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包含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设置适当的难度和深度。阅读这些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案的写作要求。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一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回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最想说的心里话,让他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习作指导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习作中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这次习作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
1. 引导学生敞开心扉,选择好想倾诉的对象,把最想说的心里话写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尝试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说真话、诉真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及自改作文的能力。
要完成好这次习作,首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景,让学生置身其间,无拘无束地说,充满激情地写。其次是淡化过细的写前指导,减少限制。让学生自主写作乐于表达,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倾吐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因为“落在猫爪下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再次,要特别重视习作的交流和展示。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们通过认真学习研究,体会到在习作教学中重视交流和展示非常重要,很有好处。首先,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获得成就感,这是激发习作兴趣的最好方法。同时,交流和展示能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仅仅是交给老师看的,从而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习作。而且,交流、展示本身就是很好的评改习作的方法,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观摩,可以共同提高对于习作的评价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凸现了这一内容。
【】
一、“概括”游戏,拓展思路。
1. 教师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根橡皮筋,一抻它会变长,松劲它可以变短。其实习作也可以做‘抻皮筋’游戏。下面,我们就来做个练习,先听老师读一段话。”
2. 拓思激趣练习一。
(1)教师朗读,学生静听。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把这段话变短(用手示意)写成一句话:“我”向好朋友李瑾说的心里话是 。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班内交流,适时评价。
(5)教师小结。
3. 拓思激趣练习二
(1)教师朗读,学生静听。
(饱含深情地)奶奶,慈爱的奶奶,我想对您说: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您还记得去年冬天那个大雪的日子吗?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家里只剩下冻得缩成一团的我。当您打来电话询问我午饭有没有时,我却不耐烦地说:“我自己随便吃点什么就行了,不用您管!”一小时后,忽然有人敲门,当我要打开门时才发现防盗门让妈妈锁住了,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打开门上的小窗,映入眼帘的是您那冻得通红而苍老的笑脸,您从怀里掏出了一兜子热乎乎的我最爱吃的包子,从小窗子哆哆嗦嗦地递进来,还慈祥地笑着说:“佳佳,包子趁热吃!”您知道吗?当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望着您冒着严寒,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蹒跚的背影,我终于哭了出来……谢谢您给我的爱!
(2)教师提问:能把这段话变短,写成一句话:“我”向奶奶说的心里话是 。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班组交流,适时评价。
先在组内交流,而后在班内交流,在统一意见后思考:这段话感人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
4. 拓思激趣练习三。
(1)教师朗读,学生静听。
老师,您是受人尊敬的,可您对我却……我学习成绩不好,本想这学期奋起直追,提高成绩,可您却给了我当头一棒。第一次测验,我考得不理想,心里很不是滋味,您却对我说:“天生的低能儿,死木头疙瘩,每次都拖班级的后腿……”我心里难受极了,像千把利刃在绞割一般!第二次测验。我加倍努力,比第一次进步了一大块,您却说:“虽然你这次及格了,可这成绩……倒令人怀疑!”于是同学们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我,我的心全冷了。老师求求您!请不要再这样对待我!我多么希望得到您的肯定和信任啊!
(2)教师提问:把这段话变成一句话,怎么写?“我”向老师说的心里话是 。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指名交流,阶段总结。
(设计意图:三段范例,既让学生明白了“敞开心扉说真话、具体事例诉真情”的写作方法,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想把心里话一吐为快”的热情。)
二、“扩充”游戏,选材写作。
1. 教师继续运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确定说心里话的对象。
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把一段话变短”的游戏,下面我们换一种玩法:“把一句话变长。”
(1)出示字幕,思考:你想对谁说心里话,说什么?
我想对 说, 。
(2)学生汇报,师生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游戏,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次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说话对象及内容,水到渠成,达成了选材目标。)
2. 再创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完成习作主体部分。
(1)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要出版一本习作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说说我们的心里话》,老师给你们读一读征文启示:
同学们:
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一次,就让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吧!注意在习作里最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完后要认真修改。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扩充后的一两句话通过具体事例变成一篇。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二
1.积累背诵《弟子规》的选文。
2.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懂得做事不要只往坏处想,要向积极乐观的方面思考。
3.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看,老虎大王发出邀请,要和大家比一比,谁能最先读出《弟子规》。
1.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弟子规》。(课件)
2.竞赛要求。
(1)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就举手告诉老师。
(2)检查读句子时,小组内同学每人读一句话。轮流读,组内同学不准提醒。
3.小组同学做好竞赛准备。
4.识字比赛。
(1)按举手的顺序,每个小组同学轮流读一遍。
(2)选派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3)按时间和读的正确率评出第一名,给予奖励。
(4)请第一名的小组汇报学习经验。
(5)识字游戏,摘苹果。
5.拍手朗读。
6.背诵积累。
师:同学们真能干,看,老虎大王为我们竖起大拇指,告诉大家回家背给爸妈听。今天,我们再一起读一篇文章《好天气和坏天气》。
1.出示自读提示。(课件)
(1)试着读一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问问同桌或者老师,带拼音的字多读两遍。
(2)画出老奶奶和儿子的对话。
(3)老奶奶为什么天天在家里哭?
(4)画出老爷爷的话,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自由读短文。
3.小组互相读。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展示老奶奶和儿子的对话。
6.理解老爷爷的话的意思。
7.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
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往好处想,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弟子规》
积极乐观
【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每次活动前,我总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让他们经历探索的经历,然后再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其充分交流、碰撞。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不断完善和巩固知识、掌握知识,习得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乐趣,我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巧设适合学生的活动,如比赛等,变枯燥的练习为玩中学,学中玩。引导学生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读、比、写、说等学习活动,真正使课堂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的舞台。
【拓展延伸】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
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教学随笔】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三
1、指名一生唱《小乌鸦爱妈妈》。
2、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的这篇课文吗?那只爱妈妈的小乌鸦,深受我们小朋友的喜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道回报父母关爱的孩子一定会受到大家喜爱的。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篇这样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正音。
1、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只有一个儿子”这句话是谁说的?课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出示:“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1)指导读句。
3、请同学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用曲线划出三个儿子来到井边不同表现的句子。
4、个别读三位妈妈介绍儿子的话,要求读出妈妈们的`不同语气。
5、小结,过渡:一个妈妈为自己儿子的聪明伶俐又有力气而感到自豪;另一个妈妈也在为自己儿子有一副美妙的嗓音而骄傲。只有第三个妈妈平平淡淡地介绍了自己的儿子。
6、三个妈妈一边谈论着三个儿子,一边打完水,拎着水桶往家走。一桶水可重啦!(出示此句)这桶水究竟有多重呢?请一个小朋友读读第七节,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哪句话写出了这桶水很重。(练习)。
7、正在妈妈们最累的时候,迎面跑来三个孩子,看到妈妈这么吃力地拎着水,他们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小朋友交流一下刚才划到的句子。
8、指板书师述,是啊,难怪在一旁亲眼目睹这一幕的老爷爷会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再次出示:“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1)看见这一幕的老爷爷真的不明白有几个儿子吗?想一想该怎么读。(明知故问)。
(2)多形式练读。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了吧,可是,那些妈妈还不明白,你能不能告诉他们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母亲作为对象,练习说话。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牛字旁;读写8个词语,能用“有趣”“活泼”“愉快”写句子。
2、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写句子,能把“这是多么有趣的地方”的意思补充具体,能用“不是......却有......”句式说话。
3、理解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初步培养对小鱼、花草树木喜爱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句子训练:什么是多么有趣的什么。
教学难点:牛字旁的书写,初步理解生物角与自然景物的联系与区别,懂得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美。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牛字旁,学会它的写法。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有趣的地方”,说说见到过那些有趣的地方?
今天课文介绍了一个更有趣的地方,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2、学字词,读通课文。
先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
拼拼音节,读准字音。
想个办法,记住字形。
给课文标段,划带生字的词和新词。
3、检查字词。
哪几个字要提醒小朋友:迎、轻。
认读生字词。
4、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分段读课文,有趣的地方指什么?
再读读课文。
5、书写指导。
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说说用什么方法学?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趣、物、摇、迎。认识牛字旁。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3、仿效例句,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字词。
卡片认读生字。
看拼音写字。
卡片认读词语。
指名分段读课文。
2、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这个有趣的地方指什么?齐读第一段。
这句话告诉我们红领巾生物角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取名为“红领巾生物角”?
少先队员自己布置这个生物角,多高兴呀!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学习第二段。
看图说说小鱼的样子,理解游、摇、吹。
出示句子,读读这一句话,体会小鱼的活泼可爱,并学做可爱的小鱼,做动作读读这句话。
为什么课文中用一个瞧,而不用看?
连起来读读课文第2段。
(3)学习第三段。
自由度第三段,看看与第二段的相同之处。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生物角不是山林,却有花有树还有小草。花儿开放,小树迎着风儿摇。迎换词理解。
指导朗读课文。
(4)学习第四段。
这指哪里?从哪些地方感到有趣?看看标点,读好这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进行句式训练。
2、朗读、背诵课文,初步培养观察生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生字,口头扩词:快、物。
(2)出示作业5:
说说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再完成作业,反馈。
(3)卡片认读词语。
愉快:小鱼在水里摇着尾巴......
出示句子读一读,再换词序说一说。
2、朗读、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拿几段具体写出了生物角的有趣?读读背背课文。
连起来说说“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
我们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就会看到更多有趣而奇怪的动物、植物,增长更多的知识。
(3)背诵课文。
3、指导课堂作业。
出示:小鱼/在水里/愉快的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理解句是:谁/在什么地方/愉快的干什么/怎样愉快的游。
看图说说。
4、课堂作业最后一题。
指导伉俪句,并看图,拥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完成课堂作业。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冻、醒、解、苏、鸭”5个生字,认识“角字旁”和“酉字旁”。(abc)
2、学会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
3、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式(如图片、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等)感悟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4、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5、能够结合课文和联系生活写一写美丽的春天。
学会本课生字“冻、醒、解、苏、鸭”,拓展识字带有酉字旁的字和角字旁的字。
能够通过朗读,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
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1、课文中是怎样写春天的?赶快打开书读一读书中的这段话,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标出有几句话。(先把这段话读通顺,读懂这是描写春天的。然后再找到生字,进行学习。最后学习其他的生字。)
3、分句进行指导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
a师:在这句话中还藏着生字朋友呢!(醒字变红)
b指读生字卡片,师板书
c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师板书星醒
认识酉字旁,“酉”字在古代指的是酒坛子,所以酉字旁的字都与酒有关,醒字在古代时,指的是喝醉酒后醒过来,现在就指的是睡醒。
师:你能说出一个带有酉字旁的字吗?(课件出示:喝酒酝酿
自酌自饮酗酒报酬)
d指名用“醒”组词
从组词中引出生字“苏”,让学生读后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e理解句子
春回大地,什么苏醒了?
春回大地,万物怎么样了?
指导朗读
(2)师:到底都谁苏醒了,指名回答。(动物、植物……)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引出第二句话:河水解冻,小鸭戏水。
a师:在这句话中也藏着生字呢!
出示“冻”,指名读――师生板书
b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教师随即板书东冻
c师:带有“两点水”的字都和什么有关,举出几个带有两点水的字。
d用“冻”组词,引出生字“解”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解”字的,师介绍“解”的古义是用刀把牛角分开。
认识“角字旁”,举出带有“角字旁”的字。
e出示“鸭”,指名读,师板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带有鸟字旁的字都与鸟有关,出示鸟字旁的儿歌:
鸟字旁,鸟儿多,乌鸦与喜鹊,白鸽与仙鹤,黄莺与杜鹃,还有鸡鸭鹅。
f指导朗读
(3)不仅小动物们苏醒了,植物也从休眠状态中醒来了。
出示:杨柳吐绿,小鸭戏水。
a杨柳吐绿,你能换个词吗?
b百花争艳,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关于百花争艳的句子:
春天的花儿各色各样:红的像火焰,黄的像金子,蓝的像海水,白的像雪花。
c指导朗读
(4)春天不仅是书中写的这些,你还能用什么/怎么样的四字词语来说说春天吗?
例如天气变暖春风拂面(提示:桃花青蛙蜜蜂小草柳树等)
(5)师:春回大地,万物苏醒,你觉得春天怎么样?
指导朗读:春天真美!我们爱春天。
(6)这么美的春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引导学生按照结构来合作读第一段。
(7)小结识字方法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春天,读描写春天的一段话,认识了本课的生字
星――醒鸡――鸭
东――冻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1)春雨走过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春风姑姑都能够干什么?
(3)小草都笑什么呢?
(4)春姑娘的大柳篮里装着什么?
(5)谁听到了小燕子的呼喊?
2、汇报
你眼中的春天什么样?自己写一写。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六
1.认识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4.积累词语、句子。
5.阅读《画家乡》,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句。
2.结合生活实际,掌握留言条的写法。
3.积累句子,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2课时
第一课时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重点)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重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难点)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指名说识字方法)
(2)引入新课。
2.学习识字加油站。
(1)观察车票,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小组讨论,互相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同学。
(3)指名读,学生读得不准确的字,师适当引导、正音。
(4)“南昌”是地名,“铺、调、硬、卧”在火车票上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的,可联系生活。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七
1.了解故事《剃头》,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巴依老爷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引导学生运用泛读法、精读法、摘记法、提问法等方法去阅读书籍,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3.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角色,产生美好的情感。
激发阅读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人物贴画,课件。
一、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阅读一些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基础,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阿凡提的故事》。
二、认识书本封面、扉页、目录。
1.观察封面。书名、作者、出版社、图案。
2.认识扉页。是书翻开后的`第一页(即整本书的第二页),扉页的作用首先是补充书名、著作、出版者等项目,其次是装饰图书、增加美感。
3.前言。
4.了解目录。
目录包含几部分?小标题和页码。
怎样快速地找到故事?先看小标题,再找到页码。
训练学生利用目录找到故事。
三、交流喜欢的故事。
1.师介绍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师相机板书)。
(1)听故事录音。
(2)自己读故事,指名交流。(板书:读故事)。
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3)看故事视频。(板书:爱积累)。
(4)谈谈体会。(板书:谈体会)。
阿凡提——幽默机智。巴依——愚蠢贪财。
2.师小结方法,出示阅读提示:
(1)读故事。
(2)爱积累。
(3)谈体会。
3。小组成员按照“阅读提示”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在《阅读记录卡》上做记录。
4.全班交流。
四、课外阅读方法总结。
师过渡:《剃头》这个故事听过了,读过了也看过了,那你喜欢故事中的阿凡提吗?为什么?不仅我们小朋友喜欢阿凡提,大人也喜欢他。阿凡提不仅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就是在国外也非常有名。听听老师对阿凡提的介绍。
1、介绍阿凡提。
2、师小结:平时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读了故事情节,还要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人物品质。可以把故事说给父母、朋友听。
3、在这本书中,阿凡提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起读:要想变聪明,就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小朋友从故事中读懂了一个道理,真了不起。
五、阅读延伸。
小朋友,阿凡提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许多变聪明的办法。希望大家把读书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一位可以陪伴终身的伙伴。愿大家能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成为博览群书的小博士。最后响起我们的读书口号: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增添智慧。
严文井《“歪脑袋”木头桩》。
冰波《孤独的小螃蟹》。
陈伯吹《一只想飞的猫》。
板书设计:
《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幽默机智。
巴依——愚蠢贪财。
读故事。
爱积累。
谈体会。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汉字,了解职业特点。
2、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动词的意义,学习仿写句子。
3、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展示自己的书写能力。
4、熟读一首小诗,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重点:
1、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动词的意义,学习仿写句子。
2、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展示自己的书写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11个汉字,了解职业特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生活中的各种职业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教师、工程师、魔术师、建筑师、理发师”。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人们在哪些工作,每天做些什么?
例如:
教师:在学校工作,教书育人。
理发师:在理发店工作,每天帮人们理发。
2、出示“演员、营业员、服务员、裁判员、饲养员”。
总结:“师”指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人们在哪些工作,每天做些什么?
例如:
饲养员:他们饲养小动物。
总结:“员”指从事工作或学习的人。
3、出示“教师、演员”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4、在社会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职业呢?
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医生、司机、航天员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5、出示要求会写的11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三、字词句运用
1、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出示:
田野
葱葱绿绿的
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2、小组自由交流。分享发现:
(1)我发现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我们在仿写句子时候,要注意本体和喻体。
3、进行句子仿写。
4、读句子,体会变色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出示句子:
这糕要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分别进行解释。
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
分别进行解释。
我的发现:"特别"有两个不同的意思,是一个多义词。
四、书写提示
1、出示书写的姿势。
2、出示握笔的姿势。
3、提示书写姿势。坐姿和拿笔姿势都要规范。
4、还要观察字的每一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五、日积月累
有几句名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给他人一朵玫瑰,自己的手上也会有余香,用来形容付出会使自己快乐。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意思是:平常肯帮助他人的人有了困难,也会有人来帮他,形容善有善报。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这些话都和"帮助他人"有关。今天我们就多做一些积累吧。
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学生背诵。
六、我爱阅读
1、出示小诗。
2、一句一句地按顺序播放,同时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进老师窗前》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读。
3、认真读文,看谁读得又快又清楚,又富有真情实感。
小组派代表展示。
4、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师生情。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师生情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吧!
展示《程门立雪》。
七、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九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葫芦用处这么大,你想要吗?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这里面的“我”当然不是你们,是谁呢?他得到了葫芦吗?我们还是去看看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老师把这个故事读给你们听听,请你们把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起本课的生字,看老师是怎么读这些字的。
1、老师范读,生圈字。
3、生字快点生快读——做一做,连线。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看图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会读了,老师请你们看几幅图画。
看到第一幅图,请问:你看到了什么?(一个人,葫芦,葫芦叶子)。
那么你知道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就是这幅图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这葫芦长得怎样呢?请你们画出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相机板书:绿叶——开花——葫芦(可爱)。
(二)看图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人吃惊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看看这个人也很吃惊,这个人不是很喜欢葫芦吗?他怎么让葫芦就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虫子)。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小组里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语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个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认为什么不重要?(他认为叶子不重要)。
那叶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吗?演示植物的叶子跟果子的关系图。
总结: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长大长好,是要经过生根,发芽,开花才能结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视结果,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是不可能的。我们再来劝劝这位只想要葫芦的人吧。
你们来猜一猜后来他能考全班第一吗?为什么?总结,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点一滴的努力的!谢谢今天这篇课文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们再一次去品味这个故事吧!!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总结板书: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古时候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长叶,开花,结出了(),后来葫芦的叶子上(),这个人不去(),最后葫芦都()。
五、作业。
1、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2、复习生字。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
1、认识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ppt课件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1、谜语导入:一个婆婆院里钻,身上挂满红鸡蛋,鸡蛋不煮就能吃,没加白糖甜蜜蜜。(枣树)绿头发,长又长,春风吹来荡呀荡,你可认识这姑娘?(柳树)
2、让学生说出黑板上两种树的名称(如果学生叫不出枣树的名称,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并相机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枣”是平舌音)
3、交流:你最喜欢黑板上的哪种树?说说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猜谜语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充分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探究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标出小节、画出生字。
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分小组自学生字新词。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
[设计意图]
明确初读目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简单的回答,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哪几节是写小柳树的?哪几节是写小枣树的?
2、自由默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比较两种树的外形有何不同。
3、感悟小柳树的美。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一找写小柳树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
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课件出示句子,抽生读,评议。指导怎样读好这句话。)
b、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它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自由度,交流:你觉得哪个词写的特别美?谁还觉得哪个词特别美?你也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3)出示穿着浅绿色外衣、刚刚吐芽的小柳树图片。让学生对小柳树说一句赞美的话,可以用书本里的语言。(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4)过渡提问:多了些日子,小柳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呢?
a、出示: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读句子,用“又细又长”说话。)
b、小朋友,你们看,小柳树长得更美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指导朗读,读出得意的神情。)
(5)你知道小柳树在得意什么吗?(学生各抒己见)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感受小柳树的美,齐读这三句话。
4、小柳树长得这么美,可是小枣树呢?(指导看图说话)
(1)找一找课文是怎么写小枣树的?(自由读1——4自然段)
(2)交流:
a、小柳树看着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b、他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3)提问:这两句话的哪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枣树的特点?把他们划出来。
a、理解“弯弯曲曲”、“光秃秃”
b、说出几个aabb和abb式的词语。
[设计意图]
抓住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培养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资助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参与读书评价,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读读、找找、画画、圈圈、说说、评评,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自主选择、品读欣赏
1、选择1——4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读出美感。
2、指名读、挑战读、表演读。
交流:小柳树和小枣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3、选择书中的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什么样的。 春天,小柳树————— ,真美啊!小枣树——————————————,多难看呀!
[设计意图]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在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加大语言训练的力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加深理解、促进积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作业,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示范,学生书写、描红“浅、漂”
3、熟读课文,抄写课后词语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字词教学是重点。抄写课后词语是为了把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最终目的是为了能灵活运用。填写课外资料袋,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不仅能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的能力,而且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一
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3.习作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法,再帮学生打开思路,选好写的内容,先说给同学听,然后再写下来。
4.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明确作品梗概的写法。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学生交流已看过的影视作品.二、分组交流。
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也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以下提示进行交流.提示:
习作。
一、提炼写作方法。
从以上提供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第四课时。
回顾·拓展八。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
2.朗诵背诵毛主席的诗词.
3.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眼中的毛泽东”
1.谈话导人.
a.通过我们在课内外阅读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文章,我们开一次交流会,题目就是“我眼中的毛泽东”.
b.提出交流要求:语言要通顺,材料要翔实.
2.小组交流.在四人小组内先交流,评出本组的代表.
3.全班交流.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在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写,请同学评一评描写得怎样.交流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感受说说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着填写下面的内容.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我从中知道了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我从他的身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因为我还有很多的收获:
二、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1.朗读《卜算子·咏梅》,要读得准确、有韵味.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展示读,配乐读.
2.交流毛主席的其他诗词.
三、阅读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说说对祁黄羊的印象.
2.交流对“大公无私”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二
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老师:准备好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火车票或其他车票。
第1课时
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
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2)云朵像羊。
(3)枫叶像邮票。
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三
1、认识本课出现的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十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并能将自己所想的表达来。
3、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做一个自信、能干的孩子,并能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能将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写出来。
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文中小朋友,也做一个自信、能干的孩子。
2课时。
生字卡、词卡。
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3、齐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分出自然段,并讲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带有生字的词获句子,及时正音。重点指导:印、奶、拧的发音。
3、自学生字:
(1)自己练读;
(2)同座互读,并交流自己记字的好方法。读的好的在书上画个笑脸。
4、检查学习情况。
(1)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读生字词,交流记字方法。
(3)游戏:你指我猜大家读。
(4)指名分节读文,重点注意字音的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课文,从哪看出来我想当一名小作家?
(晚上爬起来写童话、做的梦。)。
2、学习第一段,自读第一段,从这段里我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第二句话,重点抓住:悄悄地、轻轻地。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读:写完后,放进我的`书包里。这时,窗外闪耀的星星正向我笑呢!
5、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7、我将写好的童话怎样处理的呢?下节课再接着学。
四、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观察今天要写的两个字,自己书空着写一写。
2、学生提出较为难写的字,老师范写。
3、生描红。
板书设计:
4、小作家。
构思童话———寄了出去。
梦
小作家。
学习课文二—五自然段。
一、角色扮演,走近小作家,为梦想努力。
师:上节课,咱们认识了这位特别想当作家的小朋友。你们瞧,他正在悄悄地写童话呢!(教师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位学生根据内容扮演小作家演一演。)。
师:他写得多带劲呀,让我们和他一起写一写吧。(全班学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二、品读对话,走进小作家,盼梦想实现。
1、换位体验,领悟情感。
师:第二天早晨,他就悄悄地把童话寄了出去。谁来当当小作家,悄悄地寄童话?(师强调“悄悄地”)(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悄悄地”。)。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这位小作家,信寄出去以后,你的心情怎样?
2、自主探究,体验情感。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作家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想知道的同学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师: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小作家的心情吗?
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我”期盼的心情呢?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读一读。
(引导学生从“天天盼着”“盼哪,盼哪”“终于”“果然”等词句体会小作者极度盼望童话发表的心情。)。
师:谁能试着读一读,把“我”极度盼望的心情读出来?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小作家啦。来,读一读,让老师听到你们极度期盼童话发表的心情。(全班齐读)。
3、联系生活,感知写法。
出示句子:“盼哪,盼哪,终于在一天夜里见着了。’。
师: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会问:“一天夜里见着了”是什么意思?师:谁是小作家?可以帮帮他吗?(指名回答这个问题)。
师:想一想:如果你非常盼望去春游,你会做什么梦?做了错事,撒了谎,怕别人知道,你会做什么梦?(指名说一说)。
师:是啊,有时候,我们白天想到的事情,结果到了晚上做梦竟然梦到了,这就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用梦境的方法告诉我们“我”非常盼望童话发表,更让人想读。请同学们再大声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休会。(学生自由读)。
4、品读体味,激起共鸣。
师:后来,“我”兴奋地把这个梦告诉了“我”的朋友。小作家们,你们对朋友说了些什么呢?说给同座的朋友听一听。
师:谁想兴奋地把这个梦告诉你的朋友?(指名说梦的内容。)。
师:谁愿意兴奋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指名读,读出”我”兴奋的样子。)。
师:可是朋友们都笑我,我几乎要哭了。是老师安慰了我。来当当老师,安慰安慰他?(指名读句子“不要着急,耐心地等一等”。)。
师:想一想,当你们遇到伤心事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对你们说话的?来,咱们合作,安慰安慰小作者吧!
(师生合作读,教师读“老师安慰我说”;学生读“不要着急,耐心地等一等”。)。
三、多元感悟,学习小作家,让梦想成真。
1、自主设疑,合作求知。
师:后来的结果怎样呢?同学们猜一猜。(学生自由发言)。
后来的结果小作者保密呢!想知道吗?自己去读读课文的第5、第6自然段吧!
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们想问点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小朋友们开始称呼“我”为小作家?为什么“我”为自己的梦骄傲?)师:请同座互相讨论讨论。
2、多元感悟,交流共享。
不再笑我,而是称我为“小作家”。教师也给予肯定,并说:“让我们向小作家学习,努力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四、趣味识字,指导书写。
1、读准音。
在小作家写的童话故事里,藏着咱们认识的生字宝宝得它们吗?(教师出示生字)。
2、认清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想说哪个字就说哪个字。
3、写美观。
哪个字宝宝你认为最难写?写—写。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写好的。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教师相机辅导,提醒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4小作家。
构思童话———寄了出去。
梦
小作家。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四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断扩大自主识字成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学生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3}学生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布置“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己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己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加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及优秀评论家。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五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时扩大自主识字效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春风依旧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同学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同学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同学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同学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同学自由看图,然后让同学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同学仔细听。
(3)同学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同学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身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身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假如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安排“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同学字,有方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身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身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身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与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和优秀评论家。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六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语文园地四里口语交际的提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要求。
2、布置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广泛搜集各类新闻,并按类把收集到的新闻以新闻稿的形式作好记录。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
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语文王国里精彩无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5、总结:
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七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汉字的拆分,掌握学习新字,巩固熟字的方法。不改变句意,用“被”字改变句子结构。有感情地朗读短文,并能背诵。开启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
这是一道组合拆分认字的练习题,蓝绿相配的长方形中是一个多字组合体,它可以拆分出“立”、“日”、“音”等十多个字。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去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在有趣的“找字”活动中,巩固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
1、出示教材提供的字组合体。进行活动说明,这个组合中藏着许多我们以前学过的汉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组发现的字最多。
2、小组合作,观察记录。
3、汇报评比。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当“小老师”,把本组找到的字指给大家看。根据又快又多的标准,评选出优秀的小组。
4、拓展练习。
(1)“圆”、“葫”、“鸽”分别可以变出几个字来?
(2)让学生自己写出能够拆分的字,相互考一考。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分成三个“版块”。即“我会接”、“读读说说”、“读读背背”。
“我会接”是一道词语接龙练习,引导学生了解“尾首相接”是顺利进行练习的关键。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口头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也可以采用互相挑战的作法,交替接词,比比哪个组接的词语最多。
3、学生自由选择词语做接龙练习。
“读读说说”是“把”字名改成“被”字句的练习。第一、二句是改写的例句,第三句是要求学生改说的句子。教学中要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例句和要改的句子,体会句子前后内容存在的联系,改后要让学生对比着朗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是否变化。面对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不应出现关于句子成分等相关的述语。在完成教材中的题目的基础上,可视学生情况,完成下面的练习。
1、风把乌云吹走了。()被()。
2、父亲把受伤的小鸟治好了。()被()。
“读读背背”是读背《小花鹿》。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配图精美,形象可爱,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激起学生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在通过范读、指名读、评议、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小花鹿的可爱。让学生觉得“我”就是淘气可爱的小花鹿,最后让学生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交际准备:
1、收集小动物的图片、挂图或。
2、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组。
组织过程: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说说这些小动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你喜爱这些小动物中的哪一个,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自己决定讨论哪一种小动物;教师巡视,随机鼓励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相机点拨指导)。
4、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学生讨论出来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就行。其余学生可以向说的同学质疑,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
5、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如,设计广告、制作标语牌,画宣传画等。
6、展示实践成果,师生共同评议。
展示台。
本组“展示台”,主要是针对本组的专题——保护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投入环保活动实践中。教者应有意识在本组课文前面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醒和布置学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和资料。在展示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结合实际对学生的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富于鼓励性的评议,努力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八
语文园地七》共有六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从劳动用品、家务活中识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猜测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并结合字典,检查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意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识字、理解字义;让学生学习比喻句。写话让学生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书写提示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的大小、形态和笔顺发生的`变化。日积月累让学生熟记《二十四节气歌》。我爱阅读选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月亮姑娘做衣裳》,通过做衣服这件事情来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十九
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
(1)和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一人查字典。
(2)四人一组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猜字的方法及查字典的结果。
(3)教师小结。
摸、读、揭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如摸中的扌表示字义,意思为用手去抚摸,莫表示字音。
读字不易猜,我们就直接查字典。
2、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齐读,指名读。
(2)分组讨论:从这三个句子中,你有哪些发现?
(这三个句子都有像字,它们都是比喻句。第一句中是好像,第二句中是像,第三句中是就像。)。
(3)指名说这三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师生评议。
(第一句把大枫树比作太阳伞;第二句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第三句把小柏树比作战士。其中大枫树、大象的耳朵、小柏树是本体,太阳伞、扇子、战士是喻体。)。
(4)小结。
像这样句中含有比喻词、本体、喻体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增强句子的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5)拓展: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搜集比喻句。
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篇二十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悟课文意境的美,体会小雨点和孩子们的快乐。
4、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充分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美与快乐。
《下雨啦》这篇课文除了要求学生正确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外,还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受到下雨的乐趣和在雨中玩耍的快乐,从而学会亲近大自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学中我力图体现“形象感知,营造美境”“阅读识字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以读为本,读中悟情”“激发想象,突破难点”四个、特点。
一、音乐声中创情境,揭课题。
1、今天老师要为大家播放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想听吗?(播放歌曲《下雨啦》)。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2、检验认字情况。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后生生互评。
三、师生互动,质疑答疑。
1、在刚才的听读课文过程中,同学们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交流。
2、生生互助,师生交流,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2)句子“落在地面上,像敲小鼓。、”“它掉在池塘里,逗得池水笑起朵朵花。”等的理解。
(3)燕子为什么会掠过树梢,鱼儿为什么会跳出水面等问题。(注:“汇集”“流淌”“溜光发亮”三个词如果出现理解困、、难现象,可以暂不解决,留到讲读课文再完成。)。
四、以读代讲,读中感悟雨的'美与趣。
(一)1、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的眼睛虽然没有你们那么大,也没有你们那么亮,可比你们多了副眼镜,所以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下雨前,大自然和小动物们都有怎样的变化?(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2、天阴了,云低了,燕子飞得越来越低,鱼儿跳得越来越欢,就在小蚂蚁急急忙忙搬家时,听——(小雨声)雨下起来了!
3、师在雨声音效中诵读第3自然段,并相机出示雨景图片。多美的雨啊!你们想读吗?师指导生在雨声中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后评价。
(二)1、雨越下越大,地面上的水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变成一条条小溪,叮叮咚咚唱着歌向前跑去。(大雨声音效、内容相符的图片)多美的雨景,让我们伴着哗哗的雨声尽情地读一读吧!(出示这一自然段内容)。
2、理解在质疑答疑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指名在雨声中朗读第4自然段,读后师生互评。
五、读中想像,运用语言。
1、雨丝越来越密,天地间形成了一张严密的雨网。瞧,(插图)枝叶茂盛的大树把全身洗得一尘不染,变得更绿了;可爱的小白兔打着雨伞使劲朝家跑去;碧绿的小草像个渴了很久的孩子,大口大口地喝着甘甜的果汁,天真活泼的小朋友怎样做的呢?让我们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在雨中玩耍嬉戏的吧!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2、你觉得这些小朋友的心情怎样?谁愿意带上自己的感情再为同学们朗读一次?
3、雨丝时快时慢,雨点时大时小;落在小朋友的脸上凉凉的,小伙伴们在雨中尽情地追逐、奔跑、玩耍。闭上眼睛,发挥我们丰富的想像,想一想小朋友会在雨中做些什么?(《大雨小雨》音乐)。
4、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描述一下自己想到的情景。
六、师: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风霜雨雪都在向我们发出呼唤。同学们,尝试走进大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吧,让我们拥抱蓝天,享受阳光,雨中嬉戏,风中翱翔!
七、布置作业本课词句生动、形象,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到采蜜集中,为你的采蜜集添上精彩的新一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70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