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指导教学活动所编写的一种教学设计纲要,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教案的编写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系统和科学,提高教学效果。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编写一份好的教案对教师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任务分析和教学要求的明确,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一
1、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资料或图片。
一、活动开始。
老师小结:因为现在是春天,春天适合植树,所以大家把3月12日,指定为植树节。
2、欣赏儿歌《留住小鸟》。
二、老师分享和谈论有关植树节的资料。
1、老师给幼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日期,并请幼儿讨论一同说一说有关树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2、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关于保护树木的方法。
三、老师让幼儿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老师请一组幼儿讨论的保护树木的方法,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请另一组的幼儿进行设计有关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种植花草的步骤。
1、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种花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吗?
2、老师请幼儿思考后回答。
3、老师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土放进花盘里,挖一个洞,然后再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土盖起来,最后给种子浇点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给种子浇水,吸收阳光和水分,这样就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让它可以更快的发芽等。
4、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也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
在植树节到来之际,我园各班组开展了植树节—“种植绿色,放飞梦想”的活动。旨在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增强孩子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认认真真的将种植园地中的杂草一一拔除,并亲手播种一些在春季容易生长的瓜果蔬菜花草树木的种子或枝丫。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播种时,促进了孩子们对瓜果蔬菜生长的了解,逐步形成绿化的概念,增强了孩子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二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和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彩泥每个幼儿一份;
4、《卖汤圆》儿歌 。
一、导入部分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元宵节
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猜灯谜
教师依次出示灯谜
(1)“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提醒幼儿元宵节有的,让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谜底(汤圆)。教师提示,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2)“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大家来猜猜――烟花)
(3)“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打一物――灯笼)
(4)“元宵佳节就有它,谜语往它身上藏。”(打一物――花灯)
(5)“正月十五,全家聚,圆桌坐来,圆着吃。”(打一名词 团圆饭)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吃元宵饭,叫什么饭?引导幼儿说出团圆饭,教师解释团圆的意思,让幼儿知道元宵节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3、做汤圆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彩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种类的汤圆。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
4、唱儿歌《卖汤圆》
(1)教师教幼儿学会唱儿歌。
(2)根据歌词边唱表演动作。
教师让幼儿收拾好桌上的东西,放会原处,活动结束。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三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元宵之夜,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我们小班的孩子对元宵节的认识并不深,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元宵节的半日活动。
农历正月十五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歌曲《闹花灯》。请家长在假期中带幼儿观看花灯展。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花灯。
先每班自己进行活动,然后再串班活动,最后欣赏大班的花灯。
一、8:30――9:00 (了解元宵节)
元宵节到了,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二、9:00――9:40 (运动)
三、9:40――10:00(做元宵)
四、10:00――10:15(介绍花灯)
欣赏、讲述各种各样的花灯。
(1)自由地欣赏与交流。(引导幼儿从名称、形状、颜色和图案上进行欣赏。)
(2)部分幼儿再集体中讲述。
我们很多小朋友带来的花灯都不一样,谁来说一说你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呢?(提醒幼儿在介绍自己的花灯时,要注意说出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和特点。)
(3)幼儿自由结伴再次欣赏并讲述。
(4)交流:你还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灯?在哪里见过的?
(5)归纳、整理经验。(花灯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它们也和我们一样,有不同的名字。)
游戏:《玩花灯》。
幼儿自由结伴,互换花灯,边欣赏边玩,体验玩灯的乐趣。
五、10:15――10:30(两个班串班赏花灯)
六、10:30――10:45 (欣赏哥哥姐姐的花灯)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四
1、能随音乐自由大胆的表现小碎片自由飞舞的动作。
2、学习与同伴边唱歌边卷炮仗,并用象声词表现炮仗爆炸的过程,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乐趣。
选一名幼儿当点炮仗的人,其余幼儿手拉手站成一排(或头尾不相连的.一个圆圈),带头人带领大家随音乐边唱边走成螺旋形。当歌曲结束时所有的幼儿蹲下静止不动。点炮仗的幼儿用手指“点燃”某个幼儿,同时发出“嘶”的声音。“嘶”声一停,被点的幼儿就跳起来发出第一声爆炸声“嘭”,紧接着其余幼儿一起跳起来发出第二声“啪”,并随音乐表现出“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各种姿态。
1、当歌曲结束时,所有的幼儿要蹲下静止不动。
2、被点者在“嘶”声一停时立即说“嘭”,其他幼儿紧接着说“啪”,并跳起来表现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1、初学时,可由教师当带头人,带领幼儿玩游戏,熟练后可分成2―3组同时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用身体动作表现小碎步自由自在放松飞舞的样子。创新玩法更换不同的舞步进行游戏。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炮仗爆炸后漫天飞舞的样子。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五
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但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愉快的情绪既来自于成人的关怀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主观体验。在教育中,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并采取多种方排解已经出现的消极情绪,为快乐的人生奠定基础。
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
2、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个木偶、一个开心枕。
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一、感受快乐。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
二、开心与烦恼。
1、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
2、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4、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5、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
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
三、化解不开心。
1、消气商店:谁知道什么是消气商店?
2、我们来看看谁来消气商店了?
3、依次出示小动物,请幼儿帮他们想办法!
4、你觉得消气商店好吗?为什么?
5、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
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
四、让自己开心。
1、介绍开心枕。
2、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
3、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
4、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五、歌唱《表情歌》,小结,结束。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六
1、喜欢和同伴一起念儿歌。
2、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和愉快情绪。
1、各种花灯若干。
2、图片。
2、教师利用图片与幼儿共同回忆灯会的'快乐情景,用儿歌中的句子进行归纳。
――过什么节玩灯?小朋友在干什么?
――玩的是什么灯?
――小朋友心情怎样?
3、幼儿看图片学念儿歌。
儿歌学会后可将“飞机灯,飞得高,兔子灯,拉着跑”两句进行创编。
如:金鱼灯游游游,荷花灯水上飘。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七
外表白白圆圆,心里花花绿绿。在白沙滩打滚,在温泉里游泳。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1、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
——鲸
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名)
——大象
3、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
——公鸡
4、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打一动物名)
——兔子
5、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觉。(打一动物名)
——猫头鹰
6、远看像黄球,近看毛茸茸。叽叽叽叽叫,最爱吃小虫。(打一动物名)
——小鸡
7、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打一动物名)
——萤火虫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八
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有关元宵节的录像。
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花灯。
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一、观看“元宵节”录像,并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教师讲解“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介绍“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二、学做元宵。
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吃过)吃过什么馅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其口味)。
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啊?(圆形的)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想)。
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游戏。
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摆放好,幼儿洗手。
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元宵的制作过程,并学说绕口令。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九
刚过元宵节,儿童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但是很少有儿童知道元宵节的来历。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把传统传承下去。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知道元宵节的来历。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十
3、在猜灯谜的游戏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汤圆图片星星贴纸。
外表白白圆圆,心里花花绿绿。在白沙滩打滚,在温泉里游泳。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1、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
——鲸。
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名)。
——大象。
3、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
——公鸡。
4、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打一动物名)。
——兔子。
5、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觉。(打一动物名)。
——猫头鹰。
6、远看像黄球,近看毛茸茸。叽叽叽叽叫,最爱吃小虫。(打一动物名)。
——小鸡。
7、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打一动物名)。
——萤火虫。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十一
了解我国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愿意和同伴一起做汤圆,猜灯谜,庆元宵,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1,幼儿园准备糯米粉一团,汤勺每人一只,大碗六只,白糖若干。
2,灯谜。
3,音乐。
活动(一)。
内容:"搓搓做做"庆元宵(集体)。
师生共同搓搓汤圆。
师生共同品尝汤圆(下午品尝)。
活动(二)。
内容:"猜猜想想"庆元宵(小组)。
分成六组,每组一个桌子,一个得分牌,以擂台形式进行猜谜活动。
规则:每组轮流以摸的形式,摸出灯谜,猜出为得分,比比哪组得分多的为胜。
活动(三)。
内容:"观赏元宵灯"庆元宵。
师生一起欣赏幼儿带来的彩灯。
带着自己的'彩灯到户外游戏。
中班社会快乐元宵节教案篇十二
1、喜欢和同伴一起念儿歌。
2、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和愉快情绪。
1、各种花灯若干。
2、图片。
2、教师利用图片与幼儿共同回忆灯会的`快乐情景,用儿歌中的句子进行归纳。
――过什么节玩灯?小朋友在干什么?
――玩的是什么灯?
――小朋友心情怎样?
3、幼儿看图片学念儿歌。
儿歌学会后可将“飞机灯,飞得高,兔子灯,拉着跑”两句进行创编。
如:金鱼灯游游游,荷花灯水上飘。
附
元宵节。
元宵节,真热闹,
看花灯,吃元宵。
飞机灯,飞得高,
兔子灯,拉着跑,
小朋友们拍手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7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