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编写。编写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案范例可以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一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饽饽生机和生活的情趣。
识字、写字。
投影、生字卡、录音带。
主要师资。
课内:抄写字词、看图说话。
课外:读韵文、听写词语。
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认读。
2.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
(3)“蟒蛇”你了解吗?
3.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
4.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
四.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1.。
2.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贴后以组为单位读一读。
3.练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4.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
5.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认识新偏旁“羽”。
2.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6.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四.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约多越好)。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重点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导语。小朋友们想去看看大草原吗?
二、指导看图。
1、由近及远地观察画面,说说图画上画了哪些景物。2、你能用几句话说说草原风光吗?
三、学生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几歌。
2、对照课后生字表,边读边把生字圈起来。
3、指名读儿歌,师生评价。
四、借助儿歌识字学词。
1、出示注音生词卡片,指名认读。2、质疑,你有不懂的词语吗?
结合看图引导学生理解“肥”“壮”的意思。
3、出示单个的不带拼音的生字卡,开火车认读。4、观察生字字形,说说你的发现。5、齐读生字。
五、指导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1、看了这么美丽的大草原你真想说什么?
2、指导学生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再读儿歌。
3、学生自由练读――挑战读――齐读。
教学反思:
识字5。
教学目标:
1、会写“牛、羊、马、片、风、光”六个字。
2、认识1种基本笔画。
重点难点:
1、正确、规范地书写其中6个生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其中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卡片抽读生字卡。
2、指名背诵儿歌。
二、指导书写六个生字。
1、出示范字,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字形及间架结构。
2、教师边指导边范写。
牛:
羊:
马:
片:
风:
光:
3、学生描红。
4、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教师评价。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三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识字和积累谚语。
写字,尤其是“北“的字型。
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1、小声的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二、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的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三、自读课文。
四、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像诗一样,很美)。
(2)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1)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2)第二句: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3)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4)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朗读课文。
三、积累。
1、记背本课谚语。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板书设计:。
8、识字。
娥眉月将有雨。
月团圆天将暖。
辨西东气转寒。
知南北要穿棉。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四
《识字8》是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本课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文。
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2课时。
课件。
一、激趣导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生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5、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半部,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赴快找出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6、再读课义,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宁,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学生描红、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四、自读课文。
五、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a、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
b、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a、多媒体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b、第二句:出台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v。
c、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让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朗读全文。
3、积累。
(1)记背本课谚语。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附:谚语。
十雾九晴。(这里的雾指的是辐射雾,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一种雾。)。
雨过天晴。(天空纯蓝,往往出现在雨后,比较纯净而显青。)。
天上星星跳,风雨就来到。(因星光闪耀往往反映出大气不稳定。)。
东虹日头西虹雨。(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虹在东面说明阴雨天气移过此地,该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预示坏天气科来。虹是“日照雨”的产物,即内紫外红光弧。)。
人黄有病,大约有雨。(天黄一般是由于空气中水汽、尘埃较多,预示将要下雨。)。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丁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鲜艳程度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水汽多时,呈暗红;水汽少时,呈青白。)。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是指的是由卷层云而形成的晕圈。)。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意思是说,当早上出现有棉絮状的高和云时,往往预示着将有雷雨天气的降临。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五
学习生字。
竞走(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2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五、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教学后记:
1.学会了本课生字8个,能够根据拼音识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学生较难读准。
3.能够有感情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2)爱踢足球吗?知道,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
排球(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六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于的兴趣。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霞”的认识及“秀“的书写。
多种识字方法。
投影片图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今天,我想去美丽的大自然中走一走,小朋友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呢?那就出发吧!
2、出示投影,师描述引入情景:清晨,层层薄雾。悠静的森林中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太阳升起来了,朝霞满天,大自然揭开了美丽的面纱。蓝天碧野,山清水秀,树木成林,鸟语花香,蝶飞蜂舞……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轮夕阳挂在天边。
3、走在大自然中,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学生说,教师随机出示词语(生字注音):[晨雾、白霜、朝霞、夕阳、蜜蜂、蝴蝶、李树、杨树、蓝天碧野、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自主识字。
1、过渡:同学们说得真棒!这些词,你会读吗?
2、展示读词:读一读,认识哪个读哪个,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
3、认读词语。
a、自由读词。
b、指名读词。
c、正音(重点指导:朝、蜂、紫)。
d、交流读词:根据大家提的几点建议,请你们再读读。和同桌组成学习伙伴,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如果同桌读得好,你就表扬他;如果同桌读时有困难,请你帮助他。
e、齐读。
4、识记生字。
a、自主识字:这些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
来记住它们?‘。
b、小组合作识字:小脑袋凑到一起,和小组成员讨论讨论。评评谁的识字方法。
c、全班交流。
师:带有雨字头的字。生:雾、霜、霞。
师:带有虫字旁的字。生:蝶、蜂。
师:含有“木”的宇。生:霜、蝶、李、杨。
e、检查识字情况: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认读。
读文感悟。
1、过渡:有一篇课文把这些词进行了有趣的组合,想不想读一读?
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用彩色笔涂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齐读。
4、引导发现课文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
a、读了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b、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课文中这种有趣的组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叫做对对子。
5、师生交叉读:老师读前半句,你对后半句,好吗?(读完一遍后,再交换读。第二遍边拍手边读。)。
6、生生交叉读:现在可以下位找你的好朋友来玩对对子,玩的时候也可以拍拍手。:
7、扩展活动:
a、读《同步练习》t4、5。
b、学着课文中的样子,也出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
8、齐读全文。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全班交流,找共同点:观察要写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重点指导写“和”、“秀”。
a、自主观察,注意间架结构。
b、生提示重点笔画,并范写。
c、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d、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e、继续练写。
实践活动。
在文中挑选几个你喜欢的词,写到大纸上,然后为它配上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1、在情境中理解词语。
a、展示挂图,内容是美丽的大自然。
c、指名上台贴。大家评评他贴对了没有。
d、看着图读一读词语。
2、在情境中积累词语。
a、交代活动内容:上节课后,同学们都选了喜欢的词,配上了图画。现在就拿出自己的作品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b、指名上台展示。
c、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里,下课后和你的好朋友交流。
3、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带着情感朗读课文。
2、齐读。
活动。
1、过渡:刚才我们说了、画了、读了大自然,现在还要我们来唱一唱。
2、学生随音乐唱《小鸟小鸟》。
练习写字。
上节课写的字还记得吗?再写几个,看看是不是有了进步?
实践活动。
1、搜集生活中的对子,和同学们交流。
2、和爸爸妈妈做对对子的游戏。
教后记: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七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一些有关旅行的知识和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出示第一幅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哪几种交通途径?[相机出示词卡:公路、铁路、水路]
2.指名读生词。
3.公路、铁路、水路上的交通工具分别是什么?(汽车、火车、轮船)
4.你喜欢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小结:图上的老师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公路、铁路、水路这三种交通途径,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与旅行有关的事物。
5.同学们出去旅游在外面住宿的房子,称为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旅馆]
6.为了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叫做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旅行]
7.在旅行的途中,叫做什么呢?门目机出示词卡:旅途]
8.比较“旅途”、“旅行”这两个词的不同。
9.出示填空。
(1)公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2)铁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3)水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要求:读准音节,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旅”、“馆”扩词。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向我们介绍了哪三种交通途径?(公路、铁路、水路)第二组向我们介绍的与旅游有关的词语是哪些?(旅馆、旅途、旅行)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铁、旅、馆”的笔顺;认识“金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铁、旅、馆”的.笔顺书空。
3.用“旅行”说一句话。
出示第二幅图。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相机出示词卡:西湖、漓江、三峡]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5.教师介绍故宫、运河、长城。
6.同学们从图上看到这些伟大的工程,想说些什么?
7.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以上生字词。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按“峡”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八
教学目的: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借肋图片,读词语。
4.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教师范写:“琴”。
4.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预习新课。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九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懂得儿歌中的良好品质。
3、产生尊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儿歌。
“碗”的认识和“母”字的书写。]。
朗读感悟。
识字卡片。
1课时。
一、照片导入,唤醒情感。
(学生简单谈感受)。
2、教师引读导语:是呀!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个人。
3、你们是怎样爱自己的家的呢?(指名读导语:我们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写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a、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b、看看谁的方法好,能帮助大家记住字形。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推选代表汇报)。
4、以小组形式进行“识字比赛”。
5、进行“组词比赛”。出示“父”、“错”、“事”、“改”、“懂”自由选择,进行扩词训练。
6、相机指导写字“认真”。
a、看见大家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老师立刻想到两个字,知道是什么吗?[板书:认真]。
b、你们喜欢老师送给大家的这两个字吗?那你们会怎么来写这两个字呢?
c、那你们就认真地写这两个字吧!(学生练习写)。
7、出示其他四个要写的字,老师进行范写,学生练写。
三、读懂儿歌,懂得道理。
1、分小组轮读儿歌。
2、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师生轮读儿歌;男生读,女生听;女生读,男生听。
四、实践活动。
把儿歌背给小伙伴听,背给爸爸妈妈听,做一件你最想为他们做的事。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十
一、 兴趣导入 。
我们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现在我们可以靠拼音来识字了。
二、 指导看图说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是个离我们不远的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就可以到达,再看看有几户人家。
3、这里住的人家不多,只要四五家。再数数看,图上有几座亭台楼阁?
4、花多吗?数得清吗?
三、 初读课文。
1、学生照拼音自读古诗。
2、指名分句朗读,齐读课文。
四、 学习生字。
1、出示投影:(书后生字)。
2、齐读生字。
3、教师带领学生在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来,再读一读。
五、 指导写字。
1、认识笔画,提示写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填空题。学生在田字格本上按顺序默写。
( )去( )( )里,
烟村( )( )家,
亭台( )七座,
八九十枝花。
二、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1、齐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 启发想象,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
2、学生练习背诵,一边背诵一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四、 指导写字。
1、认识笔画,借助范写指导写法。
2、说说笔画数。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十一
《识字1》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幅春光旖旎、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全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每一横行又从“气象”、“草木”、“动物”、“花朵”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所以教学时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朗读、想像去体会、感悟,要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的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由整篇课文想到春天特有的场景,要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组关于“春天”词语的记忆板块,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必要的储备。所以,识字和记忆词串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串识字都有押韵合辙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从单个词儿的认读,到每行词串的连读,最后词串成文的诵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掌握诵读的技巧,为今后诵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把生活带进了课堂,使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和抽象的词儿融合在一起,一边诵读,一边产生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义,又训练了语言。学生们虽然对独立的词儿理解增多了,但像没组装的机器零件,只有把它们组合起来,才能发挥真正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词与词之间的间歇、空白,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像进行补充和扩展。在学生们的相互讨论中,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整合成一个“春天”的模块,在进行反复诵读、积极记忆后,一幅鲜活的“春天”画面就以模块形式建构、存储于学生脑海中,为学生日后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相似模块提供了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本课集中学写带“木”的字串,意在让小学生感悟一点汉字文化,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送走了冬爷爷,我们迎未了美丽的春姑娘(课件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来啦!
1.结合课件画面,播放歌曲《找春天》。
2.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随机出示:课文四组词串。
3.借助拼音,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练读,正音。(逐个词儿读,词串连起来读。)。
[借助画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词串模块,使抽象的词儿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
1.让学生思考。
(1)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
(2)你知道春天的雨是怎样的吗?点击“春雨”处,让学生们体会春雨细细的,像牛毛一样。
(3)出示“春天春风春雨”
谁来读好这一行词?
你是怎么想的?你好像看见了什么?(春天到了,我好像感觉到了春风暖暖地吹在身上,舒服极了,又好像看到细细的春雨正在绵绵地下着,万物都在迅速地生长。)。
指名读,师点拨,注意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
2.师:春天的柳树、小草、嫩芽是;怎样的呢?小朋友昨天已经跟他们交上了朋友,有的小朋友用手轻轻地摸了他们,有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打了个滚,有的小朋友还和他们说说话呢!
(1)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呢?在学生介绍时伺机逐个点击“柳树、小苹、嫩芽”,多媒体展现春天柳叶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上而出的镜头。
(2)小朋友这么喜欢自己的朋友?那你能读好它们的名字吗?
(3)击出“柳树小草嫩芽”一行词语。
3.(1)点击“布谷鸟”,展现布谷鸟在田间边飞边鸣的镜头,同时讲述布谷鸟的传说。再逐个点击燕子飞行、蜜蜂采蜜的画面。
师画外音:燕子、布谷给我们带来了春的喜讯,连小蜜蜂也嗡嗡地赶来,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呢!一派热闹的景象。
(2)谁来招呼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3)春天还会有哪些动物呢?
4.(1)小蜜蜂为什么这么高兴?(点击蜜蜂在花丛中飞行采蜜的特写近镜头)。
(2)让我们做个深呼吸,扇动翅膀,跟着蜜蜂,一起到花的海洋里去邀游吧!(录像展示“花的世界”,其中有梨花、杏花、桃花。)。
(3)在花的海洋中,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击“梨花”、“杏花”、“桃花”的多媒体画面。)。
(4)点击出“梨花杏花桃花”
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春天在哪里?春姑娘悄悄告诉小朋友:春天在校园里,在小河边,在枝头上,在田野中,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课文中的这些词儿连起来读就像一首小诗、赶快读读,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吧。
1.练习朗读。
(1)自己练读。
(2)把春天的美读给小组里其他同学听。
(3)交流:怎样读得美?教给方法(边读边在脑中放电影)。
2.学习背诵。
春天不光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它还应该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我们来比一比,谁最有本事把这些词儿都记下来。
(1)小组交流,讨论最佳记忆方法。
(2)大组汇报交流。(a、词串记忆法,如“春——”“——花”;b、归类记忆法;c、画面记忆法等)。
1.认识木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偏旁,想不想和他交朋友?
板书“木”,知道他的名字吗?
2.文中有哪些字是带“木”的?(树、杏、梨)。
它们为什么都有个“木”?以前学过带“木”的字吗?
学写“树、杏、梨”
(1)比较三个带“木”的字有何异同?(位置不同,形体也发生变化。)。
(2)同桌说说这三个字中你会写了哪个?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
(4)指导书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二)。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诵读中体会春色美景。
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1、抄写词语,并家听。
2、诵读词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十二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
2.指名读生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看图理解词义。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继续看图说话。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廊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十三
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
一、导入 。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们猜猜看它是什么字。(人,大,天)小朋友们真聪明,刚才你们猜出的这些字都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二、 看图,学习字词。
1、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文字。(板书课题)。
2、 跟老师读课题《识字7》。
3、 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图,猜猜看它们分别是什么字。
贴图——人。
贴图——从,看到这个字你觉得是什么意思?(一人后面跟出来一个人)。
下面请你们猜一猜老师要贴什么图?——众(三个人)。
指导读,哪个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 这三个字都很喜欢交朋友,它想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请大家打开课本76页,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读的时候要求读的时候读准字音,声音大声。
5、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好吗?(指名读词语,范读,全班读)。
6、提问:那么什么叫工人呢?什么叫跟从?什么叫群众?
三、 理解儿歌。
1、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拼音把这首儿歌读一读。
3、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儿歌里的生字。(读生字、组词)。
4、指名读儿歌,随机正音。
齐读儿歌。
5、读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懂了的可以告诉你的小伙伴,不懂的可以在旁边打个“?”,问问你的小伙伴。
6、说一说。
7、读一读。
一个人读好了还不够,全班读好了才算好。请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8、背一背。
小朋友能不能把儿歌背下来?能背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背。
齐背儿歌。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78页,请小朋友们把前面的四个生字进行书空,想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众群条黄。
3、分别讲: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讲解。
5、《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十四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背诵课文。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课时。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十五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会写“军、苗、沙、海”4个字。
2、学习课文的1、2两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一、谈话,揭题。
2、把军送进田字格。师:猜一猜军军爸爸为什么叫他军军?
3、师:军军有个心愿,长大后当军人,一名海军,因此军军常到海边玩。
板书:海边。
4、暑假他们回家玩,照了许多照片,还写了文章呢!请学生读课文识字6。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
2、指名分小节读。师随机正音。
三、学习课文。
1、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军军去海边,跟苗苗去农村欣赏一番。
课件出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的`画面。师问:他看见了什么?指名生交流。练习说话:军军在海边看见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师:许多生字宝宝藏在里面,出示生字舰、帆、鸥、滩。编号,猜字。海鸥的鸥是几号?你是怎么猜的?继续猜。帆船也是船,为什么帆不是舟字旁?开火车读生字。
2、军军看见这些以后怎样写下来的?读第一小节。交流:前面是数字,后面是量词,合起来叫数量词。读一只、一片……军军就是这样一边看一边说的,谁来说说。
3、师:能不能把沙滩读大点,加上动作。军舰和帆船都是船,为什么是一艘、一条?
4、师生串读:一小一大、一大一小。同桌串读。
5、军军看见了小小的()、大大的()、宽宽的(),窄窄的()。
7、苗苗这样介绍,秧苗是一畦一畦的,稻田是(),池塘是(),果园是()。
一畦秧苗是怎样的?课件出示,并告诉孩子田间的一长行秧苗。
一畦又一畦的秧苗叫一畦畦秧苗。一块又一块的稻田叫()。一方又一方的鱼塘叫()。一座又一座的果园叫()。
8、军军和苗苗的老家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
四、指导写字:沙、海。
1、师范写。重点指导“海”字的笔顺。
2、生描一描,写一写。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篇十六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会写“军、苗、沙、海”4个字。
2、学习课文的1、2两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一、谈话,揭题。
2、把军送进田字格。师:猜一猜军军爸爸为什么叫他军军?
3、师:军军有个心愿,长大后当军人,一名海军,因此军军常到海边玩。
板书:海边。
4、暑假他们回家玩,照了许多照片,还写了文章呢!请学生读课文识字6。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
2、指名分小节读。师随机正音。
三、学习课文。
1、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军军去海边,跟苗苗去农村欣赏一番。
课件出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的画面。师问:他看见了什么?指名生交流。练习说话:军军在海边看见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师:许多生字宝宝藏在里面,出示生字舰、帆、鸥、滩。编号,猜字。海鸥的鸥是几号?你是怎么猜的?继续猜。帆船也是船,为什么帆不是舟字旁?开火车读生字。
2、军军看见这些以后怎样写下来的?读第一小节。交流:前面是数字,后面是量词,合起来叫数量词。读一只、一片……军军就是这样一边看一边说的,谁来说说。
3、师:能不能把沙滩读大点,加上动作。军舰和帆船都是船,为什么是一艘、一条?
4、师生串读:一小一大、一大一小。同桌串读。
5、军军看见了小小的、大大的()、宽宽的(),窄窄的()。
7、苗苗这样介绍,秧苗是一畦一畦的.,稻田是(),池塘是(),果园是()。
一畦秧苗是怎样的?课件出示,并告诉孩子田间的一长行秧苗。
一畦又一畦的秧苗叫一畦畦秧苗。一块又一块的稻田叫()。一方又一方的鱼塘叫()。一座又一座的果园叫()。
8、军军和苗苗的老家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
四、指导写字:沙、海。
1、师范写。重点指导“海”字的笔顺。
2、生描一描,写一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37221.html】