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20:43:09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汇总16篇)
时间:2023-11-29 20:43:09     小编:琴心月

教案的编写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阅读这些教案范文,可以了解到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和思考的细节。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一

1、培养幼儿听辨音级上行、下行的能力。

2、并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听,谁来了,“喵喵……”(小花猫)。

小花猫可喜欢交朋友了,你们想和小花猫交朋友吗?(想)。

那快过来和我一起玩吧,咱们一起说个儿歌好不好?(一只小花猫,聪明又勤劳,喵喵,聪明又勤劳)站着说用高音说。第二遍蹲着说用低声:第三遍站着说用高声。

嘘,你们听谁来了(老鼠)。

这个可恶的小老鼠,老是偷吃粮食,还总是跑来跑去,可烦人了,你们听小老鼠跑到哪里去了。(上行音阶)再听(下行音阶)。

好,那咱们在捉之前先唱一首歌,鼓一鼓劲儿。“一只小花猫……”小花猫转过身,听仔细,小老鼠们你们也要小心了。……(玩)。

交换一下……。

结束。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二

二、基本部分。

2、学习新歌。

(1)、教师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门,准备偷食吃。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是得意,高兴地唱起了歌…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名称?几拍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幽默、有趣)。

(5)、学习演唱歌曲,要求听清前奏与间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儿大胆地表演创造动作,个别幼儿表演唱。

要求:一定要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暂停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游戏时自找空间,不相互挤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幼儿,结束活动。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三

1、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轻松、愉快的氛围。

2、通过游戏的形式和动作模仿,记忆歌词顺序。

3、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注意避免与同伴碰撞。

图片:小老鼠、大猫,以及小老鼠和大猫的头饰各一个。

图片:马、鸟、虫、鱼,幼儿会念儿歌《谁会跑》。

一、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1、分别出示动物图片,采用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2、仿编问答歌,引出会跑的小老鼠。

(1)师:还有什么动物会跑?根据幼儿的讲述创编第一段问答歌。

(3)教师问幼儿答,仿编老鼠跑的儿歌。

二、幼儿倾听教师有节奏地念前三段歌词。

1、师:小老鼠跑来跑去做什么呢?

2、教师扮演小老鼠,有节奏地边念前三段歌词边做动作。

3、加入音乐,教师合着音乐的节奏边说边做小老鼠的动作。

三、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念歌词。

四、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尝试着音乐的旋律演唱歌曲的'前三段。

2、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歌唱两遍,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1、教师与幼儿共同建立游戏规则。

(1)师:什么小老鼠什么时候跑回家呢?

(2)师幼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当唱到“来捉老鼠了”的时候,小老鼠们就跑回家。

2、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四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有表情的地演唱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能准确的表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学习通过速度、音色、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能背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2.积极参与歌表演《小花猫和小老鼠》,能根据音乐和动物的特点编创动作,并在分组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思。

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有表情的地演唱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能背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认识打击乐器小锣。了解其演奏方式,感受音色特点,并能较准确的运用到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的.表演活动中,体验四分休止的节奏特点和歌曲的浓郁风格。

一、复习歌曲《十二生肖歌》,引入新课。

师:今天小老鼠一出门就碰到了它的天敌,小老鼠和小花猫分别会是什么样的呢?

2.师范唱歌曲。

二、歌曲教学。

1.朗读歌词,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流利,语气最贴切。

出示儿歌:一只小老鼠,一只小花猫瞪着小眼珠,喵喵喵喵喵龇着两只小牙,吓得老鼠长着八字胡;赶快往回跑。

学生先自己练习一下,然后小组中推出最好的进行比赛,给优胜组的成员奖励一个小猫图案。

2.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

师:你能按老师唱的节奏再读一遍儿歌吗?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附点节奏。

3.学唱歌曲:

(1)跟琴用哼唱曲谱提醒学生注意间奏与尾奏。

(2)配唱歌词。

重点:用跟着老师的琴声模唱,对比区别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区别。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适当加入衬词或动作,帮助学生掌握休止符。

(3)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演唱出歌曲情绪。

4.师:在歌曲的伴奏中你有没有听出有一种以前歌曲中没有的伴奏乐器啊?

(1)师演奏小锣。

(2)引导学生说出小锣的特征。

(3)引导学生演奏小锣,并探讨怎样把握小锣演奏的力度让小锣的音色更好听。

(4)记住小锣的声音图谱。

(5)在歌曲中四分休止符处加上小锣演奏。

5.表演歌曲:

(1)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创编动作。

(2)分组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3)选出最好的表演组合,集体学习表演。

三、课堂小结。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五

1、通过扮演角色及看图谱节奏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ppt课件,音乐,猫叫录音,歌曲伴奏录音。

1、谈话交流:

——"今天吴老师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ppt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家?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呀?"(小老鼠打电话)"打电话找谁?找朋友来干什么?"(找个朋友过家家)"打电话需要知道什么呢?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么拨号码的呢?"(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2、学看图谱节奏:

——"老师们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有哪些内容?"播放ppt课件图谱节奏:

(1)教师边播放图片边引导幼儿熟悉歌曲中的对话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带领幼儿根据图谱做节奏动作。

3、角色扮演游戏:

——"现在请你们来扮演小老鼠和猫,好吗?"——"那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可以怎样做不让猫发现呢?"(引导幼儿"蹲下",反映较慢的小老鼠会被猫捉走)(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游戏。

(2)男女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后互换角色。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小结:真是一只粗心的老鼠,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这么粗心,做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和仔细。

活动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对于新歌的教学,幼儿对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会出现困难。在活动过程中,我和配班老师,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制作了图谱,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地记忆歌词。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六

1.根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老鼠的走、停、跑。

2.努力在音乐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

3.克制地根据音乐和故事情境参与表演游戏:轻走、快停、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他人。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七

1、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轻松、愉快的氛围。

2、通过游戏的形式和动作模仿,记忆歌词顺序。

3、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注意避免与同伴碰撞。

图片:小老鼠、大猫,以及小老鼠和大猫的头饰各一个。

图片:马、鸟、虫、鱼,幼儿会念儿歌《谁会跑》。

一、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1、分别出示动物图片,采用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2、仿编问答歌,引出会跑的小老鼠。

(1)师:还有什么动物会跑?根据幼儿的讲述创编第一段问答歌。

(3)教师问幼儿答,仿编老鼠跑的.儿歌。

二、幼儿倾听教师有节奏地念前三段歌词。

1、师:小老鼠跑来跑去做什么呢?

2、教师扮演小老鼠,有节奏地边念前三段歌词边做动作。

3、加入音乐,教师合着音乐的节奏边说边做小老鼠的动作。

三、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念歌词。

四、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尝试着音乐的旋律演唱歌曲的前三段。

2、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歌唱两遍,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1、教师与幼儿共同建立游戏规则。

(1)师:什么小老鼠什么时候跑回家呢?

(2)师幼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当唱到“来捉老鼠了”的时候,小老鼠们就跑回家。

2、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八

1、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尝试简单地创编部分歌词。

2、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体验游戏表演的乐趣。

1、尾巴、磁带、电子琴、手帕做的小老鼠、多媒体课件。

2、课前熟悉歌曲。

一、听音乐表演进场。

1、幼儿听音乐表演进场,自我介绍(教师多提问几个幼儿,加强角色意识)。

2、起床活动,互相问早,听音乐,幼儿表演。

3、休息:你起床做了些什么事情?谁是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的'?

小猫还有什么本领?

1、请个别幼儿示范捉老鼠的动作,大家各自捉老鼠,记住捉了几只老鼠。

2、猫妈妈讲故事,看多媒体(故事里有只小猫捉老鼠的本领很棒,每只老鼠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我们来听听、看看它是怎么捉老鼠的)。

提问:故事里的小猫是怎么捉老鼠的?有哪些动作?学一学。

3、猫妈妈表现捉老鼠:瞪大眼睛,张开爪子,“喵”猛扑上去,把他捏死。

三、学习歌曲,表现歌曲。

1、猫妈妈高兴喜欢唱歌、跳舞,你们来看看猫妈妈是怎么跳的,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孩子模仿做一做)。

2、不同方向地练习2——3遍。

3、尝试改编部分歌词(1只变两只、许多,屋檐下变成~~~~、~~~~)练习几遍。

4、选两段比较好的进行表演唱(出示老鼠)。

第一次每人抓一只,第二次全部捉来。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捉老鼠_中班艺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近段时间,班级幼儿欣赏了大量的乐曲。孩子们对音乐欣赏感兴趣,并喜欢用语言、动作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理解,合作意识日益增强。《拨弦》是一首轻快、诙谐的乐曲,它形象鲜明,节奏感强,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因此,我们在设计此活动方案时,如何让幼儿愉快地感受和体验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成了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由于音乐结构较松散,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捉老鼠”的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用各自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乐曲中的重音,感受该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及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节奏感。

3、引导幼儿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表现音乐形象。

1、猫和老鼠布偶。

2、打击乐器:鼓、沙锤、双响筒、铃鼓等。

3、道具:报纸棒、塑料玩具、苍蝇拍、蛋糕盒、帽子等。

4、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讨论:追老鼠和打老鼠时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3、教师与幼儿共同听音乐用手指玩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重音出现的规律,熟悉音乐形象。

5、教师出示打击乐器,鼓励幼儿用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

6、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音乐作品——“拨弦”。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十

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有纯粹在歌声中活动的,还有纯粹在乐曲声中活动的,有些是有情节、有角色的音乐游戏,内容繁简不一,然而小班幼儿年龄小,一切从兴趣出发。兴趣能诱发幼儿学习的动机,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小猫和小老鼠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两个动物形象,幼儿很喜欢,尤其是出现了动画片《猫和老鼠》,孩子们更是对小老鼠的聪明、可爱形象喜欢的不得了,因此我选了这个音乐游戏《猫和老鼠》,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我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十一

1.选材新颖动画《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而动画中,猫和老鼠丰富的动作与表情,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和模仿的动力。孩子们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跟着做动作与表情。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是非常的浓厚的。

2.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以及个别活动。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材料,它生动形象的提点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幼儿敢说、敢做、敢演。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表演与模仿,引导孩子们丰富的表演,体现了师幼互动。

4.重视分层引领,先由"听"与"看"后由"说"与"演"。在孩子们表演的极其精彩与生动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5.与孩子们互动及分组游戏,让整堂课不乏味,让孩子们有极大的兴趣参与与配合。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孩子们比较好动,在一起表演的时候很容易离开座位,不听指挥,又容易一起蹦跳,摔在地上等。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在看动画过程中,或者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会把这个当做游戏,无论剧中应体现开心还是难过,他们都会很开心与兴奋。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十二

一、用教师是导演,来招小演员,来激发他们表演欲望。

二、根据老师所表演的剧本,自己理解剧本中猫或者老鼠的情绪。进行表演。

师:你们什么时候会兴高采烈的?那是怎么样表现的呢?

三、缺乏表演的动作,再引入动画片根据动画片里猫和老鼠,丰富的动作和表演。进行模仿,学的更多的表演的动作与表情。

再次来体验兴高采烈如何表演。

四、第二个剧目,让幼儿尝试饥饿难耐是如何表演的,并且体会小老鼠的心情和感受。

教师先来表演剧目二,问:这时候出来了谁?

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老鼠,它怎么了?(引出饥饿难耐)那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尝试模仿饥饿难耐。

跟着音乐体验。(注意动作和表情)。

五、继续引出下段的剧本,进行表演。

六、组织游戏,进行配乐表演。

先听音乐让他们猜老鼠在干什么,然后总结他们的。引出第三个剧目。

继续是老师来表演(注重表情和动作)问:"老鼠想到了什么方法?可是对方是猫呀,要是醒来可就糟糕了,小老鼠是怎么去偷的"(小心、偷偷的.去偷……引出小心翼翼)请他们来表演,如何小心翼翼。

1.首先,由老师作为猫,小朋友作为老鼠,去偷那条大鱼。(分清楚,去偷时候的小心翼翼和猫伸出爪子时的惊恐万分)。

2.再由一部分小朋友做老鼠,一部分做猫体验不同的情绪和心情。

3.最后,可以离开小椅子,更大范围的去表演。例如:可以躲到某小朋友后面、慢慢吞吞的前进等。

六、分组活动,选出猫和老鼠。将整个故事,完整的表演一遍。

七、活动结束。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十三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及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节奏感。

3、引导幼儿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表现音乐形象。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猫和老鼠布偶。

2、打击乐器:鼓、沙锤、双响筒、铃鼓等。

3、道具:报纸棒、塑料玩具、苍蝇拍、蛋糕盒、帽子等。

4、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讨论:追老鼠和打老鼠时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3、教师与幼儿共同听音乐用手指玩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重音出现的规律,熟悉音乐形象。

5、教师出示打击乐器,鼓励幼儿用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

6、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音乐作品——"拨弦"。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十四

一、欣赏乐曲a段,并创编相关的动作。

1.倾听a段,区分乐句。学生倾听音乐,初步感受并辨别描写“猫”和“老鼠”的不同乐句。

2.师生互动,分角色分别体验、表现“猫”和“老鼠”乐句的区别。学生边倾听音乐边通过手部动作表现“猫走”和“老鼠跟”的游戏情节。

3.创编大猫走路的动作。师生共同讨论,用不同空间位置、行进方向的身体动作表现“大猫走路”。教师:这是一只爱跳舞的猫,走路的姿势千奇百怪!它可能会怎么走呢?谁来试试看?(如:空间位置的高低变化,行进方向的前后左右变化,肢体姿态上的变化:旋转、弯曲、伸展、摇动,单手、双手的变化,以及移动方式上的变化:走、跳、爬等。)。

4.将创编出的动作随乐练习。

二、师生共同讨论b段中“猫戏老鼠”的动作并练习。

1.师生讨论猫戏老鼠的方法。

教师:尽管小老鼠的动作很轻,可大猫还是怀疑身后有人。怎么才能不被大猫发现呢?

2、教师扮演成大猫,示范“猫戏老鼠”的方法。

3、师生共同游戏。

三、完整学习游戏“猫和老鼠”。

1.教师领队,师生共同游戏。

2.替换新的动作游戏。

3.学生领队再次游戏。

4.拓展游戏情节——配班教师扮演“急性子猫”,师生共同游戏。

核心理念:幽默。

把幽默运用到学生活动中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创造的智慧。在音乐游戏“猫和老鼠”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自身的“幽默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愿望,在笑声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共同成长。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十五

1、会玩"躲闪、定住"游戏,感受乐曲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气氛。

2、随音乐尝试合拍地表现乡下老鼠进城的忐忑不安、快乐、紧张、安静的情绪。

3、体验听音乐做游戏的快乐。

材料准备:剪辑好的《忐忑》音乐、老猫头饰一个。

1、回忆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还记得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吗?。城市老鼠告诉乡下老鼠城市里有什么呢?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学习将音乐与故事匹配。

3、熟悉a段音乐,并随音乐大胆用动作表现。

(1)感受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时的忐忑心情。

师:你们知道乡下老鼠进城时怎么走的.吗?谁能用动作告诉我。

(2)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的狂欢。

4、感受b段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1)感受音乐,讨论如何躲避老猫的抓捕。

(2)明确游戏规则。

(3)听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5、听完整音乐玩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它通过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城里老鼠去乡下做客与乡下老鼠去城里做客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领孩子们去了解另一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小花猫和小老鼠中班音乐教案篇十六

近段时间,班级幼儿欣赏了大量的乐曲。孩子们对音乐欣赏感兴趣,并喜欢用语言、动作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对音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理解,合作意识日益增强。《拨弦》是一首轻快、诙谐的乐曲,它形象鲜明,节奏感强,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因此,我们在设计此活动方案时,如何让幼儿愉快地感受和体验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成了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由于音乐结构较松散,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捉老鼠”的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用各自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乐曲中的重音,感受该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及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节奏感。

3、引导幼儿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表现音乐形象。

1、猫和老鼠布偶。

2、打击乐器:鼓、沙锤、双响筒、铃鼓等。

3、道具:报纸棒、塑料玩具、苍蝇拍、蛋糕盒、帽子等。

4、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讨论:追老鼠和打老鼠时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3、教师与幼儿共同听音乐用手指玩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重音出现的规律,熟悉音乐形象。

5、教师出示打击乐器,鼓励幼儿用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

6、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音乐作品——“拨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115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