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5:53:30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优质16篇)
时间:2023-11-30 05:53:30     小编:影墨

报告可以用于学术领域、商务会议、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在编写报告之前,我们可以跟相关的专家或者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建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报告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一

根据××县鲁退字[20xx]4号文件《××县退耕还林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退耕还林工作的紧急通知》,我乡x月xx日接到通知认真组织安排部署,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展开对各退耕项目村立进五天到地块的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尽管退耕还林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长远利益,但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乡政府干部职工一条心共同努力,共同奋斗齐抓共管,把退耕还林工程抓得更好,抓得更实在努力奋斗,为产业发展奠基础,带好产业老大哥,我们虽然以上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成立了检查组,主要领导组长、分领导及副组长、林业站及相关单位为检查组成员,办公室设在乡政府综合办由蔡飞负责办公室表格录制,整理文档。由林业站及相关人员及各项目村组成。

1、层层落实责任制,林业站是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技术机构负责全乡技术指导工作。各村主任是退耕还林第一责任人、护林员、村民小组长为直接责任人。

2、强化护林人员的管理,加大巡山护林力度,确保工程健康有效的发展;明确护林人员管理,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加大宣传力度,把退耕还林政策深入群众心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1、退耕农户的思想意识浅薄,造成只种不管,一部分退耕地块立地条件较差,严重干旱缺水,给林木成活造成严重影响,使群众年年造林不见林,只见草,不见树的情况。

2、科技含量技术跟不上稍,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施肥,修剪技术管理不到位,援长了挂果的时期,影响了生产效益。

3、护林员责任心不强,拨一下动一下,监管力度不够,村、组干部责任心不到位,此项工作需要全民的关心支持,齐抓共管,没有谁种谁管谁受益的主见思想。

5、工作经费没有来源,造成下村干工作私车公用的原因,工作及其被动,希望各级领导慎重考虑以上几点,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腾飞速进,更加秀丽,家园更加美丽,群众更加实会。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二

xx县退耕办:

根据《退耕还林条例》及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规定,为了明保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在迎接县林业局年度核查前,我处对10个村(社区)的退耕还林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办历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涉及5个年度,10个村(社区),总面积为11710.14亩,其中生态林7546.54亩、经济林为4163.6亩。

1、苗木保存率方面。经06年特大旱灾后,我处的退耕还林苗木普通较差,存在大面积补植任务,按照《退耕还林条例》的要求,和村(社区)均统一进行补植,截止08年11月底,全面完成了补植任务。重点以引时业主与农户合股的方式,将官峰、观音岩、宝林三个面积最大的村栽植巨桉,栽植面积为8000亩,包括三个村的全面退耕还林。

2、面积保存方面。经07年xx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我办进行核查后,对面积减少的小班,进行了易地重造976.3亩,并取消340亩,经自查,我处的退耕还林的面积保存率为100%,没有发生任何侵占退耕还林地的现象。

3、管护方面。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各村(社区)成立了专业管护队伍,落实管护人员和资金,定期进行除草施肥松土,采退耕户与专业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管理,同时监督业主进行自行管护,经自查,我处的退耕还林管护率达到85%以上。

4、政策兑现方面。按照退耕还林的直补政策,历年的政策兑现为100%。

5、林粮间种方面。我处仍然存在少数林粮间种现象,但没有在退耕地种植高杆粮食作物,没有严重影响苗木生长,为此我处正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制止。

以上为我处对历年退耕还林工程的自查情况,为了使我处的退耕还林工程在果得到有效保护,请林业局进行核查,提出整改意见,确保08年的退耕还林直补政策及时兑现到农户手中。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三

大路镇是一个农业大镇,退耕还林面积也是全县最大的镇之一。自xx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共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301。51亩,其中生态林面积为10209。84亩,经济林面积为4091。67亩,每年按时兑付完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但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较多的农户栽轻管,抚育管理差,部分种苗的成活率较低。

大路镇党委政府对此次退耕还林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镇长谭良宽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李贵春为副组长,农办主任、农技中心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技中心,由田云中任组长,下分三个组,由陈维军、何顺均负责原大路、青龙湖退耕还林检查;由陈小军、赵彬负责原保家退耕还林检查;由孙源、杨进伟负责原六塘退耕还林检查。

此次退耕还林的目的,是要求农户对退耕还林工作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对退耕还林林木的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早日实现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为了确保此次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专门召开了退耕还林检查专门会议,要求各村、社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也将该项工作纳入阶段性工作的重点,以压倒一切其他方面工作来保证此次退耕还林检查工作正常开展。

此次退耕还林以自查为主,同时县林业局进行配合指导。县林业局同我镇分的三个小组一道,对全镇的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

此次检查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林粮间作现象较为严重。群众对退耕还林的要求意识较差,总是误以为种上林木,对退耕还林地是一种浪费,因此间作上一定的粮食作物。二是种苗的`成活率较差。自退耕还林实施以来,我镇每年都组织了一定程度的种苗补植,这是因为,首先,退耕还林实施初年,农民的种植技术差,种苗的栽植时间没有很好的掌握,管理技术差,造成种苗成活率普遍偏低。其次,农户对退耕还林的不重视,造成牲畜等对种苗的损坏。三是抚育管理差。退耕还林实施后,外出打的人员增多,存在退耕还林地重栽轻管的现象。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由县林业局和镇农技中心一道,对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作出了以下决定。一是对抚育管理差、成活率低,林粮间作严重的社享受的退耕还林补助予以取缔;二是对抚育管理差,成活率未达到要求的社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同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复查。

此次检查,全镇共计退耕还14301。51亩,其中完全合格的面积有亩,要求限期整改的面积有亩,不合格的面积有亩。

针对此次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查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是工作经费少,对农户的退耕还林管护指导不力;二是全镇退耕还林面积大,且零星分散,不便于管理,指导;三是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部分农户对退耕还林工作不重视,重栽轻管;四是缺乏村规民约的约束,导致牲畜对退耕还林林木的践踏。

通过这次退耕还林的自查工作,我们应当将退耕还林工作纳入政府全年工作的重点,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加大对退耕还林地的管护,指导,确保退耕地中不存在林粮间作的现象发生,在保证种苗保存率的情况下,加强对退耕还林地的抚育管理,以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四

上级下达我县退耕地造林配套荒山造林4000亩,我县将任务落实到三个乡镇。一是保质保量完成了造林任务,全县共实施荒山造林4000亩,占计划的100%;成林面积750亩,成林率18.7%。完成国家投资80万元,符合工程资金管理使用规定,充分发挥了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工程建设自查整改工作正稳步推进。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属国债投资项目。为把工程建设抓好、抓出成效,我们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程建设原则,认真把握好“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等几个关键环节,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综合措施,把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把宣传工作作为了工程建设的第一道工序来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意义、目的,宣传退耕还林政策和技术要求,宣传《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使退耕还林工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县林业局组织了宣传车、印发了宣传资料,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动员会,使工程建设做到了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板报有文、横幅过街、标语上墙,统一了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把投身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变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领导,协调配合。为加强对工程建设的`领导,县人民政府及时调整了“退耕还林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县长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同志任副组长,农办、林业、粮食、财政、水电、审计、监察、公安、国土、农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工程建设重大问题决策把关和监督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处理工程建设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成员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配合、协同工作,各乡镇亦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指挥机构,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辖区内工程项目管理。

(三)落实任务,明确职责。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按计划顺利实施,县林业局将工程建设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在此基础上,县人民政府与工程建设乡镇签定了“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定了奖惩,县林业局与各乡镇林业站签定了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责任书,实行双向目标管理。

(四)搞好规划、科学设计。为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县林业局组织规划设计队的工程技术人员顶高温、战酷暑,熬更守夜,加班加点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详细的作业设计,按规划设计施工,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进行逐山、逐土、逐地块规划设计,坚持没有设计不施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经设计,绝不允许轻易变更,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五)严格管理,统供种苗。按照严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地进行。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工程监理制,积极配合监理人员工作,从工程作业设计、施工作业、检查督促、种苗建设等各个环节接受工程监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二是认真贯彻落实责任制,大力调整林业结构,增加林农收益,提高了退耕还林的经济效应;三是种苗实行“一签两证”制度,加强检疫检验,严把种苗质量关,确保了壮苗造林。

(六)严管资金,专款专用。工程资金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封闭运行,实行报帐制,一支笔审批,县财政局搞好监控管理,保证不挫支和挪用工程资金,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七)以法治林、巩固成果。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重点是栽,关键是管,重栽轻管将使工程造林成果毁于一旦,为此,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严格以法治林,加大执法力度,把退耕还林工程纳入法制建设轨道,从重、从快、从严查处各类毁林案件,以巩固工程建设成果,对复耕反弹、破坏苗木影响工程质量的进行查处,打击了违法和犯罪,有效保护了退耕还林成果。同时,按照“林权是核心”的要求,正组织各镇乡对去年的退耕还林地颁发林权证,以完善管理,保护退耕还林农户的合法权益。

尽管我们对退耕还林工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但由于该项工程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宽量大,对照工程标准检查,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连续4年冬春季干旱,大部分小班造林保存和成活率降低,特别是xx年冬季和xx年春季我县部分乡镇出现饮用水困难,县委、县府甚至安排消防车运送饮用水;二是部分乡镇面积较零星分散,未做到集中连片;三是该工程建设未拨专门的工作经费,部门工作压力大。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五

我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补植补造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目标任务。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镇地处大山之中,自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完成退耕还林面积共计7650.8亩。经过对我镇前村、沟村两个村的实地勘查,结合实际,以及农户的种植意愿。按照“实地适树”原则,自xx年秋季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核桃林工作,该项工作涉及我镇2个村,地块为1999年以来的退耕还林地共计2559.4亩,其中前村1483.4亩、沟村1076亩。依照亩均补植嫁接核桃苗4株,共计栽植嫁接核桃苗木10237株。

镇党委、政府抓住我县为全省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县的有利契机,对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核桃林产业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并在镇、村干部会议上重点强调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核桃林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由班子成员为组长的自查自验工作小组,分别对我镇涉及退耕还林地补植补造核桃林重点展开自查。

经过对我镇两个村xx年度秋季实施的2559.4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核桃林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我镇巩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经检查验收合格,做到“栽植一片、成效一片”,在保证种苗成活率的情况下,加强对核桃林幼苗的抚育管理,以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产业化发展的成果,请县退耕办进行核查验收。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六

xxx乡地xx市北部,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xxx村、xxx村、xxx村、xxx村)21个村民组,613户2265人,有劳动力1124人,现有耕地面积2100亩。

20xx年度上级下达我乡的退耕还林面积503.5亩,涉及三个村,13个村民组,185户,39个小班,分别是xxx村250亩,29户,14个小班;xxx村245亩,155户,21个小班,xxx村8.5亩,1户,4个小班。

根据上级安排及电话通知,乡政府立即召开自查核实验收会议,成立了自查验收小组,由分管林业的副乡长任组长,乡林业员任副组长,各驻村干部、各村主任为成员。历时十五天,对上述两个村的.退耕还林地块、面积、树种、管护等情况对照作业设计进行逐块逐户自查核实。并将核实验收结果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无任何异议。

通过全乡十五天自查核实,20xx年度退耕还林合格面积503.5亩,但个别地块存在问题:

1、一村二社、四社有牛、羊践踏现象;

2、由于气候原因个别地块保存率欠缺;

3、个别村社抚育、管抚差。自查验收组立即召开会议。

乡退耕办对存在的问题迅速督促限期整改,确保全乡退耕还林停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为了加强退耕还林的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成效。白羊乡党委、政府根据退耕办的要求,对白羊乡2002至2006年度的退耕还林地块、面......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仅供参考,大家......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七

许村镇保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的落实,根据中共婺源县委保密委员会文件精神(婺保委字[20xx]2号),为进一步加强保密管理工作,对我镇保密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直以来,镇党委政府对保密工作都十分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专门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保密工作,党政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保密重点部位的主要负责人和保密员为成员,做到了分管领导负责抓,经办人员具体抓。同时加强经费的投入力度,完善保密工作设施、设备,确保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紧抓要害。镇党政办公室、财务室、打印室、档案室等部门是保密重点部位。因接触密源广、涉密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这些部位的保密工作进行了检查督促,防止失密、泄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每个环节做起,保密观念强,措施得力,落实较好。完善档案工作人员保密职责,查、借、阅档案手续齐备;党政办公室和打印室的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都落实专人保管,办公室人员有保密守则及管理办法,秘密文件、内部资料的传递、回收、注销都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办理,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规定,管理渠道畅通。保密干部有变动后,及时要求他们参加上岗培训,提出做好保密工作的要求,并指导做好日常的保密管理工作。

(三)落实措施,保密信息。由于形势发展,工作需要,我镇为各打印室、财务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组建了局域网,为党政办公室配备了电话,解决了网络信息落后问题。为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每台计算机系统都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防止黑客、病毒入侵;二是指定懂计算机操作、会管理、政治思想觉悟高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涉密计算机的管理工作,严格检查上网微机是否涉密,切实加强管理,明确要求涉密微机实行物理隔离,严禁上国际互联网,做到“涉密微机不上网,上网微机不涉密”;三是制定电脑安全操作规范,要求保密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发现病毒及时报告,由专人处理;四是上网资料需经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方可上传,严防泄密。

(四)健全制度,规范工作。建立健全保密规章制度是做好新时期保密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镇修订完善了国家工作人员保密守则,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及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使保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

(五)舆论宣传,开展教育。镇党委高度重视保密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对全镇干部职工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认真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及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使干部职工增强了保密观念,为做好我镇的保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我镇的保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是:保密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干部职工保密意识不够强;内部资料的密级确定问题,由于定密等级和范围分寸较难掌握,使得在工作中难以明确要求和规范;基层专(兼)职的保密工作人员的培训较少,业务工作不熟练,工作中的疏忽、遗漏由此而生,加上人员变动频繁,所以保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保密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还缺乏完全有保障的技术支持。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管理,加强保密电话管理,加强网络管理,积极探索研究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争保密工作再上新台阶。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八

按照上级要求,镇党委、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强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地块后期管护工作,确保退耕农户补助资金的兑现,镇人民政府成立自查验收组,对我镇20xx年规划实施的退耕还林地进行全面自查验收。镇政府本着以人为本,对退耕农户负责的态度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后期管护,及时采取措施,精心组织,加大宣传,督促各村做好退耕还林后期管护工作。在明确退耕还林地的基础上做到“谁退耕、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并对退耕还林后期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加强了生态脆弱、坡度大的造林地块管护力度,确保退耕还林面积不损失。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对全镇退耕还林进行了自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自查结果。

我镇20xx年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630亩,涉及到7个村,26个组,45个小班,全部为生态林,主要树种有柳杉、桦木、喜树、香樟、桤木、杜仲,面积保存率和苗木存活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二、工作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组织。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成立了检查组,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林业站及相关部门为检查组成员,办公室设在农办。具体负责检查验收及表格录制,整理文档。

(二)明确任务,强化职责强化退耕还林管理、加大巡山护林力度,确保工程健康有效的发展;明确管理,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加大宣传力度,把退耕还林政策深入到群众心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下一步打算。

1、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认真检查研究辖区内退耕还林工程新特点、新问题,充分利用广播、会议、宣传资料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退耕还林的多种效益和功能,提高退耕还林农户爱林护林意识和法制观念。

2、齐抓共管,层层落实责任。以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局面,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全镇退耕还林工程顺利、有序开展。

3、对于缺窝少苗,林木长势差,管理不到位的退耕还林地,加强管理力度。

4、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经费,引进科技技术,利用退耕还林工程,科学经营林地,妥善解决退耕户生计、致富和发展问题。

根据××县鲁退字[20xx]4号文件《××县退耕还林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退耕还林工作的`紧急通知》,我乡4月19日接到通知认真组织安排部署,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展开对各退耕项目村立进五天到地块的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尽管退耕还林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长远利益,但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乡政府干部职工一条心共同努力,共同奋斗齐抓共管,把退耕还林工程抓得更好,抓得更实在努力奋斗,为产业发展奠基础,带好产业老大哥,我们虽然以上做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二、工作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组织。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成立了检查组,主要领导组长、分领导及副组长、林业站及相关单位为检查组成员,办公室设在乡政府综合办由蔡飞负责办公室表格录制,整理文档。由林业站及相关人员及各项目村组成。

(二)明确任务,强化职责。

1、层层落实责任制,林业站是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技术机构负责全乡技术指导工作。各村主任是退耕还林第一责任人、护林员、村民小组长为直接责任人。

2、强化护林人员的管理,加大巡山护林力度,确保工程健康有效的发展;明确护林人员管理,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加大宣传力度,把退耕还林政策深入群众心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退耕农户的思想意识浅薄,造成只种不管,一部分退耕地块立地条件较差,严重干旱缺水,给林木成活造成严重影响,使群众年年造林不见林,只见草,不见树的情况。

2、科技含量技术跟不上稍,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施肥,修剪技术管理不到位,援长了挂果的时期,影响了生产效益。

3、护林员责任心不强,拨一下动一下,监管力度不够,村、组干部责任心不到位,此项工作需要全民的关心支持,齐抓共管,没有谁种谁管谁受益的主见思想。

5、工作经费没有来源,造成下村干工作私车公用的原因,工作及其被动,希望各级领导慎重考虑以上几点,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腾飞速进,更加秀丽,家园更加美丽,群众更加实会。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九

制作中药方剂,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对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有所了解,否则,搭配不当,将影响方剂的药用价值和味道。下面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做法。颇受人们欢迎的方剂加减补天大造丸。

【处方】鹿茸1两半,枸杞子4两,潞党参2两,紫河车1个(甘草水洗,焙),远志1两,炒枣仁2两,茯神3两(人乳蒸),熟地6两,萸肉3两,山药3两,杜仲3两,五味子1两,龙骨2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以龟版胶2两,化水为丸。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主五脏虚损,阳萎,滑精。

【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3次。

【摘录】《医学碎金录》。

上文介绍了加减补天大造丸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采纳后好好利用加减补天大造丸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十

为全面掌握我市2008年、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情况,准确查找问题,切实整改,扎实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建设,并了解2010年项目安排(部署)情况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根据国家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联合检查的通知》(发改西部〔2010〕564号)和省发改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审计厅、省统计局、省林业厅、省粮食局《关于转发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联合检查的通知》(黔发改农经〔2010〕744号)相关文件精神,我市发改、监察、林业等10委(局)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4个联合检查组,确定了检查内容和检查方式。于2010年5月6日至7日,对我市7个项目工程县进行了综合检查,现将我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有无违反国家政策安排退耕还林任务的情况。

通过自查,我市2008—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基本农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补植补造五大板块建设中,均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等有关规定,安排落实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域内,退耕户受益率均达到相关要求。其中: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中,退耕户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农村能源建设工程中退耕户覆盖率达到了100%;生态移民工程中退耕户覆盖率达到了100%;后续产业发展工程中退耕户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补植补造工程退耕农户覆盖率达到了100%。

2008年除田间便道工程完成总工程的87.3%和种植业完成86.3%外,其余工程都已经全部完成(详见附表一)。

由于我市去冬今春严重干旱,加上实施方案批复下达时间较晚,部分项目招投标工作还未完成,部分区市县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工作正在制定培训计划,导致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其中: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大部分区市县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农村能源建设省柴节煤灶还在进行集中采购程序,沼气池建设完成了10.3%,碳薪林建设完成了82.7%;生态移民工程完成了49.6%;后续产业发展中各子项进度均达26%以上;补植补造工程完成88.%,(详见附表二)。

通过自查,我市各工程区(县、市)巩固成果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均在上报的县级规划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规程的相关规定,按照下达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科学合理编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本能按照省发改委、林业厅、省农委和省水利厅《关于2008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和《关于开阳、修文等87个县(市、区、特区)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批复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施,但仍然有个别区县没有严格按照方案实施,有擅自调整建设地点的现象发生。各项目板块建设均按照国家相关工程管理规定,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项目,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各项目单位均抽调了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指导、严格质量标准,严格督查验收,并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良种选育等技术成果,提高科技含量。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确保了我市巩固成果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

三、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1、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项目总投资3973.5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543.5万元,地方配套及投工投劳折资1430万元。完成资金总投入3845.2万元,占任务计划数的97%。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481.8万元,占任务计划数的97.6%,地方配套及投工投劳折资1363万元,占任务计划数的95.3%。

2、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项目总投资3419.49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544.3万元,地方配套及投工投劳折资768.32万元,县级自筹工程管理费106.87万元。完成资金总投入834.572万元,占任务计划数的24.4%,其中,中央专项资金648.173万元,占任务计划数的25.5%,地方配套及投工投劳折资186.399万元,占任务计划数的24.3%。

(二)补助资金兑现情况。

1、2008年补助资金兑现情况。

2008年度我市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面积4.1847万亩,完成政策补助资金527.27万元。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我市严格加强检查验收,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及时兑现政策补助资金,兑现方式均采取“一卡通”方式兑现。我市2008年度政策兑现工作已全面完成,兑现率100%。

2、2009年补助资金兑现情况。

极大损失,部分退耕地块保存率和成活率达不到验收合格标准;二是部分退耕农户对完善政策补助相关规定不理解,不愿意续签完善政策补助退耕还林合同。截止目前,我市2009年兑现完善政策补助资金412万元,兑现率55.97%。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市将加大受灾地块的补植补造力度,进一步宣传退耕还林完善补助政策,争取及时兑现完善政策补助资金。

(三)资金管理情况。

通过检查,我市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方面,严格执行财政部等6部委局办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327号),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规范核算,封闭运行,检查中没有发现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等违规使用资金情况。

四、项目管理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我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相关文件要求,明确了发改、林业、财政、农办、农业、水利等各相关单位部门的职责分工,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的编制进行精心安排部署,并以筑发改[2009]88号文印发了《关于做好贵阳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项目信息保送工作的通知》,加强了信息报送工作力度,进一步明确了县级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项目管理。

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报帐制、公示制和涉农资金备案制,确保项目规范运行,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三)健全档案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多,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为此,我市要求要加强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对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初步设计方案、阶段性项目建设。

总结。

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图片照片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要分门别类地归档保存,严格管理,按照项目法人单位有项目总材料,项目实施单位有项目子项材料的原则,分类规范归档,即:综合材料(含各类批复文件各类上报文件资金文件公示材料备案材料各阶段总结单项检查验收资料县级验收资料项目总竣工验收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审计报告等);技术资料(含可研报告实施方案各子项的技术设计有关图表等);招投标资料(含招投标所有文件公告投标单位材料最后签订合同等);工程监理材料(含监理公司情况监理合同工程监理所有资料等);信息资料(含月报旬报所有表格文字材料简报等);监测资料(含各种统计数据图片照片录像资料和各种监测材料等)。

五、项目建设的自查验收和联合复查情况。

为了切实抓好我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我市发改,林业、财政、农业、水利等市级部门多次组织联合检查组,对我市2008度、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接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建设进展、质量、资金使用及管理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工程县、市、区及时整改。

我市已要求各工程县、市、区对2008年度巩固成果专项资金建设的竣工项目,及时启动竣工验收相关程序,并将竣工验收报告及时上报,市级相关部门将组织联合复查组,对工程进行复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省级验收。截止目前,我市工程县、市、区已完成部分建设板块的验收工作。

六、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的效益分析。

巩固成果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善退耕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现状,提高退耕农户的收益。

一是通过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使9901亩耕地的肥力、抗旱能力及耕地条件等得到切实改善,提高单产和复产指数,每亩耕地粮食亩产量预计比项目实施前提高50余公斤,项目区可增加粮食495000多公斤,提高了退耕农户收益。项目区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增加了退耕户收入,比如:清镇市红枫湖镇莲花村、鼠场村发展蔬菜种植,每年每亩比原来增加了7000元收入。

二是通过能源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市将建成沼气池1843口,涉及退耕农户1843户,按修建一个容积为8—10立方米左右来估算,全年产沼气380—450立方米,可解决3—5口人的农户家10—12个月的生活燃料,节煤1500公斤。我市全年将为退耕农户节煤27645吨左右,按每吨500元计,将为退耕农户节约燃料成本138多万元。建成省柴节煤灶5466个,每个比普通回风炉省燃料40%,每年可为退耕农户节约燃料成本160多万元。

三是通过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使不适宜居住地的退耕户搬迁到了交通、就医、就学等都较为方便的地方,有效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四是通过加强对退耕农户科学技能培训、经果林种植、退耕还林地块进行补植补造等有效措施、合理规划林种、树种,适地适树,长、中、短效益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有特色的经果林、速生丰产林、中药材和花卉的生产,大幅提高退耕还林地块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退耕户吃饭、增收等长远生活问题,使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

五是通过补植补造项目的实施,使退耕还林造林工程全面达到合格标准,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有效遏制了工程区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林地生产能力,切实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七、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1、部门协调不够,认识不到位。

部分工程县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对巩固退耕换林成果政策认识不到位,导致建设项目组织松散,工程进度推进活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2、持续干旱,受灾严重。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4月,我市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项目中的补植补造和接续产业种植业建设带来极大损失,2008年、2009年巩固成果补植补造项目受灾11.9万亩,种植业(含薪炭林)受灾0.7万亩,受灾面积达67%以上。

3、项目进展缓慢,效益不能尽快发挥。

2009年度工程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巩固退耕还林效益不能及时发挥。一是巩固成果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批复下达时间较晚,涉及多个子项目需要招投标,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等,延缓了工程进度;二是去冬今春连续特大干旱,使季节性强的补植补造、接续产业种植业等建设项目不能按计划实施,影响了工程整体进度。

4、配套资金不足,工作实施难度大。

8、2009年省下达的计划中,中央专项资金仅安排工程直接费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费,而工程直接费属补助性质,投资标准低,项目建设中涉及的方案编制费、招投标费、工程监理费、检查验收费等前期费和相关工作经费在中央专项资金未作安排,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解决难度大,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5、资金管理有待加强,涉农项目资金备案不够完善。

检查中发现部分工程区(县、市)在资金拨付方面存在未按进度拨付工程建设资金现象;部分工程县未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黔委厅字〔2008〕68号)文件规定,对涉农资金项目进行备案和公示。

6、工程决算不及时,影响了工程竣工验收。

2008年工程大多数子项目都已经完工,但实施单位都没有及时进行工程决算,影响了整个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二)对策建议。

1、进一步项目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进度。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只有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并且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精心组织实施,才能共同抓实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下步将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强化行政推动,协调各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项目监管制度,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形式,根据各部门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等规定加强对应指导和督导监管力度,制定出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排出工作时间表,督促各县、市、区限期完成,并解决好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效果。

2、进一步加强资金的规范管理,落实好涉农资金备案工作。

严格执行财政部等6部委局办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327号),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严防资金的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等现象,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黔委厅字〔2008〕68号)文件规定,做好涉农资金的备案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

3、调整2010年计划,增加受灾地补植补造任务。

建议省级部门将2008年、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的补植补造、接续产业种植业受特大干旱影响造成保存率和成活率较差的地块,纳入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实施内容,重新进行补植,相应调减2010年计划建设任务。

4、明确配套资金比例,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鉴于该项目实施期长,任务重,建议省级相关部门加大地方投入,进一步明确各板块工程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省、地、县配套比例,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十一

今年以来,在市委老干局和街道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以区委、区府中心的工作为指导,始终坚持“服务”、“和谐”的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落实退休人员两项待遇为重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使街道老干部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处现有退休人员12人,50岁以上同志17人。

主要工作如下:

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街道党委书记周蓓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老干部工作,始终把老干部工作作为街道全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老干部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办事处议事日程,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本年度老干部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促,年底有检查,有力地促进了老干部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凤君同志分管老干部工作,积极帮助解决老干部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想办法落实老干部的有关待遇。年内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三次。领导小组专门会议研究老干部工作三次。

二、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及生活待遇。一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建立健全了老干部的阅读文件、政治理论学习、参加重要会议、参加组织生活等各项制度。二是办事处为退休干部订了党报、晚霞杂志各一份。三是每年逢节假日街道党委、办事处领导坚持慰问退休人员,看望走访老干部。特别“春节”、“七一”、“重阳”节等节日均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向他们通报本单位情况,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及时解决,鼓励和引导老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三、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了老干部工作记录簿、会议记录、退休干部花名册、来信来访登记簿、看望退休干部记录本等。二是认真做好老干部信访工作,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三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退休干部的.身体和生活情况,知道他们心中想什么、平时需要什么,使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更加切合老干部的实际和特点。四是主动及时、准确地向各级领导反映老干部工作方面的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供领导决策,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处老干部工作在街道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的艰苦工作及老干部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完成了老干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内容的各项任务,得到了退休老干部的认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进一步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才能使老干部更好地安度晚年,真正让老干部满意,让上级党委放心。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十二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为科学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标志工程。1999年,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大面积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全县只留下30万亩口粮田,据统计,吴起全县目前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31.79万亩,经国家确认退耕还林合格兑现面积169.87万亩,是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中退得最早、还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县。全县可享受粮食补助、管护费、种苗费折合12.8亿元,人均1万余元,有10余万农民直接受益;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00余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现在的6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的1.53万吨下降到0.54万吨,重点流域治理区基本上实现了泥土不下山、洪水不出沟的目标。营造沙棘188万亩,成林125万亩,成为全国沙棘面积最大县。栽植山杏等经济林果100万亩,种植柠条56万亩,林果建设已成规模。1999年,全县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占全县耕地的84%。享受到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后,吴起人还在荒山上造起了林,使全县造林种草累计完成面积达到现在的236.7万亩,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到2005年底,陕西省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31.79万亩,有10万多农民直接受益,是全国150多个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还得最多、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份。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6元,较2002年净增552元,较1997年退耕前净增1199元。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81.9%。工程投资之巨,覆盖面积之广,受益农户之多,属历史仅见。

从几年来的实践看: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是植被得到了恢复,二是沿川、沿河的荒山及坡耕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三是自然灾害明显减少,过去吴起县的滑坡、泥石流、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四是通过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景观效应,依托森林的景观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五是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过去少见的狐狸,现在在冬季的山沟间上随处可见。六是通过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退耕还林,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使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大量劳力可以外出务工创收,另一方面通过工程的实施,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了林果业。七是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宣传和工程的实施,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了国家以粮食换生态的重要性,参与退耕还林和其它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尽管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下列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地方的党委政府对退耕还林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总认为退耕还林是林业部门的本职业务,不能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选准生态、经济兼顾的主导产业,组织生态、经济发展大合唱,倾注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使国家退耕还林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目前有部分耕地弃耕无人耕种,市场能否保证粮食供给,是退耕农户担心的事情。还有就是如果粮价继续上涨,运输费用继续上升,国家兑现的现金买不到政策调整前的粮食,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给退耕农户造成“粮食价格低时国家就兑现粮食,价格高时国家就兑现钱”的假象,损害了政策形象,退耕还林可能出现反弹,工程建设成果难以巩固。三是部分退耕还林农户,特别是一些高山村组的退耕农户,国家兑现的退耕还林资金眼前能够买到粮食解决退耕农户的吃饭问题,但这部分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差,劳动技能单一,不能转移剩余劳动力,加之高山退耕后主要栽植的生态林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漫长,退耕农户“坐、靠、等、要”的思想严重。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培育和开发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国家补助粮款的政策一旦停止,这些农户的生存、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那么极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的复耕现象。四是在我县的退耕还林工程中有60%以上的退耕农户栽植管护不到位,造成部分退耕还林地块造林成活率不高,保存率低,长势不好,在规定年限内无法郁闭成林,从而造成工程不能尽快体现,达不到预期效果。五是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限偏短。栽植经济林部分农户在国家停止政策补助时有一定经济效益,但若管理跟不上,政策停止后也难维持农户的生活;用材林、生态林占80%,砍伐周期长,停止政策补助后将对退耕农户的生计产生较大影响。六是基层林业科技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工作量大,科技服务的形式单一。七是少数农户,不留足口粮田,甚至全部将责任地退耕还林,如果国家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政策到期后没有后续产业作支撑,将必然引起退耕还林农户生计无法维持,退耕还林成果也难以巩固和保障。

退耕还林是一项涉及农业产业结构、粮食政策、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影响面大、操作难度大,如何确保退耕还林健康有序、高效实施,确保退耕还林成果长期巩固,真正做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退耕还林的重大战略意义,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要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机遇和措施来抓,在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将林业、计划、财政、扶贫、农业、国土、环保有关项目和资金合理捆绑使用,组织生态、经济及国土治理发展大合唱,做到退耕还林实施到哪里,绿色产业扩展延伸到那里,农民增收项目落实到那里,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播撒在那里,真正发挥退耕还林的综合效应,达到退耕还林预期目的。

二是要走生态经济复合型退耕还林路子,要结合当地实际,结合农民脱贫致富和主导产业建设,科学选择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并同时进行林药、林草间作,使广大农民在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调整生产结构,培育新的致富生产门路,建立起与造林种草相关联,且有稳定收入的绿色产业,使农民退耕还林后的生计得以长远保障,只有正确处理生态治理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才能确保退耕还林持续巩固提高。

三是要进一步正确把握执行有关退耕还林政策,要认真坚持在稳定解决农民基本口粮的前提下,科学确立退耕区域、规模和对象,耕地多的多退,耕地少的少退,或暂时不退,坚决防止追求形式主义,避免出现全退户和退好地的现象。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通过各种方式调整调剂保证退耕农户人均不低于2亩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的目标,建设基本口粮田是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对基本口粮田建设,要严格按照中央在安排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时每亩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基本口粮田建设要与国土开发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退耕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走良种良法之路,增加粮食产量,解决好饱肚子的问题,使思想没有后顾之忧。

四是要认真落实分户承包生态治理政策,及时发放退耕还林粮钱补助和林权证,使“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受到法律保障,充分调动广大退耕农户积极性,确保退耕还林管理好、不反弹。对确权的林业用地包含退耕还林地积极鼓励投放市场,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有偿交易和转让。五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科技、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提高退耕还林还草成效,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抓点,以点代面,使退耕还林能够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机结合,针对我市在试点期间引进的核桃新品种进行技术改良。

六是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研究和扶持,创新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推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林地生产效益,实现林地增收,林农致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创高效林业的新局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支撑,没有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是短暂的、不能持久的,因此,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上,我们要以经济效益为突破口,生态、经济并重为原则,正确处理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优先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增效、经济增收的双赢目标。力争在3-5年内,使我市80%以上的退耕还林工程林地实现林农、林药、林草、林花、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复合经营,达到增收、增效、增值的目的。后续产业的发展模式1.林药间作。在林下种植天麻、百合、何首乌、桔梗、柴胡、枸杞等药用植物2.林草间作。在林下种植苜蓿、白三叶、沙打旺等牧草。3.林花间作。在林下种植各类耐荫的花卉植物。4.林下种植。利用退耕还林工程林下行距间空地,种植香菇、草菇、双孢菇、留兰香等。5.林下养殖。在做好幼树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利用林间空地发展鸡、鸭、鹅、兔等家禽养殖业。

七是转移劳动力,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多渠道对退耕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增加劳务输出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生态移民,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八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多能互补,加强节柴灶、太阳能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交通方便的地方,大力推广用煤、用液化气代柴;交通不便的地方,着力培育一批兼顾生态效益的薪炭林,为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能源。采取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

九是认真搞好补植补造和森林经营。退耕还林地因树种选择不当成活(保存)率差或造林失败,要因地制宜科学进行补植补造,但不得砍伐原有林木和改变林种。退耕户必须与乡镇政府签订退耕还林管护合同,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管护,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效。在不破坏植被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在退耕还林初期适当间种豆类等矮杆农作物,以耕促抚、以耕促管。

十是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为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退耕农户的生态移民、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沼气、节柴灶、小水电等)建设、补植补造和后续产业发展。

十一是认真开展易地臵换造林。对历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地进行全面清理,对退耕还林成效差的地块,督促退耕户开展整改,确保符合要求。对工程征占用退耕地和目前管护不到位、质量不达标且在一个生长季内整改不合格的,必须及时终止退耕还林合同,停止兑现退耕还林现金补助,及时开展易地造林,确保退耕还林面积不减少。易地造林原则上在本乡镇范围内实施,需要在本乡镇外调整重建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市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提出调整申请,并将国家已支付的有关资金退回市财政,经批准后核减该乡镇退耕还林面积,安排到其他乡镇重建。易地造林不能改变原生态林和经济林林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易地造林者,必须与造林地所在乡镇政府签订退耕还林合同,只享受该计划相应年度有关部分的补助资金,并在合同中明确补助年限和补助标准。

十二是严格工程管理。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退与不退、退多退少、树种选择等,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励业主(大户)承包实施退耕还林,双方要以合同的形式明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及林木权属等利益分配问题,切实保护退耕农户的利益。退耕还林验收标准及结果、退耕户的退耕还林面积、现金补助兑现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要纳入乡村政务公开的内容,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加强营造林质量监管,为全面提高退耕还林营造林质量,严格推行项目招标、过程监理、效益评估、定期通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

十三是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坚持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乡”原则。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工作负总责。县、乡、村要层层落实巩固成果的目标和责任,逐乡、逐村、逐户地狠抓落实。项目乡镇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管理,进一步充实力量,确保退耕还林工作顺利推进,各乡镇财政解决各级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要加强退耕还林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建立纸质、电子两套档案。要加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高度重视退耕还林中的信访工作,及时查处信访案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实施。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凡出现严重的工程质量、自查验收及整改不到位、工作经费不落实和资金管理等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十三

市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

根据省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实施工作的意见》(陕发改农经[2009]1447号)精神,我局抽调专人按照文件要求,对全县退耕还林户的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自查和整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和落实整改方案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从2008年开始实施,按照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我局严格按照项目投资计划的内容,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已在全县9个乡镇建成户用沼气575口,节柴灶51口、太阳灶33台。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质量情况。

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实施以“一池二改”为工程建设标准,按照批复及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施工,并抓好工程质量建设。在建池过程中强化“二改”工作,建池做到严把“七关”,即挖坑关、池型关、选材关、浇注关、粉刷关、投料启动关、设备安装关,每道工序验收由县能源办统一组织开展,发现有未按标准施工的一律返工,做到前一道工序不合格,后一道工序不施工。由于我们建立有严格的质量自查制度,施工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工程质量监督到位,确保了工程质量。在这次自查工作中,全县的“三改’’完成率基本达到了100%,沼气池使用率达到75%。

截止2010年10月,我们已在户用沼气数量相对集中的武关驿镇、江口镇、马道镇、火烧店乡、玉皇庙乡建成了五个村级服务网点,切实解决了农户在沼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缺乏薪柴资源的城关镇建设完成节柴灶51口。在武关驿镇建设太阳灶33台,该项目建设质量符合标准,项目实施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户基本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统一。

三、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自2008年-2009年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共完成3个农村沼气项目,总投资149.6万元,涉及中央资金57.8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项目1个,总投资128.5万元,涉及中央资金45元;乡村服务网点项目4个,总投资21.1万元,涉及中央资金12.8万元。我局按照《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管理办法》、《陕西省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实施细则》和《陕西省沼气项目验收办法》的要求,就项目监管和资金监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强资金规范化管理,保障了资金运行安全,县能源办建立了资金专户,统一实行报账制度,随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确保了国家补助资金足额补贴到农户,农民自筹资金根据农户经济条件及生活现状,结合“三改”标准进行筹资。在资金管理上我们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大了监管力度,做到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帐管理,未发生截留、挪用、滞留项目资金问题。

四、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2006年我县成立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法人代表由县农业局局长担任,下设办公室于县农机管理理站,全面负责我县农村能源建设的实施工作,项目建设所需的水泥、石子、砂子、钢材、进出料管等主要建筑材料,由能源办统一制定标准,按照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统一招标采购,保证了用材质量。我县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行计划归口、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农业局对项目的实施实行统一管理,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程监管、日常检查、按时提供上报材料和统计数据,县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全县技术员、建设材料的调配,对项目建设质量负责任,并按照上级下达的项目投资计划做好项目组织实施、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建立业务档案、竣工验收准备和建设管理等工作。

五、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调查中,有关发展农村能源带来的好处可以说是不绝于耳,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是项目区宣传发动难度大。虽然我们三番五次到项目区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但农户的建设积极性普遍不高。从2008年4月份开始,我们多次深入项目区,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但群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是农户沼气使用率低,在这次调查的575户沼气用户中,闲置不用的户数达一百多户,即使已经使用的400多户中也还有—部分是偶尔使用。这样算来,我县的户用沼气实际使用率为70%左右。因此可见,我县的沼气池使用率较低。

三是项目区情况发生了变化,劳动力缺乏。由于项目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半是“老、弱、病、残”,项目建设所需劳动力缺乏,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四是受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和农村常住人口递减因素影响,农户及沼气发酵原料养猪数量减少,沼气池原料明显不足,沼气使用率降低;另一方面沼气池的正常使用关键是“三分建池、七分管理”,平时要做到勤进料,勤出料,才能保证正常运转。近年来,在家留守的老人与孩子,无力对沼气池进行日常维护,而产气量又不能维持农产正常生活,导致部分已建好的沼气存在半用和停用现象,使新能源的使用率受到影响。

五是随着农村电网改造项目的实施,炊事用具电器化日趋明显,老百姓认为用电方便快捷,加上我们山区县薪柴资源丰富,许多群众怕麻烦,对有问题的沼气不重视,使所建项目没有实现初衷。

六是受物价上涨影响,项目建设投入成本加大,增加了项目建设支出。近两年物价上涨较大,材料价格、技工工资普遍上涨,由于项目区群众的经济基础都十分薄弱,投入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

六、整改方案。

留坝县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开展难度大,任务重,因此,我局将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项目实施。再次召开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根据目前的严峻形势,立即召集项目乡镇负责同志,商讨对策,安排部署落实项目区沼气建设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这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事业做好。

二是强化项目鉴定管理,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农业部《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工作。

三是争取解决缺少能源建设工作经费问题,想方设法安排必须的经费,使工作人员全身心身心投入到项目实施工作。

四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村能源建设为发展农村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激发农民自觉管理、使用好沼气的积极性,确保我县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圆满完成,切实让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十四

2.重庆市梁平竹子研究所,重庆梁平405200)。

实施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德政工程”。自重庆市梁平县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进展顺利,国土绿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退耕农民的收入得到一定增加。如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退耕还林的关键所在,是梁平县乃至全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退耕还林工程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8年底,梁平县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3.00万hm,其中坡耕地退222耕还林1.17万hm,荒山造林1.60万hm,封山育林0.23万hm。退耕还林涉及全县30个乡镇和两个国有林场,93806万农户,332571人,41.9%的农民受益。

2境,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退耕地造林合格1.11万hm,占94.9%,较整改前提高了264.9%。1.17万hm退耕地成林后,可提高梁平县森林覆盖率6.2%。同时,通过退耕还林整改,退耕还林市级、国家验收有望顺利通过,确保国家直补资金到位。目前,国家已投入直补资金2.0亿元,退耕农民人均获得补助600余元。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发展不平衡,产业意识不强。

少部分乡镇充分认识到了通过建设产业基地来有效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从而达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的的现实意义,将竹产业等产业列为了重要农业产业来谋划、来培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收到了明显成效。但部分乡镇产业意识仍然很差,重视程度不够,只为了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为了完成退耕还林整改而应付了事的不良局面,从而影响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补植补造任务完成的效果不理想,管护工作不落实,经营管理效果差。

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

12.2抚育管护不到位,生长缓慢。

2竹发笋率超过20%的面积不足一半,超过50%的面积不足333.33hm。这既有管护任务重、国际金融危机对蚕茧价格影响等原因,更有重视不够、抚育管护资金短缺的原因。

2.3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缺乏示范带动。

目前,梁平县在退耕还林经营管理上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业主制”、“大户”等模式,创新了管理机制,奠定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管理的基础。但在竹子培育上却缺乏亮点,抚育措施停留在最基本的窝抚上,经营管理简单粗放,没有大面积开展施肥、竹林结构调整等集约经营管理措施;没有建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各地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一致,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缺乏集约经营的积极性,缺乏带动作用,不利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不利于经营管理水平整体提高,不利于竹子的产业化开发。

3.1抢抓政策机遇,用足用活林业政策。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对退耕还林政策做了最新完善,主要内容是在原先的补助政策到期后,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一是对原先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再延长一个周期,生态林8年、经济林5年。二是在延长期内,从粮食补助资金中拿出一半对退耕农户进行直接补助,每年每亩补助现金105元。三是每亩退耕地20元生活补助费,直补到户,与管护任务挂钩。四是从粮食补助资金中拿出一半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梁平县巩固成果专项资金总量为14220万元。梁平县要抓住机遇,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相结合上狠下功夫,有效使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实施相关项目,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2立足特色资源,倾力打造竹产业。

大力发展惠及广大退耕农户的后续产业,持续稳定地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是退耕还林成果得以巩固的重要举措。梁平县应坚持立足本地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竹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退耕农户增收。

梁平县是重庆市竹林面积最多、竹种最丰富、竹材产量最大的区县。全县现有竹林面积222.40万hm,其中,成片竹林2.20万hm,各类竹材总重量100万t以上。现有竹林中,200722年以来新造1.06万hm,低产低效竹林近1.20万hm。全县年产竹材20余万t,竹业年总产值3.3亿元。梁平县应把竹产业作为退耕农户增收的首要后续产业来抓,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大力实施新造竹子经营工程、低效竹林改造工程。要一如既往地推行新造竹子的补植补造及“三个一”(除草、松土、施肥)抚育管护工作,再实施三年,将1.062万hm新造竹子培育成高效笋材两用林。同时,从2009年开始大面积实施低效竹林改造,2每块竹林连续实施3年,用3~5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县1.20万hm低效竹林改造任务,提高竹林产量100%以上,达到每亩竹林纯收入500元以上,最大限度增加竹农收入。同时,努力延伸竹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小径竹重组竹板材、竹炭、造纸等竹加工业,竹笋、林下菌类等竹食品,竹帘、竹编等竹工艺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品,大幅度提高竹业产值。

在倾力打造竹产业的同时,梁平县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蚕桑、花椒、板栗、梁山柚、油茶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

2等区域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全面提高退耕还林经济效益。

3.3注重工程质效,着力推行五项机制。

3.3.1建立“政府把关、部门实施”的工作机制。

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任务按项目进行分解,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套方案实施。逐项建立规范化台账,明确任务要求和建设期限,坚持“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计划到月,责任到人。

3.3.2建立“政府统筹、资金整合、群众自筹”的投入机制。

按照“政府统筹、目标管理、集中使用”的要求,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和有关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捆绑,统一调度,重点投入。完善竹产业资金补助政策,将新造竹子抚育管护及低效竹林改造纳入补助范围。建议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资金重点倾斜于竹资源及蚕桑培育,实行每亩竹子(含蚕桑)抚育管护补助100元/a、每亩低效竹林改造补助100元/a的产业补助政策,实施三年。同时,坚持“谁拥有、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积极发动项目区群众及业主自筹部分工程资金。

3.3.3建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典型示范”的建设机制。

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推行业主负责制,实行“业主负责、社会监督、施工监理、建方自检、严格验收”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建设的设计、招标、施工进行全方位监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益区乡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采用年度检查和竣工验收相结合的项目检查验收办法,严格检查纪律和标准,实行“谁检查、谁验收、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

3.3.5建立“集中管护、优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确立“工程建设与管护同步走”的管理方针,实行各级领导和督查人员包片负责的后期管护责任制,全面推广“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走集中经营管护的路子,创新管护机制和经营模式,确保抚育管护措施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建立示范基地、送科技下乡、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举办技术讲座等形式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尽快提高退耕还林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农民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特别是竹产业开发中的收入,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作者详细地址: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人民东路8-1。

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十五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江水坪村位于我县古阳镇东南部,全村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2500元。该培训班退耕户20户,自我县实施退耕还林成果科技培训项目以来,该村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现将一年来在该村实施科技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成效。

截至2010年,该村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0亩,荒山造林30亩。退耕还林工程共计投入10万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实施,该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生态效益较为显著。连续四年年均造林任务都突破20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村造林总面积的50%,森林覆盖率达80%。

二是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该村退耕还林工程受益农民达80人。退耕还林补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程度。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和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较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该村在实施退耕还林。

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生产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中,我与该村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坡改梯、水利设施、土壤改良(包括石灰改土、绿肥种植)、田间便道等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措施,使项目区土地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均基本口粮田由0.2亩增加到0.45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单产大大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如该村村民在退耕地里种植4亩优质桃树,工程实施后农户收入已增加到1.5万元左右。

三、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的基本措施和做法一是有效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该村统筹安排好各项基本农田建设资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可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以及安排在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其他支农资金,只要有条件与退耕还林结合的,都尽力做到了统筹使用。通过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努力做到“树上山,粮下川”,基本实现了退耕农户基本口粮自给。

二是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该村。

整合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畜牧业、等项目资金,使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相结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传统放牧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繁育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工作,推进畜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林草发展模式、林药发展模式、林果林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三是大力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减轻使用传统生活燃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多渠道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四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该村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为依托,以退耕还林工程区富余劳动力继续就业作为培训为重点,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集约化经营的温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转移。

退耕还林工作自查报告篇十六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辽宁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即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和补植补造项目。

第三条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县”原则,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负总责,将目标和责任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及乡、村、户。

第四条发展改革部门、退耕办会同财政、农业、林业、-1。

政、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经市有关部门审核后联合上报省发展改革委、退耕办和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

第六条省发展改革委、退耕办会同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结合国家批复的《辽宁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审核、汇总各县(市、区)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经综合平衡后,形成全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第七条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省发展改革委、退耕办会同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结合各县(市、区)上报的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综合平衡后,将年度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下达到有关市、县(市、区)。

第八条根据省下达的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将工程建设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和退耕农户。

第九条省将实行年度计划安排与计划执行情况挂钩制度,在安排年度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使用计划时,将充分考虑有关县(市、区)上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项目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根据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项目实施方案,在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市、区)各行业部门负责本行业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十五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积极推行退耕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项目民主管理,依法保障退耕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障退耕农户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要实行工程建设公示制度,结合乡村政务公开,将工程建设范围、内容、标准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第十六条有关县(市、区)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和建设地点。因客观原因确需变更的,由项目县报原审批机关履行实施方案变更手续。县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程建设任务的总规模不得调整。

利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辽宁省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辽财农[2008]320号)精神,项目建设资金要建立专用帐户,专款专用,严禁挪用资金。在资金拨付、使用等环节,要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防止滞留资金;市、县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认真接受上级及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国家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各市、县要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县(市、区)财政部门要根据年度建设任务需要,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退耕办会同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8681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