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6:37:20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范文(16篇)
时间:2023-11-30 06:37:20     小编:薇儿

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修改,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案编写要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典型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编写过程。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一

1、学习先涂颜色,再勾花边的方法装饰裙子。

2、增加对线条、图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范画,装饰的裙子图片,未装饰的裙子轮廓图。

图片讨论——模仿示范——幼儿作画——作品展示。

出示图片1和2,

这个小朋友穿上这么漂亮的花裙子,她们多高兴啊!

咦,这个小朋友怎么啦?她为什么不高兴呢?

(因为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没有她们的花裙子那么美!)。

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白裙子变成花裙子呢?

(就用我们的小手、彩笔来帮帮她吧!)。

给她的白裙子上画什么呢?

画花儿、鱼儿,小兔子,熊猫,苹果……等等。

先用两三种浅颜色蜡笔涂在裙子上。

再用较深的彩笔在上面勾出花纹。

看,小姑娘笑啦,她感谢小朋友们为她想出的好办法。

提问:除了可以画这种图案,还可以画其它的吗?(小朋友、房子、机器人…)。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评析,予以奖励。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幼儿的绘画能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大多数幼儿都能够涂满颜色,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意思,有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例如:赵艺萱、叶恬妮能够画面构图饱满,有动物、人物、植物,同时运用渐变涂色。大部分幼儿能用线条、图形加以简单地组合来表现事物的大致特征,并且色彩鲜艳,能够画满整个画面。

小班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能够说出在白裙子上画上……有的甚至能说出画面的情景。但幼儿在具体绘画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讲述的内容却不能画出,这就造成了眼高手低,于是看别的小朋友画什么,就跟着模仿什么,每个小组有每个小组的风格。能力比较差的幼儿也把白裙子变成彩色的,而且涂色均匀。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二

1、能说出冬天和夏天不同的感受,并以绘画的形式表明自己喜欢的理由。

2、动脑筋设想解决冬天和夏天给人们带来的不方便之处。

3、积极参与谈话活动,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1、冬天和夏天的图片。

2、绘画纸、笔。

1、出示冬天和夏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冬天和夏天的主要特征。

教师用语:图片上是什么季节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冬天和夏天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2、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喜欢冬天和夏天的理由表现出来,并在集体面前说一说。

教师用语:你喜欢冬天还是夏天呢?为什么?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笔和纸,请小朋友把你们喜欢的理由画下来,并和你大家说一说。

3、教师将幼儿不喜欢冬天或夏天的理由记录在海报上,引导幼儿动脑筋解决。

这些不方便的地方,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家长和孩子共同填写亲子单,解决冬天和夏天给人们带来的不方便之处。

通过运用场景和图片等直观教具,采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让幼儿区别冬天与夏天,通过谈话,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对冬天和夏天这两个季节的认识,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不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季节遇到的问题?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两个季节特点的认识,这节课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很高涨,能够在我的引导下与我积极配合。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三

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4、讲解规则,展开辩论。

辩论规则:

(1)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5、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最后欣赏散文《夏天》、《小雪花》。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2、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能简单复述散文。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2、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3、可粘贴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入话题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冬天和夏天的特点。

(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4、讲解规则,展开辩论辩论规则:

(1)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4、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最后欣赏散文《夏天》、《小雪花》。

活动反思。

通过运用场景和图片等直观教具,采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让幼儿区别冬天与夏天,通过谈话,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对冬天和夏天这两个季节的认识,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不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季节遇到的问题?使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两个季节特点的认识,这节课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很高涨,能够在我的引导下与我积极配合,整个课堂和谐民主,幼儿们能积极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充分开动了脑筋。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五

通过讨论交流丰富幼儿防暑降温的经验,并初步了解小动物是如何防暑度夏的。

幼儿对夏天的炎热已有体会

图片

ppt课件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

夏天的天气怎么样?(很热)

2、是啊,我也觉得很热的。所以我想了一些夏天可以防暑降温的方法,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想请你们来帮我检查一下,好不好?请把可以降温的方法贴在左边,不能降温的方法贴在右边。

3、幼儿操作。

1、你们帮我整理了这么多防暑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师幼共同讨论防暑办法。

3、除了黑板上的这些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来吗?

(引导并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办法)

1、幼儿讨论动物避暑的办法。

2、你们知道的可真多,我这也有一些小动物避暑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好吗?

3、小狗:伸舌头排汗

孔雀:开屏降温

松鼠:竖起尾巴,把尾巴当太阳伞

大象:耳朵是空调器,鼻子能喷水,洗澡降温

蜗牛:夏眠,缩进壳里睡觉

4、小动物们避暑的方法可真多,我这里还有很多资料,区域活动时你可以到语言角里去找找看,那里面藏着许多小秘密,我可等着你们来告诉我啊!

5、今天,我们知道了很多人避暑的方法,还有小动物避暑的方法,相信有了这些办法,这个夏天一定可以过得很凉快、很舒服的。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六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夏天的美。

2.利用图谱,学念、并熟记诗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了,夏天可美了,夏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夏天的歌真好听!你听到了哪些动物在唱歌?它们又是怎样唱的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吧!

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夏天的歌,在哪里?在我们乐呵呵的笑声里。

小朋友,夏天里是谁在唱歌呢?

对了,是:蝈蝈、知了、青蛙。(幼儿自主回答)它们是怎样唱歌的?(幼儿模仿)。

真棒!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蝈蝈蝈,知了、知了,咕呱、咕呱,”

它们在什么地方唱歌?真聪明!“在绿绿的草丛中,在高高的大树上,在清清的池塘里”。

孩子们夏天的歌除了在这些地方,还在我们乐呵呵地笑声里呢?好了,让我们看着图再来说一说吧!

“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小朋友,想一想,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吧,找到了,也把它们编进我们的儿歌里吧。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七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2、萌发对儿歌的喜爱。

3、尝试仿编儿歌。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幼儿对夏天有了初步感受。教学挂图《夏天来了》。

1、谈论。

(1)引导幼儿谈论: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夏天来了?

(2)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交流对夏天的感受。

2、欣赏图片。

(1)出示挂图《夏天来了》,引导幼儿过程、欣赏。

3、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夏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边欣赏挂图边倾听。

(2)引导幼儿学说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语气和停顿。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夏天还在哪里/。

(4)鼓励幼儿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儿歌。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八

1.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雷雨现象。

教师小结夏天闪电、打雷到下雨的过程。

2.欣赏、熟悉歌曲。

教师范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熟悉歌词。例:教师:"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出示节奏卡,帮助幼儿理解和把握切分节奏。

3.填词唱歌。

幼儿跟老师一起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4.表现歌曲。

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并用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九

1.认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进一步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

3.体验唱歌的乐趣。

1.准备录音机,歌风《夏天的雷雨》的音乐磁带。

2.准备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录音。

3.准备手电筒,乐器若干。

一.教师播放录音,引出活动主题。

1.播放雷雨录音,让幼儿倾听。

2.引导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听这种声音?

二.引导幼儿讨论:谁看见过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样的?

三.组织幼儿观赏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

1.请幼儿说说图片的`内容:例如:闪电的画面,闪电过后下雨的画面。

2.启发幼儿说说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导幼儿讨论:打雷和闪电时应该怎么做?例如:用双手掩着耳朵,张开嘴,不能站在树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3.教师朗诵几遍歌词后,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自选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闪电婆婆的角色,分别拿着手电筒和乐器演唱歌曲。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闪闪”时,闪电婆婆便把手电筒开关数次,唱到“轰隆隆”时,打雷先生便要敲打乐器。

3.根据幼儿的兴趣交换角色重复表演。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

1.知道夏天来时,周围环境的一些变化。

2.懂得在活动中,注意倾听同伴讲话。

3.通过活动,体验夏天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1.在活动前,家长和幼儿一起说说夏天的'课件。

一.雷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

幼:雨声师:还听到什么声音了呢?

幼:雷声师:那你知道在什么季节会经常下雷雨呢?

幼:夏天。

二.说一说周围环境的变化。

师:到夏天时,我们周围会有哪些变化啊?

幼:天热了、衣服穿少了、出汗多、荷花开了、知了叫。

三.欣赏图片,感受夏天的美。

师逐一出示图片,让感受夏天的美。

幼:雷声师:不好了,要下雷雨了我们快点躲雨吧小结:告诉幼儿,在下雷雨时我们人是不可以躲在树下的,我们要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五.活动延伸:

虽然是中班幼儿但是他们对夏天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在谈到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凉快一些?舒服一些?他们都各述己见,畅所欲言。但他们毕竟是中班的孩子在将到吃雪碧、冰激凌、棒冰他们特别的兴奋仿佛在为夏天可以吃冷饮而欢呼雀跃。为此我考虑近期在组织一次活动教育幼儿吃冷饮要适当。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一

1、引导幼儿认识夏天服饰的特点,利用各种材料装扮夏天的服饰。

2、学习整理、收拾区角材料。

数量为1―5的夏天服饰数群卡和点卡;各个季节的服饰图片,夏季服饰若干件,已画好的夏季服饰图。

一、介绍夏天服饰的特点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时候穿的?夏天我们要穿什么衣服呢?

小结:夏天来了我们要穿薄的、短的。如裙子,短袖等

二、介绍材料及玩法

老师在各个区角准备了很多夏天穿的衣服,等一下你们看看还有怎么样的?

手工区:这里有一些裙子,请你们用这里的材料把它装饰一下,再拿到店里去卖,要装饰漂亮才有人买。

益智区:用什么买呢?就用这里的数群卡,数群卡上有几件衣服就可以买几件。买的时候要说清楚你买几件,说对了就卖给你。

三、幼儿自选区角游戏,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要求幼儿买的时候排好队,鼓励商店的幼儿在客人购买商品的时候能热情有礼貌地提供服务。

2、装饰裙子时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

四、引导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二

中班幼儿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通过此主题,主要让幼儿知道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季节,感受夏天的自然特征,了解夏季的各种变化,能认识夏季常见的蔬菜水果,懂得多吃蔬菜水果身体好。教给幼儿保护皮肤的方法,不在太阳光下曝晒。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1、了解夏天的` 主要季节特征。

2、了解防暑驱热的常用办法及夏季生活卫生要求,学习照顾自己。

3、学习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多种特征。

1、在体能游戏中增进动作的灵敏度,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初步的竞争意识。

1、体验表演、造型活动的乐趣。

2、学习劳动的人们不怕热、不怕苦,勇于克服困难。

1、采用多种形式表现夏季的常见景物及对夏季的感受。

2、感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能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1、能与同伴合作设计并印画太阳伞,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2、积极参与活动,与同伴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1、大胆尝试用色彩、线条、符号等表达自己“热”的感受。大胆尝试运用抽象的表达手法。

环境创设: *活动室环境创设:

1、将幼儿合作设计印画的太阳伞展示到活动室墙面上。

2、布置几幅冷暖色绘画作品供幼儿欣赏。

3、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运用多种材料如纸板、皱纸、布条等制作拖鞋并在活动室内进行展示,也可作为角色游戏的材料。

1、为幼儿营造一个师生融洽和同伴友爱的氛围,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讲述自己的想法。

2、经常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第十七周:夏天真热(健康、艺术)夏天的雷雨(科学、艺术)水上花园(语言、艺术)美丽的太阳伞(艺术)不怕热的人们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幼儿将抗度夏。

第十八周:卫生拍手歌(健康、语言、科学)拖鞋(语言、社会、科学)夏天里的动物(语言、社会、科学)做买卖(语言、社会、科学)莲蓬和藕(语言、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 的生活卫生习惯。户外活动尽可能选在凉荫下或非太阳直晒的场地上进行。

第十九周:

1、冰淇淋(语言、艺术)有趣的西瓜(健康、语言、科学)大草帽(语言、社会)夏装舞会(科学、艺术)开心在夏天(语言、社会、艺术)

第十九周:

生成课程

1、请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减少夏季常见病的发生。

2、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带孩子参加嬉水、周末度假等有益的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开阔孩子视野。

3、带孩子参观一次附近的蔬菜水果市场。

4、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拖鞋带到幼儿园来。

5、引导孩子平时注意观察在炎热的夏季仍从事户外作业的人们及劳动。

6、鼓励孩子采用多种方式向邻居、亲戚朋友了解夏天里一些动物的情况。 带着孩子去西湖观赏荷花、荷叶。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三

1、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音高。

2、了解音乐的强与弱,用声音与动作表现强弱,表达歌曲的情绪,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正确地使用乐器,学会看指挥,能整齐地齐奏和轮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各种乐器若干,大雨小雨的录音、大鼓、小鼓。

1、幼儿听音乐《进行曲》,按节奏合拍的拍手走步进入教室。

2、感知音的强弱,老师敲大鼓和小鼓,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大鼓的声音和小鼓的声音。

3、放录音,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引导幼儿发现鼓声的强弱变化,请幼儿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有强弱变化,如:马跑远的声音,近了强,跑远了弱。

4、歌曲:《大雨小雨》。

(1)放录音启发幼儿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并让幼儿学一学大雨小雨的声音。

(2)老师范唱全曲,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3)利用整体都唱的`方法,重点辅导幼儿唱不准的句子,吐字要清楚,要唱出强弱的变化。

(4)老师和幼儿分角色唱。

(5)老师再次范唱,幼儿欣赏,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表现大雨小雨,把歌曲唱的生动,即富于艺术表现,幼儿可随着音量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强音时拍手,跺脚,弱音时可拍腿,拍肩。

5、节奏乐《小号手之歌》。

(1)听音乐让幼儿练x拍的节奏、强弱。

(2)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各种乐器。

(3)幼儿自选各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注:拍手一铃鼓、响板、小铃、沙球;脚一钗,由老师打或能力强的幼儿。

幼儿学习时先分部,后集体,鼓励幼儿按音乐的节拍大胆的敲打乐器。

6、音乐游戏:(抢椅子)游戏玩法:全体幼儿每人一把椅子在圈上坐好,圈里也有一名幼儿坐在椅子上。

游戏开始,幼儿都在椅子上面坐好,曲一:中间幼儿蹲,外圈站,反复几次后到里圈幼儿到外圈的任一位置上全体幼儿侧转身。曲二:听音乐双手叉腰脚做小碎步顺圈走,当音乐突然停止时,所有的幼儿马上抢外圈的椅子,只有一名幼儿没有抢到(受罚),也可让他表演节目或当中间人,游戏重新开始。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四

1、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印画表现夏天的树,用添画描绘夏天的风景,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

2、能根据自己对夏天的认识,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围生活环境的相应变化。

2、每组一张大图画纸,在适当位置画好树干。

3、油画棒、绿色颜料、毛笔。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小组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并选出一个幼儿发言。

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衬衫、橙色看上去比较暖,可以表现炎热;蓝、绿色看上去比较冷,可以表示凉爽。

2、交代要求,引导作画,师指导。

教师:今天我们每个小组来合作画一幅画。我们以前学过手印画,想想我们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树叶,我们今天用手涂颜料来印画树叶,再添画夏天的风景。每个小组自己画,先商量好画什么内容,画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漂亮。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在合作画中互相商量,真确选择夏天风景的颜色,并保持画面清洁,集体完成任务。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出幼儿作品。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以及对夏天的感受。

开展“西瓜品尝会”或进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动。

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幼儿在亲自作画时非常的高兴,和同伴相互合作的很好,也很团结,更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提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我认为只要一堂课满足孩子的需求,完成了一堂课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五

1。通过倾听、感知、表现夏夜里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热闹。

2。能通过各种的声音想象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3。探索各种灭蚊蝇的方法,让幼儿感受灭蚊蝇的快乐与有趣。

1。各种声音资料(蟋蟀声、蛙声、蚊蝇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电风扇、拍蚊声等)。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

3。各式蚊蝇拍、硬纸板、皱纹纸、软皮线、废旧饮料罐等。

1。创设夏夜的草坪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快找它在哪儿?

(让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寻找小动物。)

2。让幼儿感受夏夜的草丛中热闹的声音。

(1)通过歌表演、创编等活动自由模仿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通过此环节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2)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3)让幼儿正确处理各种小动物。

(让幼儿凭借以为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区分益虫与害虫加深对个各种虫子的认识。)

3。利用雷声将幼儿引入室内场景。

4。通过倾听各种声音让幼儿想象、讨论、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通过提供各种室内的声音,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能力。)

5。针对蚊蝇声让幼儿讨论如何来消灭蚊蝇。

(1)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各种灭蚊蝇的工具。

(给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幼儿进行灭蚊蝇活动,感受灭蚊蝇的有趣,在劈啪劈啪声中感受灭蚊蝇的热闹。

6。在灭蚊蝇后,让幼儿随着悠扬的音乐安静的入睡。

(动静交替,使幼儿享受到热闹的灭蚊行动之后那份独特的安宁,体验无比的成就感。)

活动中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夏夜的情境,利用各种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并让幼儿用歌表演等形式,来亲身感受夏夜的热闹。但在幼儿表演各种声音时,有个别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草坪场景边的大屏幕上,这说明在创设环境时,应多方面的考虑周围无关因素的干扰,尽量排除和远离无关因素,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后给我的又一大启示是环境材料的要在恰当的时间切入,如在让幼儿自由制作各种灭蚊蝇的工具时,我们过早的将蚊蝇出示,使得个别幼儿都没有制作创作灭蚊蝇工具,就急于消灭蚊蝇,从而失去了亲自动手制作,自由创作的机会。如果蚊蝇在幼儿制作完后出现,就会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中班活动夏天来了教案篇十六

(一)知道夏天知了在树上常鸣叫,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愿意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一)重点:通过观察,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难点:能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一)收集知了鸣叫的录音和知了的图片或照片(需有利于幼儿观察知了的翅膀),或有关“知了的生长”的多媒体资料。

(二)幼儿用书第5册封二、第1页。

(三)挂图《知了叫,夏天到》。

(四)语言cd(儿歌《知了叫,夏天到》)。

(一)知了声声叫。

2、你平时听到过知了的声音吗?什么时候?

3、你看到过知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里有知了?

4、初步观察知了的外形。(欣赏挂图或影像图。)

师:你找到知了了吗?它在哪里?

师:谁能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你找到的知了,告诉大家知了在哪里?

师:图上的知了停在大树上,平时知了也都生活在大树上。

师:刚才你们听到知了是怎么叫的?夏天的时候,知了经常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二)知了的翅膀真奇妙。

1、初步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外形(挂图)。

师:你看到的知了是怎样的?(幼儿自主观察和表述。)

2、聚焦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翅膀。

师:仔细看看,知了身上长着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上侧大图。)

师:知了的翅膀看起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观察下侧左右小图,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和表述的空间。)

师:看看两只小知了,它们的翅膀是打开的,还是合拢的?(引导幼儿对比观察。)

3、观察知了的相关图片或照片。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知了是不是也有翅膀?

师:原来,知了都长着一对什么?所以它们才能飞到哪里?

(三)抓知了。

1、欣赏儿歌,观察幼儿用书,有机会带领幼儿试着抓抓知了。

师:请小朋友听听儿歌、看看书,说说知了在哪里不停地叫。(树上。)就好

像在告诉大家,夏天怎么样?(来到了。)

师:屋里小宝宝在做什么?知了不停地叫,宝宝可能会怎样?

师:在树下的哥哥姐姐手里拿着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9891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