的阳光,也没有了充足的雨露,梅树只能忍痛割弃满树绿叶,独立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在把根更深地伸展于大地吸其地气的同时,积蓄全身的营养,喂养并孕育着那一树待开的梅花。更为了有足够的力量,爆裂出一朵朵花。而枯叶的不舍树枝,正是用最后仅剩的温存,为每一朵待开的梅花遮风挡雪,尽量使其少一点消耗,省一份精力。你细瞅就会发现,每一个花骨朵儿,都偎在枯瘦的叶子的怀里。只有在梅树的最高处,有少许花苞现于枝头。正因为独自经受着风雪,所以,也是开得最迟的。当满树花开的时候,一片片枯叶就会悄然而落,把一树的辉煌和灿烂,呈献在人们面前。让缕缕梅香,弥漫在寒风中。

在这阴冷的天,风往骨子里钻。路上行走的人,不再象春秋那样,敞开胸怀,那么张扬,那么潇洒,而是紧扣衣领,缩起了脖子。而此刻,当我写这篇关于梅的文字,转头仰望窗外铁骨虬枝的梅树时,心头总感有一股暖气在缓缓升起,耳边响起普希金高昂的声音: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四

1、了解腊梅的品质,知道其是在冬天开放。

2、学习吹化的基本方法,能过运用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等辅助手段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3、体验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墨汁、图画纸、红色颜料、彩笔、吸管、抹布、旧报纸、范画一幅、腊梅图片。

活动流程。

1、请幼儿欣赏腊梅花图片,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花?(腊梅)我们一块来看看腊梅花都有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腊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呢?(冬天)你知道腊梅花的品质吗?(坚强不屈、不畏严寒)。

2、出示范画。

请幼儿仔细观察范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猜猜它们是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完成的。(师幼共同讨论)。

3、教师向幼儿介绍点吹腊梅花的步骤、方法并示范作画。

第二步:手指点画、画花瓣。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部位点腊梅花的花瓣。点画前先看好位置,注意花瓣要错落有致,点画后及时擦手。

第三步;彩笔添画勾出花心。选用黄色彩笔,在每朵花的中心位置勾画出花心。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先在废旧报纸上尝试作画,慢慢掌握其点吹技巧。

提醒幼儿树干与树枝要用强弱不同的方式吹,注意花瓣不能出现。我的创新。

小结及反思。

1、先在旧报纸上尝试点吹树干、树枝,掌握技巧,把握力度。

2、能力强的幼儿可多吹画几枝,稍弱幼儿重点掌握其吹画技巧。帮助每位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乐趣。

3、这种新的作画方法孩子们非常喜欢。点吹树干、树枝是这节活动的难点,孩子们很难掌握吹的力度。经过在旧报纸上多次试练,孩子们逐渐掌握了点吹时的大小力度,作品完成的较不错。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五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的丰富。

2.在"点"的基础上学习"点转"的技能,尝试运用点转法画梅花。

3.能综合运用各种色彩表现梅花的美。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1.课件:各种形态、颜色的梅花图片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提供不同底色的宣纸)。

1.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你们见过梅花吗?今天正好请大家来帮个忙。引出白雪公主故事(有一位帅气勇敢的王子听说白雪公主)。下面我们带王子一起去认识梅花吧。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梅花图片。

2.欣赏梅花(1)欣赏、交流梅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

(2)欣赏、感受国画大师的梅花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国画大师画的梅花图,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用色、布局、添画……)

3.幼儿尝试探索、学习梅花的画法,(1)尝试用吸管吹出梅花的树干和枝桠。

(2)我们用吸管吹出了梅花的树干,可是没有花,我们来帮帮王子,让他能走过挂满梅花扇的路,更快一些找到公主。

4.教师示范小结(1)教师:梅花可以怎么画呢?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点转画出花瓣,用小勾线笔浓墨丽花蕊。

5.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们想让王子马上见到美丽的白雪公主吗?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出示有树干没有花的超大幅画)6.集体欣赏,评价。

这棵老梅花树终于盛开了,白雪公主终于能见到勇敢的王子了,你们高兴吗?引导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绕着梅花作品一边欣赏梅花一边翩翩起舞。

在本课中,我力求使花这一美术课题与学生的生活的经验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从以下几点设计: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我以欣赏自然界的花卉,引领学生进入花的世界,用学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体验乐趣。

本课通过学生对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体验,通过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在欣赏、评价、体验艺术作品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

3、鼓励创新。

本课的作业设计突破平面、立体的局限,要求学生将拼摆、绘画等方法灵活运用,更多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创作出更美丽、新颖、与众不同的花朵。

4、注重评价。

本课以自由介绍、发表看法为主,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通过和美术作品的“对话”,激活了审美意识与情感,增强了视觉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出广泛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六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活动反思:

在设计教学过程初时,收集了大量的花卉图片,想运用花的不同造型让学生对花有新的认识,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花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花卉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服饰、家具等图片的展示更加坚定了学生们学习本课的信心。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时能不时地听到学生惊讶的赞叹声,对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喜爱。就这样,他们带着这一份喜爱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的每一环节,并快乐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二方连续花的制作方法,学生在设计、绘画、剪刻、漏印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每位学生都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花边图案,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荣誉感又一次得到提升。

不足之处 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应该鼓励其学生激情创造,大胆夸张,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快乐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现实世界的标准决定其合理性。 这节课在课前花了很多精力去准备,以后也会再把这节课多磨一磨,希望可以上的更出彩。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七

在认识桃花的基础上,尝试围着圆圈画花瓣,感受油水分离画的乐趣。

环境创设。

范例一幅,桃花的照片一张,幼儿写生桃花的作品几幅,白蜡笔和4张大的白纸,粉红的颜料、刷子。

重点:

围着花心画5片花瓣。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看到的桃花。

1昨天我们去干什么了?师:春天来了,桃花园的桃花开了。

2你看到的桃花是怎么样的?

3出示照片,集体观察认识桃花的特征。

二、拼拼、画画了解桃花的'画法。

1出示几幅幼儿作品:你们觉得这些桃花漂亮吗?为什么不漂亮?

2老师捡来了5片花瓣,我们一起来拼一朵漂亮的桃花。(请一个幼儿示范)。

3如果我们要画桃花,先画什么,花瓣是怎么画的?(教师示范)。

三、幼儿操作。

1.4人一组合作画桃花。

2.用刷子刷上粉红色的颜料。

四、欣赏交流:

1看看哪些桃花最漂亮?哪些桃花画错了。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八

设计思路:

春天美丽的桃花,让孩子们很是喜欢,而桃花的各种姿态更是让我们想用画笔去留住它。而“点彩画”这种绘画方法对孩子们来说比较陌生,而点彩的绘画技法更能激发幼儿绘画的乐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桃花,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桃花的认识与感受。

2.尝试用点彩画的方法表现出不同的桃花。

3.体验绘画的乐趣、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重点:

掌握“点彩画”这种形式来表现桃花。

活动难点:

五个圆点围成一圈。

活动准备:

课件(桃花)、音乐、水粉颜料(粉色、黄色、桃红色、白色)、调色盘、排笔两支、卡纸若干、抹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桃花朵朵开》入场。

师:在刚才的音乐里面,你听到了什么啊?

幼:桃花师:你见过桃花吗?在哪儿见过呢?

幼:(多名幼儿回答)。

二、初步感知对桃花的认识。

幼儿:幼儿园桃园。

2、出示实物桃花,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结构、形状、颜色。

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桃花)幼:(每人分发一束桃花)师: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手中的桃花长得什么样?等会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师:请小朋友把手中的桃花放到这个盒子里。

师:播发ppt中桃花的结构分解图。

a、桃花是什么颜色的?

b、桃花有几个花瓣?

c、中间的花蕊是什么颜色?

d、花蕾是什么样的呢?

三、教师出示课件ppt桃花,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桃花,好不好?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桃花,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桃花的认识和感受。

今天啊,老师要教小朋友用“点彩画”的方法来画桃花。

四、通过讲解并示范“点彩画”的绘画方法及过程。

(1)教师演示画法:

a、先在树枝上点出花瓣。

提醒:画花瓣,要五个点围成一个圈。

技法:学习“点、收”。

b、再在花瓣的中间画上花蕊。

提醒:画花蕊,要画在中心。

c、没开的花蕾,我们就用小圆点表示。

d、请一至两名幼儿上前作画。

提示:要画满树上的桃花时,可以先把花瓣全画下来,最后去点花蕊。

(2)、幼儿作画:

幼儿回忆并说说作画过程,加深幼儿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然后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要点:

提醒幼儿大胆创作,并注意作画的技巧、画面的布局等。

五、活动结束,评价作品。

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画的桃花树分组排好,供大家欣赏。

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1)把作品都贴上,互相欣赏。

(2)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画的桃花都特别美丽。春天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在歌曲《春天在哪里》中结束)。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我外出学习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整体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活动中,有些问题值得我去思考,第一个,语言整合第二个,示范讲解还是不够详尽。

本次活动活动步骤很清晰也很详细。

活动的前期,我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题,以一首儿歌《桃花朵朵开》作为入场前奏,调节出一种欢快的氛围。紧接着就是感知身边的桃花,认识桃花,了解不同姿态的桃花,用ppt展现桃花的美丽,到臆想的听着音乐走进桃园,感受桃园风光。孩子们从直观形象,然后转到想象感受,由外而内的感受桃花带来的美。

当孩子们有过充分的认识和感受后,接下来的就是学习“点彩画”

了。我采用的是直观的示范。示范中我抓住技法要点“点、收”,提醒幼儿画花瓣,要五个点围成一个圈,画花蕊的时候,要画在中间,没有开的花蕾,我们就用小圆点表示。同时,邀请幼儿上前作画,加深幼儿对过程的理解和技法的掌握。

活动前,我准备好了颜料、排笔、操作材料等活动所要需要的材料,一开始,在我自己示范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活动对小朋友来说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我也没想到别的。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的作品并不是让我很满意。画面的位置、色彩的搭配、点的技法都存在一点问题。

后来我想,如果我事先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的情况,在讲解示范的时候再细一点、再详尽一点,在创作时,给孩子们多一点自己练习,可能出现的问题就会好多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尽量把活动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想的充分一点,争取以后做的更好!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九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活动反思:

在设计教学过程初时,收集了大量的花卉图片,想运用花的不同造型让学生对花有新的认识,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花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花卉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服饰、家具等图片的展示更加坚定了学生们学习本课的信心。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时能不时地听到学生惊讶的赞叹声,对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喜爱。就这样,他们带着这一份喜爱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的每一环节,并快乐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二方连续花的制作方法,学生在设计、绘画、剪刻、漏印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每位学生都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花边图案,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荣誉感又一次得到提升。

不足之处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应该鼓励其学生激情创造,大胆夸张,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快乐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现实世界的标准决定其合理性。这节课在课前花了很多精力去准备,以后也会再把这节课多磨一磨,希望可以上的更出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十

1、学习运用“团”“搓”“揉”“捏”的手法表现花朵的造型。

2、幼儿通过欣赏图片、迁移原有对花朵的表象经验,进行花朵形态的表现和创造。

3、幼儿体验欣赏美、表现美的愉悦感,产生对艺术活动的喜爱之情。

:学习运用“团”“搓”“揉”“捏”的手法表现花朵的造型。

:幼儿通过欣赏图片、迁移原有对花朵的表象经验,进行花朵形态的表现和创造。

常见的花卉、收集一些花的图片或照片 、各色泡泡泥

1、欣赏生活中的花,观察花朵的不同造型。

3、引导幼儿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自己的观察,进行讨论和交流。

4、通过教师的引导,拓展幼儿的思维。幼儿自由想象,大胆表述。

5、介绍操作材料,提出任务与要求。

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幼儿互相欣赏学习。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十一

花能开,叶为何枯?枯了,又为何不落呢?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沉思,才有所醒悟。一旦尽秋,已无温暖的阳光,也没有了充足的雨露,梅树只能忍痛割弃满树绿叶,独立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在把根更深地伸展于大地吸其地气的同时,积蓄全身的营养,喂养并孕育着那一树待开的梅花。更为了有足够的力量,爆裂出一朵朵花。而枯叶的不舍树枝,正是用最后仅剩的温存,为每一朵待开的'梅花遮风挡雪,尽量使其少一点消耗,省一份精力。你细瞅就会发现,每一个花骨朵儿,都偎在枯瘦的叶子的怀里。只有在梅树的最高处,有少许花苞现于枝头。正因为独自经受着风雪,所以,也是开得最迟的。当满树花开的时候,一片片枯叶就会悄然而落,把一树的辉煌和灿烂,呈献在人们面前。让缕缕梅香,弥漫在寒风中。

这是一篇以物写人、情景相生的习作。作者紧紧抓住景物特征,细腻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寒梅傲雪的美丽图景,传达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并对与梅花具有一样风骨和品质的屈原、文天祥、鲁迅等人表达了由衷的礼赞之意。语言清新飘逸、绚丽典雅,极富感染力。

在这阴冷的天,风往骨子里钻。路上行走的人,不再象春秋那样,敞开胸怀,那么张扬,那么潇洒,而是紧扣衣领,缩起了脖子。而此刻,当我写这篇关于梅的文字,转头仰望窗外铁骨虬枝的梅树时,心头总感有一股暖气在缓缓升起,耳边响起普希金高昂的声音: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十二

为了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使用平时不起眼的材料去创造“花”,去感受“花朵”或者“绿叶”的样子。我想到了手指点画,用大拇指、食指、小指来点画花朵与花叶。这是一种新的作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画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乐趣。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春天是花儿绽放的季节,幼儿园里的小花小草,小区里的迎春花、桃花这几天开得特别旺盛,每次带孩子们到小区散步时,孩子们都争着问我:“老师,这些是什么花呀?”其实我也只知道它们中少数,其它具体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孩子们常常会被这些漂亮的花儿吸引,在那里留恋忘返,我想怎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呢?于是我想到了手指点画,这是一种新的作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画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乐趣。

1、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2、学习点画的作画方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能大胆随意点画(转载于:p;钟利英

1、引导幼儿给叶子涂上各种好看的颜色,并尽量涂在轮廓内。

2、激发幼儿对涂色活动的兴趣,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1、图片—枫树叶

2、涂色—树叶,枫叶。

3、幼儿用图画纸,油画棒。

一、导入

出示图片:叶子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叶子漂亮吗?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叶子上长着什么。

二、展开

1、出示涂色—叶子

教师:今天我们来为小叶子们穿上花衣服好不好?

什么颜色最漂亮呀?

(教师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示范涂色方法

涂色时,顺着一个方向涂,

尽量将颜色涂在轮廓内,顺时涂,把颜色涂均匀。

小朋友们涂色时,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涂红、黄、绿色都可以。

3、幼儿绘画,均匀涂色。

鼓励幼儿自己大胆的涂不同的颜色,教师巡回指导,对涂的好的小朋友加以鼓励、表扬,涂的慢的小朋友给予指导、帮助。

三、结束

1、把幼儿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请幼儿互相欣赏,教师讲评幼儿涂色作品。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十三

入冬,每天在家中院子里散步,我总要驻足于花圃中的梅树前,心中涌动着一份期盼,期盼一树梅花的绽放。

枯了,又为何不落呢?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沉思,才有所醒悟。一旦尽秋,已无温暖的阳光,也没有了充足的雨露,梅树只能忍痛割弃满树绿叶,独立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在把根更深地伸展于大地吸其地气的同时,积蓄全身的营养,喂养并孕育着那一树待开的梅花。更为了有足够的力量,爆裂出一朵朵花。

而枯叶的不舍树枝,正是用最后仅剩的温存,为每一朵待开的梅花遮风挡雪,尽量使其少一点消耗,省一份精力。你细瞅就会发现,每一个花骨朵儿,都偎在枯瘦的叶子的怀里。只有在梅树的最高处,有少许花苞现于枝头。正因为独自经受着风雪,所以,也是开得最迟的。当满树花开的时候,一片片枯叶就会悄然而落,把一树的辉煌和灿烂,呈献在人们面前。让缕缕梅香,弥漫在寒风中。在百花中,我最喜梅花。是的,春天是热闹的,做桃李都好,沐浴在阳光里,感受着春风的抚慰,唱唱赞歌,享受着人们的观赏和爱慕。

待到大雪纷飞,期待着梅树花开,成了人们的向往。赏梅,也成了人们最好的去处。可是,许多人只知道欣赏梅花,又有谁知其中的艰辛?许多人喜欢梅花,又有谁愿与她同行?更有谁愿做梅呢?我不禁想起行吟在汨罗江边的屈原,在零丁洋上叹零丁的文天祥,在黑暗里举着火把的鲁迅。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梅花的风骨和梅花的精神。正是因为,他们虔诚地跪伏于这片让人爱也让人疼的土地,在寒冬里坚守,经得起这份磨难。在暗夜里渐行,有一身胆气。在孤苦中思考,长一颗坚贞的梅花心。

在这阴冷的天,风往骨子里钻。路上行走的人,不再象春秋那样,敞开胸怀,那么张扬,那么潇洒,而是紧扣衣领,缩起了脖子。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尝试用围圈剪的方法表现桃花的美。

2、乐意与同伴合作剪贴桃花,体验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彩纸、音乐《桃花朵朵开》、每组一张画好的桃树(只有树枝)。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播放阿牛的歌曲《桃花朵朵开》,通过提问引出内容。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花朵朵开?你看见的桃花是什么样子的?

2、在幼儿经验回忆的基础上,播放课件,欣赏桃花,了解桃花的颜色、形状和开花的位置。

小结:有的桃花开放了,圆圆的很大,有的桃花没有开放,还是小小的花骨朵。)。

3、师生探索剪贴桃花。

(1)教给幼儿基本的剪纸方法。沿开口处将三个角剪圆,并将第四个角剪掉。

(2)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剪出不同大小的桃花。

4、提出要求,幼儿剪纸并粘贴到自己组的桃树上。(播放《桃花朵朵开》的歌曲)。

5、展示讲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所熟悉的、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现实生活,教师尝试做有心人,将孩子们与桃花做朋友的情境抓拍成一个个片段,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回忆,讲述和桃花姐姐说了什么悄悄话,做了什么游戏,并在欣赏中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以俏皮的语言表达桃花的不同形态,丰富了孩子对桃花色彩、形态美的感受,其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幼儿主动去探索表现桃花美的各种方式。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十五

设计意图:爱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听到音乐便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因此,从音乐入手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动,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注重音乐对幼儿的整体影响,重视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感受音乐、主动地表现音乐,重视从节奏入手,让幼儿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领略音乐欢乐的气氛。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热情欢快的风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旋律。

2.学习分声部轮奏,并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合奏。

3.体会师幼合作、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桃花朵朵开”音乐磁带。

2、大鼓、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等打击乐器。

知识经验准备:熟悉“桃花朵朵开”的舞蹈。

活动过程:

一、幼儿集体表演舞蹈“桃花朵朵开”,感受音乐欢快的气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提出本次活动任务:用这些乐器为歌曲配上好听的节奏。

1、幼儿自选乐器,伴随音乐自由演奏。

2、集中,请手执相同乐器的幼儿坐到一起,随音乐自由演奏。

三、根据教师指挥,幼儿合奏练习。

1、教师身体动作总谱讲解演示。

2、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学习“身体动作总谱”。

3、幼儿根据教师的身体动作、暗示分声部徒手轮奏。

4、根据身体动作总谱,与幼儿商量配器方案。

四、乐器合奏。

1、幼儿根据“身体动作总谱”,进行合奏。

2、看教师指挥,再次合奏。

3、教师指导和鼓励下,个别幼儿轮流担任指挥。

4、加乐器进行配乐,幼儿按意愿,加入大鼓节奏。

五、在轻音乐“花好月圆”中结束本次活动。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尝试在指定的位置上印花,体验用蔬菜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大树(树干和树枝)的绘画纸人手一份,西兰花人手一小块。

2、粉色颜料每桌两份,抹布每桌一块。

3、印好的范画一张。

4、幼儿已经看过桃花。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请宝宝观察,并引导宝宝说说是什么花。

二、示范印花的方法。

小手要捏住花瓣,在盘子里蘸好颜料后印到树枝上,桃花就开好了。

三、鼓励宝宝尝试印桃花,观察并适时指导。

1、引导宝宝拿稳西兰花的花梗,用力在纸上印一下就拿起来,避免在纸上乱涂。

2、提醒宝宝在树枝的位置上印花。

3、如果宝宝的小手碰到颜料,提醒宝宝用抹布擦干净。

四、展示宝宝作品,引导宝宝互相欣赏,感受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梅花朵朵开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

活动难点:

五个圆点围成一圈。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桃树背景、水粉颜料、棉签、皱纸、树枝等,每张背景上做好一个桃花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讲述,说说观察桃花的快乐心情。

3、教师:我们小二班的朋友小嘴真甜,都和桃花姐姐成了好朋友,说悄悄话,做游戏,桃花姐姐心里可开心了。看,桃花姐姐来看你们了!

二、欣赏与示范。

1、(看课件)仔细观察桃花长得什么样?五个花瓣,粉红色,象五角星,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这朵桃花在干什么?(笑眯眯)那这朵呢?(很害羞)这朵花象什么?想蛋,它是一个花苞苞,就象宝宝在睡觉。师小结:桃花有五个花瓣,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桃花有的笑开了脸,有的很害羞,有的还是花苞苞。

2、这么漂亮的桃花怎么请到我们教室里来?(幼儿讨论)教师出示范例,让幼儿仔细观察:请你们找出喜欢的桃花,仔细看看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怎么做的?(提供:手指点、棉签画、纸揉、贴花瓣)。

3、说说你喜欢的桃花是用什么做的,用什么办法做的?

4、师小结提炼:有的是用颜料手指点画的;有的是棉签画的,有的是用皱纸揉成的,还有的是把花瓣贴在树枝上做成的。

三、教师介绍材料,幼儿选择操作。

我们选一种喜欢的办法请出桃花姐姐。

四、交流互动,欣赏拍照。

1、向朋友介绍自己制作的桃花,说说用了什么材料,用什么办法做成的。

2、摆个好看的动作,和自己的桃花一起留个影。

五、结束:

我们一起听音乐,用动作把桃花姐姐请出来吧!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所熟悉的、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现实生活,教师尝试做有心人,将孩子们与桃花做朋友的情境抓拍成一个个片段,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回忆,讲述和桃花姐姐说了什么悄悄话,做了什么游戏,并在欣赏中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以俏皮的语言表达桃花的不同形态,丰富了孩子对桃花色彩、形态美的感受,其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幼儿主动去探索表现桃花美的各种方式。

2、在活动中,教师充分理解、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兴趣及需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幼儿自由选择与集体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适合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为他们创设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幼儿制作之前,教师让幼儿自由结伴,观察各种桃花的制作方法及材料,并通过集体交流,及教师的总结,让孩子提升了相关经验,了解了各种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同时,在教师隐性的指导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这给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孩子在与师幼互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索、发现,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注重教师的亲和力,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的每个环节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以崇明水乡、森林公园、乡村景色等作为桃花制作的背景,从视觉上,给孩子美的体验;并用优美舒缓的桃花古筝音乐,创设优美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孩子与整个活动环境融为一体。

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作时愉快的情绪体验及创作出来的作品看,幼儿对此活动有浓厚的感兴趣,虽然是同一创作内容但教师变换创作的形式,采用手指点画、棉签画、团纸粘贴等不同的方法,让幼儿了解了‘桃花’还可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来表现,拓宽了幼儿的美术创作思维。活动中幼儿能迁移以往的创作经验举一反三,同时,同伴的影响也促进了幼儿合作的萌芽。在活动延伸中,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现桃花,让幼儿体验表现桃花的形式原来还有更多,他们的多种经验得到了充分而又灵活的运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167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