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和不断的完善。教案的编写要灵活应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这些教案范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一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及图片口编加减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
2、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二
5.订正板演,并提问:
(1)第一组题3、4、7各叫什么?8、2、6各叫什么?
(3)第三组题“+”表示什么意思?7+3=1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什么意思?7-3=4表示什么意思?
注意:常有人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做题前要先看符号,是“+”时,要把两个数合起来;是“-”时,减几就从被减数里去掉几。
6.打手势算:(投影)。
老师说出10以内加减法题共10道。学生打手势表示口算的结果。
7.对口令:(投影)。
老师按投影的题,说10以内加减法题10道,同学说得数,要求脱口而出。
8.游戏――“评选优秀邮递员”:
黑猫和白猫是邮递员,由两位学生扮演。每人送10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道题。谁先算出这道题得几,就把信投进贴在黑板上的编号是几的信箱里。送信时,谁投得又对又快,谁就是优秀邮递员。
谁当黑猫?(发黑猫头饰让学生戴上。)。
谁当白猫?(发白猫头饰让学生戴上。)。
比赛结束,检查后给获胜者发奖。
9.视算:看算式写得数。要求看准题,写对得数。视算题是10以内加减法题,共8道。
10.听算:听题写得数。要求听准题,写对得数。听算题是10以内加减法题,共8道。
11.游戏――“拔萝卜比赛”:
白兔和灰兔比赛拔萝卜,由两位学生分别当白兔和灰兔。老师说10道题,谁先算出得数,谁就到黑板前面来拔编号是几的'萝卜。拔得又对又多的获胜。
谁当白兔?(戴白兔头饰。)。
谁当灰兔?(戴灰兔头饰。)。
比赛结束后,给获胜者发奖。
12.速算比赛:
计算课本上的式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题目见课本第46页第10题,共20道题。
完成后订正,评出前五名并发奖。
13.智力竞赛:看谁最能动脑筋。
(1)和是10的加法算式有哪几道?(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差是3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4.总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大量的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必须做到计算正确,得数脱口而出。我们还没有达到要求,今后还要加强练习,争取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正确、迅速地口算。
15.板书安排: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三
1、通过观察美丽的动物园的动画情景,使学生较熟练地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动口编故事,动脑探究,进一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较熟练地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口算卡片、电脑软件、动物园图片、录音机。
图板、皮球,每个同桌一套实物图片。
一、导入。
1、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10以内的加减法。
(1)要求: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4+58—69—32+63+4。
10—28—45+57—21+5。
(2)下面请大家看算式,想得数,拍手表示。
微机依次显示:
9—42+56—310—43+6。
2+86—24+45—310—9。
2、教师导语:你们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很好,那么,大家用我们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怎么样呢?这节课咱们就赛一赛。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用数学。
1、师:请大家和老师一齐去逛逛动物园,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把你看到的编成一段段有趣的小故事,并且提出问题,让你们的小伙伴来解答。
(微机显示动画片)。
2、师:动物园逛完了,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3、师:下面全班进行交流,请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1)生:从花果山上跑来5只猴子,跳到树上3只,树下有几只?
师: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生:解决这个问题用减法计算,算式是5减3等于2、(板书:5—3=2)。
师:哪位同学接着说?
师: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会解决?(同桌互相说说)谁想说给大家听?
生:3加2等于5。(教师板书算式)。
师:哎?两位同学编的都是关于猴子的故事,怎么这次不用减法计算而用加法计算呢?(同桌讨论)。
生:要解决一共有几只猴子这个问题,就要把树上的3只和树下的2只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计算。
(3)生:动物园里有5只猴子,2只小猴子在地上玩耍,有几只跳到树上?
师:有几只跳到树上?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生:解决这个问题也要用减法计算,算式是5减2等于3、(教师板书算式)。
师:我真的不明白,这次怎么减2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提出的问题是有几只跳到树上,所以就要从一共有的5只猴子里面去掉地上的2只,得出来的就是树上的3只。
(4)生:我先看到了4只熊猫,又看到从树后走来3只,一共有几只?
师:同桌互相说说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同桌说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5)生:有6只可爱的小白兔参加赛跑,逃走了2只,还有几只?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答?
(生答略,师板书)。
师:谁同意他的意见?你们是怎样想的?同桌交流交流。
师:你们还能编出别的故事吗?
生:动物园的王叔叔养了2只小松鼠,还养了1只大黄狗,一共养了几只动物?
师:大家一齐说怎样列式?
(生答略,师板书)。
师:今天逛动物园的收获真大。好,我们先说到这儿,请大家休息一会儿,一齐来看拍皮球表演。
三、课中休息。
伴乐表演拍皮球。
师:同学们,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吗?(生答略)谁知道怎样计算一共有几个人拍皮球?请写在作业纸上。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你们能想出那么多的好办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四、开放题。
1、师:请大家准备好学具。同学们,你们每张桌子上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和它们有联系?然后在图板上摆出一幅像这样(教师指板演图)带有问题的图画,再根据图画编故事,并提出问题,最后,还要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好吗?比比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开始!
2、同桌合作,摆图、编故事、提问题、说解题方法。
3、分组交流(教师巡视)。
4、你们认为哪个同桌摆图摆得好,故事编得有趣,请他们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提名后依次显示各图并进行交流)。
生:同学们用零花钱买了10个书包,送给山区小朋友8个,还剩几个?
师:同桌互相说说怎样解答这道题。
五、全课小结。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问题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愿每个同学都学好数学。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四
1、讲述自己的购物过程,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2、学习用类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1、超市场景及贴有1—4元价格标签的商品若干。
2、幼儿人手一张5元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3、超市货架图一张(如图5-8)。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每位小朋友用5元钱买一样物品,如果需要找零钱,请在旁边的篓子里按数目取出零钱,再说说你的5元钱是怎么用的。“你有几元钱,用了几元钱,还剩几元钱。”并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边购物边讲述。(如:我用5元钱,买了4元钱的牙膏,还剩1元钱。用一道算式记录。)并和同伴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3)请个别幼儿根据所列的.算式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如:5-2=3,我用5元钱,买了2元钱的xx,还剩3元钱。)。
2、带领幼儿进行购物猜测活动,学习用推类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货架图,知道实物图上数字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测:
“我用5元钱,买了货架图上的两样食品,你们猜猜我买的是哪样食品?”
(1)当幼儿说出两样食品后,教师可请大家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再肯定其中的一样食品,让幼儿重新猜另一样食品。(如:幼儿猜出的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糖,因为这两样食品合起来是5元钱。教师就可以肯定他们猜对的一样,即:4元钱的可乐猜对了,而1元钱的糖不对,幼儿则需重新猜另一样,他们就会猜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饼干。)。
(2)当幼儿说出两样食品后,教师可肯定其中的一样但不告诉幼儿是哪一样,让幼儿通过类推的方法去猜测。如:幼儿猜出的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糖,教师可表示有一样猜对了,一样猜错了,请幼儿再猜。幼儿说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冰棒,教师表示还不对,幼儿又猜是4元钱的××和1元钱的糖,老师表示:这次你猜对了。
3、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五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19竹编成一组密码:4-3,7-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5+2-3,5-2-2,1+5+3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六
生逐一说算式,师逐一板书算式。
师:观察小朋友们刚才写的算式,你有什么感觉?
生:比较乱,有重复的算式,还有没有写到的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与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你喜欢写得数是几的加法算式
(1)选一选
生:喜欢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2)小组分工。
在写之前,小组先分好工,比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
(3)欣赏各个小组整理情况
讲一讲:谁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一)给黑板上的算式分类(板书:加法、减法)
(二)整理加法表
1.提出要求:
四人小组、团结协作,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
2.合作整理:
四人小组合作整理加法表,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一些加法算式。
3.交流评价:
学生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是按什么规律整理的。
4.归纳概括:
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加法表(课件出示)
5.观察发现规律:
(1)加法表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加法表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3)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逐一展示课件,得出规律。
(三)、整理减法表:
1、交代要求:学生用整理加法表的方法,独立整理减法表,见书53页。
2、学生汇报整理后的减法表。
3、(出示课件)根据整理后的减法表,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四)、巩固练习:
听算题。2分钟内看谁算得又好、又多。
五、师:解决一个问题有很多种方法,只要小朋友多动脑,你们就一定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
作业:第53页帮蚕宝宝回家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七
2、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度及正确率。
2、会独立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能独立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书p8)。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计算的正确率及速度。
一、谈话导入。
这一天,希望小学二年段的全体同学要去参观博物馆。他们在操场上排好队,准备出发了。(出示主题图---四个班的'人数)。
1、让学生说说你从主题图中,知道什么?
2、(出示汽车),学校为同学准备了两辆车,每辆车准乘70人。(帮助学生理解“准乘”的意思)可是他们不知道应该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才合适。你能帮他们出个主意吗?(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
二、复习。
1、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
第一种方案:二(1)和二(2):36+30=。
二(3)和二(4):35+34=。
第二种方案:二(1)和二(4):36+34=。
二(2)和二(3):30+35=。
2、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计算,算出这四个算式的得数。
3、指名板演,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4、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5、教师小结。
三、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书p13:1、3。
2、书p14:6要求学生先判断是否正确,说说你的依据,最后进行改正。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练习本p13:4。
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种方案:
二(1)和二(2):二(3)和二(4):
36+30=35+34=。
第二种方案:
二(1)和二(4):二(2)和二(3):
36+34=30+35=。
通过各种形式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计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书p14:5。
然后指名板演,说说计算方法。揭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继续“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让学生自己看题(书p14:7)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再进行讲评。
3、采用游戏的形式完成书p15:8。
注意本题中有2个蘑菇是不等于那四个得数的。从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计算时一定要细心、认真,同样做事也应如此。
二、复习应用题。
1、书p15:9,让学生独立列式进行解答,
2、书p15:10。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答第1个问题。
(3)问:小玲有50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玩具?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买几样玩具不限制,可以是1样、2样或3样,只要总数不超过50元就可以了)。
(4)问:如果想花最少的钱买两样玩具,应买哪两样玩具?
三、全课总结。
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书p16)。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2、出示主题画,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二、复习计算方法。
1、观察主题画,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什么?
2、让学生根据图上所告。
诉我们的四个量,先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能根据提出什么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一个不退位减的问题,一个退位减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4、让学生独立在课堂本上列竖式进行解答。
5、指名板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6、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2、改错题(书p21:6)先让学生观察,用手势表示对或错,并说说你判断的依据,同时要求把错题订正在旁边。
3、书p21:7本题重点讲解第2、4个算式。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书p22:11、12。
两位数减两位数。
北京比多伦多多几票?北京比巴黎多几票?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计算。
让学生在课堂本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方法。
2、出示书p20:1,先让学生说说题意,让学生明白十位上的一个圆片就表示一个十。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
3、让学生独立完成书p21:9。
4、游戏:帮小鸡找妈妈。(书p21:8)。
二、复习应用题。
1、书p20:4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要写单位。
2、书p22:10。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什么?然后想想要求雨伞多少钱一把应怎样列式。最后想想本题的单位应是什么。
3、书p22:13。
出示图与表,想一想根据这表,你想到什么数学问题。请同桌同学说一说,一人提问,一人列式解答。然后全班一起讨论,请同桌合作开展你问我答的活动,其他小朋友当裁判,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
三、全课总结。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分析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的几的数。
2、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谈话导入。
师:希望小学每学期都举行卫生评比,我们来看看这学期他们评比的结果。(出示主题画)。
二、新授。
1、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什么?请同桌同学说一说。
2、全班同学看图,说说你的发现。
3、师:我们知道二(1)班得了16面红旗。可是其他班得红旗多少面我们能知道吗?你怎么知道的?(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
4、重点分析如何看出二(2)、三(1)、四(1)与二(1)班的关系。
(1)观察图,图中有格子,红旗画在格子里,注意比较这三个班红旗的高度与二(1)红旗的高度的关系。如:二(2)得的红旗比二(1)少3格,也就是少3面,也就是二(2)班的红旗比16面少3面。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2)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先观察四(1)、三(1)所得的红旗与二(1)所得的红旗的关系,也可以跟其他已知红旗数的班级进行比较。先说说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指名列式。
5、小结。
三、巩固练习。
1、书p23:做一做。
先让学生理解“优惠”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最后同桌讨论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2、书p24:1、2。
让学生独立解答。提醒学生第2题是求“有多少同学看了电影”因而它的单位应是“人”或“个”。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书p24:3。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16面。
二(2)班比二(1)班少3面,二(2)班有几面?
16-3=13(面)。
16面。
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三(1)班有几面?
16-2=14(面)。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继续加深理解加法的含义和对加法算式的感知。
2、会正确计算出加法算式。
教学重点:巩固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幻灯片小棒。
教学过程:
1+1=3+1=1+3=3+2=。
1、出示蝴蝶图:
指名说出图的意思:原来鲜花上落着1只蝴蝶,又飞来3只。现在有多少只?
列式是:1+3=4。
3、出示蜻蜓图:
指名说出图的意思:原来有3只蜻蜓,又飞来2只,现在有多少只?
3、出示小孩图:
指名说图意,并列出算式。2+1=3。
4、出示小狗图,并列出算式:2+2=4。
列式是:3+2=5。
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下面的算式,再说出得数:
3+21+22+21+1。
2+242+351+13。
问:它们谁大,谁小,为什么?
指名到前面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号并说说理由。
3+21+22+21+1。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难点是1~5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1~5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木棒。
教学过程: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教学反思: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4、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学生人手一份操作纸,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学生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引导学生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学生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学生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1、老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引导学生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老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学生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学生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操作纸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鼓励学生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活动反思:
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十一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作。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十二
1、在*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1、开始部分。
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以内加减法竖式教案篇十三
一年级的儿童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是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反复单调的练习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因此这节课我完全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从游戏中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从中感觉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并采取比赛的形式使学生之间加强团结与合作,有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从活动中培养计算、操作、观察等多方面的能力。
1、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将知识融入游戏中,在玩中学,学中玩。
教学准备:
(课件 )、卡片、学习纸。
一、激趣导入:
二、活动:数学乐园闯关
第一关:闯数学迷宫
1、出示题目:
24+7 26+60 48+938+4
40+25 11+7 56+329+50
师:首先要去的'是数学王国的第一站(数学迷宫)。在这个迷宫里面藏着一些数学题,(课件出示题目 )答对了,才能知道正确的方向。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出现的数学题解答在每一张卡片上,比一比看哪个组最先走出迷宫。做好准备了吗?(请最快的一组来回答。继续前进!)全都做对的小组请举手,你们都可以走出迷宫了。
2、分类:下面请大家仔细看看我们刚才解答的这8道题,跟小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加法)
那你们能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小组合作分一分。(课件出示学生分类的情况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两位数加整十数。)
3、比较:这些算式他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异同吗?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找出了这么多种分法。
第二关:设数学迷宫。
1、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题目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小组活动。
3、汇报并集体订正。
4、口算:重点说说37-8的口算方法。
第三关:迷宫接龙
第一组
22+6( )+20( )+7( )-10( )+7( )-9( )
第二组
第三组
46+8( )-20( )+50( )-9( )+5( )-4( )
第四组
25+7( )-20( )+40( )-8( )+6( )-5( )
第四关:智力大冲浪
(课件出示 )花园里有8只蝴蝶和16只蜻蜓,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完成数学书第99页第7题。
第五关:乐翻游乐场
飞机:每人17元
碰碰车:每人25元
滑滑梯:每人8元
过山车:每人40元
太空船:每人11元。
师: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但是每人只有一张50元的游乐券,(出示)把你最喜欢玩的项目打上,再算一算用去了多少钱,可以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讨论)
师: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翁老师也想玩过山车和太空船。(出示)行吗?为什么?
三、总结:今天, 我们一起游玩了数学王国,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师:这节课在同学们的合作下,我们共同归纳和整理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家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整理。老师希望人人做个有心人,相信你在学习道路上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9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