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5:13:20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汇总16篇)
时间:2023-11-29 15:13:20     小编:念青松

读后感是一个反映读者对一本书阅读体验的文章,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思想和观点。写读后感时需注意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文字流畅,表达准确。每个人的读后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鲜活的人生体验与情感表达。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一

本书是英文写作后被译为中文。作者写这本书可能主要面对的是西方社会。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乡村社会的我来说,书里的大部分的事情对我来说都属于亲身经历,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读懂。于是我不准备从第一页开始读,而是选择挑读,找到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和研究读一下,一些很熟悉对我没什么新鲜东西的就撇开。本书主线还是是介绍北方村镇的礼物流动,以及与人情世故有关系的许多社会网络。

村民的礼物流动有两大类一类是互惠互利的亲戚邻居流动,你给我礼物我给你礼物,我们互相帮助哥俩好的意思。另一个是从小至上的礼物流动被称为“孝敬”。下级官员送给上级,不奢望上级回礼,或者送给年老的人,聊表心意。礼物在中国社会往往不单单只是礼物,这里面常常带着地位、名誉、权利,当然还有财富。

九万到十五万左右的彩礼。彩礼钱给了女方,女方会选择给些嫁妆钱,有的会给的多有的不给,这个选择权在女方父母手里。

物品在亲戚手里流转就是“礼物”,在陌生人手里就是“商品。”礼物是人情社会里一切的最初形式表现,日本人我记得也是会送一些小礼物,欧洲也是有互相赠送食品或者其他礼物的习俗,不过礼物是一方面,制度也是一方面,我不希望因为礼物就要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进步,一个事情的是非道德观,不分白丁,任人唯亲是礼物社会的最低等形式,也是一个民族的不得不如此的无奈之举。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二

读了《礼物》这篇论文文章,我知道了西方人过圣诞节收到礼物的时候,他们不会把学习别人送给学生自己的盒子丢掉,而是把它们堆在客厅,因为对于他们研究认为我们这是需要别人用金钱买来的,应该进行等待假期生活结束时间之后,再还给别人。

但现在,在人们的心目中认为,礼物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上一页礼物是真实的感受,现在送礼物相当于礼物的第一次会议,但礼物是不是任何人的感情比,谁深厚的感情,但谁花了更多的钱,谁他人的深厚感情。礼品那些谁“小气”的发送是手工制作,因为它比金钱更为重要,所以这样的礼物往往很难给别人看的,即使他们是“幸福”,最终将成为垃圾肚子的食物,别人随便扔离开是他们自己的真理。只有那些手机,豪华汽车,别墅,钟表设计师......真的可以赏心悦目。所以,这些礼物已经成为当然在人们心中的问题。

看了这些,我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悲伤的人的照片:有一天,礼品大摇大摆地在大街上,但事实是在一个黑暗的小角落里蜷缩着。这时,有人喊: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回忆的故事,我知道事情的真相“让礼品消失!”:如果你想知道真相回来,人需要一个真正的深情礼物。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三

这几天,同学们忙着给甜甜老师准备礼物,因为,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

大家想,送个什么礼物最好呢?大家讨论起来。田大壮说:“我们给甜甜老师买些鲜花吧!”朱珠说:“我们给甜甜老师买些巧克力吧!”大家你说这样我说样的争论着,小豆豆说:“我们还给甜甜老师亲手做一些东西吧!”大家都认同了小豆豆的意见。于是大家动起了手。开始给甜甜老师做礼物了。有的同学做了一些鲜花。有的同学做贺卡。有的同学做本子。还有的同学为想甜甜老师画了一幅画。

小豆豆做的礼物是最独特,小豆都做了一个贺卡。又亲手做了一个卡子。一张明信片在上面个写着:甜甜老师,节日快乐,您辛苦了。小豆豆做了一些鲜花叉在袋子旁边,在把礼物放进去,就完美了。小豆豆还专门为甜甜老师找了一个粉色的袋子,上面有好多甜甜老师喜欢的图案。小豆豆的礼物搞定的时候,简直完美无比。

第二天,甜甜老师收到同学们那多彩多样的礼物,有的同学做了一份礼物,有的同学做了两个,还有的同学做了三个。大家一个接一个的给了甜甜老师,还说:“甜甜老师,节日快乐。”清脆嘹亮声音让甜甜老师喜悦。甜甜老师对同学说谢谢,甜甜老师心里激动无比,脸上的笑得如此甜蜜。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四

除了要改进我们要继承的或先赋的禀赋、资源、魄力、意志和决心中的缺点外,我们还要永无止境地改进和自我改进。并且不管人们制造的是什么东西,人们都可毁灭它。成为现代,等于意味着——就像今天一样——我们无法停止下来,甚至于更加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发展并注定要保持发展,这与其说是因为“满足的延迟”(delayofgratification),还不如说是——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因为永远满足的不可能,满意的范围、努力的终点线和让人平静下来自我祝贺的时间,要比跑的最快的人运动得还快。满足永远是未来的事情,实现、完成失去了吸引力。而且失去了在他们取得成功之时感觉满意的可能性,然而,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成为现代。意味着永远居于人先,意味着处于一种持续的侵犯状态(用尼采的话话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成为或者至少努力去成为一个超人,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成为现代还意味着,拥有“只有作为一个没有实现的计划才能存在”的特性。就这些方面而论,这与我们的祖辈们的境况没有多大的差别。

有两个特点使我们的境遇——我们的现代性的形态——与众不同。第一点是早期现代错误观念的逐渐瓦解和迅速衰落,即相信沿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会有一个终点,有一个我们可以达到的终极目的,一个明天、明年或者下一个千年就要达到的完美状态,一个某种形态的良好社会。第二个重大的变化,是现代化任务和义务的解除控制和私人化。不要回头看,也不要抬头看;看看内心深处的你,那里,才是你自己的智慧、意志和力量——这些都是生活改善所要求的工具——应该的栖息之所。

再也没有伟大的领袖会告诉你去做什么,告诉你如何做,才能使你从所作所为的后果中摆脱责任;在这个个体的世界,只存在其他的个体,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活事务,并为你对他们的例子的信任而不是为其他的东西去承受完全的责任。

把它的成员看做个体,这是现代社会的“商标”。然而,这种对待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行为:它是一个每天都要上演的行动。现代社会存在于它的持续不断的“个体化”(inspanidualizing)的行动中,就正如个体的行为存在于对这样一个——我们称之为社会的、相互卷入的——网络的每天重新塑造和重新谈判中。这两个角色没有一个能长久地保持固定不动。因而,“个体化”的内涵也在变动,永远体现出新的形态——正如过去历史累积的结果逐渐削弱它承继下来的规则一样,它也在制定着新的行为规范,并为游戏永远准备新的赌注。“个体化”现在有着与它在一百年前完全不同的含义,并且和它在现代时期的早期——这个时代被赞扬为人从严密编织的、共同依附的、监控和强制实行的组织里解放出来的时代——传递出来的意义也截然不同。

简括地说,“个体化”指的是,人们身份(identity)从“承受者”(given)到“责任者”(task)的转型使行动者承担完成任务的责任,并对他们行为的后果(也就是说副作用)负责。换句话说,个体化存在于自治——根据法律上权利——的建立之中,而不是事实上的自治是否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

因为这些,人类不再凭他们“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正如萨特极好地指出的:出身于资本家家庭并不够——他还必须像资本家那样生活(注意,前现代时期的王公、爵士、农奴或者市民未必一定如此,而且也不能这样说那些穷人或富人出身的人)。定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现代生活的特征——也只是现代生活的特征(而不是现代个体化的特征,这种表述明显累赘;提到个体化和现代性,就是为了证明一个同样的社会状况)。现代性用强制性的社会地位的自主代替了他主。对“个体化”而言,这在整个现代时代——在它的所有时期和社会的所有方面——都是有效的和适用的。然而,在这个共同处境中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就像处于同一历史阶段的行动者的类别不同一样,它也使持续的几代人与众不同。

早期现代性的脱域是为了重新嵌入。脱域是社会认可的结果,而重新嵌入却是摆在个体前面的任务。一旦僵化的社会等级结构被打破,那么摆在现代时期早期的男人和女人们前面的“自我认定”的任务,就意味着一种“过名副其实的生活的”挑战(赶上时髦,向左邻右舍看齐),与正在形成的被阶层限制的社会类型和行为模式保持一致,模仿他们,遵循这种生活模式,适应这个阶层的文化,不要掉队,也不要违背它的规则。作为承继而来的社会归属的“家庭出身”,已经为虚构成员资格的“社会阶层”的目标所代替。前者是一个归属的问题,而后者(成员资格)却包含了一个巨大的成就标准;与家庭出身不同,社会阶层必须是加入进去的,而且成员必须连续地在一天一天的行为中更新、再确认并得到检验。

古典现代性中的个体在因家庭等级秩序瓦解而脱域出来后,在疯狂寻求“重新嵌入”的过程中,利用他们新的权力和新的自治机构中的头衔。而且不存在接纳他们的“床位”的短缺问题。阶层和性别是自然的客观事实,大多数个体遗留的自我独断任务,就是通过像其他的位置占有者所做的那样去适应确定给自己的位置。

阶层不是固化了,而是固化越老越难了。稍不小心,就滑落了或下消失了。准确的说,这就是使得往昔的个体化与它在风险社会时期,在“反思的现代性”或者“第二现代性”(贝克不止一次地用它来指称当今时代)时期里采用的形态区别开来的东西。没有给“重新嵌入”提供“床位”,而且这些被寻求的、可能是先决条件的床位,证明是易损坏的。且常常在“重新嵌入”的工作完成之前就已突然消失了。那里有相当多不同尺寸和不同风格的、数量和位置都在变化的“音乐椅子”,这使得男人们和女人们不断移动,没有“完成”的希望,没有休息,没有“成功”的快意,没有可以使人打消疑虑、停止担忧而放松地达到目的的满足感。在被“脱域了”的个体所走的路(现在路是要长期走下去的)的尽头,见不到“重新嵌入”的希望。

向每一个人再次保证,独自与困难作斗争也是其他所有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而且再次砥砺低落的士气,振作萎靡的继续斗争的决心亦是如此。那群受害者能给予的唯一帮助是,关于如何从自己的无可改变的孤寂中生存下来的建议,以及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着需要一个人独自面对和抗争的风险。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五

常闻:“书读多了就读傻了”这句话说。这句是说人的书读多了知识丰富了,但是却不懂的人情世故。知识分子尤其是这样,尤其是具有传统知识分子气质的读书人。他们追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那些高洁的知识分子,备受推崇。如陶渊明、竹林七贤、李白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著名知识分子,但是又推崇曾国藩等这样积极入世且位极人臣的知识分子。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后世之人一方面为了名利在“樊笼”挣扎,所以艳羡陶渊明等人的“自然”,正因为有羁绊所以强烈的想挣脱,也强烈的向往陶渊明等人的生活。假若真的脱身“樊笼”他们反而不适应,所以他们决心在其位谋其政,拥抱曾国藩。所以该挣脱的还是挣脱了,做一个自由散淡客,挣不脱的也剩下无尽的叹息。我们往往会看到知识分子在出世和入世之间的纠结撕裂的状态。敢于做陶渊明这样真名士的少,因为被社会所不理解和不认可,需要付出惨痛代价,至少是心里的巨大压力,大多数人无法割裂自己与亲人朋友的关系,还想获得社会认可,所以大多数人最后还是倾向于曾国藩这样内圣外王的“三不朽”人物做法。

阎云翔教授在下岬村调查时就因为不懂得一些人情世故的东西造成一些小误会,房东就说:就是因为读书读多了,而对人情了解的少了”。《礼物的流动》这本书就是展现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息息相关的“人情关系”的社会交往准则是怎么运行,发生的行为逻辑是什么,礼物是怎么样充当人情交往的纽带的,所以它的副标题是:一个中国村庄里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

作者对于自己的田野点的深入了解,以及查阅了大量人类学著作中对于礼物的阐释,把存在于下岬村村民之中的几十种涉及礼物的行为归纳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的馈赠;非仪式性情境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工具性礼物。

仪式性的礼物包括了婚、丧、嫁、娶、生育、寿和盖房等常规性仪式性的礼物的馈赠,此外文中也提到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成型于80年代的新社会现象流产与绝育这样的补偿性仪式的表达。彩礼钱通常认为是男方给女方的一种财产补偿,而作者认为也是新婚夫妇的财产性继承,因为彩礼往往也会交还给女儿,女儿也会把它用作新的家庭经济的基础。

非仪式性的礼物包括了亲戚的互访(俗称“走亲戚”);拜新年和挂钱;孝敬礼和压岁钱;探望病人;日常生活中食物的交换;爱情信物。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中食物的交换常见于邻里之间、家庭之间难得食物的分享,这常是妇女主导的一种社会关系行为。建立自己私人关系和表达情感和友谊的需要。笔者曾给家里带过一些地方特产“荞面”,母亲就给我的三姨和舅舅家拿去一点。“日常生活中食物交换几乎全部是妇女完成的,是非正式女网络的一部分,它跨越了更正式的、男子中心的家庭网络。”作者在文中如是说。

工具性礼物包括了间接付酬;巴结性礼物;润滑性礼物。其中间接性付酬是针对自己私人关系外的人送的礼物,润滑性礼物主要是求人办事所送的礼物。

在中国一个常用的词语就是“关系”,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考虑的是与没有关系,有关系则就办成的把握性更大一些,而找关系、拉关系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成为国人行为逻辑的基础。而这些关系就是私人的关系。这些私人的关系就是血缘、业缘、地缘、朋缘的互嵌。这样的一个私人网络关系包了四大功能:

第一,经济功能。在劳动力缺乏的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互相帮工,又称换工等互助活动,主人家因为别人帮工而采取用好的酒食招待帮工的亲朋,促使大家之间紧密合作,这样就使得关系更加紧密。另外一个就是融资的问题,简单点说就是借钱。这样有助于满足彼此渡过难关或者发展的需要。

第二,社会保障。值得一提的就是书中所提到在上世纪的三年自然灾害中饥荒岁月,已经断粮且有饿死人的情况下,村民就是通过自己的亲戚借到粮食,或者私藏粮食因为有关系而没有被查,从而活下来。而一个59岁的老妇人却没有粮食吃饿死了,这是因为在49年革命以前他们就是村庄中由于经济贫困的原因处于村庄边缘,本身私人关系就小,是革命又让他们走上村庄舞台中心,然而由于他们对革命的无比忠诚却伤害了很多人,他们的私人关系更加缩小,孤立无援只有等待国家救济粮,却没有等到而饿死。这个事例能更好的说明即使在那个年代强烈的抨击封建陋俗却还在大家习惯性的行为中存在,国家与地方性的一种进退,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多说。

第三,社会支持。文中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在村民认为不孝孙的儿子,经常虐待老人,大家认为这个人不懂人情,所以无人去参加老人葬礼,来表达大家的不满,相反一个人做得好,人缘好,那么他家的人气就望。

第四,政治功能。文中也举了2个例子,一个是前三十年中一个裁缝是如何编织自己关系网络而免受政治迫害,另一个是一个寡妇通过自己关系而维护自己利益敢于和警察对抗的故事。

礼物的流向基本氛围单向的流动和互相的流动。单向的是下级巴结上级,求人办事的礼物。还有长辈给晚辈的礼物如压岁钱,还有晚辈给长辈的礼物如孝敬礼。互相流动的是社会性交往的关系的维持,通过礼物来维系自己的人际关系,也获得了某种认可。而不懂得那些人情的人,不喜欢人情来往的人会被孤立,也被称为“死门子”,在官场这种比较耿直的,不喜欢拉关系的被称为“圣人蛋”。这些人在关键时候却因为私人关系网络的狭小,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所以促使很多人去编织自己的这个私人网络,这关系到自己的社会保障。

一个礼单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关系网络有多大,这也是村庄中居民的面子、权力的多寡,而这种本身也是关系到一个人再生产能力的体现。人也会产生各种权力面子的竞争。作者通过对40多个礼单的研究分析,发现送礼多少是根据关系亲疏远近,比如一个礼单反映出自己最亲关系最好的随礼是100元,其次是40—50元,一般的是10元。这也就从侧面印证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的那种论述。

礼物的流动也就是人情的.流动,来而不往非礼也。礼物流动到哪里说明私人关系就到了哪里,礼物是维系私人关系的纽带,也是自己情感和社会支持的维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随礼范围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据笔者观察以前是送礼物的现在大多是直接给现金,以金钱代替了礼物的馈赠,也因此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些情感联系,当然那种工具性礼物除外。以前主要是血缘的人情关系,现在逐渐着重扩展朋友、学缘、业缘的关系。

结语: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礼物的流动可以看出人情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一个不会处理人情关系的人在社会中往往陷入被动的孤立的境地,甚至连最起码的情感需要也无法满足。只有懂得人情关系,才能被社会所接纳,说话才有分量,行动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所以一个由社会理想抱负的人更应该懂得这种人情,才能更好地获得支持。

笔者曾有一个观点如果你做了一个知识分子,非常有才华,你可以保持你的骄矜,既可以恃才傲物。如若不是,请发下你的倔强头颅,做一个谦卑而又圆滑的人。那么这样你就要学会人情,学会世俗的规则。

如果想进一步全面了解礼物是如何维系私人关系网络,以及什么是人情,人情的重要,那么这本书就会告诉你。人情社会行动逻辑的作用。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六

海明威《流动的盛宴》这个名词起源于基督教,指的是没有一个固定日子的节假日。海明威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是在《过河入林》,在这本小说里,海明威又把巴黎称作“流动的盛宴”。这是海明威暮年时期追忆1921-1926年在巴黎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叙述了有关庞德、乔伊斯、菲茨杰拉德、朱尔斯帕散、西尔维娅比奇等人的故事和作者与他们交往的趣事。

这本书主要是海明威从1957年秋到1960年在古巴和美国爱达荷州写的。是小说化了的自传,根据事实散乱地叙述,却以想象增强了夸张的色彩。作者可能模糊了事实和虚构的界限。

海明威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可能加入了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痛苦,他以自己熟悉的习惯来重新构思自己的生活以适合自己个人的神话,从而重新创造他记忆中的往事,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所发生的的灾难。

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妻子哈德莉纯洁的爱、巴黎和瑞士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涵盖多个方面:挨饿、律己、追寻自己的创作风格,渴望成功。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魇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最后只剩下欲望、放纵和失望。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七

死,仅仅是意味着他离开了他的身体。獾不怕死,但他死了时,朋友们太悲伤。读了这段话,我非常感动:獾到死时没有想到自己而还在关心别人!

读到獾看到鼹鼠和青蛙比赛冲下山坡,獾很累,却很快乐时。我想起了爷爷比以前老多了,以前能跟我跑滚跳,现在不行了,走起路来总是喘气,当我读到:“我去下面的长隧道了,再见。獾”时。我想到了爷爷陪我学琴,教我口算,教我阅读,教我写日记,教我跳绳,教我游泳……我的成长,我的每一次进步,离不开爷爷!爷爷啊!你不要离开我!我需要你!以后我不会叫你太累,我会请求爸妈多送些营养品补补你的身体!

当我读到獾教鼹鼠怎样用一张剪纸剪出一长串鼹鼠,獾怎样帮助青蛙成为滑冰高手,獾怎样教会狐狸系领带,獾怎样教兔子太太做姜饼时。我想起了偷读过爷爷那段日记:育种为了千千万万的农民丰收!隔代教育为了千千万万的儿童成长。残生为千千万万的老人做点贡献。哪怕是一点一滴,也心满意足了。

当我看到冬天的雪融化了,鼹鼠谢谢獾送给他的离别礼物时。我知道了帮助别人是最幸福的!帮助别人是最珍贵的礼物,它可以永远珍藏在人们的心中。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八

在西方的思想史研究中,现代(modern)一词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的经院神学,其拉丁词形式是“modernus”。德国解释学家姚斯在《美学标准及对古代与现代之争的历史反思》一书中对“现代”一词的来历进行了权威性的考证,他认为它于十世纪末期首次使用,用于指称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过渡的时期,目的在于把古代与现代区别。在基拉西厄斯教皇一世使用“现代”这词时,他仅仅用于区分不同于先前教皇时代的当代,并不含有现在优越于过去的意思。然而,当哥特人征服罗马帝国后,这个词有了新的含义。对于知识人士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根本性的分界,这种分界使得先前的经典文化有别于现代文化,而后者的历史任务在于对先前的文化进行再造,正是这种分界使得“现代”这一术语形成了特定的意义。

现代性的价值根基就在于它的普遍主义,就精神性品格而言,在于它的反思性;就外在化的历史存在方式而言,在于它的断裂性。如果说现代性得以代表人类最广泛而又无限进步的理念,这得益于启蒙主义创建普遍主义这种价值基础和认知形式。

现代性的观念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它自身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对现代性的反思也越来越多。福柯为怀疑现代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他看来,现代性主要是一种态度,一种与传统的断裂。而哈贝马斯则为现代性辩护,他并不否认文化的现代性面临困境,但是现代性的原初动机并不需为此负责,这只是现代性社会化的后果,同时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问题。哈氏并不认为现代性完美无缺,但他坚持现代性在其早期是值得肯定的。他提出应该通过合理化的艺术或审美,激发现代性的潜力,使之在当代生活实践中依然起到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性及启蒙理念给予最尖锐彻底攻击的理论家当推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他在1979年出版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认为“现代性”就是一种宏大叙事,一种以元叙事为基础的知识总汇。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激进的思想形式,一方面它表达现代性急迫的历史愿望,为历史变革呐喊开道,强化了历史断裂的鸿沟。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保守性的情感力量,它不断地对现代性的历史变革进行质疑和反思,始终眷恋历史的连续性,在反抗历史断裂的同时,也遮蔽和抚平历史的鸿沟。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在风雨曲折中走过,“现代性”一直贯穿其中,中国文学伴随着“现代性”的发展和反思前进着。在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发表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认为:“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形成现代民族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的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中华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替的大时代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进程。”中国的现代性文学重塑了现代性的历史,它把过去、现在、未来结合一体,建立起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它不仅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给出了历史断裂的明确标志,同时给那些阶段性的断裂划定界限。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学,到清晚期,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发生了重大转折,形成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新质,至“五四”文学革命兴起则达到高潮,中国文学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清末民初文学变革得以实现,与现代都市的崛起、现代传媒方式的发生密切相关。晚清众多革命性文学主张以及五四时的文学新思想都是载于书报杂志而播于社会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它主要引进欧洲的启蒙理性,呼唤现代性,这个时期的现代性主题是以日常生活批判和深层文化启蒙为对象的。鲁迅的“国民性”研究从一个宏伟的现代性叙述角度,对以阿q为代表的民族日常生活主体进行讽刺和批判。在现代性的烛照下,既充分暴露传统日常生活模式的束缚性,也展示出现代性文化启蒙之舟救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鲁迅到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批判的矛头始终对准封建主义,以文学为武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达到改造国民性和建设现代文明的目的。这是现代性在中国文学掀起的第一次浪潮,它信奉进化论,相信科学精神,具有现代人文关怀,肯定文学独立价值。但是由于启蒙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存在的矛盾,造成了五四文学现代化的不彻底,一部分人倡导启蒙功利主义,另一部分从政治革命的立场来看待文学,这给后来的文学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新中国建立后的“十七年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自然也离不开现代性这一主题。就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渴望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迈向民族独立和建立新型国家的意识,不仅是确立现代性主体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它本身几乎就是现代性的唯一标记。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五四以来以启蒙为主导的现代性路径进行调整,要求文学叙事必须趋同于国家意识形态,强调文学建设新国家的鲜明目的性和使命感,因此,“十七年文学”现代性重构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规约下,对现代性所进行的一种重组和重构。从而促使了两类题材创作的繁荣: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两者都运用宏大叙事来建构历史,局限也恰恰表现在这里。“十七年文学”的政治色彩愈来愈浓,文学叙事也越来越承载着强大的社会政治性负荷,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对个人的忽视,从而遮蔽了现代性历史诉求的诸多矛盾,又形成了一种“反现代性”格局。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九

最近无论是看历史、哲学还是社会学,甚至巴巴地跑去以色列一趟,都带着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犹太人而不是别人遭到大屠杀的厄运?二战期间的犹太大屠杀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战争大屠杀,比如清朝的扬州十日屠城、南京大屠杀都属于战争屠杀,在历史长河里屡见不鲜。而纳粹发起的犹太大屠杀是种族灭绝性的,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是罕见的。

《现代性与大屠杀》是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的一部反思现代性的力作。鲍曼认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也非德意志民族的一次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正是现代性的这些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从极端的理性走向极端的非理性,从高度文明走向高度野蛮,看似悖谬,实则有着逻辑的必然。而拯救之途也许就在于:在任何情况下,个体都无条件地承担起他的道德责任。

作者引用了米拉格姆《对权威的服从》里的实验,“在远离的条件下,受害者真的成为一个外人,在身体上与心理上陷入孤立。”实验结果表明,距离与冷漠成正比。米拉格姆的发现让人震惊:不错,我们过去能够那样做,而如果条件合适,我们仍然可以。

克尔萧在透彻地分析了纳粹企图唤起集体的反犹仇恨与“解决犹太问题”得出这样的结论:纳粹最成功之处在于对犹太人的非人化(depersonalization)。非人化增加了德国大众舆论中已经存在的广泛的冷漠,并迈出了在无政府的暴力和死亡集中营理性化的、“生产线式”灭绝之间决定性的一步。

没有这些进展顺利的将犹太人从德国社会中驱逐出来的步骤,“最终解决”就没有可能。这些步骤在公众的眼皮底下,以其合法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赞成,并最后使犹太人的形象非人化,并遭到贬损。

希尔博格,对于导致道德自抑逐渐寂静无声与启动集体消灭的机器的`步骤做了如下说明:定义――开除雇员和没收商业公司――集中――剥削劳动与饥饿措施――灭绝――抹杀个人的影响。

集中完成的是拉开距离的过程。饥饿让灭绝变得合理。在行动序列上,离最初下定义的行动越远,则行动就越是纯粹被理性――技术的考虑所引导,确切地说,它使得道德选择不再成为必须。

大屠杀昭示,人类记忆中最耸人听闻的罪恶不是源自秩序的涣散,而是源自完美无缺、无可指责且未受挑战的秩序的统治。这也是我看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深深的恐惧所在。

又读完了一部虐心虐脑的书。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十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关系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认为现代性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工业主义和市场经济.现代性的发展导致了三个相关联的结果:时空分离、社会关系分化与重组、反思维控制机制的形成.自我认同是自我对个体生活经历的'反思性投射的产物.现代性通过对个体日常生活经验、权威系统、思想文化的解构,使个体自我认同产生困境.

作者:伍世文吴昊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所,广州,510631刊名:惠州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huizhouuniversity年,卷(期):21(1)分类号:b017.9关键词:现代性自我认同时空分离日常生活经验反思维控制机制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十一

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中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这样,通过对现代性是进行辩护还是实施批判这两种态度的分析,就可辨别出什么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一般地说,现代性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所谓对“现代性进行辩护”的态度,就是立足于现代化对前现代传统的历史性超越,强调现代性作为文明发展目标的自主性和充分性等等。具体地说,现代性是指建立在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和机器文明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制度为标志,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为目标,与科学技术同步增长所确立的“中心化、组织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文明发展的基本原则。由于现代性奠基于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因而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力量的推动下,确立了现代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价值观的独特地位。

但随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发展,在其取得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现代性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例如,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化问题;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等等。这些消极现象的不断扩展,使得对“现代性的承诺”的质疑、批判、反思,逐渐构成了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旋律。

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后现代性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按照后现代性的观念,“现代性的承诺”的无法兑现乃至各种“异化”现象的不断出现,不仅说明现代性发展的普遍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且意味着作为现代性根基和标志的“现代合理性”遭遇到了根本危机。例如,后现代性观念认为,现代性的价值观,普遍具有“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等特点,这些叙述无一例外地丧失可信度和号召力,对这一切的彻底质疑,就意味着应采取以“否定性、非中心、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化等”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思维方式,坚决反对现代性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反对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等等。因此,现代性理应被后现代性所消解或取代。例如,后现代性试图用平民角度的众声喧哗来取代知识英雄的“宏大叙述”,以顺应现代文明文化重心不断下移的发展趋势;以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来抑制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膨胀和过度泛滥;以反讽、游戏和策略来破除理性的束缚和限制,等等。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十二

杨大春在本书中实际上是把现代性等同于主体性,后现代和当代性消解了这种主体性。但在我的理解中,主体性应该只是现代性的一极。现代性的两个理想分别是发展一种令人掌控自然的科学和确保人的自由、尊严,但这二者经常是矛盾的。对人的尊严的强调要求我们把科学和世界看成人的自由的产物,但科学却经常滑入一种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解构了人,把人看成一种纯粹物质性的构造、聪明的野兽。

前者以笛卡尔——康德为代表,后者以霍布斯——法国唯物主义者为代表。二者的矛盾就是所谓现代性的危机。后现代哲学实际上是在对主体性的反思的基础上同时批判了现代性的另一极,例如各种科学批判。因此本书中所说的“当代性”对我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性”,逻辑上是先于后现代的。

另外作者对中世纪哲学的论述还是比较传统。现代性对主体性的强调不应该仅仅被看作对神学的取代和反抗,不如说是一种神学争论的“后果”。基督教哲学内部一直存在着信仰和理性的张力,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对立就是这种张力的结果。现代性起源于对这种对抗产生的废墟的回应,它在创制主体性的过程中大量借用了强调人的理性的实在论哲学,实际上现代性为我们描绘的人有时候会显得像一种激进的奥古斯丁主义的人。

这样的视角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幅新的思想史画卷:传统的强调理性的实在论神学被强调信仰唯名论所破坏,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同样强调理性的现代性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实在论的复兴(尽管他确实大大背离了传统的基督教哲学)。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十三

《流动的盛宴》可以算得上是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曲绝唱。就算在遥远的中国,也已经出版了很多次,对于读者来说不算陌生。所谓流动的盛宴,是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22岁的海明威与第一任妻子哈德莉在巴黎的日常生活所见所闻。在海明威看来,身处巴黎的日日夜夜就像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盛宴,不仅让他难以忘怀,同时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例如他的婚姻、他的理想等等。最确实的影响,莫过于让他从一名记者转向为一名作家,并成为终身职业。与此同时,《巴黎的盛宴》又像是一部生动的素描册,海明威鲜活记录着当时巴黎的文艺风景,尤其是那些同处巴黎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如今读者们看来,流动的盛宴仿佛是一组永不褪色的巴黎旧照片。巴黎就是这样,各取所需,各有所爱。

捧读文化策划的这本《流动的盛宴·修复版》与之前多次出版的中文版是有区别的。它采用了纽约斯克里布纳出版社2009年的再版做为底本。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第一版《流动的盛宴》也是出于这家出版公司之手。那么新的修复版修复了什么,才是读者最为关心的部分。从译者前言可以得知,修复版除了完整呈现最初版本之外,还增加了“巴黎素描”的10个章节,与此同时,译者还摘译了修复版最后的部分“碎片笔记”。使得《巴黎的盛宴》更加完整和丰富,也让作品更符合最初的风貌。

以《一个新流派的诞生》为例,海明威甚至还多写了一个结局。加上他的第四任妻子又是此书初版的编辑之一,因此在初版中被舍弃从而无法得以完整呈现。但是对于读者而言,这些部分毫无疑问是盛宴组成、是海明威情感纠葛、是记者转向作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能够在修补版中看到这样的内容,完全值回了书钱,是修复版与众不同之处。

至于被安置在最后的“碎片笔记”,来自波士顿约翰·f·肯尼迪图书馆中的海明威馆,是从海明威非正式出版的手写书稿以及相关修改的部分。这一部分边角料多多少少反映了海明威纠结的内心,例如海明威对于“虚构”做出的种种解释,以及对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的某种期待。个人认为这部分内容对于研究者来说可能不可或缺,对于普通读者则意义不大,甚至是可有可无。《流动的盛宴》(修复版)为了增加含金量,赠送了海明威巴黎生活手绘地图一份以及38幅所谓重现海明威巴黎时代的老照片。前者还算有趣,大致指出海明威在巴黎生活的范围。后者则不太让人满意,无论是清晰度,还是排版。除此之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虽然是一本再版书,虽然是译者第一次翻译文学作品,但是译文相当流畅,是(修复版)的加分项,完全值得肯定。

巴黎的盛宴,似乎永远不会结束。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十四

间断了许久才把这本不厚的小书翻完,可以说是一个日记式的群像集,每一篇都记述了海明威旅居巴黎期间跟时人的交往,既有关于他人的事件琐记,也有作者自己的心理自白。特殊的是这些文字并非写于当时,而是在40年后的追溯,人的记忆原本就是如此的不可靠,经过立场、偏见、感受的形塑和时间的磨损,想必很多细节谈不上真切,无怪乎海明威自己说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小说来看。但真切本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读者进入虚实交错的丛林不是为了探寻真相,而是要获得某种触动、共鸣、安慰或者趣味,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很值得一读。

巴黎一直是世界文青圣地,连这些名垂文史的大作家也都会做巴黎梦,常人就不必责怪自己无法免俗。不像波德莱尔有资格在巴黎做一个本雅明口中的“漫游者”,海明威这些外地人只能旅居在此,要多承载一份生活的困顿,但飘飘荡荡,精神上终归也算是安稳下来。更多文青们困在原地动弹不得,大多只有幻想的自由。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堪称巴黎的城市宣传片了,看过之后让人幻想着像主人公那样穿越到蒙马特高地,见一见那些伟大名字的主人。这本书也有同效,让人不免想去莎士比亚书店和丁香园咖啡馆神游一番。但真正去到那里,又不能像当地人或旅居者一样奢侈的漫游消磨,只能老老实实当一个疲惫的游客,把清醒时的每分每秒都塞满行程。

在记述的这些人里,很有趣的是斯泰因和西尔维娅,前者大名鼎鼎,是海明威的“导师”,毕加索的伙伴,甚至被称作“迷惘的一代”的引路人,后者是莎士比亚书店的老板。两位混迹于文艺圈的女性简直是冰火两极,斯泰因强势、干练、爱憎分明、原则坚定,像一个长者一样将一群富有才华的年轻人聚集在身边,但也很容易在激烈对撞后分道扬镳。西尔维娅则温柔、善良,充满包容和同情,像是一位才华的仰慕者,联结并支持着这帮年轻人困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如果说庞德、菲茨杰拉德等人是海明威漂泊巴黎的同党,那这两位女性似乎是巴黎这个城市的象征性化身,为他们提供着一种接纳性的姿态。

书中篇章布满了有趣的细节。比如斯泰因女士因为庞德把她的一把椅子坐塌了,就对庞德怀有嫌恶之心。庞德则组织了一个“才智之士”群体,专门募集资金,好把艾略特从用以谋生的银行职员身份中解救出来。因为贫穷,海明威也曾借口有人请客而外出溜达,好故意错过一顿午餐。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也很有代表性,“为什么一个人的文笔如此拙劣,但作品中的人物又那样动人”。这些细节颇为诱人,把文学史上的人物还原到生活场景中,产生一种别样的真实感。

基本上是一个醉心于创作的本分青年,有情调、有品位、不怕吃苦那种,缺点无非有些嗜酒。这些蛛丝马迹印证了开头所说的那一点:这种书写并非在于反思与剖析,只是为了缅怀与纪念。这是海明威对青年时代和巴黎这个城市的情感追忆,是深夜自我感动的被窝文学,因此存在美化光环和虚构笔法也实属正常。

文中的海明威还是一个初露锋芒的青年作家,尚未成长为那个沉迷斗牛与拳击的文坛糙汉,面对生活虽能自处,但也常有迷茫困窘之处。菲茨杰拉德则一直是那个富贵娇气的小公主,在与珊尔达的拉扯之间共同走向自毁。肉身作为才华的容器,是如此的脆弱不堪,服膺于千种悲哀宿命,让人不免怜惜,可又觉得,生而为这个时代的人,又怎么好意思去怜惜前人呢。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十五

散文。

集,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

读后感。

吧!

读吴宝吉的散文,需要慢慢细品文中的内在情感,如果视线走马观花,最多只能观赏他的文字之美,却不可能领略其内在思维的深度,真实的生命体验,和对大自然以泼墨的语境渲染散文艺术对读者惊现的语言魅力。

我觉得,散文的确需要最基本的真实性。散文不像诗歌、小说,允许你虚构一些伪真实的情节,让我们认知它的真实性。其实,无论什么文体,我都很讨厌“假真实”的文本占去我们宝贵的读书时间。好在我的身边,还有一位写实的散文作家——吴宝吉。

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他的一篇散文《鹤舞扎龙》,读其文入其神,这篇散文让我重新想起那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于是我打开手机,在网上搜到了20xx年前朱哲琴的原唱:“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记得,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听着这首老歌,读着吴宝吉的散文《鹤舞扎龙》,我的眼圈开始潮湿。

《鹤舞扎龙》,其实就是重温一个真实的故事。它让我再次认识了扎龙这个地方,还有那片芦苇坡,那里曾经有个养鹤的女孩,她叫徐秀娟。她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十几岁就开始学着养鹤。后来她自费考入东北林业大学动物系学习深造。因家境不裕,为了支付学费,曾四次偷偷卖血。毕业后,应邀到江苏盐城,指导那里的鸟类保护工作,并组织建立了丹顶鹤冬季饲养场。1987年9月16日,她为了寻找一只飞失的白天鹅,不幸沉入复堆河底,以身殉职,年仅23岁。

读吴宝吉的散文,我总是不知不觉的被他的真情实感而俘虏。他的语言描述能让人意会临场时空画面的感受,“消息传来,扎龙惊呆了……谁都不愿相信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我国第一位驯鹤姑娘,聪睿勤劳的小娟,永远不会醒来了。”接着他舒缓一下内心的压抑,以诗人的情怀,从悲悯中独立出来,这毕竟是往事,“那时候,我仿佛听到南国的那片滩涂上,善良的老乡们在秋风里悲切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仿佛看到高爽的星空里,一羽洁白的仙鹤在振翅高翔,鲜红的丹顶闪耀着宝石般的光芒。”这种诗一样的。

寄语。

让牺牲在鸟类保护工作岗位上的徐秀娟灵魂得到更好的安逸。时空的镜头无论推远还是拉近那些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献出自己生命的人们永远都是我们的敬仰。吴宝吉的这篇散文以他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心智(或说是一个作家的良知)对生活和生命现象作出理解和诠释。

吴宝吉这样好的散文真的很多。我最近重读他的文集《流动的思绪》,更集中地感受了一位作家历经几十年的人生沉淀,亲情之间的悲欢离合以及行游之后的创作视野。包括文集里的《清明祭》,都是一个作家不可泯灭的心智。清明来临,他独坐窗前,看“清明的雨,下得总是让人忧伤。你看,天地间那一片淅淅沥沥。这样的日子,似乎很适合去怀念,怀念离去的人,怀念此生再也看不到的人,怀念那个曾带给你温暖的人。”这一连串的怀念,其实,都是每一个对于清明来临之时,选择一种怀念的可能。作家吴宝吉,他的怀念,选择了他已故的姥姥。他孩童时印象中的姥姥,让他重新激活了人世间不可磨灭的感伤。姥姥让他学戏,想桎梏他外出与小伙伴们的玩耍。他与姥姥童年时暗中斗智的失败,竟然悄悄弄坏了姥姥的收音机。姥姥是个盲人,她唯一的心爱不响了,心情郁闷是可想而知的。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想自己修复,又修不好,直到父亲接他回去,才把姥姥的收音机修好。姥姥开心的笑容,让他后悔极了。不久,姥姥因一场大恙,从此阴阳相隔。唯有年年清明,他选择对姥姥的缅怀。文章虽短,但这段真实的故事,是一种亲情之间,只是一纸阴阳之隔的内在情感的升华。许多散文作家,千篇一律地写亲情是怎样的无私奉献,而吴宝吉的《清明祭》,他回忆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情感交叉,是对人世间亲情关系的理解,包括这本文集中的《女人的能量》,他对身边女人的理解和对妻子的理解,让人读后产生相同的意会。特别是《女人的能量》,最值得推荐大伙一读。

散文的真实性,是散文文体具有其生命存活价值的论题,还有许多方面,也值得我们探讨。吴宝吉的这本散文集恰好给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对这个论题作一番解读。

吴宝吉的散文题材涉猎广泛,既有小家小爱,也有大爱无疆,比如《女人的能量》和《玉树!你是幸福吉祥的格桑花》。吴宝吉和我有一点相投,喜欢回忆过去,心怀谦卑,无论是苦涩或甘醇。他的人生不会沉沦于往日成功时那掌声和鲜花的簇拥之中。吴宝吉是个很低调的人,他不喜欢张扬,他的嗜好很多,比如画画,摄影,旅游,有的时候,还喜欢和几个对劲的哥们聚一起喝酒。

其实,吴宝吉这些年成就不菲,无论是新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他拿到的奖项可以糊上一面墙。即使这些成功曾让他欣喜若狂过,或让他如痴如醉地享受过,他对这些发黄的荣誉,只是高兴一下便罢,他觉得那都是浮云。

吴宝吉也是吉林市唯一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新闻学专科生。他本身就是一位资深的记者,在他多本散文集里,你都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一个新闻工作者习惯性的文本结尾的痕迹。他主要是想告诉你他笔下故事真实的结尾,他是记者出身,他确实不想让读者猜的太累,这不算瑕疵。

细品吴宝吉的散文,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他无疑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这个心灵世界很美很美,它与卑俗邪恶绝缘,但又并非简单的弃绝所谓尘世。实际上他对人世和自然间一切纯净美好的东西都充满着爱。这爱,也同样真挚纯美。

吴宝吉的散文都有他自己启迪心智的感悟,思路沉潜而又开阔,纤小而又丰饶,将生活的细节上升到哲思的意蕴,确有诗画之美。可以说,从具体到深刻、从寻常到不寻常,往往能验证一个散文作家那种富于诗质和哲思的品性。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写作心态,主观与客观互映互照的逸美境界。这时候,他的感觉和词语也变得十分独特。如“我突发奇想,怎么会有这样弯弯曲曲的溪涧,缠绵地围绕着苍翠的山崖?怎么会有这样青青秀秀的丘壑,紧密地偎依着青绿的流水?我竟怀疑自己是否在缥缈和朦胧的梦里了,轻轻地揉了揉眼睛,又放下双手,拍击着竹筏两侧的溪水,如梦的如醉的幻觉才渐渐消失,分明感到这是白昼的游程,而且还深深地领悟了,山和水本来就应该是拥抱在一起的情侣。(《天下美景九曲溪》)”吴宝吉有自己独到的视角,捕获身边的任何景致或事物,使其文本更见其人性的丰富和细腻。再如,“碱蓬草听从季节的召唤,却不拘泥于滩涂的固守。它每一年追随、海浪的踪迹,当滩涂以每年数十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时,碱蓬草也亦步亦趋将嫣红的身影摇曳于波涛边沿。没有人播种耕耘,也没有人刻意呵护,这些看似脆弱的生命却坚韧得令人叹为观止。我想,人们喜欢碱蓬草,应该不仅因为它是视觉上的‘红地毯’,更在于它是鲜活的,耀眼的,是一种生命的奇迹。(《红海滩印象》)”

作者对江南,特别对浙江的古镇西塘和四川的九寨颇有亲睐与钟爱,他那唯美的散文语境读之令人感动。“错落有致的低矮建筑,层层叠叠的马头墙,弧形优美的观音兜,临河而建的小筑,细长的石板路,随处可见的拱桥慢悠摇摆的木船,这就是西塘给我的印象。”“鸟瞰全镇,薄雾似纱,两岸风墙高耸,瓦屋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古镇西塘:淡淡的水墨清香》)”还有“白日阳光下的诺日朗瀑布,多姿多彩,景色迷人。而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清辉如练,诺日朗瀑布更有一番令人沉醉的诗情画意了。聆听着瀑布的哗哗水流声,和夜里莫名的一些小虫的叫声,再仰望悬挂在天空上的一轮如钩新月,山风徐徐拂面而来,浑身凉爽舒适,身置如此佳境,已使人完全忘却了人世间的一切烦忧,飘飘然欲羽化登仙了……(《九寨归来不看水》)”生命与自然,风景与诗画,在作家的内心合理的交融,我觉得近乎灵魂的感受已不仅止于对古镇西塘和九寨的本身,而对世间凡属真情挚爱、纯净而极富人性关爱事物的体现。其间包含的理想与追求,对人生静美的向往,成为作者心目中的主线。这种世外互补的生活对于吴宝吉而言,并不是“幸福地逃避都市的喧嚣……”

《流动的思绪》很大气,很情感,很稳健,很耐读。其大气中蕴有质朴的情感,稳健中也有细腻。他的笔下,大气绝不是空泛高调的同义语,而是一个关东汉子、散文作家、资深记者的深沉责任感。这部散文集对于辽西南、辽河三角洲及四川九寨沟的原生态景物的描写,也是在“去蔽、澄明、敞亮加本真”形成的一种特色写作。细描本真的画中风景,这一点恰好也表现出作者自己对散文创作的一种态度和理解。这和他喜欢摄影一样,同样能够表现出他瞬间取景于天地之间,非常灵性的捕获。我喜欢这种画面真实的渲染风格。

因为,作者抓住了一批能够表现异乡特点的景物来描写,大海、芦苇荡、荷塘、鸥鸟、九寨沟的水、古镇西塘、九曲溪等等,这些散文意象描写,全都和作者的为人有关,实诚、淡定。吴宝吉的散文作品,我用一句话概括:芙蓉出清水,自然不雕琢。这种原生态的美,让人读后流连忘返。合上这部散文集,我真想和他一起去盘锦,一起感受作家笔下的辽西南,看看辽河两岸,那浩荡的芦苇。

作者|静川。

公众号|咱们村。

流动的现代性读后感篇十六

看完这本书满满的收获,也是此段时间对于看的纳粹进行犹大人大屠杀的书和电影的一些思考整理。作者的观点很多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回答了为什么此次大屠杀与其他大屠杀相比更值得我们警醒的原因,核心观点是,他认为现代性是此次行动最大的基础之一。

1.研究屠杀犹太人原因的重要性。

很多人在归因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时候,常常把其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极端案例。大部分人认为这种案例,在极端民族主义+特定社会环境下才会发生。这种想法,一方面是由于纳粹的暴行过于残忍,后果过于影响重大,难以想象是在理性人假设的情况下发生的;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不愿意将此类事件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哪怕一丝一毫,对于残酷暴行,更多人愿意当成极端,这样就与现实生活相当远,与日常社会的人相当远。

然而,在此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发人深省的结论:这场大屠杀比起那些充满了血腥场面,比如屠城血染山河的原始大屠杀来说,更值得被探究。而这场大屠杀之所以消灭了更多人并成功运行,现代性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现代性和理性,恰恰正是这场大屠杀的基础。

因此,探究犹太人大屠杀的愿意就显得极其重要甚至警醒:现代性其实在现今社会是愈演愈烈的,如果我们仅仅认为这次事件离我们的社会非常遥远不予深究,那么再次发生此类惨剧的概率就会加大。“事实上大屠杀的每一个“因素”——即那些使大屠杀成为可能的所有条件——都是正常的;这种“正常”并非人们所熟悉的意思,也不是早就被充分描述、解释和接纳的一大类现象中的又一个标本(恰恰相反,大屠杀的经验是崭新而陌生的);“正常”所指的是完全符合我们所熟悉的文明、它的指导精神、它的精髓、它内在的世界观等等——“正常”还指追求人类幸福和完美社会的正确方式。”

2.纳粹的理念。

纳粹的理念简单来说就像一个管理花园的理念。在管理花园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各种各样的鲜花的茁壮生长,必须要除掉一些杂草。在纳粹的理念里,德国的日耳曼民族就是美丽的鲜花,而犹太人就是杂草。这种反犹主义其实很久之前就存在,只是在于纳粹的领导下,这种倾向被慢慢推向了极端。在德国社会中,犹太人常常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打个比方,就像是英国殖民非洲时用一些亚洲人去管理当地人。犹太人就像是这个例子中的亚洲人,干一些上层不愿意干的事情比如收税,并成功被下层人厌恶,加上精明不站队的民族特性,宗教中的一些因素,使得社会出现反犹主义倾向也不奇怪。在纳粹时期,这种倾向被加强,并最终通过一步步形式变化和计划,将这种倾向推向了大屠杀的极端。

3.屠杀犹太人的手段。

长期来看,如果要实现对于犹太人的清洗,这种光天化日下的暴行不仅仅不会被社会所接受,甚至不会被执行者本身所维持。所以,在对于犹太人的清洗计划中,更为理性更难使执行者引发道德困境的计划反而更为妥帖。越为理性不带情感的举动往往能够长久维持,比起一直煽动的情绪,其实黑暗的理性能造成的伤害会巨大的多,因为维持情感终会耗尽人们的耐心,维持不加思考的理性则可以成为常态。在回顾纳粹的暴行时,主要侧重在三个重要的环节:1.延伸行为与结果的距离:一些心理实验证明,当行为造成的恶性后果离行为者足够用远时,很多人并不会因为行为的后果而感到强烈的自责,当这个具力被拉远,杀人机器齿轮上的那些人对于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的道德感降低,工具理性思维(如何做好眼前的事)强化,价值理性(这件事是否正确)弱化;2.从道德行为中将敌人抽象化:将活生生的犹太人抽象为概念化的犹太人,使得大部分群众避免在敌对与其有关系的犹太人时产生道德困境,强调抽象的犹太人是可恶的这一点,并将真实世界的犹太人与社会分离,变成实际意义上的抽象的犹太人;3.将行动分解:每个人都变成螺丝钉,很多螺丝钉的行为非常正常,工人不知道自己做的枪壳最后会杀死谁,但是他并不会为杀死的人负责,下班依然可以回家听莫扎特贝多芬。一个个小小的行为,加起来就足以完成整次行动。

4.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

工具理性强调的是如何以最优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目的。

在整个行动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价值理性的存在,而充斥着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工具理性,仿佛所有人都失去了对于道德的感知。而这正是纳粹想要的。而实现这一点除了现代性,极致的官僚主义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纳粹分子集体屠杀欧洲犹太人不仅是一个工业社会的技术成就,而且也是一个官僚制度社会的组织成就。”在这次行动中,很少人关注杀了多少人,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运送犹太人,如何分配,如何组织,如何安排资源。可以这样说,整次行动就像是一次产品的运送和分配,各个集中营就是目的地,而大多数执行者做的其实是物流管理资源分配的工作,只不过产品变成了犹太人。当人们关注于如何做好眼前的事而非思考长远后果是否符合道德时,很多人都会选择遵从工具理性。即使有人开始运用价值理性,也会因为不愿意当异类,或遵从‘专家’和上级的意见去抹掉自己的价值理性。

5.现代性在大屠杀中的作用及与其他大屠杀的区别。

综上所述,犹太人大屠杀的必要的点,官僚主义和现代性,以及一些催化剂是必要的。官僚主义保证了工具理性的优先,而现代性则是纳粹实现3中所提的三个环节的基础。现代化带来的工业化使得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能够被拉远,更为‘人性’的杀戮方式带来更少的道德谴责,现代化和官僚主义使得运送犹太人的系统完美运行。比起其他大屠杀,此次行动更特殊的原因就是,没有现代性,纳粹所计划的这些环节永远都不可能完美运行和实现。这也是这次大屠杀和其他大屠杀的显著区别。

6.关于人性的讨论。

有许多关于人性的讨论,有人相信人性本善,一切都可以通过教导来改造,而在这次行为中,我们能看到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如果大部分人在此次行为中遵从了工具理性优先,我们就不能够轻易地把这些人排除在外来考虑人性。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假设自己在这次大屠杀中扮演一个执行者,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答案是,如果我能逃脱这个身份我将逃脱,如果无法逃脱,我的选择可能会和千千万万个执行者一样。我认同作者的说法。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所有东西都是双面的,如果我们承认人性中真善美的那一面,那我们必然也要承认人性的假恶丑。人性并不是单一面的,而社会规则和法律,恰恰就是约束恶的那一面利器。这种人性的恶并不仅仅为少数人所有,而是几乎的所有的大众身上都会普遍存在,人性不是单一的美,人性永远都是统一的,有正反面的。而我们没有把恶的那一面展示出来,只是因为没有置身到那样一个环境当中。所以永远不要试图考验人性,不要问道德困境的问题,不要想象着完美的善人,而要承认,我们在社会环境中,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善,努力不被社会改变,努力坚持价值理性大于工具理性。

综上所述,现代性和官僚主义是屠杀犹太人很重要的基础,而在一个时间点,反犹主义被推上了极端,而基础又为大清洗实现了可能。可能这世上的所有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双面性,当我们呼吁现代化是社会的希望的时候,也不应忘记,当我们忽视了目的,忽视了价值理性的时候,现代性也将会是伤害社会和人类最大的武器。同理,理性是保护社会不混乱的基础,而理性的黑暗面却可以比感性给世界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这大概也是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212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