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流言读后感(专业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3:56:05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专业13篇)
时间:2023-11-29 13:56:05     小编:雅蕊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内容和情感的体会和总结。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对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产生共鸣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经典书籍的读后感分享,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阅读的热情。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一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爱情动人,亦伤人。是牵挂,亦是负累。会欣喜,亦会悲忧。有收获,亦有缺憾。

读了《爱》我忽然意识到,喜欢怀念过去的人其实未必是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才更加的怀念,也或许是因为心里有着对曾经美好的向往。念旧并不是渺小的沙,也许也并没有大到关乎人的道德品性,但是过去的一切无一不需要经历时间的积蓄和沉积。如果缺少了这个经历和过程,再过于浮夸和喧哗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爱》写到“有些爱,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等命运垂顾,留时间解答。现在所经历的苦难笑一笑,都有甜蜜的回味。”这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归宿。有些爱,我们确实只能交给命运,等时间为我们一一作答。因为没有谁会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寻找所谓的心灵慰藉,现下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言不由衷,只有我们自己释然了,明白了,剩下的才会是暮然回首的那份感慨和那份无憾的回忆。

太阳每一天都要升起又落下,月亮每一天也有落下再升起。生活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迎接白天又送走黑夜,我们送走了黑夜又再次迎来白天。年年如此,岁岁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过是渺小的一粒沙,每天都苦苦的挣扎着,带着一点点对生活的无可奈何,可我们又在太阳一次又一次升起的时候找寻希望,努力生活。

浅笑淡然,隔着这一程山水,守这那一份妄念。爱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可能像是一团火,真挚而又热烈,时间的打磨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成长的一份包容。对迟暮之年来说,爱像是一壶醇香的酒。岁月的流逝,让爱这杯酒早就芬芳四溢。幸福往往不在于我们占有了什么,更在于我们成长的过程。在人生的长河中,有的人忙着欣赏沿途的风景,而有的人努力让自己成为最靓丽的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追求,它不尽然是相同的,但人生的美好其实是一程多彩的旅途,我们在这段旅程中存留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本真,才能去体验生活给我们带来的那份淡然。

读了《爱》我明白了花总有一天会凋谢,但是花儿谢了还有幽幽清香,而青春谢了就音信全无,摸不到寻不着。人这一生,就是循环往复,我们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生活就像是单行线,无法回头,只能向前,而正是这样的信念,我们急急缓缓,跌跌撞撞才有了这大千世界,才有了这诸般色彩。

生活尽管千疮百孔,但正因为有这样的存在所以我们苦苦的追寻,所以我们才懂得了什么叫做生的希望,死的意义。《爱》告诉我们,对生付诸努力,尊重时间,同样尊重生命,这就是人生。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二

20世纪40年代,有一位女子几乎一夜名满天下。她擅长描写男女之间的微妙关系。有学者认为,她的作品是当时文学的巅峰之作。她的作品聚焦于日常,没有政治,没有火焦气。她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上海和香港的风韵犹存。

然而,如同传奇一般的她,却活得寂寞,童年的阴影,感情的起伏,就连死亡,都是一人孤独的死去。没有人真正的懂得她,无论你将她置于神坛,还是凡尘中,她都是坦然、洒脱,“对于讲我的话,我一点好奇心都没有,提起我的也不一定与我有关”。这就是她,一个让无数学者痴迷的她。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的古宅中。她家世显赫,是清朝贵族的遗脉,骨子里就透着常人学不来的贵族气质。尽管张爱玲对家世小心的保持着距离,但是依旧对她有着影响,她为人处世的标准,人生理想的追求等,都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她以后的生活中。可能张爱玲就是一个唯美的纯粹主义者。

正因为这一点对于那场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倾城之恋,她却爱得“低到了尘埃里”。但好比她自己所说:“这世上的爱没有一种不是千疮百孔的”。最终,这场倾城之恋结束了。也正是这场倾城之恋,张爱玲说:“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认真的……”。在她36岁时,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爱情,尽管在很多人眼里,赖雅像是张爱玲袍子上的“虱子”。但是张爱玲却将这件“爬满了虱子”的“袍子”珍藏了十一年。

1995年中秋节,在团圆的日子里,她书写了别离、孤独、平静和傲然。

在她的一生中,她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认真拒绝了她不愿意、不喜欢的事。她活得比一般人要坦然、洒脱的多。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三

其实好早之前就看完了《张爱玲传》,也想着做人做事应该有始有终,既然看完一本书,总得写点儿什么吧!不求能写出啥惊天地泣鬼神的佳作,但是学着小学生模样,为了应付“老师”,写个读后感、心得体会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况且,毕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在监督,也没有要像写考试作文一样,非得拿个高分,反正就是看菇凉心情,开心乐意了,写写随笔,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可是,看完《张爱玲传》,我真不想写,因为我讨厌她的所作所为,六亲不认、自命清高,尤其是想到她和胡兰成的那点儿破事,就觉得糟心,那种感觉就像是:我种了十几亩地的大白菜,被胡兰成那头猪给拱了,恨呀!咬牙切齿的恨!一手人生好牌,被张爱玲打得乱七八糟,真是让人无语到泪崩。

可是,耐下心来,静静思索着,又着实觉得很心疼她,虽是一代风华正茂的才情女子,挥斥方遒,指点文学的江山,也曾红遍整个上海滩,论及张爱玲,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但怎奈命运待她,是如此的薄情寡义。得不到父爱,母爱也无故缺失,甚至当她跟父亲提出要出国留学时,父亲将她打得半死不活,并且将她关在家里,足足囚禁了半年之久,那段灰暗的日子,张爱玲日夜与空房作伴,与静月为友,对未来是生无可恋,没有半点儿期许。

我不知道,如若我的遭遇与张爱玲的相似,我会变成什么样子。但现在的我明白,如果不能感同身受,那就选择理解与宽待。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难言之隐,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好的、不好的,愿旁观者都能用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你要知道,世界并不只是非黑即白,还有一块灰色地带,在那里,我们学会看破不说破;在那里,我们学会善诚理解;在那里,我们学会让同类感觉到舒服。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口中所谓的:看穿社会人心,我们依然活得天真。

对张爱玲,我只想说,虽你一生苍凉悲苦,但也活得明白;虽你伤得千疮百孔,但也不是无功而返;虽你至死不愿回国,但也无怨无悔。人生渺渺,你的一生值了!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四

前几天,看完了一本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就想着写点什么以便将来证明我确是读过这样一本书。想这样一直坚持下去,等到将来回头来看的时候,或许会有点好学之类的感觉,这样记录我的一些什么东西吧。

关于张爱玲,是许久以前便耳熟了的。知晓她很小便读阅了许多中外名着,很是感慨。有心效仿,可惜客观主观环境都坚持不住。记得有那段时间读书格外疯狂,不管中国的外国的,枯燥的有趣的都拿来读,想着开卷必定是有益的。后来,高考蜂拥着一大堆压力奔涌而来,我心慌意乱,抛开其他,只沉默着与他对应。高考过后,像是久久被囚的劳犯突然被释放,又把所有都放下了,只想着我累了这么些年,念书念得我疲累的很,应该放松释放了去。所以那些感兴趣的书籍也就搁在了那里。上了大学,不知识怎么的,被各种东西干扰着,倒失了以前的那些兴致。甚至一年多以前买的书都还未翻动。现在想起来,它们就呆在那个角落里,那么的凄凄冷冷,无人怜惜,倒是我的罪过大了。

只是可惜,《流言》是前几天看完的。记得刚看完那会,心里感触诸多的。在翻阅期间也有许多启发。这会隔了这好几天,一些感觉都淡了,学习上忙着赶作业,上课,担忧期末考,不知怎地就把我的那些感慨挤到了未知的角落,如今便翻不出许多来了。且就着还仅存的这点写写吧,等有机会必定好好在温习一遍,或许更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收获呢。

张爱说,想要写本自传,一吐自己心里憋着的话,可是觉得希望渺茫,便还是随时随地的把自己的事写出来,免得压抑过甚……看到这处,便觉得说到了我的心里一般,心想着我也就这样随时随地的说说写写我自己的唠叨话吧,等老了来看便是另有一番风味吧。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五

“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她毫不掩饰的甚至有些得意的标榜自己对现实世界和生活的热爱,没有清高孤傲之感。

“新绿的豌豆,熟艳的辣椒,金黄的面筋,像太阳里的肥皂泡。把菠菜洗过了,倒在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蔑篓底上,抖也抖不下来;迎着亮,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使人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公寓生活记趣》)鲜亮的色彩正体现着她对生活的喜爱。文中还描写的风味独特的红米饭,工作不给力的热水器。给人很强的趣味感和生活的感觉,完全没有骚人墨客的满目愁绪,或者深刻无情的对社会的揭露。

《烬余集》中走二十里的路去吃冰激凌;《童言无忌》中“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的豪言壮语。在这本书里让我们看到了张爱玲不一样的一面,真实的有些让人吃惊却也世俗的让人喜爱。就好像卸去崇高的伪装,普通事物在她笔下有了美感和愉悦之情。

《公寓生活记趣》中再热也要在背心上加一件小褂的电梯先生,《到底是上海人》中趋炎附势浑水摸鱼的上海人,甚至《道路以目》中用车载老母亲的邮差,炒白果的孩子。作者用幽默又略带戏谑,洋溢着赞美之情的笔写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的脸上感受生活的安慰和满足。

“总之,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核的愿望,我总觉得无限的惨伤。”“时代的车轰轰地向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我们只看见自己苍白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看苏青》):“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是一种启示。”(《自己的文章》)这些文字读来让人惊心,她所求的不过是那种岁月静好的生活,但现实中“惘惘的威胁”使她的愿望落空。繁华和喧嚣背后,作者流露出荒凉的悲哀,好像预想到自己悲剧的人生和结尾。

最让人难忘的是《爱》中:“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后世人称用“流言体”命名她的文学风格。的确,这本书用一种很絮叨的方式,甚至有些白描的展现她平淡又不平凡的生活。生活的气息浓浓的溢出来,像是刚盛出来的米饭的热气,不像小说那么的苍凉。张爱玲,在这本书中只是个聪明,有些可爱情调又有些刻薄的上海小女人,甚至有时还非常的幽默。是的,这本书中,有着张爱玲的可爱,她和姑姑、朋友一起,生活得热热闹闹。

本书是国际“张学”权威陈子善教授主持编校,增补散佚作品,首度全面恢复张爱玲作品原貌。《流言》是张爱玲的随笔散文集,可以说是大珠小珠满玉盘。张爱玲称爱默生“警句很多”。在本书中我们倒可以看到张爱玲满篇的警句佳句。如“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到底是上海人);“中国人喜欢法律,也喜欢犯法”(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多数的女人非得‘做下不对的事’方才快乐,婚姻仿佛不够不对的”(谈女人)等,不胜枚举。...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六

张爱玲的散文《爱》短小精悍、洗尽铅华、脍炙人口,不是传奇,胜似传奇,让人叹为观止,堪称最美爱情悲剧。

开头一段,仅为四字,故事性极强,引人入胜。“这是真的”,其真实感不仅体现在对比技巧的真实,还体现在回忆的真实感和叙事的真实性。

为何提及“小康之家”,无论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都不大可能被拐卖,小康之家之说,表明故事的真实性,也反映出事物的普遍性。“生得美”写出了女子的绝世之美,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则落入俗套,“生得美”说明了一生下来就是美人胚子,无需任何修饰,纯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跟潮汕方言“生好”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赞人“女大十八变”并非好话,有之前很丑或者整容之嫌。“被亲眷拐了”,深深的凄美之感便升腾而起,因为美的东西有价值,一旦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那就是悲剧。这里先是“月白”,其实为凄景、凄物,再是“各自走开了”,意味着唯一的幸福瞬间幻灭,到了“就这样就完了”,让人感觉到美好的事物或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接踵而至的是无尽的苦难,痛苦又漫长,刚好印证了“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与美好甜蜜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女子刻骨铭心,“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从前那最温柔最触及灵魂深处的人和物,以至于“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让人怜惜不已、感慨万分。

爱,要怎么说出口?“噢,你也在这里吗?”是“我爱你”的张氏语言,含蓄美,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而“说了一声”和“问一声”,看似相似,其实略有不同,前者更倾向于明知故问,脉脉含情。后者,已然是冷冷的陈述,或者是热烈之后的凄怆。

“春天的晚上”和“后门口的桃树下”,看似简单,实为化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于无形,营造出美好、朦胧的爱情氛围。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意境雄浑辽阔,与微信登录界面神似,时空感强烈,存在着巨大的张力美,比起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爱》从绚烂始,以平淡终,凄美至极,有如一颗璀璨明珠,集爱情、时空、人性等永恒主题于方寸之间,今昔感强烈,物是人非,葱绿配桃红的苍凉,闪烁在浩瀚散文之中,让人爱不释手。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七

张爱玲散文的精神世界首先用一个次来概括,就是完整。张的散文尤其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同时张爱玲本人人文涉猎范围极广,虽然她不是哲学家,但是其拥有完整的世界观,这种观会不自觉地体现在其散文的精神世界中去,因此张爱玲的散文世界是完整的。

《天才梦》可以看成是张爱玲的处女作,短短千余字,尽管这还是一个天才未实现梦想之时的心情与感受,但已经可以看出一个优秀作家的特质诸如敏感、早慧、孤独、机智、卓越。同时,作为张爱玲的个性特质也展露了出来,一方面是世俗成名欲望,另一方面是深刻的悲剧意识。能否实现天才梦?还是一个疑问,她还没有从成功中建立自信,她用轻松机智的语言调侃,是的天才不那么逼人;说到世俗生活的愚笨,就没有了轻松与调侃,她敏感的怀疑自己的生存能力,我们感到了文字的沉重。不能实现天才梦,这一切即是真是的烦恼,天才未实现,现实生活中等于一个废物,天才也成为笑话,仅为别人提供了笑料。待人接物,人与人的交接,对孤独感已经深入灵魂的张爱玲来说,是痛苦的折磨。当她独自存在。她能感受生活的魅力,欣赏雨夜的霓虹灯,吃,盐水花生,“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地方,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并由此上升到对生命独特的看法:“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很难想象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会写下如此惊心动魄的文字,人世的悲剧意识已经镌刻在了他的灵魂之中。其次张爱玲其个人的背景,因而很早就把世界看透了,有限的时间,放到无限的空间里,因而人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知道人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因而在世间看到人的一切努力和挣扎的时候变得慈悲起来,又觉得世人都是可怜又可爱的。正是因为这种超脱的眼光,因而即使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冷冷的站在那里,像一个从天上意外掉下来的天使,用一种探知似的热情,静静的去看眼前人的视界——人们都在拼命的跑,因而忘记了她,突然觉得自己的世界里什么也没有,因而孤独、苍凉起来。同时也正是在这种世界观之下,看到的世人都是可爱的,对世人有一种慈悲心。张爱玲对世人有一种宽容的爱,她敢于接受世人的不善,并因为他们的不能尽善而同情他们。她的世界因为浩瀚因而空旷,最终归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平静。因而让她动心的事总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小事。“松子糖装在金耳的小花磁罐里。旁边有黄红的蟠桃式磁缸,里面是痱子粉。下午的阳光照到那磨白了的旧梳妆台上。有一次张干买了个柿子放在抽屉里,因为太生了,先收在那里。隔两天我就去开抽屉看看,渐渐疑心张干是否忘了它的存在,然而不能问她,由于一种奇异的自尊心。日子久了,柿子烂成一泡水。我十分惋惜,所以至今还记得。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八

早上一个小时不到的公交车上站着看完的,才发现这是个短篇。

因为之前看过色戒的电影,所以读起来很快,还一直找着电影中的情节。

我认为这是张爱玲写得非常好的故事了。

不论是背景,还是人物。

可能还是电影更好些。这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片段,只写了那男人最后逃跑的`片段。

也可能比电影还好些。因为这个故事明明白白的写了男人和女人的心理活动。直白的告诉了我,他爱她,以及她爱他。

其实看这样的故事,什么背景都不是很重要,人物叫什么名字也不甚重要。只知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那些心思。

从整个间谍任务来看,女的失败了,男的成功了。但是从二人的故事来看,却又是两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可,爱情这事,并没有什么成与败,只看到她爱上了他,因此,放他走了。只看到他爱上了她,因此也少了些许记恨。到最后无论发生了什么,让二人心有所安慰和回味的,只是,他/她原来确实是爱我的。证实了这一点,什么欺骗什么失败,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太太们依旧打着牌,闹着要请客吃饭。外面的局势依旧动荡。在这么一个世界里,谁发现他们之间竟有过一场爱情的花开。

又回味了这故事。竟觉得凄凉。

先不去探究我的心是否爱你,单单我能相信你是爱我的,便什么也都无所谓了。

看这故事的时候,不免会和《潜伏》里的镜头有点混淆。。竟混到觉得是翠平正约着姓易的在咖啡店里坐着,余则成从外面开了枪。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九

很早以前就听过看过张爱玲的这段关于爱情的经典描述: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之前一直把这段话理解为缘分是个奇迹,“于千万人之中,于千万年之中”遇到你所要遇见的人,这需要多少巧合,需要多少冥冥之中的注定,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那个人,两人心照不宣,轻轻问一声:“你也在这里吗?”多唯美的画面!

今天心血来潮阅读了全文,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大错特错。爱情需要缘分,更需要争取。时间对了,在春天的晚上,人也对了,十六七岁的美丽女子,住对门的年轻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轻轻地问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奈何女子没有回应,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儿,各自走开了。后来女子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个青年。我想她是后悔的吧,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接年青人的话,就算是回一句“是呀,我也在这里”也好。如果她当时回应了年青人,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吧,也许她现在过着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就算是于千万人中,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但那又怎么样呢?照样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鼓起勇气轻轻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然后静静等着那个人的回应。我想张爱玲的这段话的重点不是前半段,不是为了感叹缘分的难得,而是想表达她对这对年青的男女有缘无分的惋惜,更想告诉俗世中的男女,如果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一定要抓住机会,别让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阻挡住爱情敲门的手!

读张爱玲的《爱》,不仅读出了那种情窦初开的悸动,更是读出了人生的遗憾和凄美。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有一个村庄小康人家的女孩子,约摸十五六岁,花样的年华,生得美,上门说媒的人都快踏破她家的门槛,但她却无动于衷。她穿着月白的衣衫,静静地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纯美的画面定格在她永远的记忆之中。她今生也许无法忘记,对门住的那个沉默寡言却目清眉秀讨人喜欢的年轻小伙,竟然主动开口和她说话。她做梦也没有想到,激动而甜蜜的感觉顿时涌遍全身。仿佛就在这一刹那间,她觉得自己心中的爱情鸟,拍着翅膀扑扑扑地飞向了他,这种感觉,更强烈地坚定了她渴望的爱情信念。她觉得自己这辈子终究要跟着他,无论天涯还是海角,都会义无反顾。

这,就是爱。教人沉醉,又让人迷恋。

遗憾的是,当他开口说出,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他也没有再说什么。两人静静地立着,各自走开了。

美好的初恋,有时像一朵含苞未放的鲜花。还未来得及在温柔的春风中盛放,就被一场突至而来的暴雨打落在地。后来,她被拐卖了。拐卖她的人贩子,不是什么强盗土匪,而是她的亲眷,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

无数次历险和饱经风霜后,她再也回不到从前。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唯有挥之不去怀念,伴随着深深的喟叹,祭奠着青春时那夜桃树下美好的画面。

春风不语。被命运捉弄的人儿,就像被时光扔进静静流淌的河流中去。即使泪流满面,水底的游鱼也不会知道心痛的感觉。

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我的眼睛竟然有些湿润了。不是我脆弱,而是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人世相遇的时光中,千万别错过了握手和表白。错过了,也许就不会再来了。

一直很喜欢张爱玲。都说张爱玲的小说好,散文更好。她的小说大部分渗透着一种苍凉,使读者常陷入一种很深很沉的痛与窒息的压抑状态,而她的散文却常是她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张爱玲的文章向来深刻,她的这篇《爱》很短小,却又很精美。有着散文的质朴,同时又有小说的情节。它描写了一段短暂的爱情情感片断,却又将这个片断化为了永远。

《爱》描写了一个很美的故事:春天里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她邂逅了他。轻轻地,他问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么?”就这一句问候,却胜似无尽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她的心。世事的变化无法预料,女孩的命运十分坎坷,他们没能再相见。老了的时候,她依然怀念那相见短暂却是她一生中最绚丽的瞬间,依然记得那句“噢,你也在这里么?”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十

这次读书,我尽力不让自己强求能收获什么,粗粗读完了一遍,以为不会有什么感触,却不自觉地又翻回去,看了好几遍那些让我留恋的几个段子,几个情节,慢慢地便像是心里涌出了什么似的,却又有些朦胧,说不太出来。现在也只是粗略地谈谈感受,在写的过程中再逐步提炼,总结感悟与所得。

半生缘》中不乏名门贵族,然而给我的感觉却远远不止富丽堂皇,更多的是那隐藏在金灿灿的名利下的一股子莫大的悲哀。

曼璐这女子,便正是如此。起初我对她颇感同情与崇敬,为了家庭,才做了舞女,放弃了尊严,娇艳做作,只为讨那千万男人欢心,捞了他们钞票好维持全家生济,她为全家付出太多,最终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为代价。我的确欣赏曼桢的高雅天真自尊自爱,也为曼璐的`擦脂抹粉,疯疯颠颠的行为感到不适,但一开始我始终觉得她虽会与鸿才撕打,会艳妆浓抹企图遮掩渐苍老的容颜,却仍是美丽而伟大的,她宁愿付出自己的幸福,来换取全家的幸福,那时,曼桢世钧甚至还不及她给我的印象深刻。

但当她嫁进了鸿才家,在华丽的房子里,独自忍受病痛,没有丈夫的疼爱,甚至还要拖着病体与醉酒的丈夫撕打吵闹一番,这日子里满满地尽量悲凉,虽有再多的财产名利,生活却徒有止不尽的空虚,甚至受尽了侮辱,又同谋害惨自己的亲生妹妹,也难怪最终年纪尚轻便郁郁而终,虽然越到后来,越厌恶她,最终她死去了,也隐隐地有些同情这女子了,她也曾有过青春,有过豫瑾,但最后却成了凄凉虚弱狠毒的女人,以病死退出了舞台。

仔细回味,仿佛结婚什么的也不再重要了,曼桢把事实告诉世钧,虽然回不去了,其实说不定也是可以回去的,但这样便够了,不需再结婚,在一起白头偕老,那个时刻,只要说出这经历,解开了心结,便知足了,将一辈子恋着对方,再没有遗憾,曼桢曾想着出去以后一定要把这一切都告诉世钧,可真正面对面坐着,诉说了,却仿佛在说一件很远很远的别人的事,平静得让人心疼,世钧知道了这一切,就足矣。

这样的结局,的确掺着丝丝的苦意,但更多的让人回味,让人留恋这份感觉,或者说,正是这丝丝苦意,让人不禁含泪微笑,享受着苦尽后的涩涩的甜意。

在都市中,豪宅里,却住着无人理解的悲伤孤独的人,人前像小丑强装欢笑,背地里暗自抚弄伤痕累累的心。

半生缘,仅仅只半生而已,缘份至半生便已尽矣......

半生缘,却又远未至“半生”,以为经历了大半人生,却只是匆匆几年光景......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十一

空穴才会来风,余斌先生的这部《张爱玲传》在同类书中被公认为是最好的一部,而且一版再版,自有其独到之处。比起市面上相当多的以“传奇”为卖相的张爱玲传,这本看着实在令人很过瘾。让一心图利的人作张爱玲传记而不打“传奇”牌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很多没读过几本张爱玲的作品,即便读了也没有寻根究底地深思,就发挥着肤浅的浪漫幻想,臆造出一个“旷世才女”的暧昧“传奇”。

其实张爱玲毕生都在捕捉“通常的人生的回响”。本身作者很知道这一点。

作者在《后记一》中写到,1984年读研二,他开始在旧报阅览室的古墓清凉中翻看印在灰扑扑老黄页上的张爱玲作品。那时候大陆还没有张爱玲的作品集出版,作者自己到故纸堆里翻找着来读,另有一番生鲜的刺激。想必作者当时也“惊艳”了吧。机缘吧,作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论传奇》。作者自谦由于迷恋所谓“专著的规模”,“拖泥带水写了十几万字”。这就是这本书的雏形了。由此算来,作者是领衔了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研究了。

读了这本书,首先得出的结论是作者很懂张爱玲。晚年隐居的张爱玲给人留下的最后印象是一个孤僻固执的怪老太婆,往回追溯,张爱玲一支笔闯美国的受挫,两次婚姻的牺牲付出,漂泊香港日本的艰辛,在新中国大陆感到的压抑……她不是一个一直生活在光鲜光亮之中的“传奇”。诚然她写作上具有异乎寻常的才华,可这不仅仅是天才的禀赋使然,更多因为她是一个有着强烈“世俗进取心”、万分勤奋的写作者。当年繁华上海滩上的声名鹊起、奇装炫人,也并不是她生命的常态,仿佛那短暂两三年“一撒手”的恣肆欢愉提前消耗了她毕生的幸福……无论如何,以我看来她是一个寻通常生活而不得的人。况且,现世安稳一直是她念念不忘的心愿。茫茫人海,她只是一个女子,生逢漫漫乱世,内秀外拙,不太会保护自己的女子。作者没有隔着撩人的纱幕叙述一个不太靠谱的传奇式的传主,而是深入人心,深入人间烟火写出传主每个人生阶段令人信服的心理状况,将传主生活和写作的关系论述得条分缕析,平实客观,合情合理。

作者真真是知文论人,对传主的作品每每见解独到,点评精当。对不见容主流的《秧歌》《赤地之恋》也能客观大胆地分析其好处,准确判断这些作品在传主创作转型阶段的意义和成就。对传主晚年的红楼梦研究、海上花译注和对中国传统小说艺术的继承与发扬等也都叙述得十分到位,这部分应该是要花些工夫的,非得咀透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写实白描等精髓不可。学者的严谨专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立了一家之言。令人佩服的一点是此书写在张爱玲晚期一批作品发表出土之前,但是作者对其从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就开始的写作风格转型却分析得仍然适用,可见把握之准确。对现下张爱玲晚期风格研究仍有资鉴意义。由此我也想到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表示,迅雨(傅雷)1944年写的《论张爱玲的小说》误批了张爱玲的转型之作《连环套》。此说可信。

本书文笔也十分有美感,时时被吸引住回读。甚至有读者说读来仿若张爱玲的笔触。可能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吧。

总之,百闻不如一读。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十二

第一次读张

玲的《十八春》,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围被高坐,翻书的手被冻僵。静谧里有无限的哀怨丝丝缕缕渗进心里来,淤住了,浓浓一团心酸,化不开。

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群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也就不年青了。而同时翻天覆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种种变事:九·一九、一二·八、抗战胜利、国民党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只是作了他们的背景,隐隐约约给他们的帮事刷上一笔动-乱的底色。例如叔惠在解放区的

生活

,书中完全没有提及,他离开上海又回来,只像上台下台,舞台被固定在打磨掉一半时代气的南京上海。让读者荡气回肠为之嗟叹的,只是乱世里这几个男女的故事,一点点的痴,一缕缕的怨,脆弱的爱,捂住面孔的无奈。

张爱玲前期的小说里,少有正常的感情,有的只是曹七巧压抑下的疯狂和白流苏细算分两婚姻当职业的漠然,《小艾》和《十八春》里算是有了,可是淡而稀薄:两人之间互相的猜疑,家庭的阻拦,机缘的擦肩而过,随便

什么

都可以毁掉这叫“爱”的软弱的东西。而实际上它也的确被毁掉了。

与《沉香屑》式的洋场传奇与簪缨世家不同,张爱玲在《十八春》里描绘的是都市街巷间那些最普通的人生。许家在南京的房子:那种底下开铺面楼上住人的老式两层木楼,我们今天在南京三山街七条巷一带还能经常看到。读者也不会觉得曼桢是绝世佳人,她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上海小户人家的女儿:旧象牙色的肌肤,鹅蛋脸,永远沉住一洼微笑的黑的眼。将来嫁了人也许会发胖,渐渐变得开了后门与弄堂菜贩扯着喉咙争青菜茭白价钱。这样的`两个人,他们再爱都是平平淡淡的家常琐事,温和如一锅煤炉上炖着的细白小米粥,好莱坞的浓情电影模式不属于他们。让人感动叹息的地方是他们爱情的悲剧性,得不到的才珍贵!那样平凡的感情,只有化为悲剧才会有赏鉴的价值。试想世钧与曼桢如果真的一帆风顺的结了婚,反而无趣。婚前那一点薄弱的感情基础很快就在柴米油盐醋茶中消磨殆尽,秃顶汉与黄脸婆,永远为着无数的鸡毛蒜皮事件怄气,而一路平平安安过下去,过个三四十年,照旧是白头偕老,沦为无数普通家庭中一员。读者看至此,能不泄气么?(所以童话里王子和公主一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就赶快用“从此过着

幸福

的生活”结束。至于是否真幸福,只有王子和公主自己晓得)张爱玲深谙大众心理,一支笔轻轻将他们隔开,让他们彼此对对方留住一点情,埋在心底藏起来,留作将来相见的余地。后来他们经历了那么多年那么多事,终于重逢,曼桢把两人分开后她的遭遇,掺着无限的苦的,讲给他听:

“那时候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见到世钧,要把这些事情全告诉他,也曾经屡次在梦中告诉他过,做到那样的梦,每回都是哭醒了的,醒来还是呜呜咽咽地流眼泪。现在她真的在这儿讲给他听了,却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为已经是那么些年前的事了。”

世钧默默地听着。

“他们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这许多年来他们觉得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老杜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里简直是人情的至高至纯境界了。有时未免想到:许世钧简直应该感谢祝鸿才,因为鸿才代替他娶了曼桢回去,看着曼桢变得“完全无意于修饰,脸色黄黄的,老是带着几分病容,装束也不入时,见了人总是默默无言”、“眼睛里常常有一种呆笨的神气”。而却让世钧的脑海里永远保留着年青的曼桢的俏影。

只为着叔惠要来,翠芝又打地板又搬家俱,亲自出马去买洋酒火腿,几乎都不能控制自己。连一边冷眼观的读者都暗叫她做的实在太露。奇怪做丈夫的世钧却反而浑然不觉——细西回过头来一想 ,你会觉得心间一冷:原来世钧从来不曾留意过翠芝,他们是同一张床上睡了十几年的异梦人。书里写到他们的日子,满是疙疙瘩瘩的小噜苏,可是他们很难吵得起来。大概因为即使是吵架罢,也还是需要一点火星的。而他们俩却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书中处处有对人生无奈的讽刺与苦笑:人人想方设法去争夺眼前金苹果,费尽心手摘到手才发现全不如自己想像:许大少奶奶竟力拉拢小叔和娘家妹子,翠芝过门后倒与她成了对头;许太太偏心小生子,待到一起同住却又矛盾无穷:鸿才为了得到曼桢费了无限心机,后来却觉得她索然无味,“就像一碗素虾仁”。曼璐为了系住丈夫的心,不惜赔上亲生妹子,结果不但拴不住鸿才,反而连妹妹都失去了……多少纷乱的追求与肥皂泡般的幻灭,拼凑起来大概就是人生。悲哀的故事里满含着作者小小的讽刺,我们仿佛能听见这位有着孤零身世的旷世才女冷仃仃的一粒粒笑声。

张爱玲此时的笔风,已从前期作品的绚丽五彩灵光四射变得渐趋平淡。洗尽铅华的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叙述这一场漫长的不了情。张氏的写作功力,已是炉火纯青,虽是忽而南京忽而上海,叙述主体更是走马观灯般更换,却难为她细针密缝处处照顾的滴水不漏而自然天衣。有些小地方,她也凭着她那种独特的敏感注意到,笔尖略略一点,气氛自然浮出来。如写曼桢世钧冬夜在许家楼上夜话,特意说到“起坐间里只有一火盆,上面搁着铁架子,煨着一瓦钵子荸荠”。曼桢发冷,世钧取出自己的旧绒线衫给她穿上。煮荸荠是江南冬天普遍的家庭小食,那种略带清甜的香味是润泽的,浮在两个年青人对未来的甜蜜憧憬中,是格外富有家常气息的氛围。就在这个晚上,世钧给曼桢戴上订婚戒指,以后他们回想起这一幕,脑中挥之不去的,应该还有煮荸荠的清香吧。

小说一九五一年结稿时名《十八春》,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易名为《半生缘》。在我看来《半生缘》是承继了张纸小说题目一贯的风格枣缤纷绮丽的古典风,但《十八春》却似乎更适合于这篇小说,十八春,无数个春天呵!吹面不寒杨柳风,又带着一丝丝时光不再的怅惆,就像这个漫长的故事。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篇十三

《传奇》出版几个月后问世的《流言》花费了张爱玲更多的心血。按照当时她在文坛上的赫赫名声,她的书销路不用愁,出书根本无需她费神,以《杂志》出版社对她的推许、优待,再替她出一本散文集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可是张爱玲宁可自己来张罗。她找到一家出版公司,而后从备纸张、跑印刷到校对,全部一手包下。可能她觉得这样出出来的书更能满足她的一些细致的研究,更能让她称心如意。也许亲手操持,眼看着自己的作品一步一步变成一本漂亮的书,这过程本身就有一种趣味。

沦陷时期纸币不值钱,物资紧缺,家家户户都忙着囤货,囤什么的都有。张爱玲除了像《童言无忌》中戏说的“囤”过没要紧的几块衣料之外,还当真有派上了用场的囤积。当时纸张的供应非常紧张,她便囤下一些白报纸,连晚上睡觉也睡在上面,异样亲切欣喜地有一种踏实感。《流言》就是用这些囤货印的。

她集了自己身着各种衣装的照片,半身的、全身的,各种姿态、情调的都有,并且精心勾了一帧自画像放在卷首,又从自己的画稿中细心挑出一批速写,作为书中的插页。总之是力求将这书弄得别致,从里到外都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张爱玲的书。为了书她不惮烦难一遍遍跑印刷所。原来像这样事务性的奔走以及与人打交道,她皆以为苦,现在似乎乐此不疲,最后居然接洽得两不吃亏。凡此均反映出她愉悦的心境,人逢喜事精神爽,她之对生活充满兴趣,她的焕发的精力都从这里来。

《流言》不及《传奇》读者的众多。《传奇》问世后当月即再版,其后又出增订本,《流言》初版虽然很快就再版,但抗战胜利后没有再印过。张爱玲在沦陷时期发表的散文多有未及收入《流言》者,没有像《传奇》一样出增订本,可能是张对它们不像对小说那样重视,但《流言》在普通读者中的影响和号召力不及《传奇》,可能也是一个因素。有趣的是,当代的读者似乎更偏爱《流言》,至少对她的兴趣一点也不亚于《传奇》,祖国大陆以各种名目出版的张爱玲散文集不下十数种,而《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可以登上畅销书排行榜,便是证据。此外,如今模仿张氏散文风格的人也远较模仿其小说风格的作者为多。同时,张爱玲的声誉主要也是靠《传奇》建立起来的,它一直是批评注意的焦点,以《流言》为对象的批评则为数寥寥。这同文类的不同不无关系,散文的“私语”性质似乎决定了它比小说更是属于少数人的阅读的对象,我们不能想象《流言》中的哪篇文章能有《倾城之恋》的轰动效应,另一方面,对批评界而言,散文好像更适于充当欣赏而不是批评的对象。

可是在圈内,她的散文似乎比她的小说更能得到一致的好评。《传奇》座谈会上,发言者对她的小说赞美之余多少也还有些微词,比如善造氛围而结构稍嫌松散、全篇不如一节、一节不如一句,等等,散文虽在题外,却常是很自然地就被拿来与她的小说作比较,而比较的结果总是对她的散文有利。小说家谭惟翰称读张的散文“比小说更有味”,班公的评价则更带有史家的眼光:“她的小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可是我以为她的散文、她的文体,在中国文学的演进史上,是有她一定地位了的。”言下之意,她的小说尚在摸索阶段,她的散文则已臻于成熟、完美。《〈传奇〉集评茶会》,载《杂志》月刊,1944年9月号。

一些资深的读者喜爱张的散文胜于她的小说,部分的原因与其说是他们以为张的小说尚有改进的余地,不如说他们对散文这种形式本身有更大的兴趣,像《古今》的圈子中,读散文的人肯定较读小说者为多。中国文人对“文”的重视远在小说之上,作文、读文的传统相当深厚,即使在小说地位得以提升的文学革命以后也还是如此。有教养的读者往往一入中年便不复以读小说为乐,这个圈子与文学青年的那个圈子有着两样的趣味,更执著于“天然胜于人为”的鉴赏标准,而散文以其性质似乎天生就较少人为的痕迹。正像中国画只需简单的技法,其境界的高下更取决于作画者的心性、修养、趣味一样,散文的技巧也相对简单。小说有更多复杂的营构,有更多的地方要求助于匠心--更容易分解出一个纯粹的技巧层面。所谓技巧,正是“人为”。即如张爱玲,她的散文显然比她的小说更来得从容不迫、挥洒自如。《传奇》中的小说常给人刻意经营的印象,一些篇目,其开篇、收束、布局重复雷同,易现“格律的成分”,她的散文则往往可以做到起落无迹,“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甚至她的语言文字也是在散文中更见自然流畅,小说中则时有过分雕琢的痕迹。可是将两种不同的文类硬相比附,定其高下,究非明智之举,我们只能各以其自身的尺度加以衡量。

然而班公对张爱玲散文下的断语仍然值得注意,而且看来不难达成共识。

新文学作家中散文高手不在少数。第一个十年散文被称为诸文学样式中成就最高的,既有周氏兄弟那样的大师,更有朱自清、俞平伯、郁达夫、陈源、冰心等众多的名家,不仅打破白话文不能为文学的神话,而且对后来者有示范的意义。30年代,小说、戏剧等样式渐趋成熟,而散文的光辉仍不为其所掩,丰子恺、梁遇春、萧红、吴组缃、沈从文等人的散文均自成一家。以何其芳《画梦录》为代表的精致浓丽、低吟个人幽绪遐思的散文隐然造成一时的风气。林语堂先后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大杂志,高唱“闲适”、“性灵”,有人反对,有人应和,杂文小品文杂志纷纷出现,以至文坛上将1934年、1935年称做“杂志年”、“小品文年”。抗战军兴,报告文学因缘际会,一时成为最得宠的文学样式,散文这种个人化的文体暂时沉寂,可是寂寞中也还有新人佳作出现,而一些学者也加入散文作者行列,王了一(王力)的《龙虫并雕斋琐语》、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或针砭时弊陋习,或戏语人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构成散文创作的特异景观。至于此时的沦陷区,由于日伪统治下的一种特殊气氛,散文反倒有一种畸形的繁荣,各种散文小品杂志数量之多,别时别地少见,又因有一些汪伪头面人物资助或加入笔阵,声势更壮,虽然并未出现多少可以自成一家的作者,却是热闹非常,俨然是又一个散文兴盛的时期。

无需详尽的描述,仅以三言两语的勾画,我们也可知道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兴旺和名家的众多。尽管如此,张爱玲以她薄薄的一册《流言》,仍然能于众多的名家之中独树一帜,卓然而立。

张爱玲的散文在沦陷区的文坛上一出现,立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许最初使人称奇的,是文中焕发的才气(最早同读者见面的是《洋人看京戏及其它》、《更衣记》等篇)。其时的风气,大致可以从《古今》、《天地》见其端绪。《天地》上的一些文章与生活较为贴近,亦较多感情色彩,但许多作者述身边琐事而缺少见识才气,常给人单薄琐碎的感觉。《天地》因为由苏青主持,颇多女性色彩,所登文章多拾掇身边琐事,没有《古今》的书卷气,而生活气息较浓。真正左右文坛风气的当然还是《古今》,围绕在《古今》周围的作者显然遥奉周作人为旗帜。如前所述,该杂志的编辑都是林语堂的旧部,而林语堂标榜“闲适”、“性灵”,也供奉过周作人这尊菩萨,只是他麾下的杂志另有他带来的一些洋派的才子气绅士气,《古今》则更有国粹色彩,更追随周作人的路向。

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些作者拾摭来周作人文章最容易被人效仿又最不易模仿的两个特征,一是抄书,一是所谓“冲淡”。于是杂志上见到的尽是些抄书连缀成的长文,或是做出“冲淡”模样的“性灵”文章;文抄公以学养掩饰其才情的不足,号“冲淡”者适见其性情的索然寡味。灰扑扑的陈言、无话找话的做作、不死不活的书卷气、假古董、小摆设,构成一个没有生命跃动的苍白世界。时风所趋,连苏青这样有自己风格的作家偶或也被其诱惑,要让自己的文章染上点古气,而一些文思枯窘、搜肠刮肚的末流作手也都“冲淡”起来。

张爱玲自出手眼,自铸新词,她的文章在一派雍容揖让的沉沉暮气中吹进的是一股清风。所谓“冲淡”,大略也就是含蓄,含蓄的一大要义,便是不露才,不露才往往成为掩饰无才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张爱玲偏是逞才使气,并不收敛锋芒,其隽永的讽刺、尖新的造语、顾盼生姿的行文,使其文章显得分外妖娆俊俏。气盛言宜,她的文章议论风生,神采飞扬,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毫无阻滞,正是傅雷赞叹的,是“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的文章”。

另一显才气的是她的炼字炼句。《流言》的读者谁也不会放过文中处处散落的警句,《洋人看京戏及其它》中说:“但凡有一句适当的成语可用,中国人是不肯直截地说话的。而仔细地想来,几乎每一种可能的情形都有一句合适的成语来相配。替人家写篇序就是‘佛头着粪’,写篇跋就是‘狗尾续貂’。我国近年来流传的隽语,百分之九十就是成语的巧妙的运用。”她则自出机杼,陈言务去,本其聪慧,酿造出地道的张爱玲式的警句。凡此皆与流行的文风形成鲜明的对照--时尚丝毫影响不到她,她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带来了一支笔。若说她与当时的散文有何对话关系,那就是她有些短文对时下文风微露调侃之意。《话说胡萝卜》写道:

有一天,我们桌上有一样萝卜煨肉汤。我问我姑姑:“洋花萝卜跟胡萝卜都是古时候从外国传进来的吧?”她说:“别问我这些事,我不知道。”她想了一想,接下去说道:

“我第一次同胡萝卜接触,是小时候养叫油子,就喂它胡萝卜。还记得那时候奶奶总是把胡萝卜对切一半,塞在笼子里,大约那样算切得小了。--要不然我们吃的菜里是向来没有胡萝卜这样东西的。--为什么给叫油子吃这个,我也不懂。”

我把这一席话暗暗记下,一字不移地写下来,看看忍不住要笑,因为只消加上“话说胡萝卜”的标题,就是一篇时髦的散文,虽说不上冲淡隽永,至少在报章杂志里也可以充数。而且妙在短--才起头,已经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这篇短文同另一篇《雨伞下》一样,都是谑而不虐的游戏文章,是对那种看似大有深意,其实并无深意的“冲淡”文章的戏拟。

张爱玲的散文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她的文体深受英国散文的影响,这一点在《天才梦》中已见端倪。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导言的两位作者周作人、郁达夫都是现代散文的建设者和最好的见证人。论及现代散文的发展,周作人强调“现代的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少,这与其说是文学革命的,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所谓“复兴”指的是古来言志派文学,尤其是明末公安派小品文的复兴;郁达夫则特别看重英国小品文字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影响。虽然二人侧重有所不同,但都承认新散文的发达实有外援内应两个因素。周作人开初提倡美文,心中的范本即是英国人的散文;郁达夫认为英国散文所以能在中国有深远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所最发达也最有成绩的笔记之类,在性质和趣味上,与英国的essay很有气脉相通的地方”。总之,从源流上看,晚明小品和英国散文可说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不祧之祖。有些作家从中受到的影响是间接的、广义上的,即通过鲁迅、周作人等人的介绍评论以及示范,体认到散文不衫不履,叙事、抒情、议论无所不可的性质。有些作家则与之有更为直接的承传关系,从文风、格调都可见其渊源所自。像周作人、俞平伯、废名之于明末的散文,朱湘、梁遇春、梁实秋、林语堂、钱钟书、张爱玲之于英国小品。

张爱玲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在圣玛丽亚女校,尤其是在香港大学,所读英文范文中当不乏英国散文名家的作品,她练笔的那段时间,又正是林语堂提倡幽默,鼓吹西洋杂志文不遗余力的时候,受英国小品文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情。她写小说从中国章回说部中得到很多教益,写散文则似乎古代的作家并没有给她提供范本,相反,她提到过的几位英国作家中,萧伯纳、赫胥黎、毛姆,同时也都是小品文的高手。她在港大三年写信坚持用英文,回到上海后最初也是用英文从事写作,这无疑也影响到她的文体。郑树森教授指出她在《二十世纪》上发表的作品“略带一点维多利亚末期文风”郑树森:《张爱玲与〈二十世纪〉》,见郑树森(编):《张爱玲的世界》,42页。,事实上她转而用中文写作之后,虽然中文流利之极,绝无翻译腔,但文章的情调以及结构章法,仍然带有英国小品的风致。且不说先有英文本的《更衣记》、《洋人看京戏及其它》等篇,像《公寓生活记趣》、《谈女人》等文也是如此。这也是张爱玲的散文在沦陷区文坛上一出现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的一个原因,因为林语堂走后,这一路的散文音沉响绝,少有高手之作,充斥杂志的都是暮气沉沉、缺少活气的考据、抄书之类了。

郁达夫将古人的笔记与英国人的小品相比较,指出前者少一点“在英国散文里极是普遍的幽默味”,轻松随便、诙谐风趣,也确是英国散文的一般特点。幽默从机智来,机智最易见于议论,译作小品的那个字眼在英文中本就有论说之意,虽说是“非正式的”(informal)、“随意的”(familiar),也还是围绕着某个话题的“论”。梁遇春、梁实秋、钱钟书的散文皆长于议论,《流言》中的许多文章也以议论为主,叙事、抒情倒在其次,所以张爱玲最初的散文给人的强烈印象就是作者的机智,即使那些“记”文中也可见到大量狡黠灵慧的俏皮话,而文章的起承转合往往是靠这些轻灵的议论推动的。

英国文人的幽默自然是英国式的幽默,轻松随便中也还透着几分矜持,矜持意味着保持距离。即如以《伊利亚随笔》垂名于世的兰姆,虽然属于亲切和感情自然流露的作家之列,多愁善感,家中又迭遭惨剧,可是文中的“伊利亚”仍是从容风趣的,他头脑中具有创作能力的那一面不去面对心灵中最大的隐痛。张爱玲称“大众实在是最可爱的顾主”,在《到底是上海人》、《童言无忌》里颇将读者恭维了一番,而在散文中亦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娓娓道来。然而她与读者的关系却是亲而不昵,用她自己的话说:“大众是抽象的。如果必须要一个主人的话,当然情愿要一个抽象的。”这里面也就有她的距离感。一方面,她毫不忸怩做作地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她的这种流露绝非“交心”式的和盘托出。她对自己的经历和情感的描述往往经过了过滤,像她几篇自传性散文写到她青少年时代的悲欢:“不是心腹话也是心腹话了吧?”可是这里面时间、空间上的距离对于她是重要的,着迹着相的记叙都在事情已经进入了记忆之后,这时她已经有余裕在重新体验当时的情感的同时跳出局外来观察分析自己。《私语》中记她在父亲家中的遭际,对于她可谓刻骨铭心,但是在叙述中,她已经可以带着几分超脱来调侃自己简单可笑的判断,称自己“像拜火教的波斯人,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在这种自嘲性的语气中,事情自然减少了几分严重性。她写《天才梦》应该是自信心尚未完全恢复的时候,甚至在那时她也已经能够幽自己一默,我们该记起她说到她的“天才”时那种揶揄的口吻。

二三十年代是新文学的涕泪交零的时期,散文也来得特别情感洋溢。还在它的草创时期,散文的功用似乎已经更多地定格在写景抒情上,周作人代初即对此现象提出批评,说时下的散文“落了窠臼,用上多少自然现象的字面,衰弱的感伤的口气,不大有生命了”。郁达夫以文学为自传,将散文作倾吐内心积郁的工具,引来无数文学青年的效仿,将原原本本、不加处理地向读者坦露个人的情感认作散文的第一要义,更造成了一种浪漫感伤的风气。与之相比,张爱玲的散文显然理智的成分更多,她之流露个人情感也是以理节情的。这里面的距离感与她的性情有关,与她对感情泛滥的新文艺腔的厌恶有关,同时,英国散文对她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0109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